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08327U - 一种药液输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药液输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08327U
CN215608327U CN202121539767.3U CN202121539767U CN215608327U CN 215608327 U CN215608327 U CN 215608327U CN 202121539767 U CN202121539767 U CN 202121539767U CN 215608327 U CN215608327 U CN 2156083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pressing
puncture
seat
indwe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3976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堪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inceton Medical Technology Zhu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rinceton Medical Technology Zhu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inceton Medical Technology Zhu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Princeton Medical Technology Zhu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3976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083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083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083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液输注装置,本实用新型的药液输注装置采用可分离设置的助针器组件、穿刺针组件以及留置针组件,在使用时穿刺针组件以及留置针组件依次安装到助针器组件的下端,按下第二按压件从而驱使穿刺针组件和留置针组件分别随助针座相对外壳移动,进而第一穿刺钢针带动留置软管插入人体皮下,松开第二按压件后第一穿刺钢针在第二弹性件带动下实现自动拔针,确保拔针顺利,减少拔针时患者的疼痛感;并且按下第一按压件后穿刺针组件即与助针器组件脱离,方便更换穿刺针组件和留置针组件以备下次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药液输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液输注装置。
背景技术
在当今的临床治疗中,经常遇到一些疾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不间断的定时、定量给药,如治疗糖尿病患者时便需要定时,定量地为患者注射胰岛素,目前无条件的患者只能自行手动插针和拔针,容易操作不当而造成拔针困难、疼痛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药液输注装置,包括助针器组件、穿刺针组件以及留置针组件,其中,
所述助针器组件包括外壳以及自内而外依次设置在所述外壳中的第一按压件、第二按压件和助针座,所述第一按压件与所述助针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按压件可相对所述助针座往复移动,所述第二按压件安装在所述助针座上,并且所述第二按压件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按压件用于驱使所述助针座相对所述外壳往复移动;
所述穿刺针组件可随所述助针座往复移动,所述穿刺针组件包括外针座、内针座以及第一穿刺钢针,所述外针座可分离设置在所述助针座的下端,所述内针座设置在所述外针座上,所述第一穿刺钢针安装在所述内针座上,所述内针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按压件可分离连接;
所述留置针组件设置在所述外针座的下端,包括可分离连接的分离器公座和分离器母座,所述分离器母座上设置有留置软管,所述第一穿刺钢针穿设于所述留置软管内,所述分离器公座上设置有第二穿刺钢针,导管通过所述第二穿刺钢针与所述留置软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助针座的侧面还设置有锁止按键,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所述锁止按键相配合的锁止孔,所述锁止按键可自所述锁止孔伸出。
进一步的,所述锁止按键上相对远离所述锁止孔的一端还设置有用于阻挡所述第一按压件的锁止杆,所述锁止杆上设置有可容所述第一按压件通过的第一避让缺口。
进一步的,所述锁止杆上还设置有避让凹位,所述避让凹位自所述第一避让缺口处向远离所述锁止按键的一端水平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按压件包括第一按压杆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按压杆一端的杆帽,所述第一按压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避让缺口相配合的第二避让缺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按压件包括第二按压杆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按压杆一端的杆帽,所述第二按压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压接所述内针座的按压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内针座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外针座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凸起相配合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凸起可在所述限位孔内往复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内针座的侧壁还设置有按压部,所述第一按压件朝下移动而通过所述按压部推动所述内针座相对所述外针座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按压部自下而上逐渐自所述内针座的侧壁突起,并且所述按压部可压接所述限位孔的下边缘。
