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00486U - 箱体组件、电池包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箱体组件、电池包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600486U CN215600486U CN202122154807.9U CN202122154807U CN215600486U CN 215600486 U CN215600486 U CN 215600486U CN 202122154807 U CN202122154807 U CN 202122154807U CN 215600486 U CN215600486 U CN 21560048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eeve
- mounting base
- assembly
- notch
- main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箱体组件、电池包及车辆,其中,箱体组件包括:箱体主体、套筒组件以及安装部件。其中,套筒组件包括安装基体和套筒主体;安装部件穿过安装基体和套筒主体,将车辆主体与箱体组件进行安装。通过将套筒组件中的安装基体与套筒主体可拆卸连接,即将套筒组件设置为分体设计的安装基体与套筒主体,可以使安装基体与套筒主体之间存在一定的活动余量。在实际应用中,若套筒组件位置发生偏移,可以通过安装基体与套筒主体之间的活动余量进行位置调整,从而可以使安装部件与车辆主体上的定位孔的位置对应上,改善安装受限的情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箱体组件、电池包及车辆。
背景技术
电池包属于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整体技术含量高、结构复杂、体积大、重量占比大、与车身安装点多导致安装较为困难。通常,电池包与车身的安装定位,目前使用的方案为在电池包上焊接定位销,车身匹配定位孔,安装部件穿过定位销和定位孔,以使电池包与车身固定。然而,电池包上焊接的定位销通常设计为一体式套筒(例如,通过机械加工或铸造一体成型),然后与电池包进行焊接。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这种一体式套筒在装入电池包时容易发生位置偏移,导致安装部件装入时位置发生偏移,进而造成安装部件与定位孔位置对应不上,导致安装受限。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的箱体组件、电池包及车辆,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体式套筒在安装部件与定位孔位置对应不上时出现的安装受限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箱体组件,应用于电池包,包括:
箱体主体;
套筒组件;其中,所述套筒组件包括安装基体和套筒主体;所述安装基体与所述套筒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套筒组件固定到所述箱体主体上;
安装部件,用于穿过所述安装基体和所述套筒主体。
本公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将套筒组件中的安装基体与套筒主体可拆卸连接,即将套筒组件设置为分体设计的安装基体与套筒主体,可以使安装基体与套筒主体之间存在一定的活动余量。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套筒组件位置需要放入安装部件(如长螺栓)与整车安装,在安装部件放入套筒组件的套筒主体后,套筒组件会对安装部件的伸入方向有一个引导作用。以及,由于电池包的下箱体的体积很大,传统的一体式套筒在安装时可能会发生偏移,导致后面安装部件装入时也会发生偏移,进而导致安装部件与车辆主体上的定位孔的位置对应不上。而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套筒组件采用分体式设计,即包括安装基体和套筒主体,安装基体与套筒主体之间存在活动余量,在发生偏移时,便于对套筒组件位置进行调整。从而可以使安装部件与车辆主体上的定位孔的位置对应上,改善安装受限的情况。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电池包,包括电池组件以及上述箱体组件;
所述电池组件设置于所述箱体组件中的盛放空间内。
本公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在将上述箱体组件应用到电池包中时,由于套筒组件中的安装基体与套筒主体可拆卸连接,即将套筒组件设置为分体设计的安装基体与套筒主体,可以使安装基体与套筒主体之间存在一定的活动余量。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套筒组件位置需要放入安装部件(如长螺栓)与整车安装,在安装部件放入套筒组件的套筒主体后,套筒组件会对安装部件的伸入方向有一个引导作用。以及,由于电池包的下箱体的体积很大,传统的一体式套筒在安装时可能会发生偏移,导致后面安装部件装入时也会发生偏移,进而导致安装部件与车辆主体上的定位孔的位置对应不上。而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套筒组件采用分体式设计,即包括安装基体和套筒主体,安装基体与套筒主体之间存在活动余量,在发生偏移时,便于对套筒组件位置进行调整。从而可以使安装部件与车辆主体上的定位孔的位置对应上,改善安装受限的情况。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车辆,包括车辆主体、以及上述电池包;
