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40031U - 电池包底部的碰撞试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池包底部的碰撞试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640031U CN215640031U CN202122296779.4U CN202122296779U CN215640031U CN 215640031 U CN215640031 U CN 215640031U CN 202122296779 U CN202122296779 U CN 202122296779U CN 215640031 U CN215640031 U CN 21564003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il
- track
- collision
- iron plate
- barri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包底部的碰撞试验装置。该电池包底部的碰撞试验装置,包括行驶轨道和碰撞组件。其中,行驶轨道包括左右两条轨道。左右两条轨道分别位于碰撞组件的左右两侧。该行驶轨道可以通过地面上的固定锚点固定于地面。其中,碰撞组件可以包括:安装铁板、支撑件和壁障。安装铁板位于左右两条轨道之间。该安装铁板可以通过锚点固定于地面。壁障通过支撑件固定于安装铁板上。壁障上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用于获取碰撞时产生的力。本申请的方法,提高了碰撞实验装置的复用性,提高了碰撞实验装置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汽车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底部的碰撞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车辆的电池包是新能源车辆的关键部件。目前,电池包通常安装在新能源车辆的底盘。并且,该电池包通常为新能源车辆底盘的最低点。这导致了新能源车辆在行驶时,电池包容易碰到地面或地面凸起的石头,进而伤及电池包,致使新能源车辆出现安全隐患。
为了提高新能源车辆的安全性,需要对新能源车辆进行碰撞试验。碰撞试验通常会在斜坡、平路、台阶等地方设置碰撞组件。新能源车辆在该试验场内行驶,并根据预设方式通过设置有碰撞组件的区域。新能源车辆的电池包与碰撞组件发生碰撞,并完成该次碰撞试验。
然而,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碰撞试验装置通常需要与试验场地绑定,存在碰撞试验装置灵活性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包底部的碰撞试验装置和系统,用以解决碰撞试验装置灵活性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包底部的碰撞试验装置,包括:行驶轨道和碰撞组件;
所述行驶轨道包括左右两条轨道,所述左右两条轨道分别位于所述碰撞组件的左右两侧,所述左右两条轨道之间的距离根据碰撞试验时车辆的轴距确定;
所述行驶轨道于引导车辆在所述行驶轨道上行驶,以使所述车辆的电池包底部与所述碰撞组件发生碰撞。
可选地,所述行驶轨道,包括:第一轨道、第二轨道和第三轨道;
所述第一轨道与所述第二轨道连接,所述第二轨道与所述第三轨道连接,连接后的所述第一轨道、所述第二轨道和所述第三轨道呈直线排列;
所述第二轨道与所述第三轨道之间存在预设高度差,所述预设高度差根据所述碰撞试验时所述车辆的下落高度确定;
所述第一轨道为斜坡用于引导所述车辆行驶到所述第二轨道上。
可选地,所述第二轨道由两块工字钢和一块铁板组成,所述铁板铺设于两块所述工字钢的上表面。
可选地,所述第三轨道由至少一块铁板层叠放置得到,所述第三轨道的所述至少一块铁板层叠放置后的高度根据所述碰撞试验时所述车辆的所述下落高度确定。
可选地,所述碰撞组件,包括:安装铁板、支撑件和壁障;
所述安装铁板位于所述左右两条轨道之间,并通过锚点固定于地面;
所述壁障固定于所述支撑件上;
所述支撑件通过螺纹孔固定于所述安装铁板上。
可选地,所述安装铁板上设置有大量螺纹孔;所述支撑件根据所述碰撞试验时所述壁障的固定位置,确定与所述安装铁板连接的螺纹孔。
可选地,所述壁障与所述安装铁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件,所述壁障与所述安装铁板之间的所述支撑件的个数根据所述碰撞试验时所述壁障的高度确定。
可选地,所述壁障上设置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获取碰撞时产生的力。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触发设备;
所述触发设备位于所述行驶轨道的第二轨道靠近所述碰撞组件一端。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摄像头;
所述摄像头与所述触发设备连接,在所述触发设备触发时开始拍摄视频。
