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76008U - 防静电液晶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防静电液晶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76008U
CN215576008U CN202121728381.7U CN202121728381U CN215576008U CN 215576008 U CN215576008 U CN 215576008U CN 202121728381 U CN202121728381 U CN 202121728381U CN 215576008 U CN215576008 U CN 2155760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layer
static
crystal panel
crystal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2838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傲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2838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760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760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76008U/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92071 priority patent/WO2023005337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FSTATIC ELECTRICITY; NATURALLY-OCCURRING ELECTRICITY
    • H05F3/00Carrying-off electrostatic charges
    • H05F3/02Carrying-off electrostatic charges by means of earthing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防静电液晶显示器,所述防静电液晶显示器包括壳体、液晶面板和防静电结构,所述液晶面板固定于所述壳体上;所述防静电结构包括层叠设置的导电层和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位于所述导电层范围内且所述绝缘层的面积小于所述导电层的面积;其中所述防静电结构位于壳体与所述液晶面板之间,所述导电层远离所述绝缘层的表面抵靠于所述液晶面板上,所述导电层与所述壳体电性连接。通过上述方式,使得导电层至少部分结构直接与液晶面板接触,极大的提高了液晶面板的防静电能力。

Description

防静电液晶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防静电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工作时,其液晶面板上存在静电,如果不及时释放这些静电,就会对液晶显示器的元器件造成短路损坏。为释放液晶面板上的静电,现有技术中导电布通常粘贴于液晶面板的覆晶薄膜对应区域且导电胶布与壳体的金属部分电性连通,进而实现液晶面板的接地。但为防止液晶面板的覆晶薄膜被挤压出现短路,覆晶薄膜与导电布之间需填充泡棉以减小导电布对覆晶薄膜的压力,使得液晶面板上的静电需要穿过泡棉才能传导到金属壳体上,弱化了液晶面板的防静电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防静电液晶显示器。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静电液晶显示器,包括:
壳体;
液晶面板,所述液晶面板固定于所述壳体上;以及
防静电结构,所述防静电结构包括层叠设置的导电层和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位于所述导电层范围内且所述绝缘层的面积小于所述导电层的面积;
其中所述防静电结构位于壳体与所述液晶面板之间,所述导电层远离所述绝缘层的表面抵靠于所述液晶面板上,所述导电层与所述壳体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防静电结构还包括导电件,所述导电件的一端与所述导电层远离所述绝缘层的表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前框、中框和背板,所述前框与所述背板围成容置空间,所述中框收容于所述容置空间中;所述液晶面板收容于所述容置空间中并位于所述前框与所述中框之间,所述导电件远离所述导电层的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前框、所述中框或所述背板中的一个。
可选地,所述前框与所述中框采用塑胶材质制成,所述背板采用金属材质制成,所述导电件远离所述导电层的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背板。
可选地,所述导电层与所述导电件是一体式结构。
可选地,所述液晶面板具有线路层,所述防静电液晶显示器还包括覆晶薄膜,所述覆晶薄膜的一端与所述线路层电性连接;所述绝缘层遮盖所述覆晶薄膜连接所述线路层的位置,用于隔离所述导电层与所述覆晶薄膜。
可选地,所述覆晶薄膜远离所述线路层的一端与所述导电件错位设置。
可选地,所述防静电结构还包括弹性层,所述弹性层位于所述导电层与所述壳体之间。
可选地,述防静电结构还包括粘接层,所述粘接层位于所述弹性层与所述壳体之间。
