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63363U - 一种微泡出水结构和出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泡出水结构和出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63363U
CN215463363U CN202121477686.5U CN202121477686U CN215463363U CN 215463363 U CN215463363 U CN 215463363U CN 202121477686 U CN202121477686 U CN 202121477686U CN 215463363 U CN215463363 U CN 2154633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outlet
water
cavity
micro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7768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孝发
林孝山
陈名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moo Kitchen and Bat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moo Kitchen and Bat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moo Kitchen and Bath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moo Kitchen and Bat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7768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633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633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633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泡出水结构和出水装置,微泡出水结构用于连接至出水件的出水端,出水端内设有过水道,出水端的外壁设有第一外螺纹;微泡出水结构包括微泡出水件;微泡出水件设有连接部、过水腔、过水孔、出水腔和气道;连接部设有与第一外螺纹螺接的第一内螺纹;过水腔连通过水道并通过过水孔连通出水腔;气道连通过水孔,并连通第一内螺纹与第一外螺纹螺接形成的缝隙。该微泡出水结构通过与出水件的螺纹连接处进气,不需要在侧壁上设置进气口,整体的结构更加简单。出水装置包括出水件和上述的微泡出水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微泡出水结构和出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泡出水结构和出水装置。
背景技术
微泡出水结构安装在出水件中,水流经过微泡出水结构过水腔与出水腔连通的小孔,流速增加导致压力下降产生负压,进而吸收气体与水流混合,能够使水流产生微气泡,微气泡的直径非常小,在清洁时能够起到深层清洁的作用;因此微泡出水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有的微泡出水结构都是从出水件出水端内过水道前端的过水口进气,因此微泡出水结构需要在侧壁上开设进气口,导致微泡出水结构整体的结构比较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从与出水件螺纹连接处进气且结构简单的微泡出水结构和包括该微泡出水结构的出水装置。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泡出水结构,其用于连接至出水件的出水端,所述出水端内设有过水道,所述出水端的外壁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微泡出水结构包括微泡出水件;所述微泡出水件设有连接部、过水腔、过水孔、出水腔和气道;所述连接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螺接的第一内螺纹;所述过水腔连通所述过水道并通过所述过水孔连通所述出水腔;所述气道连通所述过水孔,并连通所述第一内螺纹与所述第一外螺纹螺接形成的缝隙。
进一步地,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围设于所述过水腔外,并与所述第一内螺纹间形成间隙;所述气道通过所述间隙连通至所述第一内螺纹与所述第一外螺纹螺接形成的缝隙。
