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52434U - 一种通信基站馈线窗的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基站馈线窗的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52434U
CN215452434U CN202122370537.5U CN202122370537U CN215452434U CN 215452434 U CN215452434 U CN 215452434U CN 202122370537 U CN202122370537 U CN 202122370537U CN 215452434 U CN215452434 U CN 2154524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threading
mounting plate
mounting
feeder wind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7053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su Zhongda Hengwe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37053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524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524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524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curing Of Glass Pan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信基站馈线窗的安装结构,包括墙板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于所述墙板背部,所述安装板中部设置有多组穿线组件,且所述墙板中部设置有容纳所述穿线组件的预装孔;所述安装板背侧四边均设置有卡槽,所述墙板背部四边均设置有转动座,该转动座内侧后方设置有L形卡块,所述转动座中部设置有支撑卡块转动的转轴。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基站墙板内侧设置四组同步卡紧馈线窗安装板的卡块,利用扭簧顶紧卡块于卡槽内部,在拆除时直接按压同步框即可将四组卡块同步从卡槽内转动脱出,提高馈线窗拆装速度,使用便捷,且无需在墙板上打孔,保证基站正常防水密封效果,使用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基站馈线窗的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基站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信基站馈线窗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馈线窗安装在无线基站外墙上,用以引导馈线密封穿过基站外墙,需要具有耐酸、抗氧化、不生锈等特点,馈线窗采用优质不锈钢或铝合金材料,可避免生锈及保证高机械强度,固定馈线的密封件采用抗高、低温变形、抗老化能力强的优质橡胶材料,馈线窗是通信基站上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目前所使用的馈线窗需要使用膨胀螺丝固定到基站墙板上,安装时需要对外墙打孔,而大多数基站墙板均为彩钢板结构,打孔后墙板原有外部防水涂层遭到破坏,造成基站防水、密封效果降低,且拆装均较为繁琐,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通信基站馈线窗的安装结构,在基站墙板内侧设置四组同步卡紧馈线窗安装板的卡块,利用扭簧顶紧卡块于卡槽内部,在拆除时直接按压同步框即可将四组卡块同步从卡槽内转动脱出,提高馈线窗拆装速度,使用便捷,且无需在墙板上打孔,保证基站正常防水密封效果,使用便捷,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通信基站馈线窗的安装结构,包括墙板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于所述墙板背部,所述安装板中部设置有多组穿线组件,且所述墙板中部设置有容纳所述穿线组件的预装孔;
所述安装板背侧四边均设置有卡槽,所述墙板背部四边均设置有转动座,该转动座内侧后方设置有L形卡块,所述转动座中部设置有支撑卡块转动的转轴,所述转轴外侧套设有顶紧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槽相卡接的扭簧,所述卡块中部贯穿有约束槽,所述约束槽靠近所述墙板一侧向贴近所述安装板方向倾斜,且四组所述卡块的所述约束槽内贯穿有同一组矩形同步框。
采用上述一种通信基站馈线窗的安装结构,需要将作为馈线窗的安装板固定于基站的墙板上时,在基站内部将安装板抵紧到四组卡块中部,并向靠近预装孔方向推动安装板,利用安装板外侧边沿同步向外顶推四组卡块,以将四组卡块同步向外顶紧转动,所述安装板受力推送到贴紧墙板位置,多组穿线组件均伸入墙板的预装孔内,同时扭簧顶推卡块复位,以将卡块卡入安装板的卡槽内,同时利用导向柱伸入导向孔内,对安装板的移动方向进行限制,利用卡块保持安装板处于锁定状态,完成馈线窗的安装过程;需要将安装板以及多组穿线组件从墙板上拆下时,向靠近墙板方向推动同步框,以利用贯穿倾斜状态约束槽的同步框顶推多组卡块同步向外转动撑开,以将安装板外侧四边的锁定结构同步快速拆除,实现馈线窗的拆下过程。
作为优选,所述扭簧一端抵紧于所述墙板背侧,且所述扭簧另一端抵紧于所述卡块远离所述安装板一侧。