所述安装部件用于穿过所述安装基体和所述套筒主体与所述车辆主体的安装部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在将具有上述箱体组件的电池包应用到车辆中时,由于套筒组件中的安装基体与套筒主体可拆卸连接,即将套筒组件设置为分体设计的安装基体与套筒主体,可以使安装基体与套筒主体之间存在一定的活动余量。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套筒组件位置需要放入安装部件(如长螺栓)与整车安装,在安装部件放入套筒组件的套筒主体后,套筒组件会对安装部件的伸入方向有一个引导作用。以及,由于电池包的下箱体的体积很大,传统的一体式套筒在安装时可能会发生偏移,导致后面安装部件装入时也会发生偏移,进而导致安装部件与车辆主体上的定位孔的位置对应不上。而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套筒组件采用分体式设计,即包括安装基体和套筒主体,安装基体与套筒主体之间存在活动余量,在发生偏移时,便于对套筒组件位置进行调整。从而可以使安装部件与车辆主体上的定位孔的位置对应上,改善安装受限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箱体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套筒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套筒组件的爆炸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套筒组件的一些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套筒组件的另一些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安装基体面向套筒主体一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套筒主体面向安装基体一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套筒组件的又一些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套筒组件的又一些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套筒组件在箱体边框处的一些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套筒组件在箱体边框处的另一些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需要注意的是,附图中各图形的尺寸和形状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公开内容。并且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中的车辆包括车辆主体与电池包。电池包设置于车辆主体上,车辆主体上可以设置安装部,安装部件可以穿过套筒组件的安装基体和套筒主体,与车辆主体上设置的安装部连接固定起来,从而将电池包和车辆主体连接,以将电池包设置于车辆主体上。示例性地,安装部上可以设置定位孔,以使安装部件可以穿过套筒组件与该定位孔,将箱体组件与车辆主体安装定位,从而将电池包和车辆主体连接,以将电池包设置于车辆主体上。示例性地,安装部可以设置于车辆主体的底盘部位处,则可以使电池包设置于车辆的底盘部位处。
示例性地,车辆可以为新能源汽车,其可以为纯电动汽车,也可以为混合动力汽车或增程式汽车。车辆主体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作为动力源与电池包电连接,电池包用于提供电能,驱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车辆主体上的车轮连接,从而驱动车辆行进。
电池包可包括电池(未示出)以及本申请的箱体组件,电池收容于箱体组件中。电池可设置为一个,或者电池也可以设置为多个,并且该多个电池排列布置形成电池模组,以放置于箱体组件内的盛放空间中。也就是说,电池可以单独放置,也可以堆叠成电池模组后放置。
示例性地,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自放电小,而且没有记忆效应循环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电池可以为锂离子电池。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箱体组件的类型不受限制。如图1所示,箱体组件可以为盒状箱体。在实际应用中,箱体组件的形状不受限制,例如箱体组件也可为框状箱体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箱体组件可以包括:箱体主体。其中,箱体主体可以包括:下箱体P01。其中,下箱体P01可以包括下箱体框架P011和底板P012。示例性地,下箱体框架P011具有盛放空间,可以将电池放置于下箱体框架P011和底板P012形成的盛放空间中。示例性地,为了提高下箱体P01的结构强度,下箱体P01还可以设置支撑框架P013。例如,支撑框架P013设置为十字形,可以将盛放空间分为四个区域。在这四个区域中可以放置电池。进一步地,箱体组件还可以包括:设置于下箱体P01上方的上盖,以通过上盖和下箱体形成盒状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与图2所示,箱体组件还可以包括:套筒组件P11和安装部件。其中,套筒组件P11包括安装基体P112和套筒主体P111,安装基体P112固定于箱体主体,套筒主体P111插入箱体主体,并匹配箱体主体的对位连接孔。安装部件可以穿过安装基体P112和套筒主体P111,以将车辆主体和箱体组件安装到一起。示例性地,安装部件可以设置为长螺栓,车辆主体上对应位置设置的定位孔为螺纹孔,该长螺栓穿过套筒组件P11并从对位连接孔穿出,与车辆主体上的螺纹孔配合,实现车辆主体与电池包安装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5所示,安装基体P112与套筒主体P111可拆卸连接。示例性地,安装基体P112与套筒主体P111是相互独立的,其可以互相扣在一起,具有活动余量,而不是通过焊接、铆接等使安装基体P112与套筒主体P111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体式结构的。
