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31591U - 一种便于拆装的铝框竹模模架体系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拆装的铝框竹模模架体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31591U
CN215631591U CN202121080299.8U CN202121080299U CN215631591U CN 215631591 U CN215631591 U CN 215631591U CN 202121080299 U CN202121080299 U CN 202121080299U CN 215631591 U CN215631591 U CN 2156315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steel wire
length direction
bamboo
wall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8029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文杰
许宁
李水生
刘锐楷
李振林
邓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Zhongj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Zhongj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Zhongj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Zhongj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8029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315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315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315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便于拆装的铝框竹模模架体系,其包括墙体厚度方向两侧的两第一面板,和墙体长度方向两侧的两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围设成供混凝土浇筑的浇筑区,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均由一个或多个铝框竹模组合板拼接而成,所述铝框竹模组合板包括矩形铝框和嵌设于所述铝框内的竹模。本申请可根据需浇筑的墙体的长度、厚度、高度,选择合适数量和尺寸的铝框竹模组合板,拼接围设形成供混凝土浇筑的区域,铝框竹模组合板较纯铝模板单位面积质量减轻将近一半,对铝框竹模组合板的运输和拆装更加方便,且制作成本更低。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拆装的铝框竹模模架体系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水利工程等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拆装的铝框竹模模架体系。
背景技术
当前,大部分建筑结构工程采用现浇混凝土施工工艺,与其相匹配的模架工程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施工措施,模架工程费用约占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总造价的25%—35%,约占总工期50%—60%,模架体系的可操作性及模板的周转次数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
当前,在进行现浇混凝土时,通常将多个铝模拼装形成两两相对的四个面板,然后围设形成供混凝土浇筑的区域,进行现浇混凝土施工,墙体成型后再将铝模拆除。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铝模较笨重,对铝模进行运输和拆装时都较为麻烦,影响施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更加便于对现浇混凝土模架的拆装和运输,提高施工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铝框竹模模架体系。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便于拆装的铝框竹模模架体系,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拆装的铝框竹模模架体系,包括墙体厚度方向两侧的两第一面板,和墙体长度方向两侧的两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围设成供混凝土浇筑的浇筑区,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均由一个或多个铝框竹模组合板拼接而成,所述铝框竹模组合板包括矩形铝框和嵌设于所述铝框内的竹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需浇筑的墙体的长度、厚度、高度,将多个组合板拼接形成位于墙体厚度方向两侧的两第一面板,和位于墙体长度方向两侧的两第二面板,在两第一面板和两第二面板围设形成的区域内浇筑混凝土,便形成墙体,铝框竹模组合板较纯铝模板单位面积质量减轻将近一半,对铝框竹模组合板的运输和拆装更加方便,且制作成本更低。
可选的,所述铝框宽度方向的一侧固定有多个插杆,另一侧开设有多个供所述插杆插入的插孔,所述插杆和所述插孔均沿所述铝框的长度方向分布,一所述组合板的插杆插接于相邻所述组合板的插孔内,且沿所述组合板的宽度方向与所述插孔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一组合板的插杆插入相邻组合板的插孔内,不需依次将多个销钉插入相邻两组合板的铝框上,此连接方式更加便于对组合板的拆装,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
可选的,两所述第一面板之间水平设有多根高强钢丝,所述钢丝长度方向的一端设于其中一所述第一面板的相邻两组合板之间,另一端设于另一所述第一面板的相邻两组合板之间,所述钢丝与所述组合板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高强钢丝对两第一面板进行拉紧,防止第一面板由于混凝土的挤压而变形,浇筑出的墙体更加平整,此外,钢丝较拉片占用墙体空间更小,对墙体的影响较小,且更易从墙体内拆除。
