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90329U - 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90329U
CN215490329U CN202120943979.1U CN202120943979U CN215490329U CN 215490329 U CN215490329 U CN 215490329U CN 202120943979 U CN202120943979 U CN 202120943979U CN 215490329 U CN215490329 U CN 2154903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eat pump
source heat
fan
evapo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4397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颂文
付磊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Vanward New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Vanward New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Vanward New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Vanward New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4397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903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903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903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包括外壳、外罩、蒸发器与风机。外壳的顶部设有托盘。外罩罩设于托盘上,外罩包括顶板及绕顶板周向设置的围板。顶板上设有进气口与出气口。蒸发器与风机均设于外罩的内部,蒸发器设于托盘的中部部位以将外罩的内部空间分成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风机工作时在风机的抽吸力作用下,外界空气通过进气口进入到第一腔室,并经过蒸发器换热后进入到第二腔室,通过出气口排出到外罩外,能增大蒸发器的换热效率,同时可以省略掉传统设置于蒸发器外部的导风罩,无需将蒸发器与导风罩相互焊接连接,不仅能简化装置结构,还减少装配工序,降低成本,能避免组装过程中出现零部件报废现象。

Description

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水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也称空气能热水器,以下简称热泵)在家用领域,分为分体式热泵和整体式热泵。整体式热泵中,根据空气侧换热器总成的结构,分为普通型和平衡型。其中,平衡型在空气侧的进/出风方面做出了单独的平衡设计,保证进风量和出风量的相对一致。考虑进出风量相对一致的要求,在热泵的空气侧换热器总成的结构方面需要作出较为复杂的设计。空气侧换热器总成的常规结构如下:空气侧换热器(也称蒸发器)、导风罩(用于导流经过蒸发器的空气)、电机、用于装设电机的支架、风轮(配合电机和风机罩使用)、风机罩(配合风轮转动后离心导出空气)、出风罩(指风机罩与主机外罩出风口的转接部)等。
从上述空气侧换热器总成的常规结构来看,传统热泵的空气侧换热器总成的结构复杂,零部件装配繁琐,不适合流水线的快节拍,降低了生产效率。同时,较多的零部件也直接提高了产品的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此外,在装配安全性方面,蒸发器焊接过程中,与之连接的导风罩极易被灼伤损坏,造成零部件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其能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简化装置结构,减小成本,能避免组装过程中出现零部件报废现象。
上述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一种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所述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包括:外壳与外罩,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托盘,所述外罩罩设于所述托盘上,所述外罩包括顶板及绕所述顶板周向设置的围板,所述顶板上设有进气口与出气口;蒸发器与风机,所述蒸发器与所述风机均设于所述外罩的内部,所述蒸发器设于所述托盘的中部部位以将所述外罩的内部空间分成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进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出气口相连通,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出气口相连通,所述风机工作时用于将所述第一腔室内的气体经过所述蒸发器进入到所述第二腔室并通过出气口向外排放。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与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蒸发器装设于托盘上将外罩的内部空间分成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风机工作时在风机的抽吸力作用下,外界空气通过进气口进入到第一腔室,并经过蒸发器换热后进入到第二腔室,通过出气口排出到外罩外,能增大蒸发器的换热效率,同时可以省略掉传统包裹于蒸发器外部的导风罩,无需将蒸发器与导风罩相互组装连接,不仅能简化装置结构,还减少装配工序,降低成本,能避免组装过程中出现零部件报废现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板的表面上设有凸部,所述凸部与所述蒸发器的顶部相抵触。如此,凸部与蒸发器的顶部相抵触后,能与蒸发器相配合实现将外罩的内部空间分成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机包括机罩、设于所述机罩内部的叶轮及驱动叶轮转动的电机;所述机罩设有进风口与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处设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绕所述进风口的口缘周向设置,所述导风板与所述蒸发器的侧面间隔设置;所述电机和/或所述导风板装设于所述托盘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板的表面上设有转接部,所述转接部绕所述出气口周向设置,所述转接部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对接连通。