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08328U - 一次性输注管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次性输注管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08328U
CN215608328U CN202121539877.XU CN202121539877U CN215608328U CN 215608328 U CN215608328 U CN 215608328U CN 202121539877 U CN202121539877 U CN 202121539877U CN 215608328 U CN215608328 U CN 2156083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puncture
separator
indwelling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3987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堪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inceton Medical Technology Zhu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rinceton Medical Technology Zhu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inceton Medical Technology Zhu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Princeton Medical Technology Zhu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3987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083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083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083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次性输注管路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输注管路装置包括穿刺针组件和留置针组件,其中,穿刺针组件安装于助针器上,通过第一穿刺钢针将留置软管置入人体皮下后,该穿刺针组件随助针器从留置软管中拔出,并且通过推动内针座从而驱使外针座相对助针器运动,在推动内针座的过程中压缩第三弹性件,从而使得穿刺针组件整体从助针器中弹出,避免穿刺针组件卡在助针器中。

Description

一次性输注管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次性输注管路装置。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而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须定时的注射胰岛素来控制整体病情。目前,医疗上通常采用助针器将于胰岛素泵配套使用的一次性输注管路装置植入人体皮下,一次性输注管路装置包括穿刺针组件和留置针组件,将留置针组件置入人体皮下后,需要将穿刺针组件从助针器上拔出,现有的穿刺针组件大多是从穿刺针组件的下端直接拔出这样的方式容易发生穿刺针刺伤人体的问题,还有的通过另一端将穿刺针组件顶出,但是现有结构大多存在着顶出时发生卡滞,甚至损坏助针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次性输注管路装置,包括可分离连接的穿刺针组件和留置针组件,其中,所述穿刺针组件包括外针座、内针座以及第一穿刺钢针,所述内针座活动设置在所述外针座中,并且所述内针座与所述外针座之间设置有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一穿刺钢针固定在所述内针座上;所述留置针组件包括分离器母座、分离器公座和导管,所述分离器公座与所述分离器母座之间形成有密封的输液腔道,所述分离器母座上设置有第一密封件和连通所述输液腔道的留置软管,所述第一穿刺钢针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密封件、所述输液腔道并且从所述留置软管穿出,所述导管通过第二穿刺钢针连通所述输液腔道。
进一步的,所述内针座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外针座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凸起相配合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凸起可在所述限位孔内往复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外针座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内针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槽相配合的导向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内针座的侧壁还设置有自下而上逐渐突起的按压部,并且所述按压部可压接所述限位孔的下边缘。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按压部位于所述内针座的同一侧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穿刺钢针倾斜朝下刺入所述输液腔道中。
进一步的,所述分离器母座或所述分离器公座上还设置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穿刺钢针穿过所述第二密封件并连通所述输液腔道。
