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38163U - 分配器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分配器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638163U CN215638163U CN202121944071.9U CN202121944071U CN215638163U CN 215638163 U CN215638163 U CN 215638163U CN 202121944071 U CN202121944071 U CN 202121944071U CN 215638163 U CN215638163 U CN 21563816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ow channel
- equal
- channel
- inner diameter
- jet flo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4—Means for preven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40—Fluid line arrangements
- F25B41/42—Arrangements for diverging or converging flows, e.g. branch lines or jun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 Branch Pipes, Bend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分配器和空调器,其中,该分配器包括进液部和分流部,所述进液部设有在冷媒流动方向上依次连接的稳流流道、过渡流道和射流流道,所述射流流道的尺寸小于所述稳流流道的尺寸,所述过渡流道的内径在靠近所述射流流道的方向上逐渐减小。所述分流部连接于所述进液部,所述分流部设有多个分流道,多个所述分流道均与所述射流流道连通。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提高分流均匀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配器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空调器中会采用多流路换热器,这种空调器中通常需要通过分配器将冷媒分流至换热器的多个流路中,而目前的低压降型分配器通常为非竖直安装,当进入分配器的两相冷媒为不稳定间歇流或弹状流时,冷媒中大的气弹或者大的气泡由入口管进入到分配腔时,将在浮力作用下聚集在分配腔上方,而液相则在重力作用下聚集在分配腔下方。两相冷媒流动到各出口管时,处于上方的出口管将主要被气相占据,而处于下方的出口管则将主要被液相占据,导致从分配器各出口管流入换热器支路的制冷剂流量相差较大,分流均匀性严重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分配器,旨在提高分流均匀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分配器,包括:
进液部,设有在冷媒流动方向上依次连接的稳流流道、过渡流道和射流流道,所述射流流道的尺寸小于所述稳流流道的尺寸,所述过渡流道的内径在靠近所述射流流道的方向上逐渐减小;以及
分流部,所述分流部连接于所述进液部,所述分流部设有多个分流道,多个所述分流道均与所述射流流道连通。
可选地,所述进液部与所述分流部一体成型。
可选地,所述稳流流道的内壁面呈圆柱面形;和/或,所述射流流道的内壁面呈圆柱面形。
可选地,各个所述分流道的轴线均相对所述射流流道的轴线倾斜,所述分流道的轴线与所述射流流道的轴线的夹角大于或等于5°,且小于或等于30°。
可选地,所述进液部还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连接于所述稳流流道的远离所述射流流道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稳流流道的内径,所述第一连接孔用于供冷媒进管插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孔的长度大于或等于3mm,且小于或等于10mm。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内径大于或等于5mm,且小于或等于16mm。
可选地,所述稳流流道的内径大于或等于5mm,且小于或等于16mm。
可选地,所述射流流道的内径大于或等于3mm,且小于或等于12mm。
可选地,所述分流道的内径大于或等于2mm、且小于或等于7mm。
可选地,所述稳流流道的长度大于或等于3mm,且小于或等于10mm。
可选地,所述射流流道的长度大于或等于5mm,且小于或等于10mm。
可选地,所述过渡流道的长度大于或等于1mm,且小于或等于10mm。
可选地,所述分流部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连接于所述分流道的远离所述射流流道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内径大于所述分流道的内径,所述第二连接孔用于供冷媒出管插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内径大于或等于4mm,且小于或等于10mm。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如上述的分配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分配器的进液部设有在冷媒流动方向上依次连接的稳流流道、过渡流道和射流流道,使得射流流道的尺寸小于稳流流道的尺寸,且过渡流道的内径在靠近射流流道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如此当两相冷媒从冷媒进管流入稳流流道内后,能避免两相冷媒在稳流流道中流动时流动状态产生变化的情况,可以使得两相冷媒在稳流流道流动过程中逐渐趋于稳定流动的状态,从而使得两相冷媒可以稳定地从过渡流道流向射流流道。