可选的,所述高强钢丝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固定有固定块,所述插杆穿设所述固定块,且沿所述组合板宽度方向与所述固定块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拼装时,将固定块套接于其中一组合板的插杆上,然后再将插杆插入相邻组合板的插孔中,在对多个组合板进行拼装的同时完成对钢丝的安装;墙体浇筑成型后,将最外侧的组合板拆下后,将固定块与钢丝切断,再将相邻的组合板拆卸;此安装方式无需使用多个销钉依次对各拉丝进行安装和拆卸,有助于提高拆装效率。
可选的,其中一所述第一面板上沿墙体长度方向设有第一调平杆,另一所述第二面板上沿墙体长度方向设有第二调平杆,多根所述钢丝长度方向的一端同时设于所述第一调平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调平杆拆卸连接,两相邻所述组合板之间留有供所述钢丝穿过的缝隙,所述钢丝与所述组合板沿墙体厚度方向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调平杆和第二调平杆对两第一面板进行进一步支撑,防止两第一面板发生变形,浇筑出的墙体更加平整;且在进行灌浇混凝土时,位于同一第一调平杆和第二调平杆钢丝对第一调平杆和第二调平杆进行对拉,使得第一调平杆和第二调平杆的受力更加均匀,浇筑出的墙体更加平整;此外,将钢丝设于第一调平杆上,在安装第一调平杆时,将多根钢丝同时穿设相邻的两组合板,然后安装于第二调平杆上,此方式更加便于对钢丝的安装,提高了施工效率。
可选的,多根所述钢丝与所述第一调平杆沿墙体长度方向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抵紧杆与第一固定杆滑动连接,可调节各钢丝之间的距离,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组合板。
可选的,所述第二调平杆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第二调平杆长度方向分布,所述钢丝穿过其中一所述通孔螺纹连接有第二抵紧板,所述第二抵紧板与所述第二调平杆远离第一面板的侧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钢丝穿过通孔,拧上第二抵紧板,在对模架进行拆卸时,将第二抵紧板拧下,将第二调平杆沿墙体厚度方向移下即可,再将各钢丝从第一调平杆上拆卸下来,移下第一调平杆后对组合板进行拆卸,对于模架的拆除更加方便,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
可选的,所述第一调平杆上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多根所述钢丝与所述滑槽沿滑槽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所述钢丝靠近所述第一调平杆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抵紧板,所述第一抵紧板远离所述钢丝的表面与所述第一调平杆远离第一面板的侧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组合板的宽度,调整各钢丝的位置,然后将钢丝插进两组合板之间,再穿过第二调平杆上的通孔,拧上第二抵紧板,在进行拆卸时,将第一抵紧板和第二抵紧板拧下,然后将第一调平杆和第二调平杆抽出,将钢丝割断或敲出后再将组合板依次拆下,可根据组合板的个数安装合适数量的钢丝于第一调平杆上,更加便于使用。
可选的,所述钢丝上涂覆有用于防止混凝土粘接于所述钢丝的防护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层可对钢丝进行保护,防止在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粘接于钢丝上,在墙体浇筑成型后,将钢丝抽出即可,更加便于对模架体系的拆卸,提高了施工效率。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中,根据需浇筑的墙体的长度、厚度、高度,选择合适数量和尺寸的铝框竹模组合板,拼接形成位于墙体厚度方向两侧的两第一面板,和位于墙体长度方向两侧的两第二面板,在两第一面板和两第二面板围设形成的区域内浇筑混凝土,铝框竹模组合板较纯铝模板单位面积质量减轻将近一半,对铝框竹模组合板的运输和拆装更加方便,且制作成本更低。
2.本申请中,将多根钢丝滑动连接于第一调平杆上,可根据组合板的宽度,调整各钢丝的位置,适用于多种尺寸的组合板;此外,通过设置于钢丝螺纹连接的第一抵紧板和第二抵紧板,可根据组合板的个数安装合适数量的钢丝于第一调平杆上,适用范围更广,且更加便于拆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种便于拆装的铝框竹模模架体系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组合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组合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钢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3的第一调平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3的钢丝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组合板;2、角铝;3、第一面板;4、第二面板;5、长铝条;51、长固定板;52、长支撑板;6、短铝条;61、短固定板;62、短支撑板;7、竹模;8、自攻钉;9、插孔;10、第一调平杆;11、第二调平杆;12、拉片;13、销钉;14、斜杆;15、插杆;16、钢丝;17、固定块;18、滑槽;19、第一抵紧板;20、第二抵紧板;21、横杆背楞;22、方通扣;23、通孔;24、铝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背景:某栋住宅建筑共34层,单层净空高度2.9m,其中第2层至34层户型结构相同,各层均有一道长3.2m,高2.8m,厚0.2m的现浇混凝土墙体,采用本申请施工。
施工前进行配模,墙体长3.2m,高2.8m,厚0.2m,本申请标准铝框竹模组合板尺寸为2600mm×400mm,故可配置16块2600mm×400mm标准铝框竹模组合板用于墙体厚度方向两侧的支模,4块1300mm×200m铝框竹模组合板用于墙体长度两侧的端头支模,顶部预留200mm用L型标准铝制阳角模支模。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便于拆装的铝框竹模模架体系。参照图1,包括墙体厚度方向两侧的两第一面板3,和墙体长度方向的两第二面板4,第一面板3和第二面板4之间通过角铝2相连,角铝2的尺寸为65mm×65mm×4mm,两第一面板3和两第二面板4围设形成供混泥土浇筑的浇筑区。
参照图1和图2,第一面板3和第二面板4均由多个铝框竹模组合板1拼接而成,此实施例中,第一面板3包括8块尺寸为2600mm×400mm标准铝框竹模7组合板1,第二面板4包括2块尺寸为1300mm×200m铝框竹模组合板1,各组合板1均包括矩形铝框24和嵌设于铝框24内的竹模7.
