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83828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83828U
CN215583828U CN202120157957.2U CN202120157957U CN215583828U CN 215583828 U CN215583828 U CN 215583828U CN 202120157957 U CN202120157957 U CN 202120157957U CN 215583828 U CN215583828 U CN 2155838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body
back surface
cooking appliance
piece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5795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谷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5795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838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838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838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反射件设置于所述锅体底部的背面,反射件与背面之间形成有安装空间;电加热件的至少部分位于安装空间内;至少两个支撑件,各支撑件固定设置于背面,反射件具有压接部,压接部夹于支撑件与背面之间。通过在反射件上设置压接部,并通过至少两个支撑件将压接部抵压固定于锅体底部的背面,反射件与锅体底部的背面的固定连接点较现有技术至少多两个,即使锅体中部温度过高而变形,造成锅体与反射件中部的连接螺钉发生松动,甚至脱落,也不会导致反射件从锅体上脱落,提高了反射件与锅体连接的可靠性。此外,通过支撑件与压接部抵压配合的固定方式,具有安装结构简单,装配操作方便、便捷及成本低等优点。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一般涉及小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某些电加热锅具中,一般会在其电加热件上罩一个反射件,以使电加热件背离锅体辐射的热量被反射件反射向锅体,以提高加热效果。
现有结构中,反射件一般是在中部有一个通孔,采用螺钉穿过该通孔将反射件固定到锅体上,由于反射件是通过中部与锅体实现单点固定,在某些情况下,例如电加热锅具处于干烧等情况,造成锅体中部温度过高,而容易变形,从而致使锅体与反射件连接的螺钉发生松动,严重时会造成螺钉脱落,进而导致反射件从锅体上脱落。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期望提供一种烹饪器具,用以至少部分地解决因锅体中部温度过高,而容易变形造成的锅体与反射件连接的螺钉发生松动,甚至脱落,进而导致反射件从锅体上脱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
锅体;
反射件,所述反射件设置于所述锅体底部的背面,所述反射件与所述背面之间形成有安装空间;
电加热件,所述电加热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至少两个支撑件,各所述支撑件固定设置于所述背面,所述反射件具有压接部,所述压接部夹于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背面之间。
上述方案,通过在反射件上设置压接部,并通过至少两个支撑件将压接部抵压固定于锅体底部的背面,反射件与锅体底部的背面的固定连接点较现有技术至少多两个,即使锅体中部温度过高而变形,造成锅体与反射件中部的连接螺钉发生松动,甚至脱落,也不会导致反射件从锅体上脱落,提高了反射件与锅体连接的可靠性。此外,通过支撑件与压接部抵压配合的固定方式,具有安装结构简单,装配操作方便、便捷及成本低等优点。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反射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朝向所述背面延伸有侧壁,所述压接部设置于所述侧壁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且沿所述背面向背离所述电加热件的方向延伸。该方案,反射件形成了罩状结构,便于安装以及对电加热件的热辐射进行反射,和对电加热件进行保护。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侧壁为环状结构;环状结构的所述侧壁背离所述底板的边缘处设置有一个所述压接部,所述压接部沿所述侧壁的边缘连续延伸;该方案,便于在侧壁的边缘处形成压接部。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侧壁为环状结构;环状结构的所述侧壁背离所述底板的边缘处设置有两个以上所述压接部,所述压接部沿所述侧壁的边缘间隔排布。该方案,可以节省材料的应用。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散热孔。该方案,利于余热的散发。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支撑件(8)围绕所述反射件(7)设置,且沿所述背面向背离所述电加热件(14)的方向,所述反射件(7)与各所述支撑件(8)之间具有间隙。该方案,可以防止侧壁与支撑件直接接触,造成支撑件温度过高而对支撑件造成损伤。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压接部沿所述背面向背离所述电加热件的方向延伸的长度为1-50mm。