进一步地,所述微泡出水件包括主体和出水体;所述主体包括管状的第一本体;第一本体内设有垂直于所述第一本体轴线的隔壁,所述隔壁将所述第一本体沿出水方向分为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的腔壁上设有所述第一内螺纹;所述隔壁朝向所述第一腔的面上凸设有第一环壁,所述第一环壁内设有所述过水腔;所述过水孔包括位于所述隔壁中心的中心孔和环绕所述中心孔均布的至少两个第一孔;所述密封件套设于所述第一环壁外,且两端分别顶抵出水端端面和隔壁,所述密封件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内螺纹间形成所述间隙;所述隔壁位于所述第一环壁和所述第一内螺纹之间的位置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孔对应的第二孔,所述第二孔与所述间隙连通;所述隔壁朝向所述第二腔的面上设有分别连通对应的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的槽道;所述出水体装设于所述第二腔内,其顶端的端面顶抵所述隔壁并与所述槽道围合形成通道;所述通道与所述第二孔连通,且二者形成所述气道。
进一步地,所述通道沿径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体包括端盖、整流件、第一网状结构和第二网状结构;所述端盖的与所述第二腔的内腔壁螺接配合,其设有所述出水腔;所述整流件、第一网状结构和第二网状结构沿出水方向布设于所述出水腔内;所述整流件设有开口朝下且上小下大的锥台形槽,所述锥台形槽的槽底贯穿有与所述过水孔正对的第三孔,所述第三孔内形成气水混合腔;所述整流件和所述端盖的顶壁顶抵所述隔壁并与所述槽道围合形成所述通道;所述气水混合腔与所述通道连通;所述第一网状结构的网孔大于所述第二网状的网孔,且第一网状结构和第二网状结构之间设有第一间隔。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腔内还设有位于所述第二网状结构下方的第三网状结构,所述第三网状结构与所述第二网状结构之间设有第二间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网状结构包括至少一层第一滤网;所述第二网状结构包括至少一层第二滤网;所述第三网状结构包括第三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网状结构包括两层彼此贴靠的第一滤网;所述第二网状结构包括两层彼此贴靠的第二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网状结构还包括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所述第一滤网位于所述第二滤网的下游并位于所述第三滤网的上游,所述第一滤网分别贴靠所述第二滤网和所述第三滤网。
一种出水装置,包括出水件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微泡出水结构;
所述出水件上设有出水端。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1、微泡出水结构的连接部与出水端的外壁螺接配合固定在出水件上,过水腔与过水道连通。气道连通过水孔与第一内螺纹与第一外螺纹螺接形成的缝隙。在水流从过水腔流出过水孔流速增加产生负压,与外界产生压强差。因此,气体会从第一内螺纹与第一外螺纹螺接形成的缝隙穿过气道与流出过水孔的水流混合产生气泡水。该微泡出水结构直接从与出水件的螺纹连接处进气,无需在侧壁上开设进气口,使得整体的结构比较简单。
2、密封件围设于过水腔外,并与第一内螺纹间形成间隙,气道通过间隙连通至第一内螺纹与第一外螺纹螺接形成的缝隙;使得过水腔与过水道密封连通,且气体从第一内螺纹与第一外螺纹螺接形成的缝隙进入气道的过程中,不会与过水腔内的气体混合。
3、由于从过水道流至过水腔的水流比较紊乱,因此在中心孔周围均布第一孔,从而使流出过水腔的水流受到约束,又能保证一定的出水面积和出水流量。而且中心孔与第一孔输出的水流相互影响,使过水孔输出的水流吸气效果更好,水流也不会发生跳动,获得稳定的气泡水。
4、通道沿径向延伸,将第一孔受到中心孔水流和通道进气的影响约束在径向上,使气泡水输出更稳定。
5、从过水孔流向出水腔的水流在整流件的气体混合腔内与气体混合,防止在气水混合的过程中,水流紊乱影响气水混合的效果。当气水混合后形成的气泡水流出气水混合腔,锥台形槽的槽壁对气泡水进行导流使得气泡水能够喷射到气水混合腔下方整个区域的范围内。在整流件下方设置第一网状结构和第二网状结构,并且设置第一网状结构的网孔大于第二网状结构的网孔,这样气泡水经过两次剪切、破摔能得到更细微的出水水珠,深层清洁的效果更好。
6、第三层网状结构主要对经过第一网状结构和第二网状结构剪切后的气泡水进行整流。
7、第一网状结构设置两层第一滤网,第二网状结构设置两层第二滤网,主要的目的在于使第一网状结构各第二网状结构不易因长期受水流冲击而变形,提高网状结构的强度。
8、第三网状结构通过第三滤网起到整流的作用,并且第三层网状结构同时设置第二滤网和第一滤网,可以在整流的同时进一步固定前两级网状结构的剪切效果,提高细微水珠的比例。
