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85911U - 校正装置及石油装备 - Google Patents

校正装置及石油装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85911U
CN215485911U CN202121753907.7U CN202121753907U CN215485911U CN 215485911 U CN215485911 U CN 215485911U CN 202121753907 U CN202121753907 U CN 202121753907U CN 215485911 U CN215485911 U CN 2154859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frame
roller
correcting
correction device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5390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亮
王馨
侯英林
许瑶
陈光玉
高彦凯
吴贤聪
于保安
孙龙迪
段连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Jereh Petroleum Equipment and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Jereh Petroleum Equipment and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Jereh Petroleum Equipment and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tai Jereh Petroleum Equipment and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5390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859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859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859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aightening Metal Sheet-Like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校正装置,涉及石油装备领域。一种校正装置包括:基架,所述基架设有导向结构,安装主体,所述安装主体设有可转动的支撑辊;校正辊,所述校正辊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基架,且所述校正辊能够沿所述导向结构移动,所述校正辊与所述支撑辊错位设置;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与所述校正辊连接,以限制所述校正辊相对于所述基架移动。本申请实施例能够解决当前校正装置容易损伤油管及夹紧系统的问题。

Description

校正装置及石油装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石油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校正装置及石油装备。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井场系统在油田作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连续油管设备智能化程度也不断提高,油井也越来越深,使得油管的硬度由TS80发展到TS110甚至更高,对注入头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为适应高强度的连续油管,使其顺利入井,保证连续油管安全、顺畅、高效地完成井场作业,一些油管入口校正装置应运而生。
当前,连续油管鹅颈入管处依靠油管的自然弯曲及夹紧系统的夹紧外力改变油管的弯曲程度。然而,在依靠夹紧外力改变油管状态的过程中,对油管的损伤较大,不能达到平顺地进入注入头的目的,使油管表面形成较为明显的接触痕迹,且影响油管的使用寿命,与此同时,对夹紧系统的损伤也比较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校正装置及石油装备,能够解决当前校正装置容易损伤油管及夹紧系统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校正装置,该校正装置包括:
基架,所述基架设有导向结构;
安装主体,所述安装主体设有相对安装主体可转动的支撑辊;
校正辊,所述校正辊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基架,且所述校正辊能够沿所述导向结构移动,所述校正辊与所述支撑辊错位设置;
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与所述校正辊连接,以限制所述校正辊相对所述基架移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校正辊可以沿着导向结构相对于基架移动,从而可以使校正辊相对于支撑辊移动,以调节校正辊与支撑辊相对靠近或相对远离,并且通过限位机构使校正辊不再沿导向结构移动。如此,在校正辊和支撑辊的共同挤压作用下,待校正物件可以改变形状,如,由弯曲状态转变为伸直状态,从而实现对待校正物件的校正作用。在进行校正过程之前,通过使校正辊沿导向结构运动,从而可以根据校正辊沿导向结构移动的距离调节校正辊对待校正物件的挤压作用,以满足实际需求。由于校正辊和支撑辊分别采用辊面与待校正物件的表面接触并挤压,从而改善了接触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对待校正物件表面以及对辊面产生损伤的问题,从而使待校正物件以及辊面保持完好,保证了校正过程的顺利进行。