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33563U - 一种电热式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热式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33563U
CN215533563U CN202121481388.3U CN202121481388U CN215533563U CN 215533563 U CN215533563 U CN 215533563U CN 202121481388 U CN202121481388 U CN 202121481388U CN 215533563 U CN215533563 U CN 2155335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king
shell
heating device
electric heating
refle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8138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小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Aise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Aise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Aise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Aisen Electric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335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335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热式烹饪器具,该电热式烹饪器具包括烹饪容器、壳体和加热装置,还包括隔热圈和反射板,隔热圈由隔热材料制作,且安装烹饪容器的周面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反射板与烹饪容器底面相对;加热装置位于烹饪容器底面和反射板之间;所述壳体由塑料材料制作。由于在烹饪容器周面与壳体之间设置隔热圈,进而可以避免或减少受热的烹饪容器周边表面与壳体之间热量传导;同时设置反射板,进而可以避免或减少壳体底板受热;用塑料材料制作壳体,从材料、加工成本方面可以大幅降低电热式烹饪器具的成本;同时,烹饪容器/加热装置的底部不需要再设置隔热材料制作的部分,进而可以降低隔热材料的使用,降低电热式烹饪器具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电热式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用品,特别涉及一种电热式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当前有很多种烹饪器具,其中,电热式烹饪器具应用更加广泛。一般来讲,电热式烹饪器具包括底座、烹饪容器和与烹饪容器开口配合使用的盖体。底座一般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隔热中承体,隔热中承体内部一般与烹饪容器外表面配合,以支承和固定烹饪容器;隔热中承体底部与烹饪容器之间还配置适合的电加热装置。电加热装置通过适当的方式(如电阻加热、电弧加热或电感加热等等)将电能转换为热能,以加热烹饪容器,进行烹饪操作。隔热中承体下部还设置温度控制器。电加热装置的电源线穿过隔热中承体与温度控制器相连,温度控制器与外部电源相连。温度控制器一般设置位于壳体外的调整手柄、按钮之类的温度调整部件,以在使用时调节电加热装置的功率。
当前,电热式烹饪器具基本功能为电加热装置产生热能,进行烹饪操作。在保证烹饪操作的同时,还需要保证安全性,防止烫/烧伤,保持节能,避免电能浪费。隔热中承体由隔热材料制作,除支撑烹饪容器之外,还需要将烹饪容器周围的全部或部分及底部包裹,并形成一个上部开口,底部封闭的锅体结构,以隔离烹饪容器与壳体之间的热量传递,避免外壳受热而温度过高。
基于隔热中承体的材料和锅体结构,导致电热式烹饪器具不仅成本较高,且使得电热式烹饪器具很重。为了保证电热式烹饪器具可靠性,外壳一般需要较高的强度,需要用金属材料制作外壳。为了保证使用效果和方便烹饪操作,在金属外壳的把手上就需要复合塑料材料或塑料层。同时,由于外壳由金属材料制作,在金属外壳上安装温度控制器、温度调整部件时,就需要在金属外壳上加工相应的机构。这些方面就进一步使得电热式烹饪器具结构复杂,导致成本较高。
如何在保证使用安全、保持节能效果且能够满足烹饪需要的同时,降低电热式烹饪器具的成本,是当前难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热式烹饪器具,可以在保证使用安全、保持节能效果且能够满足烹饪需要的同时,降低其成本。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热式烹饪器具包括烹饪容器、壳体和加热装置,还包括隔热圈和反射板,所述隔热圈由隔热材料制作,且安装所述烹饪容器的周面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反射板与所述烹饪容器底面相对;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所述烹饪容器底面和所述反射板之间;所述壳体由塑料材料制作。由于在烹饪容器周面与壳体之间设置隔热圈,进而可以避免或减少受热的烹饪容器周边表面与壳体之间热量传导;同时烹饪容器/加热装置底部设置反射板,进而可以避免或减少壳体底板受热;这样,在烹饪过程中,可以使壳体保持较低的温度。这样就可以用塑料材料制作壳体,可以更方便地形成手柄或设计相应的外观形状,不需要再在金属壳体表面复合塑料其他防烫设计,进而从材料、加工成本方面可以大幅降低电热式烹饪器具的成本;同时,烹饪容器/加热装置的底部不需要再设置隔热材料制作的部分,进而可以降低隔热材料的使用,降低电热式烹饪器具的成本(反射板可以用不锈刚或其他相应成本较低的材料制作)。