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43333U - 一种用于脂肪室复位的缝合引导针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脂肪室复位的缝合引导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43333U
CN215643333U CN202122031014.8U CN202122031014U CN215643333U CN 215643333 U CN215643333 U CN 215643333U CN 202122031014 U CN202122031014 U CN 202122031014U CN 215643333 U CN215643333 U CN 2156433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needle body
suture
guiding part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3101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超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Hamilton Beauty Hospital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Hamilton Beauty Hospital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Hamilton Beauty Hospital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Hamilton Beauty Hospital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3101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433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433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433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脂肪室复位的缝合引导针,包括针体,上述针体中空,上述针体前端设有刺入部和引导部,上述引导部长度为4‑7毫米,上述引导部呈弯曲状,且引导部两端的夹角为45度;上述刺入部末端连接引导部,上述刺入部首端设有针头,上述针头连通针体,上述针体末端设有对接头,上述针头与对接头通过针体相互连通,以期望优化现有垂脂肪室及组织复位缝合时,使用辅助器件较多,可能导致切口创伤较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脂肪室复位的缝合引导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辅助器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脂肪室复位的缝合引导针。
背景技术
在美容外科领域,现抗衰需求越现增加,抗衰的表皮手术目前属于外科范畴内,随着技术的不断精进,对于抗衰手术的操作要求越来越高。高水平的美容手术操作能够在达到手术目的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手术创伤,并提高操作效率性,高水平的美容手术操作需要医生保持足够的缝合手感和流程熟练度,因此,操作医生在实际操作之前需要进行大量的手感练习。
实际操作过程中,拉皮手术过程中经常涉及到术野暴露,因此需要控制手术暴露时间以降低对应风险,其脂肪室复位在缝合过程中,受限于脂肪室的多样性,可能出现缝合创伤较大的情况,导致微创埋线效果不稳定,由此可能直接影响了美容操作的完善程度。
操作医生练习垂脂肪室及组织复位缝合时,通常需要较多的辅助器件,不仅需要托起脂肪组织,还需要在创伤处对影响视野的血液进行处理,同时还需要单独的引导针对缝合线进行引导,从而导致练习操作过程效率低下,因此,如何提高操作医生提高熟练度,提高垂脂肪室及组织复位缝合效率是值得研究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脂肪室复位的缝合引导针,以期望优化现有垂脂肪室及组织复位缝合时,使用辅助器件较多,可能导致切口创伤较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脂肪室复位的缝合引导针,包括针体,上述针体中空,上述针体前端设有刺入部和引导部,上述引导部长度为4-7毫米,上述引导部呈弯曲状,且引导部两端的夹角为45度;上述刺入部末端连接引导部,上述刺入部首端设有针头,上述针头连通针体,上述针体末端设有对接头,上述针头与对接头通过针体相互连通。
作为优选,上述针头包括引导斜面,上述引导斜面顶部设有针尖,上述引导斜面上设有引流孔,上述引导斜面上设有引流面,上述引流面由针尖向引流孔逐渐倾斜,上述引流孔连通针体。
作为优选,上述针体表面设有多个拓展部,且相邻的两个拓展部之间距离相同,上述拓展部上设有颜色标记。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拓展部呈凹槽状,上述拓展部的直径由两端向中间逐渐缩小
作为优选,上述针体内壁设有滤膜层,上述针体外壁设有润滑层,上述润滑层表面光滑,上述滤膜层上覆盖防水滤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操作医生在技术练习,利于掌握脂肪室的层次和范围技巧,通过弯曲状的引导部,易于从斜角刺入并拉动组织;且针对微创的切口、已经穿刺进入的深度熟练后,能够有效节约冲洗创口和取放引导针的时间,从而提高操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引导斜面利于针尖刺入口减少阻力感,通过引流面和引流孔的设置,能够使创口出现的部分液体引入引流孔,减少创口附近的液体量,有助于提高创口处的视野。
