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56018U - 移动筒仓及其吊装装置和运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移动筒仓及其吊装装置和运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56018U
CN215556018U CN202121417186.2U CN202121417186U CN215556018U CN 215556018 U CN215556018 U CN 215556018U CN 202121417186 U CN202121417186 U CN 202121417186U CN 215556018 U CN215556018 U CN 2155560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mobile silo
lifting
limiting plate
slid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1718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宏洋
张宏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oomlio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Zoomlio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Zoomlio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Zoomlio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1718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560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560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560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Emptying Of Bunkers, Hoppers, And Tan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筒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移动筒仓及其吊装装置和运输系统,所述移动筒仓的吊装装置安装在移动筒仓本体上,包括滑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移动筒仓本体的一侧,所述滑动机构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移动筒仓本体的顶部,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移动筒仓本体的底部;吊钩,设置于所述移动筒仓本体的顶端,且所述吊钩的开口朝向所述滑动机构的一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筒仓及其吊装装置和运输系统通过启动驱动机构以带动设置在滑动机构上的吊环移动至移动筒仓本体的顶部,并与吊钩卡接以连接移动筒仓本体和吊机,提高了移动筒仓本体与吊机连接的效率,也消除了作业人员在移动筒仓本体顶部作业的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移动筒仓及其吊装装置和运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筒仓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移动筒仓及其吊装装置和运输系统。
背景技术
砂浆移动筒仓是一种适用于重力或气力输送方式进行出料的砂浆储存装置,由钢制焊接容器制得,可以瞬间受压并能耐受一定风压。砂浆移动筒仓常用于工业建筑、城市建设、道路桥梁水利及构件厂等施工中散水泥等散料的储备料仓。
在移动筒仓的使用过程中,常需要吊装装置以实现筒仓的平移、伫立、翻转及运输装卸。目前的移动筒仓的吊装需要作业人员沿着设置在筒仓侧壁的爬梯爬到筒仓顶部,将起吊设备的吊钩与筒仓顶部的闭环吊钩连接,在吊装作业完成后也需要作业人员爬至筒仓顶部进行取钩。通过人工进行挂钩取钩,操作繁琐且效率较低;同时,作业人员处于筒仓顶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人工操作时的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移动筒仓及其吊装装置和运输系统,该移动筒仓及其吊装装置和运输系统具有自动连接起吊设备和移动筒仓本体的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筒仓的吊装装置,安装在移动筒仓本体上,包括:
滑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移动筒仓本体的一侧,所述滑动机构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移动筒仓本体的顶部,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移动筒仓本体的底部;
吊钩,设置于所述移动筒仓本体的顶端,且所述吊钩的开口朝向所述滑动机构的一端,用于在外部的吊环滑动至所述滑动机构顶端的情况下与所述吊环卡接以连接所述移动筒仓本体和吊机;
驱动机构,与所述滑动机构连接,用于启动以带动放置在所述滑动机构上的吊环移动。
可选地,所述滑动机构包括:
导轨;
滑板,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导轨上;
限位组件,设置于所述滑板上,用于固定所述吊环。
可选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沿所述导轨长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
所述第一限位板设置于靠近所述导轨的顶端的一侧,且铰接于所述滑板,中央设置有敞口,所述敞口的底边向所述第二限位板延伸出限位杆以限位卡入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之间的吊环;
所述第二限位板上设置有放置槽,用于与所述限位杆配合以限位所述吊环。
可选地,所述吊装装置还包括:
传动板,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滑板的铰接点的另一侧;
限位挡块,设置在所述吊钩的底部的开口侧方向,用以在所述第一限位板到达所述吊钩的开口处时顶起所述传动板以使得所述第一限位板转动至与所述滑板平行。
可选地,所述吊装装置还包括:
凹槽,开设在所述滑板沿着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的连线方向上,所述传动板设置于所述凹槽的内部;
弹簧,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内部,且一端与所述传动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凹槽的内壁连接,用以限定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滑板之间的相对角度。
可选地,所述吊装装置还包括:
引导杆,设置在所述导轨上,一端与所述吊钩的开口的端部连接;
引导板,凸出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板的顶部远离所述第一限位板的边缘;
引导孔,开设在所述引导板上,用于供所述引导杆穿过以引导所述滑板的移动方向。
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链条传动组件或齿轮传动组件。
可选地,所述吊钩的一侧设置有限位传感器,用以确定所述吊环的位置。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筒仓,包括以上任一所述的吊装装置和所述移动筒仓本体。
再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运输系统,包括:
上述所述的移动筒仓;
吊机,通过吊环与所述移动筒仓上的吊钩连接以移动所述移动筒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筒仓及其吊装装置和运输系统通过启动驱动机构以带动设置在滑动机构上的吊环移动至移动筒仓本体的顶部,并与吊钩卡接以连接移动筒仓本体和吊机,提高了移动筒仓本体与吊机连接的效率,也消除了作业人员在移动筒仓本体顶部作业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移动筒仓及其吊装装置和运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图1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移动筒仓及其吊装装置和运输系统中滑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移动筒仓及其吊装装置和运输系统中滑板与导轨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移动筒仓及其吊装装置和运输系统中吊钩与吊环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根据图5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引导杆 2、移动筒仓本体
3、导轨 4、第二限位板
5、滑板 6、吊钩
7、第一限位板 8、吊环
9、引导板 10、引导孔
11、凹槽 12、传动板
13、限位挡块 14、放置槽
15、限位杆 16、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移动筒仓及其吊装装置和运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图1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在图1和图2中,该移动筒仓的吊装装置可以包括滑动机构、吊钩6以及驱动机构。
