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46577U - 主机及工业计算机 - Google Patents

主机及工业计算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46577U
CN218446577U CN202222795596.1U CN202222795596U CN218446577U CN 218446577 U CN218446577 U CN 218446577U CN 202222795596 U CN202222795596 U CN 202222795596U CN 218446577 U CN218446577 U CN 2184465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rd disk
disk mounting
mounting bracket
fan
so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9559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淑凤
沈思露
段微娜
庞德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anxi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anxi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anxi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anxi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9559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465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465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465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主机及工业计算机,该主机包括:机箱和第一硬盘安装架;机箱的前面板设置有插口,第一硬盘安装架设置于插口的内侧;第一硬盘安装架内设置有容置仓,第一硬盘安装架朝向插口的一侧具有开口,插口及开口用于供硬盘依次穿过以插入容置仓内;第一硬盘安装架一侧面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件,相对的另一侧面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机箱的侧面板连接,第二连接件与机箱的底板连接。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机便于硬盘在机箱上的拆装。

Description

主机及工业计算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机及工业计算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主机中,硬盘一般由两端的硬盘架通过螺钉与机箱壁锁紧固定,为了保证硬盘的稳定性,需要多个螺钉在不同位置进行固定,以保证硬盘与机箱之间连接的可靠性,正因如此,导致硬盘在机箱上进行拆装时步骤繁琐,耗时耗力。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主机及工业计算机,以便于硬盘在机箱上的拆装。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主机,包括:机箱和第一硬盘安装架;机箱的前面板设置有插口,第一硬盘安装架设置于插口的内侧;第一硬盘安装架内设置有容置仓,第一硬盘安装架朝向插口的一侧具有开口,插口及开口用于供硬盘依次穿过以插入容置仓内;第一硬盘安装架一侧面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件,相对的另一侧面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机箱的侧面板连接,第二连接件与机箱的底板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机中,在机箱的前面板的插口内侧设置第一硬盘安装架,第一硬盘安装架通过一侧面顶部的第一连接件与机箱的侧面板连接,通过另一侧面底部的第二连接件与机箱的底板连接,第一连接件与侧面板连接以及第二连接件与底板连接,能够实现第一硬盘安装架在机箱上的便捷安装,第一硬盘安装架朝插口的一侧开设开口,且内部设置容置仓,使得硬盘可依次通过插口和开口插入容置仓内,实现硬盘在机箱内的插接固定,便于在机箱上便捷地拆装硬盘。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第一硬盘安装架上第二连接件所在的一侧面的顶部设置有搭载件;主机还包括第二硬盘安装架,第二硬盘安装架与第一硬盘安装架排列设置,第二硬盘安装架的结构与第一硬盘安装架相同,其中,第二硬盘安装架上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一硬盘安装架上的搭载件连接,第二硬盘安装架上的第二连接件与机箱的底板连接。