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隔热圈上周边设置向外延伸的上挡边;所述壳体的上边沿与所述上挡边配合。这样可以进一步防止热量传导到壳体,使壳体保持较低温度,保持塑料强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隔热圈下周边设置向内延伸的下挡边,所述下挡边和烹饪容器底面至少部分相对。这样可以减少烹饪容器向壳体传导热量的可能,使壳体保持较低温度,保持塑料强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反射板的周边与所述下挡边配合。这样可以防止或减少热量在反射板和隔热圈的下挡边之间泄漏,一方面可以避免热量损失,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对塑料壳体的热冲击,使壳体保持较低温度,保持塑料强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反射板的周边与所述下挡边之间通过卡边和卡槽相连。这样可以通过隔热圈对反射板的支承力,保持反射板固定,进而保证反射板可靠性,并为反射板下部形成隔热空间提供前提。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电热式烹饪器具还包括由隔热材料制作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端支撑在所述反射板上,下端支撑在壳体的底板上;所述反射板和壳体的底板之间形成隔热空间。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反射板可靠性,同时可能在反射板下部形成预定高度的隔热空间,减少或避免热量对壳体底板的冲击。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面与所述烹饪容器的底面相接触,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反射板之间保持预定间隙。这样可以更充分利用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减少能量损耗。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加热装置片状的电热膜。电热膜作为加热装置,一方面可以使提高电能利用效率,减少能量损耗;另一方面可以使加热装置与反射板之间保持较大的距离,减少热量辐射损失,减少壳体所遭受的热冲击。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烹饪容器和所述加热装置的接触面中,所述烹饪容器或/和所述加热装置设置有凹坑。这样可以保证所述烹饪容器和所述加热装置热量均匀传递,避免形成过热的点接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电热式烹饪器具还包括温控器和塑料制作的温度调整部件;所述温控器安装在壳体上并与所述加热装置电连接;所述温控器的调整杆外端伸入所述壳体的调整孔中并和所述温度调整部件相连。由于壳体由塑料材料制作,可以更方便安装温控器,并使所述温控器的调整杆直接进入所述壳体的调整孔,并用塑料制作的温度调整部件与调整杆外端相连,实现对温度调整。与由金属材料制作壳体相比,塑料材料制作壳体可以更方便布置温控器的调整杆,不需要通过其他传动机构中间传动,可以通过塑料制作的温度调整部件直接旋转温度调整部件与调整杆,实现温度调整或控制。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温控器包括温度检测头,所述温度检测头用于检测加热装置的温度。通过检测头实时检测加热装置的温度,以控制加热装置温度,保持适当的温度范围,减少塑料壳体所承受的热冲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电热式烹饪器具剖视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电热式烹饪器具底座部分底部立体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电热式烹饪器具各部件爆炸图;
图4是图1中A部分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电热式烹饪器具剖视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电热式烹饪器具各部件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进行描述。本文件中,使用的“上”、“下”、“内”、“外”等方位词的意义同时考虑电热式烹饪器具的使用状态。
请参考图1、图2和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电热式烹饪器具剖视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电热式烹饪器具底座部分底部立体结构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电热式烹饪器具各部件爆炸图。
实施例一中,电热式烹饪器具包括底座、烹饪容器1和盖体9。盖体9与烹饪容器1的开口配合使用。
底座包括壳体3和加热装置8,还包括隔热圈2和反射板7。所述隔热圈2由隔热材料制作,且安装所述烹饪容器1的周面与所述壳体3的内壁之间。本实施例中,隔热圈2上周边设置向外延伸的上挡边21;壳体3的上边沿与所述上挡边21配合,进而在上下方向上,使隔热圈2与壳体3保持固定。本实施例中,壳体3内壁还设置有凸筋,隔热圈2的下端支撑在凸筋上,以保持隔热圈2的定位。当然,隔热圈2也可以通过其他现有的方式进行定位。
烹饪容器1的周面可以与隔热圈2的内壁面相配合,二者之间也可以保持相应的间隙或距离。电热式烹饪器具可以包括多个不同用途的烹饪容器1(图中未示出),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烹饪容器1。
如图所示,反射板7与烹饪容器1底面相对;加热装置8位于所述烹饪容器1底面和所述反射板7之间。本实施例中,加热装置8为环式电阻加热器,当然可以选用其他类型的加热装置。