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箱体组件,通过将套筒组件中的安装基体与套筒主体可拆卸连接,即将套筒组件设置为分体设计的安装基体与套筒主体,可以使安装基体与套筒主体之间存在一定的活动余量。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套筒组件位置需要放入安装部件(如长螺栓)与整车安装,在安装部件放入套筒组件的套筒主体后,套筒组件会对安装部件的伸入方向有一个引导作用。以及,由于电池包的下箱体的体积很大,传统的一体式套筒在安装时可能会发生偏移,导致后面安装部件装入时也会发生偏移,进而导致安装部件与车辆主体上的定位孔的位置对应不上。而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套筒组件采用分体式设计,即包括安装基体和套筒主体,安装基体与套筒主体之间存在活动余量,在发生偏移时,便于对套筒组件位置进行调整。从而可以使安装部件与车辆主体上的定位孔的位置对应上,改善安装受限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下箱体P01可以包括箱体边框P211,例如,箱体边框P211设置在下箱体框架P011的外围上。套筒组件P11可以设置在箱体边框P211处,且套筒主体P111可以穿入箱体边框P211,安装基体P112固定于箱体边框P211上。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套筒组件P11也可以设置在支撑框架P013上。当然,套筒组件P11的具体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确定,在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示例中,安装基体P112可以通过焊接、粘贴、铆接等方式固定于箱体边框P211上。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焊接时需要先电焊熔化箱体边框P211,会导致箱体边框P211变形,强度降低。以及粘贴固定可能会出现不牢固的情况导致安装基体P112脱落。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优先采用铆接方式,将安装基体P112固定于箱体边框P211上。示例性地,如图2、图3以及图6所示,安装基体P112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孔P1121,安装基体P112可以通过安装孔P1121与箱体边框P211铆接固定。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使安装基体P112与箱体边框P211采用铆接固定,不用再通过焊接方式将安装基体P112与箱体边框P211固定,不仅可以避免箱体边框P211变形,还可以方便拆卸安装基体P112。
示例性地,安装基体P112可以设置有两个安装孔P1121。安装基体P112也可以设置有三个安装孔P1121。安装基体P112也可以设置有四个安装孔P1121。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设置安装孔P1121的数量,在此不作限定。
示例性地,如图10与图11所示,安装基体P112通过安装孔P1121与箱体边框P211可以采用抽芯铆钉P31进行铆接固定。
示例性地,安装基体P112通过安装孔P1121与箱体边框P211也可以采用旋转攻丝铆接(Flow Drill Screw,FDS)的方式进行铆接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5所示,安装基体P112设置有镂空孔P1123,并且安装基体P112在镂空孔P1123处设置有第一缺口P1122,第一缺口P1122设置于安装基体P112与套筒主体P111接触的一侧。并且,套筒主体P111设置有第二缺口P1112,第二缺口P1112设置于套筒主体P111与安装基体P112接触的一侧。以及套筒主体P111通过第一缺口P1122和第二缺口P1112插接入安装基体P112的镂空孔P1123中。并且,套筒主体P111为空心设置的圆管形状,这样可以使安装部件穿过套筒主体P111和安装基体P112的镂空孔P1123连接于车辆主体的安装部上。
示例性地,如图2至图5所示,第一缺口P1122和第二缺口P1112为可以相互匹配的形状,以使套筒主体P111和安装基体P112通过第一缺口P1122和第二缺口P1112进行匹配卡接。例如,在垂直于安装基体P112所在平面上,安装基体P112的截面图中第一缺口P1122的形状可以为矩形,套筒主体P111的截面图中第二缺口P1112的形状也为矩形。例如,安装基体P112和套筒主体P111连接处的匹配面可以为台阶形。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缺口P1122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设计确定,在此不作限定。
示例性地,如图2至图5所示,第一缺口P1122环形设置于安装基体P112的镂空孔P1123的侧壁上,即设置于镂空孔P1123的内围,第二缺口P1112环形设置于套筒主体P111的外围,以使套筒主体P111可以通过第一缺口P1122和第二缺口P1112尽可能的卡接入安装基体P112。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7所示,安装基体P112在第一缺口P1122处设置有第一对位结构(例如,DW1-a和DW1-b)。套筒主体P111在第二缺口P1112处设置有第二对位结构(例如,DW2-a和DW2-b)。并且,第一缺口P1122和第二缺口P1112通过第一对位结构和第二对位结构限位。示例性地,第一对位结构(例如,DW1-a和DW1-b)和第二对位结构(例如,DW2-a和DW2-b)可以为相互匹配的图形,从而通过设置第一对位结构和第二对位结构,可以将安装基体P112和套筒主体P111进行卡住,以防止在水平方向上,套筒主体P111与安装基体P112之间发生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7所示,安装基体P112在第一缺口P1122处可以设置有两个第一对位结构DW1-a和DW1-b。这两个第一对位结构DW1-a和DW1-b可以对称设置。套筒主体P111在第二缺口P1112处可以设置有两个第二对位结构DW2-a和DW2-b。这两个第二对位结构DW2-a和DW2-b可以对称设置。并且,第一对位结构DW1-a与第二对位结构DW2-a的图形相匹配,以使第一对位结构DW1-a与第二对位结构DW2-a进行对位。第一对位结构DW1-b与第二对位结构DW2-b的图形相匹配,以使第一对位结构DW1-b与第二对位结构DW2-b进行对位。示例性地,第一对位结构DW1-a和DW1-b可以是将第一缺口P1122的部分边缘进行削平形成的,同理第二对位结构DW2-a和DW2-b也可以是将第二缺口P1112的部分边缘进行削平形成的。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对位结构的数量以及形成方式,第二对位结构的数量以及形成方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进行设计确定,在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与图9所示,安装基体P112在第一缺口P1122的侧壁处设置有凸起结构P41。套筒主体P111与安装基体P112的凸起结构P41的对应位置处具有凹陷结构P42,安装基体P112和套筒主体P111可以通过凸起结构P41和凹陷结构P42卡接。例如,在实际应用中,先在凸起结构P41和凹陷结构P42错位的情况下,将套筒主体P111插入安装基体P112的镂空孔处,之后将套筒主体P111进行转动,以使凸起结构P41插入凹陷结构P42中。这样可以在垂直于安装基体P112所在平面的方向上,避免安装基体P112和套筒主体P111脱落。
