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33528U - 一种新型驱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驱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33528U
CN215533528U CN202121558518.9U CN202121558518U CN215533528U CN 215533528 U CN215533528 U CN 215533528U CN 202121558518 U CN202121558518 U CN 202121558518U CN 215533528 U CN215533528 U CN 2155335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shaft
driven gear
shifting
poking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5851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玉秀
殷润雄
殷成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55851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335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335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335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驱动结构,包括第一驱动器,驱动连接有驱动齿轮;第一输出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上套接有第一从动齿轮;第二输出机构,包括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上套接有第二从动齿轮;两个弹性移动机构,分别为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提供弹力,而使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上的啮合位置,从而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拨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器和拨杆,所述拨杆的一端为用于与所述第二驱动器驱动连接的传动端,另一端为拨动端;所述拨动端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之间或偏向于一侧;所述拨动端偏向于一侧时,所述拨动端抵抗其中一弹性移动机构的弹力。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驱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动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驱动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窗帘机,是通过电机驱动的方式完成对窗帘的操控。由于其智能化及便捷化,越来越普及;电动窗帘机包括多种类型,大多数机型都包括两个动作,需要两个输出机构去完成;如普通的开合窗帘机,其具备纱帘开合和遮阳帘开合两个动作;如垂直帘窗帘机,其具备帘片开合以及帘片转动角度(调光)两个动作;如卷帘式窗帘机,其具备帘片卷合和帘片转动角度(调光)两个动作。而每个输出机构均需要一个电机驱动,需要两套独立的控制电路,不仅控制电路设置麻烦,生产不方便;而且驱动结构体积较大,使得窗帘机的体积也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驱动结构,可以解决电动窗帘机的两个输出机构需要两套独立的驱动结构进行控制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驱动结构,包括:
第一驱动器,驱动连接有驱动齿轮;
第一输出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上套接有沿轴向可移动但沿周向相对固定的第一从动齿轮;
第二输出机构,包括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上套接有沿轴向可移动但沿周向相对固定的第二从动齿轮;
两个弹性移动机构,分别为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提供弹力,而使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上的啮合位置,从而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
拨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器和拨杆,所述拨杆的一端为用于与所述第二驱动器驱动连接的传动端,另一端为拨动端;所述第二驱动器驱动所述传动端转动,而使所述拨杆作拨动动作,从而使所述拨动端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之间或偏向于一侧;所述拨动端偏向于一侧时,所述拨动端抵抗其中一弹性移动机构的弹力,从而促使所述第一从动齿轮或第二从动齿轮离开啮合位置。
作为所述新型驱动结构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弹性移动机构包括拨动件和弹性件,所述拨动件包括套筒和固设在所述套筒一端的拨动板,两个弹性移动机构的套筒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固定连接;两个弹性移动机构的拨动件分别套接在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上;弹性件对所述拨动件施加靠近所述啮合位置的弹力;所述拨动板的直径大于所述套筒的直径,所述拨动端偏向于一侧时,所述拨动端按压所述拨动板以使其远离所述啮合位置。
作为所述新型驱动结构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弹性件为弹簧,两个弹性移动机构的弹簧分别套接在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上。
