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02076U - 一种支撑驱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撑驱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02076U
CN215502076U CN202121163107.XU CN202121163107U CN215502076U CN 215502076 U CN215502076 U CN 215502076U CN 202121163107 U CN202121163107 U CN 202121163107U CN 215502076 U CN215502076 U CN 2155020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section
connecting section
hinged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6310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龙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Zhuo Ming Furni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Zhuo Ming Furni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Zhuo Ming Furni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Zhuo Ming Furni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6310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020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020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020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撑驱动机构,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有伸缩驱动组件和连杆组件,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第二连杆与支撑架铰接,第二连杆沿自身长度方向具有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分设于第二连杆与支撑架的铰接点的两侧,第一连接段相对于第二连接段弯折使得第二连杆构成V字形结构,第一连杆的尾端与第一连接段铰接,第三连杆的头端与第二连接段铰接;伸缩驱动组件作用于第一连杆的头端,驱动第一连杆绕伸缩驱动组件与支撑架的连接点转动;第一连杆转动时,通过第二连杆带动第三连杆转动,使得第三连杆尾端前后滑动。避免转动过程中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处于同一直线上导致机构无法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支撑驱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支撑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人在就座时如果时间过长会产生疲劳感,就会想躺下休息一段时间。为此,有人发明了靠背可以转动、也就是可以改变靠背角度的座椅,较常见比如有工作椅、豪华客车上的座椅等,这类座椅在人们正常就座时可以将靠背的倾斜角度调大一些,此处的倾斜角是指靠背与水平面构成的锐角,这样使得靠背较为直立,背靠起来更舒服。如果就座人想躺着休息,只需将靠背往后转动,靠背的倾斜角调小一些,使靠背较为平躺,人就可以躺在上面休息,从而提高了座椅的舒适性。然而,人在坐着和躺着时对座椅的施力中心是不一样的,从而导致座椅和人做为一个整体时的重心也会随着人坐或躺而改变,而座椅的脚是固定不变的,这样就会导致座椅的重心不稳,从而影响人们的使用。
为了避免由于靠背后仰导致座椅的重心不稳,会在座椅的底部设置有滑动支撑件,滑动支撑件可沿座椅的长度方向前后滑动。当靠背后仰时,滑动支撑件向后滑动延展,扩大了座椅的底部支撑面积,从而避免座椅的重心不稳导致座椅倾翻。而为了使得靠背与滑动支撑件的运动保持同步,靠背与滑动支撑件之间通过连杆组件连接。传统的连杆组件通常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其中第一连杆与靠背连接,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依次头尾相连,第三连杆与滑动支撑件连接,在靠背转动的过程中,通过连杆组件带动滑动支撑件转动,但是在转动的过程中,连杆组件由于出现死点(即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处于同一直线上)而导致机构无法正常运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转动的过程中可带动所连滑部件转动且不会出现死点导致机构无法正常运转的支撑驱动机构。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支撑驱动机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伸缩驱动组件和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与支撑架铰接,所述第二连杆沿自身长度方向具有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分设于第二连杆与支撑架铰接的铰接点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段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段弯折使得第二连杆构成V字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杆的尾端与第一连接段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头端与第二连接段铰接;所述伸缩驱动组件作用于所述第一连杆的头端,并驱动第一连杆绕伸缩驱动组件与支撑架的连接点转动;所述第一连杆转动时,通过所述第二连杆带动第三连杆转动,使得第三连杆的尾端前后滑动。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第二连接段的长度长于第一连接段的长度。