参照图2和图3,铝框24包括两根长铝条5、两根短铝条6和多根横杆背楞21,各长铝条5均包括长固定板51和长支撑板52,长固定板51和长支撑板52构成T形,各短铝条6均包括短固定板61和短支撑板62,短固定板61和短支撑板62构成T形,长支撑板52和短支撑板62的长度方向分别沿长固定板51和短固定板61的长度方向设置,两根长固定板51和两根短固定板61长度方向的两端两两相连,构成矩形铝框24,且两长支撑板52分别位于两长固定板51相对的表面,两短支撑板62分别位于两短固定板61相对的表面,长铝条5、短铝条6和横杆背楞21一体浇筑成型。
参照图2和图3,竹模7远离墙体的表面与两长支撑板52和两短支撑板62抵接,竹模7远离长支撑板52的表面与两长固定板51和两短固定板61的侧面平齐,竹模7的四侧壁分别与两长固定板51和两长支撑板52抵接,且通过自攻钉8拆卸连接。
参照图1和图2,长固定板51和短固定板61上均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插孔9,通过销钉13插入相邻两组合板1上的插孔9,来将多个组合板1进行拼接,相邻组合板1之间插孔9相互对正,孔心偏差在±2mm以内。
参照图1,其中一第一面板3上沿墙体长度方向设有三根第一调平杆10,另一第一面板3上沿墙体长度方向设有三根第二调平杆11,第一调平杆10和第二调平杆11均为Q235B方钢管,截面尺寸为50mmx50mmx3mm,单根长度为3.2m,方钢管通过方通扣22分别固定于两第一面板3上。
参照图1,两第一面板3之间沿墙体长度方向设有多个拉片12,拉片12的长度方向沿墙体的厚度方向设置,拉片12设于相邻两组合板1之间,两组合板1之间设有供拉片12置入的缝隙,销钉13同时穿设长固定板51、拉片12和相邻组合板1的长固定板51,将拉片12固定于两第一面板3之间,此实施例中,拉片12的厚度为1.2mm,最小破断拉力不小于2吨,由Q345制作而成,拉片12长度方向两端供销钉13穿设的孔距为280mm。
参照图1,两第一面板3顶部也通过销钉13固定有多个拉片12,拉片12沿墙体长度方向分布。
参照图1,为确保模架体系浇筑混凝土过程整体稳定性,两第一面板3上均架设有多根可调节斜杆14,斜杆14的直径为48mm,斜杆14长度方向的一端通过销钉13固定于组合板1上,另一端固定在已浇筑完成的混凝土楼板上。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便于拆装的铝框竹模模架体系的实施原理为:墙体厚度方向两侧的标准组合板1拼装同步进行,拼装时,相邻两组合板1间用四道销钉13临时拼接,并在拉片12缝中先插入三道拉片12临时拉结墙体厚度方向两侧拼接的组合板1,墙体长度方向的两端用尺寸为1300mm×200mm的组合板1拼接封模,通过尺寸为65mm×65mm×4mm的角铝2与墙体厚度方向两侧的组合板1用销钉13连接成整体,构成供混凝土浇筑的矩形区域,完成拼装且临时固定后测量检查是否存在偏差,确认无误后,按照施工图完成所有拉片12及拼接销钉13加固施工,拼接销钉13最大间距不超过30cm,为确保模架顶部整体稳定,在模架顶部沿墙体厚度方向拉结多道拉片12;
完成整体加固后,为保证模架体系整体平整度,第一面板3和第二面板4的外侧沿墙体长度方向分别架设第一调平杆10和第二调平杆11,以调整墙体整体平整度,第一调平杆10和第二调平杆11通过方形通扣实现与组合板1的紧密连接。
为确保模架体系浇筑混凝土过程整体稳定性,墙体两侧架设两根可调节斜杆14,斜杆14的直径为48mm,市面上有成品出售,斜杆14一端固定在已浇筑完成的混凝土楼板上,另一端支撑在组合板1上,斜杆14与组合板1同样用销钉13连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参照图4,各组合板1其中一长固定板51上焊接有多个插杆15,插杆15的长度方向沿组合板1的宽度方向设置,另一长固定板51上开设有多个插孔9,插杆15和插孔9均沿组合板1的长度方向设置,一组合板1上的插杆15插接于相邻组合板1的插孔9内,且沿组合板1宽度方向与插孔9滑动连接。
参照图4和图5,两第一面板3之间沿墙体长度方向设有多根高强钢丝16,钢丝16设于相邻两组合板1之间,钢丝16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固定块17,固定块17与钢丝16一体浇筑成型,两固定块17分别插接于两插杆15上,且沿组合板1宽度方向与插杆15滑动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便于拆装的铝框竹模模架体系的实施原理为:在对组合板1进行拼装时,先将拉丝长度方向两端的固定块17分别插接于相对两组合板1的插杆15上,然后将插杆15插入相邻组合板1的插孔9中,角铝2的一侧插接于与角铝2相邻组合板1的插孔9内,另一侧通过销钉13与相邻组合板1固定;拆卸时,先将角铝2拆下,然后将最外侧的组合板1拆除,将钢丝16两端的固定块17敲掉,依次对各组合板1进行拆卸。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之处在于,参照图6和图7,第一调平杆10上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18,钢丝16长度方向的一端固定有第一抵紧板19,多根钢丝16同时设于第一调平杆10上,钢丝16靠近第一抵紧板19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滑槽18内,第一抵紧板19靠近钢丝16的表面与第一调平杆10远离组合板1的表面抵接,且沿墙体长度方向与第一调平杆10滑动连接,第二调平杆11上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通孔23,钢丝16沿墙体厚度方向与组合板1滑动连接,且沿墙体厚度方向与通孔23滑动连接,钢丝16靠近第二调平杆11的一端穿过通孔23且螺纹连接有第二抵紧板20,第二抵紧板20靠近钢丝16的表面与第二调平杆11远离组合板1的表面抵接,钢丝16的表面涂覆有用于防止混凝土粘接于所述钢丝16的防护层,此实施例中,防护层为PET膜。