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15340U - 一种齿轨座在中部槽上的定位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齿轨座在中部槽上的定位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15340U
CN215515340U CN202122021331.1U CN202122021331U CN215515340U CN 215515340 U CN215515340 U CN 215515340U CN 202122021331 U CN202122021331 U CN 202122021331U CN 215515340 U CN215515340 U CN 2155153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sliding plate
guide rails
transverse
middl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2133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德民
宋智丽
王永江
董曼淑
杨战利
唐麒龙
赵宝
周坤
白德滨
郝路平
杨永波
刘福海
李洪涛
付傲
杨泽坤
刘世龙
秦伟涛
张善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Research Institute of Welding
Ningxia Tiandi Benniu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哈尔滨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哈尔滨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哈尔滨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CN20212202133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153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153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153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With Unspecified Measu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齿轨座在中部槽上的定位系统,它涉及煤矿井下刮板输送设备领域。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齿轨座在中部槽上的定位采用人工定位,存在质量差、效率低、通用性差、一致性差、且无法满足自动化生产需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左定位单元设置在中部槽的凹榫端侧,右定位单元设置在中部槽的凸榫端侧,齿轨座摆位装置设置在齿轨座一侧,中部槽推头a和中部槽推头b用于中部槽的横向粗定位,凹榫头拨叉和凸榫头拨叉用于中部槽的横向精定位,中摆位单元与下滑板单元协同工作实现齿轨座的横向移动定位摆正,右摆位单元与左摆位单元协同工作实现齿轨座的纵向移动定位摆正。本实用新型用于自动快速实现多种型号的中部槽和齿轨座定位摆正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齿轨座在中部槽上的定位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井下刮板输送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齿轨座在中部槽上的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刮板输送机是煤矿井下采煤工作面煤炭运输的专用设备,同时也是采煤机的导向和支承,是井下采煤输送线的关键设备。刮板输送机工作在矿井,工况条件十分恶劣,中部槽经常损坏,为了提高中部槽的使用寿命,必须提高中部槽制造的精度和质量。参照图7 和图8所示中部槽43和齿轨座44的装配示意图,中部槽43是刮板输送机机身主体,是载煤和刮板链的支撑机构;中部槽43一般为焊接结构,由中板U、底板V、挡板槽帮W、铲板槽帮M、齿轨座44等组成,槽帮一端设有槽帮凸榫头N,槽帮另一端设有槽帮凹榫头Z,重量占整机的75%;齿轨座44安装有齿轨,是采煤机的行走轨道。齿轨座44在中部槽43上的定位是中部槽43制造的关键工序,其定位精度直接影响中部槽43制造精度,也决定了中部槽43的使用寿命。齿轨座44在中部槽43上的定位,先将中部槽43的纵、横向定位,即X、Y方向的精确定位,然后再将齿轨座44摆放到中部槽43进行精确的纵、横向定位。目前,现有的齿轨座44在中部槽43上的定位工序主要是由人工完成,即人工定位、人工测量和人工挪位摆正,人工定位精度低,劳动强度大,需要反复多次调整才能摆正定位;另外,中部槽43是预热100℃以上后作业,工作环境非常差,对工人的身心造成很大的损伤。中部槽43种类非常多,外形尺寸差别大,每种型号都需要一种定位装置,造成工装繁冗复杂,通用性差,影响自动化生产。
