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37335U - 一种输液器调节器壳体与导管的自动组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液器调节器壳体与导管的自动组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37335U
CN215537335U CN202122004551.3U CN202122004551U CN215537335U CN 215537335 U CN215537335 U CN 215537335U CN 202122004551 U CN202122004551 U CN 202122004551U CN 215537335 U CN215537335 U CN 2155373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frame
slide rail
output end
automatic assemb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0455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玉峰
齐海亮
刘豪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hai Furu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hai Furu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hai Furu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hai Furu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0455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373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373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373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输液器调节器壳体与导管的自动组装装置,其解决了现有输液器调节器壳体与导管一般采用人工组装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其设有送料部、组装部和夹持部,送料部包括提升机,提升机的一侧设置振动盘,振动盘连接有进料轨道,进料轨道设有出料口,出料口处设有定位机构,进料轨道底部连接有直线振动器,组装部设在送料部的一侧,组装部包括机架,定位机构的底端与机架连接,机架底部连接有切料机构,机架的顶部连接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下方连接有组装机构,组装机构上连接有升降机构和对接机构,夹持部设在组装部的一侧。本实用新型可广泛用于自动组装装置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输液器调节器壳体与导管的自动组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自动组装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输液器调节器壳体与导管的自动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输液器是主要用于静脉输液的一种常见的医疗耗材,它是经过无菌处理而建立在静脉与药液之间的一种连通管道。一般由静脉针、护帽、导管、过滤器、流速调节器等连接组成,流速调节器能够根据不同人的需求来调整药液的流入速度,一般包括滚轮和调节器壳体,通过滚轮挤压输液管来控制管道内的药液流量,是输液器中的重要部件。目前在组装导管与调节器壳体时,一般采用人工的方式将导管穿过调节器壳体,流速调节器的组装是需要将滚轮装配到调节器壳体内,因此其装配效率较低且不是十分卫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输液器调节器壳体与导管一般采用人工组装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效的输液器调节器壳体与导管的自动组装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液器调节器壳体与导管的自动组装装置,其设有送料部、组装部和夹持部,送料部包括提升机,提升机的一侧设置振动盘,振动盘连接有进料轨道,进料轨道设有出料口,出料口处设有定位机构,进料轨道底部连接有直线振动器,组装部设在送料部的一侧,组装部包括机架,定位机构的底端与机架连接,机架底部连接有切料机构,机架的顶部连接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下方连接有组装机构,组装机构上连接有升降机构和对接机构,夹持部设在组装部的一侧。
优选地,提升机包括储料仓、传送带和电机,传送带一端处在储料仓内,传送带另一端连接有出料槽,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轴承与传送带连接,出料槽下方设有振动盘。
优选地,定位机构包括第九气缸,第九气缸与机架底端连接,第九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定位压板,定位压板可以伸入进料轨道。
优选地,切料机构包括连接在机架底部上方的支撑架,支撑架底部设有第一气缸,支撑架上方设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有载具底座,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与载具底座连接,载具底座上设有第二滑轨和第二气缸,第二滑轨上滑动连接有载具,第二气缸的输出端与载具连接。
优选地,调节机构包括设在机架顶部上方的第三气缸,第三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主体固定板,主体固定板底部四角连接有四个导轨,四个导轨分别与设在机架顶部四角的四个直线轴承滑动连接,四个导轨底部穿过机架顶部共同连接有组装机构。
优选地,组装机构包括连接在导轨底部的移送固定板,移送固定板上设有第三滑轨和第四气缸,第三滑轨上滑动连接有移送固定座,第四气缸的输出端与移送固定座连接。
优选地,升降机构包括连接在移送固定座上方的第五气缸,第五气缸的输出端向下穿过移送固定座连接有夹爪组件,夹爪组件包括夹爪固定块,夹爪固定块上连接有第六气缸,第六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夹爪。
