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36734U - 控制盒、控制器和两轮车 - Google Patents
控制盒、控制器和两轮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436734U CN215436734U CN202120189134.8U CN202120189134U CN215436734U CN 215436734 U CN215436734 U CN 215436734U CN 202120189134 U CN202120189134 U CN 202120189134U CN 215436734 U CN215436734 U CN 21543673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or
- box body
- display screen
- hole
- controll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控制盒、控制器和两轮车,控制盒包括盒体、盒体内具有电气元件容置腔,盒体的第一端的外侧具有显示屏安装槽,显示屏安装槽的底面上具有多个凸起。通过在显示屏安装槽的底面设置凸起,可以使显示屏模组与盒体粘接时与显示屏安装槽的底部形成一定的间隙,粘接剂被限制在间隙中对显示屏模组和显示屏安装槽进行粘接,从而能够实现良好的粘接和密封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盒、控制器和两轮车。
背景技术
如今,越来越多的车辆的控制模块上带有显示屏,用于显示车辆状态、进行人机交互等。为便于用户查看,显示屏通常暴露在外部,在露天环境下容易受到雨水、灰尘等的侵蚀。现有的两轮车的控制模块的密封性能不佳,尤其是屏幕与壳体之间的密封效果不良,长期露天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进水、进灰等问题,使控制模块发生故障,影响用户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盒、控制器和两轮车,能够解决现有的控制器密封性能不佳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具有电气元件容置腔,所述盒体的第一端外侧具有用于安装显示屏模组的显示屏安装槽,所述显示屏安装槽的底面具有多个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还具有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盒体的第二端具有连接器容置槽,所述连接器容置槽的底部具有连接器开孔,所述连接器开孔连通所述电气元件容置腔和所述盒体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盒还包括用于固定线缆的线缆固定件,所述线缆固定件设置于所述盒体的第二端并与所述连接器容置槽间隔预定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的侧面具有凸台,所述凸台具有贯穿的拾音孔。
进一步地,所述凸台的内侧具有用于固定拾音器的拾音器容置槽,所述拾音器容置槽与所述拾音孔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的两侧分别具有向远离所述电气元件容置腔的方向延伸的安装夹板。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还具有两组固定台,两组所述固定台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安装夹板连接,各组固定台包括两个固定单元,两个所述固定单元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安装夹板的两侧;所述固定单元具有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垂直于所述显示屏安装槽的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还具有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盒体的第二端具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设置在所述固定单元上。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连接以形成所述电气元件容置腔,所述第二壳体具有所述安装夹板。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器,包括控制盒、控制电路和显示屏模组;所述控制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具有电气元件容置腔,所述盒体的第一端具有用于安装显示屏模组的显示屏安装槽,所述显示屏安装槽的底面具有多个凸起;所述控制电路设置于所述电气元件容置腔中;所述显示屏模组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显示屏模组固定于所述显示屏安装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还具有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盒体的第二端具有连接器容置槽,所述连接器容置槽的底部具有连接器开孔,所述连接器开孔连通所述电气元件容置腔和所述盒体的外部;所述控制器还包括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并穿设于所述连接器开孔。