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21156U - 一种抑制风轮振动传递的风电机组主轴承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抑制风轮振动传递的风电机组主轴承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21156U
CN215521156U CN202120448575.5U CN202120448575U CN215521156U CN 215521156 U CN215521156 U CN 215521156U CN 202120448575 U CN202120448575 U CN 202120448575U CN 215521156 U CN215521156 U CN 2155211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bearing seat
wind turbine
main bear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4857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志轩
李致尧
程学文
刘志文
赵航
张耀文
张舒翔
尹男
张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Datang Corp Renewable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Datang Corp Renewable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Datang Corp Renewable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Datang Corp Renewable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4857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211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211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2115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抑制风轮振动传递的风电机组主轴承座,涉及轴承座技术领域,包括滑轨,所述滑轨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滑轨的表面滑动连接有风电机组主轴承座,所述第一限位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缓冲腔,所述第一缓冲腔的内部开设有第二缓冲腔,所述第一缓冲腔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杆,本实用新型,风电机组主轴承座可以移动,便于安装和拆卸,前后分别采取减振措施,有效的降低了风轮振动对机舱、塔筒的影响,同时,减弱了风机振动载荷,减振的过程中,散热装置会使减振设备的温度保持在安全的范围内,有效的避免了出现热衰退的情况,保证了装置的缓冲效果,提高了轴承座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抑制风轮振动传递的风电机组主轴承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抑制风轮振动传递的风电机组主轴承座。
背景技术
轴承座是用来让轴沿圆周运转并且支撑轴的,常规的用法是两个轴承或者两个以上,其作用是让轴正常运转,而轴承座是用来支撑轴承的,固定轴承的外圈,仅仅让内圈转动,外圈保持不动,始终与传动的方向保持一致,并且保持平衡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其中公开号为CN112032197A,涉及轴承座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滑动轴承座,包括轴承座主体,所述轴承座主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内侧外表面设置有紧定套,所述紧定套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轴承外环,所述轴承外环的内侧外表面设置有一号滚珠。该滑动轴承座,具备滑轨,滑轨的上端外表面与轴承座的上端外表面使用相对应的通孔,将轴承座通过滑轨安装在机器上,有利于调整轴承座的位置,并通过卡钉卡在通孔内进行固定轴承座,具备连接板、连接柱、压片、弹簧的部件,有利于在轴承座工作时对轴承座进行减震,并且在滑轨的一端设置有一号六角螺栓,既可以将滑轨连同轴承座主体固定在机器上,又有利于将轴承座主体拆卸下来进行检修或更换。
现有的风电机组主轴承座都是固定在机舱底座的,风电机组主轴承座不能移动,不便对其进行安装和拆卸,因此需要耗费较大的劳动力去安装或拆卸风电机组主轴承座,增加了使用成本,在使用过程中,风轮振动会传递到风电机组主轴承座上,由于风电机组主轴承座固定在机舱底座上,振动直接传递到机舱上,对机舱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剧烈的振动会影响风机工作,为此,提出一种抑制风轮振动传递的风电机组主轴承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便使用、不能抑制风轮振动传递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抑制风轮振动传递的风电机组主轴承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抑制风轮振动传递的风电机组主轴承座,一种抑制风轮振动传递的风电机组主轴承座,包括滑轨,所述滑轨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滑轨的表面滑动连接有风电机组主轴承座,所述第一限位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缓冲腔,所述第一缓冲腔的内部开设有第二缓冲腔,所述第一缓冲腔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杆,所述缓冲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的表面固定套接有滑塞,所述滑塞上开设有流通孔,所述滑塞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所述缓冲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散热管表面的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表面转动套接有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的表面转动套接有线辊,所述扭转弹簧的一端与第一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扭转弹簧的另一端与线辊固定连接,所述线辊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绳,所述缓冲块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磁铁,所述散热管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叶轮,所述线辊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啮合机构。
