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37742U - 内塞组件和定量分配容器 - Google Patents

内塞组件和定量分配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37742U
CN215437742U CN202121505927.2U CN202121505927U CN215437742U CN 215437742 U CN215437742 U CN 215437742U CN 202121505927 U CN202121505927 U CN 202121505927U CN 215437742 U CN215437742 U CN 2154377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plug
container
inner plug
use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0592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平
龚尚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seid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seid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seido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seid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0592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377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377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377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内塞组件和定量分配容器。内塞组件包括内塞和盖,内塞能从容器内获取体积不超过单次最大取用量的容纳物,盖用于套设在容器外,内塞呈杯状,内塞的周壁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开口,内塞的一个轴向端部形成有第二开口,内塞在第二开口处与盖能拆卸地连接,内塞能跟随盖相对于容器移动至第一使用位置和第二使用位置,在第一使用位置,第一开口至少部分地敞开,容器内的容纳物能从第一开口进入内塞,在第二使用位置,第一开口被完全遮挡,内塞内的容纳物不能从第一开口离开内塞。根据本申请的内塞组件结构简单且能获取确定体积的容纳物,并且能适应于多种不同性质的容纳物。根据本申请的定量分配容器具有同样的优点。

Description

内塞组件和定量分配容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容器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定量分配容器和能起到定量分配作用的内塞组件。
背景技术
以护肤品或化妆品为例,其一般需要定量取用,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泵结构来实现对类似溶液的定量取用。
定量取用泵一方面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另一方面,部分溶液并不适用于泵送装置,例如,含有粉末的化妆水容易堵塞泵头。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或至少减轻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内塞组件和定量分配容器。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内塞组件,其用于设置在容器的开口处,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塞组件包括内塞和盖,所述内塞用于嵌设在所述容器内、并能从所述容器内获取体积不超过单次最大取用量的容纳物,所述盖用于套设在所述容器外、并能封闭所述开口,
所述内塞呈杯状,所述内塞的周壁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开口,所述内塞的一个轴向端部形成有第二开口,
所述内塞在所述第二开口处与所述盖能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容器的轴向上,所述内塞能跟随所述盖相对于所述容器移动至第一使用位置和第二使用位置,
在所述第一使用位置,所述第一开口至少部分地敞开,所述容器内的容纳物能从所述第一开口进入所述内塞,
在所述第二使用位置,所述第一开口被完全遮挡,所述内塞内的所述容纳物不能从所述第一开口离开所述内塞。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塞组件还包括管状的限位器,所述限位器用于至少部分地嵌设在所述容器的所述开口的内周,所述内塞嵌设在所述限位器的内周,
所述限位器的内周壁形成有向径向内侧凸出的限位凸,所述限位凸用于在所述第一使用位置和所述第二使用位置对所述内塞在所述轴向上的运动限位,
在所述第二使用位置,所述第一开口被所述限位凸完全遮挡。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塞的外周壁形成有向径向外侧凸出的上凸缘和下凸缘,
所述限位凸包括在所述轴向上间隔开的上止面和下止面,