进一步的,所述分离器母座的下端还设置有粘贴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输注管路装置包括穿刺针组件和留置针组件,其中,穿刺针组件安装于助针器上,通过第一穿刺钢针将留置软管置入人体皮下后,该穿刺针组件随助针器从留置软管中拔出,并且通过推动内针座从而驱使外针座相对助针器运动,在推动内针座的过程中压缩第三弹性件,从而使得穿刺针组件整体从助针器中弹出,避免穿刺针组件卡在助针器中。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穿刺针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留置针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药液输注装置其中一个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药液输注装置另外一个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助针器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止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按压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输注管路装置,包括可分离连接的穿刺针组件和留置针组件,在使用时,穿刺针组件和留置针组件依次安装到助针器组件的下端,其中穿刺针组件的第一穿刺钢针203自留置针组件的留置软管303穿出,第一穿刺钢针203带动留置软管303植入人体皮下之后,穿刺针组件整体随助针器组件拔出,随后再将穿刺针组件从助针器组件的下端弹出,具体的,
参照图1所示的穿刺针组件,其包括外针座201、内针座202以及第一穿刺钢针203,所述内针座202可活动设置在所述外针座201上,内针座202与外针座201之间还设置有第三弹性件204,所述第一穿刺钢针203安装在所述内针座202上,所述内针座202的一端与助针器组件的第一按压件101可分离连接,可以通过推动第一按压件101驱使内针座202相对外针座201移动并压缩第三弹性件204,当推动力或者是第三弹性件204的弹性回复力达到某个阈值时,外针座201即可在第三弹性件204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从助针器组件的下端弹出;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外针座201可以通过其外壁面与助针座103的内壁面之间的静摩擦力实现固定,优选的方式是,所述外针座201的侧壁上设置有呈凹弧形的卡位槽2013,助针座103上可以设置有与卡位槽2013相配合的卡位块1032,外针座201通过该卡位槽2013可分离安装在助针器组件的助针座103的下端,所述穿刺针组件不需要特定结构的第一按压件101进行推动,仅需对内针座202施加一个朝向远离助针器组件方向的推力即可压缩第三弹性件204,当第三弹性件204的弹性回复力大于外针座201与助针座103之间的静摩擦力或锁紧力时,外针座201即可从助针座103中弹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针座202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凸起2021,所述外针座201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凸起2021相配合的限位孔2011,所述限位凸起2021可在所述限位孔2011内往复移动,即限位凸起2021的长度尺寸小于限位孔2011的长度尺寸,具体的,第一按压件101驱使内针座202相对外针座201移动至限位凸起2021抵接限位孔2011的下边缘,第一按压件101继续朝下移动时即可推动内针座202和外针座201同时相对助针座103移动从而将穿刺针组件顶出,本实施例中,限位凸起2021在限位孔2011内移动的余量可以起到防错的作用,避免在刺入或拔针过程中将穿刺针组件顶出,同时可以增加第三弹性件204的压缩量,增强弹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针座201上设置有导向槽2012,所述内针座202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槽2012相配合的导向凸起2022,内针座202可沿着导向槽2012在外针座201上移动,避免在顶出穿刺针组件的过程中发生卡滞的现象,即避免内针座202相对外针座201移动时发生卡滞;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凸起2022可以是一体成型设置于所述内针座202上,而所述导向槽2012也可以一体成形于所述外针座201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针座201的侧壁上设置有卡位槽2013,助针座103上设置有与所述卡位槽2013相配合的卡位块1032,也就是说穿刺针组件通过卡位块1032与卡位槽2013相配合的结构实现可分离安装在助针座103上,所述卡位槽2013呈弧形,而该卡位块1032也可以是与弧形的卡位槽2013相配合的弧形凸起,当然也可以是半球形,其目的在于确保在按压过程中卡位槽2013能够越过卡位凸起而实现从助针座103中弹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针座202的侧壁还设置有按压部2023,所述第一按压件101朝下移动而通过所述按压部2023推动所述内针座202相对外针座201移动,所述限位凸起2021与所述按压部2023位于所述内针座202的同一侧,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凸起2021与所述按压部2023均一体成型设置于所述内针座202上;具体的,该按压部2023是独立于限位凸起2021的结构,也就是按压部2023可以先于限位凸起2021抵接限位孔2011的下边缘;进一步的,所述按压部2023自下而上逐渐自内针座202的侧壁突起,并且所述按压部2023可压接所述限位孔2011的下边缘,也就是按压部2023可以是逐渐对外针座201施加推力,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导致穿刺针组件自助针座103下端弹出。
