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91755U - 用于电机磁芯输送的输送带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机磁芯输送的输送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91755U
CN215591755U CN202121770022.8U CN202121770022U CN215591755U CN 215591755 U CN215591755 U CN 215591755U CN 202121770022 U CN202121770022 U CN 202121770022U CN 215591755 U CN215591755 U CN 2155917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carrier
driving
conveyor belt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7002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Hezhishun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Hezhishun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Hezhishun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Hezhishun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7002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917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917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917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电机磁芯输送的输送带。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电机磁芯输送的输送带,包括驱动组件及、设置有输出端的输送带组件;驱动组件包括设置有连接部的驱动载体;输送带组件包括输送载体、及具备输送段的输送带体,输送段设置在输送载体内;输送带体与输出端直接或间接地驱动连接,驱动载体与输送载体可拆连接,俯视时输送载体在宽度方向上完全位于驱动载体内。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能够在较小的空间内先后安装驱动载体、输送载体,便于安装,还便于更换输送带体;便于驱动组件、输送带组件之间的驱动力连接、根据需要调节驱动组件、输送带组件之间位置;能够防止电机磁芯在输送带组件堆积而造成电机磁芯掉落、输送带体损坏等。

Description

用于电机磁芯输送的输送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磁芯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输送带。
背景技术
在电机磁芯生产领域中,通常是在电芯成形冲床的上游设备形成电机磁芯W后,将电机磁芯W通过输送带输送至下一工序。
然而,由于生产场地的限制,用于电机磁芯输送的输送带的安装通常需要在较小的空间内完成。传统的用于电机磁芯输送的输送带,为了通过输送带组件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会直接驱动,驱动组件整体设置在输送带组件的侧面。
综上,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第一,驱动组件、输送带组件需要分别通过机架固定,不便于在较小的空间内先后安装。
第二,输送带组件的是输送带体磨损后需要更换时,输送带组件较难更换输送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解决或者缓解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手段为,用于电机磁芯输送的输送带,包括驱动组件及、设置有输出端的输送带组件;驱动组件包括设置有连接部的驱动载体;输送带组件包括输送载体、及具备输送段的输送带体,输送段设置在输送载体内;输送带体与输出端直接或间接地驱动连接,驱动载体与输送载体可拆连接,俯视时输送载体在宽度方向上完全位于驱动载体内。
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效果为,能够在较小的空间内先后安装驱动载体、输送载体,便于安装,还便于更换输送带体。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输送带组件包括动力轮及、连接件;动力轮与连接件铰接,连接件与输送载体连接且与连接部可拆连接,连接部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推入槽;动力轮的端头穿出从连接件及连接部、且与输出端间接驱动连接。
便于为分别为两个整体的驱动组件、输送带组件的先后安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动力轮设置有销轴,连接件与连接部可滑动地固定连接,连接部设置有与推入槽连通的大径孔,销轴的外接圆的直径小于大径孔的内接圆的直径;连接件与连接部固定时销轴与大径孔的最低点之间存在间隙。