由于第二硬盘安装架与第一硬盘安装架的结构相同,因此无需针对第一硬盘安装架和第二硬盘安装架分别开模,有利于节省成本。模块化的硬盘安装架使主机中硬盘的扩展更为方便,在机箱内空间允许的条件下,在第一硬盘安装架的侧面安装第二硬盘安装架便可以实现硬盘的扩展,操作方便快捷,满足特定条件下主机的硬盘扩展需求。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第一连接件与侧面板之间以及第二连接件与底板之间均设置有减震垫。通过在第一连接件与侧面板之间以及第二连接件与底板之间设置减震垫,可以减少机箱振动时对第一硬盘安装架的影响,保证第一硬盘安装架内硬盘的结构稳定性和电连接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前面板上还设置有光驱口,主机还包括光驱组件,光驱组件设置于光驱口的内侧;第一硬盘安装架的顶面设置有第一卡钩部和第一连接部,光驱组件的底面设置有抵接部、第二卡钩部和第二连接部,抵接部与第一硬盘安装架的顶面抵接,第二卡钩部与第一卡钩部卡接,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通过在前面板上设置光驱口,并在光驱口的内侧,即第一硬盘安装架的顶部安装光驱组件,实现主机的光盘驱动功能。为了便于光驱组件的装配,通过光驱组件上的抵接部与第一硬盘安装架的顶面抵接,实现光驱组件的预定位,保证第二卡钩部和第一卡钩部可以快速准确地勾住卡接,通过将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保证光驱组件稳固地安装在第一硬盘安装架上。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机箱内插接有风扇支架组件,风扇支架组件位于第一硬盘安装架背离开口的一侧,风扇支架组件上设置有第一风扇;第一硬盘安装架上背离开口的背面开设有第一通风孔,第一通风孔与第一风扇相对设置。通过将风扇支架组件插接于机箱内,实现对机箱内部空间的散热,同时该连接方式还便于风扇支架组件在机箱内的定位和装配,有利于提高主机的装配效率。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风扇支架组件包括固定架和安装架;固定架插接于机箱内,固定架上开设有第二通风孔,固定架在第二通风孔的两侧设置有卡接口,固定架在第二通风孔的顶部还设置有第三连接部;第一风扇固定于安装架上,安装架的两侧设置有卡钩,安装架的顶部设置有第四连接部,卡钩卡合于卡接口内,第三连接部与第四连接部固定连接。通过单独的安装架来安装第一风扇,并且安装架与固定架可以通过卡钩与卡接口卡接以及第四连接部与第三连接部固定连接进行便捷地拆装,以便于快速方便地拆装维护或更换第一风扇。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前面板上位于插口一侧的位置设置有第三通风孔,前面板在第三通风孔的内侧设置有第二风扇,第二风扇的外侧罩设有导风罩;机箱的后面板的内侧设置有电源和主板,主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扩展卡的扩展卡插槽;后面板上设置有电源散热孔、用于供主板的接口外露的第一插接口以及用于供扩展卡的接口外露的第二插接口;第一风扇用于通过插口、开口和第一通风孔抽气,第二风扇用于通过第三通风孔抽气;电源散热孔、第一插接口和第二插接口用于排气。通过在第三通风孔的内侧设置第二风扇,并在第二风扇的外侧罩设导风罩,使得由第二风扇抽入的空气可以更好地流动至机箱内部的电路元件上,从而提高主机的散热性能。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机箱上与后面板邻接的两个侧面板之间固定有加强板,加强板通过缓冲垫抵压于扩展卡上。通过在两个侧面板之间固定加强板,以对两个侧面板起到支撑作用,防止机箱受力发生变形。同时为了避免出现扩展卡松脱的情况,加强板还通过缓冲垫抵压在扩展卡上,以保证扩展卡与扩展卡插槽拔插连接的稳定性。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前面板在插口处转动连接有门板,门板上设置有第四通风孔,门板在第四通风孔的内侧设置有防尘网支架。在插口处设置门板后,可以通过门板上的第四通风孔实现进风,保证机箱内部散热,并且通过在第四通风孔的内侧设置防尘网支架,实现防尘网的安装固定,避免灰尘、颗粒等异物进入机箱而对内部的电路元件造成影响。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工业计算机,包括上述任一项中的主机。