示例性地,安装基体P112设置凸起结构P41的数量需要与套筒主体P111设置凹陷结构P42的数量相同,以使每一个凸起结构P41均可以匹配上一个凹陷结构P42。当然,凸起结构P41和凹陷结构P4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进行设计确定,在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箱体边框P211的强度,如图10与图11所示,箱体边框P211可以设置有加强结构QD1,该加强结构QD1可以设置在箱体边框P211内部,并且套筒主体P111还穿过加强结构QD1。这样可以通过加强结构QD1将箱体边框P211进行支撑,提高箱体边框P211的结构强度。
示例性地,如图10与图11所示,加强结构QD1可以具有竖向加强子结构QD11和横向加强子结构QD12。套筒主体P111可以穿过竖向加强子结构QD11和横向加强子结构QD12交叉处,以提高套筒主体P111的支撑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图10与图11所示,套筒主体P111背离安装基体P112的一侧接触的箱体边框P211具有残留筋QD111。套筒主体P111设置有凹槽(如KB-a,KB-b),凹槽设置于套筒主体P111背离安装基体P112的一侧,且残留筋QD111插入凹槽中。示例性地,在对应套筒主体P111穿入的箱体边框P211的位置处,需要对箱体边框P211进行挖孔,以将套筒主体P111插入该孔中。在挖孔的时候,会将对应位置处的竖向加强子结构QD11和横向加强子结构QD12同时进行切除。在切除竖向加强子结构QD11时,会将套筒主体P111背离安装基体P112的一侧接触的箱体边框P211处的竖向加强子结构QD11保留一部分,该保留的部分可以被称作残留筋QD111。该残留筋QD111可以看作一个凸起,通过在套筒主体P111设置有凹槽(如KB-a,KB-b),可以将该凸起与凹槽进行配合实现定位。
示例性地,如图2、图3、图10与图11所示,套筒主体P111设置有至少两个凹槽。例如,若在箱体边框P211进行挖孔时,对应位置处具有一条竖向加强子结构QD11,则可以在挖孔后形成两个残留筋QD111,对应的套筒主体P111可以设置有两个凹槽:如KB-a,KB-b。例如,若在箱体边框P211进行挖孔时,对应位置处具有两条竖向加强子结构QD11,则可以只针对其中一条竖向加强子结构QD11设置两个残留筋QD111,而另一条竖向加强子结构QD11不设置残留筋QD111,这样可以在挖孔后形成两个残留筋QD111,对应的套筒主体P111可以设置有两个凹槽。例如,若在箱体边框P211进行挖孔时,对应位置处具有两条竖向加强子结构QD11,则可以在挖孔后形成四个残留筋QD111,对应的套筒主体P111可以设置有四个凹槽。例如,若在箱体边框P211进行挖孔时,对应位置处具有两条竖向加强子结构QD11,则可以针对其中一条竖向加强子结构QD11设置两个残留筋QD111,而另一条竖向加强子结构QD11设置一个残留筋QD111,这样可以在挖孔后形成三个残留筋QD111,对应的套筒主体P111可以设置有三个凹槽。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竖向加强子结构QD11的数量可以有多个,挖孔处的竖向加强子结构QD11也可以有多个,这样可以设置多个凹槽,以进行匹配。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公开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公开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公开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公开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箱体组件,应用于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主体;
套筒组件;其中,所述套筒组件包括安装基体和套筒主体;所述安装基体与所述套筒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套筒组件固定到所述箱体主体上;
安装部件,用于穿过所述安装基体和所述套筒主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体固定于所述箱体主体,所述套筒主体插入所述箱体主体,并匹配所述箱体主体的对位连接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体设置有镂空孔;所述安装基体在所述镂空孔处设置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设置于所述安装基体与所述套筒主体接触的一侧;
所述套筒主体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设置于所述套筒主体与所述安装基体接触的一侧;
所述套筒主体通过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插接入所述安装基体的镂空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箱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口环形设置于所述镂空孔的侧壁,所述第二缺口环形设置于所述套筒主体的外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箱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体在所述第一缺口处设置有第一对位结构;
所述套筒主体在所述第二缺口处设置有第二对位结构;