本申请提供的电池包底部的碰撞试验装置,包括行驶轨道和碰撞组件;其中,行驶轨道包括左右两条轨道;左右两条轨道分别位于碰撞组件的左右两侧;该行驶轨道可以通过地面上的固定锚点固定于地面;其中,碰撞组件可以包括安装铁板、支撑件和壁障。安装铁板位于左右两条轨道之间;该安装铁板可以通过锚点固定于地面;壁障通过支撑件固定于安装铁板上;壁障上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用于获取碰撞时产生的力的手段,实现提高实验装置的复用性,降低了对实验场地的需求,降低了实验成本,提高碰撞实验装置的灵活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包底部的碰撞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行驶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行驶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碰撞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包底部的碰撞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1:行驶轨道;111:第一轨道;112:第二轨道;113:第三轨道;
12:碰撞组件;121:安装铁板;122:支撑件;123:壁障;
13:触发设备;14:摄像头;15:牵引小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例如,在不脱离本文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再者,如同在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中有相反的指示。
应当进一步理解,术语“包含”、“包括”表明存在所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的存在、出现或添加。
此处使用的术语“或”和“和/或”被解释为包括性的,或意味着任一个或任何组合。因此,“A、B或C”或者“A、B和/或C”意味着“以下任一个:A;B;C;A和B;A和C;B和C;A、B和C”。仅当元件、功能、步骤或操作的组合在某些方式下内在地互相排斥时,才会出现该定义的例外。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行业发展的趋势。在新能源汽车的开伐过程中,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防护时开发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新能源车辆的电池包是新能源车辆的关键部件。目前,电池包通常安装在新能源车辆的底盘。并且,该电池包通常为新能源车辆底盘的最低点。这导致了新能源车辆在行驶时,电池包容易碰到地面或地面凸起的石头,进而伤及电池包,致使新能源车辆出现安全隐患。为了提高新能源车辆的安全性,需要对新能源车辆进行碰撞试验。碰撞试验通常会在斜坡、平路、台阶等地方设置碰撞组件。新能源车辆在该试验场内行驶,并根据预设方式通过设置有碰撞组件的区域。新能源车辆的电池包与碰撞组件发生碰撞,并完成该次碰撞试验。
然而,现有技术中,实验环境与实验场地通常是绑定的。例如,当需要进行新能源车辆上下台阶的碰撞实验时,通常会通过在实验场景中浇筑台阶的方式实现实验场地的设置。当实验中需要使用不同高度的台阶时,通常会通过在实验场景中浇筑不同高度的台阶满足实验的需求。显然,该方式存在碰撞试验装置灵活性差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电池包底部的碰撞试验装置。该碰撞试验装置中可以包括行驶轨道和碰撞组件。其中,行驶轨道用于根据实验需求模拟实验环境。该实验环境可以包括不同高度的台阶、斜坡等。该行驶轨道可以通过多节轨道搭建而成。在使用时,实验员可以根据实验需求、试验车辆等因素设计并搭建该行驶轨道。在使用完成后,实验员还可以拆卸该行驶轨道。其中,碰撞组件设置于行驶轨道的左右两条轨道之间。该碰撞组件用于根据实验需求设置不同的壁障。该碰撞组件中,壁障可以固定于安装铁板的不同螺纹孔,从而实现将该壁障固定于不同位置。该壁障还可以具有不同高度、不同形状、不同硬度等。该壁障上还可设置有传感器。本申请所使用的碰撞试验装置极大的提高了实验装置的复用性,降低了对实验场地的需求,降低了实验成本。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包底部的碰撞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池包底部的碰撞试验装置10可以包括:行驶轨道11和碰撞组件12;
其中,行驶轨道11包括左右两条轨道。左右两条轨道分别位于碰撞组件12的左右两侧。该行驶轨道11可以通过地面上的固定锚点固定于地面。
优选地,左右两条轨道之间的距离根据碰撞试验时车辆的轴距确定。针对不同的车辆,可以通过调整左右两条轨道之间的距离,使左右两条轨道之间的距离与车辆的两个轮胎之间的距离相同。从而,使车辆可以在实验时准确的行驶在该行驶轨道11上。
优选地,行驶轨道11可以包括如图2所示的第一轨道111、第二轨道112和第三轨道113。
