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47792U - 一种防磕碰的连杆珩磨快定位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磕碰的连杆珩磨快定位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47792U
CN215547792U CN202121454910.9U CN202121454910U CN215547792U CN 215547792 U CN215547792 U CN 215547792U CN 202121454910 U CN202121454910 U CN 202121454910U CN 215547792 U CN215547792 U CN 2155477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ning
positioning
connecting rod
plate
sm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5491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灵志
李海明
周鼎旭
阮立国
朱海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E SUKEN YINHE CONNECTING R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E SUKEN YINHE CONNECTING R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E SUKEN YINHE CONNECTING R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E SUKEN YINHE CONNECTING R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5491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477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477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477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磕碰的连杆珩磨快定位夹具,包括两套防磕碰夹具,两套所述防磕碰夹具分别是小孔珩磨夹具组和大孔珩磨夹具组,多组所述小孔珩磨夹具组和所述大孔珩磨夹具组呈圆周间隔排布并通过底板连接在珩磨机得工作台上,所述小孔珩磨夹具组和大孔珩磨夹具组分别对应连杆小头端、连杆大头端的珩磨定位作业。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通过对侧限位块及前后挡板的结构进行优化,有效减少外露棱边,巧妙避空以加大开口范围,有效的保证了连杆珩磨放件、取件的安全性;同时,螺钉过孔的改变,提高了安装调整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一种防磕碰的连杆珩磨快定位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连杆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磕碰的连杆珩磨快定位夹具。
背景技术
在汽车连杆的生产过程中,珩磨连杆的大小头孔,由于受到设备的限制,传统的珩磨夹具不能实现大小连杆的互换,较大连杆无法实现加工,且当连杆的中心距不同、端面厚度不同、大小孔不同或者大小头端面落差不同的时候,应用现有的珩磨夹具装夹连杆时,夹具调整十分复杂,并且精确度也不能得到保证。为此,更好的实现连杆的定位,开发一款连杆大小孔的珩磨专用夹具,专利号为201320428643.7,具体结构如图6所示,该结构中侧挡块的结构设置为山字形,两侧通过螺栓连接在下方的调整板上,调整板再通过螺栓固定在T型槽板上,T型槽板的端部连接有安装定位钉用的挡板。该结构通过前后两个限位组件实现了连杆的定位,但是后侧的山字形侧挡块、外露的连接螺钉棱角很多,连杆取出时易磕碰产生划痕,影响连杆的外观质量。该结构零件较多,调整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磕碰的连杆珩磨快定位夹具,解决现有技术侧挡块结构棱角多,易产生易磕碰产生划痕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磕碰的连杆珩磨快定位夹具,包括两套防磕碰夹具,两套所述防磕碰夹具分别是小孔珩磨夹具组和大孔珩磨夹具组,多组所述小孔珩磨夹具组和所述大孔珩磨夹具组呈圆周间隔排布并通过底板连接在珩磨机得工作台上,所述小孔珩磨夹具组和大孔珩磨夹具组分别对应连杆小头端、连杆大头端的珩磨定位作业。
进一步的,所述大孔珩磨夹具组包括长方体形的第一侧限位块、第一调整板、第一T型槽板、第一后挡块、第二侧限位块、大头定位板和第一前挡块,两个所述第一侧限位块对称放置连接在第一调整板上,所述第一调整板连接在所述第一T型槽板上,所述第一T型槽板通过内支撑座连接在所述底板的顶面上,所述第一后挡块通过螺钉连接在所述第一调整板的尾部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后挡块上水平连接有后定位钉;所述第二侧限位块对称放置连接在所述大头定位板,所述大头定位板连接在外支撑座上,所述大头定位板和所述外支撑座之间设置有第二调整板,所述第一前挡块连接在所述大头定位板的前端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前挡块上水平连接有前定位钉;