综上所述,现有的齿轨座在中部槽上的定位采用人工定位,存在质量差、效率低、通用性差、一致性差、且无法满足自动化生产需求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齿轨座在中部槽上的定位采用人工定位,存在质量差、效率低、通用性差、一致性差、且无法满足自动化生产需求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齿轨座在中部槽上的定位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齿轨座在中部槽上的定位系统,它包括中部槽摆位装置和齿轨座摆位装置,中部槽摆位装置包括左定位单元和右定位单元,左定位单元设置在中部槽43的凹榫端侧,右定位单元设置在中部槽43的凸榫端侧,齿轨座摆位装置设置在齿轨座44远离中部槽摆位装置的一侧,左定位单元包括底座组件a、横向滑板组件a和纵向滑板组件a,横向滑板组件a设置在底座组件a上,且横向滑板组件a可沿Y轴方向做横向移动,纵向滑板组件a设置在横向滑板组件a上,且纵向滑板组件a可沿X轴方向做纵向移动,纵向滑板组件a包括纵向滑板a7、凹榫头拨叉10和中部槽推头a11,凹榫头拨叉10和中部槽推头 a11均设置在纵向滑板a7上,中部槽推头a11用于中部槽43的横向粗定位,凹榫头拨叉 10用于中部槽43的横向精定位;右定位单元包括底座组件b、横向滑板组件b和纵向滑板组件b,横向滑板组件b设置在底座组件b上,且横向滑板组件b可沿Y轴方向做横向移动,纵向滑板组件b设置在横向滑板组件b上,且纵向滑板组件b可沿X轴方向做纵向移动,纵向滑板组件b包括纵向滑板b19、凸榫头拨叉15和中部槽推头b16,凸榫头拨叉15和中部槽推头b16均设置在纵向滑板b19上,中部槽推头b16用于中部槽43的横向粗定位,凸榫头拨叉15用于中部槽43的横向精定位;齿轨座摆位装置包括底座c36、下滑板单元、左摆位单元、中摆位单元和右摆位单元,下滑板单元设置在底座c36上,且下滑板单元可沿Y轴方向做横向移动,左摆位单元、中摆位单元和右摆位单元由左至右依次设置在下滑板单元上,中摆位单元可沿Y轴方向做横向移动,中摆位单元与下滑板单元协同工作,实现齿轨座44的横向移动定位摆正;左摆位单元可沿X轴方向做纵向移动,左摆位单元用于齿轨座44的左侧纵向定位摆正;右摆位单元可沿X轴方向做纵向移动,右摆位单元用于齿轨座44的右侧纵向定位摆正;右摆位单元与左摆位单元协同工作,实现齿轨座44的纵向移动定位摆正。
进一步地,底座组件a包括底座a1、横向直线驱动单元a6、两个横向滑板导轨a3和两个中部槽支承板a9,两个横向滑板导轨a3沿Y轴方向水平相对设置在底座a1上,横向直线驱动单元a6沿Y轴方向水平设置在两个横向滑板导轨a3之间的底座a1上,两个中部槽支承板a9沿Y轴方向由前至后依次水平设置在靠近中部槽43一侧的底座a1上。
进一步地,横向滑板组件a包括横向滑板a2、纵向直线驱动单元a4和两个纵向滑板导轨a5,横向滑板a2水平设置在两个横向滑板导轨a3上方,横向滑板a2底部与横向直线驱动单元a6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横向滑板a2底部两侧分别通过两个横向滑块a与两个横向滑板导轨a3滑动连接,两个纵向滑板导轨a5沿X轴方向水平相对设置在横向滑板 a2上,纵向直线驱动单元a4沿X轴方向水平设置在两个纵向滑板导轨a5之间的横向滑板a2上。
进一步地,底座组件b包括底座b14、横向直线驱动单元b23、两个横向滑板导轨b24和两个中部槽支承板b13,两个横向滑板导轨b24沿Y轴方向水平相对设置在底座b14 上,横向直线驱动单元b23沿Y轴方向水平设置在两个横向滑板导轨b24之间的底座b14 上,两个中部槽支承板b13沿Y轴方向由前至后依次水平设置在靠近中部槽43一侧的底座b14上,两个中部槽支承板b13分别与左定位单元的两个中部槽支承板a9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横向滑板组件b包括横向滑板b22、纵向直线驱动单元b20和两个纵向滑板导轨b21,横向滑板b22水平设置在两个横向滑板导轨b24上方,横向滑板b22底部与横向直线驱动单元b23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横向滑板b22底部两侧分别通过两个横向滑块 b与两个横向滑板导轨b24滑动连接,两个纵向滑板导轨b21沿X轴方向水平相对设置在横向滑板b22上,纵向直线驱动单元b20沿X轴方向水平设置在两个纵向滑板导轨b21 之间的横向滑板b22上。
进一步地,纵向滑板组件a还包括测量装置a8和齿轨座定位头a12,纵向滑板a7水平设置在两个纵向滑板导轨a5上方,纵向滑板a7底部与纵向直线驱动单元a4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纵向滑板a7底部两侧分别通过两个纵向滑块a与两个纵向滑板导轨a5滑动连接,测量装置a8和齿轨座定位头a12均设置在纵向滑板a7上,测量装置a8用于测量中部槽43的槽帮凹榫头端面位置,齿轨座定位头a12用于确定齿轨座44在中部槽43上的横向定位基准;纵向滑板组件b还包括测量装置b18和齿轨座定位头b17,纵向滑板b19 水平设置在两个纵向滑板导轨b21上方,纵向滑板b19底部与纵向直线驱动单元b20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纵向滑板b19底部两侧分别通过两个纵向滑块b与两个纵向滑板导轨b21 滑动连接,测量装置b18和齿轨座定位头b17均设置在纵向滑板b19上,测量装置b18 用于测量中部槽43槽帮凸榫头端面位置,测量装置b18与左定位单元的测量装置a8协作测量中部槽43槽帮的长度并定位中部槽43的纵向位置,齿轨座定位头b17用于确定齿轨座44在中部槽43上的横向定位基准。
进一步地,下滑板单元包括下滑板37、下滑板直线驱动单元34和两个下滑板导轨38,两个下滑板导轨38沿Y轴方向水平相对设置在底座c36上,下滑板直线驱动单元34沿 Y轴方向水平设置在两个下滑板导轨38之间的底座c36上,下滑板37水平设置在两个下滑板导轨38上方,下滑板37底部与下滑板直线驱动单元34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下滑板 37底部两侧分别通过两个下滑块与两个下滑板导轨38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中摆位单元包括中定位滑板31、左定位头33、右定位头29、中定位直线驱动单元32和两个中定位导轨35,两个中定位导轨35沿Y轴方向水平相对设置在下滑板37上端面中部,中定位直线驱动单元32沿Y轴方向水平设置在两个中定位导轨35之间的下滑板37上,中定位滑板31水平设置在两个中定位导轨35上方,中定位滑板31 底部与中定位直线驱动单元32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中定位滑板31底部两侧分别通过两个中定位滑块与两个中定位导轨35滑动连接,左定位头33和右定位头29沿Y轴方向水平设置在中定位滑板31靠近齿轨座44一侧的端面上。