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便于拆装的铝框竹模模架体系的实施原理为:将各组合板1拼接固定好后,根据组合板1的个数,安装合适个数的钢丝16于第一调平杆10,并根据组合板1的尺寸,调节钢丝16于合适位置处,在架设第一调平杆10的同时,将钢丝16穿设第一面板3的相邻两组合板1,并穿设第二面板4的相邻两组合板1,然后穿过于第二调平杆11的通孔23,拧上第二抵紧板20;拆卸时,拧下第二抵紧板20,在拆除第一调平杆10的同时,将钢丝16从墙体内抽出,然后对各组合板1依次进行拆除。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便于拆装的铝框竹模模架体系,包括墙体厚度方向两侧的两第一面板(3),和墙体长度方向两侧的两第二面板(4),所述第一面板(3)和所述第二面板(4)围设成供混凝土浇筑的浇筑区,所述第一面板(3)和所述第二面板(4)均由一个或多个铝框(24)竹模(7)组合板(1)拼接而成,所述铝框(24)竹模(7)组合板(1)包括矩形铝框(24)和嵌设于所述铝框(24)内的竹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铝框竹模模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铝框(24)宽度方向的一侧固定有多个插杆(15),另一侧开设有多个插孔(9),所述插杆(15)和所述插孔(9)均沿所述铝框(24)的长度方向分布,一所述组合板(1)的插杆(15)插接于相邻所述组合板(1)的插孔(9)内,且沿所述组合板(1)的宽度方向与所述插孔(9)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铝框竹模模架体系,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第一面板(3)之间水平设有多根高强钢丝(16),所述钢丝(16)长度方向的一端设于其中一所述第一面板(3)的相邻两组合板(1)之间,另一端设于另一所述第一面板(3)的相邻两组合板(1)之间,所述钢丝(16)与所述组合板(1)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铝框竹模模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钢丝(16)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固定块(17),所述插杆(15)穿设所述固定块(17),且沿所述组合板(1)宽度方向与所述固定块(17)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铝框竹模模架体系,其特征在于:其中一所述第一面板(3)上沿墙体长度方向设有第一调平杆(10),另一所述第二面板(4)上沿墙体长度方向设有第二调平杆(11),多根所述钢丝(16)长度方向的一端同时设于所述第一调平杆(10),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调平杆(11)拆卸连接,两相邻所述组合板(1)之间留有供所述钢丝(16)穿过的缝隙,所述钢丝(16)与所述组合板(1)沿墙体厚度方向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铝框竹模模架体系,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钢丝(16)与所述第一调平杆(10)沿墙体长度方向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铝框竹模模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平杆(11)上开设有多个通孔(23),所述通孔(23)沿所述第二调平杆(11)长度方向分布,所述钢丝(16)穿过其中一所述通孔(23)螺纹连接有第二抵紧板(20),所述第二抵紧板(20)与所述第二调平杆(11)远离第一面板(3)的侧壁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铝框竹模模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平杆(10)上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18),多根所述钢丝(16)与所述滑槽(18)沿滑槽(18)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所述钢丝(16)靠近所述第一调平杆(10)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抵紧板(19),所述第一抵紧板(19)远离所述钢丝(16)的表面与所述第一调平杆(10)远离第一面板(3)的侧壁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铝框竹模模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16)上涂覆有用于防止混凝土粘接于所述钢丝(16)的防护层。