优选地,所述缓冲杆的左端与第一弹簧杆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杆的表面滑动套接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的表面与缓冲块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缓冲杆的右端与风电机组主轴承座紧密接触。
优选地,所述水箱的内部装有冷却液。
优选地,所述散热管缠绕在缓冲块的表面,所述散热管的另一端与水箱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绳缠绕在线辊的表面,所述固定绳的底端与第二磁铁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转动轴的表面转动套接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的表面与散热管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啮合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线辊内侧壁的传动块,所述传动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杆,所述第二弹簧杆的另一端与线辊固定连接,所述线辊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
优选地,所述第二限位块的表面与传动块紧密接触。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风轮的振动不断传递到风电机组主轴承座上,使第二缓冲腔内的油不断的吸收产生振动的能量,油的温度不断升高,油的内能传递到缓冲块上,散热管吸收缓冲块上的热量,散热管内的冷却液吸收散热管上的热量,冷却液的温度上升,与此同时,滑塞带动第一磁铁移动,第一磁铁带动第二磁铁移动,第二磁铁带动固定绳移动,线辊放线,固定绳带动线辊转动,线辊带动传动块围绕线辊的圆心顺时针转动,传动块与齿轮接触,传动块压迫齿轮,根据牛顿第三定律,齿轮对传动块有着相反的作用力,传动块顺时针自转,传动块与第二限位块紧密接触,第二限位块阻止传动块顺时针转动,传动块不能顺时针自转,当传动块对齿轮的压力到达某一临界值时,传动块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第二转动轴转动,第二转动轴带动叶轮转动,叶轮带动散热管内的冷却液流动,水箱内冷却后的冷却液流入散热管内,散热管内温度上升的冷却液从散热管的另一端流回水箱内,实现了水冷散热,使第二缓冲腔内部的油温不会超过界限值,避免了出现热衰退的情况,同时,有效的避免了缓冲装置的温度过高,使缓冲装置始终保持优良的缓冲功能,保证了装置的缓冲效果,提高了轴承座的使用寿命。
2、将风电机组主轴承座滑动套接在滑轨上,再将第一限位块固定在滑轨的两端,完成对风电机组主轴承座的安装,风电机组主轴承座可以移动,便于安装和拆卸,提高了装置的便利性,轴承座地脚与滑轨连接处,前后分别采取减振措施,有效的降低了风轮振动对机舱、塔筒的影响,同时,减弱了风机振动载荷,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抑制风轮振动传递的风电机组主轴承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抑制风轮振动传递的风电机组主轴承座的侧视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3中A1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抑制风轮振动传递的风电机组主轴承座的部分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抑制风轮振动传递的风电机组主轴承座的部分右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抑制风轮振动传递的风电机组主轴承座的部分立体图。
图中:1滑轨、2第一限位块、3风电机组主轴承座、4缓冲块、5第一缓冲腔、6第二缓冲腔、7第一弹簧杆、8缓冲杆、9滑塞、10流通孔、11第一磁铁、 12固定块、13水箱、14散热管、15第一转动轴、16扭转弹簧、17线辊、18固定绳、19第二磁铁、20传动块、21第二弹簧杆、22第二限位块、23第二转动轴、 24齿轮、25叶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7,一种抑制风轮振动传递的风电机组主轴承座,包括滑轨1,滑轨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2,滑轨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风电机组主轴承座3,风电机组主轴承座3与主轴轴承外圈依然采取过度配合连接,第一限位块 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块4,缓冲块4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缓冲腔5,第一缓冲腔 5的内部开设有第二缓冲腔6,第一缓冲腔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杆7,缓冲块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缓冲杆8,缓冲杆8的左端与第一弹簧杆7固定连接,缓冲杆8的表面滑动套接有密封塞,密封塞的表面与缓冲块4固定连接,密封塞可以有效的避免第二缓冲腔6内的油溢出,保障了第二缓冲腔6的密封性,使装置可以正常工作,缓冲杆8的右端与风电机组主轴承座3紧密接触。
缓冲杆8的表面固定套接有滑塞9,滑塞9上开设有流通孔10,滑塞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11,缓冲块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2,固定块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水箱13,水箱13的内部装有冷却液,冷却液是一种比热容较高的液体,可以吸收很多热量,便于吸收装置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水箱1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散热管14,散热管14缠绕在缓冲块4的表面,散热管14的另一端与水箱13固定连接。