该方案,可以保证支撑件具有合适的压接范围,来通过压接部将反射件的边缘压接固定在锅体的底部,以提高连接的可靠性。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压接部为翻边结构。该方案,便于加工。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支撑件与所述锅体配合的位置设置有止旋结构。该方案,可以防止支撑件与锅体发生转动。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止旋结构包括止旋凹槽,以及与所述止旋凹槽止旋配合的止旋凸起,所述止旋凹槽与所述止旋凸起分置于所述支撑件与所述锅体上。该方案,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背面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围绕所述支撑件靠近所述背面的端部延伸形成定位口,所述支撑件靠近所述背面的端部位于所述定位口内。该方案,便于对支撑件进行定位,提高了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剖面图;
图3为图2的A部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立体视角的爆炸图;
图5为图4的B部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立体视角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
锅盖-1;锅体-2;底部-3;止旋凸起-4;凸柱-5;压接部-6;反射件-7;支撑件-8;螺钉-9;散热孔-10;通孔-11;底板-12;侧壁-13;电加热件-14;安装槽-15;定位凸起-16;凸台-17;锥台-18;定位口-19;间隙-20;止旋凹槽-21;背面-22;安装空间-23;箭头-2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第一实施例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2、电加热件14、反射件7及支撑件8。
其中,锅体2例如但不限于为压铸件,锅体2底部的背面22,也即底部的外侧可以设置连接结构,以连接电加热件14、反射件7及支撑件8等部件,连接结构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这里不对其进行限定。锅体2的锅口处可以设置锅盖1。需要指出的是,该烹饪器具在使用时,锅体2的底部朝向使用者的一面为正面(换句话说底部的正面位于锅体2的烹饪容腔内),与正面相背的一面为背面22(换句话说底部的背面22位于锅体2的烹饪容腔外)。
其中,反射件7设置于所述锅体2底部3的背面22,所述反射件7与所述背面22之间形成有安装空间23。反射件7的中部还可以设置有通孔11,通过穿过该通孔11的螺钉(图中未示出)将反射件7的中部与锅体2底部3背面22的凸柱5固定在一起。反射件7至少用于将电加热件14向远离锅体2底部3方向散发的热量,反射向锅体2的底部3,以提高加热效果及加热效率,降低能耗。
其中,电加热件14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安装空间23内;电加热件14可以通过上述的连接结构固定安装空间内,如固定在锅体2底部3的背面22。例如但不限于,该电加热件14为电加热盘管,连接结构可以包括与电加热盘管弯折走向相匹配的安装槽15,电加热盘管位于安装槽15内,例如但不限于电加热盘管卡在安装槽15内实现其固定连接。在设置安装槽15的情况下,锅体2底部3的背面22为非平面,当然,也可以不设置安装槽15,在不设置安装槽15的情况下,锅体2底部3的背面22可以为平面。在锅体2底部3的背面22为平面时,可以在背面22通过螺钉连接压片,通过压片将电加热盘管压在背面22以实现电加热盘管的固定。
至少两个支撑件8,各所述支撑件8固定设置于所述锅体2底部3的背面22,反射件7具有压接部6,压接部6夹于支撑件8与背面22之间。支撑件8例如但不限于为支脚,例如但不限于,在设置两个支撑件8时,支撑件8选用长条形的结构,以满足具有足够的支撑接触面积来保证该烹饪器具放置的稳定性,在设置三个以上支撑件8时,支撑件8选用柱状结构,这里不对柱状结构的具体形状进行限定,例如可以是四棱柱、锥台、或不规则形状的柱体等,其可以通过螺钉9等部件固定在锅体2底部3的背面22。支撑件8一方面用于对锅体2进行支撑,使该烹饪器具下方与放置该烹饪器具的物体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通过该间隙可以进行散热;另一方面用于将压接部6抵压固定在锅体2底部3的背面22。这里所说的抵压固定是指相配合的部件之间相抵以形成固定连接,换句话说是压接部6夹在锅体2底部3的背面22。在该示例中,支撑件8的顶面抵在压接部6的底面,使压接部6的顶面抵在锅体2底部3的背面22,以形成支撑件8、压接部6及锅体2底部3的背面22这三者间的抵压固定连接。
上述方案,通过在反射件7上设置压接部6,并通过至少两个支撑件8将压接部6抵压固定于锅体2底部3的背面22,使得反射件7与锅体2底部3的背面22的固定连接点较现有技术至少多两个,即使锅体2中部温度过高而变形,造成锅体2与反射件7中部的连接螺钉发生松动,甚至脱落,也不会导致反射件7从锅体2上脱落,提高了反射件7与锅体2连接的可靠性。此外,压接部6夹在支撑件8与锅体2底部3的背面22之间的固定方式,具有安装结构简单,装配操作方便、便捷及成本低等优点。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反射件7包括底板12,例如但不限于,该底板12可以是平板,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具有一定凸凹结构的板。所述底板12朝向锅体2底部3的背面22延伸有侧壁13,所述压接部6设置于所述侧壁13远离所述底板12的一侧,且沿锅体2底部3的背面22向背离所述电加热件14的方向延伸。