第二连接段的长度长于第一连接段的长度。由于第二连接段的长度长于第一连接段的长度,当第二连接段与第一连接段转动相同角度的情况下,第二连杆尾端的转动距离就会大于第二连杆头端的转动距离。就意味着当靠背转动一定角度后,通过第一连杆带动第二连杆头端转动,即使转动角度较小,也可以使得第二连杆尾端大幅摆动,并通过第三连杆带动滑动支撑件滑出延展。就不需要采用很长的第二连杆来配合驱动,大幅缩小了连杆组件的整体体积。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之间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若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在第一连杆向第三连杆所在方向转动时,可能会发生干涉。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支撑架的左右两侧均向前弯曲形成两个支撑臂,两个支撑臂之间设置有坐框和底板,所述两个支撑臂于坐框和底板组件形成有容纳腔,所述连杆组件与伸缩驱动组件均位于所述容纳腔内。
通过容纳腔收纳连杆组件与伸缩驱动组件,既可以对连杆组件与伸缩驱动组件起到保护作用,也缩小了整体设备的体积,整体的外形也更加美观。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两个支撑臂之间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横梁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坐框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连接杆铰接。
由于连接杆的一端与横梁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坐框连接,连接杆的结构更加稳固,第二连杆与所述连接杆铰接,避免由于在第二连杆转动的过程中连接杆发生晃动。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伸缩驱动组件包括气杆,所述气杆的一端与所述底板铰接,所述气杆的另一端作用于所述第一连杆的头端。
有益效果
通过伸缩驱动组件驱动第一连杆转动,在使得第一连杆所连靠背转动时,并通过第二连杆带动第三连杆所连的滑动支撑件前后滑动,且由于第二连杆沿自身长度方向具有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分设于第二连杆与支撑架铰接的铰接点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段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段弯折使得第二连杆构成V字形结构,就避免在转动过程中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同一条直线上而导致第一连杆的作用力无法迫使第二连杆转动而使得机构无法运行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靠背处于直立状态下稳固型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靠背处于直立状态下稳固型座椅的侧视图;
图4为靠背处于后仰状态下稳固型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另一个视角下靠背处于后仰状态下稳固型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7为靠背处于后仰状态下稳固型座椅的侧视图;
图8为靠背处于后仰状态下稳固型座椅的正视图及局部放大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座凳,2-靠背,3-滑动支撑件,4-连接架,5-扶手臂,6-气杆,7-支撑架,8-支撑臂,9-坐框,10-底板,11-容纳腔,12-传动板,13-支撑滚轮,14-连杆组件,15-第一连杆,16-第二连杆,17-第三连杆,18-第一连接段,19-第二连接段,20-第一铰接点,21-第二铰接点,22-第三铰接点,23-导向通道,24-导向板,25-翻边,26-限位件,27-转动轴,28-套环,29-横梁,30-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8,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支撑驱动机构,其为座椅中的一个组成部件,下面将对座椅展开具体描述。
一种座椅,包括座凳1、靠背2和滑动支撑件3,其中靠背2可转动设置于座凳1上,使得靠背2可相对于座凳1转动以在直立状态与后仰状态之间切换。具体的,本方案中靠背2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架4,该连接架4的左右两侧均向前弯曲延伸形成两个扶手臂5,两个扶手臂5分别位于座凳1的左右两侧并与相邻的座凳1侧壁铰接。靠背2及连接架4可以绕扶手臂5与座凳1的铰接点转动,从而实现靠背2在直立状态与后仰状态之间切换。同时该扶手臂5高于座凳1,以便于用户手臂的搭靠。
同时,本方案中靠背的底部还设置有支撑驱动机构,支撑驱动机构包括伸缩驱动机构和上述座椅。具体的,本方案中的伸缩驱动机构为气杆6,气杆6的一端与所述座凳1铰接,气杆6的另一端与背铰接。再具体的,如图1和图8所示,本方案中的座凳1包括支撑架7,支撑架7的左右两侧均向前弯曲形成两个支撑臂8,两个支撑臂8之间设置有坐框9和底板10,两个支撑臂8于坐框9与底板10之间形成有容纳腔11。气杆6位于容纳腔11内,通过两侧支撑臂8对气杆6起到遮挡保护的作用,也更加美观。同时气杆6的一端与底板10铰接,气杆6的另一端与靠背2底部所连的连接架4铰接,气杆6伸缩以带动靠背2相对于座凳1转动以在直立状态与后仰状态之间切换,而当靠背2转动至指定位置后,锁定气杆6使得靠背2停留于指定位置并与座凳1保持相对固定。
且本方案中,座凳1沿自身长度方向具有前端面与后端面,滑动支撑件3可滑动设置于座凳1的底部,滑动支撑件3配合座凳1构成靠背2的底部支撑。本方案中还设置有支撑驱动机构,靠背2通过支撑驱动机构与滑动支撑件3连接,使得得滑动支撑件3可沿座凳1的长度方向滑动以扩大或缩小底部支撑面积。