进一步地,左摆位单元包括左定位滑板39、左定位臂42、左定位直线驱动单元41和两个左定位导轨40,两个左定位导轨40沿X轴方向水平相对设置在中定位滑板31左侧的下滑板37上,左定位直线驱动单元41沿X轴方向水平设置在两个左定位导轨40之间的下滑板37上,左定位滑板39水平设置在两个左定位导轨40上方,左定位滑板39 底部与左定位直线驱动单元4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左定位滑板39底部两侧分别通过两个左定位滑块与两个左定位导轨40滑动连接,左定位臂42沿Y轴方向水平设置在左定位滑板39靠近齿轨座44一侧的端面上。
进一步地,右摆位单元包括右定位滑板26、右定位臂25、右定位直线驱动单元27、右定位臂位置测量装置30和两个右定位导轨28,两个右定位导轨28沿X轴方向水平相对设置在中定位滑板31右侧的下滑板37上,右定位直线驱动单元27沿X轴方向水平设置在两个右定位导轨28之间的下滑板37上,右定位滑板26水平设置在两个右定位导轨 28上方,右定位滑板26底部与右定位直线驱动单元27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右定位滑板 26底部两侧分别通过两个右定位滑块与两个右定位导轨28滑动连接,右定位臂25沿Y 轴方向水平设置在右定位滑板26靠近齿轨座44一侧的端面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齿轨座在中部槽上的定位系统可自动快速实现多种型号的齿轨座 44定位摆正工作,效率高、精度高,实现了无人化作业,满足自动化生产的需要。中摆位单元可沿Y轴方向做横向移动,中摆位单元与下滑板单元协同工作,实现齿轨座44的横向移动定位摆正;左摆位单元可沿X轴方向做纵向移动,左摆位单元用于齿轨座44的左侧纵向定位摆正;右摆位单元可沿X轴方向做纵向移动,右摆位单元用于齿轨座44的右侧纵向定位摆正;右摆位单元与左摆位单元协同工作,实现齿轨座44的纵向移动定位摆正。
2、本实用新型所述齿轨座在中部槽上的定位系统可自动测量齿轨座44的纵向长度,并可实现纵向位置的实时调整。所述齿轨座在中部槽上的定位系统可自动测量齿轨座44 的横向位置,并可实现横向位置的实时调整。
3、本实用新型所述齿轨座在中部槽上的定位系统的左定位单元的中部槽推头a11和右定位单元的中部槽推头b16共同推在中部槽43的挡板槽帮W,左定位单元中的横向直线驱动单元a6和右定位单元的横向直线驱动单元b23驱动同步动作,带动中部槽推头a11 和中部槽推头b16横向运动,实现中部槽43的粗定位。
4、本实用新型所述齿轨座在中部槽上的定位系统的所述凹榫头拨叉10安装位置可调,可适应不同型号的中部槽43,凹榫头拨叉10定位(接触)在中部槽43的槽帮凹榫头Z内,由左定位单元的横向直线驱动单元a6驱动横向运动,拉动中部槽43横向运动。所述凸榫头拨叉15安装位置可调,适应不同型号的中部槽43,凸榫头拨叉15定位(接触)在中部槽43的槽帮凸榫头N上,由右定位单元的横向直线驱动单元b23驱动横向运动,推动中部槽43横向运动。凹榫头拨叉10和凸榫头拨叉15分别由横向直线驱动单元 a6和横向直线驱动单元b23驱动,同步动作,带动中部槽43横向运动,同时停止,实现中部槽43的精定位。
5、本实用新型所述齿轨座在中部槽上的定位系统采用了电子测量方式,自动的测量出中部槽43的槽帮长度,与各滑板定位装置协作,计算出中部槽43的纵向位置和横向位置,并能确定中部槽43的纵中心线和横中心线位置。
6、本实用新型所述齿轨座在中部槽上的定位系统可以自动调整适应多种型号规格的中部槽43,可以自动换型生产,实现无人化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齿轨座在中部槽上的定位系统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齿轨座在中部槽上的定位系统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齿轨座在中部槽上的定位系统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齿轨座在中部槽上的定位系统的右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齿轨座在中部槽上的定位系统的俯视图(中部槽43定位在水平支承平台上);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齿轨座在中部槽上的定位系统的俯视图(齿轨座44定位在中部槽43上);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中部槽43和齿轨座44装配后的轴测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中部槽43和齿轨座44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齿轨座在中部槽上的定位系统,它包括中部槽摆位装置和齿轨座摆位装置,中部槽摆位装置包括左定位单元和右定位单元,左定位单元设置在中部槽43的凹榫端侧,右定位单元设置在中部槽43的凸榫端侧,齿轨座摆位装置设置在齿轨座44远离中部槽摆位装置的一侧,左定位单元包括底座组件a、横向滑板组件a和纵向滑板组件a,横向滑板组件a设置在底座组件 a上,且横向滑板组件a可沿Y轴方向做横向移动,纵向滑板组件a设置在横向滑板组件 a上,且纵向滑板组件a可沿X轴方向做纵向移动,纵向滑板组件a包括纵向滑板a7、凹榫头拨叉10和中部槽推头a11,凹榫头拨叉10和中部槽推头a11均设置在纵向滑板a7 