在所述轴向上,所述限位凸嵌设在所述上凸缘和所述下凸缘之间,所述上止面和所述下止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内塞的所述上凸缘和所述下凸缘之间的距离,
在所述第一使用位置,所述上凸缘抵靠到所述上止面,在所述第二使用位置,所述下凸缘抵靠到所述下止面。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器包括主体和翻边,
所述翻边位于所述主体的外周且与所述主体的一个轴向端部相连,所述主体和所述翻边之间形成环形的卡槽,所述卡槽用于使所述容器在所述开口处的边缘嵌入。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塞的外周壁形成有向径向外侧凸出的上密封凸环和下密封凸环,在所述轴向上,所述上密封凸环和所述下密封凸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两侧,
在所述第二使用位置,所述上密封凸环和所述下密封凸环均与所述限位器的内壁过盈配合。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盖的内部的端壁形成有内连接部,所述内塞在所述第二开口处与所述内连接部能拆卸地连接,
在所述内塞与所述内连接部相连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开口被完全遮挡。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内连接部包括在所述轴向上向所述内塞凸出的环形的内环和外环,所述内环用于过盈配合地嵌设在所述内塞的内周,所述外环用于过盈配合地套设在所述内塞的外周。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轴向上,所述内环的长度大于所述外环的长度。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环的外周壁形成有向径向外侧凸出的环形的内环外凸缘,
所述内塞的内周壁形成有向径向内侧凸出的内凸缘,
在所述内塞与所述盖拆装的过程中,所述内环外凸缘和所述内凸缘能以弹性变形的方式在所述轴向上穿越彼此。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塞组件还包括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嵌设在所述外环和所述盖的周壁之间。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塞的内周壁在所述第二开口处形成喇叭状,在所述轴向上,越向所述内塞的外部去,所述内周壁的径向尺寸越大。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定量分配容器,其中,包括容器和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内塞组件,所述容器形成有所述开口。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容器包括身体部和颈部,所述开口形成于所述颈部的远离所述身体部的轴向端部,所述身体部的内径大于所述颈部的内径,
在所述内塞相对于所述容器移动至第一使用位置时,在所述轴向上,所述第一开口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身体部。
根据本申请的内塞组件结构简单且能获取确定体积的容纳物,并且能适应于多种不同性质的容纳物。根据本申请的定量分配容器具有同样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盛有溶液的定量分配容器的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定量分配容器的分解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内塞组件的盖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内塞组件的限位器的示意图。
图5和图6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内塞组件的内塞在两个不同位置的剖视图。
图7至图10是使用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定量分配容器获取定量溶液的过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b容器;bb身体部;bn颈部;b1开口;
c内塞组件;10内塞;11第一开口;12第二开口;101上凸缘;102下凸缘;103上密封凸环;104下密封凸环;105内凸缘;S储液部;
20限位器;20m主体;20f翻边;20g卡槽;21限位凸;21u上止面;21d下止面;
30盖;31内连接部;311内环;311a内环外凸缘;312外环;31g槽;40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应当理解,这些具体的说明仅用于示教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施本申请,而不用于穷举本申请的所有可行的方式,也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参照图1至图10,以液体的分配为例,介绍根据本申请的内塞组件和定量分配容器。
除非特别说明,参照图1,A表示内塞组件的轴向,该轴向A与定量分配容器中的通常为柱形的容器b的轴向一致;R表示内塞组件的径向,该径向R与定量分配容器中的通常为柱形的容器b的径向一致。
若非特殊说明,本申请以图中所示的上下关系来说明各部件的位置关系。应当理解,该上下关系并不是绝对的,随着产品应用场景和工作姿态的不同,部件对应的空间方位可以相应地变化。
参照图1和图2,根据本申请的定量分配容器包括容器b和内塞组件c,其中,内塞组件c包括内塞10、限位器20、盖30和密封圈40。