隔热圈2下周边设置向内延伸的下挡边22,下挡边22和烹饪容器1底面至少部分相对,且反射板7的周边与所述下挡边22之间通过卡边和卡槽相连。如图4所示,该图为图1中A部分放大图。下挡边 22上表面设置卡槽,反射板7周边设置卡边,卡边与卡槽配合,实现二者连接;当然,也可以相反,即下挡边22上表面设置卡边,反射板 7周边设置卡槽,也可以实现二者连接。
由于在烹饪容器1周面与壳体3之间设置隔热圈2,进而可以避免或减少受热的烹饪容器1周边表面与壳体之间热量传导;同时烹饪容器1/加热装置8底部设置反射板7,进而可以避免或减少壳体3底板受热;这样,在烹饪过程中,可以使壳体3保持较低的温度。因此,本实施例中,用塑料材料制作壳体3。与现有用金属制作壳体的电热式烹饪器具相比,由于壳体3为塑料材料制作,可以更方便地形成手柄或设计相应的外观形状,不需要再在金属壳体表面复合塑料其他防烫设计,进而从材料、加工成本方面可以大幅降低电热式烹饪器具的成本;同时,烹饪容器1/加热装置8的底部不需要再设置隔热材料制作的部分,进而可以降低隔热材料的使用,降低电热式烹饪器具的成本(反射板7可以用不锈刚或其他相应成本较低的材料制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热圈2上周边设置向外延伸的上挡边21;所述壳体3的上边沿与所述上挡边21配合。这样可以进一步防止热量传导到壳体3,使壳体3保持较低温度,保持塑料强度。当然,也可以利用其他方式实现所述隔热圈2与壳体3的配合,如在壳体3端面或内壁设置相应的容置槽或台阶,等等。在上下方向上,烹饪容器1可以由壳体3上的台阶定位,也可以由隔热圈2的台阶或上端面定位。
本实施例中,隔热圈2下周边设置向内延伸的下挡边22,所述下挡边22和烹饪容器1底面至少部分相对。这样可以减少烹饪容器1 向壳体3传导热量的可能,使壳体3保持较低温度,保持塑料壳体3 的强度。所述反射板7的周边与所述下挡边22配合,可以防止或减少热量在反射板7和隔热圈2的下挡边22之间泄漏,一方面可以避免热量损失,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对塑料壳体3的热冲击,使壳体3保持较低温度,保持塑料强度。
可以理解,使反射板7的周边与所述下挡边22之间通过卡边和卡槽相连,可以通过隔热圈2对反射板7提供支承力,保持反射板7 固定,进而保证反射板7的可靠性,并为反射板7下部形成隔热空间提供前提。当然,反射板7的周边与所述下挡边22配合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配合或对应,如插槽、台阶或粘结等等。
为了提高对反射板7及烹饪容器1的支撑力,本实施例中,电热式烹饪器具还包括由隔热材料制作的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上端支撑在所述反射板7上,下端支撑在壳体3的底板上;所述反射板7和壳体3的底板之间形成隔热空间。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反射板7的可靠性,同时可以在反射板7下部形成预定高度的隔热空间,减少或避免热量对壳体3底板的冲击。本实施例中,为了使支撑柱4保持固定,支撑柱4中间设置有孔,通过紧固件使支撑柱4与壳体3的底板保持固定。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8的加热面与所述烹饪容器1的底面相接触,所述加热装置8和所述反射板7之间保持预定间隙。这样可以更充分利用加热装置8产生的热量,减少能量损耗。
实施例一中,电热式烹饪器具还包括温控器5和塑料制作的温度调整部件6。所述温控器5安装在壳体3上并与所述加热装置8电连接。加热装置8的接线端通过反射板7的孔向下延伸,并与所述温控器5,与电源线连通。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温控器5的调整杆外端伸入所述壳体3的调整孔,并可以伸出壳体3的外表面,外端和一个温度调整旋钮相连。温度调整旋钮为电热式烹饪器具温度调整部件6。由于壳体3由塑料材料制作,可以更方便安装布置温控器5,并使所述温控器5的调整杆直接进入所述壳体3的调整孔,并用塑料制作的温度调整部件6与调整杆外端相连,实现对温度调整。与由金属材料制作壳体相比,塑料材料制作的壳体3可以更方便布置温控器 5的调整杆,不需要通过其他传动机构中间传动,可以通过塑料制作的温度调整部件6直接旋转温控器5的调整杆,实现温度调整或控制。由于不需要齿轮齿条或其他传动部件或机构,一方面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也保证调整可靠性。本实施例中,所述温控器5还专门设置包括温度检测头,所述温度检测头用于检测加热装置8的温度。通过检测头实时检测加热装置8的温度,以控制加热装置8温度,保持适当的温度范围,减少塑料壳体3所承受的热冲击。
请参考图5和图6,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电热式烹饪器具各部件爆炸图。与实施例一不同,实施例二中,加热装置8为片状的电热膜。电热膜作为加热装置,一方面可以使提高电能利用效率,减少能量损耗;另一方面可以使加热装置8与反射板7之间保持较大的距离,减少热量辐射损失,减少壳体3所遭受的热冲击。
实施例中,加热装置8与烹饪容器1底面均可以保持接触,且所述烹饪容器1和所述加热装置8的接触面中,所述烹饪容器1形成向上的凹坑,这样可以保证所述烹饪容器1和所述加热装置8热量均匀传递,避免形成过热的点接触。当然,也可以在加热装置8上表面设置向下的凹坑,也可以产生相同的技术效果,即实现热量均匀传递,避免形成过热的点接触。