其中,第一轨道111与第二轨道112连接。第二轨道112与第三轨道113连接。连接后的第一轨道111、第二轨道112和第三轨道113呈直线排列。其中,第一轨道111与第二轨道112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包括卡口连接、螺栓连接、铆接等连接方式中的任意一种。第二轨道112与第三轨道113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包括卡口连接、螺栓连接、铆接等连接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其中,第一轨道111与第二轨道112之间的连接方式,和第二轨道112与第三轨道113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为不同的连接方式。或者,第一轨道111与第二轨道112之间的连接方式,和第二轨道112与第三轨道113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为相同的连接方式。
其中,第一轨道111为斜坡。第二轨道112具有一定的高度。该第一轨道111的高度与第二轨道112的高度相同。该第一轨道111与第二轨道112连接后,车辆可以通过第一轨道111的斜坡,更加便捷的行驶到第二轨道112上。该第一轨道111由铁质框架和铁板组成。其中铁板位于该第一轨道111的铁质框架的上端。
其中,第二轨道112的各处的高度一致。该第二轨道112可以如图3所示,由两块工字钢和一块铁板组成。其中,铁板铺设于两块工字钢的上表面。两块工字钢前后两端用螺纹杆连接。该使用螺纹杆连接后的第二轨道112可作为一个整体移动。
其中,第三轨道113由至少一块铁板层叠放置得到。如图2中圆形虚线框所示,该第二轨道112与第三轨道113之间存在高度差。该高度差为该次实验的预设高度差。该预设高度差可以根据碰撞试验所需的车辆下落高度确定。当碰撞实验的预设高度差确定后,可以根据该预设高度差和第二轨道112的高度,确定第三轨道113的高度。该第三轨道113的高度即为第三轨道113的铁板的厚度。
优选地,第三轨道113可以通过选择不同厚度的铁板,以满足该第三轨道113的厚度要求。或者,第三轨道113可以通过选择多块铁板叠加,以使该第三轨道113的厚度满足要求。
其中,碰撞组件12具体可以如图4所示,碰撞组件12可以包括:安装铁板121、支撑件122和壁障123。
其中,安装铁板121位于左右两条轨道之间。该安装铁板121可以通过锚点固定于地面。该安装铁板121的长度和宽度可以根据碰撞实验中壁障123可以前后移动和左右移动的范围确定。
优选地,该安装铁板121的宽度可以根据左右两条轨道之间的距离确定。或者,该安装铁板121的宽度可以根据车辆的轴距确定。
优选地,该安装铁板121上可以包括设置有大量螺纹孔。该安装铁板121上的螺纹孔可以固定且有序的排列于该安装铁板121上。壁障123可以通过这些螺纹孔固定于该安装铁板121上。
其中,支撑件122的一端可以设置有固定件,用于固定壁障123。该支撑件122的另一端可以设置有多个螺纹孔。该螺纹孔的排布顺序与安装铁板121上螺纹孔的排布顺序相同。当支撑件122放置于该安装铁板121上时,可以使用螺钉同时穿过支撑件122上的螺纹孔和安装铁板121上螺纹孔,进而使该支撑件122固定于该安装铁板121上。
优选地,该支撑件122的一端可以为矩形区域,该区域可以设置有四个螺纹孔,该四个螺纹孔的排列可以如图4所示。该支撑件122的另一端可以为半圆形、矩形、梯形等形状。该支撑件122的另一端用于固定壁障123。该用于固定壁障123的一端,不包括螺纹孔。
优选地,该支撑件122与安装铁板121对应的螺纹孔,可以根据支撑件122需要固定的位置确定。该支撑件122需要固定的位置可以根据壁障123的位置确定。壁障123的位置可以根据碰撞实验的需求确定。
优选地,一个壁障123与安装铁板121之间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支撑件122。当壁障123与安装铁板121之间包括多个支撑件122时,该多个支撑件122可以叠放在一起。叠放后的支撑件122上的螺纹孔位置一致。螺钉可以依次穿过多个支撑件122的螺纹孔,并最终穿过安装铁板121上的螺纹孔。
优选地,该壁障123与安装铁板121之间的支撑件122的个数,可以根据碰撞试验时需要的壁障123的高度确定。由于每一支撑件122的厚度为固定值。每一壁障123的长度为固定长度。因此,在确定碰撞试验时需要的壁障123的高度后,可以根据壁障123的长度,确定需要的支撑件122的高度。进而,根据该支撑件122的高度和每一支撑件122的厚度,确定需要叠放的支撑件122的个数。
其中,壁障123上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用于获取碰撞时产生的力。如图4所示,该壁障123的顶部可以包括不同形状、材质的碰撞力墙。碰撞实验可以根据实验需求选择一个或者多个具有壁障123。该一个或者多个壁障123可以具有不同的碰撞力墙。或者该一个或者多个壁障123可以具有相同的碰撞力墙。
本申请提供的电池包底部的碰撞试验装置,包括行驶轨道和碰撞组件。其中,行驶轨道包括左右两条轨道。左右两条轨道分别位于碰撞组件的左右两侧。该行驶轨道可以通过地面上的固定锚点固定于地面。其中,碰撞组件可以包括:安装铁板、支撑件和壁障。安装铁板位于左右两条轨道之间。该安装铁板可以通过锚点固定于地面。壁障通过支撑件固定于安装铁板上。壁障上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用于获取碰撞时产生的力。本申请中,通过使用行驶轨迹和碰撞组件,实现提高实验装置的复用性,降低了对实验场地的需求,降低了实验成本,提高碰撞实验装置的灵活性。
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包底部的碰撞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至图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池包底部的碰撞试验装置10还可以包括:触发设备13,摄像头14和牵引小车15。
