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34798U - 一种轴间差速结构及贯通桥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间差速结构及贯通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34798U
CN215634798U CN202122332664.6U CN202122332664U CN215634798U CN 215634798 U CN215634798 U CN 215634798U CN 202122332664 U CN202122332664 U CN 202122332664U CN 215634798 U CN215634798 U CN 2156347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shaft
ring
planet carrier
input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3266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涛
张中波
王林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3266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347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347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347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车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轴间差速结构及贯通桥。该轴间差速结构包括输入轴,在输入轴的外壁上凸设有轴肩,在输入轴上套设有:行星架,连接于输入轴;太阳轮,太阳轮的一端抵接于行星架的端面,另一端连接于贯通轴;行星轮轴穿过行星架,行星轮轴与太阳轮相啮合;齿圈和太阳轮分别设置于行星架的两侧,齿圈的内齿形啮合于行星轮轴远离太阳轮的一端,齿圈的外齿形啮合有输出齿轮,在齿圈内沿其轴向方向设置有光孔,在行星架的端面上凸设有轴颈,轴颈穿过光孔并抵接于输入轴的轴肩,使齿圈能够相对于行星架转动;滑动齿套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输入轴的轴肩滑动并选择性连接于齿圈。该轴间差速结构能够减少轴向尺寸,减少磨损。

Description

一种轴间差速结构及贯通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间差速结构及贯通桥。
背景技术
在双驱动桥商用车中贯通桥轴间轴间差速结构是重要的传动机构,在传递扭矩的同时,实现中后桥差速的功能。贯通桥轴间轴间差速结构可靠性对驱动桥使用寿命起到关键作用,直接影响整车的可靠性。
国内汽车驱动桥中,贯通桥的轴间轴间差速结构多采用传统的锥齿轮结构,此种结构,输入轴的扭矩通过行星齿轮平均分配给两侧的锥齿轮。由于齿轮传动过程中需要经常转动,为了避免齿轮和齿轮轴之间出现磨损,需要在两者之间设置套筒,但是这无形中增加了零件的数量,增加了装配的时间的难度。另外,由于为了保证良好的传动效果,各个零件沿轴向依次布置,轴向空间较大,导致整体结构笨重,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间差速结构及贯通桥,结构简化,占用空间小,生产成本较低。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轴间差速结构,包括输入轴,在所述输入轴的外壁上凸设有轴肩,在所述输入轴上套设有:
行星架,连接于所述输入轴;
太阳轮,所述太阳轮的一端抵接于所述行星架的端面,另一端连接于贯通轴;
行星轮轴,穿过所述行星架,所述行星轮轴与所述太阳轮相啮合;
齿圈,所述齿圈和所述太阳轮分别设置于所述行星架的两侧,所述齿圈的内齿形啮合于所述行星轮轴远离所述太阳轮的一端,所述齿圈的外齿形啮合有输出齿轮,在所述齿圈内沿其轴向方向设置有光孔,在所述行星架的端面上凸设有轴颈,所述轴颈穿过所述光孔并抵接于所述输入轴的轴肩,使所述齿圈能够相对于所述行星架转动;
滑动齿套,所述滑动齿套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输入轴的所述轴肩滑动并选择性连接于所述齿圈。
作为优选,在所述太阳轮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槽,在所述输入轴的外壁凸设有限位环台,所述第一连接槽的槽底抵接于所述输入轴的所述限位环台。
作为优选,在所述行星架内设置有第一花键孔,在所述输入轴的外壁凸设有第一外花键,所述第一外花键卡接于所述第一花键孔。
作为优选,在所述行星架内设置有穿孔,所述穿孔和所述第一花键孔同轴并相互连通,所述输入轴穿过所述穿孔。
作为优选,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的两侧分别抵接于所述轴肩和所述齿圈。