散热管1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散热管14 表面的第一转动轴15,第一转动轴15的表面转动套接有扭转弹簧16,扭转弹簧 16的表面转动套接有线辊17,扭转弹簧16的一端与第一转动轴15固定连接,扭转弹簧16的另一端与线辊17固定连接,线辊1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绳18,缓冲块4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磁铁19,固定绳18缠绕在线辊17的表面,固定绳18的底端与第二磁铁19固定连接,散热管1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 23,第二转动轴23的表面转动套接有密封块,密封块的表面与散热管14固定连接,第二转动轴23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齿轮24,第二转动轴2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叶轮25。
无论第二磁铁19向左还是向右移动,固定绳18带动线辊17转动的方向都是固定的,进而使第二转动轴23转动的方向固定,叶轮25转动的方向液同样固定,叶轮25始终带动散热管14内的冷却液朝着同一个方向流动,使水箱13内冷却好的冷却液可以进入散热管14内,散热管14内吸收热量后的冷却液可以流回水箱13内,散热管14和缓冲块4均是由导热性良好的材料制作,可以及时导出第二缓冲腔6内油的内能,实现了水冷散热,有效的避免了缓冲装置的温度过高,使缓冲装置始终保持优良的缓冲功能,保证了装置的缓冲效果,提高了轴承座的使用寿命。
线辊17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啮合机构,啮合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线辊17内侧壁的传动块20,传动块2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杆21,第二弹簧杆21 的另一端与线辊17固定连接,线辊17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22,第二限位块22的表面与传动块20紧密接触。
本实用新型中,将风电机组主轴承座3滑动套接在滑轨1上,再将第一限位块2固定在滑轨1的两端,完成对风电机组主轴承座3的安装。
风机工作时,风轮振动传递到风电机组主轴承座3上,风电机组主轴承座3 振动,风电机组主轴承座3带动缓冲杆8移动,缓冲杆8向左移动时,由于风轮振动的速度极快,缓冲杆8移动的速度极快,缓冲杆8带动滑塞9移动,滑塞9 的速度与缓冲杆8相同,第二缓冲腔6左端的油通过流通孔10进入第二缓冲腔6 的右端,由于滑塞9移动的速度极快,滑塞9压缩空间的速度极快,滑塞9左端的空间被急速压缩,流通孔10的流通量是固定的,流通孔10流通的速度远远小于空间被压缩的速度,使滑塞9左端的油被压缩,油压不断升高,在油压的作用下,滑塞9收到的阻力越来越大,进而完全抵消掉带动滑塞9移动的振动力,缓冲杆8压迫第一弹簧杆7,第一弹簧杆7收缩,油配合第一弹簧杆7吸收振动的能量,油将振动的能量转化成内能,第一弹簧杆7将振动的能量转化成自身的弹性势能,油配合第一弹簧杆7将振动的能量完全吸收,振动无法传递到滑轨1上。
风轮的振动不断传递到风电机组主轴承座3上,使第二缓冲腔6内的油不断的吸收产生振动的能量,油的温度不断升高,油的内能传递到缓冲块4上,缓冲块4升温,散热管14吸收缓冲块4上的热量,散热管14内的冷却液吸收散热管 14上的热量,冷却液的温度上升。
与此同时,滑塞9带动第一磁铁11移动,利用磁铁异性相吸的特性,第一磁铁11带动第二磁铁19移动,第二磁铁19带动固定绳18移动,线辊17放线,固定绳18带动线辊17转动,扭转弹簧16扭转蓄力,线辊17带动传动块20围绕线辊17的圆心顺时针转动,传动块20与齿轮24接触,传动块20压迫齿轮24,根据牛顿第三定律,齿轮24对传动块20有着相反的作用力,传动块20顺时针自转,传动块20与第二限位块22紧密接触,第二限位块22阻止传动块20顺时针转动,传动块20不能顺时针自转,当传动块20对齿轮24的压力到达某一临界值时,传动块20带动齿轮24转动,齿轮24带动第二转动轴23转动,第二转动轴23带动叶轮25转动,叶轮25带动散热管14内的冷却液流动,水箱13内冷却后的冷却液流入散热管14内,散热管14内温度上升的冷却液从散热管14 的另一端流回水箱13内,完成对缓冲块4的散热,使第二缓冲腔6内部的油温不会超过界限值。
当第二磁铁19回到初始位置时,扭转弹簧16复原,扭转弹簧16带动线辊 17复位,线辊17收线,线辊17带动传动块20围绕线辊17的圆心逆时针转动,传动块20与齿轮24接触,传动块20压迫齿轮24,根据牛顿第三定律,齿轮24 对传动块20有着相反的作用力,传动块20逆时针自转,第二限位块22不能限制传动块20逆时针自转,第二弹簧杆21收缩,传动块20对齿轮24的作用力不能带动齿轮24转动,线辊17静止时,第二弹簧杆21复原,第二弹簧杆21带动传动块20复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抑制风轮振动传递的风电机组主轴承座,包括滑轨(1),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2),所述滑轨(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风电机组主轴承座(3),所述第一限位块(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块(4),所述缓冲块(4)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缓冲腔(5),所述第一缓冲腔(5)的内部开设有第二缓冲腔(6),所述第一缓冲腔(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杆(7),所述缓冲块(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缓冲杆(8),所述缓冲杆(8)的表面固定套接有滑塞(9),所述滑塞(9)上开设有流通孔(10),所述滑塞(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11),所述缓冲块(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水箱(13),所述水箱(1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散热管(14),所述散热管(1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散热管(14)表面的第一转动轴(15),所述第一转动轴(15)的表面转动套接有扭转弹簧(16),所述扭转弹簧(16)的表面转动套接有线辊(17),所述扭转弹簧(16)的一端与第一转动轴(15)固定连接,所述扭转弹簧(16)的另一端与所述线辊(17)固定连接,所述线辊(1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绳(18),所述缓冲块(4)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磁铁(19),所述散热管(1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23),所