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机中门板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机中机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机中第一硬盘安装架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机中第一硬盘安装架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机中第一硬盘安装架和第二硬盘安装架连接后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机中第一硬盘安装架和第二硬盘安装架连接后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机中光驱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机中机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机中机箱与风扇支架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机中风扇支架组件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机中风扇支架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机中机箱与导风罩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机中前面板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机中前面板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机中第二风扇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机中机箱内外空气流向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机中机箱与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附图标号如下:
100、主机;110、机箱;111、前面板;11101、内衬板;11102、盖板;11103、第一防尘网支架;1111、插口;1112、光驱口;1113、第三通风孔;1114、把手;112、侧面板;1121、滑轨;113、底板;114、后面板;1141、电源散热孔;1142、第一插接口;1143、第二插接口;115、加强板;1151、缓冲垫;11511、卡槽;1152、缺口;116、门板;1161、第四通风孔;1162、防尘网支架;1163、视窗;1164、门锁;120、第一硬盘安装架;121、开口;122、第一连接件;123、第二连接件;124、硬盘接口;125、搭载件;126、第一卡钩部;127、第一连接部;128、第一通风孔;130、第二硬盘安装架;131、减震垫;140、光驱组件;1401、光盘驱动器;1402、驱动器支架;141、抵接部;142、第二卡钩部;143、第二连接部;150、风扇支架组件;151、固定架;1511、第二通风孔;1512、卡接口;1513、第三连接部;152、安装架;1521、卡钩;1522、第四连接部;160、第一风扇;170、第二风扇;1701、风扇本体;1702、风扇架;171、导风罩;180、电源;190、主板;191、扩展卡插槽;
200、硬盘;300、扩展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同理,“多组”指的是两组以上(包括两组),“多片”指的是两片以上(包括两片)。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技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对目前的主机,尤其是工控主机而言,其硬盘一般由硬盘架通过螺钉与机箱壁锁紧固定,并且需要多个螺钉在不同位置进行固定,以保证硬盘连接在机箱上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由于螺钉数量繁多,且锁螺钉的操作较为繁琐,从而导致硬盘在机箱上的拆装步骤繁琐,费事费力。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主机,通过模块化的硬盘安装架实现硬盘在机箱内的插接。具体地,在机箱前面板的插口内侧设置第一硬盘安装架,第一硬盘安装架通过一侧面顶部的第一连接件与机箱的侧面板连接,通过另一侧面底部的第二连接件与机箱的底板连接,实现在机箱上的便捷安装固定,第一硬盘架朝插口的一侧开设开口,且内部设置容置仓,使得硬盘可依次通过插口和开口插入容置仓内,实现硬盘在机箱内的插接固定,便于在机箱上便捷地拆装硬盘。
具体地,请参阅图1至图5,图1中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机的结构,图2中示出了主机插口露出时的结构,图3中示出了机箱内部的结构,图4中示出了第一硬盘安装架背面的结构,图5中示出了第一硬盘安装架正面的结构。如图1及图3所示,主机100包括机箱110和第一硬盘安装架120。如图2所示,机箱110的前面板111设置有插口1111,第一硬盘安装架120设置于插口1111的内侧。如图2及图5所示,第一硬盘安装架120内设置有容置仓,第一硬盘安装架120朝向插口1111的一侧具有开口121,插口1111及开口121用于供硬盘200依次穿过以插入容置仓内。如图3及图4所示,第一硬盘安装架120一侧面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件122,相对的另一侧面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件123,第一连接件122与机箱110的侧面板112连接,第二连接件123与机箱110的底板113连接。
