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82290U - 一种控制电路板安装结构及平衡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电路板安装结构及平衡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82290U
CN215582290U CN202121001387.4U CN202121001387U CN215582290U CN 215582290 U CN215582290 U CN 215582290U CN 202121001387 U CN202121001387 U CN 202121001387U CN 215582290 U CN215582290 U CN 2155822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control circuit
motor shaft
mounting structur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0138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臧传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ngkang Xiaol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ngkang Xiaol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ngkang Xiaol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ngkang Xiaol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0138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822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822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822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电路板安装结构及平衡车,所述控制电路板安装结构包括:车体,包括对应设置的两个车壳,两个所述车壳围成容纳空间;电机轴,一端穿过所述容纳空间并与一个所述车壳固定连接;控制电路板,套设固定于所述电机轴上,且位于所述容纳空间中。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车体包括两个对应设置的车壳,两个车壳围成容纳空间,电机轴一端穿过容纳空间,并与一个车壳固定连接,控制电路板套设固定于电机轴上,且位于容纳空间内,所述控制电路板安装结构安装简单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电路板安装结构及平衡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衡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控制电路板安装结构及平衡车。
背景技术
随着平衡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平衡车作为出行的代步工具。在平衡车领域中,平衡车的控制电路板一般直接设置在平衡车的车壳内侧面上或者车体内部中,安装步骤较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电路板安装结构,所述控制电路板安装结构具有安装简单方便等特点,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控制电路板安装结构,包括:车体,包括对应设置的两个车壳,两个所述车壳围成容纳空间;电机轴,一端穿过所述容纳空间并与一个所述车壳固定连接;控制电路板,套设固定于所述电机轴上,且位于所述容纳空间中。
优选地,各所述车壳均包括底板,以及与所述底板一端连接的侧板,所述车体还包括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底板的内侧面上的安装座,所述电机轴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两个所述侧板及两个所述底板之间围成容纳空间。
优选地,所述控制电路板安装结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的固定座,所述控制电路板紧固连接于所述固定座的竖直侧面上,且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有供电机轴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供电机轴穿过的第二通孔。
优选地,两个所述侧板上均设有半孔,两个所述半孔组成电机轴孔,所述固定座靠近所述侧板的侧面上设有凸部,所述第二通孔设置于所述凸部中,所述电机轴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中,所述凸部穿设于所述电机轴孔中。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的竖直侧面均与各所述侧板抵接设置,所述控制电路板安装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机轴上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固定座抵接设置,且所述固定座位于所述限位件及所述侧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控制电路板安装结构还包括间隔套设于所述电机轴远离所述安装座一侧上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凸部抵接设置。
优选地,所述电机轴外侧面上设有第一限位面,所述第二通孔内侧面上设有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一限位面与所述第二限位面抵接设置。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远离所述侧板的竖直侧面上设有容纳腔,所述控制电路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容纳腔中。
