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07859U - 一种工件尺寸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件尺寸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07859U
CN215507859U CN202021200180.5U CN202021200180U CN215507859U CN 215507859 U CN215507859 U CN 215507859U CN 202021200180 U CN202021200180 U CN 202021200180U CN 215507859 U CN215507859 U CN 2155078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piece
detection
height
station
dete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0018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丹
郭宜煌
陈维
郭经军
徐小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gnengy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Xiam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girent Xiamen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girent Xiamen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Agirent Xiamen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0018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078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078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078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件尺寸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其中,该装置包括竖直放置的检测背板、高度检测装置、内部尺寸检测装置以及分拣气缸;所述检测背板上沿竖直方向上设导轨、以及可滑动安装在所述导轨上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高度检测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块上,所述内部尺寸检测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滑块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同时进行工件高度和工件内部尺寸检测。

Description

一种工件尺寸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件尺寸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工件检测一般是手动或半自动检测方式,由人工上料,工件手动或半自动定位测量其高度、外径、内径等数值,测量完成后,对应显示终端上显示工件检测数值,并判断合格或者不合格,再由工人取下工件,根据判定结果将工件放置在合格品料箱或者不合格品料箱,操作人员工作强度大,极易造成误判。
现有技术中的高度检测设备,通过配合利用供料装置、输送装置、高度检测装置和分选装置,实现了对工件的自动供料、输送、检测和分选,取代了传统之人工的方式,提高了作业效率,并可保证分选质量。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高度检测设备只能对工件的高度进行检测,还需要另外设置内径检测设备进行工件的内径检测,这样检测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件尺寸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能够对工件同时进行高度检测和内径检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工件尺寸检测装置,包括竖直放置的检测背板、高度检测装置、内部尺寸检测装置以及分拣气缸;所述检测背板上沿竖直方向上设导轨、以及可滑动安装在所述导轨上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高度检测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块上,所述内部尺寸检测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滑块上。
其中,所述高度检测装置包括高度测量仪、高度测量气缸、高度测量气缸固定座、高度测量滑座;所述高度检测装置通过高度测量滑座固定在所述第一滑块上。
其中,所述高度测量滑座下端通过一角度调节接头连接有一个可以任意调节与水平面角度的下压块;在所述高度检测装置工作时,所述下压块调节至与所述搬运平台平行。
其中,所述内部尺寸检测装置包括内径测量仪、内部尺寸测量滑座、内径测量气缸;所述内部尺寸测量滑座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块上。
其中,所述内径测量仪为气动塞。
其中,所述内部尺寸检测装置还包括辅助气缸,所述内部尺寸测量滑座与内径测量气缸作为一个整体与所述辅助气缸连接。
其中,所述内部尺寸检测装置包括内螺纹测量仪、伺服电机、螺纹牙规、内螺纹测量气缸以及锁板;所述内螺纹测量仪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检测背板上;静止状态下,所述螺纹牙规的下端被所述锁板托住;所述锁板与所述内螺纹测量气缸连接,可通过所述内螺纹测量气缸的驱动托住所述螺纹牙规实现上下移动。