参照图2所示的留置针组件,其包括可分离连接的分离器公座302和分离器母座301,所示分离器母座301上设置有留置软管303,所述第一穿刺钢针203穿设于所述留置软管303内,所述分离器公座302上设置有第二穿刺钢针304,导管305通过所述第二穿刺钢针304与所述留置软管303连通,分离器公座302插接到分离器母座301上并且在两者之间形成密封的输液腔道306,而留置软管303沿着第一穿刺钢针203的轴线方向设置,确保在安装过程中第一穿刺钢针203能够自留置软管303穿出,连接外置输液泵的导管305通过第二穿刺钢针304刺入输液腔道306内并且通过输液腔道306与留置软管303连通,确保能够实现稳定输液;进一步的,所述留置针组件还包括第一密封件307和第二密封件308,该第一密封件307和第二密封件308均可以是密封硅胶,第一穿刺钢针203可穿过第一密封件307而置入输液腔道306和留置软管303内,第二穿刺钢针304可穿过第二密封件308而连通输液腔道306,此时导管305通过第二穿刺钢针304和输液腔道306与留置软管303连通,而拔出第一穿刺钢针203后,第一密封件307可确保输液腔道306内的密封性,避免自导管305流入的药液渗出,第一密封件307可以设置在分离器母座301上,第二密封件308可以设置在分离器母座301或分离器公座302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所述第二穿刺钢针304倾斜朝下刺入所述输液腔道306中,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方便该留置针组件通过导管305连接外置的胰岛素泵,即通过穿刺针组件将留置针组件插入人体皮下后,第二穿刺钢针304倾斜插入该留置针组件并且确保导管305与留置软管303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离器母座301的下端面还设置有粘贴胶309,该粘贴胶309可以采用医疗行业内的常用规格型号,当然的其可以是双面胶,其目的在于确保在输液过程中留置针组件固定在人体皮肤上,当然的,还可以在拔出第一穿刺钢针203后通过胶带进一步固定留置针组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有实施例的一次性输注管路装置可以配套的助针器组件可以有多种形式和结构,为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列举如下助针器组件进行说明,应当指出,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方案的一次性输注管路装置的优选使用案例。
参照图3至图6所示的药液输注装置,其包括助针器组件和上述实施例的一次性输注管路装置,该一次性输注管路装置包括穿刺针组件和刘志针组件,在使用时,穿刺针组件和留置针组件依次安装在助针器组件的下端,通过助针器组件将留置针组件上的留置软管303插入人体皮下,人手固定或者是通过粘贴胶309将留置针组件固定在人体上,穿刺针组件随助针器组件与留置针组件分离,此时助针器组件上的第一穿刺钢针203从留置软管303中拔出,穿刺针组件和留置针组件为一次性医疗用品,此时更换穿刺针组件后,再将新的留置针组件安装到穿刺针组件的下端,方便下一次使用。
参照图7所示的助针器组件,其包括外壳100以及自内而外依次设置在所述外壳100中的第一按压件101、第二按压件102和助针座103,其中所述第一按压件101与所述助针座103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104,所述第二按压件102安装在助针座103内,并且第二按压件102与外壳100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105,人手按下第二按压件102即可驱使助针座103相对外壳100移动,穿刺针组件和留置针组件均随助针座103移动进而确保留置软管303随第一穿刺钢针203刺入人体皮下,松开第二按压部2023时,第二弹性件105驱使助针座103朝向远离人体皮下的方向复位,此时留置针组件可以通过人手按压或粘贴胶309固定在人体上,而穿刺针组件随助针座103复位,进而使得第一穿刺钢针203可以从人体皮下和留置软管303中拔出,实现自动拔针的操作,按下第一按压件101时,第一按压件101可相对助针座103移动进而将穿刺针组件弹出,松开第一按压件101是可在第一弹性件104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实现复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7至图9所示,所述助针座103的侧面还设置有锁止按键106,所述外壳100上设置有与所述锁止按键106相配合的锁止孔107,所述锁止按键106自所述锁止孔107伸出,具体的,自锁止孔107伸出的锁止按键106能够阻挡助针座103相对外壳100移动,将锁止按键106按入至锁止按键106避开锁止孔107后,锁止按键106能够随助针座103相对外壳100移动进而将穿刺针组件和留置针组件推出,助针座103通过第二弹性件105复位时,锁止按键106随助针座103复位至与锁止孔107相对应的位置,锁止按键106可以弹出,此时可以是锁止按键106上设置复位弹簧而实现弹出功能,也可以是锁止孔107与锁止按键106之间设置有复位楔面,锁止按键106沿着复位楔面弹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7至图9所示,所述锁止按键106上相对远离所述锁止孔107的一端还设置有用于阻挡所述第一按压件101的锁止杆1061,所述锁止杆1061上设置有可容所述第一按压件101通过的第一避让缺口1062,具体的,该锁止按键106不仅锁定助针座103相对外壳100移动,也可锁定第一按压件101相对助针座103移动,在使用时,先按压锁止按键106至避开锁止孔107,再按压第二按压件102,此时助针座103、锁止按键106以及第一按压件101均相对外壳100移动从而实现插针的操作,松开第二按压件102后即可在第二弹性件105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实现复位,而在需要更换穿刺针组件时,先按压锁止按键106至第一避让缺口1062避开第一按压件101的下端,进而第一按压件101可以相对助针座103移动而将穿刺针组件顶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7至图9所示,所述锁止杆1061上还设置有避让凹位1063,所述避让凹位1063自所述第一避让缺口1062处向远离所述锁止按键106的一端水平延伸,常态下按下第一按压件101时,第一按压件101的下端抵接该避让凹位1063,此时第一按压件101无法驱使穿刺针组件相对助针座103移动,而在按下锁止按键106后,锁止杆1061水平朝内移动至第一避让缺口1062与第一按压件101的下端相对应的位置,此时第一按压件101可朝下移动并且将穿刺针组件顶出助针座103。