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22258U - 副车架及消防车 - Google Patents

副车架及消防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22258U
CN215622258U CN202121772439.8U CN202121772439U CN215622258U CN 215622258 U CN215622258 U CN 215622258U CN 202121772439 U CN202121772439 U CN 202121772439U CN 215622258 U CN215622258 U CN 2156222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turret
fixed turret
girder
sub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7243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强
许伟
欧阳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7243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222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222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222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副车架及消防车,涉及车辆零配件技术领域,包括:固定转塔和大梁,固定转塔与大梁连接,固定转塔的内部设有容纳腔,并且容纳腔内能够放置液罐、泵房及消防器材中的至少一者。固定转塔沿大梁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大于转向桥与承重桥的轴距的三分之一。通过加长固定转塔,并在固定转塔内设置容纳腔,可以将液罐、泵房以及消防器材中的至少一者放置于固定转塔内部,从而使得整车的重心靠近固定转塔、或者整车的重心与固定转塔重合,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实际作业过程中,臂架转动时易造成消防车摆尾的问题,使得整车在作业过程中更平稳,作业范围更大。

Description

副车架及消防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副车架及消防车。
背景技术
参考图1所示,副车架作为消防车主要承载构件,通常包括固定转塔1、大梁12以及斜拉杆13。固定转塔1设置于大梁12上且靠近大梁12的第一端。斜拉杆13的第一端与固定转塔1连接,第二端与靠近大梁12的第二端的位置连接。
由于固定转塔1及斜拉杆13占用空间,消防车的泵房3、液罐2及消防器材4等通常设置在大梁12的第二端。泵房3、液罐2及消防器材4的重量较大,导致整车的重心靠近大梁的第二端,即整车的重心远离固定转塔。在消防车的臂架进行回转作业时,容易造成摆尾现象。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副车架结构会导致整车的重心远离固定转塔的问题是本领技术人员所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得整车的重心至少能够靠近固定转塔、甚至与固定转塔重合的副车架及消防车,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副车架结构会导致整车的重心远离固定转塔的缺陷,实现安全作业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副车架,包括:固定转塔和大梁,所述固定转塔与所述大梁连接,所述固定转塔的内部设有容纳腔,并且所述容纳腔内能够放置液罐、泵房及消防器材中的至少一者,所述固定转塔沿所述大梁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大于转向桥与承重桥的轴距的三分之一。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副车架,所述固定转塔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大梁相平行的安装槽,所述大梁置入所述安装槽并与所述安装槽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副车架,所述固定转塔的底部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间隔以形成所述安装槽,所述大梁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副车架,所述固定转塔沿所述大梁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转向桥与所述承重桥的轴距的二分之一。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副车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转塔的第一端的两个前支腿臂和设置于所述固定转塔的第二端的两个后支腿臂。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副车架,两个所述前支腿臂均与所述固定转塔可滑动地相连接,所述固定转塔内设有与所述前支腿臂一一对应,以供所述前支腿臂滑动的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转塔内不同高度的位置,并且两个所述滑槽呈X形交叉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副车架,两个所述前支腿臂分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转塔的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副车架,两个所述后支腿臂分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转塔的两侧;或者,两个所述后支腿臂均与所述固定转塔可滑动地相连接,所述固定转塔内设有与所述后支腿臂一一对应,以供所述后支腿臂滑动的长槽,两个所述长槽平行设置且均与所述大梁的长度方向垂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消防车,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副车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消防车,所述固定转塔设有与所述固定转塔铰接连接的后支腿臂,所述后支腿臂与所述固定转塔的铰接点位于所述承重桥的上方或后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副车架,通过加长固定转塔,并在固定转塔内设置容纳腔,可以将液罐、泵房以及消防器材中的至少一者放置于固定转塔内部,从而使得整车的重心靠近固定转塔、或者整车的重心与固定转塔重合,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实际作业过程中,臂架转动时易造成消防车摆尾的问题,使得整车在作业过程中更平稳,作业范围更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副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副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副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固定转塔与大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固定转台与大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固定转塔; 2:液罐; 3:泵房;