容器b呈瓶状,其包括身体部bb和颈部bn。颈部bn在身体部bb的上方与身体部bb相连。颈部bn的端部形成开口b1。可选地,颈部bn的内径小于身体部bb的内径。
应当理解,虽然本文使用“内径”和“径向”等表述,但是颈部bn和身体部bb,特别是身体部bb,不必须为圆筒形。
内塞组件c与容器b的颈部bn相连。盖30套设在颈部bn的外周以封闭开口b1。在本实施方式中,盖30与颈部bn螺纹连接。内塞10和限位器20均嵌设在颈部bn的内周侧,这里,并不排除内塞10和限位器20的一部分,特别是限位器20的一部分位于颈部bn外和/或颈部bn的外周侧。在轴向A上,限位器20与颈部bn不能相对移动,内塞10能够相对于颈部bn在一定的范围内活动。
首先,参照图1至图3介绍盖30。
盖30的内周壁形成有与颈部bn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盖30内部的端壁形成内连接部31,内连接部31用于连接下述的内塞10。可选地,内连接部31包括同心设置的环形的内环311和外环312,内环311和外环312均在轴向A上向盖30的开口所在方向凸出于端壁。
可选地,在轴向A上,内环311的高度(或者说凸出的长度)大于外环312的高度(或者说凸出的长度)。
内环311和外环312之间形成环形的槽31g,内塞10能部分地嵌入槽31g内。
内环311高出外环312的结构能方便内环311插入下述的内塞10的第二开口12。
可选地,内环311的外周壁形成有向径向外侧凸出的环形的内环外凸缘311a。
外环312与盖30的周壁之间的环形空间能容纳密封垫40。
接下来,参照图1、图2和图4介绍限位器20。
限位器20包括主体20m和翻边20f。主体20m呈管状,翻边20f与主体20m的一个端部相连并环绕在该端部的外周。翻边20f与主体20m之间形成卡槽20g。
主体20m嵌入容器b的颈部bn,颈部bn的一端嵌入卡槽20g内。颈部bn与限位器20过盈配合和/或卡合。
可选地,主体20m的外周形成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3个)凸起的凸环20r,以加强限位器20与容器b的配合的紧密程度。
主体20m的内周壁形成有向径向内侧凸出的环形的限位凸21。限位凸21在轴向A上的两个端面分别为上止面21u和下止面21d,上止面21u和下止面21d用于对内塞10在轴向A上的运动进行限位。
接下来,参照图1、图2、图5和图6介绍内塞10。
内塞10呈大致杯状。内塞10的周壁形成有至少一个(本实施方式中为2个)第一开口11。内塞10的一个端部敞开而形成为第二开口12、另一个端部封闭。内塞10的内部在第一开口11和封闭端之间的空间形成储液部S,储液部S的容积大致等于推荐的单次取用的容纳物的体积。
内塞10的外周壁上形成有在轴向A上间隔开的上凸缘101和下凸缘102。可选地,上凸缘101和下凸缘102均形成为凸出于内塞10的外周壁的环形凸起。
上凸缘101和下凸缘102的外径均大于限位凸21的内径。在轴向A上,内塞10的外周壁在位于上凸缘101和下凸缘102之间的部分的外径大致等于限位凸21的内径。这使得限位凸21能嵌入上凸缘101和下凸缘102之间,且上凸缘101和下凸缘102能在轴向A上对限位凸21进行限位。
在轴向A上,限位器20的上止面21u和下止面21d之间的距离小于内塞10的上凸缘101和下凸缘102之间的距离。这使得内塞10能相对于限位器20在轴向A上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
可选地,内塞10在上凸缘101和下凸缘102之间的部分的外周壁部分地向径向外侧凸出,从而形成环形的、在轴向A上间隔开的上密封凸环103和下密封凸环104。可以理解,该上密封凸环103和/或下密封凸环104不限于与内塞10一体地形成,而是,可选地,上密封凸环103和/或下密封凸环104还可以表现为安装到内塞10的外周面的凹槽中的密封圈。
可选地,在轴向A上,上密封凸环103和下密封凸环104分别位于第一开口11的两侧。
可选地,内塞10的内周壁在第二开口12处形成喇叭状,在轴向A上,越向内塞10的外部去,内周壁的径向尺寸越大。由于盖30在与内塞10装配时,内环311需要插入内塞10的第二开口12内,第二开口12的上述喇叭口状使得内环311的插入过程更简单。
可选地,内塞10的内周壁形成有向径向内侧凸出的环形的内凸缘105。在内塞10与外盖30拆装的过程中,内环外凸缘311a和内凸缘105能以弹性变形的方式在轴向A上穿越彼此。这使得内塞10与盖30的固定更牢靠,且在盖30未取下时,溶液不容易从第二开口12泄漏。
在装配内塞组件c和容器b时,例如可以先将限位器20固定于容器b的颈部bn;之后将内塞10嵌入限位器20内,使限位凸21卡入上凸缘101和下凸缘102之间;最后将盖30旋拧于颈部bn(其中,密封垫40可以预先安装到盖30的外环312与盖30的周壁之间的环形空间),在盖30旋拧到位后,内塞10刚好嵌入槽31g。
应当理解,本申请对上述装配内塞组件c和容器b的各步骤的先后顺序不作限制,例如,也可以先将内塞10和限位器20装配在一起,再将二者形成的整体安装到颈部bn;又例如,可以将内塞10和盖30装配到一起后,再将二者形成的整体安装到容器b。
可选地,在内塞组件c和容器b装配到位后,第一开口11在轴向A上大致地位于颈部bn和身体部bb之间。优选地,第一开口11在轴向A上至少部分地位于身体部bb。由于身体部bb的内径大于颈部bn的内径,第一开口11在身体部bb处更容易使溶液从第一开口11进入储液部S,这在后面介绍定量分配容器的使用方法时将更容易被理解。
可选地,在内塞组件c和容器b装配到位后,上止面21u刚好抵靠到上凸缘101。将该状态下内塞10相对于容器b的位置称为第一使用位置。可以理解,该第一使用位置尤其可以是盖30完全拧紧或安装到容器b上的位置或状态。在第一使用位置,第一开口11至少部分地不被限位凸21遮挡,优选地,第一开口11完全不被限位凸21遮挡。
接下来,结合图7至图10介绍内塞组件和定量分配容器的使用方法。
参照图7,在需要取用溶液时,将容器b大致倒置,使溶液能通过第一开口11进入内塞10的内部。可选地,这种状态下,第一开口11与盖30的端壁之间的空间的容积可以、但不限于大致等于或略大于储液部S的容积。