作为所述新型驱动结构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均与所述驱动齿轮的轴心平行设置;第一状态下,所述拨杆与所述驱动齿轮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拨杆与两个拨动件均不接触;第二状态下,所述拨杆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垂直,且所述拨杆的拨动端按压拨动件以使所述第一从动齿轮脱离所述驱动齿轮;第三状态下,所述拨杆与所述第二传动轴垂直,且所述拨杆的拨动端按压所述拨动件以使所述第二从动齿轮脱离所述驱动齿轮。
作为所述新型驱动结构的进一步可选方案,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拨杆外的定位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定位板上的三个霍尔元件,所述拨杆的拨动端上设置有磁块;所述磁块被三个霍尔元件分别感应到时,对应所述拨杆所处的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
作为所述新型驱动结构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上均设有限位块,当所述弹性件通过所述拨动件将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挤压在所述限位块上时,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位于啮合位置。
作为所述新型驱动结构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的截面呈多边形。
作为所述新型驱动结构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第一驱动器为电机。
作为所述新型驱动结构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第二驱动器为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通过一个驱动器选择性地驱动一个输出机构,或同时驱动两个输出机构;如此只需要一套控制电路,便于生产;且可减少驱动结构的体积,优化窗帘机的结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驱动结构在第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驱动结构在第二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所述定位机构和所述拨动机构的配合示意图;
图4为所述拨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所述限位块和所述弹性移动机构的配合示意图。
图中:1、第一驱动器;11、驱动齿轮;2、第一输出机构;21、第一从动齿轮;22、第一传动轴;3、第二输出机构;31、第二从动齿轮;4、弹性移动机构;41、拨动件;411、套筒;412、拨动板;42、弹性件;5、拨动机构;51、第二驱动器;52、拨杆;521、传动端;522、拨动端;53、磁块;6、定位机构;61、定位板;62、霍尔元件;7、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参考图1-3,示出了一种新型驱动结构,包括第一驱动器1,所述第一驱动器1驱动连接有驱动齿轮11;还包括第一输出机构2,所述第一输出机构2包括第一传动轴22,所述第一传动轴22上套接有沿轴向可移动但沿周向相对固定的第一从动齿轮21;还包括第二输出机构3,所述第二输出机构3包括第二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套接有沿轴向可移动但沿周向相对固定的第二从动齿轮31;如此,所述第一驱动器1通过驱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1而令所述第一输出机构2工作,并通过驱动所述第二从动齿轮31而令所述第二输出机构3工作。
其中,所述驱动齿轮11的位置固定,且所述第一传动轴22和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位置也固定;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1只有在所述第一传动轴22的轴向上的特定位置才能与所述驱动齿轮11啮合,相对的,所述第二从动齿轮31亦是如此;而为了方便描述,将所述第一传动轴22和所述第二传动轴上的特定位置称为啮合位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1和所述第二从动齿轮31只有位于所述啮合位置上,才能与所述驱动齿轮11啮合。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传动轴22和所述第二传动轴上均设有弹性移动机构4,所述弹性移动机构4用于为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1和第二从动齿轮31提供弹性,使得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1和所述第二从动齿轮31位于所述啮合位置上。
上述方案中,再参考图4,还设有拨动机构5,所述拨动机构5包括第二驱动器51和拨杆52,所述拨杆52的一端为用于与所述第二驱动器51驱动连接的传动端521,另一端为拨动端522;如此,所述传动端521受所述第二驱动器51驱动转动,所述拨动端522以所述传动端521为圆心转动,所述拨杆52作拨动动作;当所述拨动端522可处于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轴22和第二传动轴之间的状态,或处于偏向于一侧的状态;具体的,当所述拨动端522偏向于一侧时,参考图2,其偏向于所述第一传动轴22或第二传动轴所在的一侧,所述拨动端522能抵抗该侧的弹性移动机构4的弹力,从而促使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1或第二从动齿轮31离开啮合位置,从而实现所述第一驱动器1只驱动所述第一输出机构2或第二输出机构3工作;而当所述拨动端522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轴22和第二传动轴之间时,参考图1,所述拨动端522与两个弹性移动机构4均不接触,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1和所述第二从动齿轮31均与所述驱动齿轮11啮合,从而实现所述第一驱动器1同时驱动所述第一输出机构2和所述第二输出机构3工作。