如此,风机的出风口直接与转接部对接连通,由转接部将风机的排风导向到外罩外部,风机的出风口处不存在漏风现象,排风效果较好,且能降低噪音。此外,能省略掉风机的出风口装设的出风罩,由于省略掉出风罩,能简化结构,降低装置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为方形口,所述出气口为圆形口;所述转接部的其中一端设有与所述方形口对接连通的口部,所述转接部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圆形口对接连通的口部;所述转接部的内壁面为圆滑面。如此,通过转接部,可以实现将方形状的出风口与圆形状的出气口两者较好的对接连通。此外,转接部的内壁面为圆滑面,能实现方形口到圆形口的过渡,这样转接部的出风顺畅,噪音较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上的两个电控盒,其中一个所述电控盒为弱电控制盒,另一个所述电控盒为强电控制盒。如此,在强电控制盒内可以装设强电元器件,在弱电控制盒内可以装设弱电元器件,这样便能实现强电元器件与弱电元器件分开设置,能有效避免电磁干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上的电控盒;所述外壳上设有窗口,所述电控盒包括盒体及绕所述盒体的外壁周向设置的唇板,所述盒体设于所述窗口中,所述唇板与所述外壳的内壁面相抵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内胆,以及设置于所述内胆外壁与所述外壳内壁之间的保温填充层,所述保温填充层与所述唇板相抵。如此,在将内胆装设于外壳内后,以及将电控盒装设于外壳上后,在外壳内填充发泡材料,利用发泡材料在发泡过程中能使得唇板紧密抵触于外壳的内壁,能实现将电控盒固定于外壳上,同时唇板能避免发泡材料通过窗口向外泄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还包括装设于所述外壳上的装饰盖,所述装饰盖盖设于所述电控盒的外部;所述装饰盖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电控盒电性连接的显示屏和/或操控按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还包括压缩机、四通阀组件与电子膨胀阀组件,所述压缩机、四通阀组件与电子膨胀阀组件均装设于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还包括悬挂件,所述悬挂件装设于所述外壳的内胆上。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的其中一视角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的另一视角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的又一视角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的隐藏掉外罩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7为图6在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在B-B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在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在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的电控盒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
10、外壳;11、托盘;12、窗口;13、底盖板;20、外罩;21、顶板;211、进气口;212、出气口;213、凸部;214、转接部;22、围板;23、第一腔室; 24、第二腔室;30、蒸发器;40、风机;41、机罩;411、进风口;412、出风口;413、导风板;42、叶轮;50、电控盒;51、盒体;52、唇板;53、安装件; 60、内胆;70、装饰盖;71、显示屏;81、压缩机;82、四通阀组件;83、电子膨胀阀组件;84、悬挂件;85、上保温层;86、下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参阅图1、图4、图6与图8,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的其中一视角结构图,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的隐藏掉外罩20的结构图,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8示出了图6在B-B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包括:外壳10、外罩20、蒸发器30与风机40。
外壳10的顶部设有托盘11。外罩20罩设于托盘11上,外罩20包括顶板 21及绕顶板21周向设置的围板22。顶板21上设有进气口211与出气口212。蒸发器30与风机40均设于外罩20的内部,蒸发器30设于托盘11的中部部位以将外罩20的内部空间分成第一腔室23与第二腔室24。第一腔室23与进气口 211相连通,第二腔室24与出气口212相连通。风机40设置于第二腔室24,风机40的出风口412与出气口212相连通,风机40工作时用于将第一腔室23内的气体经过蒸发器30进入到第二腔室24并通过出气口212向外排放。
上述的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蒸发器30装设于托盘11上将外罩20的内部空间分成第一腔室23与第二腔室24,风机40工作时在风机40的抽吸力作用下,外界空气通过进气口211进入到第一腔室23,并经过蒸发器30换热后进入到第二腔室24,通过出气口212排出到外罩20外,能增大蒸发器30的换热效率,同时可以省略掉传统包裹于蒸发器30外部的导风罩,无需将蒸发器30与导风罩相互组装连接,不仅能简化装置结构,还减少装配工序,降低成本,能避免组装过程中出现零部件报废现象。
具体而言,外罩20为EPP(Expanded polypropylene,聚丙烯)材质体,如此能降低噪音,提高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的产品性能。
参阅图6至图8,图7示出了图6在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进一步地,顶板21的表面上设有凸部213,凸部213与蒸发器30的顶部相抵触。如此,凸部213与蒸发器30的顶部相抵触后,能与蒸发器30相配合实现将外罩20的内部空间分成第一腔室23与第二腔室24。进一步地,为了保证第一腔室23与第二腔室24的各自密封性,在围板22的内壁上设有凸缘,凸缘与蒸发器30的两个相对侧部分别相互抵触,凸缘能避免第一腔室23与第二腔室24相互连通。