另外,还可以调节校正辊与支撑辊之间的间隔,待调节完成后通过限位机构进行锁止限位,从而可以对多种规格的待校正物件进行校正,从而提高了校正装置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第一种形式的校正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第一种形式的校正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第二种形式的校正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第二种形式的校正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第三种形式的校正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第三种形式的校正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第四种形式的校正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第四种形式的校正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校正装置装配于鹅颈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校正装置;110-基架;111-导向结构;112-固定块;113-第二安装块;114-第二锁紧结构;115-避位槽;120-校正辊;130-限位机构;131-动力件;132-联动组件;1321-第一连接臂;1322-第二连接臂;1323-连接块;1324-连杆;
200-鹅颈结构;
300-固定架;310-第一安装块;320-第一锁紧结构;
400-支撑辊;
500-紧固件;
600-限位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说明。
参考图1至图9,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校正装置100,所公开的校正装置100包括基架110、安装主体、校正辊120、支撑辊400和限位机构130。
其中,基架110和安装主体均为校正装置100的基础安装构件,基架110可以为校正辊120和限位机构130等结构提供安装基础,安装主体可以为支撑辊400等结构提供安装基础。本申请实施例中,基架110与安装主体连接。可选地,基架110与安装主体之间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具体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选定。
一些实施例中,基架110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在安装校正辊120时,使校正辊120位于两个侧板之间。另外,为了使待校正物件穿过基架110,基架110上还可以设置避位槽115,通过避位槽115可以避免基架110遮挡待校正物件而影响校正工艺过程。
安装主体上设有相对安装主体可转动的支撑辊400,该支撑辊400可以对待校正物件进行支撑。可选地,安装主体上可以设置多个支撑辊400,从而可以在多个部位对待校正物件进行支撑。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安装主体可以为鹅颈结构200,多个支撑辊400沿鹅颈结构200的延伸方向间隔地设置在鹅颈结构200的外边缘处。如此,在多个支撑辊400的支撑作用下,待校正物件能够沿着鹅颈结构200延伸,以通过鹅颈结构200输送至注入头以及油井。
本申请实施例中,基架110设有导向结构111,通过导向结构111可以对校正辊120进行导向和限制,以使校正辊120按照预设方向移动。可选地,导向结构111可以是导向槽,具体可以是长圆形的导向槽,当然,还可以是其他形状的导向槽,或者其他形式的导向结构111,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制导向结构111的具体形式。
校正辊120为校正装置100中的施力构件,通过校正辊120可以对待校正物件施加作用力,以改变待校正物件的形状。可选地,校正辊120的表面可以设置凹槽,例如,弧形槽等,从而形成凹形的辊面。在对待校正物件进行校正时,凹形的辊面至少部分与待校正物件的表面接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接触面积,缓解了应力集中的问题,从而能够有效缓解校正辊120与待校正物件之间相互挤压而导致辊面及待校正物件的表面出现损伤的问题。当然,校正辊120的表面还可以形成V形槽,且待校正物件与V形槽之间可以是线接触,从而既可以满足待校正物件的导向校正需求,又可以适应多种型号待校正物件的需求。
为了使校正辊120能够对待校正物件进行校正,本申请实施例中,校正辊120可转动地设置于基架110,且校正辊120能够沿导向结构111移动,使得校正辊120可以靠近或者远离设置于安装主体上的支撑辊400。
一些实施例中,校正辊120可以包括辊本体和芯轴,其中,辊本体可转动地设置于芯轴,芯轴可移动地设置于导向结构111;当然,还可以是辊本体与芯轴一体设置,芯轴既可以转动又可以移动地设置于导向结构111。如此,可以通过使校正辊120沿导向结构111移动而调节校正辊120与支撑辊400之间的间距,从而改变校正辊120和支撑辊400对待校正物件的挤压作用。
本申请中实施例中,校正辊120与支撑辊400错位设置。可选地,在其中两个支撑辊400之间的区域设置校正辊120,并使校正辊120与支撑辊400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以穿入待校正物件。如此,校正辊120与两个支撑辊400共同对待校正物件进行挤压,也即,三点支撑,从而可以使待校正物件产生变形,以达到校正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辊400的规格可以与校正辊120的规格相同,且支撑辊400的辊面也可以是设置凹槽,以容纳至少部分待校正物件,当然,支撑辊400的规格也可以与校正辊120的规格不同。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制支撑辊400的具体形式,只要能够满足校正要求即可。
限位机构130为校正装置100中的限制构件,限位机构130与校正辊120连接,从而可以限制校正辊120相对于基架110移动。如此,在校正过程中,通过限位机构130可以使校正辊120与支撑辊400之间的相对距离不变,以实现校正过程。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待校正物件可以是油管,当然,还可以是其他结构,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受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校正装置100对待校正物件进行校正的过程如下:
初始状态下,校正辊120与支撑辊400相互远离,以使校正辊120与支撑辊400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隔,以便于待校正物件能够穿过;而后调节校正辊120的位置,例如,在校正辊120的辊面与待校正物件的表面接触后,再对校正辊120施加预设值的进给量,随着校正辊120继续移动,校正辊120朝其中一个方向挤压待校正物件,与此同时,待校正物件还受到支撑辊400的朝相反的方向挤压的作用力,且两个方向上的作用力错位设置;在调节完校正辊120的位置后,采用限位机构130将校正辊120限位锁止,以保证校正辊120与支撑辊400之间的相对距离不变,以防止校正过程中校正辊120与支撑辊400之间相对移动而影响校正过程。如此,随着待校正物件在校正辊120和支撑辊400之间移动,在校正辊120和支撑辊400的共同挤压作用下,待校正物件能够产生变形,进而可以按照预期进行校正。
基于上述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校正辊120和支撑辊400的共同挤压作用下,待校正物件可以改变形状,如,由弯曲状态转变为伸直状态,从而实现对待校正物件的校正作用。在进行校正过程之前,通过使校正辊120沿导向结构111运动,调节校正辊120与支撑辊400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可以根据校正辊120沿导向结构111移动的距离调节校正辊120对待校正物件的挤压作用,进而满足实际需求。由于校正辊120和支撑辊400分别采用辊面与待校正物件的表面接触并挤压,从而改善了接触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对待校正物件表面以及对辊面产生损伤的问题,从而使待校正物件以及辊面保持完好,保证了校正过程的顺利进行。另外,还可以调节校正辊120与支撑辊400之间的间隔,待调整完成后通过限位机构130进行锁止限位,从而可以对多种规格的待校正物件进行校正,进而提高了校正装置100的适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机构130包括动力件131和联动组件132,其中,联动组件132传动连接于动力件131与校正辊120之间。本申请实施例中,校正辊120移动的动力来源于动力件131,而动力件131输出的动力经由联动组件132传递至校正辊120,从而可以驱动校正辊120沿导向结构111移动,以使校正辊120靠近或远离支撑辊400。待校正辊120与支撑辊400之间的相对位置调整完成后,动力件131不再输出动力,也即,动力件131处于锁止状态,从而可以承载来自校正所产生的反作用力,保证校正过程中校正辊120与支撑辊400之间的相对距离不发生改变。
参考图2、图4、图6和图8,为了实现限位机构130与校正辊120之间的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联动组件132包括第一连接臂1321、第二连接臂1322和连接块1323,其中,第一连接臂1321连接校正辊120的一端与连接块1323,第二连接臂1322连接校正辊120的另一端与连接块1323,动力件131的驱动端与连接块1323连接。如此,在动力件131的驱动作用下,连接块1323靠近或远离基架110,并带动第一连接臂1321和第二连接臂1322同步移动,由第一连接臂1321和第二连接臂1322分别带动校正辊120的两端同步移动,从而实现了校正辊120沿导向结构111移动的过程。
可选地,第一连接臂1321可以包括杆部和头部,头部连接于杆部的一端,杆部的另一端与连接块1323固定连接,头部可以套设在校正辊120的端部,可以将头部套设在校正辊120的芯轴的端部,并且可以采用螺母进行紧固。同样地,第二连接臂1322的结构可以与第一连接臂1321的结构相同。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连接臂1321和第二连接臂1322的带动下,校正辊120两端移动的距离相等,以保证校正辊120不会倾斜。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一个连接臂带动校正辊120移动,只要能够使校正辊120移动且不至于倾斜即可。
为了驱动校正辊120移动,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采用多种驱动方式,具体方式如下:
第一种实施方式:参考图1和图2,动力件131可以包括丝杆,该丝杆与基架110转动连接,相应地,连接块1323设有螺纹孔,丝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丝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基架110,另一端伸出连接块1323的螺纹孔,在需要调节校正辊120时,可以采用工具夹紧丝杆或者与丝杆传动连接,以驱动丝杆转动,在丝杆的作用下,连接块1323靠近或远离基架110,连接块1323带动第一连接臂1321和第二连接臂1322同步移动,最终由第一连接臂1321和第二连接臂1322带动校正辊120移动,以实现对校正辊120的调节。
在对校正辊120调节完成后,为防止校正辊120受到待校正物件的反作用力而产生移动,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在丝杆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待调节完成后,将锁紧螺母拧紧,且锁紧螺母抵紧在连接块1323的表面,从而,通过锁紧螺母可以将丝杆和连接块1323锁紧,以防止丝杆相对于连接块1323转动,保证了校正物件不会在校正过程中移动,进而保证了校正过程的正常运行。
基于上述设置,可以使待校正物件进入校正辊120恰好能够贴合,并达到对中进入下游注入头的效果。