CN202121080299.8U 2021-05-19 2021-05-19 一种便于拆装的铝框竹模模架体系 Active CN2156315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80299.8U CN215631591U (zh) 2021-05-19 2021-05-19 一种便于拆装的铝框竹模模架体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80299.8U CN215631591U (zh) 2021-05-19 2021-05-19 一种便于拆装的铝框竹模模架体系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31591U true CN215631591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938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80299.8U Active CN215631591U (zh) 2021-05-19 2021-05-19 一种便于拆装的铝框竹模模架体系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3159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62105A (zh) * 2022-04-15 2022-05-31 重庆拓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墙体免抹灰铝模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62105A (zh) * 2022-04-15 2022-05-31 重庆拓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墙体免抹灰铝模板
CN114562105B (zh) * 2022-04-15 2023-10-31 重庆拓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墙体免抹灰铝模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37166B2 (en) Building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same
US9506266B2 (en) Concrete deck with lateral force resisting system
CN109441098B (zh) 一种早拆模板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10104978U (zh) 一种钢筋桁架板与框架模板支撑节点结构
CN201649623U (zh) 大型地下室剪力墙桁架式钢管单侧支模结构
CN109972837A (zh) 一种木框模板及其使用方法
CN110409811A (zh) 含钢筋笼免拆成型柱模板、模板结构及建筑工艺
CN110409813A (zh) 含钢筋笼免拆成型梁模板、模板结构及建筑工艺
CN215631591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铝框竹模模架体系
KR101018411B1 (ko) 골 데크플레이트용 보 옆판 거푸집 및 그를 사용한 춤이 깊은 골 데크플레이트 플로어 공법을 위한 철근콘크리트보와 바닥판의 결합구조 및 시공방법
CN214144682U (zh) 一种楼板模板早拆结构及建筑框架模板结构
KR100769999B1 (ko) 개량형 동바리, 자립식 개량형 동바리 및 이를 이용한거푸집 설치구조
CN211396109U (zh) 一种钢管柱组合墙
CN219773324U (zh) 一种混凝土梁板结构
CN210598126U (zh) 一种装配式密肋梁楼盖组合模板
CN216840143U (zh) 一种铝底模可拆卸的钢筋桁架楼承板
CN214195523U (zh) 木模板与二次浇筑铝模板的连接结构
WO2015051551A1 (zh) 一种建筑物及其施工方法
CN210195229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桁架梁与可拆卸时木模板组合
CN203603461U (zh) 一种楼板铝模板拼接支模结构体系
CN210342650U (zh) 一种组合式铝合金模板
CN107989224B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房屋墙角处的连接机构及其施工工艺
CN210122807U (zh) 一种可快速拆装模块化平台的模块结构
CN103628673B (zh) 一种楼板铝模板拼接支模结构体系
CN109057318B (zh) 装配式建筑模板体系与墙体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22600 yuanjiatuan Industrial Park, Changpu Township, Suining County, Shaoyang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nan Zhongj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Ltd.

Address before: No.158, Zhongyi 1st Road, Yuhua District,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410011

Patentee before: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Ltd.

Patentee before: Hunan Zhongj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