而当两相冷媒从过渡流道流向射流流道的过程中,在相同的压力下,由于射流流道的尺寸小于稳流流道的尺寸,故可以增加两相冷媒在射流流道中的流速,从而使射流流道内两相冷媒的气液两相混合更充分均匀,以在两相冷媒快速流向各分流道时,使得各分流道中流入的冷媒均为气液两相混合均匀的两相冷媒,提高了分流均匀性。此外,在设置稳流流道的情况下,再将过渡流道的内径在靠近射流流道的方向上逐渐减小时,可以有效避免两相冷媒从稳流流道流向射流流道时因孔径突变而导致两相冷媒流动噪音增大的情况,能够降低分配器内的流动噪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配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分配器从另一角度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C-C处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0 | 分配器 | 114 | 射流流道 |
11 | 进液部 | 12 | 分流部 |
111 | 第一连接孔 | 121 | 分流道 |
112 | 稳流流道 | 122 | 第二连接孔 |
113 | 过渡流道 |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分配器,用于空调器,该分配器可以用于空调器的蒸发器,也可以用于冷凝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3,该分配器10包括进液部11和分流部12,进液部11设有在冷媒流动方向上依次连接的稳流流道112、过渡流道113和射流流道114,射流流道114的尺寸小于稳流流道112的尺寸,过渡流道113的内径在靠近射流流道114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分流部12连接于进液部11,分流部12设有多个分流道121,多个分流道121均与射流流道114连通。
本实施例中,稳流流道112的内壁面呈圆柱面形,即稳流流道112的内径在冷媒流动方向上保持不变。如此当两相冷媒从冷媒进管流入稳流流道112内后,能避免两相冷媒在稳流流道112中流动时流动状态产生变化的情况,可以使得两相冷媒在稳流流道112流动过程中逐渐趋于稳定流动的状态,从而使得两相冷媒可以稳定地从过渡流道113流向射流流道114。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在保证稳流流道112沿其长度方向各处的横截面积相同时,稳流流道112的内部也可以采用其它结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分配器10的进液部11设有在冷媒流动方向上依次连接的稳流流道112、过渡流道113和射流流道114,使得射流流道114的尺寸小于稳流流道112的尺寸,且过渡流道113的内径在靠近射流流道114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如此当两相冷媒从冷媒进管流入稳流流道112内后,能避免两相冷媒在稳流流道112中流动时流动状态产生变化的情况,可以使得两相冷媒在稳流流道112流动过程中逐渐趋于稳定流动的状态,从而使得两相冷媒可以稳定地从过渡流道113流向射流流道114。而当两相冷媒从过渡流道113流向射流流道114的过程中,在相同的压力下,由于射流流道114的尺寸小于稳流流道112的尺寸,故可以增加两相冷媒在射流流道114中的流速,从而使射流流道114内两相冷媒的气液两相混合更充分均匀,以在两相冷媒快速流向各分流道121时,使得各分流道121中流入的冷媒均为气液两相混合均匀的两相冷媒,提高了分流均匀性。此外,在设置稳流流道112的情况下,再将过渡流道113的内径在靠近射流流道114的方向上逐渐减小时,可以有效避免两相冷媒从稳流流道112流向射流流道114时因孔径突变而导致两相冷媒流动噪音增大的情况,能够降低分配器10内的流动噪音。
在一实施例中,射流流道114的内壁面呈圆柱面形,即射流流道114的内径在冷媒流动方向上保持不变。如此当两相冷媒流入射流流道114内后,能避免气液两相混合均匀的两相冷媒在射流流道114中流动时流动状态产生变化的情况,可以使得两相冷媒在射流流道114以较为稳定的状态分流至各分流道121,降低两相冷媒中小气泡相互碰撞融合形成大气泡的风险,能进一步提高分流均匀性。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射流流道114的内径在冷媒流动方向上逐渐减小。
在一实施例中,进液部11与分流部12一体成型。即通过在一个完整材料上成型出稳流流道112、过渡流道113、射流流道114和多个分流道121,如此结构简单,便于成型,也能减少进液部11与分流部12的装配工序,从而可以提升分配器10的生产效率。而且如此还能便于保证多个分流道121和射流流道114的配合精度,可以降低甚至避免分流道121和射流流道114之间存在台阶或缝隙的可能,能够进一步降低分配器10内的流动噪音。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进液部11和分流部12也可以焊接在一起。
在一实施例中,各个分流道121的轴线均相对射流流道114的轴线倾斜,分流道121的轴线与射流流道114的轴线的夹角(参照图3中的标注a)大于或等于5°,且小于或等于30°。具体而言,若分流道121的轴线与射流流道114的轴线的夹角过大,会大幅改变两相冷媒的流动方向,一方面增大两相冷媒从射流流道114流向分流道121的流动阻力,另一方面会导致两相冷媒撞击在分流道121的内壁而产生较大噪音的情况。而若分流道121的轴线与射流流道114的轴线的夹角过小,会导致各分流道121的出口之间的间距较小,增加冷媒管路的安装难度。而通过将分流道121的轴线与射流流道114的轴线的夹角设置在5°至30°之间时,可以使得两相冷媒从射流流道114流向分流道121时的流动阻力和噪音较小,也使得各分流道121出口之间的间距较大,以便于安装冷媒管路。其中,各分流道121的轴线与主流道的轴线的夹角可以为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或30°等。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分流道121的轴线与射流流道114的轴线的夹角也可以小于5°或大于30°。