作为优选,在所述齿圈远离所述行星架的一侧设置有容纳孔,所述容纳孔用于容纳所述垫片。
作为优选,所述行星轮轴包括主轴、第一轮齿和第二轮齿,所述主轴穿设于所述行星架并能够相对其转动,在所述主轴的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所述第一轮齿,另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所述第二轮齿,所述第一轮齿啮合于所述太阳轮,所述第二轮齿啮合于所述齿圈的所述内齿形。
作为优选,还包括滚针轴承,所述滚针轴承套设于所述主轴上并位于所述主轴和所述行星架之间。
作为优选,在所述太阳轮的外壁上设置有固定槽,在所述固定槽内设置有卡环,所述行星轮轴与能够抵接于所述卡环。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贯通桥,包括箱体和上述的轴间差速结构,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所述轴间差速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轴间差速结构,扭矩动力由输入轴输入,输入轴连接于行星架,输入轴带动行星架转动,随着行星架的转动,带动行星轮轴转动,行星轮轴分别和齿圈和太阳轮相啮合,最后将动力传递给太阳轮和齿圈,太阳轮和齿圈形成两个输出端。通过在输入轴和齿圈之间设置有滑动齿套,如果将滑动齿套向靠近齿圈的方向移动并连接于齿圈,以将输入轴和齿圈连接成整体,轴间差速结构处于锁止状态,太阳轮和齿圈以相同速度运行,扭矩平均分配到太阳轮和齿圈;如果将滑动齿套向远离齿圈的方向移动并脱离于齿圈,轴间差速结构处于差速功能,根据行星轮系传动原理,轴间差速结构能够按一定比例向太阳轮和齿圈分配扭矩,实现变扭矩输出的功能。
与现有技术行星架和齿圈存在一定的距离相比,通过在行星架上设置有轴颈,轴颈能够穿过齿圈,有效地减少了齿圈和行星架的轴向尺寸,节省了占地空间,便于空间布置,从而减轻整个轴间差速结构的整体重量。同时,通过在输入轴和齿圈之间设置有轴颈,轴颈起到了隔离输入轴和齿圈的作用,避免输入轴和齿圈之间因相对转动而出现磨损的情况,延长了齿圈和输入轴的使用寿命,同时所述齿圈能够相对于所述行星架转动,轴颈相当于套筒的作用,行星架将行星传动和套筒的功能合二为一,一物多用,功能性较强,且无需较多的零件,节省装配的时间和难度。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贯通桥,包括箱体和上述的轴间差速结构,箱体内设置有轴间差速结构。箱体为轴间差速结构提供了容纳空间,起到了保护轴间差速结构的作用,轴间差速结构能够实现差速功能,保证整车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轴间差速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轴间差速结构中行星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轴间差速结构中行星轮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轴间差速结构中太阳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轴间差速结构中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输入轴;2、行星架;3、太阳轮;4、行星轮轴;5、齿圈;6、滑动齿套;7、卡环;8、垫片;9、滚针轴承;100、前轴承;200、后轴承;
11、轴肩;
21、通孔;22、第一花键孔;23、轴颈;
31、第二花键孔;32、圆孔;33、太阳轮齿;34、固定槽;35、第一连接槽;
41、主轴;42、第一轮齿;43、第二轮齿;
51、内齿形;52、外齿形;53、容纳孔;54、光孔;55、端面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轴间差速结构,如图1所示,该轴间差速结构包括输入轴1、行星架2、太阳轮3、行星轮轴4、齿圈5及滑动齿套6,输入轴1为动力的输入端,在输入轴1上依次套设有滑动齿套6、齿圈5、行星架2及太阳轮3,输入轴1起到了支撑的作用。太阳轮3的一端抵接于行星架2的端面,另一端连接于贯通轴,太阳轮3的另一端为其中一个动力输出端。行星架2连接于输入轴1,行星架2的固定效果好,行星架2用于承载行星轮轴4,行星轮轴4穿过行星架2,行星轮轴4与太阳轮3相啮合。在行星架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齿圈5和太阳轮3,齿圈5的内齿形51啮合于行星轮轴4远离太阳轮3的一端,齿圈5的外齿形52啮合有输出齿轮,齿圈5的外齿形52为另外一个动力输出端。
本实施例提供的轴间差速结构,扭矩动力由输入轴1输入,输入轴1连接于行星架2,输入轴1带动行星架2转动,随着行星架2的转动,带动行星轮轴4转动,行星轮轴4分别和齿圈5和太阳轮3相啮合,最后将动力传递给太阳轮3和齿圈5,太阳轮3和齿圈5形成两个输出端。通过在输入轴1和齿圈5之间设置有滑动齿套6,如果将滑动齿套6向靠近齿圈5的方向移动并连接于齿圈5,以将输入轴1和齿圈5连接成整体,轴间差速结构处于锁止状态,太阳轮3和齿圈5以相同速度运行,扭矩平均分配到太阳轮3和齿圈5;如果将滑动齿套6向远离齿圈5的方向移动并脱离于齿圈5,轴间差速结构处于差速功能,根据行星轮系传动原理,轴间差速结构能够按一定比例向太阳轮3和齿圈5分配扭矩,实现变扭矩输出的功能。