其中,所述高度测量仪为光栅尺。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工件尺寸检测系统,包括上料装置、搬运装置,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工件尺寸检测装置。
其中,所述搬运系统包括搬运装置、搬运平台、等距离沿直线设置在所述搬运平台上的起始工位、检测工位、分拣工位、末端工位;所述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搬运系统的一侧,所述高度检测装置设置在相对于所述搬运系统的上方,所述内部尺寸检测装置设置在相对于所述搬运系统的下方;所述分拣气缸与所述搬运平台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与所述分拣工位的位置相对设置,所述高度检测装置对应所述检测工位的位置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揭露的技术方案,通过同时设置高度检测装置和内部尺寸检测装置、搬运系统与整理装置,能够实现同时检测工件高度和工件内部尺寸,提高了检测效率;并且,在检测过程中,根据检测结果实现合格工件的分拣与整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工件尺寸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工件尺寸检测系统的结构安装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上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搬运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搬运系统在原始复位状态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的搬运系统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中的搬运系统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4中的搬运系统在第三工作状态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2中的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的检测背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9中的高度测量滑座与高度检测下压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9中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第二实施方式中内部尺寸检测装置的结构图;
图15为图4中的搬运系统在第四工作状态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4中的搬运系统在第五工作状态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4中的搬运系统在第六工作状态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2中的整理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8中的C部分的局部放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4中的搬运系统在第七工作状态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工件尺寸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该工件检测系统100包括检测控制装置10、与所述检测控制装置10建立通信连接的上料装置20、搬运系统30、检测装置40以及整理装置50。
所述检测控制装置10包括处理单元11、与所述处理单元11建立连接的存储单元12、显示单元13以及输入单元14;具体地:
所述存储单元12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单元11运行的程序、处理及接收的数据;
所述显示单元13用于响应所述处理单元11的控制显示一工件检测控制界面;
所述输入单元14用于在所述工件检测控制界面输入控制指令或参数;具体地,所述输入单元14为触摸屏、键盘、鼠标或控制按键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搬运系统30包括搬运装置31、搬运平台32、起始工位33、检测工位34、分拣工位35、末端工位36;所述处理单元11包括上料控制模块110、搬运控制模块111、检测控制模块112以及整理控制模块113。
所述上料控制模块110与所述上料装置20连接,用于控制所述上料装置20将待测量工件推入所述搬运系统30的起始工位33中;
所述搬运控制模块111与所述搬运装置31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搬运装置31将位于所述起始工位33中的待测量工件搬运至所述检测工位34上;
所述检测控制模块112与所述检测装置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检测装置40对位于所述检测工位34上的待测量工件进行尺寸测量;
所述搬运控制模块111还用于在所述检测控制模块112完成工件尺寸检测时,控制所述搬运装置31将位于所述检测工位34中的待测量工件搬运至所述分拣工位35中;并根据所述检测装置40得到的工件尺寸检测结果,控制所述搬运装置31将所述待测量工件推出所述搬运平台32或搬运至所述末端工位36中。具体地,当所述检测装置40对所述待测量工件的尺寸测量结果为工件尺寸合格时,所述搬运控制模块111控制所述搬运装置31将所述待测量工件搬运至所述末端工位36中;当所述检测装置40对所述待测量工件的尺寸测量结果为工件尺寸不合格时,所述搬运控制模块111控制所述搬运装置31将所述待测量工件推出所述搬运平台32。