支撑驱动机构还包括连杆组件14。连杆组件14分别与靠背2、滑动支撑件3连接。靠背2于直立状态转动至后仰状态的过程中,靠背2通过连杆组件14带动滑动支撑件3相对于座凳1滑动,使得滑动支撑件3向远离座凳1前端面的方向延展以扩大底部支撑的面积。而当靠背2于后仰状态转动至直立状态的过程中,靠背2通过连杆组件14带动滑动支撑件3相对于座凳1滑动,使得滑动支撑件3向靠近座凳1前端面的方向收缩回退。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4,滑动支撑件3包括传动板12,传动板12远离所述座凳1前端面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滚轮13。连杆组件14包括第一连杆15、第二连杆16和第三连杆17,第一连杆15的头端与靠背2的底部连接架4铰接,第一连杆15的尾端与第二连杆16的头端铰接,第一连杆15的尾端与第二连杆16的头端铰接的铰接点为第一铰接点20。第二连杆16与所述座凳1铰接,第二连杆16与座凳1铰接的铰接点为第二铰接点21。且第二连杆16的尾端与第三连杆17的头端铰接,第三连杆17的尾端与滑动支撑件3中的传动板12铰接,第二连杆16的尾端与第三连杆17的头端铰接的铰接点为第三铰接点22,其中第二铰接点21位于第一铰接点20与第三铰接点22之间。
请参阅图4-7,当靠背2于直立状态转动至后仰状态的过程中,座椅的重心随着靠背2的后仰而向后偏移。此时靠背2底部的连接架4同步后仰转动,带动所连第一连杆15的头端转动下沉,此时第一连杆15的尾端给予第二连杆16的头端一个向前转动的作用力(即向座凳1的前端面转动的作用力),第二连杆16绕其自身与座凳1铰接的第二铰接点21转动,使得第二连杆16的尾端给予第三连杆17一个向后移动的作用力,使得第三连杆17带动传动板12向后滑动,使得传动板12带动滚轮向后滑出增大底部支撑面积。从而避免座椅的倾翻。
请参阅图1-3,而在靠背2于后仰状态转动至直立状态的过程中,座椅的重心随着靠背2的转动前移复位,已不存在座椅倾翻风险。此时靠背2底部的连接架4同步前移复位,带动带动所连第一连杆15的头端转动上升。此时第一连杆15的尾端给予第二连杆16的头端一个向后转动的作用力(即向座凳1的后端面转动的作用力),第二连杆16绕其自身与座凳1铰接的第二铰接点21转动,使得第二连杆16的尾端给予第三连杆17一个向前移动的作用力,使得第三连杆17带动传动板12向前滑动,使得传动板12带动滚轮回退初始位置与座凳1重合,缩小了座椅整体的体积,从而避免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碰撞,也便于座椅的移动搬运。
为了避免在连杆组件14转动的过程中出现死点中导致机构无法运行,如图2所示,本方案中第二连杆16具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分设于第二铰接点21的两侧的第一连接段18与第二连接段19。第一铰接点20位于第一连接段18,第三铰接点22位于第二连接段19,且第一连接段18相对于第二连接段19弯折使得第二连杆16构成V字形结构。若第二连杆16为直线连杆,在连杆组件14转动的过程中,会出现第一连杆15与第二连杆16处于同一条直线上的情况,第一连杆15施加于第二连杆16转动的力处于第二连杆16的长度方向上,第二连杆16就会出现无法转动或反向转动的问题。而第一连接段18相对于第二连接段19弯折使得第二连杆16构成V字形结构,就避免了第一连杆15的头端与靠背2的底部铰接的铰接点第二铰接点21、第一铰接点20处于同一条直线上而导致机构无法运行的问题。且在本方案中,第一连接段18与第二连接段19之间的夹角为钝角,避免靠背2后仰的过程中,第一连杆15与第三连杆17之间发生干涉。
同时,第二连接段19的长度长于第一连接段18的长度。由于第二连接段19的长度长于第一连接段18的长度,当第二连接段19与第一连接段18转动相同角度的情况下,第二连杆16尾端的转动距离就会大于第二连杆16头端的转动距离。就意味着当靠背2转动一定角度后,通过第一连杆15带动第二连杆16头端转动,即使转动角度较小,也可以使得第二连杆16尾端大幅摆动,并通过第三连杆17带动滑动支撑件3滑出延展。就不需要采用很长的第二连杆16来配合驱动,大幅缩小了连杆组件14的整体体积。
在本方案中,连杆组件1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杆组件14分别与传动板2的左右两侧连接以带动传动板12平稳滑动。
且较优的,连杆组件14与上述气杆6一同位于座凳1的容纳腔11内。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两个支撑臂8之间设置有横梁29,且横梁29上设置有连接杆30。连接杆30的一端与横梁29连接,连接杆30的另一端与坐框9连接,连杆组件14中的第二连杆16与连接杆30铰接。
在本方案中,当滑动支撑件3向靠近座凳1前端面的方向收缩回退时,滑动支撑件3中的传动板12也位于容纳腔11内,而滚轮为了避免与底板10干涉则露出容纳腔11外。当然的改变传动板12的移动行程,并在底板10上设置避让槽使得滚轮也收纳于容纳腔11内也是可行的。
座凳1上还设置有导向件,导向件上设置有贯穿自身头尾两端的导向通道23,导向通道23沿座凳1的长度方向延伸,上述滑动支撑件3中的传动板12位于该导向通道23内。当靠背2转动时,所述连杆组件14带动所述传动板12于所述导向通道23内滑动。通过导向件上的导向通道23对传动板12起到导向作用,避免传动板12在滑动的过程中左右晃动。
具体的,如图6和图8所示,导向件包括导向板24,且该导向板24设置于底板10上。导向板24的两侧均向上弯折形成翻边25,两侧翻边25之间构成上述导向通道23,两侧翻边25之间还设置有限位件26,两侧翻边25分别位于传动板12的左右两侧形成左右限位,而限位件26位于传动板12的上方形成顶部限位。通过限位件26对传动板12的上方起到限位作用,避免连杆组件14驱动传动板12滑动的时候给予了传动板12一定向上的力使得传动板12向上移动导致支撑滚轮13无法与地面接触而失去底部支撑的作用。