本实用新型通过拓展部便于练习过程中通过颜色标记的移动确认并掌握刺入深度,从而有助于提升练习人员的操作手感,通过拓展部呈凹槽状,在进针过程中形成一定程度的阻碍感,从而提示操作人员注意当前进针深度,且两端向中间逐渐缩小的设计,不会对进针过程产生明显阻碍,有效避免穿针孔扩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刺入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针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针体、2-刺入部、3-引导部、5-对接头、6-针头、101-拓展部、102-滤膜层、103-润滑层、601-引导斜面、602-针尖、603-引流孔、604-引流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用于脂肪室复位的缝合引导针,包括针体1,其中,针体1为腹腔穿刺针,上述针体1中空,针体1的材质可以是不锈钢或钛钢合金;其针体1在必要时实现气流或液体的流通需求。
上述针体1前端设有刺入部2和引导部3,其中刺入部2和引导部3为一体设置,并保证刺入部2和引导部3的口径相同,上述引导部3长度为4-7毫米,上述引导部3呈弯曲状,且引导部3两端的夹角为45度;通过4-7毫米的长度进行弯曲,从而避免缝合线随意从引导部3脱落,通过夹角45度的设计易于拉动引导缝合线移动,从而为连续缝合奠定基础。
上述刺入部2末端连接引导部3,其中刺入部2与针体1呈45度夹角,从而操作医生在手持针体1时,能够以倾斜角度进针,待刺入部2伸入对应位置后,调整针体1姿态,使刺入部2能够在一定程度勾连下垂脂肪。需要注意的是,为保证引导部3与刺入部2连接部分相对光滑,其引导部3与刺入部2连接部需要采用镜面打磨工艺,以规避确保进针的的稳定性,避免存在部分毛刺。上述刺入部2首端设有针头6,其中针头6为薄壁针类型,其具体尺寸范围为30G到20G。
上述针头6连通针体1,上述针体1末端设有对接头5,上述针头6与对接头5通过针体1相互连通。通过对接头5可以连接针筒,从而在必要时可以通过缝合引导针注入生理盐水冲洗组织,也可以抽取组织附近可能影响操作视野的液体。
需要注意的是,衰老是一个变化,涉及到多个生物层次,通常皮肤老化是指内源性老化和外源性老化,内源性老化是生理机能本身的变化,而使用缝合引导针运用在美容领域的除皱术中,主要是通过对外源性老化的表现状态进行调整,即通过缝合的方式将表现为皱纹、皮肤弹性下降区域进行外科式的切割和缝合,以减小皮瓣的张力。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上述针头6包括引导斜面601,其中引导斜面601为针头6上的一个剖面,其引导斜面601的角度小于45度,其引导斜面601的角度越小,则针头6的刺入流畅度越高,上述引导斜面601顶部设有针尖602,其针尖602处于引导斜面601的尖端部分,上述引导斜面601上设有引流孔603,其引流孔603位于引导斜面601中部,上述引导斜面601上设有引流面604,引流面604分布在引流孔603四周,上述引流面604由针尖602向引流孔603逐渐倾斜,上述引流孔603连通针体1。
通过引流面604的设置,使引导斜面601上的液体能够流入引流孔603,能够使创口出现的部分液体引入引流孔603,减少创口附近的液体量,有助于提高创口处的视野;同时在引流孔603输出液体时,也能通过引流面604向引流孔603四周流出。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上述针体1表面设有多个拓展部101,且相邻的两个拓展部101之间距离相同,上述拓展部101上设有颜色标记。
其中颜色标记为针体1表面的淬火处理形成的色差,该色差不会对皮肤或组织产生任何影响,仅从视觉上形成色差,通过拓展部101的设计使操作人员能够根据拓展部101的移动,更为直观的表现针体1的移动状态,避免部分操作人员因为视觉疲劳而出现不必要的风险。
进一步的,上述拓展部101呈凹槽状,上述拓展部101的直径由两端向中间逐渐缩小。通过拓展部呈凹槽状,在进针过程中形成一定程度的阻碍感,从而提示操作人员注意当前进针深度,且两端向中间逐渐缩小的设计,不会对进针过程产生明显阻碍,有效避免穿针孔扩大。
基于上述实施例,参考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上述针体1内壁设有滤膜层102,上述针体1外壁设有润滑层103,上述润滑层103表面光滑,上述滤膜层102上覆盖防水滤膜。
其中,滤膜层102可以是钛钢表面进行超镜面处理后,使用钛钢制作,其针体1具有良好的整体强度,相比于不锈钢更具柔韧性,并且重量更轻,更加易于联系操作,长时间的操作联系能够降低手抖频率。润滑层103为不锈钢表面或钛钢,其润滑层103的表面要求光滑,主要用于耐腐蚀,且保持针体1具有足够的坚韧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为使用实施例,将装置用于对下垂脂肪室及组织进行连续缝合的练习。
选用仿真模型或食用牲畜肉,由于面部软组织由浅及深分层主要为皮肤层、皮下脂肪层、表浅肌肉腱膜、肌层、骨膜层。一般的老化表现在面部皱纹是因为浅层软组织容易在重力长期作用下滑行向下移位或松弛下垂形成的,通常的面部的衰老征象修复,主要是针对表浅面组织与皮肤连接处进行提拉复位。
其缝合的打线结在深面 ,即进针时一侧皮肤深进针浅出针, 对侧浅进针深出针后打结 ,同时使着力点在距切口边缘约 0.5cm 处 , 其切口可能存在轻度隆起外翻, 为了保证皮缘对合良好 ,保证切口无张力 ,同时皮肤用 5-0或 7 -0 线间断或连续缝合 ,用刀锐性在两侧浅筋膜层剥离,以确定组织层次,确保两边厚薄适当, 有效防止了钝性剥离的深浅不一。每侧剥离的范围一般在缺损大小的一倍左右,有效确保皮肤层对合时 ,张力相对较小。
完成脂肪组织剥离后,进行线雕 , 其皮下层的缝合采用垂直褥式缝合 , 距切缘0.5cm ,但并非皮下缝合越多越密越好,以缝合后皮缘无张力对合即可。不论切除与缝合时, 均不应用镊子或止血钳强力夹持皮缘, 以免损伤皮缘,造成新的瘢痕。其操作时动作要轻巧 ,多用针头1进行拉钩。
需要强调的是,本申请的针体1在对面部自体脂肪填充联合线雕技术进行练习时,可通过针体1伸入到组织中,由深层到浅层依次均匀注入肿胀液。待肿胀液浸润完全,可再次利用针体1连接注射器,并采用低压抽吸。
线雕时,对针体1常规消毒,碘伏洗针头6,采用75% 酒精消毒用于练习的食用牲畜肉。其线雕采用可吸收 PPDO 胶原蛋白线,按照食用牲畜肉皮肤的层次及肌肉纹理以及皮肤下垂松弛的情况,用针头6在做一开口,根据食用牲畜肉的皮肤松弛情况,从开口处埋入第多组 PPDO 线,每组PPDO 线为两根,两个 PPDO 线呈夹角,通过针体1带线对下垂脂肪室及组织进行连续缝合,最后进行收紧打结,使PPDO 线在相应的层次形成规律地交织,并被皮下组织紧紧包裹,使交织点形成支撑点。通过埋入线之后由内下方向外上方推动食用牲畜肉的皮肤层至满意角度后,将针体1旋转抽出,最后将露在食用牲畜肉的皮肤层外的PPDO线剪掉,完成练习。