第二种实施方式:参考图3和图4,动力件131可以包括直线伸缩件,联动组件132包括连杆1324,连杆1324可转动地设置于基架110,而直线伸缩件与连杆1324的一端转动连接,连接块1323与连杆132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如此,在动力件131的驱动作用下,连杆1324可以相对于基架110转动,也即,连杆1324起到杠杆作用,从而可以通过连杆1324带动连接块1323靠近或远离基架110,与此同时,连接块1323通过第一连接臂1321和第二连接臂1322带动校正辊120沿导向结构111移动,以实现对校正辊120的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杆1324的中部以及基架110上均开设孔位,并在两者的孔位中穿设销轴,以通过销轴将连杆1324和基架110转动连接。连杆1324的两端分别设置孔位,动力件131的驱动端以及连接块1323上分别设置带有孔位的连接耳,在对应的孔位中穿设销轴,以通过销轴将连杆1324的一端与动力件131转动连接,且连杆1324的另一端与连接块1323转动连接。
可选地,上述直线伸缩件可以是气缸、液压缸、电动缸等结构。
上述第二种实施方式相比于第一种实施方式,可以实现远程控制,使得控制方式更加灵活、方便。
第三种实施方式:动力件131包括直线伸缩件,该直线伸缩件可以包括可相对伸缩的壳体和伸缩杆,其中,壳体和伸缩杆中的一者与基架110连接,另一者与连接块1323连接。
参考图5和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块1323上设有通孔,伸缩件穿过通孔并与基架110连接,壳体固定于连接块1323的背离基架110的一侧。可选地,基架110的朝向连接块1323的侧面可以设置连接座,连接座上设有孔位,伸缩件的端部设置带有孔位的连接耳,通过在连接座与连接耳之间穿设销轴以实现伸缩件与基架110之间的转动连接。另外,壳体可以采用焊接、卡接、粘接等方式固定在连接块1323上,以保证壳体与连接块1323之间的牢固性。
基于上述设置,在伸缩件相对于壳体伸出时,由壳体拉动连接块1323移动,并由连接块1323带动第一连接臂1321和第二连接臂1322移动,最终由第一连接臂1321和第二连接臂1322带动校正辊120远离待校正物件;在伸缩件相对于壳体收缩时,由壳体推动连接块1323反向移动,并由连接块1323带动第一连接臂1321和第二连接臂1322反向移动,最终由第一连接臂1321和第二连接臂1322带动校正辊120靠近待校正物件。因此,实现了对校正辊120的调节,以满足不同工况下的校正要求。
参考图7和图8,在其他实施例中,壳体和伸缩件还可以均设置在基架110与连接块1323之间,且壳体固定于基架110,连接杆固定于连接块1323。可选地,壳体与基架110之间可以采用焊接、卡接、粘接等方式固定,另外,伸缩杆与连接块1323之间可以采用焊接、卡接、粘接等方式固定。
基于上述设置,在伸缩件相对于壳体伸出时,由伸缩杆推动连接块1323移动,并由连接块1323带动第一连接臂1321和第二连接臂1322移动,最终由第一连接臂1321和第二连接臂1322带动校正辊120远离待校正物件;在伸缩件相对于壳体收缩时,由壳体推动连接块1323反向移动,并由连接块1323带动第一连接臂1321和第二连接臂1322反向移动,最终由第一连接臂1321和第二连接臂1322带动校正辊120靠近待校正物件。因此,实现了对校正辊120的调节,以满足不同工况下的校正要求。
可选地,上述实施例中,直线伸缩件可以是液压缸等结构。其中,液压缸可以是小缸径液压缸或大缸径液压缸,当采用小缸径液压缸时,可以使伸缩杆穿过连接块1323的通孔并与基架110连接,壳体与连接块1323固定;当采用大缸径液压缸时,可以直线伸缩件位于基架110与连接块1323之间,从而可以提供更大的驱动力,以适应更高级别的待校正物件。
上述第三种实施方式相比于第二种实施方式,减少了连杆1324的使用,简化了机构,使成本更低,执行反应灵敏度更高。
为了方便更换校正辊120,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导向结构111的一端设置开口,相应地,基架110包括设置于开口处的固定块112,该固定块112上设置导向孔,第一连接臂1321及第二连接臂1322分别与各自对应的导向孔滑动连接。可选地,可以在开口的端部设置凹槽,将固定块112至少部分设置在凹槽中,从而通过固定块112可以对导向结构111的开口进行封堵。基于上述设置,使得固定块112可以将校正辊120限制在导向结构111中而使校正辊120无法从导向结构111的开口处脱离,保证了校正装置100的正常运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块112可以滑动连接在导向结构111的开口处,当然,还可以通过锁紧件将固定块112安装在导向结构111的开口处。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固定块112的具体安装方式,只要能够使固定块112可拆卸即可,以方便校正辊120的方便更换或维护。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导向孔的导向作用下,实现了第一连接臂1321与导向孔的滑动连接,以及第二连接臂1322与导向孔的滑动连接,如此,限制了第一连接臂1321和第二连接臂1322的移动方向,使两者的移动方向与导向结构111的延伸方向相同,从而保证了校正辊120调节过程中不会出现运动干涉。
参考图1至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主体上设有固定架300,该固定架300用于安装基架110。为了实现固定架300与基架110之间的可拆卸装配,在固定架300上设置第一安装块310,在基架110上设置第二安装块113,并且,在第一安装块310上设置第一安装孔,在第二安装块113上设置与第一安装孔相匹配的第二安装孔,且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中穿设有紧固件500。
基于上述设置,在基架110装配于固定架300的情况下,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相对设置,并在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中穿设紧固件500,通过紧固件500可以将第一安装块310与第二安装块113紧固在一起,在需要拆卸时,将紧固件500从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中取出,以解除对第一安装块310和第二安装块113的紧固作用,以便于将基架110从固定架300上拆下。
可选地,紧固件500可以是销轴、螺栓、螺钉等结构。
参考图2、图4、图6和图8,为了便于第一安装块310与第二安装块113之间相互装配,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固定架300上设置第一锁紧结构320,在基架110上设置与第一锁紧结构320相匹配的第二锁紧结构114,在基架110装配于固定架300的情况下,第一锁紧结构320与第二锁紧结构114相互锁紧连接。
