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56674U - 一种移动平台及导轨式移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平台及导轨式移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56674U
CN215556674U CN202120972222.5U CN202120972222U CN215556674U CN 215556674 U CN215556674 U CN 215556674U CN 202120972222 U CN202120972222 U CN 202120972222U CN 215556674 U CN215556674 U CN 2155566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ail
supporting plate
mobile platform
moving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7222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孔庆
冷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 Kongqing
Original Assignee
Zhu Kongq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 Kongqing filed Critical Zhu Kongqing
Priority to CN20212097222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566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566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566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Linear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运输平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移动平台及导轨式移动装置,该移动平台包括上支撑板、下支撑板,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通过铰接轴相连,使得该移动平台在不同半径的导轨上能够灵活的转弯,转弯能力较强,且在上支撑板前端底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滚轮,下支撑板后端底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滚轮,通过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卡在导轨两侧,使得该移动平台在左右方向被限定住,通过在上支撑板底部设置用于沿导轨上表面移动的第一支撑部件,在下支撑板底部设置用于沿导轨下表面移动的第二支撑部件,使得该移动平台所承载的重量压在导轨上表面,因此该移动平台的承重能力更强。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平台及导轨式移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运输平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平台及导轨式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产品的制作加工、包装等领域,比如食品加工、食品包装、自动化零件组装中,不同的加工步骤是在生产线上的不同工位完成,目前的方式一般是在一条输送带上设置多个工位形成一条生产线,这样,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整条输送带需要不停的运转,能耗、噪音都较大。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8868845U的中国专利文献记载了一种高精密环形输送滑块,是在一环形导轨上设置一个滑块,可用于在手机屏TP贴合UV光照固化的生产过程中,用于高精度环形输送,但是该高精密环形输送滑块中的滑块部分,且其悬在导轨上方,导致滑块的承载能力有限,且仅通过侧边的滚轮凹槽与导轨侧面的凸起接触,使得滚轮承受较大向下的轴向力,导致滚轮容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移动平台及导轨式移动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移动式滑块不能在不同半径导轨上移动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是:
提供一种移动平台,包括上支撑板,还包括下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通过铰接轴相连;在所述上支撑板前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立轴,所述第一立轴底部分别安装有用于沿导轨侧面移动的第一滚轮;在所述下支撑板后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二立轴,所述第二立轴底部分别安装有用于沿导轨侧面移动的第二滚轮;在所述上支撑板前端底部设有用于沿导轨上表面移动的第一支撑部件,在所述下支撑板底部设有用于沿导轨下表面移动的第二支撑部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部件或/和第二支撑部件为滚轮。
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部件或/和第二移动部件为耐磨滑块。
优选的,所述耐磨滑块的材质为自润滑工程材料。
优选的,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垫设有耐磨隔板。
优选的,所述耐磨隔板的材质为自润滑工程材料。
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部件为前部呈尖端状的耐磨滑块。