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 “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Claims (5)

1.一种用于脂肪室复位的缝合引导针,包括针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1)中空,所述针体(1)前端设有刺入部(2)和引导部(3),所述引导部(3)长度为4-7毫米,所述引导部(3)呈弯曲状,且引导部(3)两端的夹角为45度;所述刺入部(2)末端连接引导部(3),所述刺入部(2)首端设有针头(6),所述针头(6)连通针体(1),所述针体(1)末端设有对接头(5),所述针头(6)与对接头(5)通过针体(1)相互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脂肪室复位的缝合引导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6)包括引导斜面(601),所述引导斜面(601)顶部设有针尖(602),所述引导斜面(601)上设有引流孔(603),所述引导斜面(601)上设有引流面(604),所述引流面(604)由针尖(602)向引流孔(603)逐渐倾斜,所述引流孔(603)连通针体(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脂肪室复位的缝合引导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1)表面设有多个拓展部(101),且相邻的两个拓展部(101)之间距离相同,所述拓展部(101)上设有颜色标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脂肪室复位的缝合引导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拓展部(101)呈凹槽状,所述拓展部(101)的直径由两端向中间逐渐缩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脂肪室复位的缝合引导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1)内壁设有滤膜层(102),所述针体(1)外壁设有润滑层(103),所述润滑层(103)表面光滑,所述滤膜层(102)上覆盖防水滤膜。
CN202122031014.8U 2021-08-26 2021-08-26 一种用于脂肪室复位的缝合引导针 Active CN2156433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31014.8U CN215643333U (zh) 2021-08-26 2021-08-26 一种用于脂肪室复位的缝合引导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31014.8U CN215643333U (zh) 2021-08-26 2021-08-26 一种用于脂肪室复位的缝合引导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43333U true CN215643333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902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31014.8U Active CN215643333U (zh) 2021-08-26 2021-08-26 一种用于脂肪室复位的缝合引导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433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09148B2 (ja) 外科手術装置および該外科手術装置を含む内視鏡手術キット
Auersvald et al. Management of the submandibular gland in neck lifts
CN107405444A (zh) 引导脉管接入构件的皮下可植入装置和脉管接入方法
CN104586457B (zh) 一种适用于冠脉穿孔中血管封堵装置及应用
CN201775644U (zh) 跟腱缝合引线装置
JP3140303U (ja) 二重瞼手術用ピンセット
CN215643333U (zh) 一种用于脂肪室复位的缝合引导针
CN113570956A (zh) 一种用于脂肪室复位的缝合引导针
CN210871789U (zh) 一种跟腱缝合器
KR100293344B1 (ko) 매몰봉합침
CN220001875U (zh) 一种针刀辅助器
KR20080095223A (ko) 외과용 봉합바늘 및 이것을 이용한 봉합방법
KR20060059933A (ko) 매몰 봉합침 및 이것을 이용한 매몰 봉합방법
CN2732188Y (zh) 腹壁钩钳
CN219207226U (zh) 一种胸腔穿刺管
CN113662601B (zh) 一种经腹体外牵引装置
US20080058926A1 (en) Percutaneous breast and buttock modification
CN108670345A (zh) 腹腔镜辅助下处理前列腺背侧静脉丛的捆绑结扎器及应用
CN219166505U (zh) 一种新型半月板缝合工具
KR101275683B1 (ko) 주사장치
US11877740B2 (en) Incision-less face lift with steerable needle
CN217285891U (zh) 一种经口腔前庭颏下入路无充气甲状腺腔镜用手术悬吊拉钩
CN213821525U (zh) 一种超细小光滑埋线美容针
CN215228007U (zh) 脂肪室复位埋没缝合防凹陷安全装置
CN210019563U (zh) 一种扩张导引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