可选地,所述导电层采用导电碳纤维材料制成。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静电液晶显示器,通过使绝缘层位于导电层范围内且绝缘层的面积小于导电层的面积,使得导电层至少部分结构直接与液晶面板接触,极大的提高了液晶面板的防静电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静电液晶显示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防静电液晶显示器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区域C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防静电液晶显示器沿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区域D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防静电液晶显示器沿B-B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的区域E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的防静电液晶显示器中防静电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的防静电结构的仰视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区域F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是图8所示的防静电结构一个变形的截面示意图;
图12是图4所示的防静电液晶显示器一个变形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照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静电液晶显示器的立体示意图。本申请提供一种防静电液晶显示器100。具体地,该显示器可以应用于移动或便携式并执行无线通信的各种类型的计算机系统设备中(图1中只示例性的示出了一种形态)。具体地,显示器可以为移动电话或智能电话(例如,基于iPhone TM,基于Android TM的电视),便携式游戏设备(例如Nintendo DS TM,PlayStation Portable TM, Gameboy Advance TM,iPhone TM)、膝上型电脑、PDA、便携式互联网设备、音乐播放器以及数据存储设备,其他手持设备以及诸如头戴式耳机等,显示器还可以为其他的需要充电的可穿戴设备(例如,诸如电子手镯、电子项链、显示器或智能手表的头戴式设备(HMD))。
请参照图2和图3,图2是现有技术中防静电液晶显示器的部分截面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区域C的局部放大示意图。现有技术中,防静电液晶显示器100通常包括防静电结构301、壳体302、液晶面板 303和覆晶薄膜。液晶面板303固定于壳体302上,防静电结构301位于壳体302与液晶面板303之间,一方面使液晶面板303与壳体302电性连接,实现液晶面板303的接地,另一方面用于填充壳体302与液晶面板303之间的间隙,避免液晶面板303相对壳体302震动,提高液晶面板303的可靠性。液晶面板303上设有线路层(图未示),覆晶薄膜与线路层电性连接,用于为液晶面板303提供电信号。
防静电结构301通常包括导电层3011和泡棉层3012,导电层3011 和泡棉层3012沿防静电结构301的厚度方向依次层叠设置。导电层3011 设置于覆晶薄膜连接线路层的位置并与壳体302的金属部分电性连通,以实现液晶面板303的接地。泡棉层3012设置于覆晶薄膜与导电层3011 之间,以避免导电层3011直接作用于覆晶薄膜的表面挤压覆晶薄膜,并使覆晶薄膜发生短路。但是如此设置,使得液晶面板303上的静电需要穿过泡棉才能传导到金属壳体302上,弱化了液晶面板303的防静电能力。
请参照图4至图7,图4是图1所示的防静电液晶显示器沿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的区域D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图1所示的防静电液晶显示器沿B-B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的区域E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防静电液晶显示器100,可包括防静电结构10、壳体20、液晶面板30和覆晶薄膜40。液晶面板30固定于壳体20上,防静电结构10位于壳体20与液晶面板 30之间,一方面使液晶面板30与液晶面板30电性连接,实现液晶面板 30的接地,另一方面用于填充壳体20与液晶面板30之间的间隙,避免液晶面板30相对壳体20震动,提高液晶面板30的可靠性。其中,液晶面板30具有线路层(图未示),线路层与覆晶薄膜40电性连接,用于使液晶面板30能够接收电信号。
请参照图8,图8是图7所示的防静电液晶显示器中防静电结构的截面示意图。防静电结构10可包括粘接层11、弹性层12、导电层13 和绝缘层14,其中粘接层11、弹性层12、导电层13和绝缘层14沿防静电结构10厚度方向依次层叠设置。也即,粘接层11位于弹性层12背离导电层13的表面,弹性层13位于粘接层11与导电层13之间,导电层13位于弹性层12余绝缘层14之间。
其中,粘接层11固定连接于壳体20上,实现防静电结构10与壳体20的固定连接,用于防静电结构10相对壳体20位置不变,防止防静电液晶显示器100振动时自防静电液晶显示器100脱落,提高防静电结构10固定连接的可靠性。在本实施例中,粘接层11的材质是背胶,背胶能有效改善硅胶材质的表面极性,大大提高粘接性能,并具有初粘力强、粘结强度大、使用方便等特点。
弹性层12一方面用于吸收壳体20对液晶面板30的挤压力,避免壳体20与液晶面板30硬接触,减小液晶面板30边缘破碎的可能,另一方面使绝缘层14充分与液晶面板30接触,以使导电层13能够尽可能地靠近液晶面板30,使导电层13与液晶面板30之间建立有效电性连接,实现液晶面板30的有效接地。本实施方式中,弹性层12的材质为泡棉,泡棉具有质量轻、成本低且取材容易等特点。
请一并参照图4至图7,导电层13可与液晶面板30接触,用于将液晶面板30上的静电传导至壳体20上,以实现接地的目的。可选地,导电层13呈长方形矩形框状结构,对应地,粘接层11、弹性层12的形状对应于导电层13的形状并呈长方形矩形框状,以能够均匀地抵接于液晶面板30的边缘。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层13可采用可导电布,具体地导电布以纤维布为基材,经过前置处理后施以电镀金属镀层使其具有金属特性而成为导电纤维布,以使其具有柔韧性好、厚度薄且导电性能好的优点。
