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66173U - 一种微气泡起泡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气泡起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66173U
CN215166173U CN202120644384.6U CN202120644384U CN215166173U CN 215166173 U CN215166173 U CN 215166173U CN 202120644384 U CN202120644384 U CN 202120644384U CN 215166173 U CN215166173 U CN 2151661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p cover
side wall
mixing space
microbubble
stainless st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4438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游文昌
欧阳家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Jushitiany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Jushitian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Jushitiany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Jushitianyuan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661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661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气泡起泡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形成有一螺接部,且所述外壳内形成有至少一内卡肋;顶盖,所述顶盖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限位于所述内卡肋上,所述顶盖上形成有至少一入水孔,所述顶盖往下延伸有一侧壁且在所述侧壁内形成有一混合空间,所述侧壁上形成有至少一进气孔,所述混合空间内设置有扩散件、至少一间隔环和至少一不锈钢网组;底盖,所述底盖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其设置于所述侧壁的底部。该微气泡起泡器组装于水龙头出水处,水龙头的水流通过该微气泡起泡器后可产生具有微气泡的液体供使用者使用,进而达到组装方便且可省去加工步骤和避免漏水和出水不顺问题的产生。

Description

一种微气泡起泡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气泡产生装置,特别是一种能够节省加工步骤且可避免漏水和出水不顺的微气泡起泡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市面上的水龙头或莲蓬头是直接以水流方式出水,但其出水方式无法有效控制其水量,因此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并且随着对生活品质的要求的提高,健康与用水品质也是人们注重的环节之一,尤其对于淋浴和蔬果清洗等等,因此现今有多种微气泡产生装置的产品,其主要就是将空气引入微气泡产生装置内进而与水混合而产生气泡,让水龙头或莲蓬头的出水因微小气泡而将毛细孔或蔬果的脏污带走;但现在主要的微气泡产生装置都需要在装置外壳上穿通让空气进气的孔洞,由于开设孔洞除了会影响装置的外观外,更有可能造成漏水或出水不顺的问题产生。
因此,如何对上述问题加以改进,也是申请人所欲解决的技术困难点之所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省去加工步骤且可避免漏水和出水不顺的微气泡起泡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微气泡起泡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形成有一螺接部,且所述外壳内形成有至少一内卡肋;顶盖,所述顶盖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限位于所述内卡肋上,所述顶盖上形成有至少一入水孔,所述顶盖往下延伸有一侧壁且在所述侧壁内形成有一混合空间,所述侧壁上形成有至少一进气孔,所述混合空间内设置有扩散件、至少一间隔环和至少一不锈钢网组;底盖,所述底盖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其设置于所述侧壁的底部。
较佳的,所述外壳内壁与所述侧壁间形成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连通所述进气孔,所述进气孔连通所述混合空间。
较佳的,所述入水孔连通所述混合空间。
较佳的,所述底盖内形成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混合空间。
较佳的,所述扩散件上形成有复数扩散通道。
较佳的,所述间隔环内形成有间隔通道,所述间隔通道连通所述扩散通道。
较佳的,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混合空间内,所述隔板上形成有至少一凸肋。
较佳的,所述顶盖内形成有至少一组槽,所述组槽与所述凸肋相互配合连接。
较佳的,所述隔板外周为内缩倾斜样态,所述隔板外周与所述顶盖间的通道与所述进气孔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微气泡起泡器组装方便,无需在外壳上穿孔,省去加工步骤,美观性强,同时,该微气泡起泡器能够避免漏水和出水不顺问题,十分人性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微气泡起泡器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微气泡起泡器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微气泡起泡器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微气泡起泡器第一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微气泡起泡器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微气泡起泡器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微气泡起泡器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