如图2及图5所示,第一硬盘安装架120可以为一面开口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结构,第一硬盘安装架120内部的容置仓可以插入一个或多个硬盘200。对于安防监控、机器视觉深度学习、高端制造、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简称DCS)、专利领域工作站等领域的工控主机而言,对存储量的需求较大,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兼顾机箱110体积,在图中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硬盘安装架120内的容置仓设置为可插接四个硬盘200。
如图4及图5所示,为了实现硬盘200插入第一硬盘安装架120内的容置仓后可以与机箱110内的主板进行通信,在第一硬盘安装架120上与开口121相对的背面贯穿设置有硬盘接口124,硬盘200沿插口1111和开口121插入第一硬盘安装架120内的容置仓后,硬盘200上的接头与硬盘接口124插接形成电连接,硬盘接口124还在机箱110内与主板之间通过线材连接,实现硬盘200与主板之间的通信。
请继续参阅图4及图5,第一连接件122可以为由第一硬盘安装架120一侧壁的顶部垂直弯曲且与顶壁边缘叠合共同形成的复合连接板,相应地,机箱110的侧面板112内壁设置有连接部,第一连接件122与机箱110侧面板的连接部可以通过螺纹紧固件安装固定。第一连接件122采用复合连接板可以充分保证第一硬盘安装架120的结构稳定性。第二连接件123可以为由第一硬盘安装架120另一侧壁底部的部分边缘向外垂直弯曲形成的连接板,同样地,第二连接件123可以通过螺纹紧固件与机箱110的底板113安装固定。通过将第一硬盘安装架120对角的两边缘分别与机箱110的侧面板112和底板113固定连接,实现第一硬盘安装架120在机箱110内的便捷装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机100中,在机箱110的前面板111的插口1111内侧设置第一硬盘安装架120,第一硬盘安装架120通过一侧面顶部的第一连接件122与机箱110的侧面板112连接,通过另一侧面底部的第二连接件123与机箱110的底板113连接,第一连接件122与侧面板112连接以及第二连接件123与底板113连接,能够实现第一硬盘安装架120在机箱110上的便捷安装,第一硬盘安装架120朝插口1111的一侧开设开口121,且内部设置容置仓,使得硬盘200可依次通过插口1111和开口121插入容置仓内,实现硬盘200在机箱110内的插接固定,便于在机箱110上便捷地拆装硬盘200。
为了便于硬盘扩展,本申请进一步提出一种实施方式,具体请再次参阅图3及图4,如图中所示,第一硬盘安装架120上第二连接件123所在的一侧面的顶部设置有搭载件125。主机100还包括第二硬盘安装架130,第二硬盘安装架130的结构与第一硬盘安装架120相同,其中,第二硬盘安装架130上的第一连接件122与第一硬盘安装架120上的搭载件125连接,第二硬盘安装架130上的第二连接件123与机箱110的底板113连接。
如图4中所示,搭载件125可以为与第一连接件122结构相同的连接板,且搭载件125的高度需要保证略高于或略低于第一连接件122,从而使得第二硬盘安装架130上的第一连接件122可以与第一硬盘安装架120上的搭载件125叠合并通过螺纹紧固件锁紧固定。
请继续参阅图3,并进一步结合图6,图6中示出了第一硬盘安装架120和第二硬盘安装架130连接后的正面结构。如图中所示,第一硬盘安装架120和第二硬盘安装架130在机箱110内安装好后,第一硬盘安装架120上的第一连接件122(图6中右上角处的第一连接件122)与机箱110的侧面板112连接,第一硬盘安装架120上的第二连接件123(图6中下方中间露出一部分的第二连接件123)与机箱110的底板113连接。第二硬盘安装架130上的第一连接件122则与第一硬盘安装架120上的搭载件125连接(图6中上方中间部分),第二硬盘安装架130上的第二连接件123(图6中左下角处的第二连接件123)同样与机箱110的底板113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安装方式,可以实现第二硬盘安装架130在机箱110上的快捷装配固定,并且在机箱110内部空间允许的条件下,可以依次排列安装多个第二硬盘安装架130,其中仅第一硬盘安装架120上的第一连接件122与机箱110的侧面板112固定连接,第二硬盘安装架130上的第一连接件122均与前一个硬盘安装架上的搭载件125固定连接。
由于第二硬盘安装架130与第一硬盘安装架120的结构相同,因此无需针对第一硬盘安装架120和第二硬盘安装架130分别开模,有利于节省成本。模块化的硬盘安装架使主机100中硬盘的扩展更为方便,在机箱110内空间允许的条件下,在第一硬盘安装架120的侧面安装第二硬盘安装架130便可以实现硬盘的扩展,操作方便快捷,满足特定条件下主机100的硬盘扩展需求。
对于工控主机而言,其工作环境较为恶劣,经常会受到振动影响,为了保证硬盘安装架的稳定性,本申请进一步提出一种实施方式,具体请再次参阅图3,如图中所示,第一连接件122与侧面板112之间以及第二连接件123与底板113之间均设置有减震垫131。
具体地,减震垫131可以采用软胶材料,例如硅胶、海绵等,通过将减震垫131夹设于第一连接件122与侧面板112以及第二连接件123与底板113之间,使得机箱110在发生振动时,减震垫131起到缓冲作用,从而降低第一硬盘安装架120的振动。