优选的,在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设有推力轴承,在所述上支撑板的底面和下支撑板的顶面分别设有轴承槽,所述推力轴承设置在所述轴承槽中,所述铰接轴安装在所述推力轴承中。
优选的,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均采用外套两侧为锥形的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是:
提供一种导轨式移动装置,包括导轨以及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移动平台,所述导轨两侧设有与所述第一滚轮、第二滚轮相匹配的滑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移动平台包括相铰接的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通过铰接轴相连,这样,该移动平台能够在不同半径的导轨上灵活转弯,转弯能力较强。
2、由于现有生产线中的导轨弯曲程度受限,若要在导轨旁设置更多工作单元,就需要大幅延长轨道,导致占地面积大幅增加,而采用本实用新型移动平台,则可以在有限的场地布置不同拐弯半径的轨道,从而能够在有限场地面积容纳更多工作单元,解决场地占地面积问题。
3、该移动平台的上支撑板前端底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滚轮,下支撑板后端底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滚轮,通过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卡在导轨两侧,使得该移动平台在左右方向被限定住,通过在上支撑板底部设置用于沿导轨上表面移动的第一支撑部件,在下支撑板底部设置用于沿导轨下表面移动的第二支撑部件,使得该移动平台所承载的重量压在导轨上表面,因此该移动平台的承重能力更强,且避免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承重损坏,使得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寿命更长。
4、该移动平台的第一支撑部件、第二支撑部件采用滚轮或自润滑工程材质的耐磨滑块,从而第一支撑部件、第二支撑部件与导轨之间摩擦力很小,使得移动平台能够以更小的阻力沿着导轨移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移动平台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移动平台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移动平台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移动平台一实施例中上支撑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移动平台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导轨式移动装置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示意为:上支撑板1、第一立轴11、第一滚轮12、第一支撑部件13、凹槽14、上轴承槽15、下支撑板2、第二立轴21、第二滚轮22、第二支撑部件23、下轴承槽24、过铰接轴3、推力轴承31、耐磨隔板4、导轨5、滑槽51、移动平台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移动平台,请参阅图1至图4。
如图1和图2所示,该移动平台包括上支撑板1和下支撑板2,下支撑板2为T形板,上支撑板1的中部和下支撑板2的前部位置之间通过铰接轴3相连,从而上支撑板1可相对于下支撑板2以铰接轴3为转轴转动,能够在导轨上转弯,适应不同转弯曲率的导轨。
如图2所示,在上支撑板1前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立轴11,第一立轴11位于上支撑板1底部,在第一立轴11底部分别安装有用于沿导轨侧面移动的第一滚轮12,在下支撑板2后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二立轴21,第二立轴21底部分别安装有用于沿导轨侧面移动的第二滚轮22,两个第一滚轮12和两个第二滚轮22分别用于布置在导轨两侧,第一滚轮12和第二滚轮22均采用特制的轴承,这种轴承的外套两侧为锥形,通过在导轨的两侧设置V形的凹槽,使得第一滚轮12和两个第二滚轮22能够卡在导轨两侧,从而该移动平台在导轨上移动过程中,在左右方向被第一滚轮12和两个第二滚轮22限定住,不会翻倒。
如图2所示,在上支撑板1前端底部设有用于沿导轨上表面移动的第一支撑部件13,第一支撑部件13为耐磨滑块,该耐磨滑块的材质采用自润滑工程材料,比如可以采用超高聚乙烯板,第一支撑部件13的底面贴在导轨上表面,如图3所示,在上支撑板1前端底部设有凹槽14,第一支撑部件13固定在凹槽14中;在下支撑板2底部设有用于沿导轨下表面移动的第二支撑部件23,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支撑部件23也为耐磨滑块,其与下支撑板2形状一致,第二支撑部件23贴合在下支撑板2底面,第二支撑部件23也采用自润滑工程材料,这样,整个移动平台的重量通过第一支撑部件13和第二支撑部件23压在导轨上表面,无需第一滚轮12和第二滚轮22承载,使得该移动平台的承重能力更强,且对第一滚轮12和第二滚轮22形成保护,第一滚轮12和第二滚轮22使用寿命更长。
如图2所示,第一移动部件13为前部呈尖端状的耐磨滑块,当该移动平台在导轨上向前移动,第一移动部件13的前端部能够将导轨上的灰尘、块状的障碍物推落,起到清理导轨的作用。
另外,如图2所示,上支撑板1和下支撑板2之间垫设有耐磨隔板4,与第二支撑部件23一样,耐磨隔板4的材质也为自润滑工程材料,当上支撑板1以铰接轴3为转轴相对于下支撑板2转动,上支撑板1与耐磨隔板4发生摩擦,而耐磨隔板4与下支撑板2之间发生摩擦,使得上支撑板1和下支撑板2之间摩擦力较小,从而该移动平台能够更加灵活的转弯。
如图3所示,在上支撑板1和下支撑板2之间设有推力轴承31,在下支撑板2的顶面设有下轴承槽24,结合图4所示,在上支撑板1的底面设置上轴承槽15,推力轴承31设置在下轴承槽24和上轴承槽15中,铰接轴3安装在推力轴承31中,推力轴承31能够承载上支撑板1和下支撑板2之间的轴向力。
实施例2:
一种移动平台,请参阅图5。