进一步地,如图1和2所示,为了保证输入轴1和行星架2之间的固定效果,在行星架2内沿其轴向方向设置有第一花键孔22,在输入轴1的外壁凸设有第一外花键,第一外花键卡接于第一花键孔22。行星架2和输入轴1之间通过花键配合,以保证将输入轴1的动力稳定传递至行星架2。
行星架2靠近太阳轮3的一端的端面抵接于太阳轮3的侧面,以实现行星架2和太阳轮3的限位。行星架2远离太阳轮3的一端的端面凸设有轴颈23,在齿圈5内沿其轴向方向设置有光孔,轴颈23穿过光孔54并抵接于输入轴1的轴肩11,使所述齿圈5能够相对于所述行星架2转动。
与现有技术行星架2和齿圈存在一定的距离相比,通过在行星架2上设置有轴颈23,轴颈23能够穿过齿圈5,有效地减少了齿圈5和行星架2的轴向尺寸,节省了占地空间,便于空间布置,从而减轻整个轴间差速结构的整体重量。同时,通过在输入轴1和齿圈5之间设置有轴颈23,轴颈23起到了隔离输入轴1和齿圈5的作用,避免输入轴1和齿圈5之间因相对转动而出现磨损的情况,延长了齿圈5和输入轴1的使用寿命,同时所述齿圈5能够相对于所述行星架2转动,轴颈23相当于套筒的作用,行星架2将行星传动和套筒的功能合二为一,一物多用,功能性较强,且无需较多的零件,节省装配的时间和难度。
进一步地,在行星架2上设置有通孔21,行星轮轴4穿设于通孔21,以实现行星轮轴4的安装。需要说明的是,在行星架2上沿其周向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21,在多个通孔21内一一穿设有多个行星轮轴4,以保证良好的传动效果。
如图1-图3所示,行星轮轴4包括主轴41、第一轮齿42和第二轮齿43,主轴41为柱形结构,主轴41穿设于行星架2并能够相对其转动,主轴41起到了支撑的作用在主轴41的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轮齿42,另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轮齿43,第一轮齿42和第二轮齿43均具体为圆柱齿,第一轮齿42啮合于太阳轮3,第二轮齿43啮合于齿圈5。通过设置第一轮齿42和第二轮齿43,使行星架2从输入轴1传递过来的动力带动主轴41转动,从而将动力通过第一轮齿42传递至太阳轮3,通过第二轮齿43传递至齿圈5。
可选地,该轴间差速结构还包括滚针轴承9,滚针轴承9设置于通孔21内,滚针轴承9套设于主轴41上并位于主轴41和行星架2之间。滚针轴承9的外圈和通孔21的内壁进行配合,滚针轴承9的内圈和主轴41的外壁进行配合,保证主轴41转动的顺畅性,避免出现转动卡滞的现象。
可选地,由于行星架2相对于输入轴1为固定设置,为了保证行星轮轴4传动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如图1-图4所示,该轴间差速结构还包括卡环7,在太阳轮3的外壁上设置有固定槽34,卡环7设置于固定槽34内,行星轮轴4的第一轮齿42与太阳轮3相啮合并抵接于卡环7。采用这种设置,行星轮轴4的一端的端面抵接于齿圈5,另一端的端面抵接于卡环7,使得行星轮轴4的两端都能得到良好的轴向限位,固定效果好。
如图4所示,太阳轮3的外形类似T形结构,太阳轮3的大口端朝向行星架2设置,太阳轮3的小口端朝向贯通轴设置。在太阳轮3的大口端的外壁设置有太阳轮齿33,太阳轮齿33啮合于行星轮轴4的第一轮齿42,在太阳轮齿33上设置有环形结构的固定槽34,用于容纳和固定卡环7。在太阳轮3的内部沿其轴向方向设置有圆孔32,输入轴1穿设圆孔32,便于太阳轮3相对于输入轴1转动。
在太阳轮3的大口端的靠近行星架2的一侧为第一限位端面,第一限位端面抵接于行星架2的端面,以保证行星架2和太阳轮3之间的良好限位。
在太阳轮3的大口端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槽35,第一连接槽35的直径大于圆孔32的直径并同轴设置,以形成阶梯孔结构,第一连接槽35的槽底为第二限位端面,在输入轴1的外壁对应第二限位端面凸设有限位环台,第二限位端面抵接于输入轴1的限位环台,以保证输入轴1和太阳轮3之间良好限位。
在太阳轮3的小口端的内壁设置有第二花键孔31,贯通轴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外花键,第二外花键卡接于第二花键孔31。太阳轮3和贯通轴之间通过花键配合,以保证将太阳轮3的动力稳定传递至贯通轴。
如图5所示,在齿圈5内沿其轴向方向设置有光孔54,行星架2的轴颈23穿过光孔54,使齿圈5能够相对于行星架2转动,齿圈5靠近行星架2一侧的端面抵接于行星架2的侧面,使行星架2的两端通过齿圈5和太阳轮3进行限位,位置稳定性好。
为了进一步保证传动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如图1和5所示,该轴间差速结构还包括垫片8,在输入轴1的外壁上凸设有轴肩11,在齿圈5和轴肩11之间设置有垫片8,垫片8的两侧分别抵接于轴肩11和齿圈5,实现对齿圈5一侧的限位,而齿圈5的另一侧和行星轮轴4相抵接,从而保证齿圈5的两端都能得到良好的轴向限位,固定效果好。优选地,在齿圈5远离行星架2的一侧设置有容纳孔53,容纳孔53用于容纳垫片8,容纳孔53为垫片8提供了容纳空间,垫片8的固定效果好。