进一步的,所述外针座的侧壁上设置有卡位凹槽,所述助针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卡位凹槽相配合的卡位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本实用新型的药液输注装置采用可分离设置的助针器组件、穿刺针组件以及留置针组件,在使用时穿刺针组件以及留置针组件依次安装到助针器组件的下端,按下第二按压件从而驱使穿刺针组件和留置针组件分别随助针座相对外壳移动,进而第一穿刺钢针带动留置软管插入人体皮下,松开第二按压件后第一穿刺钢针在第二弹性件带动下实现自动拔针,确保拔针顺利,减少拔针时患者的疼痛感;并且按下第一按压件后穿刺针组件即与助针器组件脱离,方便更换穿刺针组件和留置针组件以备下次使用。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药液输注装置其中一个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药液输注装置另外一个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助针器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止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按压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穿刺针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留置针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药液输注装置,其包括助针器组件、穿刺针组件以及留置针组件,在使用时,穿刺针组件和留置针组件依次安装在助针器组件的下端,通过助针器组件将留置针组件上的留置软管303插入人体皮下,人手固定或者是通过粘贴胶309将留置针组件固定在人体上,穿刺针组件随助针器组件与留置针组件分离,此时助针器组件上的第一穿刺钢针203从留置软管303中拔出,穿刺针组件和留置针组件为一次性医疗用品,此时更换穿刺针组件后,再将新的留置针组件安装到穿刺针组件的下端,方便下一次使用。
参照图5所示的助针器组件,其包括外壳100以及自内而外依次设置在所述外壳100中的第一按压件101、第二按压件102和助针座103,其中所述第一按压件101与所述助针座103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104,所述第二按压件102安装在助针座103内,并且第二按压件102与外壳100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105,人手按下第二按压件102即可驱使助针座103相对外壳100移动,穿刺针组件和留置针组件均随助针座103移动进而确保留置软管303随第一穿刺钢针203刺入人体皮下,松开第二按压部2023时,第二弹性件105驱使助针座103朝向远离人体皮下的方向复位,此时留置针组件可以通过人手按压或粘贴胶309固定在人体上,而穿刺针组件随助针座103复位,进而使得第一穿刺钢针203可以从人体皮下和留置软管303中拔出,实现自动拔针的操作,按下第一按压件101时,第一按压件101可相对助针座103移动进而将穿刺针组件弹出,松开第一按压件101是可在第一弹性件104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实现复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至图7所示,所述助针座103的侧面还设置有锁止按键106,所述外壳100上设置有与所述锁止按键106相配合的锁止孔107,所述锁止按键106自所述锁止孔107伸出,具体的,自锁止孔107伸出的锁止按键106能够阻挡助针座103相对外壳100移动,将锁止按键106按入至锁止按键106避开锁止孔107后,锁止按键106能够随助针座103相对外壳100移动进而将穿刺针组件和留置针组件推出,助针座103通过第二弹性件105复位时,锁止按键106随助针座103复位至与锁止孔107相对应的位置,锁止按键106可以弹出,此时可以是锁止按键106上设置复位弹簧而实现弹出功能,也可以是锁止孔107与锁止按键106之间设置有复位楔面,锁止按键106沿着复位楔面弹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至图7所示,所述锁止按键106上相对远离所述锁止孔107的一端还设置有用于阻挡所述第一按压件101的锁止杆1061,所述锁止杆1061上设置有可容所述第一按压件101通过的第一避让缺口1062,具体的,该锁止按键106不仅锁定助针座103相对外壳100移动,也可锁定第一按压件101相对助针座103移动,在使用时,先按压锁止按键106至避开锁止孔107,再按压第二按压件102,此时助针座103、锁止按键106以及第一按压件101均相对外壳100移动从而实现插针的操作,松开第二按压件102后即可在第二弹性件105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实现复位,而在需要更换穿刺针组件时,先按压锁止按键106至第一避让缺口1062避开第一按压件101的下端,进而第一按压件101可以相对助针座103移动而将穿刺针组件顶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至图7所示,所述锁止杆1061上还设置有避让凹位1063,所述避让凹位1063自所述第一避让缺口1062处向远离所述锁止按键106的一端水平延伸,常态下按下第一按压件101时,第一按压件101的下端抵接该避让凹位1063,此时第一按压件101无法驱使穿刺针组件相对助针座103移动,而在按下锁止按键106后,锁止杆1061水平朝内移动至第一避让缺口1062与第一按压件101的下端相对应的位置,此时第一按压件101可朝下移动并且将穿刺针组件顶出助针座103。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至图7所示,所述第一按压件101包括第一按压杆101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按压杆1012一端的杆帽1011,所述第一按压杆1012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避让缺口1062相配合的第二避让缺口1013,具体的,锁止杆1061上具有第一避让缺口1062的部分的外径尺寸小于其余部分的外径尺寸,而第二避让缺口1013的开口尺寸大于锁止杆1061上具有第一避让缺口1062的部分的尺寸而小于锁止杆1061其他部分的尺寸,常态下按下第一按压件101时,第一按压杆1012的一端抵接锁止杆1061的外表面,优选的第一按压杆1012的一端抵接避让凹位1063,而在按下锁止按键106后,锁止杆1061朝内移动至第一避让缺口1062与第二避让缺口1013相对应的位置,此时第一按压杆1012可穿过第一避让缺口1062而推动穿刺针组件顶出助针座103。