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电热式烹饪器具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热式烹饪器具,包括烹饪容器(1)、壳体(3)和加热装置(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热圈(2)和反射板(7),所述隔热圈(2)由隔热材料制作,且安装所述烹饪容器(1)的周面与所述壳体(3)的内壁之间,反射板(7)与所述烹饪容器(1)底面相对;所述加热装置(8)位于所述烹饪容器(1)底面和所述反射板(7)之间;所述壳体(3)由塑料材料制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圈(2)上周边设置向外延伸的上挡边(21);所述壳体(3)的上边沿与所述上挡边(21)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圈(2)下周边设置向内延伸的下挡边(22),所述下挡边(22)和烹饪容器(1)底面至少部分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热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7)的周边与所述下挡边(22)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热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7)的周边与所述下挡边(22)之间通过卡边和卡槽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热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隔热材料制作的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上端支撑在所述反射板(7)上,下端支撑在壳体(3)的底板上;所述反射板(7)和壳体(3)的底板之间形成隔热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热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8)的加热面与所述烹饪容器(1)的底面相接触;所述加热装置(8)和反射板(7)之间保持预定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热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8)包括片状的电热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热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容器(1)和所述加热装置(8)的接触面中,所述烹饪容器(1)或/和所述加热装置(8)设置有凹坑。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热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控器(5)和塑料制作的温度调整部件(6);所述温控器(5)安装在壳体(3)上并与所述加热装置(8)电连接;所述温控器(5)的调整杆外端伸入所述壳体(3)的调整孔中并和所述温度调整部件(6)相连。
CN202121481388.3U 2020-09-21 2021-06-30 一种电热式烹饪器具 Active CN21553356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86120 2020-09-21
CN2020220861201 2020-09-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33563U true CN215533563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22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81388.3U Active CN215533563U (zh) 2020-09-21 2021-06-30 一种电热式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335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903652A1 (en) Cooking utensil
CN111374527A (zh) 烹饪器具
JPH06101850A (ja) 調理用レンジのための電気加熱装置
CN215533563U (zh) 一种电热式烹饪器具
CN214198794U (zh) 锅具位置检测装置及炉灶
CN103690054A (zh) 光波储能加热的家用及商用生活电器
CN203676842U (zh) 智能控制水壶
JP4799271B2 (ja) 炊飯器
CN216393860U (zh) 多功能锅
CN216020411U (zh) 盖体和烹饪器具
CN204427780U (zh) 用于电热锅的发热盘组件及具有其的电热锅
CN208551238U (zh) 烹饪厨具盖体、蒸笼和烹饪厨具
CN202303510U (zh) 无微晶板电磁炉
CN215127557U (zh) 一种烧烤火锅两用的烹饪设备
CN215686715U (zh) 一种蒸汽烹饪器具
JP6861489B2 (ja) 加熱調理器
CN101273835B (zh) 安全节能电热锅
CN220494848U (zh) 一种多功能厨具
CN215226772U (zh) 烹饪器具
CN215127279U (zh) 一种电加热底座
CN216494998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2912910U (zh) 一种使用体验好的空气炸锅
CN220174940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加热底座以及含有该底座的饭煲
CN212939409U (zh) 烹饪器具的煲体和烹饪器具
CN218006536U (zh) 红外发热组件和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n electric heating cooking applianc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2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118

Pledgee: Bank of China Limited by Share Ltd. Shunde branch

Pledgor: FOSHAN AISEN ELECTRIC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08949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