所述搬运控制模块111还用于控制所述搬运装置31将位于所述末端工位36的工件推入所述整理装置50中。
所述整理控制模块113用于控制所述整理装置50对推入的合格工件进行整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装置40包括:高度检测装置41以及内部尺寸检测装置42;所述检测控制模块112控制所述高度检测装置41对位于所述检测工位34上的待测量工件进行高度检测,以及控制所述内部尺寸检测装置42对所述待测量工件进行内部尺寸检测。并在完成工件尺寸检测时向所述搬运控制模块111发送第一搬运指令。
请同时参阅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工件尺寸检测系统的结构安装示意图。其中,所述检测控制装置10、上料装置20、搬运系统30、检测装置40以及整理装置50均安装设置在设备机台1上。
请参阅图3,为图2所示的上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所述上料装置20包括上料滑道21、上料气缸22、挡板23。其中,所述上料滑道21为倾斜的U字型滑槽,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料滑道21与水平面的夹角在20°~25°之间,所述上料滑道21的宽度略大于待测量工件的外径。
所述挡板23设置于所述上料滑道21的底部末端且垂直于U型滑槽的方向,具体地,所述挡板23的一端与上料滑道21底部端面的一端连接,所述挡板23的另一端与上料滑道21底部端面的另一端形成一开口24,所述开口24的宽度略大于待测量工件的外径。优选地,所述挡板23上贴有橡胶片,用于对工件进行缓冲和保护。
所述上料气缸22设置于上料滑道21的底部末端且垂直于U型滑槽方向,与挡板23平行且其行程终点为所述开口24,即,上料气缸22刚好将工件从开口24中推出。
所述挡板23设置传感器,当待测量工件与挡板23接触时触发传感器产生触发信号;所述上料控制模块110检测到有待测量工件滑入上料滑道21的底端且与所述挡板23接触时,控制所述上料气缸22运动第一行程以将所述待测量工件推入所述搬运系统30的起始工位33a中。其中,所述第一行程是根据所述上料滑道21的宽度与待测量工件的型号预先设置的,能够满足将待测量工件刚好全部推出所述上料滑道21的底部末端而被所述起始工位33a所容纳。
请同时参阅图4、5,为图2所示的搬运系统在原始复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起始工位33a、检测工位34a、分拣工位35a、末端工位36a等距离地沿直线依次设置在所述搬运平台32上。所述搬运装置31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搬运平台32上,所述搬运装置31为长方形的块状,连接有第一搬运驱动装置37以及第二搬运驱动装置38。所述搬运控制模块111响应所述检测控制模块112生成的第一搬运指令或第二搬运指令,控制所述第一搬运驱动装置37和所述第二搬运驱动装置38以驱动所述搬运装置31按照预定的行程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起始工位33a的位置与上料装置20的开口24对应,待测量工件能够被所述上料气缸22推动,以从所述开口24进入起始工位33a中。
进一步地,所述搬运装置31上等距离地沿直线依次设置有四个形状相同的半封闭孔状的第一搬运位33b、第二搬运位34b、第三搬运位35b、以及第四搬运位36b;所述第一搬运位33b、第二搬运位34b、第三搬运位35b、以及第四搬运位36b的直径相同,且略大于待测量工件的外径。其中,当所述搬运装置31处于原始状复位状态时,所述第一搬运位33b、第二搬运位34b、第三搬运位35b、以及第四搬运位36b的位置与所述起始工位33a、检测工位34a、分拣工位35a以及末端工位36a的位置分别一一对应。
相邻两个搬运位中心之间的间隔距离d1等于相邻两个工位中心之间的间隔距离d2,每个搬运位的开口方向均朝向所述上料装置20的方向。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间隔距离d1、d2是预先设定的,相应地,根据所述间隔距离d1以及所述搬运平台32的尺寸信息预先设定了起始工位33a、检测工位34a、分拣工位35a以及末端工位36a的坐标参数。进一步地,所述起始工位33a、检测工位34a、分拣工位35a以及末端工位36a的坐标参数保存在所述存储单元12中。
例如,以搬运平台32靠近所述起始工位33a的顶点为坐标原点(0,0),则所述起始工位33a的中心坐标O1为(h,x),所述检测工位34a的中心坐标O2为(h+d1,x),所述分拣工位35a的中心坐标O3为(h+d1+d1,x),所述末端工位36a的中心坐标O4为(h+d1+d1+d1,x);其中,x为圆形工位的圆形截面的半径。
进一步地,设定起始工位33a、检测工位34a、分拣工位35a以及末端工位36a依次排布的方向为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搬运驱动装置37用于驱动所述搬运装置31沿第一方向往复运动,所述第二搬运驱动装置38用于驱动所述搬运装置31沿第二方向往复运动。
当所述搬运系统30处于原始复位状态时,所述搬运装置31与所述搬运平台32上的起始工位33a、检测工位34a、分拣工位35a以及末端工位36a是分离状态。
请同时参阅图6~8,所述上料装置20将待测量工件推入所述起始工位33a时,所述搬运控制模块111用于当检测到所述起始工位33a被推入工件时,控制所述搬运装置31运动第二行程,将位于所述起始工位33a中的待测量工件搬运至所述检测工位34a上,并生成一测量指令。其中,所述第二行程为所述搬运装置31由起始工位33a坐标移动至检测工位34a坐标的路径。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搬运系统30的起始工位33a、检测工位34a、分拣工位35a、末端工位36a上均设置传感器,当待测量工件进入某个工位时会触发该工位上的传感器产生触发信号,且每个工位产生的触发信号均携带工位识别标识;所述搬运控制模块111检测到触发信号时,驱动所述第一搬运驱动装置37和第二搬运驱动装置38,使搬运装置31按照预定的第二行程运动,将工件由起始工位33a搬运至检测工位34a。