参照图8,在溶液大致填充满第一开口11与盖30的端壁之间的空间的情况下,将容器b恢复正向直立状态,储液部S被溶液大致填满。此时内塞10获取到推荐的单次取用的溶液量。
参照图9,在取用溶液时,将盖30从颈部bn取下。在本实施方式中,即,旋拧盖30使其相对于容器b向上运动直至脱离颈部bn。在该过程中,由于内塞10与盖30相连,因此内塞10也会随着盖30相对于容器b向上运动,直至下凸缘102抵靠到限位凸21,内塞10不再向上运动,将该状态下内塞10相对于容器b的位置称为第二使用位置。在第二使用位置,第一开口11完全被限位凸21遮挡,使得在倾斜甚至倾倒容器b的状态下,储液部S内的溶液不会从第一开口11流走。
可选地,在第二使用位置,上密封凸环103和下密封凸环104均与限位器20的内壁(或者说限位凸21)过盈配合,以保证储液部S内的溶液不会从第一开口11内流走。
参照图10,之后倾倒容器b,使溶液从第二开口12流出。至此,确定容积的溶液被从容器b中取出。
取出溶液后,将盖30安装到容器b,即可使盖30和内塞10重新连接,并且使整个定量分配容器回到图1所示的初始状态。
本申请至少具有以下优点中的一个优点:
(i)根据本申请的内塞组件结构简单,并能通过简单的使用方法获取确定量的容纳物。
(ii)根据本申请的内塞组件适应于多种不同状态的容纳物,且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被堵塞。
当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教导下可以对本申请的上述实施方式做出各种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例如:
(i)盖30与颈部bn的连接也可以不是螺纹连接,例如这二者可以通过插拔的方式连接和分离。
(ii)本申请对限位凸21、上凸缘101和下凸缘102的具体形状不作限制,以限位凸21为例,其例如可以是在轴向上分开的两个部分,也可以是在周向上分隔开的若干个凸台,只需要限位凸21能提供上止面21u和下止面21d即可。
(iii)独立的密封垫40不是必须的,例如可以在盖30的内端面部分地附着材质较软的材料,例如硅胶,来实现密封功能。
(iv)可以理解,限位器20的至少部分结构或特征,或者限位凸21可以与容器b一体地形成,或者与容器b形成为不可拆卸的。
(v)根据本申请的内塞组件和定量分配容器不限于用于对溶液的取用,其也可以适用于固液混合物(例如含有粉末的溶液),还可以适应于固体状物质(例如粉末或小颗粒)。可以理解,本申请中的溶液不限于水状的液体,而且包括粘稠的溶液,例如,乳液。

Claims (13)

1.一种内塞组件,其用于设置在容器的开口处,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塞组件包括内塞和盖,所述内塞用于嵌设在所述容器内、并能从所述容器内获取体积不超过单次最大取用量的容纳物,所述盖用于套设在所述容器外、并能封闭所述开口,
所述内塞呈杯状,所述内塞的周壁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开口,所述内塞的一个轴向端部形成有第二开口,
所述内塞在所述第二开口处与所述盖能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容器的轴向上,所述内塞能跟随所述盖相对于所述容器移动至第一使用位置和第二使用位置,
在所述第一使用位置,所述第一开口至少部分地敞开,所述容器内的容纳物能从所述第一开口进入所述内塞,
在所述第二使用位置,所述第一开口被完全遮挡,所述内塞内的所述容纳物不能从所述第一开口离开所述内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塞组件还包括管状的限位器,所述限位器用于至少部分地嵌设在所述容器的所述开口的内周,所述内塞嵌设在所述限位器的内周,
所述限位器的内周壁形成有向径向内侧凸出的限位凸,所述限位凸用于在所述第一使用位置和所述第二使用位置对所述内塞在所述轴向上的运动限位,
在所述第二使用位置,所述第一开口被所述限位凸完全遮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塞的外周壁形成有向径向外侧凸出的上凸缘和下凸缘,
所述限位凸包括在所述轴向上间隔开的上止面和下止面,
在所述轴向上,所述限位凸嵌设在所述上凸缘和所述下凸缘之间,所述上止面和所述下止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内塞的所述上凸缘和所述下凸缘之间的距离,
在所述第一使用位置,所述上凸缘抵靠到所述上止面,在所述第二使用位置,所述下凸缘抵靠到所述下止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器包括主体和翻边,
所述翻边位于所述主体的外周且与所述主体的一个轴向端部相连,所述主体和所述翻边之间形成环形的卡槽,所述卡槽用于使所述容器在所述开口处的边缘嵌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塞的外周壁形成有向径向外侧凸出的上密封凸环和下密封凸环,在所述轴向上,所述上密封凸环和所述下密封凸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两侧,
在所述第二使用位置,所述上密封凸环和所述下密封凸环均与所述限位器的内壁过盈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的内部的端壁形成有内连接部,所述内塞在所述第二开口处与所述内连接部能拆卸地连接,
