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24742U - 一种医疗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疗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24742U
CN215424742U CN202120888524.4U CN202120888524U CN215424742U CN 215424742 U CN215424742 U CN 215424742U CN 202120888524 U CN202120888524 U CN 202120888524U CN 215424742 U CN215424742 U CN 2154247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elastic member
proof
guide
e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8852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晓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oscape Med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oscape Med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oscape Med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Sonoscape Med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212088852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247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247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247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疗设备,包括:设备本体;防尘装置;伸缩装置,其设于设备本体并将防尘装置可拆卸地安装于设备本体;伸缩装置具有伸出状态和缩回状态,当伸缩装置处于伸出状态时,伸缩装置将防尘装置压装于设备本体;当伸缩装置处于缩回状态时,防尘装置可拆装。拆装防尘装置时,伸缩装置处于缩回状态,不会影响防尘装置的拆装,防尘装置的拆装并不会对伸缩装置和防尘装置本身的结构造成损坏,使伸缩装置对防尘装置的固定始终可靠。在一个优选方案中,伸缩装置包括弹性构件,拆装防尘装置时,利用弹性构件受外力作用而压缩的属性,使弹性构件处于缩回状态,并不会对弹性构件的物理结构造成损坏,可确保弹性构件对防尘装置固定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医疗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医疗设备。
背景技术
在推车式、推床式等各类医疗设备中,通常安装有防尘装置,以防止灰尘等进入设备内部,影响设备内部各元器件的正常运行。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防尘装置包括防尘网和防尘盖板,防尘网固设于防尘盖板,以便通过防尘盖板安装于设备机身。目前市场上的防尘装置,其防尘盖板通过塑胶卡扣与设备机身连接,也即,设备机身设有用于与塑胶卡扣相配合的连接结构,安装时,当防尘盖板安装到位时,塑胶卡扣与设备机身的连接结构配合卡紧,实现防尘盖板的固定。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需要频繁对防尘网进行拆装清洗,也即,需要经常拆装防尘盖板,发明人发现,采用塑胶卡扣连接时,随着拆装次数的增多,或者因拆装方式不正确等原因,容易导致卡扣断裂,使得防尘盖板的固定不可靠。
综上所述,如何提升防尘装置固定的可靠性,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疗设备,在确保其防尘装置可拆卸的情况下,以提升防尘装置固定的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疗设备,包括:
设备本体;
防尘装置;
伸缩装置,其设于所述设备本体,并将所述防尘装置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设备本体;所述伸缩装置具有伸出状态和缩回状态,当所述伸缩装置处于伸出状态时,所述伸缩装置将所述防尘装置压装于所述设备本体;当所述伸缩装置处于缩回状态时,所述防尘装置可拆装。
优选地,所述设备本体设有散热孔,所述防尘装置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散热孔处。
优选地,所述伸缩装置包括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的一端固设于所述设备本体,所述弹性构件的另一端为自由端,用于在所述弹性构件处于伸出状态时与所述防尘装置接触。