在图3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针对第一连接件122与侧面板112以及第二连接件123与底板113之间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的方式,减震垫131采用了贯穿第一连接件122和第二连接件123上连接孔的软胶垫,且减震垫131为中空结构,在装配时,螺纹紧固件穿过减震垫131与机箱110连接,实现第一硬盘安装架120的安装固定,并且减震垫131同时缓冲第一连接件122、第二连接件123与机箱110内壁之间的作用力以及螺纹紧固件头部与第一连接件122、第二连接件123作用力,以达到更好的减震效果,充分保证第一硬盘安装架120的结构稳定性。
通过在第一连接件122与侧面板112之间以及第二连接件123与底板113之间设置减震垫131,可以减少机箱110振动时对第一硬盘安装架120的影响,保证第一硬盘安装架120内硬盘的结构稳定性和电连接的可靠性。
请再次参阅图2、图5和图6,并进一步结合图7和图8,图7中示出了第一硬盘安装架上安装光驱组件的背面结构,图8中示出了光驱组件的爆炸结构。如2图中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前面板111上还设置有光驱口1112。如图5至图8所示,主机100还包括光驱组件140,光驱组件140设置于光驱口1112的内侧。第一硬盘安装架120的顶面设置有第一卡钩部126和第一连接部127,光驱组件140的底面设置有抵接部141、第二卡钩部142和第二连接部143,抵接部141与第一硬盘安装架120的顶面抵接,第二卡钩部142与第一卡钩部126卡接,第二连接部143与第一连接部127固定连接。
具体地,如图8中所示,光驱组件140可以包括光盘驱动器1401和驱动器支架1402,光盘驱动器1401安装在驱动器支架1402上,抵接部141、第二卡钩部142和第二连接部143均设置于驱动器支架1402上。
请结合图5和图8,在第一硬盘安装架120上装配光驱组件140的过程如下,将抵接部141与第一硬盘安装架120的顶面抵接,同时第二卡钩部142与第一卡钩部126勾住卡接,然后将第二连接部143与第一连接部127固定连接,该过程展示出光驱组件140在第一硬盘安装架120上的便捷安装。具体地,第一连接部127和第二连接部143分别可以为图7中所示的螺纹柱和通孔,二者对准后,通过螺纹紧固件锁紧连接,进而光驱组件140固定在第一硬盘安装架120上。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27和第二连接部143也可以为焊接结构或卡接结构,二者通过焊接或卡接进行固定。
通过在前面板111上设置光驱口1112,并在光驱口1112的内侧,即第一硬盘安装架120的顶部安装光驱组件140,实现主机100的光盘驱动功能。为了便于光驱组件140的装配,通过光驱组件140上的抵接部141与第一硬盘安装架120的顶面抵接,实现光驱组件140的预定位,保证第二卡钩部142和第一卡钩部126可以快速准确地勾住卡接,通过将第二连接部143与第一连接部127固定连接,保证光驱组件140稳固地安装在第一硬盘安装架120上。
为了保证机箱110的散热,本申请进一步提出一种实施方式,具体请参阅图9和图10,图9中示出了机箱内部安装风扇支架组件的结构,图10中示出了机箱与风扇支架组件的爆炸结构。如图中所示,机箱110内插接有风扇支架组件150,风扇支架组件150位于第一硬盘安装架120背离开口121的一侧,风扇支架组件150上设置有第一风扇160。第一硬盘安装架120背离开口121的背面开设有第一通风孔128,第一通风孔128与第一风扇160相对设置。
如图10中所示,机箱110相对的两个侧面板112上可以设置滑轨1121,风扇支架组件150的两端插接于滑轨1121内,便于风扇支架组件150在机箱110内的定位和装配。为了保证风扇支架组件150的稳定性,风扇支架组件150的底部还可以与机箱110的底板113通过螺纹连接件锁紧固定。
第一风扇160可以为抽风风扇,依次通过插口1111、开口121、第一硬盘安装架120内容置仓的空隙以及第一通风孔128将外部空气吸入机箱内进行散热。
如图10中所示,对于上述同时安装第一硬盘安装架120和第二硬盘安装架130的实施例而言,可以在风扇支架组件150上排列设置两个第一风扇160,以实现对机箱110的充分散热。
通过将风扇支架组件150插接于机箱110内,实现对机箱110内部空间的散热,同时该连接方式还便于风扇支架组件150在机箱110内的定位和装配,有利于提高主机100的装配效率。
对于第一风扇160与风扇支架组件150的装配结构,本申请进一步提出一种实施方式,具体请参阅图11和图12,图11中示出了第一风扇与风扇支架组件连接的背面结构,图12中示出了第一风扇与风扇支架组件背面的爆炸结构。如图中所示,风扇支架组件150包括固定架151和安装架152。固定架151插接于机箱110内,固定架151上开设有第二通风孔1511,固定架151在第二通风孔1511的两侧设置有卡接口1512,固定架151在第二通风孔1511的顶部还设置有第三连接部1513。第一风扇160固定于安装架152上,安装架152的两侧设置有卡钩1521,安装架152的顶部设置有第四连接部1522,卡钩1521卡合于卡接口1512内,第三连接部1513与第四连接部1522固定连接。