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还包括密封垫圈,所述密封垫圈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对应的穿孔,所述第一连接器还穿设于所述穿孔内;所述连接器开孔与所述控制电路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密封垫圈被配置为密封所述第一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还包括第二连接器和线缆,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插接段和与所述插接段相垂直的引出段,所述插接段与所述引出段连接,所述插接段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电连接,所述引出段与所述盒体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引出段具有接线端,所述接线端与所述线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插接段与所述引出段的中部连接,所述引出段还具有延伸端,所述延伸端与所述接线端相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盒还包括用于固定线缆的线缆固定件,所述线缆固定件设置于所述盒体的第二端并与所述连接器容置槽间隔预定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器沿直线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还包括拾音器,所述拾音器设置于所述电气元件容置腔中并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盒体的侧面具有凸台,所述凸台具有贯穿的拾音孔,所述拾音器与所述拾音孔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凸台的内侧具有拾音器容置槽,所述拾音器容置槽与所述拾音孔相连通,所述拾音器固定于所述拾音器容置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相对的两侧分别具有向远离所述电气元件容置腔的方向延伸的安装夹板。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还具有两组固定台,各组所述固定台与对应的所述安装夹板连接,各组固定台包括两个固定单元,两个所述固定单元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安装夹板的两侧;所述固定单元具有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垂直于所述显示屏安装槽的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还具有与所述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所述盒体的第二端具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设置在所述固定单元上。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连接以形成所述电气元件容置腔,所述第二壳体具有所述安装夹板。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两轮车,包括两轮车本体和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固定于所述两轮车本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盒、控制器和两轮车,控制盒包括盒体、盒体内具有电气元件容置腔,盒体的第一端的外侧具有显示屏安装槽,显示屏安装槽的底面上具有多个凸起。通过在显示屏安装槽的底面设置凸起,可以使显示屏模组与盒体粘接时与显示屏安装槽的底部形成一定的间隙,粘接剂被限制在间隙中对显示屏模组和显示屏安装槽进行粘接,从而能够实现良好的粘接和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盒的第一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盒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器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器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器的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器的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盒的第二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与密封垫圈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第二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第二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凸台与本体设备连接的外部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凸台与本体设备连接的剖切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盒体;11-第一壳体;111-显示屏安装槽;111a-凸起;112-凸台; 112a-拾音孔;112b-拾音器容置槽;12-第二壳体;121-连接器容置槽; 121a-连接器开孔;122-安装夹板;123-固定单元;123a-安装通孔;123b- 螺纹孔;
2-线缆固定件;21-固定座;22-压板;
3-显示屏模组;
4-控制电路;
5-第一连接器;
6-密封垫圈;61-穿孔
7-第二连接器;71-插接段;72-引出段;721-接线端;722-延伸端;
8-线缆;
9-拾音器;
X-本体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并没有详细叙述。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申请文件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易于说明,诸如“内”、“外”、“之下”、“下方”、“下部”、“上方”、“上部”等等的空间相关术语在此被用于描述图中例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元件或特征的关系。设备可以以其它方式被定向(旋转90 度或处于其它方位),并且在此使用的空间相关描述词应该被相应地解释。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 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控制盒包括盒体1,盒体1内具有电气元件容置腔,盒体1的第一端的外侧具有用于安装显示屏模组的显示屏安装槽111。显示屏安装槽111的尺寸大小与显示屏模组的尺寸大小相匹配,避免显示屏模组安装后与显示屏安装槽111的侧壁之间形成缝隙,从而影响密封效果。显示屏安装槽111与电气元件容置腔相连通,便于显示屏模组与电气元件容置腔内的电路等进行电连接。