优选地,所述弹性构件包括弹性件和弹压接头,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固设于所述设备本体,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弹压接头相连,所述弹压接头用于与所述防尘装置接触。
优选地,所述弹压接头为块状体,所述块状体背向所述弹性件的端面的两个相对的侧棱处设有倒角;
或者,所述弹压接头背向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具有外凸的弧形面。
优选地,所述伸缩装置还包括导向件,其设于所述设备本体,用于对所述弹压接头的运动进行导向。
优选地,所述导向件固设于所述设备本体,并与所述弹压接头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向件设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弹压接头设有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配合限位,以避免所述弹压接头脱离所述导向件。
优选地,所述导向件可滑动的设于所述设备本体,并与所述弹压接头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向件设有第三限位结构,所述设备本体设有第四限位结构,所述第三限位结构和所述第四限位结构配合限位,以避免所述导向件脱离所述设备本体。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导向件为导向杆,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导向杆的外周部。
优选地,所述伸缩装置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弹性件通过所述固定架固设于所述设备本体。
优选地,所述固定架包括第一固定板和与之连接的第二固定板,两者形成L形结构,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设备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弹性件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防尘装置包括防尘盖板,所述防尘盖板设有卡位槽;当所述伸缩装置处于伸出状态时,所述弹压接头卡于所述卡位槽中。
优选地,所述卡位槽的入口处设有用于对所述弹压接头的运动进行导向的扩口结构。
优选地,所述防尘装置包括防尘网和防尘盖板,所述防尘盖板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防尘网的安装槽,所述防尘网插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优选地,所述医疗设备为超声诊断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疗设备,通过在其设备本体设置伸缩装置,来固定防尘装置,同时达到方便拆装防尘装置的目的。由于伸缩装置具有伸出状态和缩回状态,因此,当需要拆装防尘装置时,可使伸缩装置处于缩回状态,以使伸缩装置避让防尘装置,避免伸缩装置对防尘装置的拆装造成影响;当防尘装置安装到位后,使伸缩装置处于伸出状态,压紧防尘装置即可。可见,由于拆装防尘装置时,伸缩装置处于缩回状态,并不会影响防尘装置的拆装,因此,防尘装置的拆装并不会对伸缩装置和防尘装置本身的结构造成损坏,使得伸缩装置对防尘装置的固定始终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伸缩装置包括弹性构件,由于弹性构件本身具有弹性,在外力作用下可伸缩,因此,拆装防尘装置时,可通过外力作用于弹性构件,使其进一步被压缩,处于缩回状态,从而便于防尘装置的拆装;而当防尘装置安装到位后,弹性构件在其自身弹性恢复力作用下弹出一定距离,处于伸出状态实现防尘装置的固定。可以看出,拆装防尘装置时,依靠外力挤压弹性构件使其压缩,而弹性构件受外力作用而压缩属于弹性构件的自身属性,并不会对弹性构件的物理结构造成损坏,因此,可确保弹性构件对防尘装置固定的可靠性。而且,利用弹性构件来达到固定防尘装置且方便拆装防尘装置的目的,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中,弹性构件包括弹性件和弹压接头,以利用弹性件与弹压接头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防尘装置的固定,同时便于拆装防尘装置。该方案可通过灵活设计弹压接头的结构使其更好的与防尘装置接触,同时便于通过弹压接头来对弹性件施加挤压力,实现其伸缩运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医疗设备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防尘装置安装于设备本体后与散热孔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防尘装置的爆炸图;
图4为图1中的伸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伸缩装置夹紧防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医疗设备中伸缩装置压装于防尘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6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为设备本体、11为散热孔、2为防尘装置、21为防尘网、22为防尘盖板、221为安装槽、3为伸缩装置、31为弹性件、32为弹压接头、321为倒角、33为导向件、34为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医疗设备,在确保其防尘装置可拆卸的情况下,以提升防尘装置固定的可靠性。