作为优选,所述预装孔外侧四角的所述墙板背部均纵向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安装板上对应设置有四组间隙配合所述导向柱的导向孔。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板正面设置有矩形方框状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为橡胶材质,所述密封条伸入所述预装孔内部且与该预装孔内侧壁相抵紧。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板中部设置有多组容纳所述穿线组件的限位孔,所述穿线组件包括纵向贯穿所述限位孔的穿线筒,所述穿线筒为橡胶材质,且所述穿线筒正面一端凸出所述墙板。
作为优选,所述穿线筒中部外侧固定有钢环,所述钢环与所述限位孔螺纹配合,所述穿线筒背部一端外侧设置有圆环状旋钮,且所述穿线筒正面端部外侧设置有抱箍。
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基站墙板内侧设置四组同步卡紧馈线窗安装板的卡块,利用扭簧顶紧卡块于卡槽内部,在拆除时直接按压同步框即可将四组卡块同步从卡槽内转动脱出,提高馈线窗拆装速度,使用便捷,且无需在墙板上打孔,保证基站正常防水密封效果,使用便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背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墙板背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处结构放大图;
图6是图4的B处结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安装板背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安装板与穿线组件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墙板;101、预装孔;102、转动座;103、转轴;104、扭簧;105、卡块;105a、约束槽;106、导向柱;2、安装板;201、密封条;202、卡槽;203、导向孔;204、限位孔;3、穿线组件;301、穿线筒;302、钢环;303、旋钮;304、抱箍;4、同步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信基站馈线窗的安装结构,包括墙板1和安装板2,安装板2设置于墙板1背部,安装板2中部设置有多组穿线组件3,且墙板1中部设置有容纳穿线组件3的预装孔101;
安装板2背侧四边均设置有卡槽202,墙板1背部四边均设置有转动座102,该转动座102内侧后方设置有L形卡块105,转动座102中部设置有支撑卡块105转动的转轴103,转轴103外侧套设有顶紧卡块105与卡槽202相卡接的扭簧104,卡块105中部贯穿有约束槽105a,约束槽105a靠近墙板1一侧向贴近安装板2方向倾斜,且四组卡块105的约束槽105a内贯穿有同一组矩形同步框4,从而在向墙板1方向按压同步框4时,可利用穿过约束槽105a的同步框4支撑顶推多组卡块105同步向外翻转,以实现四组卡块105的同步开启动作,进而提高墙板1上安装板2的拆装便捷性。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扭簧104一端抵紧于墙板1背侧,且扭簧104另一端抵紧于卡块105远离安装板2一侧,预装孔101外侧四角的墙板1背部均纵向设置有导向柱106,安装板2上对应设置有四组间隙配合导向柱106的导向孔203,安装板2正面设置有矩形方框状密封条201,密封条201为橡胶材质,密封条201伸入预装孔101内部且与该预装孔101内侧壁相抵紧;
安装板2中部设置有多组容纳穿线组件3的限位孔204,穿线组件3包括纵向贯穿限位孔204的穿线筒301,穿线筒301为橡胶材质,且穿线筒301正面一端凸出墙板1,穿线筒301中部外侧固定有钢环302,钢环302与限位孔204螺纹配合,穿线筒301背部一端外侧设置有圆环状旋钮303,且穿线筒301正面端部外侧设置有抱箍304,馈线穿过穿线筒301以伸出基站,将穿线组件3通过钢环302与限位孔204螺纹配合,从而便于根据需要拆除更换不同尺寸内径的穿线筒301配件,以适配不同尺寸的线缆穿出使用,同时利用抱箍304增加橡胶材质的穿线筒301与内部贯穿馈线的抵紧密封效果,提高穿线位置的密封防水性。
采用上述结构,需要将作为馈线窗的安装板2固定于基站的墙板1上时,在基站内部将安装板2抵紧到四组卡块105中部,并向靠近预装孔101方向推动安装板2,利用安装板2外侧边沿同步向外顶推四组卡块105,以将四组卡块105同步向外顶紧转动,安装板2受力推送到贴紧墙板1位置,多组穿线组件3均伸入墙板1的预装孔101内,同时扭簧104顶推卡块105复位,以将卡块105卡入安装板2的卡槽202内,同时利用导向柱106伸入导向孔203内,对安装板2的移动方向进行限制,利用卡块105保持安装板2处于锁定状态,完成馈线窗的安装过程;需要将安装板2以及多组穿线组件3从墙板1上拆下时,向靠近墙板1方向推动同步框4,以利用贯穿倾斜状态约束槽105a的同步框4顶推多组卡块105同步向外转动撑开,以将安装板2外侧四边的锁定结构同步快速拆除,实现馈线窗的拆下过程;
通过在基站墙板1内侧设置四组同步卡紧馈线窗安装板2的卡块105,利用扭簧104顶紧卡块105于卡槽202内部,在拆除时直接按压同步框4即可将四组卡块105同步从卡槽202内转动脱出,提高馈线窗拆装速度,使用便捷,且无需在墙板1上打孔,保证基站正常防水密封效果,使用便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通信基站馈线窗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墙板(1)和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设置于所述墙板(1)背部,所述安装板(2)中部设置有多组穿线组件(3),且所述墙板(1)中部设置有容纳所述穿线组件(3)的预装孔(101);
