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29547U - 一种2u机下盖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2u机下盖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29547U
CN215529547U CN202121731116.4U CN202121731116U CN215529547U CN 215529547 U CN215529547 U CN 215529547U CN 202121731116 U CN202121731116 U CN 202121731116U CN 215529547 U CN215529547 U CN 2155295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heat dissipation
hole group
plate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3111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平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Meidian Enz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Meidian Enz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Meidian Enz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Meidian Enz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3111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295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295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295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包括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上设有散热通风结构;所述散热通风结构包括第一散热孔组、第二散热孔组和第三散热孔组,所述第一散热孔组和第二散热孔组呈阵列式分布,所述第一散热孔组和第二散热孔组形成X轴通风循环通道;所述第三散热孔组呈阵列式分布,所述第三散热孔组沿着所述安装框架的Z轴方向流动并且与所述第一散热孔组和第二散热孔组三角形循环通风散热通道。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效改善后置的散热问题,改善散热功耗。

Description

一种2U机下盖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2U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2U机下盖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通信机房里用得最多的机柜是19英寸标准机柜,与之搭配的电子设备机箱为19英寸标准机箱。然而在工业自动化和通信行业领域电源机箱通常采用19寸机箱整体制作,并分为1U、2U、3U、4U等,包括面板(含挂耳) 和箱体两部分组成。面板上面装有指示灯和开关,箱体内装电源元器件等。其中,U是一种表示服务器外部尺寸的单位,是unit的缩略语,详细的尺寸由作为业界团体的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所决定,规定的尺寸是服务器的宽 (48.26cm=19英寸)与高(4.445cm的倍数),由于宽为19英寸,所以有时也将满足这一规定的机架称为“19英寸机架”,厚度以4.445cm为基本单位,1U就是4.445cm,2U则是1U的2倍为8.89cm。使用时通过推拉整个19英寸箱体实现电源的接通和断开,对后期检修更换有一定的便捷性。
但是,对2U机的散热的规格需求要求能够提供尽量多的通风孔,为满足该需求,散热需要设计后置散热孔,该散热孔位于下面板上方,会受到下面板等散热部件发热影响,进风温度较高。且与第一侧板通风孔和第二侧板通风孔相比,通风区域流阻较大,因散热孔较少,导致散热后置散热风量较少,为解决后置散热问题,需要极高散热孔和通风孔来解决散热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旨在克服技术上的不足,提供一种 2U机下盖结构结构,通过结构优化,增强散热效果;有效改善后置的散热问题,改善散热功耗。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上述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以实现:
一种2U机下盖结构,包括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上设有散热通风结构;所述散热通风结构包括第一散热孔组、第二散热孔组和第三散热孔组,所述第一散热孔组和第二散热孔组呈阵列式分布,所述第一散热孔组和第二散热孔组形成X轴通风循环通道;所述第三散热孔组呈阵列式分布,所述第三散热孔组沿着所述安装框架的Z轴方向流动并且与所述第一散热孔组和第二散热孔组三角形循环通风散热通道。
优选地,所述安装框架包括下面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下面板的相对面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活动连接,且所述下面板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互相垂直;所述第三侧板向对面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活动连接,所述第四侧板向对面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散热孔组位于所述第一侧板上并且所述第一散热孔组的孔径朝向所述安装框架的X轴方向,所述第二散热孔组位于所述第二侧板上并且所述第二散热孔组的孔径朝向所述安装框架的X轴方向,所述第三散热孔组位于所述下面板上并且所述第三散热孔组的朝向所述安装框架的Z轴方向。
优选地,所述第一散热孔组位置与所述第二散热孔组的位置相对称。
优选地,所述下面板包括:第三散热孔组、下面板盲孔柳柱、支撑孔,由若干个所述第三散热孔组与所述下面板固定连接,所述下面板盲孔柳柱分布在所述下面板边缘并且靠近所述第三散热孔组,且所述下面板盲孔柳柱与所述下面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孔分布在所述下面板的各个角落边缘上,并且所述下面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孔上。