吊装装置安装在移动筒仓本体2上,滑动机构设置在移动筒仓本体2的一侧,滑动机构的一端设置于移动筒仓本体2的顶部,滑动机构的另一端设置于移动筒仓本体2的底部。吊钩6设置于移动筒仓本体2的顶端,且吊钩6的开口朝向滑动机构的一端,用于在外部的吊环8滑动至滑动机构顶端的情况下与吊环8卡接以连接移动筒仓本体2和吊机。驱动机构与滑动机构连接,用于带动放置在滑动机构上的吊环8移动。
在需要连接吊机与移动筒仓本体2时,将吊机上的吊环8安装在滑动机构上,控制驱动机构启动,带动设置在滑动机构上的吊环8移动至移动筒仓本体2的顶端附近并进入沿着吊钩6的开口侧进入,使得吊环8能够与吊钩6卡接,进而能够便于吊机对移动筒仓本体2进行移动操作。当需要拆卸处于连接状态的吊机与移动筒仓本体2时,控制驱动机构启动,通过滑动机构带动与吊钩6卡接的吊环8自吊钩6的开口侧移出,并移动至移动筒仓本体2的底部附近,此时作业人员即可将吊环8自滑动机构上取下,进而实现拆卸的目的。对于底部附近的具体位置,能够满足普通人能够触及的高度即可。传统的移动筒仓在移动时,需要作业人员沿着设置在移动筒仓侧壁的爬梯爬至筒仓的顶部,将吊机的吊钩与移动筒仓顶部的闭环吊钩连接。移动筒仓移动完成之后,仍需作业人员沿着爬梯爬至筒仓顶部进行拆卸。通过人工进行连接和拆卸移动筒仓和吊机,一方面,连接以及拆卸操作过于繁琐导致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在作业人员爬至移动筒仓顶部的情况下,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易产生安全事故,进而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筒仓的吊装装置采用驱动机构控制设置在滑动机构上的吊环8移动的方式,使得吊机上的吊环8能够沿着吊钩6的开口侧进入并与吊钩6进行卡接,进而实现了吊机与移动筒仓本体2连接的目的,反之也可对吊机上的吊环8进行拆卸。通过吊环8的吊钩6与自动连接和拆卸,极大地提高了操作效率,同时也消除了作业人员位于移动筒仓本体2顶部的安全隐患。
在本实用新型的该实施方式中,对于该滑动机构的具体结构可以是如图2和图4所示。在图2和图4中,该滑动机构可以包括导轨3、滑板5以及限位组件。
滑板5可滑动地设置于导轨3上,限位组件设置于滑板5上,用于固定吊环8。
在需要将吊环8与吊钩6连接时,通过限位组件将吊环8进行限位固定,控制驱动机构启动,带动滑板5沿着导轨3滑动,使得滑板5带着限位组件以及吊环8滑动至移动筒仓本体2的顶部,并沿着吊钩6的开口侧进入,使得吊环8能够与吊钩6进行卡接,便于后续对移动筒仓本体2的移动。对移动筒仓本体2的移动操作完成后,需要拆卸相互连接的吊环8与吊钩6,控制驱动机构反向,通过滑板5带动限位组件以及吊环8沿着开口侧移出直至移动筒仓本体2的底部附近,再将吊环8自限位组件上拆卸,即可完成对移动筒仓本体2移动的全流程。操作简单,提高了对移动筒仓本体2实施移动操作的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该实施方式中,对于该限位组件的具体结构可以是本领域人员所知的多种形式,例如能够对吊环8卡接的卡接机构、能够对吊环8进行吸附固定的磁力固定机构等。但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考虑到限位组件操作的简便性以及与吊钩6卡接的便捷性,该限位组件的具体结构可以是如图3和图5所示。在图3和图5中,该限位组件的具体结构可以包括第一限位板7、第二限位板4、限位杆15以及放置槽14。
第一限位板7以及第二限位板4沿着导轨3的长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第一限位板7设置于靠近导轨3的顶端的一侧,且铰接于滑板5,第一限位板7的中央设置有敞口,敞口的底边向第二限位板4延伸出限位杆15以限位卡入第一限位板7和第二限位板4之间的吊环8。第二限位板4上设置有放置槽14,用于与限位杆15配合以限位吊环8。第二限位板4的高度与吊钩6开口侧的高度一致。
在需要对吊环8进行限位固定时,转动第一限位板7带动限位杆15转动并使得限位杆15脱离放置槽14,使得第一限位板7与第二限位板4相互远离。此时,将吊环8放入第一限位板7以及第二限位板4的中间,转动第一限位板7并使得第一限位板7复位,限位杆15跟随第一限位板7转动并穿过吊环8的内部,直至进入放置槽14的内部,进而实现了对吊环8的限位固定。当滑板5移动至移动筒仓本体2的顶部时,第一限位板7的敞口穿过吊钩6并转动,带动限位杆15转动;与此同时,吊环8套设在吊钩6的内部,第二限位板4进入吊钩6的开口侧并对吊环8进行限位,使得吊钩6与吊环8稳定连接,便于后续对移动筒仓本体2的移动。同理,反之即可对吊环8进行拆卸。通过转动第一限位板7实现对吊环8的限位固定,操作简单,且更加地方便快捷。
在本实用新型的该实施方式中,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移动筒仓及其吊装装置和运输系统中滑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在图3中,该移动筒仓的吊装装置还可以包括传动板12以及限位挡块13。
传动板12设置于第一限位板7与滑板5的铰接点的另一侧。限位挡块13设置在吊钩6的底部的开口侧方向,用以在第一限位板7到达吊钩6的开口处时顶起传动板以使得第一限位板7转动至于滑板5平行。