9、出水装置包括出水件和上述的微泡出水结构,因此具有上述微泡出水结构的所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中微泡出水结构出水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微泡出水结构出水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主体第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主体第二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主体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中端盖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中整流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中第一间隔件、第二间隔件和第三间隔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施例中微泡出水结构出水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出水端1;第一管体11;过水道12;
微泡出水件2;
密封件3;
主体4;第一本体41;隔壁42;中心孔421;第一孔422;过水腔423;第二孔424;槽道425;凹槽426;第一腔43;第二腔44;
端盖5;第二本体51;第一凸缘52;出水腔53;第二台阶面54;第三台阶面55;
整流件6;第三本体61;锥台形槽62;气水混合腔63;
第一间隔件7a;第二间隔件7b;第三间隔件7c;
第一网状结构8;第一滤网81;
第二网状结构9;第二滤网91;
第三网状结构10;第三滤网101;
微泡出水结构1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且不应被看作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对于方位词,如使用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所以也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具体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
如图1、图2和图9所示,出水装置包括出水件和微泡出水结构100。出水件上设有出水端1。微泡出水结构100用于连接至出水件的出水端1,出水端1包括沿出水方向延伸的第一管体11,第一管体11内形成过水道12,第一管体11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外螺纹。在本实施例中,出水装置可以为出水端1装设有微泡出水结构100的各种水龙头和淋浴器等。出水件除出水端1外的其余结构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微泡出水结构100包括微泡出水件2和密封件3。微泡出水件2包括主体4和出水体。如图3至图5所示,主体4包括管状的第一本体41,第一本体41内设有垂直与第一本体41轴线的隔壁42。隔壁42将第一本体41沿出水方向分为第一腔43和第二腔44。第一腔43内侧的腔壁上设有与第一管体11的第一外螺纹适配的第一内螺纹,第一内螺纹形成所述连接部。第二腔44的内侧腔壁上设有第二内螺纹。隔壁42的中心位置贯穿有中心孔421和环绕中心孔421均布的至少两个第一孔422,第一孔422的数量为偶数。隔壁42朝向第二腔44的面上设有容置中心孔421和第一孔422的凹槽42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孔422的数量为四个。中心孔421和第一孔422共同构成过水孔,且中心孔421和第一孔422的长径比设置为不小于1.8:1。
隔壁42朝向第一腔43的面的中心位置上凸设有第一环壁,第一环壁内形成与过水道12连通的过水腔423,过水孔位于第一环壁内与过水腔423连通。隔壁42位于第一内螺纹和第一环壁之间的位置贯穿有与各第一孔422对应的第二孔424。隔壁42朝向第二腔44的面上设有沿径向延伸的槽道425,槽道425的数量与第一孔422的数量对应。槽道425一端贯穿凹槽426并指向对应的第一孔422,另一端与对应的第二孔424连通。
如图2所示,出水体包括端盖5、整流件6、第一网状结构8、第二网状结构9、第三网状结构10、第一间隔件7a、第二间隔件7b和第三间隔件7c。
如图2、图6和图9所示,端盖5包括管状的第二本体51,其下端从上至下设有第一凸缘52,第一凸缘52的顶壁形成向上的第一台阶面。第二本体51位于第一凸缘52上方的侧壁设有与第二腔44的第二内螺纹适配的第二外螺纹。第二本体51的内管壁内从上至下设有朝上的第二台阶面54和第三台阶面55,第二本体51位于顶壁与第二台阶面54之间的区域形成第三腔,第二本体51位于第二台阶面54和第三台阶面55之间的区域形成第四腔。端盖5通过第二外螺纹与第二腔44的内螺纹螺接配合,端盖5的内腔形成出水腔53,端盖5的顶壁顶抵隔壁42。第一台阶面顶抵第一本体41底端的端面。