上,中部槽推头a11用于中部槽43的横向粗定位,凹榫头拨叉10用于中部槽43的横向精定位;右定位单元包括底座组件b、横向滑板组件b和纵向滑板组件b,横向滑板组件 b设置在底座组件b上,且横向滑板组件b可沿Y轴方向做横向移动,纵向滑板组件b 设置在横向滑板组件b上,且纵向滑板组件b可沿X轴方向做纵向移动,纵向滑板组件b 包括纵向滑板b19、凸榫头拨叉15和中部槽推头b16,凸榫头拨叉15和中部槽推头b16 均设置在纵向滑板b19上,中部槽推头b16用于中部槽43的横向粗定位,凸榫头拨叉15 用于中部槽43的横向精定位;齿轨座摆位装置包括底座c36、下滑板单元、左摆位单元、中摆位单元和右摆位单元,下滑板单元设置在底座c36上,且下滑板单元可沿Y轴方向做横向移动,左摆位单元、中摆位单元和右摆位单元由左至右依次设置在下滑板单元上,中摆位单元可沿Y轴方向做横向移动,中摆位单元与下滑板单元协同工作,实现齿轨座 44的横向移动定位摆正;左摆位单元可沿X轴方向做纵向移动,左摆位单元用于齿轨座 44的左侧纵向定位摆正;右摆位单元可沿X轴方向做纵向移动,右摆位单元用于齿轨座 44的右侧纵向定位摆正;右摆位单元与左摆位单元协同工作,实现齿轨座44的纵向移动定位摆正。
本实施方式的下滑板单元是其上的左摆位单元、中摆位单元和右摆位单元的支承,也是齿轨座44的横向定位摆正单元,所述左定位单元可沿纵向移动,用于齿轨座44的左侧纵向定位摆正,所述中定位单元可沿横向移动,与所述下滑板单元协同工作,实现齿轨座44的横向移动定位摆正,所述右定位单元可沿纵向移动,用于齿轨座44的右侧纵向定位摆正。
本实施方式的横向滑板组件a布置在底座组件a上,横向滑板组件a可横向运动;纵向滑板组件a布置在横向滑板组件a上,纵向滑板组件a可纵向运动。
本实施方式的横向滑板组件b布置在底座组件b上,横向滑板组件b可横向运动;纵向滑板组件b布置在横向滑板组件b上,纵向滑板组件b可纵向运动。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底座组件a包括底座a1、横向直线驱动单元a6、两个横向滑板导轨a3和两个中部槽支承板a9,两个横向滑板导轨a3沿Y轴方向水平相对设置在底座a1上,横向直线驱动单元a6沿Y轴方向水平设置在两个横向滑板导轨a3之间的底座a1上,两个中部槽支承板a9沿Y轴方向由前至后依次水平设置在靠近中部槽43一侧的底座a1上。如此设置,横向直线驱动单元a6 带有定位装置,驱动横向滑板a2横向运动并能记忆并定位横向位置。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至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横向滑板组件a包括横向滑板a2、纵向直线驱动单元a4和两个纵向滑板导轨a5,横向滑板a2水平设置在两个横向滑板导轨a3上方,横向滑板a2底部与横向直线驱动单元a6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横向滑板a2底部两侧分别通过两个横向滑块a与两个横向滑板导轨a3滑动连接,两个纵向滑板导轨a5沿X轴方向水平相对设置在横向滑板a2上,纵向直线驱动单元a4沿 X轴方向水平设置在两个纵向滑板导轨a5之间的横向滑板a2上。如此设置,纵向直线驱动单元a4带有定位装置,驱动纵向滑板a7纵向运动并能记忆、定位纵向位置。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至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底座组件b包括底座b14、横向直线驱动单元b23、两个横向滑板导轨b24和两个中部槽支承板b13,两个横向滑板导轨b24沿Y轴方向水平相对设置在底座b14上,横向直线驱动单元b23沿Y 轴方向水平设置在两个横向滑板导轨b24之间的底座b14上,两个中部槽支承板b13沿Y 轴方向由前至后依次水平设置在靠近中部槽43一侧的底座b14上,两个中部槽支承板b13 分别与左定位单元的两个中部槽支承板a9一一对应设置。如此设置,横向直线驱动单元 b23带有定位装置,驱动横向滑板b22横向运动并能记忆并定位横向位置。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相同。
本实施方式的底座组件b的两个中部槽支承板b13和底座组件a的两个中部槽支承板 a9组成了中部槽43的水平支承平台,水平支承平台包括多组不同厚度的中部槽支承板,通过改变不同厚度的中部槽支承板b13和中部槽支承板a9,使得水平支承平台高度可调,能够适应不同型号的中部槽43。
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至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横向滑板组件b包括横向滑板b22、纵向直线驱动单元b20和两个纵向滑板导轨b21,横向滑板b22水平设置在两个横向滑板导轨b24上方,横向滑板b22底部与横向直线驱动单元b23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横向滑板b22底部两侧分别通过两个横向滑块b与两个横向滑板导轨b24滑动连接,两个纵向滑板导轨b21沿X轴方向水平相对设置在横向滑板b22上,纵向直线驱动单元b20沿X轴方向水平设置在两个纵向滑板导轨b21之间的横向滑板b22上。如此设置,纵向直线驱动单元b20带有定位装置,驱动纵向滑板b19横向运动并能记忆并定位横向位置。