如上所述,所述存储单元12中预先存储了起始工位33a、检测工位34a、分拣工位35a、末端工位36a的坐标,所述搬运控制模块111响应一携带工位识别标识的触发信号,确定当前放入工件的工位,并从存储单元12中调取所述工位的坐标O1,以及下一个相邻工位的坐标O2,并根据所述坐标O1、O2,控制搬运装置31移动。因此,所述第二行程为由坐标O1移动O2的行程路径。
具体地,所述搬运控制模块111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8沿第二方向运动路程h1,以驱动所述搬运装置31向搬运平台32的方向运动,使得第一搬运位33b、第二搬运位34b、第三搬运位35b以及第四搬运位36b分别与起始工位33a、检测工位34a、分拣工位35a、末端工位36a分别重合对齐;然后,所述搬运控制模块111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7沿第一方向运动路程d1,以驱动所述搬运装置31向检测工位34a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一搬运位33b移动至与检测工位34a的位置重合,进而将待测量工件由起始工位33a搬运至检测工位34a。相应地,第二搬运位34b、第三搬运位35b分别移动至与所述分拣工位35a、末端工位36a的位置重合。
当工件被搬运至检测工位34a时,所述检测控制模块112用于控制所述高度检测装置41检测工件高度,以及控制所述内部尺寸检测装置42检测工件内部尺寸,并获取和存储所述工件高度和工件内部尺寸数据(具体测量原理将在下文进行详细说明)
所述搬运控制模块111还用于同时驱动第一驱动装置37和第二驱动装置38,以驱动所述搬运装置31恢复至原始复位状态的位置。
请同时参阅图9~13,为图2所示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检测装置40包括竖直放置的检测背板41、高度检测装置42、内部尺寸检测装置43、以及分拣气缸44。所述检测背板41上沿竖直方向上设有导轨426,第一滑块427和第二滑块433分别可滑动地安装在导轨426上。所述高度检测装置42固定在所述第一滑块427上,所述内部尺寸检测装置43固定在第二滑块上433。
请再次参阅图2,所述检测装置40设置在所述搬运系统30的一侧,其中,所述高度检测装置42设置在相对于所述搬运系统30的上方,所述内部尺寸检测装置43设置在相对于所述搬运系统30的下方;进一步地,所述分拣气缸44与所述搬运平台3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且,与所述分拣工位35a的位置相对设置。
所述高度检测装置42包括高度测量仪421、高度测量气缸422、高度测量气缸固定座423、高度测量滑座424、缓冲425。高度检测装置42通过高度测量滑座424固定在第一滑块427上。其中,所述高度测量仪421可以是光栅尺。
进一步地,所述高度测量滑座424下端通过角度调节接头429连接有一个可以任意调节与水平面角度的下压块428。在所述高度检测装置41工作时,所述下压块428调节至与搬运平台32平行。
具体地,所述检测控制模块112用于当一待测量工件被搬运到检测工位34a时,驱动所述高度测量气缸422推动所述高度测量滑座424随着第一滑块427一起下降;所述检测控制模块112还用于当下压块428压至待测量工件上表面时,获取高度测量仪421的测量数据并生成工件高度。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内部尺寸检测装置43包括内径测量仪431、内部尺寸测量滑座432、内径测量气缸434;内部尺寸测量滑座432固定在第二滑块433上。其中,所述内径测量仪431可以是气动塞。
具体地,所述检测控制模块112用于当待测量工件被搬运至检测工位34a时,驱动所述内径测量气缸434以推动所述内部尺寸测量滑座432随着第二滑块433一起向上运动预设距离,使所述内径测量仪431插入所述待测量工件内部进行工件内部尺寸数据的测量并生成工件内径。所述内部尺寸测量滑座432连接在内径测量气缸434上,内径测量气缸434通过伸缩,带动内部尺寸测量滑座432伸出与缩回;同时,内部尺寸测量滑座432与内径测量气缸434作为一个整体,与辅助气缸435连接;辅助气缸435可通过伸缩,同时带动内部尺寸测量滑座432与内径测量气缸434伸出与缩回,相当于内部尺寸测量滑座432可以进行两段伸缩。这样设计的原因在于,工件的高度有长有短,当测量短工件时,只需内径测量气缸434动作以带动内部尺寸测量滑座432进行高度测量;当测量长工件时,辅助气缸435与内径测量气缸434两个气缸同时动作,带动内部尺寸测量滑座432向上伸出两段以进行长工件的内部长度的测量。
请参阅图14,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内部尺寸检测装置43’包括内螺纹测量仪431’、伺服电机432’、螺纹牙规433’、内螺纹测量气缸434’以及锁板435’。
所述内螺纹测量仪431’通过螺栓固定在检测背板41上,螺纹牙规433’可上下自由移动;静止状态下,螺纹牙规433’的下端被锁板435’托住但两者之间无锁定,锁板435’与内螺纹测量气缸434’连接,可通过内螺纹测量气缸434’实现上下移动;内螺纹测量气缸434’向上移动时,锁板435’可向上移动把螺纹牙规433’往上托举升起,从而进入工件内部。
具体地,所述检测控制模块112用于当待测量工件被搬运至检测工位34a时,驱动所述内螺纹测量气缸434’推动内螺纹测量仪431’随着第二滑块433一起向上运动预设距离;所述检测控制模块112还用于当内螺纹测量仪431’插入工件内部时,驱动伺服电机432’带动螺纹牙规433’旋入工件,获取伺服电机432’电流值反馈数据并生成工件的内螺纹数据。其中,所述预设距离为内螺纹测量气缸434’可伸出的最大行程,预先根据工件的尺寸进行所述行程的设置。
请参阅图15~17,所述检测控制模块112还用于当获得工件尺寸的测量数据后生成第一搬运指令;所述搬运控制模块113响应所述第一搬运指令控制所述搬运装置31按照预定的第三行程运动,以将工件从所述检测工位34a搬运至所述分拣工位35a中;其中,所述第三行程是所述搬运装置由检测工位坐标移动至所述分拣工位坐标的路径。
具体地,所述搬运控制装置113控制所述第一搬运驱动装置37推动所述搬运装置31向下一个工位运动,使检测完的工件从检测工位34a被搬运至分拣工位35a。同样地,所述第三行程为坐标O2移动至O3的行程路径。