便于驱动组件、输送带组件之间的驱动力连接、根据需要调节驱动组件、输送带组件之间位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连接部、连接件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调节孔,调节孔为大致沿输送带体的平移方向的长孔、且为至少两个。
进一步地便于驱动组件、输送带组件之间的驱动力连接、据需要调节驱动组件、输送带组件之间位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防堵组件及用于驱动输出端的动力装置,防堵组件包括检测顶板及用于检测检测顶板位置的检测开关,检测开关与动力装置电性连接,输送带体绕过检测顶板,检测顶板相对输送载体具有向上的趋势。
能够防止电机磁芯在输送带组件堆积而造成电机磁芯掉落、输送带体损坏等。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防堵组件还包括弹性件及与输送载体连接的支撑底板,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检测顶板、支撑底板连接。
便于防堵组件的组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支撑底板设置有固定块;驱动载体设置有固定槽,固定块嵌入固定槽。
便于防堵组件的组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输送载体设置有输送垫板,检测顶板设置有限位体,驱动载体设置有限位槽,限位体插入限位槽且与限位槽的顶端内壁相抵,检测顶板的顶端面大致与输送垫板的顶端面平齐。
能够确保电机磁芯平稳地从检测顶板上方移动至输送垫板的上方。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检测顶板与输送垫板之间设置有过渡间隙,检测顶板的长度小于电机磁芯W的长度,过渡间隙大于等于限位槽的高度且小于电机磁芯W的长度的一半。
能够提高防堵组件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检测开关为具备触发端的接触式开关且为两个以上,检测开关分别位于检测顶板的中心面的两侧,触发端与检测顶板的底端面之间设置有检测间隙。
能够提高防堵组件的可靠性。
综上,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以下技术效果,
1}能够在较小的空间内先后安装驱动载体、输送载体,便于安装,还便于更换输送带体。
2}便于驱动组件、输送带组件之间的驱动力连接、根据需要调节驱动组件、输送带组件之间位置。
3}能够防止电机磁芯在输送带组件堆积而造成电机磁芯掉、输送带体损坏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用于电机磁芯输送的输送带的立体示意图;防护罩19未画出。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用于电机磁芯输送的输送带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用于电机磁芯输送的输送带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输送带组件2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输送带组件2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输送带组件2的俯视示意图。
图7是剖面一SEC1的示意图;箭头一ARR1表示电机磁芯W的被输送的方向。
图8是剖面二SEC2的示意图。
图9是剖面三SEC3的示意图。
箭头一ARR1;箭头二ARR2;剖面一SEC1;剖面二SEC2;剖面三SEC3;驱动组件1;驱动载体11;连接部111;侧板112;限位槽113;固定槽114;推入槽115;大径孔116;输出端12;动力装置121;调速器122;传动件13;固定拉杆14;防护罩19;输送带组件2;输送载体21;输送垫板219;输送带体22;动力轮221;从动轮222;销轴223;输送段228;传动轮229;连接件23;调节件24;调节座241;调节孔242;防堵组件3;检测顶板31;过渡间隙311;弹性件柱312;限位体313;检测开关32;触发端321;检测间隙322;检测开关架329;弹性件33;支撑底板34;固定块344;电机磁芯W。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作为具体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用于电机磁芯输送的输送带,其包括驱动组件1及、设置有输出端12的输送带组件2。输出端12用于向后述输送带体22输出驱动力。比如,后述的驱动载体11整体为盒状,驱动载体11内设置有动力装置121,动力装置121为电机等,动力装置121的输出端为输出端12且从驱动载体11穿出;驱动载体11内可选地设置由与动力装置121电性连接的调速器122,以实现对动力装置121的转速及、后述输送段228的平移速度的调节。
驱动组件1包括设置有连接部111的驱动载体11。通常,驱动载体11整体为盒状,驱动载体11的侧壁向上延伸形成连接部111。
输送带组件2包括输送载体21、及具备输送段228的输送带体22,输送段228设置在输送载体21内。输送载体21为包括两个输送载体侧板(附图未标出)及输送垫板219,使得输送载体21的断面整体为工字形;所述输送载体侧板与输送垫板219通过激光焊接固定,能够减少变形、确保输送载体21的成形精度。