优先地,所述第一侧板包括:第一散热孔组、第一侧板翻边攻牙、第一侧板导轨槽、点焊板块,由多个所述第一散热孔组与所述第一侧板中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导轨槽与所述第一侧板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点焊板块与所述第一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翻边攻牙分布在第一散热孔组和所述点焊板块的边缘与所述第一侧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侧板包括:第二侧板导轨槽、第二散热孔组、第二侧板翻边攻牙,由多个所述第二散热孔组与所述第二侧板中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板导轨槽与所述第二侧板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板翻边攻牙分布在第二侧板的右端且与第二侧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四侧板包括:第四侧板通孔、第四侧板第一插槽、第四侧板第二插槽、第四侧板第三插槽,所述第四侧板通孔分布在所述第四侧板边缘且与所述第四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四侧板第一插槽、所述第四侧板第二插槽和所述第四侧板第三插槽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四侧板上。
优选地,所述第三侧板包括:第三侧板第一插槽、第三侧板第二插槽、第三侧板第三插槽、第三侧板通孔,所述第三侧板通孔分布在所述第三侧板边缘且与所述第三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侧板第一插槽、所述第三侧板第二插槽和所述第三侧板第三插槽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侧板上。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处设有侧风口,增加了流向后置风量,并避免旁流产生,增强散热效果;简化结构设计,利用机箱侧面及下盖形成后置独立风道,降低2U机下盖加工难度及成本,与现有2U机下盖相比,有效改善后置的散热问题,改善散热功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2U机下盖结构拆分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2U机下盖结构的下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2U机下盖结构的第一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2U机下盖结构的第二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2U机下盖结构的第三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2U机下盖结构的第四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2U机下盖结构的第一散热孔组、第二散热孔组和第三散热孔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2U机下盖结构的第一侧板导轨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下面板、2-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第四侧板、5- 第三侧板、6-第三散热孔组、7-第一散热孔组、8-第一侧板翻边攻牙、9-第一侧板导轨槽、10-点焊板块、11-第二侧板导轨槽、12-第二散热孔组、13- 第二侧板翻边攻牙、14-第三侧板通孔、15-第四侧板通孔、16-下面板盲孔柳柱、17-支撑孔、19-第三侧板第一插槽、20-第三侧板第二插槽、21-第三侧板第三插槽、22-第四侧板第一插槽、23-第四侧板第二插槽、24-第四侧板第三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者“及/或”,其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6所示,一种2U机下盖结构,包括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上设有散热通风结构;所述散热通风结构包括第一散热孔组7、第二散热孔组12 和第三散热孔组6,所述第一散热孔组7和第二散热孔组12呈阵列式分布,所述第一散热孔组7和第二散热孔组12形成X轴通风循环通道;所述第三散热孔组6呈阵列式分布,所述第三散热孔组6沿着所述安装框架的Z轴方向流动并且与所述第一散热孔组7和第二散热孔组12三角形循环通风散热通道,有效提高了散热速度和散热效果。
优选地,所述安装框架包括下面板1、第三侧板5、第四侧板4、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所述下面板1的相对面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活动连接,且所述下面板1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互相垂直;所述第三侧板5向对面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2 和第二侧板3活动连接,所述第四侧板4向对面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活动连接。
可以理解使所述安装框架结构稳固性增强,方便于拆装,提高了操作的灵活性,使所述安装框架形成了一个足够有序安放部件空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散热孔组7位于所述第一侧板2上并且所述第一散热孔组7的孔径朝向所述安装框架的X轴方向,所述第二散热孔组12位于所述第二侧板3上并且所述第二散热孔组12的孔径朝向所述安装框架的X轴方向,所述第三散热孔组6位于所述下面板1上并且所述第三散热孔组6的朝向所述安装框架的Z轴方向,可以通过多方向散热,更有效地提高散热效果。
可以理解所述第一散热孔组7与所述第二散热孔组12通过对流散热,使散热速度有效提高。
优选地,所述第一散热孔组7位置与所述第二散热孔组12的位置相对称,通过对流散热,使散热速度有效提高。