在吊环8通过第一限位板7以及第二限位板4限位后,驱动机构带动滑板5沿着导轨3滑动至移动筒仓本体2的顶部,此时吊钩6穿过第一限位板7的敞口,吊环8沿着吊钩6的开口侧进入吊钩6的内部,第二限位板4进入吊钩6的开口侧并对吊环8进行限位。随着滑板5的继续移动,限位挡块13接触并抵接传动板12,并缓慢带动第一限位板7以及限位杆15转动,直至第一限位板7转动至于滑板5平行,吊环8失去限位,并与吊钩6的的内壁直接接触,进而实现了吊钩6与吊环8的稳定连接。当需要对吊环8以及吊钩6进行拆卸时,驱动机构带动滑板5反向移动,第一限位板7逐渐复位并带动限位杆15穿过吊环8进入放置槽14内部,再次对吊环8进行限位。第二限位板4逐渐移出吊钩6的开口侧,并连同滑板5、第一限位板7以及吊环8移动至移动筒仓本体2的底部附近,进而可对吊环8进行拆卸。操作简单,大大提高了吊环8与吊钩6的连接和拆卸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该实施方式中,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移动筒仓及其吊装装置和运输系统中吊钩与吊环的连接示意图;图6是根据图5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在图5和图6中,该移动筒仓的吊装装置还可以包括凹槽11以及弹簧16。
凹槽11开设在滑板5沿着第一限位板7和第二限位板4的连线方向上,传动板12设置于凹槽11的内部。弹簧16设置在凹槽11的内部,且一端与传动板12连接,弹簧16的另一端与凹槽11的内部连接,用以限定第一限位板7和滑板5之间的相对角度。
传动板12通过弹簧16与凹槽11的内壁连接,使得传动板12在正常情况下与滑板5保持垂直,传动板12带动第一限位板7与滑板5保持垂直。当滑板5移动至移动筒仓本体2的顶部时,限位挡块13与传动板12接触并抵接,当滑板5继续移动时,第一限位板7转动并带动传动板12拉伸弹簧16,此时限位杆15跟随转动并使得吊环8脱离限位,进而能够实现吊环8与吊钩6的稳定连接。当移动筒仓本体2移动完成后,驱动机构带动滑板5反向移动,限位挡块13与传动板12逐渐相互远离,拉伸的弹簧16带动传动板12以及第一限位板7复位,限位杆15重新对吊环8进行限位固定。使得操作更加地智能便捷。
在本实用新型的该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该移动筒仓的吊装装置还可以包括引导杆1、引导板9以及引导孔10。
引导杆1设置在导轨3上,一端与吊钩6的开口的端部连接。引导板9凸出设置于第二限位板4的顶部远离第一限位板7的边缘,引导孔10开设在引导板9上,用于供引导杆1穿过滑板5的移动方向。
引导杆1穿过引导孔10,在滑板5移动的过程中,引导杆1与引导孔10的配合使得引导板9沿着引导杆1移动,进一步限定了第二限位板4的移动轨迹,使得第二限位板4能够稳定进入吊钩6的开口侧内部,进而能够稳定将吊环8限定在吊钩6的内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该实施方式中,对于驱动机构的具体地结构可以是本领域人员所知的多种形式,例如链条传动组件、齿轮传动组件等。考虑到操作的稳定性,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示例中,该驱动机构的具体机构可以包括链条传动组件。具体地,该链条传动组件可以包括传动链、多个链轮、连接板以及电机。
连接板的一端与传动链连接,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滑板5连接。传动链套设在多个链轮外部且与多个链轮配合,电机的输出端与最底部的一个链轮连接用于带动该链轮转动。控制电机启动,带动对应的链轮转动,链轮通过传动链带动连接板以及滑板5移动,进而实现了控制滑板5移动的目的。该链条传动组件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的该实施方式中,该移动筒仓的吊装装置还包括限位传感器。该限位传感器设置在吊钩6的一侧,用以实时监控吊环8的位置。当吊环8移动至吊钩6内部合适位置时,限位传感器能够提示作业人员关闭电机,使得驱动机构停止,避免驱动机构持续移动对滑动机构造成损伤。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移动筒仓,该移动筒仓可以包括吊装装置以及移动筒仓本体2。具体地,该吊装装置可以包括滑动机构、吊钩6以及驱动机构。
滑动机构的一端设置于移动筒仓本体2的顶部,滑动机构的另一端设置于移动筒仓本体2的底部附近。吊钩6设置于滑动机构的顶端附近,且吊钩6的开口侧朝向滑动机构的下降侧,用于在外部的吊环8滑动至滑动机构顶端的情况下与吊环8卡接以连接移动筒仓本体2和吊机。驱动机构与滑动机构连接,用于带动放置在滑动机构上的吊环8移动。
在需要连接吊机与移动筒仓本体2时,将吊机上的吊环8设置在滑动机构上,控制驱动机构启动,带动设置在滑动机构上的吊环8移动至移动筒仓本体2的顶端附近并进入沿着吊钩6的开口侧进入,使得吊环8能够与吊钩6卡接,进而能够便于吊机对移动筒仓本体2进行移动操作。当需要拆卸处于连接状态的吊机与移动筒仓本体2时,控制驱动机构启动,通过滑动机构带动与吊钩6卡接的吊环8自吊钩6的开口侧移出,并移动至移动筒仓本体2的底部附近,此时作业人员即可将吊环8自滑动机构上取下,进而实现拆卸的目的。对于底部附近的具体位置,能够满足普通人能够触及的高度即可。通过吊环8的吊钩6与自动连接和拆卸,极大地提高了操作效率,同时也消除了作业人员位于移动筒仓本体2顶部的安全隐患。