输送带体22与输出端12直接或间接地驱动连接,换言之,输出端12驱动输送带体22,使得输送段228平移;比如,输出端12输出旋转动力,输送带体22的断面为密闭的环形且与输出端12贴合,输出端12旋转使得输送带体22绕自身循环,从而使得输送段228平移。当然,输送带体22的断面也可以不是密闭的环形,输出端12为输出直线动力、并直接拉动输送带体22使得输送段228平移,使得输送带体22与输出端12直接驱动连接;比如,输出端12为与输送带体22直接接触的滚轮,所述滚轮旋转直接驱动输送带体22,使得输送带体22与输出端12直接驱动连接。比如,输送载体21铰接有动力轮221及、传动轮229,输送带体22绕过动力轮221及、传动轮229,动力轮221与输送带体22啮合、或者通过传动件13与输送带体22连接,传动件13为同步带或链条等,从而使得输送带体22与输出端12间接地驱动连接。
驱动载体11与输送载体21可拆连接,俯视时输送载体21在宽度方向上完全位于驱动载体11内。通常,输送载体21位于驱动载体11的一端且部分从驱动载体11超出。
工作原理为,使用前将本实施例的用于电机磁芯输送的输送带安转到所需的位置,比如,将安装到将电机磁芯的片状物依次层叠后、压紧固定形成电机磁芯W的压紧工序的输出端,使输送段228的输入端与压紧工序的输出端连接。
由于驱动载体11与输送载体21可拆连接,俯视时输送载体21在宽度方向上完全位于驱动载体11内;在安装用于电机磁芯输送的输送带时,将驱动载体11安装到机架(附图未画出,比如为型材等制成的、用于设置驱动载体11位置的机架)后,输送载体21不会在宽度方向超过驱动载体11,从而能够在较小的空间内(比如宽度较小)先后安装驱动载体11、输送载体21,便于安装,更换输送带体22时,输送载体21能够整体拆卸下后、在较大的空间内更换,便于更换输送带体22。
输送带组件2包括动力轮221及、连接件23;动力轮221与连接件23铰接(比如通过轴承实现铰接),连接件23与输送载体21连接且与连接部111可拆连接,连接部111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推入槽115;动力轮221的端头(换言之、一端或两端)穿出从连接件23及连接部111、且与输出端12间接驱动连接。通常,推入槽115大致沿输送段228的平移方向设置,但也可以相对于输送段228的平移方向由上往下倾斜地设置,换言之,推入槽115的与外界连通的缺口高于推入槽115位于连接部111内的一端。安装时,将驱动载体11安装到机架上后,将为一个整体的输送带组件2移动,使得动力轮221的端头穿过推入槽115,然后将连接件23与连接部111固定即可,换言之,便于为分别为两个整体的驱动组件1、输送带组件2的先后安装。
动力轮221设置有销轴223,销轴223的一端可拆地设置有传动轮229,为同步带的连接件23与绕过传动轮229及输出端12,从而使得动力轮221的端头与输出端12间接驱动连接。连接件23与连接部111可滑动地固定连接,比如,连接部111、连接件23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调节孔242,螺栓穿过调节孔242旋入连接件23、连接部111中的一个,使得连接件23与连接部111可滑动地固定连接,调节孔242为大致沿输送带体22的平移方向的长孔,使得连接件23可相对连接部111直线滑动,当然,调节孔242的断面也可以为整体为圆环形或其他形状,使得连接件23可相对连接部111沿圆周滑动或其他轨迹滑动。连接部111设置有与推入槽115连通的大径孔116,销轴223的外接圆的直径小于大径孔116的内接圆的直径;连接件23与连接部111固定时销轴223与大径孔116的最低点之间存在间隙。安装时,将驱动载体11安装到机架上后,将为一个整体的输送带组件2移动,使得销轴223穿过推入槽115,然后将输送带组件2向下移动,直至销轴223与大径孔116的最低点相抵,此时,输出端12、传动轮229之间的间距较小,能够直接将为同步带等的传动件13绕过输出端12及传动轮229,便于驱动组件1、输送带组件2之间的驱动力连接。然后,向上移动输送带组件2使得销轴223与大径孔116的最低点之间产生间隙、使得连接件23相对连接部111滑动后相对固定(旋紧螺丝规定),能够方便地根据需要(比如同步带的张紧度的需要)调节驱动组件1、输送带组件2之间位置。
连接部111、连接件23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调节孔242,调节孔242为大致沿输送带体22的平移方向的长孔、且为至少两个。调节孔242均沿大致沿输送带体22的平移方向设置,将螺栓从穿过最远离动力轮221的一个调节孔242旋入连接部111、连接件23中的一个后,输送带组件2整体绕该螺栓旋转,将为同步带等的传动件13绕过输出端12及传动轮229后,将对输送带组件2的另一端(换言之,输送带组件2设置有动力轮221的一端、且越过上述螺栓的一端)施加向下的力(比如放置重物),能够使得输送带组件2设置有动力轮221的一端上翘,直至能够将另一螺栓穿过调节孔242旋入连接部111中的一个连接件23、同时能够方便地推动输送带组件2使输送带组件2相对驱动组件1滑动,换言之,进一步地便于驱动组件1、输送带组件2之间的驱动力连接、据需要调节驱动组件1、输送带组件2之间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用于电机磁芯输送的输送带,还包括防堵组件3及用于驱动输出端12的动力装置121,防堵组件3包括检测顶板31及用于检测检测顶板31位置的检测开关32,检测开关32与动力装置121电性连接,比如,检测开关32、动力装置121分别与调速器122或者PLC等控制器电性连接,从而使得检测开关32与动力装置121电性连接;输送带体22绕过检测顶板31,检测顶板31相对输送载体21具有向上的趋势。检测开关32包括但不限于光电开关、磁力开关、接触式开关等能够检测检测顶板31位置的开关;比如,检测开关32为设置在检测顶板31侧面且正对检测顶板31的磁力开关,检测顶板31为磁性金属制成,检测顶板31位移后,为磁力开关的检测开关断开连接,从而实现检测检测顶板31的位置。