可选地,第一锁紧结构320可以包括锁紧套和锁紧把手,第二锁紧结构114可以是锁钩,在将基架110装配至固定架300的过程中,人工旋转锁紧把手,使锁紧套套设在锁钩上,反向旋转锁紧把手,并拉动锁紧套,使锁紧套拉紧锁钩,从而通过锁紧套与锁钩实现了基架110与固定架300的锁紧。基于上述设置,可以使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相互对齐,以便于在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中穿设紧固件500。相反,在拆卸时,首先取出紧固件500,使第一安装块310与第二安装块113部分解除紧固作用,而后人工旋转锁紧把手,使锁紧套释放锁钩,并将锁紧套从锁钩上拆下,从而完全解除第一安装块310与第二安装块113的锁紧作用,以使基架110能够与固定架300分离,进而可以实现校正装置100从安装主体拆卸,以便于对校正装置100进行更换、维修。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石油装备,所公开的石油装备包括作为安装主体的鹅颈结构200和上述校正装置100,校正装置100通过基架110连接于鹅颈结构200。
可选地,鹅颈结构200可以呈弧形,通过鹅颈结构200可以对待校正物件进行疏导和限位,从而可以通过鹅颈结构200将待校正物件输送至校正装置100,以通过校正装置100对待校正物件实施校正工艺。
参考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鹅颈结构200上设有多个限位壳600,多个限位壳600沿沿鹅颈结构20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鹅颈结构200的外围以及限位壳600内分别设有支撑辊400,且鹅颈结构200外围的支撑辊400与限位壳600内的支撑辊400之间形成用于通过待校正物件的导向空间。在输送待校正物件时,可以使待校正物件沿着鹅颈结构200延伸设置,并使待校正物件依次穿过多组导向空间,如此,通过鹅颈结构200外围的支撑辊400与限位壳600内的支撑辊400可以将待校正物件限位在导向空间中,以实现待校正物件的定向输送。
为了不会阻挡待校正物件的输送,在限位壳600上设置限位槽(图中未示出),限位槽与导向空间相对设置,如此,待校正物件可以通过限位槽穿过限位壳600,以避免限位壳600对待校正物件阻挡而影响其正常输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校正装置100设置在鹅颈结构200的一端部,使得通过鹅颈结构200输送的待校正物件能够进入校正装置100,并通过校正装置100对其进行校正,以改变待校正物件的形状,以便于后续穿入注入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校正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架(110),所述基架(110)设有导向结构(111);
安装主体,所述安装主体设有相对所述安装主体可转动的支撑辊(400),所述基架(110)与所述安装主体连接;
校正辊(120),所述校正辊(120)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基架(110),且所述校正辊(120)能够沿所述导向结构(111)移动,所述校正辊(120)与所述支撑辊(400)错位设置;
限位机构(130),所述限位机构(130)与所述校正辊(120)连接,以限制所述校正辊(120)相对所述基架(110)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130)包括动力件(131)和联动组件(132),所述联动组件(132)传动连接于所述动力件(131)和所述校正辊(12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校正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132)包括第一连接臂(1321)、第二连接臂(1322)和连接块(1323);
所述第一连接臂(1321)连接所述校正辊(120)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块(1323),所述第二连接臂(1322)连接所述校正辊(120)的第二端与连接块(1323),所述动力件(131)与所述连接块(132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校正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件(131)包括丝杆,所述丝杆与所述基架(110)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1323)设有螺纹孔,所述丝杆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校正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132)还包括连杆(1324),所述连杆(1324)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基架(110);
所述动力件(131)包括直线伸缩件,所述直线伸缩件与所述连杆(1324)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1323)与所述连杆(132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校正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件(131)包括直线伸缩件,所述直线伸缩件包括可相对伸缩的壳体和伸缩杆,所述壳体和所述伸缩杆中的一者与基架(110)连接,另一者与连接块(1323)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校正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1323)设有通孔,所述伸缩杆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基架(110)连接,所述壳体固定于所述连接块(1323)的背离所述基架(110)的一侧;