优选地,其中一个所述底板的内侧面上还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安装座及所述侧板之间,部分所述固定座设置于所述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平衡车,该平衡车包括所述的控制电路板安装结构。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提供的一种控制电路板安装结构,车体包括两个对应设置的车壳,两个车壳围成容纳空间,电机轴一端穿过容纳空间,并与一个车壳固定连接,控制电路板套设固定于电机轴上,且位于容纳空间内。所述控制电路板安装结构只需将控制电路板套设固定于电机轴上,且位于容纳空间内,安装简单方便。
其次,车壳包括底板,以及与底板一端连接的侧板,车体还包括设置于其中一个底板的内侧面上的安装座,安装座、两个侧板及两个底板之间围成了容纳空间,容纳空间位于车体的边缘处,控制电路板安装于容纳空间中,不需再占据车体中心处的位移,节省了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板安装结构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壳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壳的装配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其中一个车壳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轴、控制电路板及固定座的装配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座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座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板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轴、固定座、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的装配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轴及限位件的示意图。
1、车壳;11、底板;111、凹槽;12、侧板;121、电机轴孔;13、安装座;2、电机轴;21、第一限位面;3、控制电路板;31、第一通孔;4、固定座;41、第二通孔;411、第二限位面;42、凸部;43、容纳腔;5、限位件;61、第一轴承;62、第二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描述仅是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各个不同实施例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组合,以构成未在以下描述中示出的其他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控制电路板安装结构,包括:两个车壳1、安装座13及控制电路板3。两个车壳1相互对应设置,均包括底板11以及与所述底板11一端连接的侧板12;安装座13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车壳1的底板11的内侧面上,且所述安装座13、两个所述侧板12及两个所述底板11之间围成容纳空间,电机轴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座13上,另一端穿过容纳空间及两个所述侧板12;控制电路板3安装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在上述实施例中,上述技术方案中所提供的一种控制电路板安装结构,车体包括两个对应设置的车壳1,两个车壳1围成容纳空间,电机轴2一端穿过容纳空间,并与一个车壳1固定连接,控制电路板3套设固定于电机轴2上,且位于容纳空间内。所述控制电路板安装结构只需将控制电路板3套设固定于电机轴2上,且位于容纳空间内,安装简单方便。
其次,车壳1包括底板11,以及与底板11一端连接的侧板12,车体还包括设置于其中一个底板11的内侧面上的安装座13,安装座13、两个侧板12及两个底板11之间围成了容纳空间,容纳空间位于车体的边缘处,控制电路板3安装于容纳空间中,不需再占据车体中心处的位移,节省了空间。
请参阅图2及图3,两个车壳1上下对应设置,优选为层叠设置,且两个所述车壳1相对盖设固定,形成容纳空间。每个所述车壳1均包括底板11及侧板12,所述侧板12与所述底板11的一端连接设置,且两个所述侧板12之间相对延伸设置。两个所述车壳1配合安装后,两个侧板12抵接设置。且每个所述侧板12上均贯穿设有一个半圆,两个所述半圆拼合后形成电机轴孔121。
请参阅图4,其中一个车壳1的内侧面上设有安装座13,所述安装座13与所述侧板12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底板11、两个所述侧板12及所述安装座13围成了容纳空间。更为优选地,其中一个所述底板11内侧面上还设有凹槽111,所述凹槽111位于所述安装座13及所述侧板12之间。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底板11的内侧面上均可以设有凹槽111。
请参阅图5至图10,所述控制电路板3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控制电路板3可以直接固定于所述电机轴2上,所述控制电路板3与所述电机轴2之间不可发生相对转动或位移。更为优选地,所述控制电路板3竖直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所述控制电路板3上设有第一通孔31,所述电机轴2穿过所述第一通孔31。所述控制电路板3上可以设有连接孔,可以通过紧固件直接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电机轴2上。
在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板安装结构还可以包括固定座4,所述固定座4呈圆柱状并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固定座4上还贯穿设有第二通孔41,所述电机轴2穿过所述第二通孔41。更为优选地,所述固定座4竖直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所述控制电路板3可以设置于所述固定座4远离所述侧板12的竖直侧面上。