4:消防器材; 5:安装槽; 6:第一连接板;
7:第二连接板; 8:纵梁; 9:横梁;
10:前支腿臂; 11:后支腿臂; 12:大梁;
13:斜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2至图5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副车架。
具体地说,副车架包括固定转塔1和大梁12。其中,固定转塔1可以用于安装转台,消防车的臂架安装在转台上。固定转塔1与大梁12连接。并且,固定转台的内部设有容纳腔。例如,固定转台可以是通过板材焊接形成的箱体结构。固定转塔1沿大梁12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大于转向桥与承重桥的轴距的三分之一。容纳腔内能够放置液罐2、泵房3及消防器材4中的至少一者。如此,可加长固定转塔1,而通过加长固定转塔,并在固定转塔内设置容纳腔,可以起到调整整车重心的效果,使作业机械作业过程中更加平稳,作业范围更大,并且能够抑制摆尾的问题。
具体地,液罐2可用于盛装水或泡沫液。泵房3主要包括与液罐2连接的水泵组件。如图2所示,液罐2放置于固定转台的容纳腔内。如图3所示,液罐2和泵房3放置于固定状态的容纳腔内。当然,根据实际需要,液罐2、泵房3及消防器材4中的任意一者或任意组合均可以设置于容纳腔内。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副车架,通过加长固定转塔1,并在固定转塔1内设置容纳腔,可以将液罐2、泵房3以及消防器材4中的至少一者放置于固定转塔1内部,从而使得整车的重心靠近固定转塔1、或者整车的重心与固定转塔1重合,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实际作业过程中,臂架转动时易造成消防车摆尾的问题,使得整车在作业过程中更平稳,作业范围更大。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转塔沿大梁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大于转向桥与承重桥的轴距的二分之一。如此一方面能够调整整车重心,另一方面能够增强固定转塔与大梁的连接强度。
参考图4、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转塔1的底部设有与大梁12相平行的安装槽5,大梁12置入安装槽5并与安装槽5相连接。通过在固定转塔1底部设置安装槽5,固定转塔1通过安装槽5与大梁12连接。如此,一方面,能够防止固定转塔1相对于大梁12产生横向窜动,并使固定转塔1与大梁12之间的连接结构能够承受更高的扭矩,提高了固定转塔1与大梁12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通过固定转塔1底部的安装槽5与大梁12连接,不会对固定转塔1的尺寸造成限制,使固定转塔1垂直于大梁12的长度方向的尺寸能够做到更大,从而使得固定转塔1能够承受更大的扭矩。
参考图4、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转塔1的底部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7。可选地,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7平行设置。第一连接板6与第二连接板7相间隔以形成安装槽5。大梁12的两侧分别与第一连接板6、第二连接板7连接。如此设置,安装槽5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生产。可选地,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7均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固定转塔1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大梁12与安装槽5焊接连接。进一步地,大梁12的两侧分别与第一连接板6、第二连接板7焊接连接。如此设置,大梁12与固定转塔1连接为一体结构,使得副车架的力学性能更高,承载能力更强。
参考图4、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转塔1垂直于大梁12的长度方向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或梯形结构。实际使用过程中可根据空间布局设置为矩形结构或者体型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大梁12包括一对纵梁8以及连接于一对纵梁8之间的多个横梁9。如此设置,大梁12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生产。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副车架还包括设置于固定转塔1的第一端的两个前支腿臂10和设置于固定转塔1的第二端的两个后支腿臂11。通过设置前支腿臂10和后支腿臂11,配合支腿臂上的支腿,能够将副车架及整车撑起。
参考图2、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前支腿臂10均与固定转塔1可滑动地相连接。固定转塔1内设有与前支腿臂10一一对应,以供前支腿臂10滑动的滑槽。两个滑槽分别设置于固定转塔1内不同高度的位置,以避免两个前支腿臂10滑动时相互干涉。两个滑槽呈X形交叉设置。如此设置,前支腿臂10能够在需要使用时从滑槽内伸出,在不需要使用时缩回滑槽内。可选地,前支腿臂10可以在油缸或者气缸的驱动下伸缩。
当然,前支腿臂10并不局限于上述的滑动形式。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两个前支腿臂10分别可转动地安装于固定转塔1的两侧。前支腿臂10可与固定转塔1铰接连接,并且前支腿臂10可以由气缸或者油缸驱动转动。需要使用时,两个前支腿臂10向两侧张开,不需要使用时,两个前支腿臂可以分别收拢于固定转塔1的两侧。
参考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后支腿臂11分别可转动地安装于固定转塔1的两侧。需要使用时,两个后支腿臂11可以向固定转塔的两侧张开,不需要使用时,两个后支腿臂11可以收拢,以贴合于固定转台的侧边。可选地,后支腿臂11可以由气缸或者油缸驱动摆转。气缸或者油缸的缸体与固定转塔1铰接,活塞杆与后支腿臂11铰接。