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或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至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纵向滑板组件a还包括测量装置a8和齿轨座定位头a12,纵向滑板a7水平设置在两个纵向滑板导轨a5 上方,纵向滑板a7底部与纵向直线驱动单元a4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纵向滑板a7底部两侧分别通过两个纵向滑块a与两个纵向滑板导轨a5滑动连接,测量装置a8和齿轨座定位头a12均设置在纵向滑板a7上,测量装置a8用于测量中部槽43的槽帮凹榫头端面位置,齿轨座定位头a12用于确定齿轨座44在中部槽43上的横向定位基准;纵向滑板组件b 还包括测量装置b18和齿轨座定位头b17,纵向滑板b19水平设置在两个纵向滑板导轨b21 上方,纵向滑板b19底部与纵向直线驱动单元b20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纵向滑板b19底部两侧分别通过两个纵向滑块b与两个纵向滑板导轨b21滑动连接,测量装置b18和齿轨座定位头b17均设置在纵向滑板b19上,测量装置b18用于测量中部槽43槽帮凸榫头端面位置,测量装置b18与左定位单元的测量装置a8协作测量中部槽43槽帮的长度并定位中部槽43的纵向位置,齿轨座定位头b17用于确定齿轨座44在中部槽43上的横向定位基准。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或五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1至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下滑板单元包括下滑板37、下滑板直线驱动单元34和两个下滑板导轨38,两个下滑板导轨38沿Y轴方向水平相对设置在底座c36上,下滑板直线驱动单元34沿Y轴方向水平设置在两个下滑板导轨38之间的底座c36上,下滑板37水平设置在两个下滑板导轨38上方,下滑板37 底部与下滑板直线驱动单元34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下滑板37底部两侧分别通过两个下滑块与两个下滑板导轨38滑动连接。如此设置,下滑板直线驱动单元34带有伺服定位装置,驱动下滑板37横向运动并记录下滑板37横向位置。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或六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结合图1至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中摆位单元包括中定位滑板31、左定位头33、右定位头29、中定位直线驱动单元32和两个中定位导轨35,两个中定位导轨35沿Y轴方向水平相对设置在下滑板37上端面中部,中定位直线驱动单元32沿Y轴方向水平设置在两个中定位导轨35之间的下滑板37上,中定位滑板31 水平设置在两个中定位导轨35上方,中定位滑板31底部与中定位直线驱动单元32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中定位滑板31底部两侧分别通过两个中定位滑块与两个中定位导轨35 滑动连接,左定位头33和右定位头29沿Y轴方向水平设置在中定位滑板31靠近齿轨座 44一侧的端面上。如此设置,中定位直线驱动单元32驱动中定位滑板横向运动,中定位直线驱动单元32与下滑板单元协同工作,实现齿轨座44的横向移动定位摆正。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或七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结合图1至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左摆位单元包括左定位滑板39、左定位臂42、左定位直线驱动单元41和两个左定位导轨40,两个左定位导轨40沿X轴方向水平相对设置在中定位滑板31左侧的下滑板37上,左定位直线驱动单元41沿X轴方向水平设置在两个左定位导轨40之间的下滑板37上,左定位滑板39 水平设置在两个左定位导轨40上方,左定位滑板39底部与左定位直线驱动单元4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左定位滑板39底部两侧分别通过两个左定位滑块与两个左定位导轨40 滑动连接,左定位臂42沿Y轴方向水平设置在左定位滑板39靠近齿轨座44一侧的端面上。如此设置,左定位直线驱动单元41带有伺服定位装置,驱动左定位滑板39纵向运动并记录左定位臂42纵向位置。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七或八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结合图1至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右摆位单元包括右定位滑板26、右定位臂25、右定位直线驱动单元27、右定位臂位置测量装置30和两个右定位导轨28,两个右定位导轨28沿X轴方向水平相对设置在中定位滑板31右侧的下滑板37上,右定位直线驱动单元27沿X轴方向水平设置在两个右定位导轨28之间的下滑板37上,右定位滑板26水平设置在两个右定位导轨28上方,右定位滑板26底部与右定位直线驱动单元27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右定位滑板26底部两侧分别通过两个右定位滑块与两个右定位导轨28滑动连接,右定位臂25沿Y轴方向水平设置在右定位滑板26靠近齿轨座44一侧的端面上。如此设置,右定位直线驱动单元27带有定位装置,驱动右定位滑板26纵向运动并记录右定位臂25纵向位置,右摆位单元与左定位单元协同工作,实现齿轨座44的纵向移动定位摆正。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或九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纵向直线驱动单元a4、横向直线驱动单元a6、横向直线驱动单元b23、纵向直线驱动单元b20、下滑板直线驱动单元34、中定位直线驱动单元32、左定位直线驱动单元41和右定位直线驱动单元27包含但不限于电机丝杠、液压缸、气缸、电动缸、连杆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齿轨座44分两种,一种是由齿轨座、方孔板、加强筋等点装后形成的部件;另一种是由齿轨座、弯板、加强筋等点装后形成的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测量装置a8、测量装置b18、右定位臂位置测量装置30包括但不限于激光测距传感器、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光栅尺、磁栅尺。
