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83032U - 一种基坑坡顶排水沟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坑坡顶排水沟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83032U
CN215483032U CN202023317583.0U CN202023317583U CN215483032U CN 215483032 U CN215483032 U CN 215483032U CN 202023317583 U CN202023317583 U CN 202023317583U CN 215483032 U CN215483032 U CN 2154830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oundation pit
drainage ditch
drain
sl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1758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雄
朱礼平
胡鹏
周江海
周锋
贾曾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CC Southern Wuhan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CC Southern Wuhan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CC Southern Wuhan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MCC Southern Wuhan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1758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830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830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830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t Excavations, Shoring, Fill Or Stabilisation Of Sl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坑坡顶排水沟结构,包括基坑坡顶、排水沟、垫层、抹灰层、防水层、钢筋网层和喷锚层,所述基坑坡顶包括土层和底层,所述土层和所述底层分布在所述基坑坡顶上,所述底层的边缘与所述土层的边缘相连接,所述底层设置在所述排水沟侧壁的左右两侧,且与所述排水沟侧壁的边缘相连接,所述垫层设置在所述排水沟沟底和所述底层上,所述抹灰层设置在所述排水沟侧壁上,所述防水层设置在所述抹灰层和所述垫层上,所述钢筋网层设置在所述所述垫层、所述抹灰层和所述土层上,所述喷锚层设置于所述钢筋网层上。本实用新型可防止地表水向下渗透从而避免基坑边坡变形,提高基坑边坡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坑坡顶排水沟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坑坡顶排水沟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基坑坡顶的支护方式主要有网格梁、锚杆、喷混凝土、种植植被等。除了基坑坡顶的支护,基坑坡顶的排水沟设置和基坑的边坡加固也尤为重要。如果基坑坡顶的排水沟未合理设置或者基坑边坡未合理加固将会导致如下问题:第一,当雨季施工时,土质水渗透性比较大,边坡的稳定性差;第二,在基坑开挖的过程中,边坡容易出现变形;第三,地表水排泄困难,水下渗给基坑安全以及施工带来困难甚至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坑坡顶排水沟结构,以解决现有的基坑坡顶未设置排水沟结构导致基坑边坡稳定性差易变形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坑坡顶排水沟结构,包括基坑坡顶、排水沟、垫层、抹灰层、防水层、钢筋网层和喷锚层,所述基坑坡顶包括土层和底层,所述土层和所述底层分布在所述基坑坡顶上,所述底层的边缘与所述土层的边缘相连接,所述底层设置在所述排水沟侧壁的左右两侧,且与所述排水沟侧壁的边缘相连接,所述垫层设置在所述排水沟沟底和所述底层上,所述抹灰层设置在所述排水沟侧壁上,所述防水层设置在所述抹灰层和所述垫层上,所述钢筋网层设置在所述所述垫层、所述抹灰层和所述土层上,所述喷锚层设置于所述钢筋网层上。
可选的,所述排水沟的截面呈倒梯形,所述排水沟沟底与所述排水沟侧壁之间的夹角为105°。
可选的,所述底层位于排水沟侧壁的左右两侧500mm范围内。
可选的,所述底层上的垫层的表面形成有坡度,且远离所述排水沟侧壁的一侧的垫层较靠近所述排水沟侧壁的一侧的高度高。
可选的,所述排水沟侧壁上设置有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所述抹灰层设置在所述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上。
可选的,所述底层上的垫层上的防水层位于排水沟顶部左右两侧500mm范围内。
可选的,所述防水层为防水卷材。
可选的,所述基坑的边坡上设置有所述钢筋网层。
可选的,所述基坑边坡上设置有喷锚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坑坡顶排水沟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所述基坑坡顶排水沟结构可替代传统砌筑排水沟,可提高现场施工效率,降低成本;设置防水层,可更好的防止地表水向下渗透从而避免基坑边坡变形,提高基坑边坡稳定性。通过设置钢筋网层,可便于形成喷锚层,方便施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基坑坡顶排水沟结构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0-基坑坡顶;120-排水沟;121-排水沟沟底;122-排水沟侧壁;130-垫层;140-抹灰层;150-防水层;160-钢筋网层;170-喷锚层;180-基坑边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基坑坡顶排水沟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坑坡顶排水沟结构。参考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基坑坡顶排水沟结构的截面图,所述基坑坡顶排水沟结构包括基坑坡顶110、排水沟120、垫层130、抹灰层140、防水层150、钢筋网层160和喷锚层170。所述基坑坡顶110包括土层和底层,所述土层和所述底层分布在所述基坑坡顶110上,所述底层的边缘与所述土层的边缘相连接,所述底层设置在所述排水沟侧壁122的左右两侧,且与所述排水沟侧壁122的边缘相连接。所述垫层130设置在所述排水沟沟底121和所述底层上,所述抹灰层140设置在所述排水沟侧壁122上,所述防水层150设置在所述抹灰层140和所述垫层130上,所述钢筋网层160设置在所述垫层130、所述抹灰层140和所述土层上,所述喷锚层170设置于所述钢筋网层160的上方。