优选地,对接机构包括设在移送固定板底部的第十气缸和滑轨固定板,滑轨固定板底部设有第四滑轨,第四滑轨上滑动连接有连接板,第十气缸的输出端与连接板连接,连接板上连接有插入针,滑轨固定板上设有导向孔,插入针穿过导向孔设置。
优选地,夹持部包括设在机架底部的气缸固定座,气缸固定座上设有第七气缸,第七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第八气缸,第八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夹爪。
优选地,振动盘上方设有第一光电传感器,进料轨道上设有第二光电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定位机构,保证调节器壳体在运输过程中不会掉落造成安全隐患,提高了本装置的安全性;通过设置切料装置可以将两个进料轨道的调节器壳体送入四个料位的载具中,这样通过一个振动盘即可实现送料工作,节省了占用的空间;通过设置升降机构将载具中的调节器壳体夹至与导管同一高度;通过设置对接机构使插入针穿过调节器壳体与导管连接,在调节器壳体与导管连接时起到导向作用;通过设置组装机构带动调节器壳体与导管连接;设置第一传感器检测进料轨道内是否卡料,设置第二传感器检测振动盘内调节器壳体的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切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组装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组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对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夹持部的机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组装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1.振动盘;2.进料轨道;3.出料口;4.直线振动器;5.机架;6.储料仓;7.传送带;8.电机;9.出料槽;10.第九气缸;11.定位压板;12.支撑架;13.第一气缸;14.第一滑轨;15.载具底座;16.第二滑轨;17.第二气缸;18.载具;19.第三气缸;20.主体固定板;21.导轨;22.直线轴承;23.移送固定板;24.第三滑轨;25.第四气缸;26.移送固定座;27.第五气缸;28.夹爪固定块;29.第六气缸;30.第一夹爪;31.第十气缸;32.滑轨固定板;33.第四滑轨;34.连接板;35.插入针;36.导向孔;37.气缸固定座;38.第七气缸;39.第八气缸;40.第二夹爪;41.第一光电传感器;42.第二光电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液器调节器壳体与导管的自动组装装置,其设有送料部、组装部和夹持部,送料部包括提升机,提升机的一侧设置振动盘1,振动盘1连接有进料轨道2,进料轨道2设有出料口3,出料口3处设有定位机构,进料轨道2底部连接有直线振动器4,组装部设在送料部的一侧,组装部包括机架5,定位机构的底端与机架5连接,机架5底部连接有切料机构,机架5的顶部连接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下方连接有组装机构,组装机构上连接有升降机构和对接机构,夹持部设在组装部的一侧。
由于调节器壳体体积较大,振动盘1内可储存数量有限,所以本实用新型设置提升机将调节器壳体运送至振动盘1内,可以持续不断的向振动盘1补料,再通过振动盘1将调节器壳体运送至进料轨道2,并通过直线振动器4的振动使调节器壳体在进料轨道2内移动至出料口3,完成送料过程;组装部用于完成调节器壳体与导管的组装工作,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导管为四个一组,而一个振动盘1一般只有两个出口,需要设置两个振动盘1来配合,所占用的空间太大,为了节省空间,设置切料机构可以使两个进料轨道2内的调节器壳体与四个一组的导管进行组装,所以设置一个振动盘1即可,节省了占用空间;
当调节器壳体运送至出料口3时,会被定位机构压住,在切料机构来到出料口3接料时,定位机构向上松开,调节器壳体随直线振动器4的振动被运送至切料机构,此时进料轨道2内的下一个调节器壳体移动到出料口3处,定位机构向下压住调节器壳体,实现定位功能,等到切料机构再次来到出料口3接料,定位机构向上松开,等到下一个调节器壳体移动到出料口3时,重复上述过程;
调节机构用于调整组装机构、升降机构和对接机构的高度,提高对接的质量,减少不良品的产生,升降机构用于向下夹取切料机构中的调节器壳体并向上移动,对接机构可以穿过调节器壳体与夹持部中的导管连接,使调节器壳体与导管处在同一直线上,起到导向作用,组装机构用于将调节器壳体移动至导管上,完成组装工作。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提升机包括储料仓6、传送带7和电机8,传送带7一端处在储料仓6内,传送带7另一端连接有出料槽9,电机8的输出端通过轴承与传送带7连接,出料槽9下方设有振动盘1。储料仓6用于储存调节器壳体,电机8转动带动传送带7移动,使储料仓6内的调节器壳体通过传送带7运送至出料槽9从而落到位于出料槽9下方的振动盘1内,可以不断地给振动盘1补料。
如图1-4所示,定位机构包括第九气缸10,第九气缸10与机架5底端连接,第九气缸10的输出端连接有定位压板11,定位压板11可以伸入进料轨道2。第九气缸10可以带动定位压板11上下移动,当第九气缸10带动定位压板11向下移动,定位压板11伸入进料轨道2压住处在出料口3的调节器壳体,避免在切料机构没到出料口3接料时,进料轨道2仍在向外运输调节器壳体,导致调节器壳体掉落造成安全隐患,从而保证了本装置的安全性。
如图1-3和图5所示,切料机构包括连接在机架5底部上方的支撑架12,支撑架12底部设有第一气缸13,支撑架12上方设有第一滑轨14,第一滑轨14滑动连接有载具底座15,第一气缸13的输出端与载具底座15连接,载具底座15上设有第二滑轨16和第二气缸17,第二滑轨16上滑动连接有载具18,第二气缸17的输出端与载具18连接。
第一气缸13用于带动载具底座15在支撑架12上左右移动,第二气缸17用于带动载具18在载具底座15上前后移动,处在出料口3处被定位压板11压住的调节器壳体,有一部分会突出出料口3,若直接左右移动进行切料,载具18会与调机器壳体发生碰撞,从而容易对调节器壳体造成损坏,所以加入前后移动的动作,先由第二气缸17带动载具18在第二滑轨16上向后滑动,使载具18移动至出料口3处,此时载具18的第一料位和第三料位对齐两个进料轨道2,使调节器壳体进入载具18的第一料位和第三料位,然后第二气缸17带动载具18向前移动,第一气缸13带动载具底座15向左移动,然后第一气缸13再带动载具18向后移动,使载具18的第二料位和第四料位对齐两个进料轨道2,使调节器壳体进入载具18的第二料位和第四料位,完成通过两个进料轨道2将调节器壳体送入载具18中的四个料位的过程。