当然,后支腿臂11并不限于转动的形式。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后支腿臂11均与固定转塔1可滑动地相连接。固定转塔1内设有与后支腿臂11一一对应,以供后支腿臂11滑动的长槽。两个长槽平行设置且均与大梁12的长度方向垂直。后支腿臂11可以在需要使用时,从长槽伸出,在不需要使用时缩回长槽。可选地,后支腿臂11可以在气缸或者油缸的驱动下伸缩。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一种消防车,包括如上任一项的副车架。需要说明的是,消防车包含了上述的副车架也就包含了副车架的所有优点,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转塔1设有与固定转塔1铰接连接的后支腿臂11。后支腿臂11与固定转塔1的铰接点设置于承重桥的上方或者后方,以使整车重心与固定转塔相重合,抑制摆尾现象,从而使消防车在作业过程中运行更平稳。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转塔和大梁,所述固定转塔与所述大梁连接,所述固定转塔的内部设有容纳腔,并且所述容纳腔内能够放置液罐、泵房及消防器材中的至少一者,所述固定转塔沿所述大梁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大于转向桥与承重桥的轴距的三分之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转塔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大梁相平行的安装槽,所述大梁置入所述安装槽并与所述安装槽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转塔的底部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间隔以形成所述安装槽,所述大梁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转塔沿所述大梁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转向桥与所述承重桥的轴距的二分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转塔的第一端的两个前支腿臂和设置于所述固定转塔的第二端的两个后支腿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前支腿臂均与所述固定转塔可滑动地相连接,所述固定转塔内设有与所述前支腿臂一一对应,以供所述前支腿臂滑动的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转塔内不同高度的位置,并且两个所述滑槽呈X形交叉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前支腿臂分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转塔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后支腿臂分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转塔的两侧;或者,两个所述后支腿臂均与所述固定转塔可滑动地相连接,所述固定转塔内设有与所述后支腿臂一一对应,以供所述后支腿臂滑动的长槽,两个所述长槽平行设置且均与所述大梁的长度方向垂直。
9.一种消防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副车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消防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转塔设有与所述固定转塔铰接连接的后支腿臂,所述后支腿臂与所述固定转塔的铰接点位于所述承重桥的上方或后方。
CN202121772439.8U 2021-07-30 2021-07-30 副车架及消防车 Active CN2156222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72439.8U CN215622258U (zh) 2021-07-30 2021-07-30 副车架及消防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72439.8U CN215622258U (zh) 2021-07-30 2021-07-30 副车架及消防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22258U true CN215622258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894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72439.8U Active CN215622258U (zh) 2021-07-30 2021-07-30 副车架及消防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222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60807B (zh) 全地面起重机
CN106946161B (zh) 一种搬运汽车零部件的起重机
CN102491192B (zh) 塔机引进平台结构
CN202766156U (zh) 起重机的超起装置和起重机
CN201486151U (zh) 行走式工程机械及其支承装置
CN215622258U (zh) 副车架及消防车
CN103496641B (zh) 一种转台结构及具有该转台结构的起重机
KR20120131896A (ko) 수직·수평 붐대 구성의 이동식 유압크레인
CN106134494B (zh) 一种用于卫星紧缩场综合测试的装置
CN210418503U (zh) 一种移动式液压登车桥
CN209858728U (zh) 隧道衬砌质量检测装置和检测车辆
CN104709296B (zh) 一种可伸缩折叠作业平台
CN204488793U (zh) 一种可伸缩折叠作业平台
CN214462660U (zh) 固定转塔及设有该固定转塔的作业机械
CN204452664U (zh) 一种边支与中支一体结构的助力车用支撑装置
CN211647350U (zh) 一种臂架
CN202913347U (zh) 索塔专用吊篮机构
CN109353949B (zh) 一种幕墙悬空起吊装置
CN202138417U (zh) 工程车及其车架总成
CN105174089A (zh) 副臂系统和臂架系统
CN203568754U (zh) 电力系统快速组合吊装工具
CN207524923U (zh) 一种高空作业车的双层副车架结构
CN112064515A (zh) 一种箱梁架设设备、过孔方法及过隧方法
CN204415355U (zh) 一种清障车前支腿结构
CN204802898U (zh) 摆腿固定装置及起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