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移动平台的第一支撑部件13和第二支撑部件23为滚轮,其中,第一支撑部件13所在的滚轮轴安装在上支撑板1前端底部,第二支撑部件23所在的滚轮轴安装在下支撑板2后端底部,第一支撑部件13和第二支撑部件23均支撑在导轨上表面。
实施例3:
请参阅图6,一种导轨式移动装置。
如图6所示,该导轨式移动装置包括导轨5,以及实施例1中的移动平台6,导轨5的两侧设有与移动平台6底部的第一滚轮、第二滚轮相匹配的滑槽51,滑槽51为V形槽,第一滚轮、第二滚轮能够沿着滑槽51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移动平台,包括上支撑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通过铰接轴相连;在所述上支撑板前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立轴,所述第一立轴底部分别安装有用于沿导轨侧面移动的第一滚轮;在所述下支撑板后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二立轴,所述第二立轴底部分别安装有用于沿导轨侧面移动的第二滚轮;在所述上支撑板前端底部设有用于沿导轨上表面移动的第一支撑部件,在所述下支撑板底部设有用于沿导轨下表面移动的第二支撑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或/和第二支撑部件为滚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部件或/和第二移动部件为耐磨滑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滑块的材质为自润滑工程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垫设有耐磨隔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隔板的材质为自润滑工程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部件为前部呈尖端状的耐磨滑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设有推力轴承,在所述上支撑板的底面和下支撑板的顶面分别设有轴承槽,所述推力轴承设置在所述轴承槽中,所述铰接轴安装在所述推力轴承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均采用外套两侧为锥形的轴承。
10.一种导轨式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以及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平台,所述导轨两侧设有与所述第一滚轮、第二滚轮相匹配的滑槽。
CN202120972222.5U 2021-05-08 2021-05-08 一种移动平台及导轨式移动装置 Active CN2155566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72222.5U CN215556674U (zh) 2021-05-08 2021-05-08 一种移动平台及导轨式移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72222.5U CN215556674U (zh) 2021-05-08 2021-05-08 一种移动平台及导轨式移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56674U true CN215556674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59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72222.5U Active CN215556674U (zh) 2021-05-08 2021-05-08 一种移动平台及导轨式移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566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48735C (zh) 曲线式的装配和/或输送带
CA2560186A1 (en) Rolling conveying device
CN101219750A (zh) 具有链条的驱动系统及具有该驱动系统的运输装置
DE69814684D1 (de) Gelenkförderer
CN215556674U (zh) 一种移动平台及导轨式移动装置
JP2002503609A (ja) 摩擦抵抗の小さい側方屈曲性コンベア装置
US6415905B1 (en) Transport device
CN108891859B (zh) 一种链式重载输送装置
DE68903221T2 (de) Senkrechtfoerderer.
CN211309825U (zh) 大倾角大型带式输送机的双轮压带装置
CN101205043A (zh) 具有简化的踏面单元的运输装置
CN207467520U (zh) 碗式输送机
CN203767441U (zh) 一种承载小车、车组、悬挂链输送机及输送系统
CN210084190U (zh) 一种防跑偏带式给料机
WO2023069562A3 (en) Roller shoe and slat sorter conveyor
CN210192527U (zh) 一种纸管检测出料装置
CN212503118U (zh) 一种橡胶输送带用具有收卷功能的运输装置
CN111661557A (zh) 一种长距离传输用传输皮带连接处防打滑传输器及方法
CN115159132A (zh) 一种电磁-永磁混合悬浮输送机
CN110589363B (zh) 一种用于特种车辆的新型链条
CN211594127U (zh) 长轴类零件横移装置及横移卸料机构
CN204489746U (zh) 垃圾推铲结构及具有其的垃圾车用垃圾箱结构
JP6943009B2 (ja) コンベア装置
CN113415329A (zh) 一种智能家居用搬运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EP4010275A1 (en) Roller belt with support edg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