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7至图9所示,所述第一按压件101包括第一按压杆101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按压杆1012一端的杆帽1011,所述第一按压杆1012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避让缺口1062相配合的第二避让缺口1013,具体的,锁止杆1061上具有第一避让缺口1062的部分的外径尺寸小于其余部分的外径尺寸,而第二避让缺口1013的开口尺寸大于锁止杆1061上具有第一避让缺口1062的部分的尺寸而小于锁止杆1061其他部分的尺寸,常态下按下第一按压件101时,第一按压杆1012的一端抵接锁止杆1061的外表面,优选的第一按压杆1012的一端抵接避让凹位1063,而在按下锁止按键106后,锁止杆1061朝内移动至第一避让缺口1062与第二避让缺口1013相对应的位置,此时第一按压杆1012可穿过第一避让缺口1062而推动穿刺针组件顶出助针座103。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7至图9所示,所述第一按压件101包括第二按压杆1014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按压杆1014一端的杆帽1011,第二按压杆1014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压接所述内针座202的按压斜面1015,具体的,按下锁止按键106后,锁止杆1061朝内移动至避让第一按压件101,人手按下杆帽1011进而可以驱使第二按压杆1014在助针座103内移动,此时按压斜面1015压接内针座202,并且通过内针座202将穿刺针组件整体顶出;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按压杆1012与锁止杆1061相配合实现锁止动作,而第二按压杆1014则是用于顶接内针座202。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所示,所述助针座103内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外针座201的安装座1031,所述安装座1031的下端设置有朝内延伸的卡位块1032,所述外针座20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卡位块1032相配合的卡位槽2013,具体的,穿刺针组件可以通过该卡位块1032和卡位槽2013相配合而实现可拆卸安装到助针器组件的下端,在需要更换穿刺针组件时,通过第二按压杆102接内针座202进而推动穿刺针组件可相对助针座103移动,此时卡位槽2013越过卡位块1032进而松开外针座201,穿刺针组件即可从助针器组件下端顶出或弹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1031与所述助针座103一体成型设置,具体的可以采用具有一定弹性形变的塑料制成,卡位槽2013越过卡位块1032的过程中,安装座1031上具有卡位块1032的部分可以实现一定的弹性形变。
本实用新型的药液输注装置的操作过程是:先将穿刺针组件和留置针组件依次安装在助针器组件的下端,此时穿刺针组件可以通过外针座201侧壁上的卡位槽2013与助针座103上的卡位块1032实现可分离固定,而第一穿刺钢针203穿过第一密封件307并且自留置软管303穿出,此时留置针组件可以通过第一穿刺钢针203与第一密封件307实现可分离固定,而后将该药液输注装置整体置于人体上需要刺入留置针的部位,先按下锁止按键106,人手按压第二按压件102,进而推动穿刺针组件和留置针组件沿相对靠近人体表面的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中第一穿刺钢针203带动留置软管303刺入人体皮下,而此时分离器母座301则是通过粘贴胶309粘在人体皮肤上以实现固定,在松开第二按压件102后,第二按压件102在第二弹性件105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回弹复位,进而带动第一穿刺钢针203从留置软管303中拔出,实现自动拔针的操作,此时留置针组件固定在人体上,穿刺针组件随助针器组件拔出,此时再按下锁止按键106使得第一避让缺口1062避开第一按压件101,人手按下第一按压件101,第一按压件101的一端通过内针座202推动外针座201相对助针座103移动,穿刺针组件从助针器组件的下端弹出,再在助针器组件的下端依次安装穿刺针组件和留置针组件即可再次使用。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次性输注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分离连接的穿刺针组件和留置针组件,其中,
所述穿刺针组件包括外针座、内针座以及第一穿刺钢针,所述内针座活动设置在所述外针座中,并且所述内针座与所述外针座之间设置有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一穿刺钢针固定在所述内针座上;
所述留置针组件包括分离器母座、分离器公座和导管,所述分离器公座与所述分离器母座之间形成有密封的输液腔道,所述分离器母座上设置有第一密封件和连通所述输液腔道的留置软管,所述第一穿刺钢针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密封件、所述输液腔道并且从所述留置软管穿出,所述导管通过第二穿刺钢针连通所述输液腔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输注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针座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外针座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凸起相配合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凸起可在所述限位孔内往复