CN215654260U - 湍流除雾器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脱硫除雾系统 - Google Patents

湍流除雾器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脱硫除雾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54260U
CN215654260U CN202120989594.9U CN202120989594U CN215654260U CN 215654260 U CN215654260 U CN 215654260U CN 202120989594 U CN202120989594 U CN 202120989594U CN 215654260 U CN215654260 U CN 2156542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mister
turbulence
desulfurization
tower body
slur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8959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大伟
张达光
汪鑫
彭涛
袁晓东
崔晓峰
刘高佳
李永卫
袁林
罗小宇
黄本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Datang International Chaozhou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Datang Boiler Pressure Vessel Examination Center Co Ltd
East China Electric Power Test Institute of China Datang Cor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Datang International Chaozhou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Datang Boiler Pressure Vessel Examination Center Co Ltd
East China Electric Power Test Institute of China Datang Cor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Datang International Chaozhou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Datang Boiler Pressure Vessel Examination Center Co Ltd, East China Electric Power Test Institute of China Datang Cor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Datang International Chaozhou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8959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542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542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542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湍流除雾器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脱硫除雾系统,包括塔体,塔体的内部顶端设置有湍流除雾器装置,湍流除雾器装置包括除雾器本体以及固定设置于除雾器本体底端进口区域的湍流装置,且湍流除雾器装置位于喷淋层与出烟口之间;塔体的外部设置有供给水箱,供给水箱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水泵,水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清洗装置,清洗装置贯穿塔体的侧壁伸入,且清洗装置的高度涵盖湍流除雾器装置的高度。本实用新型在除雾装置中设置有湍流装置和除雾器本体,不仅提高了对雾滴的捕集效果,同时便于安装和清理,超负荷运行时,除雾效率依然稳定。

Description

湍流除雾器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脱硫除雾系统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湿法脱硫技术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安装和清理且除雾效率高的湍流除雾器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脱硫除雾系统。
背景技术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以脱硫效率高、适应性强等优势,成为燃煤机组普遍采用的SO2控制工艺;石灰石-石膏脱硫工艺多采用喷淋塔结构,燃煤产生的含尘烟气与塔内经脱硫喷嘴雾化形成的浆液逆向接触过程中,由于脱硫浆液的夹带作用,烟气携带部分浆液滴穿过脱硫塔顶部的除雾系统,进入大气环境,形成“石膏雨”,污染电厂及周边环境。