如图12中所示,卡接口1512底部的宽度可以小于顶部,以保证卡钩1521可以由顶部较宽的位置伸入卡接口1512内,接着将卡钩1521沿卡接口1512向下移动,使得卡钩1521被卡接口1512底部较窄的位置卡紧,从而初步保证安装架152在固定架151上的稳定性。第三连接部1513可以为水平弯曲的连接板,第四连接部1522为由安装架152顶部边缘凸出的连接板,第四连接部1522穿过固定架151叠设于第三连接部1513上,从而通过螺纹紧固件将第三连接部1513与第四连接部1522锁紧固定,进而确保第一风扇160稳固可靠地安装在固定架151上。
具体地,如图10中所示,第一风扇160可以在四个端角处通过螺纹紧固件与安装架152固定连接。结合图10及图11,在装配安装架152与固定架151时,先将卡钩1521穿过并卡合于卡接口1512,然后将第四连接部1522与第三连接部1513固定连接,实现安装架152在固定架151上的装配,也即第一风扇160在固定架151上的安装固定。
通过单独的安装架152来安装第一风扇160,并且安装架152与固定架151可以通过卡钩1521与卡接口1512卡接以及第四连接部1522与第三连接部1513固定连接进行便捷地拆装,以便于快速方便地拆装维护或更换第一风扇160。
为了提高主机100的散热效率,本申请进一步提出一种实施方式,具体请再次参阅图2、图9和图10,并进一步结合图13,图13中示出了导风罩与机箱的爆炸结构。如图中所示,前面板111上位于插口1111一侧的位置设置有第三通风孔1113,前面板111在第三通风孔1113的内侧设置有第二风扇170,第二风扇170的外侧罩设有导风罩171。机箱110的后面板114的内侧设置有电源180和主板190,主板190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扩展卡的扩展卡插槽191。后面板114上设置有电源散热孔1141、用于供主板190的接口外露的第一插接口1142以及用于供扩展卡的接口外露的第二插接口1143,第一风扇160用于通过插口1111、开口121和第一通风孔128抽气,第二风扇170用于通过第三通风孔1113抽气。电源散热孔1141、第一插接口1142和第二插接口1143用于排气。
请参阅图14,图中示出了前面板的爆炸结构。如图中所示,前面板111可以采用分体式设计,具体包括内衬板11101、盖板11102和第一防尘网支架11103,内衬板11101的两端与机箱110固定连接,盖板11102盖设于内衬板11101的外侧。如图15所示,图中示出了前面板背面的结构,内衬板11101的背面的一端设置有插槽,第一防尘网支架11103上安装好防尘网之后,插置于插槽内,从而通过第一防尘网支架11103上的防尘网实现对第三通风孔1113的防尘,在第一防尘网支架11103插置到位后,可以通过螺纹紧固件将第一防尘网支架11103固定在内衬板11101上。
请继续参阅图15,并进一步结合图16,图16中示出了第二风扇的爆炸结构。如图中所示,第二风扇170包括风扇本体1701和风扇架1702,风扇本体1701在端角处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于风扇架1702上,风扇架1702顶部及底部的通孔与前面板111内壁的螺纹柱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固定,实现第二风扇170在前面板111内侧的装配固定。
请参阅图16,图中示出了空气在机箱内外流动的示意图。如图中所示,第一风扇160和第二风扇170均为抽气风扇,导风罩171将第二风扇170内侧的区域与硬盘安装架处隔绝开,第一风扇160依次通过插口1111、开口121、容置仓内空隙、第一通风孔128以及第二通风孔1511将机箱110外部的空气抽入内部,第二风扇170则通过第三通风孔1113将机箱110外部的空气抽入内部,被抽入内部的空气经过电源180和主板190后,由电源散热孔1141、第一插接口1142和第二插接口1143排出,实现对机箱110内部电路元件的散热。
如图17中所示,图中示出了机箱内外空气流动的示意图,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为空气流动方向。为了提高主机100的扩展性能,主板190上设置有多个扩展卡插槽191,且多个扩展卡插槽191均沿空气流动方向与第二风扇170相对设置,使得第二风扇170抽入的空气在导风罩171的引导下更好地流动至扩展卡插槽191上,以对其上的扩展卡进行充分散热。
具体地,如图17中所示,第一风扇160的空气流动路径经过电源180及主板190上的CPU等元器件,第一风扇160主要用于对电源180及主板190上的CPU等元器件进行散热,第二风扇170的空气流动路径经过扩展卡插槽191,第二风扇170主要用于对扩展卡插槽191上插接的扩展卡进行散热,第一风扇160与第二风扇170的散热风道分开,互不影响,使得整个机箱满足较大功率扩展显卡的散热需求。
通过在第三通风孔1113的内侧设置第二风扇170,并在第二风扇170的外侧罩设导风罩171,使得由第二风扇170抽入的空气可以更好地流动至机箱110内部的电路元件上,从而提高主机100的散热性能。
为了提升机箱110的强度,本申请进一步提出一种实施方式,具体请参阅图18,图中示出了机箱上安装加强板的结构。如图中所示,机箱110上与后面板114邻接的两个侧面板112之间固定有加强板115,加强板115用于通过缓冲垫1151抵压于扩展卡300上。
具体地,如图18中所示,加强板115的边缘设置有缺口1152,缓冲垫1151卡接于缺口1152中,缓冲垫1151的底部设置有卡槽11511,缓冲垫1151通过卡槽11511抵接并卡入扩展卡300顶部棱边上。