在一实施例中,分流道121的内径大于或等于2mm,且小于或等于7mm。具体而言,分流道121的内径过小时,会增大两相冷媒流入分流道121时的流动阻力,不利于冷媒的流动,而且会导致分流道121的成型难度增大,生产成本高。而若分流道121的内径过大,当各分流道121的总截面面积大于稳流流道112的截面面积时,可能导致各分流道121不能充满两相冷媒,导致进入部分分流道121的两相冷媒较多,而进入另一部分分流道121的两相冷媒较少,分流均匀性差。通过将分流道121的内径设置在2mm至7mm之间时,可以保证两相冷媒流入分流道121的流动效果较好,保证分流均匀性较好。其中,分流道121的内径可以为2mm、3mm、4mm、5mm、6mm或7mm等。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分流道121的内径也可以小于2mm或大于7mm。
在一实施例中,进液部11还设有第一连接孔111,第一连接孔111连接于稳流流道112的远离射流流道114的一端,第一连接孔111的内径大于稳流流道112的内径,第一连接孔111用于供冷媒进管插接。具体而言,若第一连接孔111的内径小于或等于稳流流道112的内径,在将冷媒进管插入第一连接孔111内时,会导致冷媒进管与稳流流道112的内径相差较大,会对两相冷媒的流道产生扰动,且可能导致两相冷媒从冷媒进管流向稳流流道112时因空间突然增大而导致两相冷媒中的气泡膨胀形成大气泡的情况,不利于分流均匀性。而通过使第一连接孔111的内径大于稳流流道112的内径后,再将冷媒进管插入第一连接孔111内时,可以使得冷媒进管的内径与稳流流道112的内径较为接近或相当,可以降低两相冷媒从冷媒进管流向稳流流道112时因空间突变而改变流道状态和产生大气泡的风险。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孔111的内径大于或等于5mm,且小于或等于16mm。如此设置,可以使得第一连接孔111可以适应更多不同尺寸的冷媒进管,使得分配器10的适用范围更广。其中,第一连接孔111的内径可以为5mm、6mm、7mm、8mm、9mm、10mm、11mm、12mm、13mm、14mm、15mm或16mm等。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孔111的内径也可以小于5mm或大于16mm。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孔111的长度大于或等于3mm,且小于或等于10mm。具体而言,若第一连接孔111的长度过小,会导致冷媒进管与分配器10的连接面积过小,连接稳定性差,在使用过程中冷媒进管与分配器10脱离风险高。而若第一连接孔111的长度过长,会增加第一连接孔111的制造难度和成本,也会增加分配器10的整体长度,造成资源浪费。而将第一连接孔111的长度设置在3mm至10mm之间时,既能较好的保证冷媒进管与分配器10连接可靠,也能避免分配器10过长,使得分配器10的结构较为紧凑。第一连接孔111的长度可以为3mm、4mm、5mm、6mm、7mm、8mm、9mm或10mm等。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孔111的长度也可以小于3mm或大于10mm。
在一实施例中,稳流流道112的长度大于或等于3mm,且小于或等于10mm。具体而言,若稳流流道112的长度过小,难以起到稳流的作用,而若稳流流道112的长度过大,则会导致分配器10的长度过长,而且也会使得射流流道114距分配器10入口的距离较远,增大射流流道114的成型难度。通过将稳流流道112的长度设置在3mm至10mm之间时,可以保证稳流流道112能较好地起到稳流作用的同时,避免因稳流流道112长度过长而导致射流流道114的成型难度过大的情况。其中,稳流流道112的长度可以为3mm、4mm、5mm、6mm、7mm、8mm、9mm或10mm等。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稳流流道112的长度也可以小于3mm或大于10mm。
在一实施例中,稳流流道112的内径大于或等于5mm,且小于或等于16mm。如此设置,可以使得稳流流道112可以适应更多不同尺寸的冷媒进管,避免冷媒进管的内径与稳流流道112的内径相差过大。其中,稳流流道112的内径可以为5mm、6mm、7mm、8mm、9mm、10mm、11mm、12mm、13mm、14mm、15mm或16mm等。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稳流流道112的内径也可以小于5mm或大于16mm。
在一实施例中,射流流道114的长度大于或等于5mm,且小于或等于10mm。具体而言,若射流流道114的长度过小,进入射流流道114的两相冷媒的气液两相可能还没混合均匀就分流至各分流道121,导致分流均匀性较差。而若射流流道114的长度过大,会增加分配器10的整体长度,且对于分流均匀性的提升幅度较小,增加生产成本。而通过将射流流道114的长度设置在5mm至10mm之间时,能够使得进入射流流道114的两相冷媒混合均匀,进一步提升分流均匀性,也能避免分配器10的整体长度过长而增加生产难度和成本的情况。其中,射流流道114的长度可以为5mm、6mm、7mm、8mm、9mm或10mm等。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射流流道114的长度也可以小于5mm或大于10mm。
在一实施例中,射流流道114的内径大于或等于3mm,且小于或等于12mm。具体而言,若射流流道114的内径过小,会导致稳流流道112和射流流道114的内径相差较大,可能会增大两相冷媒从稳流流道112流向射流流道114时的噪音,而若射流流道114的内径过大,会导致稳流流道112和射流流道114的内径相差较小,两相冷媒进入射流流道114时气液两相混合度较低,分流均匀性较差。通过将分流道121的内径设置在3mm至12mm之间时,即可以避免两相冷媒从稳流流道112流向射流流道114时的噪音过大的情况,也能保证分流均匀性较好。其中,射流流道114的内径可以为3mm、4mm、5mm、6mm、7mm、8mm、9mm、10mm、11mm或12mm等。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射流流道114的内径也可以小于3mm或大于12mm。