而在本方案中,限位件26包括转动轴27,转动轴27贯穿两侧翻边25并可相对于翻边25转动,且转动轴27上还套设有套环28,所述套环28的外壁与所述传动板12的上板面相抵。通过转动轴27与套环28,使得限位件26在保证对传动板12实现限位的同时,限位件26与传动板12之间的摩擦为滚动摩擦,减少摩擦力,便于传动板12的滑动。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支撑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伸缩驱动组件和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与支撑架铰接,所述第二连杆沿自身长度方向具有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分设于第二连杆与支撑架铰接的铰接点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段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段弯折使得第二连杆构成V字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杆的尾端与第一连接段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头端与第二连接段铰接;所述伸缩驱动组件作用于所述第一连杆的头端,并驱动第一连杆绕伸缩驱动组件与支撑架的连接点转动;所述第一连杆转动时,通过所述第二连杆带动第三连杆转动,使得第三连杆的尾端前后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长度长于第一连接段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之间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左右两侧均向前弯曲形成两个支撑臂,两个支撑臂之间设置有坐框和底板,所述两个支撑臂与坐框和底板组件形成有容纳腔,所述连杆组件与伸缩驱动组件均位于所述容纳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支撑臂之间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横梁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坐框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连接杆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驱动组件包括气杆,所述气杆的一端与所述底板铰接,所述气杆的另一端作用于所述第一连杆的头端。
CN202121163107.XU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支撑驱动机构 Active CN2155020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63107.XU CN215502076U (zh)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支撑驱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63107.XU CN215502076U (zh)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支撑驱动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02076U true CN215502076U (zh) 2022-01-14

Family

ID=79805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63107.XU Active CN215502076U (zh)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支撑驱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020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40291B2 (en) Off-the-floor reclining chair
EP1410738B1 (en) Chair with movable seat and backrest
JP5892836B2 (ja)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EP3193669B1 (en) Furniture member with powered mechanism providing lift and zero gravity positions
EP2878229B1 (en) Powered rocker and glider recliner linkage mechanisms
MX2012008659A (es) Mecanismo articulado de espacio cero de pared para unidad de asiento de extremidad alta.
MX2012009329A (es) Mecanismo de eslabon de cero holgura de pared para un reciclador elevador.
US6899393B2 (en) Linkage mechanism for a motion chair
US4504090A (en) Swivel, tilt and recline arm chair
CN104433385A (zh) 具有零重力和向后倾斜位置的家具动力机构
US20230397727A1 (en) Slim-profile, all-linkage, wall-proximity reclining mechanism allowing a wood-to-floor recliner seating unit
CN111067293A (zh) 一种带搁脚板的椅子
CN113197457B (zh) 一种椅子
CN215502076U (zh) 一种支撑驱动机构
CN113273837B (zh) 一种防倾翻座椅
CN108835989B (zh) 一种可平躺沙发椅
JP2010162337A (ja) 椅子
CN108523495B (zh) 一种多位姿调节座椅
JP4036957B2 (ja) 足載台進退機構
CN102846067B (zh) 一种转椅靠背锁定机构
CA2655276C (en) Chair having support base
JP2001314281A (ja) ソファー
CN100455234C (zh) 多功能折叠椅
CN219782052U (zh) 一种扶手及座椅
CN218773619U (zh) 一种手臂支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