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至图7所示,所述第一按压件101包括第二按压杆1014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按压杆1014一端的杆帽1011,第二按压杆1014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压接所述内针座202的按压斜面1015,具体的,按下锁止按键106后,锁止杆1061朝内移动至避让第一按压件101,人手按下杆帽1011进而可以驱使第二按压杆1014在助针座103内移动,此时按压斜面1015压接内针座202,并且通过内针座202将穿刺针组件整体顶出;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按压杆1012与锁止杆1061相配合实现锁止动作,而第二按压杆1014则是用于顶接内针座202。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所示,所述助针座103内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外针座201的安装座1031,所述安装座1031的下端设置有朝内延伸的卡位块1032,所述外针座20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卡位块1032相配合的卡位凹槽2013,具体的,穿刺针组件可以通过该卡位块1032和卡位凹槽2013相配合而实现可拆卸安装到助针器组件的下端,在需要更换穿刺针组件时,通过第二按压杆102接内针座202进而推动穿刺针组件可相对助针座103移动,此时卡位凹槽2013越过卡位块1032进而松开外针座201,穿刺针组件即可从助针器组件下端顶出或弹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1031与所述助针座103一体成型设置,具体的可以采用具有一定弹性形变的塑料制成,卡位凹槽2013越过卡位块1032的过程中,安装座1031上具有卡位块1032的部分可以实现一定的弹性形变。
参照图8所示的穿刺针组件,该穿刺针组件可以随助针座103在壳体下端往复移动,具体的,所述穿刺针组件包括外针座201、内针座202以及第一穿刺钢针203,所述外针座201可分离设置在所述助针座103的下端,所述内针座202设置在所述外针座201上,所述第一穿刺钢针203安装在所述内针座202上,所述内针座20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按压件101可分离连接,具体的,在插针或拔针操作时,通过助针座103推动外针座201相对壳体移动,此时内针座202也随外针座201移动进而第一穿刺钢针203能够带动留置软管303刺入人体皮下,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穿刺钢针203固定安装在内针座202上并且自内针座202的下端伸出;而在顶出整个穿刺针组件时,通过第一按压件101推动内针座202,内针座202相对外针座201移动一定距离后压接外针座201,并且推动外针座201相对助针座103移动进而实现整个穿刺针组件相对助针器组件移动,方便更换该穿刺针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针座202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凸起2021,所述外针座201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凸起2021相配合的限位孔2011,所述限位凸起2021可在所述限位孔2011内往复移动,具体的,第一按压件101驱使内针座202相对外针座201移动至限位凸起2021抵接限位孔2011的下边缘,第一按压件101继续朝下移动时即可推动内针座202和外针座201同时相对助针座103移动从而将穿刺针组件顶出,本实施例中,限位凸起2021在限位孔2011内移动的余量可以起到防错的作用,避免在刺入或拔针过程中将穿刺针组件顶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与图4所示,所述内针座202与所述外针座201之间还设置有第三弹性件204,常态下该第三弹性件204处于受压状态,当操作员误按第一按压件101时且穿刺针组件未顶出,内针座202可以通过第三弹性件204的弹性回复力作用将第一按压件101顶起,同时采用该结构还具有增加弹出穿刺针组件手感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针座201上设置有导向槽2012,所述内针座202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槽2012相配合的导向凸起2022,内针座202可沿着导向槽2012在外针座201上移动,避免在顶出穿刺针组件的过程中发生卡滞的现象;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凸起2022可以是一体成型设置于所述内针座202上,而所述导向槽2012也可以一体成形于所述外针座201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针座201的侧壁上设置有卡位凹槽2013,所述助针座103上设置有与所述卡位凹槽2013相配合的卡位块1032,也就是说穿刺针组件通过卡位块1032与卡位凹槽2013相配合的结构实现可分离安装在助针座103上,在使用时可以向将穿刺针组件置入助针座103的下端,并且通过卡位块1032与卡位凹槽2013相配合固定,在需要更换穿刺针组件时,通过按压第一按压件101而驱使内针座202移动至压接外针座201,继续按压第一按压件101的过程中内针座202、外针座201均相对助针座103移动,卡位凹槽2013越过卡位块1032后即可实现顶出穿刺针组件,需要说明的是,操作员在按压第一按压件101时可以连贯地完成按压动作;进一步的,所述卡位凹槽2013呈弧形,而该卡位块1032也可以是与弧形的卡位凹槽2013相配合的弧形凸起,当然也可以是半球形,其目的在于确保在按压过程中卡位凹槽2013能够越过卡位凸起而实现顶出穿刺针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针座202的侧壁还设置有按压部2023,所述第一按压件101朝下移动而通过所述按压部2023推动所述内针座202相对外针座201移动,所述限位凸起2021与所述按压部2023位于所述内针座202的同一侧,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凸起2021与所述按压部2023均一体成型设置于所述内针座202上;具体的,该按压部2023是独立于限位凸起2021的结构,也就是按压部2023可以先于限位凸起2021抵接限位孔2011的下边缘;进一步的,所述按压部2023自下而上逐渐自内针座202的侧壁突起,并且所述按压部2023可压接所述限位孔2011的下边缘,也就是按压部2023可以是逐渐对外针座201施加推力,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导致穿刺针组件自助针座103下端弹出。