在所述内塞与所述内连接部相连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开口被完全遮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接部包括在所述轴向上向所述内塞凸出的环形的内环和外环,所述内环用于过盈配合地嵌设在所述内塞的内周,所述外环用于过盈配合地套设在所述内塞的外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塞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轴向上,所述内环的长度大于所述外环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的外周壁形成有向径向外侧凸出的环形的内环外凸缘,
所述内塞的内周壁形成有向径向内侧凸出的内凸缘,
在所述内塞与所述盖拆装的过程中,所述内环外凸缘和所述内凸缘能以弹性变形的方式在所述轴向上穿越彼此。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塞组件还包括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嵌设在所述外环和所述盖的周壁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内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塞的内周壁在所述第二开口处形成喇叭状,在所述轴向上,越向所述内塞的外部去,所述内周壁的径向尺寸越大。
12.一种定量分配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和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内塞组件,所述容器形成有所述开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定量分配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包括身体部和颈部,所述开口形成于所述颈部的远离所述身体部的轴向端部,所述身体部的内径大于所述颈部的内径,
在所述内塞相对于所述容器移动至第一使用位置时,在所述轴向上,所述第一开口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身体部。
CN202121505927.2U 2021-07-02 2021-07-02 内塞组件和定量分配容器 Active CN2154377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05927.2U CN215437742U (zh) 2021-07-02 2021-07-02 内塞组件和定量分配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05927.2U CN215437742U (zh) 2021-07-02 2021-07-02 内塞组件和定量分配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37742U true CN215437742U (zh) 2022-01-07

Family

ID=79714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05927.2U Active CN215437742U (zh) 2021-07-02 2021-07-02 内塞组件和定量分配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377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405952B2 (ja) 多成分系の保存混合機能兼有計量分配装置
US5908107A (en) Packaging for the extemporaneous mixing of two products
RU2524876C1 (ru) Укупорочное средство с элементом контроля первого вскрытия
CN101146719B (zh) 分配封闭机构、包装及其制造方法
US6126042A (en) Dispenser with inverted-dispensing feature and snap-on mounting cup
CN114206748B (zh) 用于封闭液体乃至糊状产品的容器的装置以及由这种装置封闭的再填充物
JP2003512982A (ja) 押し込んで装着する圧力開放式弁を有する配量構造
US5454494A (en) Assembly for dispensing product of pasty fluid consistency without air uptake, including a deformable membrane
US20180098913A1 (en) Pediatric dosing dispenser
CN113727917B (zh) 能重新配置的容器-封闭件系统
CN215437742U (zh) 内塞组件和定量分配容器
KR200488073Y1 (ko) 이종의 내용물 배출이 가능한 액체 배출용기
US4925068A (en) Liquid dispenser
CN115557088A (zh) 内塞组件和定量分配容器
JP7116970B2 (ja) キャップ
JP5545641B2 (ja) 刷毛付き塗布容器
US3822811A (en) Safety closure
JP7350442B2 (ja) 2種混合スポイト容器
JPH10236498A (ja) 内容物吐出容器のキャップ
CN206510592U (zh) 流体容器的盖及具有其的流体容器单元
JPH0322139Y2 (zh)
JP3657310B2 (ja) 吐出容器
CN215923101U (zh) 一种储存瓶及分配器
JP7330629B2 (ja) スポイト容器
US20230321678A1 (en) A fluid substance dispens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