所述基坑坡顶排水沟结构可替代传统砌筑排水沟120,可提高现场施工效率,降低成本;设置防水层150,可更好的防止地表水向下渗透从而避免基坑边坡180变形,提高基坑边坡180稳定性。通过设置钢筋网层160,可便于形成喷锚层170,方便施工。
根据基坑支护施工方案,在放坡完成后,利用挖机在相应位置进行排水沟120开挖,所述排水沟120的截面呈倒梯形,所述排水沟沟底121与所述排水沟侧壁122之间的夹角优选为105°,如此可便于抹灰层140和所述喷锚层170更好的贴合在排水沟侧壁122上,相较于排水沟沟底121与所述排水沟侧壁122之间的夹角为90°的排水沟120而言可避免抹灰层140和喷锚层170滑落。所述排水沟沟底121的宽度可为300mm。
所述底层位于排水沟120顶部左右两侧500mm范围内。所述垫层130由C20细石混凝土浇筑而成。
优选的,所述底层上的垫层130的表面形成有坡度,且远离所述排水沟侧壁122的一侧的垫层130较靠近所述排水沟侧壁122的一侧的高度高。由于所述防水层150、所述钢筋网层160和所述喷锚层170的厚度均比较均匀,当所述底层上的垫层130的表面形成有坡度时,可使基坑坡顶的表面形成有坡度,如此,可便于排水沟120坡顶上的水进入排水沟120中,从避免排水沟120坡顶上的水向下渗透,影响基坑边坡180。例如,可以在所述底层上的垫层130的表面形成有2%的坡度。
所述排水沟侧壁122上设置有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所述抹灰层140设置在所述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上。其中,所述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重量不小于140g/m2,抹灰层140厚度宜控制在7~9mm之间,抹灰时须压实抹光。
所述底层上的垫层130上的防水层150位于排水沟120顶部左右两侧500mm范围内。所述防水层150为防水卷材。
防水卷材施工时,首先,需要先清除垫层130和抹灰层140的表面的杂物、油污、砂子,凸出表面的石子、砂浆疙瘩等。清扫工作必须在施工中随时进行,并修补平整表面。阴阳角采用水泥砂浆抹成圆弧角,阴角最小半径50mm,阳角最小半径20mm。基面若有明水,扫除即可施工。
其次,制备水泥砂浆。按水泥:水=2:1(重量比)的比例将水倒入原已备好的拌浆桶,再将水泥放入水中,浸泡15~20分钟并充分浸透后,把桶面多余的水倒掉;然后加入水泥用量的5%~8%聚合物建筑胶(保水剂),用电动搅拌机进行搅拌,搅拌时间5分钟以上。
然后,根据施工现场状况,进行合理定位,确定防水卷材铺贴方向,在垫层130和抹灰层140的表面上弹好防水卷材控制线,依循流水方向从低往高进行防水卷材试铺。防水卷材试铺后,先将要铺贴的防水卷材剪好,反铺于垫层130和抹灰层140的表面上(即是底部隔离纸朝上),撕剥去防水卷材隔离纸。撕剥时,已剥开的隔离纸宜与粘结面保持45°~60°的锐角,防止拉断隔离纸,尽量保持在自然松弛状态,但不要有皱折。把已剪好的卷材反铺于垫层130和抹灰层140的表面上(即是底部隔离纸朝上),
之后,待防水卷材的隔离纸全部剥离后,再将水泥素浆刮涂在卷材粘结面和垫层130和抹灰层140的表面上的待铺位置,然后分别由两人从卷材的两端配合抬起,翻转和铺贴在垫层130和抹灰层140的表面上的待铺位置上。
其中,防水卷材与相邻防水卷材之间为平行搭接,待长、短边搭接施工时再揭除上下防水卷材搭接隔离膜。待防水卷材铺贴完成后,用软橡胶板或辊筒等从中间向防水卷材搭接方向另一侧刮压并排出空气,使防水卷材充分满粘于基面上。搭接铺贴下一幅防水卷材时,将位于下层的防水卷材搭接部位的隔离纸揭起,将上层防水卷材对准搭接控制线平整粘贴在下层防水卷材上,刮压排出空气,充分满粘。单面粘防水卷材搭接边施工:短边相邻卷材之间为平行搭接,用HNP胶粘带盖条加温粘结。长边为加温自粘搭接,搭接宽带不小于80mm。大面积铺贴完成后24小时再进行搭接边施工,施工时清理干净搭接边部位的泥浆及灰尘,再揭除上下卷材搭接隔离膜(短边不用撕隔离膜),用热风枪边加温边粘结。
所述钢筋网层160优选还设置在所述基坑的边坡上,如此可便于对所述基坑的边坡进行加固。所述钢筋网层160包括多块钢筋网片,相邻的所述钢筋网片采用焊接或绑扎的方式固定连接。其中,钢筋网片绑扎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设计值,位于基坑坡顶110的钢筋网片焊接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倍钢筋直径。铺设好的钢筋网片距边坡坡面的距离不得小于3cm。基坑的边坡上的钢筋网中竖向钢筋的塔接长度大于100mm或采用对钩的方式连接。土钉口用Φ16加强筋形成井字箍,满焊连接牢固。所述钢筋网片优选采用直径为6.5mm的钢筋制作而成,所述钢筋网片的竖筋和横筋之间采用扎丝固定。所述钢筋网片边长误差±20mm。
所述基坑边坡180上设置有喷锚层170。
喷锚施工时,排水沟120连同基坑坡顶110和基坑边坡180一起喷锚。
采用砂石泵组,利用空气压缩机将砼直接喷射到坡面上,砼护坡的厚度为80mm。喷射砼分两层施工。每层厚45±5mm,喷射砼前,钢筋网应牢固固定在边坡上并满足15mm保护层要求。上层喷射砼完工后,再施工开挖下一层土方。
其中,喷射砼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1:2:2,水泥采用PSA32.5复合硅酸盐水泥,采用砼内组骨料最大粒径不超过15mm。喷射砼喷射时须严格控制喷射厚度和平整度,做到外表面平整、美观,厚度误差±3mm,喷射砼作业在同一层段内按自上而上的顺序进行,并控制好水灰比,保持砼表面平整,呈湿润光泽而无干斑或滑移流淌现象。根据喷射砼的回弹量适当调整水的掺量,防止掺量的不适影响喷射砼的强度,喷射砼回弹率小于15%。喷射砼终凝2小时后进行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为3~7天。
本实施例中的基坑坡顶排水沟结构的施工过程如下:
首先,在排水沟沟底121和底层上施作垫层130。
然后,在排水沟侧壁122上施作抹灰层140。
之后,在抹灰层140和垫层130设置防水层150。
然后,在垫层130、抹灰层140、土层和基坑边坡180上设置钢筋网层160。
其次,在钢筋网层160的上方设置喷锚层170。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基坑坡顶排水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坑坡顶、排水沟、垫层、抹灰层、防水层、钢筋网层和喷锚层,
所述基坑坡顶包括土层和底层,所述土层和所述底层分布在所述基坑坡顶上,所述底层的边缘与所述土层的边缘相连接,所述底层设置在所述排水沟侧壁的左右两侧,且与所述排水沟侧壁的边缘相连接,
所述垫层设置在所述排水沟沟底和所述底层上,
所述抹灰层设置在所述排水沟侧壁上,
所述防水层设置在所述抹灰层和所述垫层上,