显示屏安装槽111的底面具有多个凸起111a,凸起111a的高度小于显示屏安装槽111的高度,多个凸起111a的高度相一致。显示屏模组安装时,先在显示屏安装槽111中点涂粘接剂(或在显示屏模组的背面点涂粘接剂),然后将显示屏模组放置在显示屏安装槽111中并施加一定的压力,使显示屏模组的背面与凸起111a的顶部相抵接。粘接剂流动至凸起111a以外的区域,而将显示屏模组与显示屏安装槽111的底部进行固定粘接,同时粘接剂固化后能够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避免液体或灰尘通过显示屏模组与显示屏安装槽111之间的缝隙进入电气元件容置腔。与不设置凸起111a的显示屏安装槽111相比,在显示屏安装槽111的底部设置凸起111a可以避免粘接时对显示屏模组施加压力后显示屏模组与显示屏安装槽111底部的间距过小而使粘接剂溢出显示屏安装槽111,影响粘接效果,同时也对盒体1的外观造成污染。
凸起111a的高度应当保证预定剂量的粘接剂能够对显示屏模组和显示屏安装槽111实现良好的粘接。如果凸起111a的高度过大,则需要较多的粘接剂才能实现良好的粘接,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也会增大控制盒的整体厚度;如果凸起111a的高度过小,则不能较好地实现防止粘接剂溢出和密封的效果。优选地,凸起111a的高度可以为 1mm-5mm。
凸起111a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设置,例如圆形、方形、条带形等等。优选地,凸起111a的顶面为平面,可以保证显示屏模组安装后的平整度。凸起111a的数量、大小和分布方式可以根据显示屏安装槽111 的大小进行设置。优选地,全部的凸起111a占据显示屏安装槽111底部的面积应当处于一个适当的范围,且凸起111a在显示屏安装槽111底部的分布应当较为均匀,以使显示屏模组和显示屏安装槽111底部能够实现良好的粘接。例如,本实施例中的凸起111a的形状为短线状,显示屏安装槽111的轮廓近似于矩形,多个凸起111a分为四组,分别对应于显示屏安装槽111的四条边,各组短线状凸起111a分别与对应的边相平行,可以对显示屏模组进行良好的定位,避免显示屏模组粘接后各边高度不一。
图3和图4分别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器的正面和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器的侧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3-图6所示,控制盒可以与各种电气元件组装形成控制器。控制器还包括控制电路4和显示屏模组 3,控制电路4设置在盒体1的电气元件容置腔内,显示屏模组3固定在显示屏安装槽111中并与电气元件容置腔内的控制电路4电连接。控制电路4可以集成在一块或一组PCB板上,PCB板通过螺钉、卡扣等方式与盒体1固定连接。控制电路4可以与显示屏模组3平行设置,可以减小控制器的整体厚度。
图7是图6的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施例的控制盒的第二端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4-图8,盒体1还具有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本实施例中将盒体1的第一端视为盒体1的正面,则盒体1的第二端为盒体1的背面。盒体1的第二端具有连接器容置槽121,连接器容置槽121的底部具有连接器开孔121a,连接器开孔121a连通电气元件容置腔和盒体1的外部。控制器还包括第一连接器5,第一连接器5 与控制电路4电连接(例如可以焊接至控制电路4),且第一连接器5穿设于连接器开孔121a。第一连接器5可以是圆形连接器、矩形连接器等,第一连接器具体的类型可以根据控制器所需连接的外部设备的类型进行选择。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5为母端连接器,第一连接器5的插孔露出于连接器开孔121a外并设置于连接器容置槽121内,可以与对应的公端连接器连接。第一连接器5的端面不凸出于连接器容置槽121的边缘,从而使连接器容置槽121能够对第一连接器5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防止第一连接器5受到外力冲击而发生松动。
第一连接器5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当控制器包括多个第一连接器 5时,多个第一连接器5可以以矩阵、圆周阵列或其他方式进行排列,相邻的第一连接器5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连接器容置槽121的形状与第一连接器5的排列方式相适应。例如,本实施例的控制器包括五个第一连接器5,五个第一连接器5沿一直线排列,连接器容置槽121的形状为相应的矩形。
图9是第一连接器与密封垫圈的装配关系示意图。参照图7和图9,优选地,控制器还包括密封垫圈6,密封垫圈6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器5 对应的穿孔61,第一连接器5还穿设于穿孔61中。穿孔61的大小与第一连接器5相匹配,避免密封垫圈6发生相对移动。连接器开孔121a 的底部与控制电路4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密封垫圈6用于密封该第一间隙。优选地,密封垫圈6可以采用橡胶、硅胶等弹性材料制成,且密封垫圈6的厚度略大于该第一间隙,从而可以充分填充连接器开孔121a 的底部与控制电路4之间的第一间隙,避免液体、灰尘等从连接器开孔 121a中进入电气元件容置腔中而影响控制电路4或其他电气元件。
参照图4-图6,在部分实施例中,控制器还包括第二连接器7和线缆8,第二连接器7为与第一连接器5对应的连接器,第二连接器7和线缆8连接形成连接线,用户在控制器和外部设备之间进行信号传输。