由于机箱110为厚度较薄的钣金材料,在生产、装配以及使用过程容易发生弯曲变形,基于此,通过在两个侧面板112之间固定加强板115,以对两个侧面板112起到支撑作用,防止机箱110受力发生变形。同时为了避免出现扩展卡300松脱的情况,加强板115还通过缓冲垫1151抵压在扩展卡300上,以保证扩展卡300与扩展卡插槽191拔插连接的稳定性。
为了防止机箱110内部进入灰尘而对内部电路元件造成影响,本申请进一步提出一种实施方式,具体请再次参阅图1及图2,前面板111在插口1111处转动连接有门板116,门板116上设置有第四通风孔1161,门板116在第四通风孔1161的内侧设置有防尘网支架1162。
防尘网支架1162用于将防尘网夹持并固定于第四通风孔1161的内侧,以对第四通风孔1161进行防尘。
如图1及图2中所示,前面板111的两侧设置有把手1114,以便于上架过程整体搬运机箱110。门板116上设置有视窗1163,第一硬盘安装架120上设置有指示灯,通过视窗1163可以观察指示灯的运行状态,进而确定主机100能够正常工作。门板116上还设置有门锁1164,门锁1164可以通过钥匙与前面板111锁紧,以保护内部硬盘数据安全。
在插口1111处设置门板116后,可以通过门板116上的第四通风孔1161实现进风,保证机箱110内部散热,并且通过在第四通风孔1161的内侧设置防尘网支架1162,实现防尘网的安装固定,避免灰尘、颗粒等异物进入机箱110而对内部的电路元件造成影响。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工业计算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主机10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工业计算机中,在机箱110的前面板111的插口1111内侧设置第一硬盘安装架120,第一硬盘安装架120通过一侧面顶部的第一连接件122与机箱110的侧面板112连接,通过另一侧面底部的第二连接件123与机箱110的底板113连接,实现在机箱110上的便捷安装固定,第一硬盘安装架120朝插口1111的一侧开设开口121,且内部设置容置仓,使得硬盘200可依次通过插口1111和开口121插入容置仓内,实现硬盘200在机箱110内的插接固定,便于在机箱110上便捷地拆装硬盘200。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和第一硬盘安装架;
所述机箱的前面板设置有插口,所述第一硬盘安装架设置于所述插口的内侧;
所述第一硬盘安装架内设置有容置仓,所述第一硬盘安装架朝向所述插口的一侧具有开口,所述插口及所述开口用于供硬盘依次穿过以插入所述容置仓内;
所述第一硬盘安装架一侧面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件,相对的另一侧面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机箱的侧面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机箱的底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硬盘安装架上所述第二连接件所在的一侧面的顶部设置有搭载件;
所述主机还包括第二硬盘安装架,所述第二硬盘安装架与所述第一硬盘安装架排列设置,所述第二硬盘安装架的结构与所述第一硬盘安装架相同,其中,所述第二硬盘安装架上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硬盘安装架上的所述搭载件连接,所述第二硬盘安装架上的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机箱的底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侧面板之间以及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底板之间均设置有减震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上还设置有光驱口,所述主机还包括光驱组件,所述光驱组件设置于所述光驱口的内侧;
所述第一硬盘安装架的顶面设置有第一卡钩部和第一连接部,所述光驱组件的底面设置有抵接部、第二卡钩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第一硬盘安装架的顶面抵接,所述第二卡钩部与所述第一卡钩部卡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内插接有风扇支架组件,所述风扇支架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硬盘安装架背离所述开口的一侧,所述风扇支架组件上设置有第一风扇;
所述第一硬盘安装架上背离所述开口的背面开设有第一通风孔,所述第一通风孔与所述第一风扇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支架组件包括固定架和安装架;
所述固定架插接于所述机箱内,所述固定架上开设有第二通风孔,所述固定架在所述第二通风孔的两侧设置有卡接口,所述固定架在所述第二通风孔的顶部还设置有第三连接部;