或者,所述壳体和所述伸缩杆均位于所述基架(110)与所述连接块(1323)之间,且所述壳体固定于所述基架(110),所述伸缩杆固定于所述连接块(1323)。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校正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111)的一端设有开口;
所述基架(110)包括设置于所述开口处的固定块(112),所述固定块(112)设有导向孔,所述第一连接臂(1321)及所述第二连接臂(1322)分别与各自对应的所述导向孔滑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主体设有固定架(300),所述固定架(300)设有第一安装块(310),所述第一安装块(310)设有第一安装孔;
所述基架(110)设有第二安装块(113),所述第二安装块(113)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匹配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中穿设有紧固件(50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校正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300)设有第一锁紧结构(320),所述基架(110)设有第二锁紧结构(114),所述第一锁紧结构(320)能够与所述第二锁紧结构(114)锁紧连接。
11.一种石油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为所述安装主体的鹅颈结构(200)和校正装置(100),所述校正装置(100)通过所述基架(110)连接于所述鹅颈结构(200),所述校正装置(100)为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校正装置(10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石油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鹅颈结构(200)设有多个限位壳(600),多个所述限位壳(600)沿所述鹅颈结构(20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鹅颈结构(200)的外围以及所述限位壳(600)内分别设有所述支撑辊(400),且所述鹅颈结构(200)外围的所述支撑辊(400)与所述限位壳(600)内的支撑辊(400)之间形成用于通过待校正物件的导向空间,所述限位壳(600)设有与所述导向空间相对设置的限位槽。
CN202121753907.7U 2021-07-29 2021-07-29 校正装置及石油装备 Active CN2154859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53907.7U CN215485911U (zh) 2021-07-29 2021-07-29 校正装置及石油装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53907.7U CN215485911U (zh) 2021-07-29 2021-07-29 校正装置及石油装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85911U true CN215485911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53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53907.7U Active CN215485911U (zh) 2021-07-29 2021-07-29 校正装置及石油装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859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94307B1 (en) Flexible track and carriage system
US8443916B2 (en) Hose tensioner for a rock drill system
DE10245304A1 (de) Schraubstockvorrichtung
CN215485911U (zh) 校正装置及石油装备
DE112013006306B4 (de) Spannvorrichtung
DE102009037515B4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Führen von Versorgungsleitungen an einem Gelenkroboter
JPS597676A (ja) 液圧管の巻取装置
CN213568049U (zh) 一种带式输送机皮带张紧装置
CN110756896B (zh) 一种房建工程用钢管切割设备
WO1999043063A1 (de) Vorrichtung zum einsetzen von langgestreckten gegenständen in klammern
CN215358255U (zh) 一种简易铆螺母工具
US4848121A (en) Manual hose end crimper
JPH11309514A (ja) 鉄筋折り曲げ装置
CN214924078U (zh) 一种便携式建筑施工用六角螺栓拧具
CN212664780U (zh) 一种经向钢筋上料装置
KR100990048B1 (ko) 커팅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이용한 직선교정 시스템
CN211078253U (zh) 一种伸缩附墙装置
CN211638397U (zh) 一种管道钻孔装置
CN112814586A (zh) 一种锚杆夹紧装置和钻装设备
CN211679396U (zh) 一种用于齿条直线度校准的齿条校直机
RU51362U1 (ru) Центратор-корректор
DE102013200340B4 (de) Profilbearbeitungseinrichtung
CN113977621B (zh) 一种带旋转装置的棒料夹持机构
CN217070836U (zh) 一种型钢加工用钻孔装置
CN217894722U (zh) 管线导向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