在一实施例中,过渡流道113的长度大于或等于1mm,且小于或等于10mm。具体而言,在稳流流道112和射流流道114的尺寸不变的情况下,若过渡流道113的长度过小,会导致过渡流道113大径端与小径端的内径变化率过大,导致过渡流道113难以实现稳流流道112和射流流道114之间的过渡效果,会导致两相冷媒流动噪音较大。而若过渡流道113的长度过大,会增大分配器10的长度,而且也会使得射流流道114距分配器10入口的距离较远,增大射流流道114的成型难度。通过将过渡流道113的长度设置在1mm至10mm之间时,能够使得过渡流道113的过渡效果较好,降低分配器10内的流动噪音,而且能避免分配器10的整体长度过长而增加生产难度和成本的情况。其中,过渡流道113的长度可以为1mm、2mm、3mm、4mm、5mm、6mm、7mm、8mm、9mm或10mm等。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过渡流道113的长度也可以小于1mm或大于10mm。
在一实施例中,分流部12设有第二连接孔122,第二连接孔122连接于分流道121的远离射流流道114的一端,第二连接孔122的内径大于分流道121的内径,第二连接孔122用于供冷媒出管插接。具体而言,若第二连接孔122的内径小于或等于稳流流道112的内径,在将冷媒出管插入第二连接孔122内时,会导致冷媒出管凸出分流道121的内壁面,这样两相冷媒会撞击在冷媒出管的端部而产生较大的噪音。而通过使第二连接孔122的内径大于稳流流道112的内径后,再将冷媒出管插入第二连接孔122内时,可以使得冷媒出管的内径与稳流流道112的内径较为接近或相当,可以降低两相冷媒撞击在冷媒出管的端部而产生噪音的风险。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孔122的内径大于或等于4mm、且小于或等于10mm。如此设置,可以使得第二连接孔122可以适应更多不同尺寸的冷媒出管,使得分配器10的适用范围更广。其中,第二连接孔122的内径可以为4mm、5mm、6mm、7mm、8mm、9mm或10mm等。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孔122的内径也可以小于4mm或大于10mm。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换热器和分配器10,该分配器1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换热器具有多个流路,每一个流路的流入端对应与一个分流道121连通。该换热器可以为蒸发器,也可以为冷凝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分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液部,设有在冷媒流动方向上依次连接的稳流流道、过渡流道和射流流道,所述射流流道的尺寸小于所述稳流流道的尺寸,所述过渡流道的内径在靠近所述射流流道的方向上逐渐减小;以及
分流部,所述分流部连接于所述进液部,所述分流部设有多个分流道,多个所述分流道均与所述射流流道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部与所述分流部一体成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流流道的内壁面呈圆柱面形;和/或,所述射流流道的内壁面呈圆柱面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分流道的轴线均相对所述射流流道的轴线倾斜,所述分流道的轴线与所述射流流道的轴线的夹角大于或等于5°,且小于或等于3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部还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连接于所述稳流流道的远离所述射流流道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稳流流道的内径,所述第一连接孔用于供冷媒进管插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长度大于或等于3mm,且小于或等于10mm;和/或,
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内径大于或等于5mm,且小于或等于16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流流道的内径大于或等于5mm,且小于或等于16mm;和/或,
所述射流流道的内径大于或等于3mm,且小于或等于12mm;和/或,
所述分流道的内径大于或等于2mm、且小于或等于7mm;和/或,
所述稳流流道的长度大于或等于3mm,且小于或等于10mm;和/或,
所述射流流道的长度大于或等于5mm,且小于或等于10mm;和/或,
所述过渡流道的长度大于或等于1mm,且小于或等于10mm。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部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连接于所述分流道的远离所述射流流道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内径大于所述分流道的内径,所述第二连接孔用于供冷媒出管插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内径大于或等于4mm,且小于或等于10mm。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分配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944071.9U CN215638163U (zh) | 2021-08-18 | 2021-08-18 | 分配器和空调器 |
PCT/CN2022/093921 WO2023020054A1 (zh) | 2021-08-18 | 2022-05-19 | 分配器和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944071.9U CN215638163U (zh) | 2021-08-18 | 2021-08-18 | 分配器和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638163U true CN215638163U (zh) | 2022-01-25 |