所述第一风扇固定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架的两侧设置有卡钩,所述安装架的顶部设置有第四连接部,所述卡钩卡合于所述卡接口内,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上位于所述插口一侧的位置设置有第三通风孔,所述前面板在所述第三通风孔的内侧设置有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的外侧罩设有导风罩;
所述机箱的后面板的内侧设置有电源和主板,所述主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扩展卡的扩展卡插槽;
所述后面板上设置有电源散热孔、用于供所述主板的接口外露的第一插接口以及用于供所述扩展卡的接口外露的第二插接口;
所述第一风扇用于通过所述插口、所述开口和所述第一通风孔抽气,所述第二风扇用于通过所述第三通风孔抽气,所述电源散热孔、所述第一插接口和所述第二插接口用于排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上与所述后面板邻接的两个侧面板之间固定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通过缓冲垫抵压于所述扩展卡上。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在所述插口处转动连接有门板,所述门板上设置有第四通风孔,所述门板在所述第四通风孔的内侧设置有防尘网支架。
10.一种工业计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主机。
CN202222795596.1U 2022-10-21 2022-10-21 主机及工业计算机 Active CN2184465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95596.1U CN218446577U (zh) 2022-10-21 2022-10-21 主机及工业计算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95596.1U CN218446577U (zh) 2022-10-21 2022-10-21 主机及工业计算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46577U true CN218446577U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70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95596.1U Active CN218446577U (zh) 2022-10-21 2022-10-21 主机及工业计算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465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80295A (en) Ventilated backplane for mounting disk drives in computer systems
US7256995B2 (en) Electronics module
US7944700B2 (en) Case of server
US7522415B2 (en) Mounting assembly for fan
US7558056B2 (en) Disk array device
CN2689318Y (zh) 资料存取器固持装置
US7699582B2 (en) Fan module
CN201097294Y (zh) 遮蔽装置的固定结构组合
US5466059A (en) Interface seat for a personal computer
US20040257767A1 (en) System structure and fan module thereof
WO2020232853A1 (zh) 存储服务器机箱
US20110043996A1 (en) Computer enclosure and bracket of the computer enclosure for power supply and hard disk drive
CN101995926A (zh) 电脑机箱及其上的硬盘托架
US20110090629A1 (en) Computer and fixing bracket thereof
CN218446577U (zh) 主机及工业计算机
JP2005004758A (ja) マルチ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
CN216083598U (zh) 高散热电脑终端
CN213780829U (zh) 一种结构新颖的电脑终端
EP1181850B1 (en) Circuit card support mechanism and method
CN216118634U (zh) 可快速拆装的电脑终端
CN218446536U (zh) 工业平板电脑
CN220933438U (zh) 一种服务器
CN215954224U (zh) 一种散热功能好的电脑主机箱
CN217821448U (zh) 上架式服务器及其机箱
CN220820574U (zh) 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