请一并参照图9和图10,图9是图8所示的防静电结构的仰视示意图,图10是图9所示的区域F的局部放大示意图。绝缘层14设置于导电层13背离弹性层12的表面,用于隔离部分液晶面板30。绝缘层14 用于避免导电层13直接与覆晶薄膜40接触,使得液晶面板30的线路层发生短路,损坏防静电液晶显示器100。可选地,绝缘层14位于导电层13的范围内且绝缘层14的面积小于导电层13的面积,以使绝缘层 14能够遮盖覆晶薄膜40且导电层13远离绝缘层14的部分能够直接与液晶面板30接触。
换言之,绝缘层14位于导电层13与液晶面板30之间,绝缘层14 能够遮盖覆晶薄膜40但不完全遮盖导电层13,使得导电层13部分结构能够直接贴附于液晶面板30上,使得液晶面板30上的静电能够及时接地的同时,又避免导电层13直接与覆晶薄膜40接触使得覆晶薄膜40 发生短路。本实施方式中,绝缘层14采用的非金属麦拉,麦拉具有绝缘强度高,耐电压高,抗潮湿、气体、高热及化学物质的侵袭,并且收缩率低、不易脆化、耐磨损。
具体地,导电层13朝向绝缘层14的一侧至少可划分为第一区域 131、第二区域132和第三区域133,其中第一区域131可用于贴设绝缘层14,第二区域132可用于直接与液晶面板30接触,第三区域133可直接或者间接与壳体20电性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防静电结构10还可包括导电件15,导电件15的一端与防静电结构 10的导电层13电性连接,另一端与壳体20电性连接,进而实现防静电结构10与壳体20的电性连接。具体地,导电件15的两端分别设置背胶,导电件15的一端通过背胶贴设于导电层13的第三区域133,实现导电件15与导电层13的电性连接,导电件15的另一端通过背胶贴设于壳体20上,用于液晶面板30通过防静电结构10的导电层13、导电件15与壳体20实现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件15可采用导电布制成,也即可采用导电碳纤维制成,也可采用导电金属膜,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请参照图11,图11图8所示的防静电结构一个变形的截面示意图。可选地,导电层13还可与导电件15是一体式结构,以减少导电层13 与导电件15之间的固定连接,简化生产工艺,并提高防静电结构10的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防静电结构10可包括弹性层12、导电层13和绝缘层14,其中弹性层12、导电层13和绝缘层14沿防静电结构10厚度方向依次层叠设置。
再又一个实施例中,防静电结构10可包括导电层13和绝缘层14,其中导电层13和绝缘层14沿防静电结构10厚度方向依次层叠设置。
请参照图4至图7,壳体20可包括前框21、中框22和背板23,前框21与背板23可围成容置空间201,中框22收容于容置空间201中。换言之,背板23位于前框21的背侧,背板23将中框22抵紧并固定于前框21上。前框21与中框22配合,经液晶面板30夹持固定,实现壳体20与液晶面板30的固定连接。
具体地,前框21可包括第一挡板211及自第一挡板211的边缘延伸形成的第一侧沿212。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挡板211呈长方形框状结构,对应地第一侧沿212呈长方形框状结构且第一侧沿212垂直于第一挡板 211,第一挡板211与第一侧沿212围成收容腔21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挡板211还可呈椭圆形、正方形等框状结构,在此不一一举例。
中框22可包括第二挡板221及自第二挡板221的相对两侧边缘延伸形成的第二侧沿222和第三侧沿223,第二侧沿222与第三侧沿223 间隔相对设置并与第二挡板221围成固定腔220。本实施方式,第二挡板221呈长方形框状结构,且第二挡板221能够收容于收容腔210中且第二侧沿222能够抵靠于第一侧沿212,使得前框21能够包裹中框22。
背板23可包括支撑板231及自支撑板231边沿延伸形成的固定板 232,支撑板231用于支撑壳体20。具体地,固定板232呈长方形框状结构且能够收容于中框22的固定腔220中,固定板232与第二侧沿222 贴合,用于中框22固定连接。
请参照图12,图12是图4所示的防静电液晶显示器一个变形的截面示意图。请参照图12,壳体20还可包括固定件24譬如螺钉,第一侧沿212上可开设有第一固定孔2121,第二侧沿222上可开设有对应于第一固定孔2121的第二固定孔2221,固定板232上可开设有对应于第二固定孔2221的第三固定孔2321,固定件24穿设于第一固定孔2121、第二固定孔2221与第三固定孔2321中,进而实现前框21、中框22与背板23的固定连接。
请继续参照图4至图7,可选地,覆晶薄膜40远离线路层的一端与导电件15错位设置,以避免覆晶薄膜40与导电件15接触发生摩擦或挤压,使覆晶薄膜40发生短路或者干扰覆晶薄膜40。
可选地,前框21、中框22及背板23三者中的至少一个采用金属材质,防静电结构10中的导电层13通过导电件15与前框21、中框22及背板23三者中采用金属材质的一个电性连接,以使液晶面板30通过防静电结构10、导电件15实现接地。
本实施例中,前框21与中框22采用塑胶材质制成,背板23采用金属材质制成,防静电结构10中的导电件15与背板23电性连接,使得液晶面板30通过防静电结构10、背板23实现接地。可以理解地,前框21、中框22采用塑胶材质,一方面方便塑性,节约加工成本,另一方面可大幅降低防静电液晶显示器100的中重量。而背板23用于支撑防静电液晶显示器100,背板23采用金属材质,能够提高背板23的强度、进而提高防静电液晶显示器100的可靠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前框21、背板23可采用金属材质制成,中框22 可采用塑胶材质制成,防静电液晶显示器100可通过导电件15与前框 21电性连接,实现液晶面板30的接地。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前框21采用塑胶材质制成,中框22与背板23采用金属材质制成,防静电显示器可通过导电件15与中框22、背板23中的任一个电性连接。