图10和图11分别是本实施例的一种第二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和侧视图。参照图4-图6以及图10-图11,第二连接器7包括插接段71 和与插接段71相垂直的引出段72,插接段71与引出段72连接。插接段71用于与第一连接器5电连接,引出段72具有接线端721,接线端 721与线缆8连接。也就是说,线缆8的端部与插接段71之间的夹角为直角,便于在较为狭窄的空间中布置控制器,避免线缆8弯折扭曲而容易发生损坏,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利用空间,使布线更为整洁。插接段71 与第一连接器5连接后,引出段72与盒体1之间具有第二间隙,便于第二连接器7的插拔。
进一步地,插接段71与引出段72的中部连接,引出段72还可以具有延伸端722,延伸端722与接线端721相背设置。也就是说,延伸端722和接线端721分别位于插接段71的两侧,延伸端722和接线端721自引出段72的中部向两个相反的方向延伸。在拔出第二连接器7时,可以采用两根手指分别勾住延伸端722和接线端721的方式将第二连接器7拔出,便于操作。多个第二连接器7可以均设置延伸端722,也可以将需要经常插拔的部分第二连接器7设置延伸端722。
优选地,控制盒还包括用于固定线缆8的线缆固定件2,线缆固定件2设置于盒体1的第二端并与连接器容置槽121间隔预定的距离。第二连接器7与第一连接器5连接后,使用线缆固定件2对线缆8进行固定,可以避免线缆8缠绕。线缆固定件2的形式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设计,例如,本实施例的线缆固定件2包括固定在盒体1上的固定座21和可翻折打开的压板22,固定座21具有多个与形状与线缆8匹配的定位槽,压板22的一端与固定座21转动连接,压板22的另一端具有卡扣,定位座21具有与卡扣对应的卡孔。将线缆8放入对应的固定槽后,合上压板22,压板22的卡扣与固定座21的卡孔连接,从而可以固定线缆8。
参照图3-图6,在部分实施例中,盒体1相对的两个侧边上分别具有向远离电气元件容置腔的方向延伸的安装夹板122。安装夹板122的厚度基本均匀,可以通过在本体设备X内设置对应的显微结构夹住两个安装夹板122来固定控制器。
进一步地,盒体1还具有两组固定台,各组固定台与对应的一个安装夹板122连接。各组固定台包括两个固定单元123,两个固定单元123 分别固定在对应的安装夹板122的两侧。假定显示屏固定槽所在的一端为盒体1的上端,两个安装夹板122分别设置在控制盒的左侧和右侧,则与每个安装夹板122相对应的两个固定单元123分别设置在安装夹板 122的前后两侧。盒体1的第二端还可以设置散热孔,固定台与盒体1 的第二端相对应的端面的高度可以略高于盒体1的第二端的其他部分,由此控制器安装后可以与其他结构形成一定的空隙,便于进行散热。
固定单元123具有安装通孔123a,安装通孔123a垂直于显示屏安装槽111的底面,由此可以通过螺栓或其他紧固件穿过安装通孔123a将控制盒固定在预定的位置。
优选地,盒体1的第二端还具有螺纹孔123b,螺纹孔123b设置在固定单元123上,且螺纹孔123b为盲孔。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在固定单元123中嵌入铜螺母的方式形成螺纹孔123b,螺纹孔123b位于安装通孔123a的一侧。由此,还可以通过将螺钉旋入螺纹孔123b中的方式将控制盒固定在预定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盒体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分别位于盒体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壳体11形成敞口箱体状,第二壳体12基本形成平板状,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连接形成相对封闭的电气元件容置腔。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可以通过多个螺钉进行连接。同时,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 具有对应的定位结构,例如,第一壳体11的边缘具有定位槽,第二壳体 12具有与定位槽对应的定位凸缘。安装夹板122和固定单元123可以均设置在第二壳体12,安装夹板122、固定单元123和第二壳体12的主体部分可以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制成。
在部分实施例中,盒体1的侧面具有凸台112,凸台112具有贯穿盒体1内外的拾音孔112a,控制器还包括拾音器9,拾音器9设置于电气元件容置腔中并与控制电路4电连接。拾音器9与拾音孔112a相对设置,拾音器9能够通过拾音孔112a接收外部的声音信息。
图12和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凸台与本体设备连接的示意图,其中图13是沿垂直于显示屏模组且通过拾音孔的中心线的剖切面进行剖切的示意图。如图12和图13所示,控制器设置在其所控制的本体设备X内部时,可以在该本体设备X的外壳设置与凸台112相匹配的固定孔,凸台112直接卡入固定孔中,可以便于对拾音器9进行定位,同时,由于没有了本体设备X的外壳的遮挡,拾音器9也能够获得较佳的拾音效果。
进一步地,凸台112的内侧具有拾音器容置槽112b,拾音器容置槽 112b与拾音孔112a相连通,拾音器9固定槽的形状和大小与拾音器9 相匹配,拾音器9固定于所述拾音器容置槽112b中,例如可以采用粘接或套置弹性固定圈后卡入拾音器容置槽112b的方式进行固定。设置拾音器容置槽112b可以缩短拾音孔112a的长度,也即可以缩短拾音器9与外部音源之间的距离,能够提高拾音质量。优选地,拾音器9采用防水拾音器,可以避免液体通过拾音孔112a进入盒体1而损坏拾音器9。优选地,拾音器9的拾音结构表面具有防噪音泡棉,可以进一步地提高拾音质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器可以应用于各种场合中对一定的设备进行控制和信号处理。可选地,所述控制器可以应用于两轮车中,例如应用于电动车领域中。两轮车包括两轮车本体(未图示)和控制器,控制器固定于两轮车本体上,所述两轮车本体即属于一种前文所述的本体设备。例如,控制器可以固定在车头的位置,使控制器的主体被车体外壳包围而显示屏模组3露于外部用于显示信息。车体外壳具有于凸台112 对应的固定孔,凸台112穿于固定孔中以拾取外部的声音信息。控制器可以通过第二连接器7和线缆8与电动车上的其他结构电连接,例如电机控制器、车轮锁、车灯、定位系统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盒、控制器和两轮车,控制盒包括盒体、盒体内具有电气元件容置腔,盒体的第一端的外侧具有显示屏安装槽,显示屏安装槽的底面上具有多个凸起。通过在显示屏安装槽的底面设置凸起,可以使显示屏模组与盒体粘接时与显示屏安装槽的底部形成一定的间隙,粘接剂被限制在间隙中对显示屏模组和显示屏安装槽进行粘接,从而能够实现良好的粘接和密封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3)