优选地,所述下面板1包括:第三散热孔组6、下面板盲孔柳柱16、支撑孔17,由多个所述第三散热孔组6与所述下面板1固定连接,所述下面板盲孔柳柱16分布在所述下面板1边缘并且靠近所述第三散热孔组6,且所述下面板盲孔柳柱16与所述下面板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孔17分布在所述下面板1的各个角落边缘上,并且所述下面板1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孔17上。
可以理解所述下面板1上的所述第三散热孔组6越多,所述下面板1形成的散热效果就越好。
可以理解所述支撑孔17分布固定连接在所述下面板1的各个角落,有利与减小所述下面板1对地面的受力面积和稳定性。
可以理解所述下面板盲孔柳柱16分布固定连接在所述下面板1上,方便于所述下面板1与其他面板和部件活动连接。
其中,下面板盲孔柳柱16深度大小为(5mm、7.5mm)之间。
优先地,所述第一侧板2包括:第一散热孔组7、第一侧板翻边攻牙8、第一侧板导轨槽9、点焊板块10,由多个所述第一散热孔组7与所述第一侧板2中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导轨槽9与所述第一侧板1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点焊板块10与所述第一侧板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翻边攻牙8分布在第一散热孔组7和所述点焊板块10的边缘与所述第一侧板2固定连接。
可以理解所述第一侧板2上的所述第一散热孔组7越多,其通风效果越好。
可以理解所述第一侧板2通过所述第一侧板导轨槽9安装入上面板卡槽中,方便于机箱拆装。
可以理解所述点焊板块10点焊固定使所述第一侧板2上,有利于所述第一侧板2通过所述点焊板块10与所述第四侧板4点焊连接,使两侧更加固定并且不会发生结构变形状况。
可以理解所述第一侧板翻边攻牙8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侧板2上,所述第一侧板2与其他面板连接可以通过所述第一侧板翻边攻牙8与其他面板盲孔柳柱连接,所两个面板插入和拔出操作更加灵活。
优选地,所述第二侧板3包括:第二侧板导轨槽11、第二散热孔组12、第二侧板翻边攻牙13,由多个所述第二散热孔组12与所述第二侧板3中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板导轨槽11与所述第二侧板3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板翻边攻牙13分布在第二侧板3的右端且与第二侧板3固定连接。
可以理解所述第二侧板3上的所述第二散热孔组12越多,其通风效果越好。
可以理解所述第二侧板3通过所述第二侧板导轨槽11安装入上面板卡槽中,方便于机箱拆装。
可以理解所述第二侧板翻边攻牙13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侧板3上,所述第二侧板3与其他面板连接可以通过所述第二侧板翻边攻牙13与其他面板盲孔柳柱连接,所两个面板插入和拔出操作更加灵活。
优选地,所述第四侧板4包括:第四侧板通孔15、第四侧板第一插槽22、第四侧板第二插槽23、第四侧板第三插槽24,所述第四侧板通孔15分布在所述第四侧板4边缘且与所述第四侧板4固定连接,所述第四侧板第一插槽 22、所述第四侧板第二插槽23和所述第四侧板第三插槽24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四侧板4上。
可以理解所述第四侧板通孔15预留方便于与其他面板通过螺丝等部件连接,方便于拆装,提高了操作的灵活性。
可以理解所述第四侧板4预留的所述第四侧板第一插槽22于与所述第四侧板第二插槽23和所述第四侧板第三插槽24方便于电源等部件安装,让部件在机箱里拥有更多的安装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三侧板5包括:第三侧板第一插槽19、第三侧板第二插槽20、第三侧板第三插槽21、第三侧板通孔14,所述第三侧板通孔14分布在所述第三侧板5边缘且与所述第三侧板5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侧板第一插槽19、所述第三侧板第二插槽20和所述第三侧板第三插槽21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侧板5上。
可以理解所述第三侧板通孔14预留方便于与其他面板通过螺丝等部件连接,方便于拆装,提高了操作的灵活性。
可以理解所述第三侧板5预留的所述第三侧板第一插槽19于与所述第三侧板第二插槽20和所述第三侧板第三插槽21方便于电源等部件安装,让部件在机箱里拥有更多的安装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2U机下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上设有散热通风结构;所述散热通风结构包括第一散热孔组、第二散热孔组和第三散热孔组,所述第一散热孔组和第二散热孔组呈阵列式分布,所述第一散热孔组和第二散热孔组形成X轴通风循环通道;所述第三散热孔组呈阵列式分布,所述第三散热孔组沿着所述安装框架的Z轴方向流动并且与所述第一散热孔组和第二散热孔组三角形循环通风散热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U机下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包括下面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下面板的相对面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活动连接,且所述下面板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互相垂直;所述第三侧板向对面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活动连接,所述第四侧板向对面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2U机下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孔组位于所述第一侧板上并且所述第一散热孔组的孔径朝向所述安装框架的X轴方向,所述第二散热孔组位于所述第二侧板上并且所述第二散热孔组的孔径朝向所述安装框架的X轴方向,所述第三散热孔组位于所述下面板上并且所述第三散热孔组的朝向所述安装框架的Z轴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2U机下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孔组位置与所述第二散热孔组的位置相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2U机下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