所述检测控制模块112还用于根据测量的工件尺寸判断所述工件尺寸是否符合预设值;若是,则确定所述工件为合格工件,并向所述搬运控制模块113发送第二搬运指令;所述搬运控制模块113响应所述第二搬运指令控制所述搬运装置31按照预定的第四行程运动以将工件由分拣工位搬运至末端工位;其中,所述第四行程是由分拣工位坐标移动至末端工位坐标的路径。搬运原理如上所述,在此不加赘述。
若否,确定所述工件为不合格工件,所述检测控制模块112驱动分拣气缸44按照预设的第六行程运动将所述工件推出分拣工位35a,即,推下搬运平台32,进入废料框。其中,所述第六行程为工件从分拣工位35a移出搬运平台32的距离,所述距离可以根据搬运平台32的尺寸进行预先设置和修改。
请同时参阅图18、19,为图2所示的整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整理装置50包括整理平台51、整理气缸52、截面呈L型的整理推板53、升降挡块54、放料盒55、第一接近开关56、第二接近开关57。其中,所述整理平台51、整理推板53、升降挡块54共同构成一个能将工件限制成按直线排列的整理空间58,所述整理空间58的一端为空间入口,另一端为封闭端面,所述第一接近开关56设置于所述整理空间58的封闭端面上,所述整理空间58的入口对应所述搬运系统30的末端工位36a开口方向设置。
请参阅图20,所述搬运控制模块113控制所述搬运装置31按照预定的第五行程运动以将工件由末端工位推入所述整理装置50中;其中,所述第五行程是由末端工位坐标移动至整理装置入口坐标的路径。搬运原理如上所述,在此不加赘述。合格工件依次从末端工位36a被搬运装置31推至整理空间58中,并且随着下一个被推入的工件被推动,直至工件接触到第一接近开关56。所述整理控制模块113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接近开关56生成的第一触发信号,驱动所述整理气缸52推动所述升降挡块54下降,以及推动所述整理推板53运动第七行程以将一排工件推挤至所述放料盒55中;其中,所述第一触发信号为所述第一接近开关56检测到有工件接触时产生的;所述第七行程为预先设置的,可以是根据工件尺寸进行设置,还可以根据放料盒55的尺寸进行设置;
当整理控制模块113接收到第一接近开关56发送的整理信号时,驱动整理气缸52推动升降挡块54下降以及推动整理推板53将一排工件推挤至放料盒55,然后驱动整理气缸52复位。
所述第二接近开关57设置在放料盒55与整理料气缸52相对的侧壁上;所述整理控制模块113还用于响应所述第二接近开关57生成的第二触发信号,控制所述上料装置20以及所述搬运系统30停止工作;其中,所述第二触发信号为所述第二接近开关57检测到有工件接触时产生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整理推板53、整理平台51的长度尺寸均与放料盒55的长度相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揭露的技术方案,通过同时设置高度检测装置和内部尺寸检测装置、搬运系统与整理装置,能够实现同时检测工件高度和工件内部尺寸,提高了检测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方式,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工件尺寸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放置的检测背板、高度检测装置、内部尺寸检测装置以及分拣气缸;
所述检测背板上沿竖直方向上设导轨、以及可滑动安装在所述导轨上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高度检测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块上,所述内部尺寸检测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滑块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尺寸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检测装置包括高度测量仪、高度测量气缸、高度测量气缸固定座、高度测量滑座;所述高度检测装置通过高度测量滑座固定在所述第一滑块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件尺寸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测量滑座下端通过一角度调节接头连接有一个可以任意调节与水平面角度的下压块;在所述高度检测装置工作时,所述下压块调节至与搬运平台平行;其中,所述搬运平台与所述分拣气缸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件尺寸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尺寸检测装置包括内径测量仪、内部尺寸测量滑座、内径测量气缸;所述内部尺寸测量滑座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块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件尺寸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径测量仪为气动塞。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件尺寸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尺寸检测装置还包括辅助气缸,所述内部尺寸测量滑座与内径测量气缸作为一个整体与所述辅助气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件尺寸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尺寸检测装置包括内螺纹测量仪、伺服电机、螺纹牙规、内螺纹测量气缸以及锁板;所述内螺纹测量仪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检测背板上;静止状态下,所述螺纹牙规的下端被所述锁板托住;所述锁板与所述内螺纹测量气缸连接,可通过所述内螺纹测量气缸的驱动托住所述螺纹牙规实现上下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件尺寸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测量仪为光栅尺。