其中,触发设备13位于行驶轨道11的第二轨道靠近碰撞组件12一端。
优选地,当该触发设备13为红外感应触发设备时,该红外感应触发设备可以包括红外发送设备和红外接收设备。
一种实现方式中,红外发送设备和红外接收设备可以设置于该行驶轨道11的两侧。当车辆未行驶到该红外感应触发设备所在位置时,红外接收设备可以接收到红外发送设备发送的红外信号。当车辆行驶到该红外感应触发设备所在位置时,红外信号为车辆阻挡,红外接收设备无法接收到红外信号。当红外接收设备无法接收到红外信号时,红外接收设备生成触发信号,并发送该触发信号。
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红外发送设备和红外接收设备可以设置于该行驶轨道11的同一侧。或者,外发送设备和红外接收设备可以集成于一个设备中。当车辆未行驶到该红外感应触发设备所在位置时,
设置于该行驶轨道11的左侧或者右侧。该红外感应触发设备的红外线垂直于该行驶轨道11。当车辆行驶到该红外感应触发设备的红外线所在位置时,该车辆红外接收设备无法接收到红外信号。当车辆行驶到该红外感应触发设备所在位置时,车辆的车身反射红外信号,使红外接收设备接收到红外信号。当红外接收设备接收到红外信号时,红外接收设备生成触发信号,并发送该触发信号。
优选地,该触发设备13还可以为重力感应触发设备。该重力感应触发设备可以设置于该行驶轨道11上。当车辆的车轮接触该重力感应触发设备时,该重力感应触发设备感应到重力,并生成触发信号。该重力感应触发设备发送该触发信号。
其中,摄像头14与触发设备13连接。该摄像头14可以在接收到触发设备13的触发信号时,开始拍摄视频。
优选地,该碰撞试验装置10中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摄像头14。当包括一个摄像头14时,该摄像头14可以位于该行驶轨道11的一侧。当包括多个摄像头14时,该摄像头可以布置在行驶轨道11的两侧。或者,该摄像头14还可以布置在该碰撞组件12的前方。
其中,牵引小车15可以行使于行驶轨道11的左右两条轨道之间。该牵引小车15可以通过钢丝绳与车辆连接。牵引小车行驶时,钢丝牵引车辆向前行驶,并形成牵引力。该牵引力可以引导车辆在行驶轨道11上行驶。车辆可以在牵引小车15提供的牵引力的作用下从地面行驶到行驶轨道11上,进而在行驶轨道11上沿着行驶轨道11行驶。当车辆在在牵引力作用下沿着行驶轨道11行驶到固定位置时,牵引小车停止,车辆在惯性作用下继续向前运动,以使车辆的电池包底部与碰撞组件发生碰撞。其中,牵引小车停止后,牵引小车与车辆之间的钢丝自动断开。
优选地,第一轨道111为该碰撞实验装置的加速区域。车辆可以在牵引小车的作用下不断加速行驶,以使车辆在行驶到第二轨道112时,其行驶速度达到实验需要的行驶速度。
优选地,第二轨道112为该碰撞实验装置的调整区域。车辆可以在牵引小车的作用下在该区域继续加速或者进行减速,以校准该车辆的行驶速度,使该车辆的行驶速度更加贴近实验需要的行驶速度。同时,车辆可以在该第二轨道112上平稳行驶,以使车辆的悬架恢复稳定。
优选地,当车辆行驶到第二轨道112与第三轨道113的连接区域时,牵引小车停止牵引。车辆在惯性作用下继续向前运动,以使车辆的电池包底部与碰撞组件发生碰撞。碰撞后车辆在第三轨道113上刹车停止。
本申请提供的电池包底部的碰撞试验装置,还包括触发设备,摄像头和牵引小车。其中,触发设备位于行驶轨道的第二轨道靠近碰撞组件一端。当车辆行驶到触发设备所在位置时,该触发设备可以生成触发指令。触发设备可以将触发指令发送到摄像头,以使该摄像头开始拍摄视频。该碰撞试验装置中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摄像头。其中,牵引小车用于为车辆提供牵引力,以引导车辆行驶到行驶轨道上。本申请中,通过使用触发设备,使摄像头可以同步采集,提高摄像头的采集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包底部的碰撞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行驶轨道和碰撞组件;
所述行驶轨道包括左右两条轨道,所述左右两条轨道分别位于所述碰撞组件的左右两侧,所述左右两条轨道之间的距离根据碰撞试验时车辆的轴距确定;
所述行驶轨道用于引导车辆在所述行驶轨道上行驶,以使所述车辆的电池包底部与所述碰撞组件发生碰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驶轨道,包括:第一轨道、第二轨道和第三轨道;
所述第一轨道与所述第二轨道连接,所述第二轨道与所述第三轨道连接,连接后的所述第一轨道、所述第二轨道和所述第三轨道呈直线排列;
所述第二轨道与所述第三轨道之间存在预设高度差,所述预设高度差根据所述碰撞试验时所述车辆的下落高度确定;
所述第一轨道为斜坡用于引导所述车辆行驶到所述第二轨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轨道由两块工字钢和一块铁板组成,所述铁板铺设于两块所述工字钢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轨道由至少一块铁板层叠放置得到,所述第三轨道的所述至少一块铁板层叠放置后的高度根据所述碰撞试验时所述车辆的所述下落高度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组件,包括:安装铁板、支撑件和壁障;