本实用新型的左定位单元的底座a1和右定位单元的底座b14可分为左右两个底座,也可做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中部槽43支承在左、右定位单元各有两块中部槽支承板组成了支承平台上,也可支承其他的平台上。
本实用新型的中部槽43是指由铲板槽帮M、挡板槽帮W、中板U组成的焊接体,只要包含这三个零件的组合体即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中部槽43放置方式为正放结构,反放结构也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采用粗定位方向和精定位方向相反的摆位方式,也可采用粗定位方向和精定位方向相同的摆位方式,只是凹榫头拨叉10和凸榫头拨叉15安装位置相反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粗定位推在挡板槽帮W的上台阶侧面,也可以推在链道或其他部位。
工作原理
结合图1至图8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齿轨座在中部槽上的定位系统的工作原理:
一)、齿轨座44的摆正过程:
中摆位单元可沿Y轴方向做横向移动,与下滑板单元协同工作,实现齿轨座44的横向移动定位摆正;左摆位单元可沿X轴方向做纵向移动,用于齿轨座44的左侧纵向定位摆正;右摆位单元可沿X轴方向做纵向移动,用于齿轨座44的右侧纵向定位摆正;右摆位单元与左摆位单元协同工作,实现齿轨座44的纵向移动定位摆正。
二)、中部槽43的摆正过程:
本实用新型使用两步法摆正中部槽43。第一步,左定位单元的中部槽推头a11和右定位单元的中部槽推头b16同步推在中部槽43的挡板槽帮W,然后左定位单元的横向滑板a2和右定位单元的横向滑板b22横向同步运动,带动工件同步运动,同时停止,实现中部槽43的粗定位;第二步,凹榫头拨叉10定位(接触)在中部槽43的槽帮凹榫头Z 内,凸榫头拨叉15定位(接触)在中部槽43的槽帮凸榫头N上,然后左定位单元的横向滑板a2和右定位单元的横向滑板b22横向同步运动,带动工件同步运动,同时停止,实现中部槽43的精定位。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齿轨座在中部槽上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中部槽摆位装置和齿轨座摆位装置,中部槽摆位装置包括左定位单元和右定位单元,左定位单元设置在中部槽(43)的凹榫端侧,右定位单元设置在中部槽(43)的凸榫端侧,齿轨座摆位装置设置在齿轨座(44)远离中部槽摆位装置的一侧,左定位单元包括底座组件a、横向滑板组件a和纵向滑板组件a,横向滑板组件a设置在底座组件a上,且横向滑板组件a可沿Y轴方向做横向移动,纵向滑板组件a设置在横向滑板组件a上,且纵向滑板组件a可沿X轴方向做纵向移动,纵向滑板组件a包括纵向滑板a(7)、凹榫头拨叉(10)和中部槽推头a(11),凹榫头拨叉(10)和中部槽推头a(11)均设置在纵向滑板a(7)上,中部槽推头a(11)用于中部槽(43)的横向粗定位,凹榫头拨叉(10)用于中部槽(43)的横向精定位;右定位单元包括底座组件b、横向滑板组件b和纵向滑板组件b,横向滑板组件b设置在底座组件b上,且横向滑板组件b可沿Y轴方向做横向移动,纵向滑板组件b设置在横向滑板组件b上,且纵向滑板组件b可沿X轴方向做纵向移动,纵向滑板组件b包括纵向滑板b(19)、凸榫头拨叉(15)和中部槽推头b(16),凸榫头拨叉(15)和中部槽推头b(16)均设置在纵向滑板b(19)上,中部槽推头b(16)用于中部槽(43)的横向粗定位,凸榫头拨叉(15)用于中部槽(43)的横向精定位;齿轨座摆位装置包括底座c(36)、下滑板单元、左摆位单元、中摆位单元和右摆位单元,下滑板单元设置在底座c(36)上,且下滑板单元可沿Y轴方向做横向移动,左摆位单元、中摆位单元和右摆位单元由左至右依次设置在下滑板单元上,中摆位单元可沿Y轴方向做横向移动,中摆位单元与下滑板单元协同工作,实现齿轨座(44)的横向移动定位摆正;左摆位单元可沿X轴方向做纵向移动,左摆位单元用于齿轨座(44)的左侧纵向定位摆正;右摆位单元可沿X轴方向做纵向移动,右摆位单元用于齿轨座(44)的右侧纵向定位摆正;右摆位单元与左摆位单元协同工作,实现齿轨座(44)的纵向移动定位摆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轨座在中部槽上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底座组件a包括底座a(1)、横向直线驱动单元a(6)、两个横向滑板导轨a(3)和两个中部槽支承板a(9),两个横向滑板导轨a(3)沿Y轴方向水平相对设置在底座a(1)上,横向直线驱动单元a(6)沿Y轴方向水平设置在两个横向滑板导轨a(3)之间的底座a(1)上,两个中部槽支承板a(9)沿Y轴方向由前至后依次水平设置在靠近中部槽(43)一侧的底座a(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齿轨座在中部槽上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横向滑板组件a包括横向滑板a(2)、纵向直线驱动单元a(4)和两个纵向滑板导轨a(5