所述小孔珩磨夹具组包括包括长方体形的第三侧限位块、第三调整板、第二T型槽板、第二后挡块、第四侧限位块、小头定位板和第二前挡块,两个所述第三侧限位块对称放置连接在第三调整板上,所述第三调整板连接在所述第二T型槽板上,所述第二T型槽板通过内支撑座连接在所述底板的顶面上,所述第二后挡块通过螺钉连接在所述第三调整板的尾部中间位置,所述第二后挡块上水平连接有后定位钉;所述第四侧限位块对称放置连接在所述小头定位板,所述小头定位板连接在外支撑座上,所述小头定位板和所述外支撑座之间设置有第四调整板,所述第二前挡块连接在所述小头定位板的前端中间位置,所述第二前挡块上水平连接有前定位钉;
所述后定位钉与所述前定位钉面对面设置,且所述后定位钉与所述前定位钉的顶紧端抵接在连杆的两端中心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限位块、第二侧限位块、第三侧限位块和第四侧限位块结构相同且均设置为长方体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顶面上设置两个螺栓过孔,所述螺栓过孔的截面设置为腰形,所述限位块的顶部一个长棱边倒角处理为避空斜面,所述限位块通过螺钉贯穿所述螺栓过孔后与对应的调整板或定位板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后挡块、第一前挡块、第二后挡块和第二前挡块的结构相同且均设计为长方体挡块,所述长方体挡块靠近连杆一侧的顶部棱边倒角处理为避空面。
进一步的,所述大孔珩磨夹具组上的大头定位板与大孔导向套的轴线对齐,所述小孔珩磨夹具组上的小头定位板与小孔导向套的轴线对齐,所述大孔导向套、小孔导向套间隔排布且均连接在上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磕碰的连杆珩磨快定位夹具,包括两套防磕碰夹具,两套所述防磕碰夹具分别是小孔珩磨夹具组和大孔珩磨夹具组,其中所述大孔珩磨夹具组包括长方体形的第一侧限位块、第一调整板、第一T型槽板、第一后挡块、第二侧限位块、大头定位板和第一前挡块;所述小孔珩磨夹具组包括包括长方体形的第三侧限位块、第三调整板、第二T型槽板、第二后挡块、第四侧限位块、小头定位板和第二前挡块,后定位钉与所述前定位钉面对面设置,前挡块和后挡块上分别安装有前定位钉和后定位钉,工作时后定位钉与前定位钉的顶紧端抵接在连杆的两端中心位置。
首先,通过将结构相同的第一侧限位块、第二侧限位块、第三侧限位块和第四侧限位块设置为长方体的限位块,与现有技术山字形限位块相比,棱角更少,磕碰风险降低,结构更加规整,加工工艺更加简单,加工便利,成本低;其次,两个螺栓过孔的截面设置为腰形,便于位置的调整,且螺钉安装后全部嵌入到顶面以下,减少外露棱边,避免磕碰;再有,且限位块的工作侧面设置避空斜面,前挡块、后挡块的相对面顶部棱边倒角避空处理,有效的加大了连杆放入时的开口范围,起到预导向的作用,面面接触减少划痕的发生。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通过对侧限位块及前后挡板的结构进行优化,有效减少外露棱边,巧妙避空以加大开口范围,有效的保证了连杆珩磨放件、取件的安全性;同时,螺钉过孔的改变,提高了安装调整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磕碰的连杆珩磨快定位夹具一示意图;(大孔珩磨)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磕碰的连杆珩磨快定位夹具二示意图;(小孔珩磨)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限位块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侧限位块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A位置剖视图;
图6为现有技术连杆珩磨快定位夹具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大孔珩磨夹具组;101、第一侧限位块;102、第一调整板;103、第一T 型槽板;104、第一后挡块;105、第二侧限位块;106、大头定位板;107、第二调整板;108、第一前挡块;
2、小孔珩磨夹具组;201、第三侧限位块;202、第三调整板;203、第二T 型槽板;204、第二后挡块;205、第四侧限位块;206、小头定位板;207、第四调整板;208、第二前挡块;
3、内支撑座;4、底板;5、外支撑座;6、上板;7、大孔导向套;8、小孔导向套;
1-1、限位块;1-2、螺栓过孔;1-3、避空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一种防磕碰的连杆珩磨快定位夹具,包括两套防磕碰夹具,两套所述防磕碰夹具分别是小孔珩磨夹具组和大孔珩磨夹具组,多组所述小孔珩磨夹具组和所述大孔珩磨夹具组呈圆周间隔排布并通过底板4连接在珩磨机得工作台上,所述小孔珩磨夹具组和大孔珩磨夹具组分别对应连杆小头端、连杆大头端的珩磨定位作业。
如图1所示,所述大孔珩磨夹具组1包括长方体形的第一侧限位块101、第一调整板102、第一T型槽板103、第一后挡块104、第二侧限位块105、大头定位板106和第一前挡块108,两个所述第一侧限位块101对称放置连接在第一调整板102上,所述第一调整板102连接在所述第一T型槽板103上,所述第一T型槽板103通过内支撑座3连接在所述底板4的顶面上,所述第一后挡块 104通过螺钉连接在所述第一调整板102的尾部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后挡块104 上水平连接有后定位钉;所述第二侧限位块105对称放置连接在所述大头定位板106,所述大头定位板106连接在外支撑座5上,所述大头定位板106和所述外支撑座5之间设置有第二调整板107,所述第一前挡块108连接在所述大头定位板106的前端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前挡块108上水平连接有前定位钉。工作时,所述大孔珩磨夹具组1上的大头定位板106与大孔导向套7的轴线对齐,所述大孔导向套7连接在上板6上。