如图2和图9所示,整流件6、第一间隔件7a、第一网状结构8、第二间隔件7b、第二网状结构9、第三间隔件7c和第三网状结构10沿出水方向依次布设于出水腔53内。因此第二间隔件7b的厚度形成所述第一网状结构8和第二网状结构9之间的第一间隔;第三间隔件7c的厚度形成第二网状结构9和第三网状结构10之间的第二间隔。第一间隔和第二间隔的距离对于气泡水中气泡形态具有较大影响,距离过低,隔层内的水汽无法充分混合,气泡水气泡不均匀。距离过大,小气泡容易组合成大气泡,降低剪切效果。因此,申请人在发现上述规律后,经过实验,将第一间隔和第二间隔设置为不小于1mm且不大于3mm。
如图7和图9所示,整流件6包括圆柱状的第三本体61,第三本体61的外径与端盖5内第三腔的内径适配。第三本体61座落于端盖5内的第二台阶面54上,且设有开口朝向第一间隔件7a且上小下大的锥台形槽62,整流件6的顶壁顶抵隔壁42。锥台形槽62的槽底贯穿正对过水孔的第三孔,第三孔内形成气水混合腔63。从过水孔流向出水腔53的水流在整流件6的气体混合腔内与气体混合,防止在气水混合的过程中,水流紊乱影响气水混合的效果。
如图2和图8所示,第一间隔件7a、第二间隔件7b和第三间隔件7c形状相同,具有一环形的第四本体和四个从第四本体的内壁径向延伸的加强筋,以提供支撑。第四本体的外径与第四腔的外径适配。第一间隔件7a、第二间隔件7b和第三间隔件7c的厚度均在1-3mm之间,本实施例中采用2mm。
如图2所示,第一网状结构8包括一层或两层第一滤网81,本实施例中采用了两层且彼此贴靠。第一滤网81的目数不低于60目,本实施例中采用100目。
如图2所示,第二网状结构9包括一层或两层的第二滤网91,本实施例中采用了两层且彼此贴靠。第二滤网91的目数应大于第一滤网81的目数,且不低于100目,本实施例中采用200目。由于第二滤网91的目数大于第一滤网81的目数,因此第一网状结构8的网孔大于第二网状结构9的网孔。
第一网状结构8设置两层第一滤网81,第二网状结构9设置两层第二滤网91,主要的目的在于使第一网状结构8和第二网状结构9不易因长期受水流冲击而变形,提高网状结构的强度。
如图2所示,第三网状结构10至少包括一层第三滤网101。第三滤网101的目数小于第一滤网81的目数,本实施例中采用60目。第三网状结构10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层第一滤网81和一层第二滤网91,第一滤网81位于第二滤网91下游并位于第三滤网101上游;且第一滤网81分别贴靠第二滤网91和第三滤网101。
本实施例中微泡出水结构100设定第一滤网81的目数为100目,第二滤网91目数为200目,第三滤网101的目数为60目,能够得到水珠粒径小于80微米的超微气泡水。此时,出水呈乳白色,持续时间可达至少60秒,且出水稳定性好,气泡丰富,能够起到深层清洁的效果。
如图2和图9所示,密封件3为环形密封圈。密封件3的内径与第一环壁的外径适配。密封件3套设于第一环壁外,以围设于过水腔423外。密封件3的两端分别顶抵出水端1第一管体11的端面和隔壁42。密封件3与内螺纹之间形成与第二孔424连通的间隙。
本实施例的微泡出水结构100的安装过程如下:
如图1至图9所示,首先将密封件3套设在第一环壁外,并使主体4内的第一内螺纹和出水端1的第一外螺纹螺接配合,在旋紧的过程中第一管体11的端面抵压密封件3顶端的端面,使得在主体4和出水端1在螺接完成后密封件3的两端分别顶抵第一管体11的端面和隔壁42,第一管体11内的过水道12通过密封件3与过水腔423连通。接着将第三网状结构10放置在端盖5的第四腔内并座落于第三台阶面55上,接着将第三间隔件7c、第二网状结构9、第二间隔件7b、第一网状结构8和第一间隔件7a依次放入端盖5的第四腔内。然后,将整流件6放置在端盖5的第三腔内并座落于第二台阶面54上,同时整流件6的底壁抵压第一间隔件7a。之后,将端盖5装入第二腔44内,安装完成。此时,微泡出水件2的过水腔423通过过水孔连通至出水腔53。端盖5的顶壁和整流件6的顶壁顶抵隔壁42并与各槽道425围合形成沿径向延伸的通道,气水混合腔63与通道连通。通道与第二孔424连通,二者共同形成气道。气道连通过水孔,并通过间隙连通至第一内螺纹和第一外螺纹螺接形成的缝隙。
本实施例的微泡出水结构100在使用过程如下:
如图1至图9所示,水流从出水端1内的过水道12流至微泡出水件2的过水腔423内,过水腔423内的水分别通过过水孔的中心孔421和第一孔422流至气水混合腔63。在水流从过水腔423流出过水孔时流速增加产生负压,与外界产生压强差。因此,气体会从第一内螺纹与第一外螺纹螺接形成的缝隙,穿过间隙和气道与流出过水孔的水流在气水混合腔63内混合产生气泡水。在吸气的过程中由于密封件3的存在,使得气体从第一内螺纹与第一外螺纹螺接形成的缝隙进入气道的过程中,不会与过水腔423内的气体混合;通道沿径向延伸,将第一孔422受到中心孔421水流和通道进气的影响约束在径向上,使气泡水输出更稳定。