所述安装板(2)背侧四边均设置有卡槽(202),所述墙板(1)背部四边均设置有转动座(102),该转动座(102)内侧后方设置有L形卡块(105),所述转动座(102)中部设置有支撑卡块(105)转动的转轴(103),所述转轴(103)外侧套设有顶紧所述卡块(105)与所述卡槽(202)相卡接的扭簧(104),所述卡块(105)中部贯穿有约束槽(105a),所述约束槽(105a)靠近所述墙板(1)一侧向贴近所述安装板(2)方向倾斜,且四组所述卡块(105)的所述约束槽(105a)内贯穿有同一组矩形同步框(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通信基站馈线窗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104)一端抵紧于所述墙板(1)背侧,且所述扭簧(104)另一端抵紧于所述卡块(105)远离所述安装板(2)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通信基站馈线窗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装孔(101)外侧四角的所述墙板(1)背部均纵向设置有导向柱(106),所述安装板(2)上对应设置有四组间隙配合所述导向柱(106)的导向孔(2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通信基站馈线窗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正面设置有矩形方框状密封条(201),所述密封条(201)为橡胶材质,所述密封条(201)伸入所述预装孔(101)内部且与该预装孔(101)内侧壁相抵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通信基站馈线窗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中部设置有多组容纳所述穿线组件(3)的限位孔(204),所述穿线组件(3)包括纵向贯穿所述限位孔(204)的穿线筒(301),所述穿线筒(301)为橡胶材质,且所述穿线筒(301)正面一端凸出所述墙板(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通信基站馈线窗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筒(301)中部外侧固定有钢环(302),所述钢环(302)与所述限位孔(204)螺纹配合,所述穿线筒(301)背部一端外侧设置有圆环状旋钮(303),且所述穿线筒(301)正面端部外侧设置有抱箍(304)。
CN202122370537.5U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通信基站馈线窗的安装结构 Active CN2154524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70537.5U CN215452434U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通信基站馈线窗的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70537.5U CN215452434U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通信基站馈线窗的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52434U true CN215452434U (zh) 2022-01-07

Family

ID=79700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70537.5U Active CN215452434U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通信基站馈线窗的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524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31446U (zh) 一种活动连接角码
CN215452434U (zh) 一种通信基站馈线窗的安装结构
CN105790683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固定压块
CN209946436U (zh) 一种防拆式led光源模组
CN106808185B (zh) 一种复合变速箱夹取翻转机构
CN205509946U (zh) 光伏组件内压式安装装置
CN210693101U (zh) 一种柜门锁紧稳固的低压电柜
CN212086825U (zh) 一种网络安全防震隔离装置
CN207314601U (zh) 幕墙安装结构
CN106979864B (zh) 金属屋面检测用试件框架
CN218503935U (zh) 夹具装置
CN210897883U (zh) 一种tl通信接线模块
CN219866222U (zh) 一种便于稳固安装的铁制密封板
CN214384113U (zh) 一种环保防爆门
CN218054821U (zh) 一种汽车前门内护板
CN218070846U (zh) 一种风力发电用电缆固定结构
CN217977365U (zh) 一种快拆式机械密封圈
CN218597940U (zh) 一种执手及门窗
CN217292198U (zh) 一种水电机组蝴蝶阀活门密封更换装置
CN217347968U (zh) 一种一体式后门立柱铰链加强件
CN213959993U (zh) 一种屋面太阳能电池板安装支架
CN210567117U (zh) 旋转式模块固定支架结构
CN215398184U (zh) 一种组合仪表安装固定机构、组合仪表与汽车
CN217633285U (zh) 一种免螺丝家具连接件
CN108422166B (zh) 一种应用于发动机生产工艺中同步装配输送生产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08

Address after: No. 464-1, Fourth Community, Jiangjiaying Village, Dingyuan Town, Yuzhong County, Lanzhou City, Gansu Province, 730000

Patentee after: Gansu Zhongda HENGWE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5041 No. 30, Dongxia Road, Jinping District, Shant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ang Chu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