所述安装铁板位于所述左右两条轨道之间,并通过锚点固定于地面;
所述壁障固定于所述支撑件上;
所述支撑件通过螺纹孔固定于所述安装铁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铁板上设置有大量螺纹孔;所述支撑件根据所述碰撞试验时所述壁障的固定位置,确定与所述安装铁板连接的螺纹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壁障与所述安装铁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件,所述壁障与所述安装铁板之间的所述支撑件的个数根据所述碰撞试验时所述壁障的高度确定。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壁障上设置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获取碰撞时产生的力。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触发设备;
所述触发设备位于所述行驶轨道的第二轨道靠近所述碰撞组件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摄像头;
所述摄像头与所述触发设备连接,在所述触发设备触发时开始拍摄视频。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296779.4U CN215640031U (zh) | 2021-09-18 | 2021-09-18 | 电池包底部的碰撞试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296779.4U CN215640031U (zh) | 2021-09-18 | 2021-09-18 | 电池包底部的碰撞试验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640031U true CN215640031U (zh) | 2022-01-25 |
Family
ID=79918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296779.4U Active CN215640031U (zh) | 2021-09-18 | 2021-09-18 | 电池包底部的碰撞试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640031U (zh) |
-
2021
- 2021-09-18 CN CN202122296779.4U patent/CN21564003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402136B (zh) | 一种用于模拟电动汽车电池包底部碰撞的试验装置 | |
CN101430251B (zh) | 车辆部件实物碰撞试验方法及试验装置 | |
US8621918B2 (en) | Test device comprising a receiving device for a vehicle mock-up and method for testing a test vehicle using a test device | |
US3939691A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act testing railroad cars | |
CN210554304U (zh) | 一种抬升式引导定位车道 | |
WO2020082408A1 (zh) | 一种轨道车辆碰撞试验系统及方法 | |
JP3355946B2 (ja) | 搬送用電車の走行制御設備 | |
CN215640031U (zh) | 电池包底部的碰撞试验装置 | |
CN203798576U (zh) | 一种整车翻滚试验平台 | |
CN103278333B (zh) | 用于汽车翻滚试验测试的翻滚台车 | |
CN111076956A (zh) | 一种轨道车辆碰撞试验系统及其试验台车 | |
CN211418599U (zh) | 一种台车行程终端防碰撞安全保护系统 | |
CN113212226A (zh) | 堆垛式换电执行机构和电动重卡侧换式充换电系统 | |
CN111076957B (zh) | 一种轨道车辆的碰撞安全测试方法及系统 | |
CN102620940A (zh) | 一种商用车驾驶室后围强度试验装置 | |
KR200458757Y1 (ko) | 소성 에너지 흡수를 이용한 차량의 충돌재현장치 | |
JP4131559B2 (ja) | 自動車の側面衝突試験方法及び装置 | |
CN214748879U (zh) | 一种汽车轮毂固定夹具及用于edr驾驶操作试验的台车 | |
JP2004157017A (ja) | 衝突実験システム | |
CN110220718A (zh) | 用于汽车动态测试的测试装置 | |
CN218895950U (zh) | 一种汽车底盘碰撞试验装置 | |
CN207553694U (zh) | 一种立体组合车库框架式停车单元 | |
CN217688361U (zh) | 一种电池包飞毯侧面柱碰撞安装平台 | |
CN220220554U (zh) | 一种缓冲装置及运输车系统 | |
CN111076958A (zh) | 一种轨道车辆碰撞试验系统及其壁障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