请参考图1-图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医疗设备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防尘装置安装于设备本体后与散热孔的相对位置示意图;图3为防尘装置的爆炸图;图4为伸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伸缩装置夹紧防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医疗设备中伸缩装置压装于防尘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疗设备,包括设备本体1、防尘装置2和伸缩装置3。具体地,防尘装置2用于防止灰尘、杂质或其它异物等进入设备本体1内部。伸缩装置3设于设备本体1,并将防尘装置2可拆卸地安装于设备本体1,也即,防尘装置2通过伸缩装置3安装于设备本体1,且防尘装置2可拆卸。伸缩装置3具有伸出状态和缩回状态,当伸缩装置3处于伸出状态时,伸缩装置3将防尘装置2压装于设备本体1;当伸缩装置3处于缩回状态时,使得防尘装置2可拆装。也就是说,伸缩装置3主要起到对防尘装置2的固定作用,以确保防尘装置2在设备本体1的位置保持固定不变;同时,当拆装防尘装置2时,可通过将伸缩装置3缩回,使其处于缩回状态,以便让位出足够空间,避免伸缩装置3干涉防尘装置2的拆装。
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疗设备,通过在其设备本体1设置伸缩装置3,来固定防尘装置2,同时达到方便拆装防尘装置2的目的。由于拆装防尘装置2时,伸缩装置3处于缩回状态,并不会影响防尘装置2的拆装,因此,防尘装置2的拆装并不会对伸缩装置3和防尘装置2本身的结构造成损坏,使得伸缩装置3对防尘装置2的固定始终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医疗设备可以是超声诊断设备,比如推车式超声诊断设备,该超声诊断设备的主体结构构成相应的设备本体1的主体结构,图1所示即为超声诊断设备主体结构的底部构造;本实施例对设备本体1的主体结构不做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参见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考虑到设备本体1的散热问题,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如图2所示,设备本体1设有散热孔11,防尘装置2可拆卸地安装于散热孔11处。也即,本实施例通过在设备本体1(如设备本体1的底部、侧面和/或其它部位等)开设散热孔11,来对设备本体1的内部进行散热;同时,将防尘装置2设于散热孔11处,以防止灰尘、杂质或其它异物等从散热孔11进入设备本体1内部。
另外,本实施例对防尘装置2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例如,如图3所示,防尘装置2包括防尘网21和防尘盖板22,防尘盖板22设有用于容纳防尘网21的安装槽221(图3中虚线所框的部分),防尘网21插设于该安装槽221内,实现防尘网21在防尘盖板22上的固定。如图2所示,防尘盖板22优选安装于设备本体1的散热孔11处,以使防尘网21覆盖散热孔11,起到防护作用。当然,防尘装置2还可以是其它结构,只要其能够安装于设备本体1并对其起到防护作用即可。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对伸缩装置3的具体结构及其实现伸出状态和缩回状态切换的方式不做限定,例如,伸缩装置3的结构可以为以下结构:伸缩装置3包括伸缩件和与之相连的驱动装置,以通过驱动装置驱动伸缩件伸出或缩回,使伸缩件达到伸出状态或缩回状态。优选地,伸缩件为刚性结构件。其中,驱动装置可以为气缸或直线电机等能够输出直线运动的直线驱动机构;也可以是旋转动力源结合传动机构的实现形式,通过传动机构将旋转动力源输出的动力转换成伸缩件的伸缩运动;还可以是机械开关结合传动结构的实现形式,通过操作机械开关,带动传动机构联动,从而实现伸缩件的伸缩运动。
考虑到结构的简单性,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伸缩装置3包括弹性构件,弹性构件的一端固设于设备本体1,弹性构件的另一端为自由端,该自由端用于在弹性构件处于伸出状态时与防尘装置2接触。顾名思义,弹性构件具有一定的弹性,其具有受外力作用而被压缩变形的属性,因此,可以通过对弹性构件施加挤压力,使其压缩变形,来让位防尘装置2的拆装空间,以便于随时拆装防尘装置2;同时,又由于弹性构件受挤压后具有一定的弹性恢复力,因此,可在弹性构件处于伸出状态时使其具有一定的压缩量,从而利用弹性构件自身的弹性力来压紧防尘装置2,实现防尘装置2的固定。也即,在该方案中,弹性构件处于伸出状态时即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量,在拆装防尘装置2时,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挤压弹性构件,使其处于缩回状态。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采用弹性构件来实现防尘装置2的固定,同时便于拆装防尘装置2,结构简单,便于实现。本实施例对弹性构件的具体结构并不做限定,弹性构件可以为弹性块,也可以为弹簧装置或其它具有弹性的结构件。