该方案,反射件7形成了罩状结构,其向上罩在电加热件14外,便于安装以及对电加热件14的热辐射进行反射,和对电加热件14进行保护。该反射件7例如但不限于,可以通过金属板一体冲压形成。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侧壁13为环状结构,该环状结构可以是圆环状、椭圆环状、四边形环状、多边形环状等。环状结构的所述侧壁13背离所述底板12的边缘处设置有一个所述压接部6,所述压接部6沿所述侧壁13的边缘连续延伸;该方案,便于在侧壁13的边缘处形成压接部6。另外,在侧壁13的边缘处形成一个连续延伸的压接部6,在各支撑件8的位置处均具有压接部6,一方面在装配的时候,可以不用转动反射件7以使压接部6与支撑件8一一对应,来防止某些支撑件8无法压接到压接部6,因此提高了装配效率;另一方面,连续延伸的压接部6提高了反射件7开口部位的强度,提高了抗变形的能力。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底板1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散热孔10。在该示例中设置了多个散热孔10,散热孔10可以采用各种结构形式的通孔,如圆孔,长条孔等,该示例中采用的是鱼鳞孔。通过在底板12上设置散热孔10,利于余热的散发。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支撑件8围绕所述反射件7设置,且沿所述背面22向背离所述电加热件14的方向,如图3箭头24所示的方向,所述反射件7与各所述支撑件8之间具有间隙20,也就是说所述侧壁13与支撑件8相对的侧面之间具有间隙20。该间隙20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例如,若支撑件8的耐热能力较低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增大间隙20;若支撑件8的耐热能力较高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减小间隙20。该方案,可以防止侧壁13造成支撑件8温度过高而对支撑件8造成损伤。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压接部6沿所述背面22向背离所述电加热件14的方向延伸的长度L为1-50mm。该方案,可以保证支撑件8可以具有合适的压接范围,来通过压接部6将反射件7的边缘压接固定在锅体2的底部3,以提高连接的可靠性。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压接部6为翻边结构。该翻边结构可以是在反射件7成型过程中一体冲压形成的。例如但不限于,在加工时,裁剪或冲切一块金属板,将该金属板放置于冲压模具的定模板上,该定模板上具有型腔,该型腔可以是一个阶梯盲孔。动模板上具有阶梯形的凸柱,在动模板与定模板合模过程中,金属板被挤压变形,逐渐形成了底板12,与底板12连接的侧壁13及与侧壁13连接的压接部6的形状。该方案,可以通过一次冲压,形成了反射件7的形状,便于加工。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支撑件8与所述锅体2配合的位置设置有止旋结构。该方案,可以防止支撑件8与锅体2发生转动。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止旋结构包括止旋凹槽21,以及与所述止旋凹槽21止旋配合的止旋凸起4,所述止旋凹槽21与所述止旋凸起4分置于所述支撑件8与所述锅体2上。止旋凹槽21与止旋凸起4只要可以吻合配合即可。在该示例中,止旋凸起4设置在锅体2的底部3,止旋凸起4可以作为上述连接结构的一部分,该止旋凸起4包括一个锥台18,该锥台18直径大的一端连接在锅体2的底部3,这样便于脱模,在锥台18与锅体2的底部3连接的位置设置凸台17,锥台18与凸台17共同形成了一个非圆柱形的结构,在其与止旋凹槽21吻合配合后,即可防止支撑件8与锅体2发生转动。该方案,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背面22设置有定位凸起16,所述定位凸起16围绕所述支撑件8靠近所述背面22的端部延伸形成定位口19,所述支撑件8靠近所述背面22的端部位于所述定位口19内。在装配时,先将支撑件8放置在该定位口19内,然后,在通过螺钉9将支撑件8固定在上述止旋凸起4上。该方案,便于对支撑件8进行定位,提高了装配效率。
第二实施例
如图6所示,该示例与上述示例的主要区别在于反射件7的不同,在该示例中,反射件7的侧壁13为环状结构,该环状结构可以是圆环状、椭圆环状、四边形环状、多边形环状等。环状结构的侧壁13背离所述底板12的边缘处设置有两个以上所述压接部6,所述压接部6沿所述侧壁13的边缘间隔排布。压接部6的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其可以与支撑件8的数量相同,且与支撑件8一一对应,也可以不与支撑件8的数量相同。图6所示出的是设置了四个支撑件8,并且压接部6同样设置了四个,支撑件8与压接部6一一对应,一个支撑件8对一个压接部6实施压接固定。该方案,压接部6是间隔设置的,因此可以节省材料的应用。
需要理解的是,上文如有涉及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每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包括一个以上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2);
反射件(7),所述反射件(7)设置于所述锅体(2)底部(3)的背面(22),所述反射件(7)与所述背面(22)之间形成有安装空间(23);
电加热件(14),所述电加热件(14)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安装空间(23)内;