为了所述控制电路板3在所述固定座4上设置的更加稳定,所述固定座4远离所述侧板12的竖直侧面上还设有容纳腔43,所述容纳腔43可以设为圆形,因此所述控制电路板3也可以设置圆环形。所述控制电路板3设置于所述容纳腔43内,且所述控制电路板3上设有连接孔,所述容纳腔43内也可以设置连接孔,紧固件穿过各连接孔,以使所述控制电路板3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容纳腔43内。所述控制电路板3稳定的安装于所述固定座4上有利于平衡车运行的更加稳定顺畅,提升驾驶者的使用体验。且所述容纳腔43也可以起到保护所述控制电路板3的作用,防止所述控制电路板3因撞击等遭到损坏。
为了加强所述固定座4的结构强度,所述固定座4上可以设置多个加强筋,各所述加强筋之间可以间隔设置或者交错设置,且所述加强筋优选设置于所述容纳腔43内。
当然,所述固定座4、所述控制电路板3及所述容纳腔43的形状并不局限于上述情况,例如所述固定座4设为长方形,所述容纳腔43可以设为方形,所述控制电路板3的形状可以与所述容纳腔43的形状相适配;所述控制电路板3也可以通过别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容纳腔43内,例如所述控制电路板3上设有卡扣,所述容纳腔43内设有卡扣孔,所述卡扣卡设于所述卡扣孔内。
在优选地实施例中,设有所述固定座4的一种情况下,所述固定座4靠近所述侧板12的竖直侧面可以直接与两个所述侧板12抵接设置。且所述控制电路板安装结构还可以包括限位件5,所述限位件5可以为卡簧或者螺母等。所述限位件5为卡簧时,所述电机轴2上设有卡槽,所述卡簧卡设于所述卡槽内,且所述卡簧与所述容纳腔43的底面抵接设置;所述限位件5为螺母时,所述电机轴2靠近所述安装座13的一端上可以设有外螺纹,所述螺母转动设置于所述电机轴2上且与所述容纳腔43的底面抵接设置,即所述固定座4位于所述侧板12与所述限位件5之间。所述限位件5和所述侧板12可以限制所述固定座4沿所述电机轴2的轴向发生位移,使得所述固定座4的安装更加稳定。更为优选地,所述第二通孔41的内侧面上还设有第二限位面411,所述第二限位面411沿所述电机轴2的轴向延伸设置;所述电机轴2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一限位面21,所述第一限位面21沿所述电机轴2的轴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限位面21与所述第二限位面411抵接设置,可以防止所述固定座4与所述电机轴2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使得所述固定座4的安装更加稳定。
更为优选地,所述电机轴2穿过所述第二通孔41以及所述电机轴孔121,所述电机轴2外侧面与所述电机轴孔121内侧面抵接设置,因此车壳1外侧的灰尘等杂质无法通过所述电机轴孔121进入所述车壳1内,保证了车壳1内部的清洁,使得平衡车可以稳定运行。
在优选地实施例中,设有所述固定座4的另一种情况下,所述固定座4靠近所述侧板12的竖直侧面上还可以设有凸部42,所述凸部42沿所述电机轴2的轴向延伸设置。所述凸部42插设于所述电机轴孔121中,且所述凸部42的外侧面与所述电机轴孔121的内侧面抵接设置,同样可以防止车壳1外侧的灰尘等杂质无法通过所述电机轴孔121进入所述车壳1内。所述第二通孔41可以贯穿设置于所述凸部42中。此时,所述固定座4可以与所述侧板12抵接设置,也可以不与所述侧板12抵接设置。该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所述凸部42,其余设计特征均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更为优选地,所述控制电路板安装结构还包括第一轴承61和第二轴承62,所述第一轴承61与所述第二轴承62间隔套设于所述电机轴2穿出所述电机轴孔121的一侧上。所述凸部42也穿过所述电机轴孔121延伸至所述车壳1外侧,且所述凸部42远离所述安装座1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轴承61抵接设置。即所述固定座4位于所述限位件5及所述轴承之间,所述固定座4不可沿所述电机轴2的轴向发生位移。所述第一轴承61也可以防止所述固定座4沿所述电机轴2的轴向发生位移,使得所述固定座4的安装更加稳定。
在优选地实施例中,部分所述固定座4设置于所述凹槽111内,且所述凹槽111的侧壁可以与所述固定座4抵接设置,即可以限制所述固定座4沿所述电机轴2的轴向发生位移,使得所述固定座4的安装更加稳定。
在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板3远离所述侧板12的侧面上可以设置多个接线插座,所述电机轴2中可以贯穿设置穿线孔,所述穿线孔沿所述电机轴2的轴向延伸设置。各线束可以一端与所述接线插座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穿线孔,延伸至所述轮毂电机内,并与相应部件连接。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控制电路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包括对应设置的两个车壳(1),两个所述车壳(1)围成容纳空间;
电机轴(2),一端穿过所述容纳空间并与一个所述车壳(1)固定连接;
控制电路板(3),套设固定于所述电机轴(2)上,且位于所述容纳空间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车壳(1)均包括底板(11),以及与所述底板(11)一端连接的侧板(12),所述车体还包括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底板(11)的内侧面上的安装座(13),所述电机轴(2)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座(13)上;所述安装座(13)、两个所述侧板(12)及两个所述底板(11)之间围成容纳空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电路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安装结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的固定座(4),所述控制电路板(3)紧固连接于所述固定座(4)的竖直侧面上,且所述控制电路板(3)上设有供电机轴(2)穿过的第一通孔(31),所述固定座(4)上设有供电机轴(2)穿过的第二通孔(4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电路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板(12)上均设有半孔,两个所述半孔组成电机轴孔(121),所述固定座(4)靠近所述侧板(12)的侧面上设有凸部(42),所述第二通孔(41)设置于所述凸部(42)中,所述电机轴(2)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41)中,所述凸部(42)穿设于所述电机轴孔(121)中。