所述钢筋网层设置在所述垫层、所述抹灰层和所述土层上,
所述喷锚层设置于所述钢筋网层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坡顶排水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的截面呈倒梯形,所述排水沟沟底与所述排水沟侧壁之间的夹角为10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坡顶排水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位于排水沟侧壁的左右两侧500mm范围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坡顶排水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上的垫层的表面形成有坡度,且远离所述排水沟侧壁的一侧的垫层较靠近所述排水沟侧壁的一侧的高度高。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坡顶排水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侧壁上设置有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所述抹灰层设置在所述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坡顶排水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上的垫层上的防水层位于排水沟顶部左右两侧500mm范围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坡顶排水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为防水卷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坡顶排水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的边坡上设置有所述钢筋网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坑坡顶排水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边坡上设置有喷锚层。
CN202023317583.0U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基坑坡顶排水沟结构 Active CN2154830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17583.0U CN215483032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基坑坡顶排水沟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17583.0U CN215483032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基坑坡顶排水沟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83032U true CN215483032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18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17583.0U Active CN215483032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基坑坡顶排水沟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830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07809B (zh) 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
CN207987983U (zh) 一种用于地下工程主体施工缝及后浇带的防水结构
CN102776897B (zh) 一种散水防沉防裂施工方法及结构
CN110080530B (zh) 严寒地区琉璃瓦坡屋面贴锚施工方法
CN104594387A (zh) 改进的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方法
CN108412093B (zh) 一种现代景观装饰夯土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13216632A (zh) 一种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
CN109797874A (zh) 一种高层大底盘多塔楼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方法
CN111877596B (zh) 一种杂砌仿古墙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8915107B (zh) 一种eps无机渗透保温板施工方法
CN208933989U (zh) 一种塔吊基础结构
CN115538708A (zh) 大坡度种植斜屋面加筋固土格施工方法
CN114876117A (zh) 一种多坡度种植屋面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CN114197524A (zh) 一种人防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
CN213359463U (zh) 施工现场散装材料堆放防雨防扬尘设备
CN212129250U (zh) 高水位基础后浇带增设收集槽施工结构
CN215483032U (zh) 一种基坑坡顶排水沟结构
CN108086363A (zh) 地下防水剪力墙后浇带施工工艺
CN111608185A (zh) 深基坑狭窄空间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方法
CN110725340A (zh) 一种后浇带超前止水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CN111364525A (zh) 一种膨润土防水毯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3914530B (zh) 一种斜屋面鱼鳞式混凝土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7386416A (zh) 一种地下室大块石自排水地面施工方法
CN112554628A (zh) 一种大型防裂薄壁水池及其施工方法
CN106869412B (zh) 一种防止坡屋面防水卷材及其上部结构层脱落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