检测开关32同时与上游设备(附图未画出,如为上游的电芯成形冲床)电性连接,当上游设备(附图未画出)输出的电机磁芯W进入输送带组件2上后,正常情况下,通过平移的输送段228移动至检测顶板31上方的电机磁芯W为一个以下时,一个电机磁芯W的重力使得检测顶板31克服检测顶板31所具有的相对输送载体21具有向上的趋势,使得检测顶板31不向下移动或向下移动较小的距离,使得上游设备、动力装置121均不停机;特殊情况下(比如),通过平移的输送段228移动至检测顶板31上方的电机磁芯W为两个以上时,两个以上的电机磁芯W的重力使得检测顶板31克服检测顶板31所具有的相对输送载体21具有向上的趋势,使得检测顶板31向下移动较大的距离,触发检测开关32并控制上游设备、动力装置121均停止工作,使上游设备停止向输送带组件2输入电机磁芯W,能够防止电机磁芯W在输送带组件2堆积而造成电机磁芯W掉落、输送带体22损坏等。后续人工清除堵塞后,比如人工移动走电机磁芯W使得检测顶板31上的电机磁芯W为一个以下,上游设备及动力装置121即可正常运行。
防堵组件3还包括弹性件33及与输送载体21连接的支撑底板34,弹性件33的两端分别与检测顶板31、支撑底板34连接。弹性件33为弹簧且分别大致位于断面为矩形的检测顶板31的四个角,检测开关32位于四个弹性件33之间。支撑底板34设置有用于安装检测开关32的检测开关架329。便于防堵组件3的组装。
支撑底板34设置有固定块344;驱动载体11设置有固定槽114,固定块344嵌入固定槽114,从而使得支撑底板34与输送载体21连接。便于防堵组件3的组装。
输送载体21设置有输送垫板219,检测顶板31设置有限位体313,驱动载体11设置有限位槽113,限位体313插入限位槽113且与限位槽113的顶端内壁相抵,检测顶板31的顶端面大致与输送垫板219的顶端面平齐。能够确保电机磁芯W平稳地从检测顶板31上方移动至输送垫板219的上方。
检测顶板31与输送垫板219之间设置有过渡间隙311,检测顶板31的长度小于电机磁芯W的长度,过渡间隙311大于等于限位槽113的高度且小于电机磁芯W的长度的一半。特殊情况下(比如),通过平移的输送段228移动至检测顶板31上方的电机磁芯W为两个以上时,能确保至少两个电机磁芯W的重力大部分作用于检测顶板31上,同时能够确保过渡间隙311对应的输送段228能够不会过分下凹而存在抵持电机磁芯W的底端卡死的风险,换言之,能够提高防堵组件3的可靠性。
检测开关32为具备触发端321的接触式开关且为两个以上,检测开关32分别位于检测顶板31的中心面的两侧,触发端321与检测顶板31的底端面之间设置有检测间隙322。一个以下的电机磁芯W的重力作用在检测顶板31上时,即使检测顶板31向下移动也不会触发触发端321,从而能够提高防堵组件3的可靠性。
如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用语:第一、第二等,不表示任何顺序、量或重要性,仅是用于区分。
如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用语:一个、一种等,不表示数量的限制,而是表示至少一个提到的对象的存在。
如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指示方位或位置的用语:顶部、底部、侧部、纵向、横向、中间、中心、外、内、水平、竖直、左、右、上方、下方等,意指反映相对位置,而非绝对位置。
如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用语:大致、整体、近似、相近等,是为了指出存在特征但允许一定偏差的限定用语。允许一定偏差的量可取决于特定背景而变化;例如,针对尺寸的偏差、可取决于的特定背景包括但不限于尺寸公差的国家标准。

Claims (10)

1.用于电机磁芯输送的输送带,其包括驱动组件(1)及、设置有输出端(12)的输送带组件(2);
其特征是,驱动组件(1)包括设置有连接部(111)的驱动载体(11);输送带组件(2)包括输送载体(21)、及具备输送段(228)的输送带体(22),输送段(228)设置在输送载体(21)内;输送带体(22)与输出端(12)直接或间接地驱动连接,驱动载体(11)与输送载体(21)可拆连接,俯视时输送载体(21)在宽度方向上完全位于驱动载体(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机磁芯输送的输送带,其特征是,输送带组件(2)包括动力轮(221)及、连接件(23);动力轮(221)与连接件(23)铰接,连接件(23)与输送载体(21)连接且与连接部(111)可拆连接,连接部(111)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推入槽(115);动力轮(221)的端头穿出从连接件(23)及连接部(111)、且与输出端(12)间接驱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机磁芯输送的输送带,其特征是,动力轮(221)设置有销轴(223),连接件(23)与连接部(111)可滑动地固定连接,连接部(111)设置有与推入槽(115)连通的大径孔(116),销轴(223)的外接圆的直径小于大径孔(116)的内接圆的直径;连接件(23)与连接部(111)固定时销轴(223)与大径孔(116)的最低点之间存在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机磁芯输送的输送带,其特征是,连接部(111)、连接件(23)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调节孔(242),调节孔(242)为大致沿输送带体(22)的平移方向的长孔、且为至少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用于电机磁芯输送的输送带,其特征是,还包括