Family
ID=79899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944071.9U Active CN215638163U (zh) | 2021-08-18 | 2021-08-18 | 分配器和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638163U (zh) |
WO (1) | WO2023020054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020054A1 (zh) * | 2021-08-18 | 2023-02-23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分配器和空调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016304B2 (ja) * | 1992-06-10 | 2000-03-06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冷媒分配器 |
CN202993693U (zh) * | 2012-11-30 | 2013-06-12 |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冷媒分配器 |
CN204718205U (zh) * | 2015-06-17 | 2015-10-21 | 新昌县丰亿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分配器 |
CN207035350U (zh) * | 2017-07-26 | 2018-02-2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分流器、制冷系统及空调器 |
CN207556035U (zh) * | 2017-11-29 | 2018-06-2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分流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CN207649177U (zh) * | 2017-12-19 | 2018-07-24 | 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分配器及空调 |
CN210602360U (zh) * | 2019-09-27 | 2020-05-2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冷媒分流器、蒸发器分流组件及空调器 |
CN215638163U (zh) * | 2021-08-18 | 2022-01-25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分配器和空调器 |
-
2021
- 2021-08-18 CN CN202121944071.9U patent/CN215638163U/zh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5-19 WO PCT/CN2022/093921 patent/WO2023020054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020054A1 (zh) * | 2021-08-18 | 2023-02-23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分配器和空调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3020054A1 (zh) | 2023-02-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423190B2 (en) | Refrigerant distributor for heat exchanger and heat exchanger | |
KR20170012878A (ko) | 열교환기 | |
CN215638163U (zh) | 分配器和空调器 | |
CN101171466A (zh) | 制冷剂分流器 | |
CN105258411A (zh) | 用于换热器的气液分离管及换热器 | |
CN205227936U (zh) | 换热器 | |
CN214307717U (zh) | 分配器及空调设备 | |
CN215373056U (zh) | 分配器和空调器 | |
CN212431418U (zh) | 用于空调的分液器及空调 | |
CN215809495U (zh) | 分配器和空调器 | |
CN110296555B (zh) | 具有均匀分液功能的分液机构及其安装方法、空调系统 | |
CN218379986U (zh) | 微通道换热器 | |
CN215373053U (zh) | 分配器和空调器 | |
CN221802642U (zh) | 分配器 | |
CN220103856U (zh) | 转接部件、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器 | |
CN215373054U (zh) | 分配器和空调器 | |
JP2009210225A (ja) | 冷媒分流器及び冷媒分流器を備えた熱交換器 | |
CN221959029U (zh) | 换热器 | |
CN218065440U (zh) | 一种带导气孔的文丘里管式分液器 | |
CN214307718U (zh) | 分配器及空调设备 | |
CN217764003U (zh) | 分配器、换热器及空调 | |
CN211400393U (zh) | 冷媒混流器及空调器 | |
CN213021179U (zh) | 分液管路组件及换热装置 | |
CN217503808U (zh) | 分流器、室内换热器和空调器室内机 | |
CN219693606U (zh) | 一种节流分液装置及换热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