标准要求以除雾器出口雾滴质量浓度<75mg/m3作为评定除雾器性能的指标,实际运行过程中,为满足SO2的超低排放,启用多层喷淋,烟气蒸发夹带作用使得除雾器进口处雾滴数量增多、粒径变小;现有的技术是经过湍流叶片的导流作用,产生离心力,把烟气携带的雾滴分离,小雾滴相互碰撞形成大液滴,被除雾器筒壁的吸水膜捕获,形成气液分离;该技术对吸水膜的要求较高,且不便安装和清理,超负荷运行时,会使得除雾效率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和清理且除雾效率高的湍流除雾器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脱硫除雾系统。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湍流除雾器装置,包括除雾器本体以及固定设置于除雾器本体底端进口区域的湍流装置(44);所述除雾器本体为折流板式除雾器(42)或屋脊式除雾器(43),所述折流板式除雾器(42)包括若干折流板(421),所述屋脊式除雾器(43)包括若干屋脊板(431),所述湍流装置(44)包括若干湍流装置模块(441),所述湍流装置模块(441)为叶轮式结构,且叶轮的叶片数至少为两个,所述湍流装置模块(441)均设置在相邻两块折流板(421)或屋脊板(431)之间的进口平直段。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具有湍流除雾器装置的脱硫除雾系统,包括塔体(1),所述塔体(1)的一侧中心靠下处开设有进烟口(11);所述塔体(1)的顶端开设有出烟口(12);所述塔体(1)的外部设置有浆液槽(31),所述浆液槽(31)的外部设置有一号循环泵(32),所述一号循环泵(32)的输入端通过管道连接于浆液槽(31)的内部,所述一号循环泵(32)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有喷淋层(2),所述喷淋层(2)贯穿塔体(1)的侧壁伸入,位于进烟口(11)与出烟口(12)之间;所述塔体(1)的内部顶端设置有湍流除雾器装置(4),所述湍流除雾器装置(4)包括除雾器本体以及固定设置于除雾器本体底端进口区域的湍流装置(44),且湍流除雾器装置(4)位于喷淋层(2)与出烟口(12)之间;所述塔体(1)的外部设置有供给水箱(51),所述供给水箱(51)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水泵(52),所述水泵(52)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清洗装置(53),所述清洗装置(53)贯穿塔体(1)的侧壁伸入,且清洗装置(53)的高度涵盖湍流除雾器装置(4)的高度。
烟气通过进烟口进入塔体,与喷淋层喷出的脱硫浆液逆向接触过程中,实现脱硫除尘,由于脱硫浆液的夹带作用使得脱硫后的烟气湿度较大,且含有部分雾滴,本实用新型在湍流除雾器装置中设置有湍流装置、除雾器本体,除雾器本体对微米级粒径的液滴捕集效果欠佳;使用时借助来流烟气的冲击作用使湍流装置旋转,增加气流扰动形成涡旋,脱硫烟气夹带的雾滴、粉尘相互间不断碰撞、凝结变大,同时降低雾滴速度,进而提高后续除雾器本体对雾滴的捕集效果;使用后可以及时通过清洗装置对湍流除雾器装置进行清理,进而提高湍流除雾器装置的除雾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除雾器本体为折流板式除雾器(42),所述折流板式除雾器(42)包括若干折流板(421),所述湍流装置(44)包括若干湍流装置模块(441),每一湍流装置模块(441)设置在相邻两块折流板(421)之间的进口平直段。
进一步的,所述除雾器本体为屋脊式除雾器(43),所述屋脊式除雾器(43)包括若干屋脊板(431),所述湍流装置(44)包括若干湍流装置模块(441),每一湍流装置模块(441)设置在相邻两块屋脊板(431)之间的进口平直段。
进一步的,所述除雾器本体和湍流装置(44)均采用双向不锈钢2205合金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湍流装置模块(441)均与除雾器本体垂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湍流装置模块(441)为叶轮式结构,且叶轮的叶片数至少为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塔体(1)的外部设置有二号循环泵(6),所述二号循环泵(6)的输入端通过管道连接于塔体(1)的内部,所述二号循环泵(6)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于浆液槽(31)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浆液槽(31)的外部设置有供给槽(8),所述供给槽(8)通过管道连接有浆液泵(7),所述浆液泵(7)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于浆液槽(31)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浆液槽(31)的内部中心处设置有搅拌器(9)。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在湍流除雾器装置中设置有湍流装置、除雾器本体,除雾器本体对微米级粒径的液滴捕集效果欠佳;使用时借助来流烟气的冲击作用使湍流装置旋转,增加气流扰动形成涡旋,脱硫烟气夹带的雾滴、粉尘相互间不断碰撞、凝结变大,同时降低雾滴流动速度,有助于雾滴在除雾器本体内凝结长大,进而提高后续除雾器本体对雾滴的捕集效果;同时该湍流除雾器装置便于安装和清理,超负荷运行时,除雾效率依然稳定。
本实用新型通过浆液槽、一号循环泵和二号循环泵相互配合实现了脱硫浆液的循环利用,同时通过供给槽和浆液泵向浆液槽中补充新鲜浆液,不仅节约成本,而且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脱硫除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脱硫系统总体工艺图;
图3为湍流折流板式除雾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湍流屋脊式除雾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湍流折流板式除雾器装置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图3、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湍流除雾器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脱硫除雾系统,包括塔体1、喷淋层2、脱硫浆液供给装置3、湍流除雾器装置4、除雾器冲洗水装置5。
塔体1的下部一侧开设有进烟口11,用于导入需要脱硫除雾的烟气,顶端开设有出烟口12,用于导出脱硫除雾后的烟气。
喷淋层2设置在塔体1的内部上部,位于进烟口11与出烟口12之间。