防堵组件(3)及用于驱动输出端(12)的动力装置(121),防堵组件(3)包括检测顶板(31)及用于检测检测顶板(31)位置的检测开关(32),检测开关(32)与动力装置(121)电性连接,输送带体(22)绕过检测顶板(31),检测顶板(31)相对输送载体(21)具有向上的趋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电机磁芯输送的输送带,其特征是,防堵组件(3)还包括弹性件(33)及与输送载体(21)连接的支撑底板(34),弹性件(33)的两端分别与检测顶板(31)、支撑底板(34)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电机磁芯输送的输送带,其特征是,支撑底板(34)设置有固定块(344);驱动载体(11)设置有固定槽(114),固定块(344)嵌入固定槽(114)。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电机磁芯输送的输送带,其特征是,输送载体(21)设置有输送垫板(219),检测顶板(31)设置有限位体(313),驱动载体(11)设置有限位槽(113),限位体(313)插入限位槽(113)且与限位槽(113)的顶端内壁相抵,检测顶板(31)的顶端面大致与输送垫板(219)的顶端面平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电机磁芯输送的输送带,其特征是,检测顶板(31)与输送垫板(219)之间设置有过渡间隙(311),检测顶板(31)的长度小于电机磁芯W的长度,过渡间隙(311)大于等于限位槽(113)的高度且小于电机磁芯W的长度的一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电机磁芯输送的输送带,其特征是,检测开关(32)为具备触发端(321)的接触式开关且为两个以上,检测开关(32)分别位于检测顶板(31)的中心面的两侧,触发端(321)与检测顶板(31)的底端面之间设置有检测间隙(322)。
CN202121770022.8U 2021-07-30 2021-07-30 用于电机磁芯输送的输送带 Active CN2155917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70022.8U CN215591755U (zh) 2021-07-30 2021-07-30 用于电机磁芯输送的输送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70022.8U CN215591755U (zh) 2021-07-30 2021-07-30 用于电机磁芯输送的输送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91755U true CN215591755U (zh) 2022-01-21

Family

ID=79879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70022.8U Active CN215591755U (zh) 2021-07-30 2021-07-30 用于电机磁芯输送的输送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917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58379B2 (en) Unlocking device of a movable platform for replacing battery, battery replacing platform and movable battery replacing platform
KR100956034B1 (ko) 프레스 소재 이송 자동화시스템
KR100982406B1 (ko) 프레스 소재 이송 자동화시스템 및 그 소재 이송방법
CN205998511U (zh) 一种轮毂输送线
CN105945875A (zh) 一种同步交叉双工位装置
CN104044908B (zh) 用来自动卸载电路板的卸载系统
CN107878981B (zh) 全自动密集架存储库出窗口
CN202329569U (zh) X轴机构调整模组
CN215591755U (zh) 用于电机磁芯输送的输送带
KR100586465B1 (ko) 파장형 스트로크 배가리프트장치
CN210507170U (zh) 一种上行式移动模架可调节监控系统
KR200480715Y1 (ko) 롤식 인몰드 라벨 자동 반송 시스템
CN113526027A (zh) 用于电机磁芯输送的输送带
CN214421474U (zh) 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工程板高效转角传输设备
CN213536368U (zh) 一种新型输送线上物料双向精确定位装置
CN102357609B (zh) 夹持式伺服送料机
CN205734799U (zh) 一种同步交叉双工位装置
CN211496041U (zh) 一种垛形规整设备
CN213058897U (zh) 落料机空托盘自动补给机构
CN109980048B (zh) 用于光伏组件生产中的载板定位装置
CN112794051A (zh) 一种生产线及其中转装置
CN109332219B (zh) 全自动检测多料号变更装置
CN112607304A (zh) 一种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工程板高效转角传输设备
CN108263850B (zh) 递送装置及自助设备
CN110588692B (zh) 电动导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