齿圈5靠近行星架2一侧内设置有内齿形51,内齿形51啮合于行星轮轴4的第二轮齿43,以将行星轮轴4的动力传递给齿圈5,齿圈5的外壁设置有外齿形52,外齿形52啮合于输出齿轮,以实现齿圈5的动力输出。
齿圈5远离行星架2一侧设置有端面齿55,端面齿55能够与滑动齿套6相啮合,以实现轴间差速结构的锁止或差速功能。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贯通桥,包括箱体和上述的轴间差速结构,箱体内设置有轴间差速结构。箱体为轴间差速结构提供了容纳空间,起到了保护轴间差速结构的作用。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该贯通桥还包括前轴承100,前轴承100套设于输入轴1上并设置于输入轴1和箱体之间,以保证输入轴1的转动顺畅性,避免出现转动卡滞的情况。
进一步地,该贯通桥还包括后轴承200,后轴承200套设于太阳轮3上并设置于太阳轮3和箱体之间,以保证太阳轮3的转动顺畅性,避免出现转动卡滞的情况,轴间差速结构能够实现差速功能,保证整车的可靠性。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轴间差速结构,包括输入轴(1),在所述输入轴(1)的外壁上凸设有轴肩(1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入轴(1)上套设有:
行星架(2),连接于所述输入轴(1);
太阳轮(3),所述太阳轮(3)的一端抵接于所述行星架(2)的端面,另一端连接于贯通轴,
行星轮轴(4),穿过所述行星架(2),所述行星轮轴(4)与所述太阳轮(3)相啮合;
齿圈(5),所述齿圈(5)和所述太阳轮(3)分别设置于所述行星架(2)的两侧,所述齿圈(5)的内齿形(51)啮合于所述行星轮轴(4)远离所述太阳轮(3)的一端,所述齿圈(5)的外齿形(52)啮合有输出齿轮,在所述齿圈(5)内沿其轴向方向设置有光孔(54),在所述行星架(2)的端面上凸设有轴颈(23),所述轴颈(23)穿过所述光孔(54)并抵接于所述输入轴(1)的轴肩(11),使所述齿圈(5)能够相对于所述行星架(2)转动;
滑动齿套(6),所述滑动齿套(6)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输入轴(1)的所述轴肩(11)滑动并选择性连接于所述齿圈(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间差速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太阳轮(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槽(35),在所述输入轴(1)的外壁凸设有限位环台,所述第一连接槽(35)的槽底抵接于所述输入轴(1)的所述限位环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间差速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行星架(2)内设置有第一花键孔(22),在所述输入轴(1)的外壁凸设有第一外花键,所述第一外花键卡接于所述第一花键孔(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间差速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行星架(2)内设置有穿孔,所述穿孔和所述第一花键孔(22)同轴并相互连通,所述输入轴(1)穿过所述穿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间差速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片(8),所述垫片(8)的两侧分别抵接于所述轴肩(11)和所述齿圈(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间差速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齿圈(5)远离所述行星架(2)的一侧设置有容纳孔(53),所述容纳孔(53)用于容纳所述垫片(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间差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轮轴(4)包括主轴(41)、第一轮齿(42)和第二轮齿(43),所述主轴(41)穿设于所述行星架(2)并能够相对其转动,在所述主轴(41)的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所述第一轮齿(42),另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所述第二轮齿(43),所述第一轮齿(42)啮合于所述太阳轮(3),所述第二轮齿(43)啮合于所述齿圈(5)的所述内齿形(5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轴间差速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滚针轴承(9),所述滚针轴承(9)套设于所述主轴(41)上并位于所述主轴(41)和所述行星架(2)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轴间差速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太阳轮(3)的外壁上设置有固定槽(34),在所述固定槽(34)内设置有卡环(7),所述行星轮轴(4)与能够抵接于所述卡环(7)。