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电路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4)的竖直侧面均与各所述侧板(12)抵接设置,所述控制电路板安装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机轴(2)上的限位件(5),所述限位件(5)与所述固定座(4)抵接设置,且所述固定座(4)位于所述限位件(5)及所述侧板(12)之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电路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安装结构还包括间隔套设于所述电机轴(2)远离所述安装座(13)一侧上的第一轴承(61)和第二轴承(62),所述第一轴承(61)与所述凸部(42)抵接设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电路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2)外侧面上设有第一限位面(21),所述第二通孔(41)内侧面上设有第二限位面(411),所述第一限位面(21)与所述第二限位面(411)抵接设置。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电路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4)远离所述侧板(12)的竖直侧面上设有容纳腔(43),所述控制电路板(3)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容纳腔(43)中。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电路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底板(11)的内侧面上还设有凹槽(111),所述凹槽(111)位于所述安装座(13)及所述侧板(12)之间,部分所述固定座(4)设置于所述凹槽(111)内。
10.一种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电路板安装结构。
CN202121001387.4U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控制电路板安装结构及平衡车 Active CN2155822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01387.4U CN215582290U (zh)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控制电路板安装结构及平衡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01387.4U CN215582290U (zh)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控制电路板安装结构及平衡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82290U true CN215582290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60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01387.4U Active CN215582290U (zh)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控制电路板安装结构及平衡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822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2195214A (ja) 電線保持部材
CN215582290U (zh) 一种控制电路板安装结构及平衡车
JP3897796B2 (ja) 車両用アンテナの取付構造
CN217643069U (zh) 纤维固定器、轴承电腐蚀防护导电环及电机
CN217009620U (zh) 一体式充电枪及其端子组件
EP2830197B1 (en) Supporting device of brush bracket and motor
CN114530712A (zh) 一体式充电枪及其端子组件
CN213292566U (zh) 一种平衡车轮轴固定装置及平衡车
CN210225892U (zh) 电子器件固定座和车载充电装置
CN109693626B (zh) 一种行车记录仪电源接口结构
US6531800B2 (en) Brush assembling structure for fuel pump
CN209948266U (zh) 连接器组件
CN216751222U (zh) 车载磁吸无线充电装置
CN220873898U (zh) 一种线材组件及拓展坞
CN213292567U (zh) 一种平衡车轮轴固定装置及平衡车
CN217361901U (zh) 天线结构及机动车
CN108021855B (zh) 中控开关组件和车辆
CN107925316B (zh) 带电刷装置的电动机
CN210707267U (zh) 支架组件和车辆
CN219497710U (zh) 一种保险丝盒及车辆
CN215663216U (zh) 接插件固定装置及车辆
CN212968357U (zh) 充电接口
CN212979806U (zh) 一种减振装置、电动压缩机、电动压缩机组件和汽车
CN220053708U (zh) 用于电池的线束支架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4171197U (zh) 悬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