面板包括:第三散热孔组、下面板盲孔柳柱、支撑孔,由多个所述第三散热孔组与所述下面板固定连接,所述下面板盲孔柳柱分布在所述下面板边缘并且靠近所述第三散热孔组,且所述下面板盲孔柳柱与所述下面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孔分布在所述下面板的各个角落边缘上,并且所述下面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孔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2U机下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包括:第一散热孔组、第一侧板翻边攻牙、第一侧板导轨槽、点焊板块,由多个所述第一散热孔组与所述第一侧板中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导轨槽与所述第一侧板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点焊板块与所述第一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翻边攻牙分布在第一散热孔组和所述点焊板块的边缘与所述第一侧板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2U机下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包括:第二侧板导轨槽、第二散热孔组、第二侧板翻边攻牙,由多个所述第二散热孔组与所述第二侧板中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板导轨槽与所述第二侧板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板翻边攻牙分布在第二侧板的右端且与第二侧板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2U机下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侧板包括:第四侧板通孔、第四侧板第一插槽、第四侧板第二插槽、第四侧板第三插槽,所述第四侧板通孔分布在所述第四侧板边缘且与所述第四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四侧板第一插槽、所述第四侧板第二插槽和所述第四侧板第三插槽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四侧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2U机下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板包括:第三侧板第一插槽、第三侧板第二插槽、第三侧板第三插槽、第三侧板通孔,所述第三侧板通孔分布在所述第三侧板边缘且与所述第三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侧板第一插槽、所述第三侧板第二插槽和所述第三侧板第三插槽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侧板上。
CN202121731116.4U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2u机下盖结构 Active CN2155295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31116.4U CN215529547U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2u机下盖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31116.4U CN215529547U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2u机下盖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29547U true CN215529547U (zh) 2022-01-14

Family

ID=79787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31116.4U Active CN215529547U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2u机下盖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295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16954B2 (en) Equipment rack with integral HVAC and power distribution features
US6230541B1 (en) Cardcage for circuit cards
CN111601486A (zh) 一种新型电子设备风冷插箱
CN102023683B (zh) 服务器机柜
CN215529547U (zh) 一种2u机下盖结构
CN112078279A (zh) 一种用于智慧黑板的安装组件
CN214960529U (zh) 一种高强度拼装式机柜
CN209265504U (zh) 一种模块化协同办公系统
RU157202U1 (ru) Телекоммуникационный шкаф воздушного охлаждения секционированный
CN104981132B (zh) 一种假拉手条
CN108811456B (zh) 交换机散热装置
CN216672255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配电柜
CN219574760U (zh) 多用途的散热机箱
CN218446577U (zh) 主机及工业计算机
CN218181433U (zh) 一种防尘风冷计算机机箱
JP4281641B2 (ja) ラックの冷却装置、ラック、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
CN210350541U (zh) 一种高效的电力机柜散热系统
CN217308117U (zh) 驱控一体模块
CN219919515U (zh) 用于pcba板的助拔式高散热钣金导轨架
CN213638615U (zh) 电路板组合安装架
CN221203050U (zh) 一种云计算服务器阵列机柜
CN220232385U (zh) 主控底框
CN209016506U (zh) 一种电能质量治理装置箱体构造
CN219039691U (zh) 一种拼接式散热工业机箱
CN218004060U (zh) 一种可双向安装的显卡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