再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运输系统,该运输系统可以包括移动筒仓以及吊机。具体地,该移动筒仓可以包括吊装装置以及移动筒仓本体2。具体地,该吊装装置可以包括滑动机构、吊钩6以及驱动机构。
滑动机构的一端设置于移动筒仓本体2的顶部,滑动机构的另一端设置于移动筒仓本体2的底部附近。吊钩6设置于滑动机构的顶端附近,且吊钩6的开口侧朝向滑动机构的下降侧,用于在外部的吊环8滑动至滑动机构顶端的情况下与吊环8卡接以连接移动筒仓本体2和吊机。驱动机构与滑动机构连接,用于带动放置在滑动机构上的吊环8移动。吊机通过吊环8与移动筒仓本体2上的吊钩6连接以移动筒仓本体2。
在需要连接吊机与移动筒仓本体2时,将吊机上的吊环8设置在滑动机构上,控制驱动机构启动,带动设置在滑动机构上的吊环8移动至移动筒仓本体2的顶端附近并进入沿着吊钩6的开口侧进入,使得吊环8能够与吊钩6卡接,进而能够便于吊机对移动筒仓本体2进行移动操作。当需要拆卸处于连接状态的吊机与移动筒仓本体2时,控制驱动机构启动,通过滑动机构带动与吊钩6卡接的吊环8自吊钩6的开口侧移出,并移动至移动筒仓本体2的底部附近,此时作业人员即可将吊环8自滑动机构上取下,进而实现拆卸的目的。对于底部附近的具体位置,能够满足普通人能够触及的高度即可。通过吊环8的吊钩6与自动连接和拆卸,极大地提高了操作效率,同时也消除了作业人员位于移动筒仓本体2顶部的安全隐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筒仓及其吊装装置和运输系统通过启动驱动机构以带动设置在滑动机构上的吊环8移动至移动筒仓本体2的顶部,并与吊钩6卡接以连接移动筒仓本体2和吊机,提高了移动筒仓本体2与吊机连接的效率,也消除了作业人员在移动筒仓本体2顶部作业的安全隐患。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筒仓的吊装装置,安装在移动筒仓本体(2)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滑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移动筒仓本体(2)的一侧,所述滑动机构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移动筒仓本体(2)的顶部,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移动筒仓本体(2)的底部;
吊钩(6),设置于所述移动筒仓本体(2)的顶端,且所述吊钩(6)的开口朝向所述滑动机构的一端,用于在外部的吊环(8)滑动至所述滑动机构顶端的情况下与所述吊环(8)卡接以连接所述移动筒仓本体(2)和吊机;
驱动机构,与所述滑动机构连接,用于启动以带动放置在所述滑动机构上的吊环(8)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包括:
导轨(3);
滑板(5),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导轨(3)上;
限位组件,设置于所述滑板(5)上,用于固定所述吊环(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沿所述导轨(3)长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板(7)和第二限位板(4);
所述第一限位板(7)设置于靠近所述吊钩(6)的一侧,且铰接于所述滑板(5),中央设置有敞口,所述敞口的底边向所述第二限位板(4)延伸出限位杆(15)以限位卡入所述第一限位板(7)和所述第二限位板(4)之间的吊环(8);
所述第二限位板(4)上设置有放置槽(14),用于与所述限位杆(15)配合以限位所述吊环(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装置还包括:
传动板(12),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板(7)与所述滑板(5)的铰接点的另一侧;
限位挡块(13),设置在所述吊钩(6)的底部的开口侧方向,用以在所述第一限位板(7)到达所述吊钩(6)的开口处时顶起所述传动板(12)以使得所述第一限位板(7)转动至与所述滑板(5)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装置还包括:
凹槽(11),开设在所述滑板(5)沿着所述第一限位板(7)和所述第二限位板(4)的连线方向上,所述传动板(12)设置于所述凹槽(11)的内部;
弹簧(16),设置在所述凹槽(11)的内部,且一端与所述传动板(1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凹槽(11)的内壁连接,用以限定所述第一限位板(7)和所述滑板(5)之间的相对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装置还包括:
引导杆(1),设置在所述导轨(3)上,一端与所述吊钩(6)的开口的端部连接;
引导板(9),凸出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板(4)的顶部远离所述第一限位板(7)的边缘;