锥台形槽62的槽壁对气水混合腔63内的气泡水进行导流,使得气泡水能够喷射到气水混合腔63下方整个区域的范围内。接着,气泡水经过整流件6下方设置的第一网状结构8和第二网状结构9的两次剪切、破摔得到更细微的出水水珠,深层清洁的效果更好。接着,气泡水依次经过第三网状结构10的第二滤网91和第一滤网81进一步固定前两级网状结构的剪切、破摔效果,提高细微水珠的比例。最后,气泡水经过第三网状结构10的第三滤网101进行整流后流出微泡出水结构100。该微泡出水结构100直接从与出水端1的螺纹连接处进气,无需在侧壁上开设进气口,使得整体的结构比较简单。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从过水道12流至过水腔423的水流比较紊乱,因此在中心孔421周围均布第一孔422,从而使流出过水腔423的水流受到约束,又能保证一定的出水面积和出水流量。而且中心孔421与第一孔422输出的水流相互影响,使过水孔输出的水流吸气效果更好,水流也不会发生跳动,获得稳定的气泡水。另外,第一孔422的数量为偶数个,且中心孔421和第一孔422的长径比设置为不小于1.8:1。与第一孔422的数量为奇数个相比,中心孔421在径向的两侧均存在对应的第一孔422,此时流出中心孔421的水流更加稳定。在径向上中心孔421输出的水流与两侧第一孔422输出的水流共同影响,并形成稳定的负压区,吸气效果更好,气泡水更稳定。
上述说明书和实施例的描述,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通过本实用新型或上述实施例的启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结合公知常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或现有技术,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或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其中一部分技术特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微泡出水结构,其用于连接至出水件的出水端,所述出水端内设有过水道,所述出水端的外壁设有第一外螺纹;其特征是,所述微泡出水结构包括微泡出水件;
所述微泡出水件设有连接部、过水腔、过水孔、出水腔和气道;
所述连接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螺接的第一内螺纹;
所述过水腔连通所述过水道并通过所述过水孔连通所述出水腔;
所述气道连通所述过水孔,并连通所述第一内螺纹与所述第一外螺纹螺接形成的缝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泡出水结构,其特征是,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围设于所述过水腔外,并与所述第一内螺纹间形成间隙;所述气道通过所述间隙连通至所述第一内螺纹与所述第一外螺纹螺接形成的缝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泡出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微泡出水件包括主体和出水体;所述主体包括管状的第一本体;第一本体内设有垂直于所述第一本体轴线的隔壁,所述隔壁将所述第一本体沿出水方向分为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的腔壁上设有所述第一内螺纹;
所述隔壁朝向所述第一腔的面上凸设有第一环壁,所述第一环壁内设有所述过水腔;所述过水孔包括位于所述隔壁中心的中心孔和环绕所述中心孔均布的至少两个第一孔;
所述密封件套设于所述第一环壁外,且两端分别顶抵出水端端面和隔壁,所述密封件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内螺纹间形成所述间隙;
所述隔壁位于所述第一环壁和所述第一内螺纹之间的位置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孔对应的第二孔,所述第二孔与所述间隙连通;
所述隔壁朝向所述第二腔的面上设有分别连通对应的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的槽道;
所述出水体装设于所述第二腔内,其顶端的端面顶抵所述隔壁并与所述槽道围合形成通道;所述通道与所述第二孔连通,且二者形成所述气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泡出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通道沿径向延伸。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泡出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出水体包括端盖、整流件、第一网状结构和第二网状结构;
所述端盖的与所述第二腔的内腔壁螺接配合,其设有所述出水腔;
所述整流件、第一网状结构和第二网状结构沿出水方向布设于所述出水腔内;
所述整流件设有开口朝下且上小下大的锥台形槽,所述锥台形槽的槽底贯穿有与所述过水孔正对的第三孔,所述第三孔内形成气水混合腔;所述整流件和所述端盖的顶壁顶抵所述隔壁并与所述槽道围合形成所述通道;所述气水混合腔与所述通道连通;