9.一种工件尺寸检测系统,包括上料装置、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工件尺寸检测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件尺寸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系统包括搬运装置、搬运平台、等距离沿直线设置在所述搬运平台上的起始工位、检测工位、分拣工位、末端工位;所述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搬运系统的一侧,所述高度检测装置设置在相对于所述搬运系统的上方,所述内部尺寸检测装置设置在相对于所述搬运系统的下方;所述分拣气缸与所述搬运平台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与所述分拣工位的位置相对设置,所述高度检测装置对应所述检测工位的位置设置。
CN202021200180.5U 2020-06-25 2020-06-25 一种工件尺寸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 Active CN2155078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00180.5U CN215507859U (zh) 2020-06-25 2020-06-25 一种工件尺寸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00180.5U CN215507859U (zh) 2020-06-25 2020-06-25 一种工件尺寸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07859U true CN215507859U (zh) 2022-01-14

Family

ID=79785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00180.5U Active CN215507859U (zh) 2020-06-25 2020-06-25 一种工件尺寸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078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25998A (zh) 一种轴承内圈孔径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07336991A (zh) 供料设备
CN107421488B (zh) 工件测量设备及测量方法
CN110508503A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产品检测装置
CN111974711B (zh) 一种工件尺寸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04713468A (zh) 一种轴承内圈孔径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
CN213377933U (zh) 一种工件尺寸检测系统
CN108120375A (zh) 一种圆柱形棒材直线度检测方法及其应用系统
CN214347989U (zh) 一种对丝螺纹自动检测装置
CN106180880A (zh) 薄板自动检测及剪切系统
CN215507859U (zh) 一种工件尺寸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
CN111774917A (zh) 多机床收料检料装置
CN109701885B (zh) 一种3c产品尺寸检测设备
CN112908670B (zh) 一种磁粉芯全自动定位倒角、检测、分类系统及其方法
CN209577445U (zh) 一种3c产品尺寸检测设备
CN203216447U (zh) 一种轴承内圈孔径检测装置
AU783987B2 (en) Automated system for checking pallets
CN207467662U (zh) 一种打火机自动调火用传送装置
CN112875195B (zh) 一种物流传送装置
CN210614406U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产品检测装置
CN211678844U (zh) 一种尺寸及分类的自动检测装置
CN210311998U (zh) 一种上下料站
CN207471586U (zh) 一种全自动调火机
CN207413831U (zh) 一种aoi检测自动收料系统
KR101890726B1 (ko) 부피 및 중량 자동 측정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22

Address after: No. 10, Kengping Road, Guankou Town, Jimei District, Xiamen, Fujian, 361000

Patentee after: Xingnengy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Xiamen)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506b, Chuangye building, Pioneer Park, torch hi tech Zone,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GIRENT (XIAMEN) ROBO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