参照图9所示的留置针组件,其包括可分离连接的分离器公座302和分离器母座301,所示分离器母座301上设置有留置软管303,所述第一穿刺钢针203穿设于所述留置软管303内,所述分离器公座302上设置有第二穿刺钢针304,导管305通过所述第二穿刺钢针304与所述留置软管303连通,具体的,分离器公座302插接到分离器母座301上并且在两者之间形成密封的输液腔道306,而留置软管303沿着第一穿刺钢针203的轴线方向设置,确保在安装过程中第一穿刺钢针203能够自留置软管303穿出,连接外置输液泵的导管305通过第二穿刺钢针304刺入输液腔道306内并且通过输液腔道306与留置软管303连通,确保能够实现稳定输液。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所述第二穿刺钢针304倾斜朝下刺入所述输液腔道306中,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方便该留置针组件通过导管305连接外置的胰岛素泵,即通过穿刺针组件将留置针组件插入人体皮下后,第二穿刺钢针304倾斜插入该留置针组件并且确保导管305与留置软管303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留置针组件还包括第一密封件307和第二密封件308,该第一密封件307和第二密封件308均可以是密封硅胶,第一穿刺钢针203可穿过第一密封件307而置入输液腔道306和留置软管303内,第二穿刺钢针304可穿过第二密封件308而连通输液腔道306,此时导管305通过第二穿刺钢针304和输液腔道306与留置软管303连通,而拔出第一穿刺钢针203后,第一密封件307可确保输液腔道306内的密封性,避免自导管305流入的药液渗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离器母座301的下端面还设置有粘贴胶309,该粘贴胶309可以采用医疗行业内的常用规格型号,当然的其可以是双面胶,其目的在于确保在输液过程中留置针组件固定在人体皮肤上,当然的,还可以在拔出第一穿刺钢针203后通过胶带进一步固定留置针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药液输注装置的操作过程是:先将穿刺针组件和留置针组件依次安装在助针器组件的下端,此时穿刺针组件可以通过外针座201侧壁上的卡位凹槽2013与助针座103上的卡位块1032实现可分离固定,而第一穿刺钢针203穿过第一密封件307并且自留置软管303穿出,此时留置针组件可以通过第一穿刺钢针203与第一密封件307实现可分离固定,而后将该药液输注装置整体置于人体上需要刺入留置针的部位,先按下锁止按键106,人手按压第二按压件102,进而推动穿刺针组件和留置针组件沿相对靠近人体表面的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中第一穿刺钢针203带动留置软管303刺入人体皮下,而此时分离器母座301则是通过粘贴胶309粘在人体皮肤上以实现固定,在松开第二按压件102后,第二按压件102在第二弹性件105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回弹复位,进而带动第一穿刺钢针203从留置软管303中拔出,实现自动拔针的操作,此时留置针组件固定在人体上,穿刺针组件随助针器组件拔出,此时再按下锁止按键106使得第一避让缺口1062避开第一按压件101,人手按下第一按压件101,第一按压件101的一端通过内针座202推动外针座201相对助针座103移动,进而向穿刺针组件整体顶出,再在助针器组件的下端依次安装穿刺针组件和留置针组件即可再次使用。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药液输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助针器组件、穿刺针组件以及留置针组件,其中,
所述助针器组件包括外壳以及自内而外依次设置在所述外壳中的第一按压件、第二按压件和助针座,所述第一按压件与所述助针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按压件可相对所述助针座往复移动,所述第二按压件安装在所述助针座上,并且所述第二按压件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按压件用于驱使所述助针座相对所述外壳往复移动;
所述穿刺针组件可随所述助针座往复移动,所述穿刺针组件包括外针座、内针座以及第一穿刺钢针,所述外针座可分离设置在所述助针座的下端,所述内针座设置在所述外针座上,所述第一穿刺钢针安装在所述内针座上,所述内针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按压件可分离连接;
所述留置针组件设置在所述外针座的下端,包括可分离连接的分离器公座和分离器母座,所述分离器母座上设置有留置软管,所述第一穿刺钢针穿设于所述留置软管内,所述分离器公座上设置有第二穿刺钢针,导管通过所述第二穿刺钢针与所述留置软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液输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助针座的侧面还设置有锁止按键,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所述锁止按键相配合的锁止孔,所述锁止按键可自所述锁止孔伸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药液输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按键上相对远离所述锁止孔的一端还设置有用于阻挡所述第一按压件的锁止杆,所述锁止杆上设置有可容所述第一按压件通过的第一避让缺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药液输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杆上还设置有避让凹位,所述避让凹位自所述第一避让缺口处向远离所述锁止按键的一端水平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药液输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压件包括第一按压杆