1.一种控制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所述盒体(1)内具有电气元件容置腔,所述盒体(1)的第一端外侧具有用于安装显示屏模组(3)的显示屏安装槽(111),所述显示屏安装槽(111)的底面具有多个凸起(111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还具有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盒体(1)的第二端具有连接器容置槽(121),所述连接器容置槽(121)的底部具有连接器开孔(121a),所述连接器开孔(121a)连通所述电气元件容置腔和所述盒体(1)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还包括用于固定线缆(8)的线缆固定件(2),所述线缆固定件(2)设置于所述盒体(1)的第二端并与所述连接器容置槽(121)间隔预定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侧面具有凸台(112),所述凸台(112)具有贯穿的拾音孔(112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112)的内侧具有用于固定拾音器(9)的拾音器容置槽(112b),所述拾音器容置槽(112b)与所述拾音孔(112a)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两侧分别具有向远离所述电气元件容置腔的方向延伸的安装夹板(1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还具有两组固定台,两组所述固定台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安装夹板(122)连接,各组固定台包括两个固定单元(123),两个所述固定单元(123)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安装夹板(122)的两侧;
所述固定单元(123)具有安装通孔(123a),所述安装通孔(123a)垂直于所述显示屏安装槽(111)的底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还具有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盒体(1)的第二端具有螺纹孔(123b),所述螺纹孔(123b)设置在所述固定单元(123)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连接以形成所述电气元件容置腔,所述第二壳体(12)具有所述安装夹板(122)。
10.一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盒,包括盒体(1),所述盒体(1)内具有电气元件容置腔,所述盒体(1)的第一端外侧具有用于安装显示屏模组(3)的显示屏安装槽(111),所述显示屏安装槽(111)的底面具有多个凸起(111a);
控制电路(4),设置于所述电气元件容置腔中;以及
显示屏模组(3),与所述控制电路(4)电连接,所述显示屏模组(3)固定于所述显示屏安装槽(111)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还具有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盒体(1)的第二端具有连接器容置槽(121),所述连接器容置槽(121)的底部具有连接器开孔(121a),所述连接器开孔(121a)连通所述电气元件容置腔和所述盒体(1)的外部;
所述控制器还包括第一连接器(5),所述第一连接器(5)与所述控制电路(4)电连接并穿设于所述连接器开孔(121a)。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包括密封垫圈(6),所述密封垫圈(6)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器(5)对应的穿孔(61),所述第一连接器(5)还穿设于所述穿孔(61)内;
所述连接器开孔(121a)与所述控制电路(4)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密封垫圈(6)被配置为密封所述第一间隙。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包括第二连接器(7)和线缆(8),所述第二连接器(7)包括插接段(71)和与所述插接段(71)相垂直的引出段(72),所述插接段(71)与所述引出段(72)连接,所述插接段(71)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连接器(5)电连接,所述引出段(72)与所述盒体(1)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所述引出段(72)具有接线端(721),所述接线端(721)与所述线缆(8)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段(71) 与所述引出段(72)的中部连接,所述引出段(72)还具有延伸端(722),所述延伸端(722)与所述接线端(721)相背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还包括用于固定线缆(8)的线缆固定件(2),所述线缆固定件(2)设置于所述盒体(1)的第二端并与所述连接器容置槽(121)间隔预定的距离。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5)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器(5)沿直线排列。