液晶面板30的边缘位于第一挡板211与第二挡板221之间,在第一挡板211与第二挡板221的作用下,与壳体20固定连接。液晶面板 30的线路层设置于液晶面板30的边缘,用于为液晶面板30传输电能、电信号等。
防静电液晶显示器100还可包括主板50。覆晶薄膜40的一端与液晶面板30的线路层电性连接,另一端与主板50电性连接。液晶面板30 通过覆晶薄膜40获取主板50的电信号。可以理解地,由于覆晶薄膜40 具有薄、轻、布线距离细微的特点,使得覆晶薄膜40受到挤压时极易发生短路,影响覆晶薄膜40的可靠性。
可选地,绝缘层14遮盖覆晶薄膜40连接线路层的位置,绝缘层14 用于隔离导电层13与覆晶薄膜40,避免导电层13直接与覆晶薄膜40 直接接触,影响覆晶薄膜40的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静电液晶显示器100,通过将粘接层11、弹性层12、导电层13与绝缘层14依次层叠设置,且绝缘层14位于导电层13范围内且绝缘层14的面积小于导电层13的面积,使得导电层13 至少部分结构直接与液晶面板30接触,极大的提高了液晶面板30的防静电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防静电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液晶面板,所述液晶面板固定于所述壳体上;以及
防静电结构,所述防静电结构包括层叠设置的导电层和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位于所述导电层范围内且所述绝缘层的面积小于所述导电层的面积;
其中所述防静电结构位于壳体与所述液晶面板之间,所述导电层远离所述绝缘层的表面抵靠于所述液晶面板上,所述导电层与所述壳体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结构还包括导电件,所述导电件的一端与所述导电层远离所述绝缘层的表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静电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前框、中框和背板,所述前框与所述背板围成容置空间,所述中框收容于所述容置空间中;所述液晶面板收容于所述容置空间中并位于所述前框与所述中框之间,所述导电件远离所述导电层的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前框、所述中框或所述背板中的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静电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与所述中框采用塑胶材质制成,所述背板采用金属材质制成,所述导电件远离所述导电层的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背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静电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与所述导电件是一体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静电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面板具有线路层,所述防静电液晶显示器还包括覆晶薄膜,所述覆晶薄膜的一端与所述线路层电性连接;所述绝缘层遮盖所述覆晶薄膜连接所述线路层的位置,用于隔离所述导电层与所述覆晶薄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静电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覆晶薄膜远离所述线路层的一端与所述导电件错位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结构还包括弹性层,所述弹性层位于所述导电层与所述壳体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静电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结构还包括粘接层,所述粘接层位于所述弹性层与所述壳体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采用导电碳纤维材料制成。
CN202121728381.7U 2021-07-27 2021-07-27 防静电液晶显示器 Active CN2155760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28381.7U CN215576008U (zh) 2021-07-27 2021-07-27 防静电液晶显示器
PCT/CN2022/092071 WO2023005337A1 (zh) 2021-07-27 2022-05-10 防静电液晶显示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28381.7U CN215576008U (zh) 2021-07-27 2021-07-27 防静电液晶显示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76008U true CN215576008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29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28381.7U Active CN215576008U (zh) 2021-07-27 2021-07-27 防静电液晶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76008U (zh)
WO (1) WO202300533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22277A (zh) * 2022-06-29 2022-07-29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拼接屏