微气泡起泡器第二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微气泡起泡器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1-微气泡起泡器;2-外壳;21-螺接部;22-内卡肋;3-顶盖;31-入水孔;32-侧壁;33-混合空间;34-进气孔;35-扩散件;351-扩散通道;36-间隔环;361-间隔通道;37-不锈钢网组;38-导流通道;39-组槽;4-底盖;41-出水口;5-隔板;51-凸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后等,仅是用来参考附加图示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而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再者,在以下各个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将采用相同或相似的元件标号。
参照附图1至附图3,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微气泡起泡器的立体图、立体分解图和剖视图,其中,所述微气泡起泡器1包括有外壳2,顶盖3和底盖4。
其中,该外壳2顶部形成有至少一螺接部21,该螺接部21在本实施例中是以外螺纹的实施方式实施,但该螺接部21也可为内螺纹,且该外壳2内邻近顶部位置处形成有内卡肋22。
其中,该顶盖3设置于所述外壳2内,且该顶盖3组设于该内卡肋22上,使该顶盖3可限位于该外壳2内,同时,该顶盖3上形成有至少一入水孔31,且该顶盖3向下延伸有一侧壁32,并且该顶盖3于侧壁32间形成有一混合空间33,该混合空间33连通所述入水孔31,且于该侧壁32上形成有至少一进气孔34,该进气孔34连通所述混合空间33;该顶盖3内设置有一扩散件35,至少一间隔环36,以及至少一不锈钢网组37,该扩散件35、该间隔环36和该不锈钢网组37相对设置于所述混合空间33内,具体到本实施例中,该扩散件35、该间隔环36和该不锈钢网组37的配置模式为:该混合空间33顶部先设置有所述不锈钢网组37,该不锈钢网组37由单一片不锈钢网所组成,而该不锈钢网组37下方设置有所述扩散件35,该扩散件35内部形成有复数扩散通道351,且该扩散件35下方设置有另一不锈钢网组37,该不锈钢网组37由单一片不锈钢网所组成;该不锈钢网组37下方设置有所述间隔环36,该间隔环36内部形成有一间隔通道361,该间隔通道361透过不锈钢网组37连通所述扩散通道351;此外,该间隔环36下方设置有另一不锈钢网组37,该不锈钢网组37由两片不锈钢网所组成,且该不锈钢网组37下方设置有另一间隔环36,该间隔环36下方设置有另一不锈钢网组37,该不锈钢网组37由四片不锈钢网所组成;该顶盖3设置于所述外壳2内且其侧壁32与该外壳2内壁之间形成有一导流通道38,该导流通道38连通所述进气孔34。
其中,该底盖4设置于所述外壳2内,且该底盖4相对组设于该顶盖3的侧壁32底部,同时,上述由四片不锈钢网所组成的不锈钢网组37相对组设于该底盖4上,且该底盖4内形成有一出水口41,该出水口41连通所述混合空间33且透过不锈钢网组37连通所述间隔通道361和扩散通道351。
紧接着,同时参照前述附图和附图4所示,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微气泡起泡器的实施示意图,其中,该微气泡起泡器1使用时,通过上述可为外螺纹或内螺纹的螺接部21连接于水龙头的出水口上,水龙头的水流可由入水孔31进入混合空间33内,此时,微气泡起泡器1外的空气则引入至导流通道38内,而其导流通道38内的空气则送往进气孔34且由进气孔34进入混合空间33内,以使该混合空间33内的水和空气产生文氏效应而相互混合产生具有空气气泡的液体,之后具有空气气泡的液体再送往最顶层的不锈钢网组37,该最顶层的不锈钢网组37再使液体内的空气气泡分裂且送往扩散件35的扩散通道351,以使其具有空气气泡的液体平均分散送往下一层的不锈钢网组37且由不锈钢网组37再使液体内的空气气泡分裂,之后在送至第一层的间隔通道361内,其间隔通道361内的具有空气气泡的液体再往下一层的不锈钢网组37和下一层的间隔通道361,最后送往底盖4的出水口41出水,以使出水口41的出水为具有微气泡的液体供使用者使用,进而达到组装方便且可省去加工步骤和避免漏水及出水不顺的问题的功效。
参照附图5至附图7,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微气泡起泡器的第二实施例的图示,其中,所述微气泡起泡器1还包括有一隔板5,该隔板5设置于所述混合空间33内,且该隔板5上形成有至少一凸肋51,同时,该顶盖3内形成有至少一组槽39,该组槽39与该凸肋51相互配合连接,使该隔板5可固定设置于该顶盖3底部,此外,该隔板5外周围以内缩倾斜方式成形,以使该隔板5外周围与该顶盖3间的通道可连通至进气孔34,其隔板5与该顶盖3间也形成有空气通道连通所述进气孔34,此外,该顶层的不锈钢网组37顶部是贴附隔板5的底部设置的。
参照附图8,其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微气泡起泡器的实施示意图。其中,该微气泡起泡器1使用时,可通过所述螺接部21连接于水龙头出水口上,该水龙头的水流可由入水孔31进入混合空间33内,此时,微气泡起泡器1外的空气则引入至导流通道38内,导流通道38内的空气则送往进气孔34且通过隔板5与顶盖3间的空气通道进入混合空间33内且送往入水孔31位置处,以使该混合空间33内的水和空气可透过其细小的空气通道产生文氏效应而相互混合且产生具有空气气泡的液体,其具有空气气泡的液体再送往最顶层的不锈钢网组37,该最顶层的不锈钢网组37再使液体内的空气气泡分裂且送往扩散件35的扩散通道351,以使其具有空气气泡的液体平均分散送往下一层的不锈钢网组37且由不锈钢网组37再使液体内的空气气泡分裂,之后送至第一层的间隔通道361内,该间隔通道361内的具有空气气泡的液体再往下一层的不锈钢网组37和下一层的间隔通道361,最后送往底盖4的出水口41出水,以使出水口41的出水为具有微气泡的液体而供使用者使用,进而达到组装方便且省去加工步骤以及避免漏水和出水不顺问题的功效。
参照附图9,其为本实用新型微气泡起泡器的第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该顶盖3设置于所述外壳2内,该顶盖3内设置有所述扩散件35、所述间隔环36和所述不锈钢网组37,而该扩散件35、该间隔环36和该不锈钢网组37的配置模式为:该混合空间33顶部先设置有所述不锈钢网组37,该不锈钢网组37由单一片不锈钢网所组成,该不锈钢网组37的下方设置有所述扩散件35,该扩散件35下方设置有另一不锈钢网组37,该不锈钢网组37由两片不锈钢网所组成,该不锈钢网组37下方设置有所述间隔环36,该间隔环36下方设置有另一不锈钢网组37,该不锈钢网组37由五片不锈钢网所组成,且其中该扩散件35、该间隔环36和该不锈钢网组37的配置模式可依照需求配置,但不以此为限。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微气泡起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形成有一螺接部,且所述外壳内形成有至少一内卡肋;