引导孔(10),开设在所述引导板(9)上,用于供所述引导杆(1)穿过以引导所述滑板(5)的移动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链条传动组件或齿轮传动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钩(6)的一侧设置有限位传感器,用以确定所述吊环(8)的位置。
9.一种移动筒仓,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吊装装置和所述移动筒仓本体(2)。
10.一种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筒仓;
吊机,通过吊环(8)与所述移动筒仓上的吊钩(6)连接以移动所述移动筒仓。
CN202121417186.2U 2021-06-24 2021-06-24 移动筒仓及其吊装装置和运输系统 Active CN2155560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17186.2U CN215556018U (zh) 2021-06-24 2021-06-24 移动筒仓及其吊装装置和运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17186.2U CN215556018U (zh) 2021-06-24 2021-06-24 移动筒仓及其吊装装置和运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56018U true CN215556018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18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17186.2U Active CN215556018U (zh) 2021-06-24 2021-06-24 移动筒仓及其吊装装置和运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560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813109U (zh) 一种旋转可伸缩式吊臂
CN211110738U (zh) 一种房建起重装置
CN215556018U (zh) 移动筒仓及其吊装装置和运输系统
CN108868601B (zh) 一种卷扬辅助桅杆向后折叠的旋挖钻机
CN113860164A (zh) 一种旋转抓斗小车
CN107596589B (zh) 一种井下救生设备
CN113460893A (zh) 一种塔机爬升架
CN208071150U (zh) 集装箱起重机
CN213679578U (zh) 一种电力检修工具提升设备
CN205370474U (zh) 一种齿轮齿条式钻具移送装置
CN211115842U (zh) 一种电动遥控猫道上钻具移运的装置
CN210656016U (zh) 一种圆桶搬运装置
ITTO970539A1 (it) Attrezzatura di manovra per aste usate negli impianti di trivellazione
CN109019311B (zh) 盘卷钢筋吊运装置及盘卷钢筋吊运设备
CN217868019U (zh) 一种房屋建筑安全施工平台
CN111661672A (zh) 一种用于料仓的翻转吊运装置
CN217201891U (zh) 一种高速公路工程施工用支架
CN214869984U (zh) 管道自动对接安装装置
CN214240806U (zh) 一种矿区铁路货运安全装卸装置
CN217457380U (zh) 建筑施工用可调式提升搬运装置
CN210944657U (zh) 一种石油化工管道安装起吊装置
US3355034A (en) Extensible boom with load compensating means
CN212608186U (zh) 一种用于料仓的翻转吊运装置
CN219341524U (zh) 一种便携式车载吊机
CN213738423U (zh) 一种简易型叉式升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10013 third floor, 101 office building, Hunan aoshengte Heavy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No. 569, Dongfanghong Road,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Changsha, Hunan

Patentee after: Zoomlio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10013 third floor, 101 office building, Hunan aoshengte Heavy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No. 569, Dongfanghong Road,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Changsha, Hunan

Patentee before: Hunan Zoomlio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