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通过所述第一对位结构和所述第二对位结构限位。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箱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体在所述第一缺口的侧壁处设置有凸起结构;
所述套筒主体与所述安装基体的凸起结构的对应位置处具有凹陷结构;
所述安装基体和所述套筒主体通过所述凸起结构和所述凹陷结构卡接。
7.如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箱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主体包括箱体边框;
所述箱体边框内部设置有加强结构,所述套筒主体穿过所述箱体边框的所述加强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箱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主体背离所述安装基体的一侧接触的所述箱体边框具有残留筋;
所述套筒主体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套筒主体背离所述安装基体的一侧,且所述残留筋插入所述凹槽。
9.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组件以及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箱体组件;
所述电池组件设置于所述箱体组件中的盛放空间内。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主体、以及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包;
所述安装部件用于穿过所述安装基体和所述套筒主体与所述车辆主体的安装部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154807.9U CN215600486U (zh) | 2021-09-07 | 2021-09-07 | 箱体组件、电池包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154807.9U CN215600486U (zh) | 2021-09-07 | 2021-09-07 | 箱体组件、电池包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600486U true CN215600486U (zh) | 2022-01-21 |
Family
ID=79884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154807.9U Active CN215600486U (zh) | 2021-09-07 | 2021-09-07 | 箱体组件、电池包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600486U (zh) |
-
2021
- 2021-09-07 CN CN202122154807.9U patent/CN21560048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5600486U (zh) | 箱体组件、电池包及车辆 | |
WO2019093671A1 (ko) | 2차 전지 셀 모듈 및 그 조립 방법 | |
EP3916824B1 (en) | Battery module,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 |
CN210523893U (zh) | 混合动力变速箱主箱体及预防主箱体加工变形的精镗模 | |
CN215070260U (zh) | 一种电池支架、电池模组及电池 | |
CN212625835U (zh) | 电池包 | |
CN210941321U (zh) | 一种汽车电池安装结构及汽车 | |
CN212604564U (zh) | 一种简易防松型充电集装箱 | |
CN219371186U (zh) | 电池包 | |
CN212587606U (zh) | 端板组件及电池模组 | |
CN218996989U (zh) | 盖板组件的下盖板 | |
CN218597366U (zh) | 一种免焊接型钢构件安装支角 | |
CN216119908U (zh) | 一种磁芯生产加固配合部件 | |
CN219717119U (zh) | 一种电池箱及用电设备 | |
CN216290219U (zh) | 具有浮动结构的电连接装置及其充电仓 | |
CN219350500U (zh) |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 |
CN213509920U (zh) | 一种金属护栏稳定连接组件 | |
CN219497998U (zh) | 一种电池ccs组件 | |
CN217387468U (zh) | 极耳与极柱的连接结构 | |
CN218677453U (zh) | 一种光伏储能箱 | |
CN213305275U (zh) | 固定脚结构、逆变器、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和电动汽车 | |
CN219651291U (zh) | 翼子板组件及车辆 | |
CN211350774U (zh) | 动力电池包的双层模组支架以及动力电池包 | |
CN216720117U (zh) | 一种用于固定电芯模组的安装支架及电池包 | |
CN216185477U (zh) | 一种纵梁焊接总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213222 No. 1, Jiangdong Avenue,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ongchuangxin Aviation Technology (Jiangsu) Co.,Ltd. Address before: 213222 No. 1, Jiangdong Avenue,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Kaibo energy technology (Jiangsu) Co.,Ltd.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