顶盖,所述顶盖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限位于所述内卡肋上,所述顶盖上形成有至少一入水孔,所述顶盖往下延伸有一侧壁且在所述侧壁内形成有一混合空间,所述侧壁上形成有至少一进气孔,所述混合空间内设置有扩散件、至少一间隔环和至少一不锈钢网组;
底盖,所述底盖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其设置于所述侧壁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气泡起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壁与所述侧壁间形成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连通所述进气孔,所述进气孔连通所述混合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气泡起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孔连通所述混合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气泡起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内形成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混合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气泡起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件上形成有复数扩散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气泡起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环内形成有间隔通道,所述间隔通道连通所述扩散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气泡起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混合空间内,所述隔板上形成有至少一凸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微气泡起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内形成有至少一组槽,所述组槽与所述凸肋相互配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微气泡起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外周为内缩倾斜样态,所述隔板外周与所述顶盖间的通道与所述进气孔连通。
CN202120644384.6U 2021-01-28 2021-03-30 一种微气泡起泡器 Active CN21516617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1057 2021-01-28
TW110201057U TWM614629U (zh) 2021-01-28 2021-01-28 微氣泡起泡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66173U true CN215166173U (zh) 2021-12-14

Family

ID=77912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44384.6U Active CN215166173U (zh) 2021-01-28 2021-03-30 一种微气泡起泡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66173U (zh)
TW (1) TWM61462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75724A (zh) * 2021-12-22 2022-04-22 徐州市红日生态园有限公司 一种一次性育树盆
WO2023231786A1 (zh) * 2022-06-02 2023-12-07 厦门松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气泡起泡器及出水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75724A (zh) * 2021-12-22 2022-04-22 徐州市红日生态园有限公司 一种一次性育树盆
CN114375724B (zh) * 2021-12-22 2023-08-08 徐州市红日生态园有限公司 一种一次性育树盆
WO2023231786A1 (zh) * 2022-06-02 2023-12-07 厦门松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气泡起泡器及出水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14629U (zh) 2021-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166173U (zh) 一种微气泡起泡器
WO2019109534A1 (zh) 微气泡产生器
JP2012082591A (ja) シャワーヘッド
TWM552842U (zh) 微氣泡產生器
US9004380B2 (en) Shower head
CN210386244U (zh) 可切换出水模式的花洒
CN214262379U (zh) 一种微气泡花洒
CN218360020U (zh) 一种微气泡水发生装置
US3067953A (en) Water aerator
CN214595655U (zh) 一种微气泡淋浴器
CN215784179U (zh) 花洒组件
CN111167327A (zh) 一种气泡水产生装置
CN114769017A (zh) 一种具有多级加速的微气泡装置以及出水器
CN214287608U (zh) 一种微气泡发生装置
CN211636050U (zh) 一种气泡水产生装置
CN206622228U (zh) 一种花洒吸气结构
CN220600565U (zh) 一种两功能的出水头及水龙头
CN214002666U (zh) 一种感应集成式发泡装置
CN220394753U (zh) 一种出水装置和起泡器
CN111255025A (zh) 可切换出水水花的自清洁起泡器
CN201791616U (zh) 一种用于卫浴领域的富气喷溅组件
CN216779135U (zh) 一种产生微气泡的出水组件
CN214287609U (zh) 一种多功能起泡装置
US11433407B2 (en) Device for generating water with air bubbles
CN214104270U (zh) 一种皂液发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