参阅图4与图5,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进一步地,风机40包括机罩41、设于机罩41内部的叶轮42 及驱动叶轮42转动的电机(图中均未示意出)。机罩41设有进风口411与出风口412。进风口411处设有导风板413,导风板413绕进风口411的口缘周向设置,导风板413与蒸发器30的侧面间隔设置。如此,在导风板413的作用下,经过蒸发器30的气流将汇聚于进风口411并通过进风口411进入到机罩41中。
参阅图4与图5,进一步地,电机和/或导风板413装设于托盘11上。
参阅图8与图9,图9示出了图8在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顶板21的表面上设有转接部214。转接部214绕出气口212周向设置,转接部214与风机40的出风口412对接连通。如此,风机40的出风口412直接与转接部214对接连通,由转接部214将风机40的排风导向到外罩20外部,风机40的出风口412处不存在漏风现象,排风效果较好,且能降低噪音。此外,能省略掉风机40的出风口412装设的出风罩,由于省略掉出风罩,能简化结构,降低装置成本。
参阅图5、图8与图9,在一个实施例中,出风口412为方形口,出气口212 为圆形口。转接部214的其中一端设有与方形口对接连通的口部,转接部214 的另一端设有与圆形口对接连通的口部。转接部214的内壁面为圆滑面。如此,通过转接部214,可以实现将方形状的出风口412与圆形状的出气口212两者较好的对接连通。此外,转接部214的内壁面为圆滑面,能实现方形口到圆形口的过渡,这样转接部214的出风顺畅,噪音较小。
参阅图2、图4与图5,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的另一视角结构图。在一个实施例中,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外壳10上的两个电控盒50。其中一个电控盒50为弱电控制盒,另一个电控盒 50为强电控制盒。如此,在强电控制盒内可以装设强电元器件,在弱电控制盒内可以装设弱电元器件,这样便能实现强电元器件与弱电元器件分开设置,能有效避免电磁干扰。具体而言,两个电控盒50间隔设置,以避免强电控制盒内的磁场对弱电控制盒产生干扰影响。
参阅图5、图8、图10与图11,图10示出了图8在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的电控盒50的结构图。在一个实施例中,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外壳10上的电控盒50。外壳10上设有窗口12,电控盒50包括盒体51及绕盒体51的外壁周向设置的唇板52。盒体51设于窗口12中,唇板52与外壳10的内壁面相抵触。具体而言,唇板52例如通过螺钉、螺栓、销钉、铆钉等安装件53可拆洗地固定装设于外壳10上,也可以例如通过粘接、焊接等等方式固定装设于外壳10上,在此不进行限定。
参阅图5与图8,在一个实施例中,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外壳 10内的内胆60,以及设置于内胆60外壁与外壳10内壁之间的保温填充层(图中未示出),保温填充层与唇板52相抵。如此,在将内胆60装设于外壳10内后,以及将电控盒50装设于外壳10上后,在外壳10内填充发泡材料,利用发泡材料在发泡过程中能使得唇板52紧密抵触于外壳10的内壁,能实现将电控盒50固定于外壳10上,同时唇板52能避免发泡材料通过窗口12向外泄漏。
参阅图5与图7,进一步地,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外壳10内的上保温层85与下保温层86。外壳10的底部设有底盖板13,上保温层85设置于内胆60顶部与托盘11之间,下保温层86设置于底盖板13与内胆60底部之间。
参阅图2、图4与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还包括装设于外壳10上的装饰盖70。装饰盖70盖设于电控盒50的外部。装饰盖70上还设置有与电控盒50电性连接的显示屏71和/或操控按键。
具体而言,装饰盖70可拆卸地装设于外壳10上,将装饰盖70拆卸掉后,便于进行维修操作。装饰盖70具体例如通过卡接的方式可拆卸地装设于外壳10,也可以通过螺钉、螺栓、销钉等可拆卸地装设于外壳10的内胆上,在此不进行限定。
参阅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还包括压缩机81、四通阀组件82与电子膨胀阀组件83。压缩机81、四通阀组件82与电子膨胀阀组件 83均装设于第一腔室23。
参阅图3与图5,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的又一视角结构图。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还包括悬挂件84,悬挂件84装设于外壳 10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侵权对比中,该“凸部213”可以为“顶板21的一部分”,即“凸部213”与“顶板21的其他部分”一体成型制造;也可以与“顶板21的其他部分”可分离的一个独立的构件,即“凸部213”可以独立制造,再与“顶板21的其他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如图7与图8所示,一实施例中,“凸部 213”为“顶板21”一体成型制造的一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侵权对比中,该“转接部214”可以为“顶板21的一部分”,即“转接部214”与“顶板21的其他部分”一体成型制造;也可以与“顶板21的其他部分”可分离的一个独立的构件,即“转接部214”可以独立制造,再与“顶板21的其他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如图8所示,一实施例中,“转接部214”为“顶板21”一体成型制造的一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侵权对比中,文中描述的其中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相连,以及其中一个元件装设于另一个元件上,可以理解的是,该两个元件的连接方式具体例如可以采用螺栓、螺钉、销钉、铆钉等等安装件53连接,或者采用卡接、焊接或一体成型方式固定相连。其中,一体成型方式可采用挤压、铸造、压装、注塑等工艺。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包括:
外壳(10)与外罩(20),所述外壳(10)的顶部设有托盘(11),所述外罩(20)罩设于所述托盘(11)上,所述外罩(20)包括顶板(21)及绕所述顶板(21)周向设置的围板(22),所述顶板(21)上设有进气口(211)与出气口(212);