述第二转动轴(23)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齿轮(24),所述第二转动轴(2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叶轮(25),所述线辊(17)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啮合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制风轮振动传递的风电机组主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杆(8)的左端与第一弹簧杆(7)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杆(8)的表面滑动套接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的表面与缓冲块(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制风轮振动传递的风电机组主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杆(8)的右端与风电机组主轴承座(3)紧密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制风轮振动传递的风电机组主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3)的内部装有冷却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制风轮振动传递的风电机组主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14)缠绕在缓冲块(4)的表面,所述散热管(14)的另一端与水箱(13)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制风轮振动传递的风电机组主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绳(18)缠绕在线辊(17)的表面,所述固定绳(18)的底端与第二磁铁(19)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制风轮振动传递的风电机组主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轴(23)的表面转动套接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的表面与散热管(14)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制风轮振动传递的风电机组主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线辊(17)内侧壁的传动块(20),所述传动块(2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杆(21),所述第二弹簧杆(21)的另一端与线辊(17)固定连接,所述线辊(17)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2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抑制风轮振动传递的风电机组主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块(22)的表面与传动块(20)紧密接触。
CN202120448575.5U 2021-03-02 2021-03-02 一种抑制风轮振动传递的风电机组主轴承座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5211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48575.5U CN215521156U (zh) 2021-03-02 2021-03-02 一种抑制风轮振动传递的风电机组主轴承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48575.5U CN215521156U (zh) 2021-03-02 2021-03-02 一种抑制风轮振动传递的风电机组主轴承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21156U true CN215521156U (zh) 2022-01-14

Family

ID=79799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48575.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521156U (zh) 2021-03-02 2021-03-02 一种抑制风轮振动传递的风电机组主轴承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211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521156U (zh) 一种抑制风轮振动传递的风电机组主轴承座
CN210371701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pcb机轴承座
CN112943568A (zh) 一种抑制风轮振动传递的风电机组主轴承座
CN209278114U (zh) 一种高效的车载专用齿轮泵
CN113048020B (zh) 风力发电机
CN210839233U (zh) 一种用于无刷电机壳体的散热结构
CN213744663U (zh) 一种潜水推流器减震垫
CN108894279B (zh) 抽取地下水的取水装置
CN213093286U (zh) 具有散热功能的48v电池安装支架
CN212407166U (zh) 一种耐热防震效果好的气动元件
CN211300950U (zh) 一种多轴联动式按摩椅机械手3d机芯
CN111181305B (zh) 一种传输稳定且降温的电机
CN215528773U (zh) 一种高速电机冷却油路结构
CN112994338A (zh) 一种可顺逆同步旋转的双电机装置
CN202746422U (zh) 船舶中间轴承风冷装置
CN212535947U (zh) 一种风电机组液压润滑冷却装置
CN213658502U (zh) 一种液体循环式冷热冲击试验箱
CN220377402U (zh) 挖掘机散热器外壳结构
CN214699135U (zh) 一种耐高温可控中高辊传动装置
CN209774120U (zh) 一种耐用型丝杆
CN217381552U (zh) 一种高强度行星减速机
CN218229370U (zh) 推进器及水域可移动设备
CN217330324U (zh) 一种工程机械散热装置
CN216715810U (zh) 一种螺杆阀密封润滑结构
CN21556188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球形支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1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