脱硫浆液供给装置3包括浆液槽31和一号循环泵32,一号循环泵32通过管路连通浆液槽31和喷淋层2的进液口,一号循环泵32将浆液槽31内的浆液供给喷淋层2,做喷淋用。
湍流除雾器装置4设置在塔体1的内部顶端,位于喷淋层2与出烟口12之间,包括折流板式除雾器42以及湍流装置44,折流板式除雾器42包括若干折流板421,折流板421由多个弓形形状的板块组合而成,湍流装置44设置在折流板式除雾器42的进口区域,包括若干湍流装置模块441,湍流装置模块441为叶轮式结构,且叶轮的叶片数至少为两个,图3中举例为四个叶片数,湍流装置模块441设置在相邻两块折流板421之间的进口平直段,且与折流板421垂直连接。
本实施例中,湍流装置模块441焊接在在相邻两块折流板421之间的进口平直段;本实施例中的折流板式除雾器42以及湍流装置44均采用耐腐蚀性能较好的双向不锈钢2205合金材料。
除雾器冲洗水装置5包括供给水箱51、水泵52以及清洗装置53,供给水箱51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水泵52输入端,水泵52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清洗装置53,清洗装置53贯穿塔体1的侧壁伸入,清洗装置53的高度涵盖湍流除雾器装置4的高度,用于清理湍流除雾器装置4内部累积的浆液。
使用时,高温烟气通过进烟口11进入塔体1,与喷淋层2喷出的浆液逆向接触,实现脱硫,由于浆液的夹带作用使得脱硫后的烟气湿度较大,且含有部分雾滴,带有雾滴的烟气进入湍流除雾器装置4,冲击湍流装置模块441,湍流装置模块441旋转形成气流涡旋,使得烟气夹带的雾滴、粉尘相互间不断碰撞、凝结变大,同时降低雾滴的流动速度,带有大型雾滴的烟气进入折流板式除雾器42中,折流板式除雾器42通过渐变的曲线,促使大型雾滴在持续变化的惯力作用下,被渐变的曲面捕捉除,最后脱硫除雾的烟气从出烟口12导出;使用完成以后,通过清洗装置53对湍流除雾器装置4内部的浆液进行清理,为下一次使用做准备。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上述折流板式除雾器42替换成屋脊式除雾器43,屋脊式除雾器43包括若干屋脊板431,屋脊板431由多个屋脊形状的板块组合而成,折流板式除雾器42和屋脊式除雾器43均为板式除雾器。
实施例三
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塔体1的外部设置有二号循环泵6,二号循环泵6通过管路连通塔体1和浆液槽31,浆液槽31还通过管道连接有一号循环泵32,用于实现脱硫浆液的循环利用;浆液槽31的外部设置有供给槽8,浆液泵7通过管路连通供给槽8和浆液槽31,当浆液槽31内部的浆液不足时,进行补给;浆液槽31的内部中心处设置有搅拌器9,用于充分混合处理后的脱硫浆液与补给浆液。
使用时,高温烟气通过进烟口11进入塔体,与喷淋层2喷出的浆液逆向接触,实现脱硫,使用后的浆液通过二号循环泵6进入浆液槽31,在浆液槽31中对使用后的浆液进行氧化、结晶、脱水等,如果处理后的浆液不足以进行下一次的烟气脱硫,可以通过浆液泵7将供给槽8内的浆液补给到浆液槽31中;由于浆液的夹带作用使得脱硫后的烟气湿度较大,且含有部分雾滴,带有雾滴的烟气进入湍流除雾器装置4,冲击湍流装置模块441,湍流装置模块441旋转形成气流涡旋,使得烟气夹带的雾滴、粉尘相互间不断碰撞、凝结变大,同时降低雾滴的流动速度,带有大型雾滴的烟气进入折流板式除雾器42或屋脊式除雾器43中,折流板式除雾器42或屋脊式除雾器43通过渐变的曲线,促使大型雾滴在持续变化的惯力作用下,被渐变的曲面捕捉除,最后脱硫除雾的烟气从出烟口12导出;使用完成以后,通过清洗装置53对湍流除雾器装置4内部的浆液进行清理,为下一次使用做准备。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湍流除雾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除雾器本体以及固定设置于除雾器本体底端进口区域的湍流装置(44);所述除雾器本体为折流板式除雾器(42)或屋脊式除雾器(43),所述折流板式除雾器(42)包括若干折流板(421),所述屋脊式除雾器(43)包括若干屋脊板(431),所述湍流装置(44)包括若干湍流装置模块(441),所述湍流装置模块(441)为叶轮式结构,且叶轮的叶片数至少为两个,所述湍流装置模块(441)均设置在相邻两块折流板(421)或屋脊板(431)之间的进口平直段。
2.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中湍流除雾器装置的脱硫除雾系统,包括塔体(1),所述塔体(1)的一侧中心靠下处开设有进烟口(11);所述塔体(1)的顶端开设有出烟口(12);所述塔体(1)的外部设置有浆液槽(31),所述浆液槽(31)的外部设置有一号循环泵(32),所述一号循环泵(32)的输入端通过管道连接于浆液槽(31)的内部,所述一号循环泵(32)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有喷淋层(2),所述喷淋层(2)贯穿塔体(1)的侧壁伸入,位于进烟口(11)与出烟口(12)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的内部顶端设置有湍流除雾器装置(4),所述湍流除雾器装置(4)包括除雾器本体以及固定设置于除雾器本体底端进口区域的湍流装置(44),且湍流除雾器装置(4)位于喷淋层(2)与出烟口(12)之间;所述塔体(1)的外部设置有供给水箱(51),所述供给水箱(51)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水泵(52),所述水泵(52)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清洗装置(53),所述清洗装置(53)贯穿塔体(1)的侧壁伸入,且清洗装置(53)的高度涵盖湍流除雾器装置(4)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中湍流除雾器装置的脱硫除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器本体为折流板式除雾器(42),所述折流板式除雾器(42)包括若干折流板(421),所述湍流装置(44)包括若干湍流装置模块(441),每一湍流装置模块(441)设置在相邻两块折流板(421)之间的进口平直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中湍流除雾器装置的脱硫除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器本体为屋脊式除雾器(43),所述屋脊式除雾器(43)包括若干屋脊板(431),所述湍流装置(44)包括若干湍流装置模块(441),每一湍流装置模块(441)设置在相邻两块屋脊板(431)之间的进口平直段。