蒸发器(30)与风机(40),所述蒸发器(30)与所述风机(40)均设于所述外罩(20)的内部,所述蒸发器(30)设于所述托盘(11)的中部部位以将所述外罩(20)的内部空间分成第一腔室(23)与第二腔室(24),所述第一腔室(23)与所述进气口(211)相连通,所述第二腔室(24)与所述出气口(212)相连通,所述风机(40)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24),所述风机(40)的出风口(412)与所述出气口(212)相连通,所述风机(40)工作时用于将所述第一腔室(23)内的气体经过所述蒸发器(30)进入到所述第二腔室(24)并通过出气口(212)向外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1)的表面上设有凸部(213),所述凸部(213)与所述蒸发器(30)的顶部相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40)包括机罩(41)、设于所述机罩(41)内部的叶轮(42)及驱动叶轮(42)转动的电机;所述机罩(41)设有进风口(411)与出风口(412),所述进风口(411)处设有导风板(413),所述导风板(413)绕所述进风口(411)的口缘周向设置,所述导风板(413)与所述蒸发器(30)的侧面间隔设置;所述电机和/或所述导风板(413)装设于所述托盘(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1)的表面上设有转接部(214),所述转接部(214)绕所述出气口(212)周向设置,所述转接部(214)与所述风机(40)的出风口(412)对接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412)为方形口,所述出气口(212)为圆形口;所述转接部(214)的其中一端设有与所述方形口对接连通的口部,所述转接部(214)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圆形口对接连通的口部;所述转接部(214)的内壁面为圆滑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10)上的两个电控盒(50),其中一个所述电控盒(50)为弱电控制盒,另一个所述电控盒(50)为强电控制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10)上的电控盒(50);所述外壳(10)上设有窗口(12),所述电控盒(50)包括盒体(51)及绕所述盒体(51)的外壁周向设置的唇板(52),所述盒体(51)设于所述窗口(12)中,所述唇板(52)与所述外壳(10)的内壁面相抵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10)内的内胆(60),以及设置于所述内胆(60)外壁与所述外壳(10)内壁之间的保温填充层,所述保温填充层与所述唇板(52)相抵。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还包括装设于所述外壳(10)上的装饰盖(70),所述装饰盖(70)盖设于所述电控盒(50)的外部;所述装饰盖(70)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电控盒(50)电性连接的显示屏(71)和/或操控按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还包括压缩机(81)、四通阀组件(82)与电子膨胀阀组件(83),所述压缩机(81)、四通阀组件(82)与电子膨胀阀组件(83)均装设于所述第一腔室(23);所述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还包括悬挂件(84),所述悬挂件(84)装设于所述外壳(10)的内胆上。
CN202120943979.1U 2021-04-29 2021-04-29 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 Active CN2154903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43979.1U CN215490329U (zh) 2021-04-29 2021-04-29 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43979.1U CN215490329U (zh) 2021-04-29 2021-04-29 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90329U true CN215490329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76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43979.1U Active CN215490329U (zh) 2021-04-29 2021-04-29 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903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24566B (zh) 送风组件及具有该送风组件的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09539656B (zh) 冰箱
CN215490329U (zh) 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
CN108224567B (zh) 送风组件及具有该送风组件的柜式空调室内机
CN209944530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1457572A (zh) 风道组件及空调器
CN215982930U (zh)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
CN211011641U (zh) 整体式空调
CN212618825U (zh) 空调室外机
CN112833544B (zh) 一种热泵热水器及其送风结构
CN218955030U (zh) 风管机及空调器
CN216620061U (zh) 一体式空调器
CN218209811U (zh) 立式空调器
CN219605651U (zh) 一种离心柜式风机的蜗壳
CN113566348B (zh) 一种用于新风机的全热交换器及新风机
CN104110731B (zh) 上下出风的空调器
CN219661488U (zh) 一种具有上机芯出风口的空气炸锅
CN215260178U (zh) 一体式空调器
CN219572081U (zh) 空调器
CN215260484U (zh) 空调器的壳体和空调器
CN219300901U (zh) 空调外机及空调系统
CN216346724U (zh) 一种具有防堵结构的空调机组顶盖用泡沫衬体
CN210463247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0861394U (zh) 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CN220141449U (zh) 一种内隔热板、腔体组件和烹饪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