10.一种贯通桥,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轴间差速结构,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所述轴间差速结构。
CN202122332664.6U 2021-09-26 2021-09-26 一种轴间差速结构及贯通桥 Active CN2156347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32664.6U CN215634798U (zh) 2021-09-26 2021-09-26 一种轴间差速结构及贯通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32664.6U CN215634798U (zh) 2021-09-26 2021-09-26 一种轴间差速结构及贯通桥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34798U true CN215634798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919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32664.6U Active CN215634798U (zh) 2021-09-26 2021-09-26 一种轴间差速结构及贯通桥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347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88647B2 (en) Two-speed power take-off unit with mode clutch
US8388483B2 (en) Space-saving transmission arrangement
US7837588B2 (en) Pre-load mechanism for helical gear differential
EP3575120A1 (en) Drive axle assembly with clutch collar
US8795124B2 (en) Transfer gear-box
US8857293B2 (en) Power transmitting component with multi-part housing assembly having continuous sealing flange
JPH07186760A (ja) 四輪駆動車用駆動配置
CN110171248A (zh) 具有可移动车轴的驱动车桥总成及操作方法
CN111895064A (zh) 一种轴间差速器结构
WO2011093432A1 (ja) 自動車用パワーテークオフユニット
CN215634798U (zh) 一种轴间差速结构及贯通桥
US9914357B1 (en) Differential carrier with integrated drive gear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N209818660U (zh) 一种行星轮轮边减速器
CN215634799U (zh) 一种差速器及贯通桥
CN111720495A (zh) 主减速器和车辆
US10612637B2 (en) Driveline component having differential assembly with differential gearset configured to limit inboard thrust of side gears
CN202965952U (zh) 直接贯通式单级减速驱动桥
CN112664636B (zh) 一种多球面轴间差速器总成
CN214092935U (zh) 一种轴间差速器及贯通桥总成
WO2018147992A1 (en) Axle assembly having ring gear with unitarily and integrally formed portion of a bearing race
CN212804122U (zh) 一种轴间差速器及贯通车桥总成
CN112555360A (zh) 一种行星齿轮结构、轴间差速器及车辆
CN210397598U (zh) 行星减速装置、驱动桥总成及车辆
JPH0684133B2 (ja) 前車軸を駆動される4輪駆動車両
CN116792477A (zh) 贯通桥减速器及轴间差速器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