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器1和所述第二驱动器51均可为电机,所述第一驱动器1需要负载所述第一输出机构2和所述第二输出机构3,所需的功率较大,其体积较大;而所述第二驱动器51仅需要负载弹性移动机构4,所需功率较小,其体积较小,可选微型电机,减少窗帘机的体积。通过一个驱动器选择性地驱动一个输出机构,或同时驱动两个输出机构;如此只需要一套控制电路,便于生产;且可减少驱动结构的体积,优化窗帘机的结构。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和图5,所述弹性移动机构4包括拨动件41和弹性件42,所述拨动件41包括套筒411和固设在所述套筒411一端的拨动板412,两个弹性移动机构4的套筒41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1和所述第二从动齿轮31固定连接;两个弹性移动机构4的拨动件41分别套接在所述第一传动轴22和所述第二传动轴上;弹性件42对所述拨动件41施加靠近所述啮合位置的弹力;所述拨动板412的直径大于所述套筒411的直径,所述拨动端522偏向于一侧时,所述拨动端522按压所述拨动板412以使其远离所述啮合位置。优选的,所述弹性件42为弹簧,两个弹性移动机构4的弹簧分别套接在所述第一传动轴22和所述第二传动轴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42推动所述拨动件41,所述拨动件41推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1/第二从动齿轮31,使得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1/第二从动齿轮31趋向移动到啮合位置上;而所述拨杆52的拨动端522偏向于一侧时,参考图2,所述拨动端522按压所述拨动板412,使得所述拨动件41带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1/第二从动齿轮31远离啮合位置。
为方便设置,所述第一传动轴22和所述第二传动轴均与所述驱动齿轮11的轴心平行设置;第一状态下,所述拨杆52与所述驱动齿轮11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拨杆52与两个拨动件41均不接触,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1和第二从动齿轮31均与驱动齿轮11啮合,所述第一输出机构2和所述第二输出机构3同时工作;第二状态下,所述拨杆52与所述第一传动轴22垂直,即所述拨杆52在第一状态的基础上转动90°,此时所述拨杆52的拨动端522按压拨动件41,而使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1脱离所述驱动齿轮11,此时只有第二从动齿轮31与驱动齿轮11啮合,即只有所述第二输出机构3工作;第三状态下,所述拨杆52与所述第二传动轴垂直,即所述拨杆52在第一状态的基础上转动90°,此时所述拨杆52的拨动端522按压所述拨动件41,而使所述第二从动齿轮31脱离所述驱动齿轮11,此时只有第一从动齿轮21与驱动齿轮11啮合,即只有所述第一输出机构2工作。如此,通过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的划分,使得窗帘机处于三种工作模式,方便设置。
上述方案具体的,为方便调节定位所述拨杆52的转动角度,参考图3和图4,还包括定位机构6,所述定位机构6包括设置在所述拨杆52外的定位板61以及设置在所述定位板61上的三个霍尔元件62,所述拨杆52的拨动端522上设置有磁块53;所述磁块53被三个霍尔元件62分别感应到时,对应所述拨杆52所处的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如此,便于对拨杆52转动角度的控制。
上述方案具体的,为便于所述弹力移动机构将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1/第二从动齿轮31移动到啮合位置并保持固定在啮合位置上,参考图5,所述第一传动轴22和所述第二传动轴上均设有限位块7,当所述弹性件42通过所述拨动件41将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1/第二从动齿轮31挤压在所述限位块7上时,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1/第二从动齿轮31位于啮合位置。换而言之,所述限位块7的作用是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1/第二从动齿轮31的移动路径上进行阻挡,避免弹力移动机构将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1/第二从动齿轮31推出或拉出啮合位置。
上述方案具体的,所述第一传动轴22和所述第二传动轴的截面呈多边形,为方便制造,优选为六边形;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1/第二从动齿轮31的轴心具有形状大小对应的孔,如此,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1/第二从动齿轮31套接在所述第一传动轴22/第二传动轴上,在周向上不能发生相对转动,即可通过驱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1/第二从动齿轮31转动,而驱动所述第一传动轴22/第二传动轴转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新型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驱动器,驱动连接有驱动齿轮;
第一输出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上套接有沿轴向可移动但沿周向相对固定的第一从动齿轮;
第二输出机构,包括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上套接有沿轴向可移动但沿周向相对固定的第二从动齿轮;
两个弹性移动机构,分别为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提供弹力,而使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上的啮合位置,从而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