如图6所示,调节机构包括设在机架5顶部上方的第三气缸19,第三气缸19的输出端连接有主体固定板20,主体固定板20底部四角连接有四个导轨21,四个导轨21分别与设在机架5顶部四角的四个直线轴承22滑动连接,四个导轨21底部穿过机架5顶部共同连接有组装机构。通过第三气缸19带动主体固定板20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导轨21在直线轴承22中上下移动,进而带动组装机构上下移动,完成对连接在组装机构上的升降机构和对接机构的高度调节,提高了对接质量,减少不良品的产生。
如图6和图7所示,组装机构包括连接在导轨21底部的移送固定板23,移送固定板23上设有第三滑轨24和第四气缸25,第三滑轨24上滑动连接有移送固定座26,第四气缸25的输出端与移送固定座26连接。第四气缸25可以带动移送固定座26在移送固定板23上沿第三滑轨24滑动。
如图8和图11所示,升降机构包括连接在移送固定座26上方的第五气缸27,第五气缸27的输出端向下穿过移送固定座26连接有夹爪组件,夹爪组件包括夹爪固定块28,夹爪固定块28上连接有第六气缸29,第六气缸29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夹爪30。第五气缸27带动夹爪固定块28进而带动第六气缸29和第一夹爪30到载具18的上方,第六气缸29可以带动第一夹爪30夹住载具18中的调节器壳体,然后第五气缸27回收带动夹爪组件升高,使调节器壳体与导管处在同一高度。
如图9所示,对接机构包括设在移送固定板23底部的第十气缸31和滑轨固定板32,滑轨固定板32底部设有第四滑轨33,第四滑轨33上滑动连接有连接板34,第十气缸31的输出端与连接板34连接,连接板34上连接有插入针35,滑轨固定板32上设有导向孔36,插入针35穿过导向孔36设置。第十气缸31可以带动连接板34沿第四滑轨33前后移动,从而带动插入针35沿第四滑轨33在导向孔36内前后移动。
如图1和图10所示,夹持部包括设在机架5底部的气缸固定座37,气缸固定座37上设有第七气缸38,第七气缸38的输出端连接有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第八气缸39,第八气缸39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夹爪40。第八气缸39用于带动第二夹爪40夹住导管,以便插入针35与导管对接时,导管不会发生滑动,第七气缸38用于将被夹在夹持组件上的导管运送至与插入针35相同高度,从而方便插入针35与导管的对接。
如图1所示,振动盘1上方设有第一光电传感器41,进料轨道2上设有第二光电传感器42。第一光电传感器41用于检测振动盘1内的调节器壳体数量,当第一光电传感器41检测到振动盘1内调节器壳体的数量不足时,发出信号时提升机开始工作,向振动盘1内补料;第二光电传感器42用于检测进料轨道2内是否发生卡料,当检测到进料轨道2发生卡料时,发出警报通知工作人员及时处理,不会因进料轨道2卡料而影响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振动盘1将调节器壳体运送到进料轨道2,并通过直线振动器4将调节器壳体运送至出料口3,此时第九气缸10带动定位压板11向下移动压住载具18,使调节器壳体不会因载具18未到出料口3接料而掉落,保证了装置的安全性;此时第二气缸17带动载具18向后移动,第九气缸10带动定位压板11向上移动,松开调节器壳体,使调节器壳体进入载具18的第一料位和第三料位,随后第九气缸10带动定位压板11向下移动,压住进料轨道2内的下一个调节器壳体,然后第二气缸17带动载具18向前移动,第一气缸13带动载具底座15向左移动,第二气缸17再带动载具18向后移动,此时第九气缸10带动定位压板11向上移动,松开调节器壳体,使调节器壳体进入载具18的第二料位和第四料位,然后升降机构中的第五气缸27带动夹爪固定块28向下运动,从而带动第六气缸29和第一夹爪30向下运动,第六气缸29带动第一夹爪30将载具18中的调节器壳体夹住,然后第五气缸27收回,将调节器壳体提起;通过调整第三气缸19带动移送固定板23上下移动,从而带动组装机构、升降机构和对接机构共同上下移动,使插入针35、导向孔36、调节器壳体与导管处在同一高度,然后第十气缸31带动插入针35依次穿过导向孔36和调节器壳体与导管对接,插入针35插入导管内,然后第四气缸25带动移送固定座26从而带动调节器壳体沿插入针35方向组装到导管上,实现导管与调节器壳体的自动组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输液器调节器壳体与导管的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设有送料部、组装部和夹持部,所述送料部包括提升机,所述提升机的一侧设置振动盘,所述振动盘连接有进料轨道,所述进料轨道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有定位机构,所述进料轨道底部连接有直线振动器,所述组装部设在所述送料部的一侧,所述组装部包括机架,所述定位机构的底端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机架底部连接有切料机构,所述机架的顶部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下方连接有组装机构,所述组装机构上连接有升降机构和对接机构,所述夹持部设在所述组装部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器调节器壳体与导管的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包括储料仓、传送带和电机,所述传送带一端处在所述储料仓内,所述传送带另一端连接有出料槽,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轴承与所述传送带连接,所述出料槽下方设有所述振动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器调节器壳体与导管的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九气缸,所述第九气缸与所述机架底端连接,所述第九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定位压板,所述定位压板可以伸入所述进料轨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器调节器壳体与导管的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料机构包括连接在所述机架底部上方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底部设有第一气缸,所述支撑架上方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有载具底座,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载具底座连接,所述载具底座上设有第二滑轨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滑轨上