),横向滑板a(2)水平设置在两个横向滑板导轨a(3)上方,横向滑板a(2)底部与横向直线驱动单元a(6)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横向滑板a(2)底部两侧分别通过两个横向滑块a与两个横向滑板导轨a(3)滑动连接,两个纵向滑板导轨a(5)沿X轴方向水平相对设置在横向滑板a(2)上,纵向直线驱动单元a(4)沿X轴方向水平设置在两个纵向滑板导轨a(5)之间的横向滑板a(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齿轨座在中部槽上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底座组件b包括底座b(14)、横向直线驱动单元b(23)、两个横向滑板导轨b(24)和两个中部槽支承板b(13),两个横向滑板导轨b(24)沿Y轴方向水平相对设置在底座b(14)上,横向直线驱动单元b(23)沿Y轴方向水平设置在两个横向滑板导轨b(24)之间的底座b(14)上,两个中部槽支承板b(13)沿Y轴方向由前至后依次水平设置在靠近中部槽(43)一侧的底座b(14)上,两个中部槽支承板b(13)分别与左定位单元的两个中部槽支承板a(9)一一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齿轨座在中部槽上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横向滑板组件b包括横向滑板b(22)、纵向直线驱动单元b(20)和两个纵向滑板导轨b(21),横向滑板b(22)水平设置在两个横向滑板导轨b(24)上方,横向滑板b(22)底部与横向直线驱动单元b(23)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横向滑板b(22)底部两侧分别通过两个横向滑块b与两个横向滑板导轨b(24)滑动连接,两个纵向滑板导轨b(21)沿X轴方向水平相对设置在横向滑板b(22)上,纵向直线驱动单元b(20)沿X轴方向水平设置在两个纵向滑板导轨b(21)之间的横向滑板b(2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齿轨座在中部槽上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纵向滑板组件a还包括测量装置a(8)和齿轨座定位头a(12),纵向滑板a(7)水平设置在两个纵向滑板导轨a(5)上方,纵向滑板a(7)底部与纵向直线驱动单元a(4)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纵向滑板a(7)底部两侧分别通过两个纵向滑块a与两个纵向滑板导轨a(5)滑动连接,测量装置a(8)和齿轨座定位头a(12)均设置在纵向滑板a(7)上,测量装置a(8)用于测量中部槽(43)的槽帮凹榫头端面位置,齿轨座定位头a(12)用于确定齿轨座(44)在中部槽(43)上的横向定位基准;纵向滑板组件b还包括测量装置b(18)和齿轨座定位头b(17),纵向滑板b(19)水平设置在两个纵向滑板导轨b(21)上方,纵向滑板b(19)底部与纵向直线驱动单元b(20)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纵向滑板b(19)底部两侧分别通过两个纵向滑块b与两个纵向滑板导轨b(21)滑动连接,测量装置b(18)和齿轨座定位头b(17)均设置在纵向滑板b(19)上,测量装置b(18)用于测量中部槽(43)槽帮凸榫头端面位置,测量装置b(18)与左定位单元的测量装置a(8)协作测量中部槽(43)槽帮的长度并定位中部槽(43)的纵向位置,齿轨座定位头b(17)用于确定齿轨座(44)在中部槽(43)上的横向定位基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齿轨座在中部槽上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下滑板单元包括下滑板(37)、下滑板直线驱动单元(34)和两个下滑板导轨(38),两个下滑板导轨(38)沿Y轴方向水平相对设置在底座c(36)上,下滑板直线驱动单元(34)沿Y轴方向水平设置在两个下滑板导轨(38)之间的底座c(36)上,下滑板(37)水平设置在两个下滑板导轨(38)上方,下滑板(37)底部与下滑板直线驱动单元(34)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下滑板(37)底部两侧分别通过两个下滑块与两个下滑板导轨(38)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齿轨座在中部槽上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中摆位单元包括中定位滑板(31)、左定位头(33)、右定位头(29)、中定位直线驱动单元(32)和两个中定位导轨(35),两个中定位导轨(35)沿Y轴方向水平相对设置在下滑板(37)上端面中部,中定位直线驱动单元(32)沿Y轴方向水平设置在两个中定位导轨(35)之间的下滑板(37)上,中定位滑板(31)水平设置在两个中定位导轨(35)上方,中定位滑板(31)底部与中定位直线驱动单元(32)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中定位滑板(31)底部两侧分别通过两个中定位滑块与两个中定位导轨(35)滑动连接,左定位头(33)和右定位头(29)沿Y轴方向水平设置在中定位滑板(31)靠近齿轨座(44)一侧的端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齿轨座在中部槽上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左摆位单元包括左定位滑板(39)、左定位臂(42)、左定位直线驱动单元(41)和两个左定位导轨(40),两个左定位导轨(40)沿X轴方向水平相对设置在中定位滑