拨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器和拨杆,所述拨杆的一端为用于与所述第二驱动器驱动连接的传动端,另一端为拨动端;所述第二驱动器驱动所述传动端转动,而使所述拨杆作拨动动作,从而使所述拨动端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之间或偏向于一侧;所述拨动端偏向于一侧时,所述拨动端抵抗其中一弹性移动机构的弹力,从而促使所述第一从动齿轮或第二从动齿轮离开啮合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移动机构包括拨动件和弹性件,所述拨动件包括套筒和固设在所述套筒一端的拨动板,两个弹性移动机构的套筒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固定连接;两个弹性移动机构的拨动件分别套接在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上;弹性件对所述拨动件施加靠近所述啮合位置的弹力;所述拨动板的直径大于所述套筒的直径,所述拨动端偏向于一侧时,所述拨动端按压所述拨动板以使其远离所述啮合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两个弹性移动机构的弹簧分别套接在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均与所述驱动齿轮的轴心平行设置;第一状态下,所述拨杆与所述驱动齿轮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拨杆与两个拨动件均不接触;第二状态下,所述拨杆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垂直,且所述拨杆的拨动端按压拨动件以使所述第一从动齿轮脱离所述驱动齿轮;第三状态下,所述拨杆与所述第二传动轴垂直,且所述拨杆的拨动端按压所述拨动件以使所述第二从动齿轮脱离所述驱动齿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拨杆外的定位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定位板上的三个霍尔元件,所述拨杆的拨动端上设置有磁块;所述磁块被三个霍尔元件分别感应到时,对应所述拨杆所处的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上均设有限位块,当所述弹性件通过所述拨动件将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挤压在所述限位块上时,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位于啮合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的截面呈多边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器为电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器为电机。
CN202121558518.9U 2021-07-09 2021-07-09 一种新型驱动结构 Active CN2155335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58518.9U CN215533528U (zh) 2021-07-09 2021-07-09 一种新型驱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58518.9U CN215533528U (zh) 2021-07-09 2021-07-09 一种新型驱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33528U true CN215533528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24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58518.9U Active CN215533528U (zh) 2021-07-09 2021-07-09 一种新型驱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335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82174U (zh) 汽车电动换挡机构
CN201326697Y (zh) 超越离合电机机械自动变速器
CN105107989B (zh) 冲床上料机械手
CN2830789Y (zh) 电动车用正反转两档变速电动机减速箱
CN215533528U (zh) 一种新型驱动结构
CN207250407U (zh) 一种断路器机构
JP4841584B2 (ja) 負荷感応型自動変速装置を内蔵した巻上牽引機
CN2623812Y (zh) 电子锁离合器的驱动机构
CN201038905Y (zh) 百叶帘电机行程调节机构
CN219082190U (zh) 一种正反转换向驱动结构
CN106057511A (zh) 一种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
CN213242448U (zh) 一种齿轮离合机构及重合闸断路器
CN211059242U (zh) 扭簧复位式离合装置
KR20090040075A (ko) 듀얼클러치 변속기용 클러치액츄에이터
CN104821260B (zh) 电动操作机构用双棘爪行星齿轮装置
CN101214760B (zh) 一种能够自动切换打印机的连续介质与单页介质的装置
CN210821792U (zh) 动力驱动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00363645C (zh) 带辅助传动装置的变速器的倒车挡中间齿轮的配置结构
CN209876099U (zh) 净水器用阀门转换执行器
CN107327542B (zh) 一种用于开关柜的棘爪行星齿轮减速器
CN219575426U (zh) 一种开关装置的操作机构
CN111853194B (zh) 一种消除累积误差的正反向转动变单向转动齿轮系统
CN214248247U (zh) 带差速机构的减速箱
CN113883237B (zh) 一种机械突变速齿轮结构
CN215271953U (zh) 一种摆动式驱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