作为弹性构件实现方式的其中一种优选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弹性构件包括弹性件31和弹压接头32,弹性件31的第一端固设于设备本体1,弹性件31的第二端与弹压接头32相连,弹压接头32用于与防尘装置2接触。也即,本实施例采用弹性件31与弹压接头32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防尘装置2的固定,同时便于拆装防尘装置2。优选地,弹压接头32为刚性件。由于弹性件31具有受外力作用而压缩的属性,且弹性件31压缩后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具有弹性恢复力,因此,利用弹性件31的这一属性即可实现弹压接头32的伸出状态和缩回状态,进而在弹压接头32处于伸出状态时压紧防尘装置2,并在弹压接头32处于缩回状态时方便拆装防尘装置2。可以理解的是,弹性件31的第一端固设于设备本体1,设备本体1对弹性件31的第一端起到强制限位作用,使弹性件31第一端的位置保持不变;此种情况下,当对弹压接头32施加挤压力时,在弹压接头32的推动下即可使弹性件31被压缩。
需要说明的是,当防尘装置2安装到位且弹压接头32压在防尘装置2上时,弹性件31具有压缩量,此时弹性件31处于伸出状态,依靠自身的弹性恢复力压紧防尘装置2。当需要拆装防尘装置2时,利用外力对弹压接头32施加挤压力,使弹压接头32推动弹性件31继续被压缩,从而使弹性件31处于缩回状态,以让位防尘装置2的拆装。该外力可以是直接作用于弹压接头32的力,也可以是间接作用于弹压接头32的力,例如,通过对防尘装置2施加拆装作用力,使防尘装置2对弹压接头32起到挤压作用,进而使弹压接头32在防尘装置2的强制挤压作用下推动弹性件31缩回让位。
可以理解的是,弹压接头32可灵活调整其与防尘装置2的接触状态,从而使弹压接头32更好的压紧防尘装置2,和/或便于对弹压接头32施加挤压力使弹性件31伸缩等,避免直接对弹性件31的第二端进行结构设计,使其与防尘装置2接触,降低了加工难度。
另外,本实施例对弹压接头32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弹压接头32为块状体,块状体背向弹性件31的端面的两个相对的侧棱处设有倒角321。可以理解的是,当对倒角321的倾斜面施加压力时,该压力沿弹性件31的伸缩方向的分解力可使弹性件31压缩;而且,倒角321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有利于拆装防尘装置2。也即,将弹性件31的一端固设于设备本体1上时,需要确保倒角321具有正确的方位,以使拆装防尘装置2时,防尘装置2能够对倒角321产生压力,从而使弹压接头32压缩弹性件31。
优选地,防尘装置2的拆装方向垂直于弹性件31的伸缩方向。也即,当安装防尘装置2时,将防尘装置2从弹压接头32一侧的倒角321处插入安装空间内,在防尘装置2插入的过程中,对倒角321产生挤压力,使弹性件31沿垂直于防尘装置2的安装方向的方向收缩,以使安装空间变大,进而可使防尘装置2完全进入安装空间内,当防尘装置2安装到位后,防尘装置2与另一个倒角321接触相抵,在弹性件31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压紧防尘装置2,使防尘装置2固定。如图5所示,当需要拆除防尘装置2时,只需要沿垂直于弹性件31伸缩方向的方向将防尘装置2向外拉出即可,其中,图5中的箭头所示的方向是指防尘装置2的拆除方向,F拉是指拆除防尘装置2时作用于防尘装置2的外力。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拆装防尘装置2的过程中,防尘装置2与块状体的倒角321及端面接触,两者之间产生滑动摩擦力,拆装防尘装置2的外力需要克服防尘装置2与块状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另外,考虑到拆装防尘装置2的顺畅性,优选地,还可以是以下的方案:弹压接头32背向弹性件31的一端具有外凸的弧形面,弧形面可优选为球形面。可以理解的是,当对外凸的弧形面施加挤压力时,该挤压力也可以产生沿弹性件31的伸缩方向的分解力,从而将弹性件31压缩,而且,弧形面更光滑,更加有利于防尘装置2的拆装。例如,弹压接头32可以包括滚珠和用于设置滚珠的滚珠座,该滚珠座与弹性件31的第二端相连,滚珠嵌设于滚珠座内且滚珠可滚动,这样,在拆装防尘装置2时,防尘装置2与滚珠接触,两者之间产生滚动摩擦,有利于采用较小的力来拆装防尘装置2。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弹性件31具有弹性,当作用于弹性件31的外力非平行于弹性件31的伸缩方向时,该外力有可能导致弹性件31倾斜弯折等,长时间使用,容易导致弹性件31损坏,因此,为了确保弹性件31只沿其伸缩方向运动,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伸缩装置3还包括导向件33,其设于设备本体1,用于对弹压接头32的运动进行导向。显然,导向件33对弹压接头32的导向方向与弹性件31的伸缩方向相同。也就是说,本实施例通过增设导向件33来对弹压接头32的运动进行导向,这样,即便是弹压接头32受到的挤压力与弹性件31的伸缩方向具有一定的夹角,也可以保证弹压接头32只沿弹性件31的伸缩方向运动,避免弹性件31倾斜、弯折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导向件33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优选地,如图4和5所示,导向件33为柱状体。