至少两个支撑件(8),各所述支撑件(8)固定设置于所述背面(22),所述反射件(7)具有压接部(6),所述压接部(6)夹于所述支撑件(8)与所述背面(2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件(7)包括底板(12),所述底板(12)朝向所述背面(22)延伸有侧壁(13),所述压接部(6)设置于所述侧壁(13)远离所述底板(12)的一侧,且沿所述背面(22)向背离所述电加热件(14)的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13)为环状结构;
环状结构的所述侧壁(13)背离所述底板(12)的边缘处设置有一个所述压接部(6),所述压接部(6)沿所述侧壁(13)的边缘连续延伸;或,
环状结构的所述侧壁(13)背离所述底板(12)的边缘处设置有两个以上所述压接部(6),所述压接部(6)沿所述侧壁(13)的边缘间隔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散热孔(1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8)围绕所述反射件(7)设置,且沿所述背面(22)向背离所述电加热件(14)的方向,所述反射件(7)与各所述支撑件(8)之间具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部(6)沿所述背面(22)向背离所述电加热件(14)的方向延伸的长度为1-50mm。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部(6)为翻边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8)与所述锅体(2)配合的位置设置有止旋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旋结构包括止旋凹槽(21),以及与所述止旋凹槽(21)止旋配合的止旋凸起(4),所述止旋凹槽(21)与所述止旋凸起(4)分置于所述支撑件(8)与所述锅体(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22)设置有定位凸起(16),所述定位凸起(16)围绕所述支撑件(8)靠近所述背面(22)的端部延伸形成定位口(19),所述支撑件(8)靠近所述背面(22)的端部位于所述定位口(19)内。
CN202120157957.2U 2021-01-20 2021-01-20 烹饪器具 Active CN2155838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57957.2U CN215583828U (zh) 2021-01-20 2021-01-20 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57957.2U CN215583828U (zh) 2021-01-20 2021-01-20 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83828U true CN215583828U (zh) 2022-01-21

Family

ID=79869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57957.2U Active CN215583828U (zh) 2021-01-20 2021-01-20 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838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583828U (zh) 烹饪器具
EP3285009B1 (en) Pressing element and induction hob comprising a pressing element
WO2022057570A1 (zh) 分体式烹饪器具
JP5419800B2 (ja) 照明器具
CN213371317U (zh) 一种烹饪电器
CN212117844U (zh) 外锅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5777494U (zh) 煎烤机
CN210121059U (zh) 烹饪器具
CN214700843U (zh) 电陶炉加热装置和电陶炉
CN215914119U (zh) 烹饪器具
CN219249828U (zh) 烹饪器具
CN218390704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20124446U (zh) 煲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20024744U (zh) 煲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6628251U (zh) 加热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0611928U (zh) 电煎锅
CN219742544U (zh) 料理杯组件及料理机
CN213551272U (zh) 外壳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9940311U (zh) 煲体及烹饪器具
CN215820628U (zh) 加热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3371316U (zh) 一种烹饪电器
CN210748733U (zh) 锅体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2234118U (zh) 烹饪器具
CN217118198U (zh) 烤箱
CN216960238U (zh) 电磁加热装置及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