如图2所示,所述小孔珩磨夹具组2包括包括长方体形的第三侧限位块201、第三调整板202、第二T型槽板203、第二后挡块204、第四侧限位块205、小头定位板206和第二前挡块208,两个所述第三侧限位块201对称放置连接在第三调整板202上,所述第三调整板202连接在所述第二T型槽板203上,所述第二T型槽板203通过内支撑座3连接在所述底板4的顶面上,所述第二后挡块204通过螺钉连接在所述第三调整板202的尾部中间位置,所述第二后挡块 204上水平连接有后定位钉;所述第四侧限位块205对称放置连接在所述小头定位板206,所述小头定位板206连接在外支撑座5上,所述小头定位板206和所述外支撑座5之间设置有第四调整板207,所述第二前挡块208连接在所述小头定位板206的前端中间位置,所述第二前挡块208上水平连接有前定位钉;所述后定位钉与所述前定位钉面对面设置,且所述后定位钉与所述前定位钉的顶紧端抵接在连杆的两端中心位置。工作时,所述小孔珩磨夹具组2上的小头定位板206与小孔导向套8的轴线对齐,小孔导向套8连接在上板6上。与现有技术山字形限位块相比,棱角更少,磕碰风险降低,结构更加规整,加工工艺更加简单,加工便利,成本低。
具体的,如图3-5所示,所述第一侧限位块101、第二侧限位块105、第三侧限位块201和第四侧限位块205结构相同且均设置为长方体的限位块1-1,所述限位块1-1的顶面上设置两个螺栓过孔1-2,所述螺栓过孔1-2的截面设置为腰形,所述限位块1-1的顶部一个长棱边倒角处理为避空斜面1-3,所述限位块 1-1通过螺钉贯穿所述螺栓过孔1-2后与对应的调整板或定位板连接在一起。
具体的,所述第一后挡块104、第一前挡块108、第二后挡块204和第二前挡块208的结构相同且均设计为长方体挡块,所述长方体挡块靠近连杆一侧的顶部棱边倒角处理为避空面。
总的来说,限位块的工作侧面设置避空斜面,前挡块、后挡块的相对面顶部棱边倒角避空处理,有效的加大了连杆放入时的开口范围,起到预导向的作用,面面接触减少划痕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将小孔珩磨夹具组和大孔珩磨夹具组按照设计位置安装到底板4上,多个底板4可旋转的连接在多工位珩磨机的工作台上,主要安装时,选用合适高度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调整板;
1)将底板4上需要待装配连杆的小孔珩磨夹具组和大孔珩磨夹具组旋转到没有上板6的位置;
2)将两根连杆分别安装到小孔珩磨夹具组和大孔珩磨夹具组上;
步骤一、一根连杆的连杆小头安放在小孔珩磨夹具组上,待连杆小头的小孔中心对准小头定位板206的中心,然后旋拧前定位钉和后定位钉将两根连杆顶紧;
步骤二、相邻工位上的连杆放置方式与步骤一近似,另一根连杆大头安放在大孔珩磨夹具组上,当连杆的大头的打孔中心对准大头定位板106的中心,然后旋拧前定位钉和后定位钉将两根连杆顶紧;
3)继续旋转底板4复位,使得两个工位上的连杆孔位分别与上方的小孔导向套、大孔导向套对齐;
其他工位的连杆安装重复以上步骤即可;
4)安装定位完成后开始珩磨大孔、小孔,珩磨完成后将连杆取下。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防磕碰的连杆珩磨快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套防磕碰夹具,两套所述防磕碰夹具分别是小孔珩磨夹具组和大孔珩磨夹具组,多组所述小孔珩磨夹具组和所述大孔珩磨夹具组呈圆周间隔排布并通过底板连接在珩磨机得工作台上,所述小孔珩磨夹具组和大孔珩磨夹具组分别对应连杆小头端、连杆大头端的珩磨定位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磕碰的连杆珩磨快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孔珩磨夹具组包括长方体形的第一侧限位块、第一调整板、第一T型槽板、第一后挡块、第二侧限位块、大头定位板和第一前挡块,两个所述第一侧限位块对称放置连接在第一调整板上,所述第一调整板连接在所述第一T型槽板上,所述第一T型槽板通过内支撑座连接在所述底板的顶面上,所述第一后挡块通过螺钉连接在所述第一调整板的尾部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后挡块上水平连接有后定位钉;所述第二侧限位块对称放置连接在所述大头定位板,所述大头定位板连接在外支撑座上,所述大头定位板和所述外支撑座之间设置有第二调整板,所述第一前挡块连接在所述大头定位板的前端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前挡块上水平连接有前定位钉;
所述小孔珩磨夹具组包括长方体形的第三侧限位块、第三调整板、第二T型槽板、第二后挡块、第四侧限位块、小头定位板和第二前挡块,两个所述第三侧限位块对称放置连接在第三调整板上,所述第三调整板连接在所述第二T型槽板上,所述第二T型槽板通过内支撑座连接在所述底板的顶面上,所述第二后挡块通过螺钉连接在所述第三调整板的尾部中间位置,所述第二后挡块上水平连接有后定位钉;所述第四侧限位块对称放置连接在所述小头定位板,所述小头定位板连接在外支撑座上,所述小头定位板和所述外支撑座之间设置有第四调整板,所述第二前挡块连接在所述小头定位板的前端中间位置,所述第二前挡块上水平连接有前定位钉;