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输注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针座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内针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槽相配合的导向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性输注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针座的侧壁还设置有自下而上逐渐突起的按压部,并且所述按压部可压接所述限位孔的下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次性输注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按压部位于所述内针座的同一侧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输注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穿刺钢针倾斜朝下刺入所述输液腔道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输注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母座或所述分离器公座上还设置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穿刺钢针穿过所述第二密封件并连通所述输液腔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输注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母座的下端还设置有粘贴胶。
CN202121539877.XU 2021-07-07 2021-07-07 一次性输注管路装置 Active CN2156083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39877.XU CN215608328U (zh) 2021-07-07 2021-07-07 一次性输注管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39877.XU CN215608328U (zh) 2021-07-07 2021-07-07 一次性输注管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08328U true CN215608328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948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39877.XU Active CN215608328U (zh) 2021-07-07 2021-07-07 一次性输注管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083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26307A (zh) * 2023-05-17 2023-09-12 普林斯顿医疗科技(珠海)有限公司 一种留置针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26307A (zh) * 2023-05-17 2023-09-12 普林斯顿医疗科技(珠海)有限公司 一种留置针装置
CN116726307B (zh) * 2023-05-17 2023-12-05 普林斯顿医疗科技(珠海)有限公司 一种留置针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04136B2 (en) Self-contained spring inserter for drug delivery infusion set
CA2826096C (en) Self-contained inserter for drug delivery infusion set
US9821113B2 (en) Automatic angled infusion set assembly
EP1691877B1 (en) Device for insertion of a cannula of an infusion device
JP4404511B2 (ja) ルアー受領血管アクセスシステム
EP2457606B1 (en) Insulin pump dermal infusion set having partially integrated mechanized cannula insertion with disposable activation portion
EP3263157B1 (en) Angled inserter for drug infusion
EP2968753B1 (en) Angled inserter for drug infusion
US20150209508A1 (en) Self-contained spring inserter for drug delivery infusion set
KR102113017B1 (ko) 수조작 압력 작동식 적용 메커니즘
AU2006230677A1 (en) Safety infusion set
CN215608328U (zh) 一次性输注管路装置
CN110664415A (zh) 一种敷贴装置
CN114146253A (zh) 药物输注装置的输注针结构
CN215608327U (zh) 一种药液输注装置
CN215608329U (zh) 一种助针器组件
CN115068741B (zh) 防逆流防针刺留置针
CN216797780U (zh) 一种助针器
CN219251208U (zh) 带翼的防针刺静脉留置针
CN113171514B (zh) 一种新型留置针
WO2023093784A1 (zh) 助针系统、助针系统的组装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14831633A (zh) 一种传感器植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