WO2023005337A1 (zh) * 2021-07-27 2023-02-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防静电液晶显示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30273A (ja) * 2007-11-27 2009-06-11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ガラス基板および電磁波検出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1737116B1 (ko) * 2010-04-21 2017-05-1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930521B1 (ko) * 2012-09-18 2018-12-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의 표시 모듈
CN203643704U (zh) * 2013-12-06 2014-06-11 创维液晶器件(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静电防护功能的液晶模组
CN203895061U (zh) * 2014-04-15 2014-10-22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
KR101981991B1 (ko) * 2017-10-11 2019-05-2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200039858A (ko) * 2018-10-05 2020-04-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접착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한 표시 장치
CN215576008U (zh) * 2021-07-27 2022-01-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防静电液晶显示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05337A1 (zh) * 2021-07-27 2023-02-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防静电液晶显示器
CN114822277A (zh) * 2022-06-29 2022-07-29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拼接屏
CN114822277B (zh) * 2022-06-29 2022-11-25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拼接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05337A1 (zh) 2023-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576008U (zh) 防静电液晶显示器
US10187974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8566464B (zh) 一种移动终端
WO2023273961A1 (en) Support sheet, flexible display screen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7425266B (zh) 中框组件、中框组件的制作方法和电子设备
CN211928482U (zh) 电子设备
CN112736454B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US20020180344A1 (en) Flexi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12164881A (zh) 摄像头装饰件、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830622B (zh) 同轴线固定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07394354B (zh) 背板、前壳以及电子设备
CN109742566A (zh) 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装置
US781313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10797811B (zh) 同轴线固定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1928483U (zh) 电子设备
CN112563740A (zh) 一种天线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6697668U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5345202U (zh) Pcb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08810208A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4822268A (zh) 支撑板、显示屏组件及柔性屏电子设备
CN213581756U (zh) 防水膜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12350081B (zh) 接地线夹、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0968151B (zh) 电子装置
CN115126768A (zh) 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
CN216146335U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