所述后定位钉与所述前定位钉面对面设置,且所述后定位钉与所述前定位钉的顶紧端抵接在连杆的两端中心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磕碰的连杆珩磨快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限位块、第二侧限位块、第三侧限位块和第四侧限位块结构相同且均设置为长方体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顶面上设置两个螺栓过孔,所述螺栓过孔的截面设置为腰形,所述限位块的顶部一个长棱边倒角处理为避空斜面,所述限位块通过螺钉贯穿所述螺栓过孔后与对应的调整板或定位板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磕碰的连杆珩磨快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挡块、第一前挡块、第二后挡块和第二前挡块的结构相同且均设计为长方体挡块,所述长方体挡块靠近连杆一侧的顶部棱边倒角处理为避空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磕碰的连杆珩磨快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孔珩磨夹具组上的大头定位板与大孔导向套的轴线对齐,所述小孔珩磨夹具组上的小头定位板与小孔导向套的轴线对齐,所述大孔导向套、小孔导向套间隔排布且均连接在上板上。
CN202121454910.9U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防磕碰的连杆珩磨快定位夹具 Active CN2155477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54910.9U CN215547792U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防磕碰的连杆珩磨快定位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54910.9U CN215547792U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防磕碰的连杆珩磨快定位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47792U true CN215547792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21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54910.9U Active CN215547792U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防磕碰的连杆珩磨快定位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4779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54378A (zh) * 2022-04-08 2022-06-24 中航动力株洲航空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深孔零件用珩磨加工装置
CN116276617A (zh) * 2023-05-23 2023-06-23 南宫市精强连杆有限公司 连杆总成多轴多工位珩磨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54378A (zh) * 2022-04-08 2022-06-24 中航动力株洲航空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深孔零件用珩磨加工装置
CN116276617A (zh) * 2023-05-23 2023-06-23 南宫市精强连杆有限公司 连杆总成多轴多工位珩磨装置
CN116276617B (zh) * 2023-05-23 2024-01-09 南宫市精强连杆有限公司 连杆总成多轴多工位珩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547792U (zh) 一种防磕碰的连杆珩磨快定位夹具
CN203679852U (zh) 一种用于管型工件加工的多工位夹具
CN107350842B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底座的双工位定位工装
CN107414556B (zh) 一种双工位夹具装置
CN110815095B (zh) 一种薄板通用加工治具
CN211053183U (zh) 一种定位机构
CN218226224U (zh) 一种多工位加工治具
CN220178642U (zh) 一种方坯辅助加工工装
CN216706012U (zh) 一种双工位立式摇杆钻孔夹具
CN219381734U (zh) 拦片板及其加工夹具
CN208342278U (zh) 一种可调节用于夹紧两块铝模板的夹具
CN218891772U (zh) 一种单气缸夹紧打开多方向真空定位机构
CN218904244U (zh) 一种凸键自动装配台
CN218363465U (zh) 用于零件固定的装夹装置
CN210414101U (zh) 一种曲轴铰珩杆导向条倒角磨削用固定夹具
CN219944496U (zh) 一种鸡心环下料定位装置
CN219152806U (zh) 一种镶块用的角度定位装置
CN218017984U (zh) 一种自动侧推夹具
CN216442108U (zh) 一种可调型梳状夹具
CN215397821U (zh) 一种印章按压固定结构
CN219484910U (zh) 一种用于高铁铝合金材料水冷板铣削的装夹夹具
CN214719755U (zh) 一种可移动的凹模机构
CN216759007U (zh) 一种用于十字法兰肋板定位加工的紧固结构
CN215315784U (zh) 多工位加工工装
CN218018057U (zh) 夹紧机构及加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