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中湍流除雾器装置的脱硫除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器本体和湍流装置(44)均采用双向不锈钢2205合金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中湍流除雾器装置的脱硫除雾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湍流装置模块(441)与除雾器本体垂直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中湍流除雾器装置的脱硫除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湍流装置模块(441)为叶轮式结构,且叶轮的叶片数至少为两个。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中湍流除雾器装置的脱硫除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的外部设置有二号循环泵(6),所述二号循环泵(6)的输入端通过管道连接于塔体(1)的内部,所述二号循环泵(6)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于浆液槽(31)的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中湍流除雾器装置的脱硫除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液槽(31)的外部设置有供给槽(8),所述供给槽(8)通过管道连接有浆液泵(7),所述浆液泵(7)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于浆液槽(31)的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中湍流除雾器装置的脱硫除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液槽(31)的内部中心处设置有搅拌器(9)。
CN202120989594.9U 2021-05-10 2021-05-10 湍流除雾器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脱硫除雾系统 Active CN2156542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89594.9U CN215654260U (zh) 2021-05-10 2021-05-10 湍流除雾器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脱硫除雾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89594.9U CN215654260U (zh) 2021-05-10 2021-05-10 湍流除雾器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脱硫除雾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54260U true CN215654260U (zh) 2022-01-28

Family

ID=79971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89594.9U Active CN215654260U (zh) 2021-05-10 2021-05-10 湍流除雾器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脱硫除雾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542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54561B (zh) 一种烟气脱硫、除尘协同治理的装置及工艺
EP0796135A1 (en) Flue gas scrubbing apparatus
CN206414960U (zh) 旋流板废气净化塔
CN104307345B (zh) 一种煤烟脱硫除尘器
CN103785275A (zh) 脱硫、除灰、脱硝一体式烟气净化器
CN2808276Y (zh) 大烟气量高浓度的烟气净化设备
CN202161916U (zh) 烟气脱硫喷淋设备
CN215654260U (zh) 湍流除雾器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脱硫除雾系统
CN110038372B (zh) 一种实现颗粒物超低排放的湿法净化除尘装置
CN104740993B (zh) 三级式分区协同除尘脱硫系统
CN204522654U (zh) 三级式分区协同除尘脱硫系统
CN209865748U (zh) 一种高效除尘脱硫的旋流板塔
JPH11319480A (ja) 煙突一体型排煙脱硫装置
CN204275800U (zh) 一种新型脱硫除尘装置
CN209173617U (zh) 一种新型高效脱硫除尘一体化旋流板塔
CN203090739U (zh) 一种脱硫吸收塔
CN112675682A (zh) 一种单塔脱硫超净处理系统及脱硫工艺
CN102228780B (zh) 气动分流喷淋脱硫设备
CN201692760U (zh) 高效脱硫除尘装置的气液漩流式脱硫除尘器
CN2648306Y (zh) 高效废气净化装置
CN214570867U (zh) 蒸发塔侧壁排气口
CN217015948U (zh) 一种脱硫管束除雾设备
CN2796810Y (zh) 复合型湿式脱硫除尘设备
CN212974664U (zh) 一种用于橡胶厂废气治理的脱硫除氯装置
CN104474870A (zh) 一种新型脱硫除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