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包括拾音器(9),所述拾音器(9)设置于所述电气元件容置腔中并与所述控制电路(4)电连接,所述盒体(1)的侧面具有凸台(112),所述凸台(112)具有贯穿的拾音孔(112a),所述拾音器(9)与所述拾音孔(112a)相对设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112)的内侧具有拾音器容置槽(112b),所述拾音器容置槽(112b)与所述拾音孔(112a)相连通,所述拾音器(9)固定于所述拾音器容置槽(112b)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相对的两侧分别具有向远离所述电气元件容置腔的方向延伸的安装夹板(122)。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还具有两组固定台,各组所述固定台与对应的所述安装夹板(122)连接,各组固定台包括两个固定单元(123),两个所述固定单元(123)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安装夹板(122)的两侧;
所述固定单元(123)具有安装通孔(123a),所述安装通孔(123a)垂直于所述显示屏安装槽(111)的底面。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还具有与所述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所述盒体(1)的第二端具有螺纹孔(123b),所述螺纹孔(123b)设置在所述固定单元(123)上。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 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连接以形成所述电气元件容置腔,所述第二壳体(12)具有所述安装夹板(122)。
23.一种两轮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轮车本体;以及
如权利要求10-22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器,固定于所述两轮车本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189134.8U CN215436734U (zh) | 2021-01-22 | 2021-01-22 | 控制盒、控制器和两轮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189134.8U CN215436734U (zh) | 2021-01-22 | 2021-01-22 | 控制盒、控制器和两轮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436734U true CN215436734U (zh) | 2022-01-07 |
Family
ID=79700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189134.8U Active CN215436734U (zh) | 2021-01-22 | 2021-01-22 | 控制盒、控制器和两轮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436734U (zh) |
-
2021
- 2021-01-22 CN CN202120189134.8U patent/CN21543673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2023174767A (ja) |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用回路基板固定装置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 |
CN215436734U (zh) | 控制盒、控制器和两轮车 | |
CN212085218U (zh) | 天线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 |
CN206237599U (zh) | 喇叭组件和移动终端 | |
CN202444096U (zh) | 串行通讯总线接线装置 | |
CN216563693U (zh) | 一种用于显示屏的防水型连接器 | |
CN205351653U (zh) | 用于空调器的显示盒及空调器 | |
CN220517988U (zh) | 一种多功能组合仪表 | |
CN218448501U (zh) | 一种前后壳无线连接的车载电脑 | |
CN212676420U (zh) | 一种电池包及具有电池包的车辆 | |
JP5987333B2 (ja) | コネクタカバー付きアレイ装置用hddトレー、インタフェースコネクタカバー、 | |
CN220544419U (zh) | 一种汽车拖车线束电源线连接器 | |
CN217387655U (zh) | 车载插座 | |
CN219739478U (zh) | 一种矩形转接器、与该转接器适配的插头以及连接器 | |
CN218849936U (zh) | 一种信号接插件的防凝露结构 | |
CN214675319U (zh) | 一种车载摄像头 | |
CN216217219U (zh) | 一种车载录像机 | |
CN219917745U (zh) |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电连接结构、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7553708U (zh) | 一种具有安装结构的仪表控制设备 | |
CN212141867U (zh) | 一种ffu过滤单元的箱体与高效过滤器的密封结构 | |
CN205356680U (zh) | 便于拆装的麦克风 | |
CN220965087U (zh) | 麦克风模组封装结构 | |
CN215072604U (zh) | 用于卡片机的摄像组件 | |
CN112631395B (zh) | 一种计算机内部除尘结构及使用方法 | |
CN220577146U (zh) | 内后视镜安装座、后视镜组件和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