板(31)左侧的下滑板(37)上,左定位直线驱动单元(41)沿X轴方向水平设置在两个左定位导轨(40)之间的下滑板(37)上,左定位滑板(39)水平设置在两个左定位导轨(40)上方,左定位滑板(39)底部与左定位直线驱动单元(4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左定位滑板(39)底部两侧分别通过两个左定位滑块与两个左定位导轨(40)滑动连接,左定位臂(42)沿Y轴方向水平设置在左定位滑板(39)靠近齿轨座(44)一侧的端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齿轨座在中部槽上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右摆位单元包括右定位滑板(26)、右定位臂(25)、右定位直线驱动单元(27)、右定位臂位置测量装置(30)和两个右定位导轨(28),两个右定位导轨(28)沿X轴方向水平相对设置在中定位滑板(31)右侧的下滑板(37)上,右定位直线驱动单元(27)沿X轴方向水平设置在两个右定位导轨(28)之间的下滑板(37)上,右定位滑板(26)水平设置在两个右定位导轨(28)上方,右定位滑板(26)底部与右定位直线驱动单元(27)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右定位滑板(26)底部两侧分别通过两个右定位滑块与两个右定位导轨(28)滑动连接,右定位臂(25)沿Y轴方向水平设置在右定位滑板(26)靠近齿轨座(44)一侧的端面上。
CN202122021331.1U 2021-08-25 2021-08-25 一种齿轨座在中部槽上的定位系统 Active CN2155153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21331.1U CN215515340U (zh) 2021-08-25 2021-08-25 一种齿轨座在中部槽上的定位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21331.1U CN215515340U (zh) 2021-08-25 2021-08-25 一种齿轨座在中部槽上的定位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15340U true CN215515340U (zh) 2022-01-14

Family

ID=79793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21331.1U Active CN215515340U (zh) 2021-08-25 2021-08-25 一种齿轨座在中部槽上的定位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153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97381B (zh) 一种激光扫描焊接夹具
CN207147429U (zh) 平行度垂直度测量一体机
CN215515591U (zh) 一种中部槽摆位装置
CN109079957A (zh) 一种现场作业式混凝土3d打印系统及其装配方法
CN215515340U (zh) 一种齿轨座在中部槽上的定位系统
CN217837314U (zh) 一种齿轨座摆位装置
CN102556366A (zh) 用于飞机部件对接的定位器底面支撑装置
CN110539185A (zh) 一种长轴装夹自动调平装置及调平方法
CN103770153B (zh) 一种能自动准确加工平开扇合页孔的加工设备及方法
CN113635013B (zh) 一种齿轨座在中部槽上的定位方法
CN209743393U (zh) 一种高精密的直线导轨机构
CN112344886A (zh) 一种电梯空心导轨几何误差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211895019U (zh) 一种杆件自动送料机构
CN212122334U (zh) 一种通用中部槽组对工装
CN216325233U (zh) 一种三机头钻攻中心
CN117342233B (zh) 一种铲板槽帮的定位摆正装置及其定位摆正方法
CN210731045U (zh) 一种移动式尾顶
CN109262174B (zh) 一种立体一站式电梯井架制造工装平台
CN210010680U (zh) 一种数据龙门铣床底座线轨
CN203304970U (zh) 一种步进式输送机构
CN107142796B (zh) 一种用于中低速磁浮轨道jⅲ型伸缩节安装的定位工装
CN114654891B (zh) 一种多功能板材自适应激光打码机
CN204673183U (zh) 多车型的搬运装备的托块机构的行走机构
CN217919912U (zh) 一种机架内部直线导轨安装调整装置
CN219852875U (zh) 一种线圈定位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21

Address after: 150028 No. 2077 Innovation Road, Songbei District, Harbin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RBIN WELDING INSTITUTE Ltd.

Patentee after: Ningxia Tiandi Benniu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150028 No. 2077 Innovation Road, Songbei District, Harbin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RBIN WELDING INSTITUTE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