滑动连接有载具,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载具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输液器调节器壳体与导管的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在所述机架顶部上方的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主体固定板,所述主体固定板底部四角连接有四个导轨,四个所述导轨分别与设在所述机架顶部四角的四个直线轴承滑动连接,四个所述导轨底部穿过所述机架顶部共同连接有组装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输液器调节器壳体与导管的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机构包括连接在所述导轨底部的移送固定板,所述移送固定板上设有第三滑轨和第四气缸,所述第三滑轨上滑动连接有移送固定座,所述第四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移送固定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输液器调节器壳体与导管的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连接在所述移送固定座上方的第五气缸,所述第五气缸的输出端向下穿过所述移送固定座连接有夹爪组件,所述夹爪组件包括夹爪固定块,所述夹爪固定块上连接有第六气缸,所述第六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夹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输液器调节器壳体与导管的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机构包括设在所述移送固定板底部的第十气缸和滑轨固定板,所述滑轨固定板底部设有第四滑轨,所述第四滑轨上滑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第十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连接有插入针,所述滑轨固定板上设有导向孔,所述插入针穿过所述导向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输液器调节器壳体与导管的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包括设在所述机架底部的气缸固定座,所述气缸固定座上设有第七气缸,所述第七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八气缸,所述第八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夹爪。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器调节器壳体与导管的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盘上方设有第一光电传感器,所述进料轨道上设有第二光电传感器。
CN202122004551.3U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输液器调节器壳体与导管的自动组装装置 Active CN2155373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04551.3U CN215537335U (zh)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输液器调节器壳体与导管的自动组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04551.3U CN215537335U (zh)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输液器调节器壳体与导管的自动组装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37335U true CN215537335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41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04551.3U Active CN215537335U (zh)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输液器调节器壳体与导管的自动组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373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711174U (zh) 一种通用型连接器检测包装一体机
CN109968280B (zh) 一种全自动轴承压装机
CN106197215B (zh) 一种电池检测产线
CN215537335U (zh) 一种输液器调节器壳体与导管的自动组装装置
CN208731331U (zh) 一种装袋机用理袋装置
US4983098A (en) Separating and feeding a preformed container from a nested stack
CN209933686U (zh) 留置针组装装置
CN110065657A (zh) 一种自动装框系统
CN214397449U (zh) 输液器自动分料机
CN206028891U (zh) 一种自动锯管机
CN215546609U (zh) 一种用于输液器组装机的中转补料装置
CN216360222U (zh) 一种弯头自动上料装置
CN210339421U (zh) 一种曝光机框架上料机构
CN217732046U (zh) 一种茶叶上料装置
CN113979073A (zh) 一种棒料自动上料系统及其上料方法
CN209777531U (zh) 一种接水盘自动装料装置
CN218786349U (zh) 一种噗噗管的管身自动供料装置
CN112850029A (zh) 一种弯头自动上料装置及上料方法
CN220260058U (zh) 一种鼻氧管束管器组装机构和鼻氧管自动化组装生产线
CN215616221U (zh) 一种输液器滴斗与导管自动组装装置
CN215797158U (zh) 一种短导管的自动送料机构
CN111634487A (zh) 一种采血管分离胶注胶机的采血管上料装置
CN215614138U (zh) 自动制头机
CN218055880U (zh) 一种分装金属砂用的传输装置
CN111232519A (zh) 定位输送装置、料盘周转系统及周转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