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按压杆一端的杆帽,所述第一按压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避让缺口相配合的第二避让缺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液输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压件包括第二按压杆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按压杆一端的杆帽,所述第二按压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压接所述内针座的按压斜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液输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针座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外针座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凸起相配合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凸起可在所述限位孔内往复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药液输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针座的侧壁还设置有按压部,所述第一按压件朝下移动而通过所述按压部推动所述内针座相对所述外针座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药液输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自下而上逐渐自所述内针座的侧壁突起,并且所述按压部可压接所述限位孔的下边缘。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液输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针座的侧壁上设置有卡位凹槽,所述助针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卡位凹槽相配合的卡位块。
CN202121539767.3U 2021-07-07 2021-07-07 一种药液输注装置 Active CN2156083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39767.3U CN215608327U (zh) 2021-07-07 2021-07-07 一种药液输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39767.3U CN215608327U (zh) 2021-07-07 2021-07-07 一种药液输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08327U true CN215608327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948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39767.3U Active CN215608327U (zh) 2021-07-07 2021-07-07 一种药液输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083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88393A (zh) * 2022-02-15 2022-06-07 普昂(杭州)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留置式输注组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88393A (zh) * 2022-02-15 2022-06-07 普昂(杭州)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留置式输注组件
CN114588393B (zh) * 2022-02-15 2024-04-02 普昂(杭州)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留置式输注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31589B2 (ja) 使い捨て可能な活性化部分を持つ、部分的に統合され、機械化されたカニューレの挿入を有するインスリン・ポンプ皮膚注入セット
US6096005A (en) Retractable needle medical devices
JP3010031B2 (ja) ニードルの安全装置
AU2006230677A1 (en) Safety infusion set
KR102113017B1 (ko) 수조작 압력 작동식 적용 메커니즘
EP0927054B1 (en) Pre-filled medical injection device having retractable needle
CN215608327U (zh) 一种药液输注装置
CN113082362B (zh) 一种分体式敷贴皮下软针及穿刺方法
WO2015107774A1 (ja) 皮膚上層部への薬液注入用注射器
CN114146253A (zh) 药物输注装置的输注针结构
CN215608328U (zh) 一次性输注管路装置
CN216798389U (zh) 助针系统
CN215608329U (zh) 一种助针器组件
CN209967245U (zh) 一种可封堵的静脉导管装置
CN110507878B (zh) 输液港穿刺定位装置
CN216797780U (zh) 一种助针器
CN113171514B (zh) 一种新型留置针
CN219251208U (zh) 带翼的防针刺静脉留置针
CN218923430U (zh) 一次性使用安全留置针
CN219251221U (zh) 一体式安全静脉针
WO2023093784A1 (zh) 助针系统、助针系统的组装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14870157B (zh) 输液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5916016U (zh) 一种穿刺针组件
CN113181473A (zh) 一种带导丝引导置管的动静脉套管针
CN114831633A (zh) 一种传感器植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