所述第一网状结构的网孔大于所述第二网状的网孔,且第一网状结构和第二网状结构之间设有第一间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泡出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出水腔内还设有位于所述第二网状结构下方的第三网状结构,所述第三网状结构与所述第二网状结构之间设有第二间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微泡出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网状结构包括至少一层第一滤网;
所述第二网状结构包括至少一层第二滤网;
所述第三网状结构包括第三滤网。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微泡出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网状结构包括两层彼此贴靠的第一滤网;
所述第二网状结构包括两层彼此贴靠的第二滤网。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微泡出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三网状结构还包括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
所述第一滤网位于所述第二滤网的下游并位于所述第三滤网的上游,所述第一滤网分别贴靠所述第二滤网和所述第三滤网。
10.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出水件和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微泡出水结构;
所述出水件上设有出水端。
CN202121477686.5U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微泡出水结构和出水装置 Active CN2154633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77686.5U CN215463363U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微泡出水结构和出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77686.5U CN215463363U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微泡出水结构和出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63363U true CN215463363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23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77686.5U Active CN215463363U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微泡出水结构和出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633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47858B (zh) 气泡发生机构以及带气泡发生机构的喷头
US10260219B2 (en) Jet regulator with impingement surface and annular wall
WO2001036105A1 (fr) Tuyere produisant des micro-bulles et dispositif d'application
US11148105B2 (en) Microbubble generation device
JP4369993B1 (ja) 節水コマ
WO2014057660A1 (ja) シャワーヘッド
CN108543430B (zh) 出水装置
TWM560276U (zh) 微納米氣泡淋浴花灑
KR101237119B1 (ko) 마이크로 버블 발생기를 포함하는 샤워기
JP2011115745A (ja) 気泡発生管
CN215463363U (zh) 一种微泡出水结构和出水装置
CN215166173U (zh) 一种微气泡起泡器
CN112177107A (zh) 一种出水装置
CN103221618B (zh) 泡沫水产生栓
CN109731495A (zh) 一种螺旋式微气泡产生器
CN212791473U (zh) 出水装置
CN205868041U (zh) 微气泡发生装置
CN215784179U (zh) 花洒组件
CN208574491U (zh) 出水装置
CN214262393U (zh) 一种微泡出水装置
US9974709B2 (en) Nozzles
CN215610617U (zh) 微气泡发生装置
WO2020048179A1 (zh) 一种分水器
CN218609942U (zh) 一种气液混流雾化喷嘴及气液混流雾化喷淋头
CN212129336U (zh) 气泡发生装置和具有其的水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