另外,本实施例对导向件33的具体设置方式不做限定,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导向件33固设于设备本体1,并与弹压接头32滑动连接。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的导向件33与设备本体1固定连接,通过设备本体1来保证其位置固定不变,在弹压接头32受外力作用而压缩弹性件31时,弹压接头32沿导向件33的导向方向滑动。优选地,弹压接头32设有导向孔,导向件33与该导向孔滑动配合。
另外,为了避免弹压接头32脱离导向件3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导向件33设有第一限位结构,弹压接头32设有第二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二限位结构配合限位,以避免弹压接头32脱离导向件3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只要两者能够配合作用,对弹压接头32进行限位,避免其脱离导向件33即可。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第一限位结构为设于导向件33的一端的第一凸起部,其优选沿垂直于导向件33的导向方向凸起;第二限位结构为设于弹压接头32的限位槽,其与第一凸起部滑动配合并与第一凸起部配合限位。优选地,该第一凸起部为沿垂直于导向件33的导向方向外凸的环形凸缘,限位槽为周向封闭的槽孔,环形凸缘与槽孔间隙配合,以使弹压接头32沿导向方向运动时,使槽孔可相对环形凸缘移动。
此外,槽孔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具有止挡端面,且槽孔具有足够的长度,以当弹性件31处于缩回状态时,也即,弹性件31具有最大压缩量时,环形凸缘不至于伸出槽孔的开口端,换句话说,环形凸缘始终位于槽孔内,以避免导向件33干涉弹压接头32对弹性件31进行压缩;当弹性件31处于伸出状态时,也即,弹性件31具有最小压缩量时,槽孔具有止挡面的一端运动至环形凸缘处,此时,在环形凸缘的阻挡下,槽孔无法进一步移动,对弹压接头32起到限位作用,避免弹压接头32脱离导向件33。优选地,槽孔与导向件33的导向孔形成阶梯孔,在槽孔与导向孔连接的台阶端面处形成槽孔的止挡面,以利用该止挡面与环形凸缘配合限位。
当然,还可以采用另外的限位结构,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第一限位结构为设于导向件33的外周部的第一凹槽,第二限位结构为设于弹压接头32的第二凸起部,其插设于第一凹槽内并可沿第一凹槽所限定的行程滑动。也即,当弹压接头32沿导向件33的导向方向滑动时,第二凸起部在第一凹槽内滑动,第一凹槽的两端与第二凸起部配合即可起到限位作用,也即,第一凹槽的长度限定了第二凸起部的滑动行程,因此,可利用第一凹槽的两端分别对弹压接头32的两个极限位置进行限定,可以理解的是,弹压接头32的两个极限位置分别对应弹性件31的伸出状态和缩回状态。
考虑到导向件33的另一种优选设置方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导向件33可滑动的设于设备本体1,并与弹压接头32固定连接。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的导向件33与弹压接头32固定连接在一起,弹压接头32运动时,导向件33随着弹压接头32的运动而相对设备本体1滑动。例如,设备本体1设有安装孔,导向件33与该安装孔滑动配合。
此种情况下,考虑到对导向件33的限位,避免导向件33脱离设备本体1,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导向件33设有第三限位结构,设备本体1设有第四限位结构,第三限位结构和第四限位结构配合限位,以避免导向件33脱离设备本体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第三限位结构和第四限位结构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只要两者能够配合作用,对导向件33进行限位,避免其脱离设备本体1即可。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第三限位结构为设于导向件33靠近设备本体1的一端的第三凸起部,其优选沿垂直于导向件33的导向方向凸起;第四限位结构为设于设备本体1的止挡部,同时,设备本体1设有用于供第三凸起部滑动的让位空间,止挡部用于与第三凸起部配合限位。也即,在导向件33随着弹压接头32一起运动的过程中,第三凸起部在让位空间内自由滑动,当第三凸起部运动至止挡部时,在止挡部的阻挡作用下,第三凸起部无法进一步运动,因此,可避免导向件33脱离设备本体1。在此种情况下,考虑到安装的方便性,优选地,导向件33为螺钉,可以将螺钉从设备本体1的安装孔处穿出,并将螺钉拧入弹压接头32中,此时,螺钉的螺帽的径向尺寸大于安装孔的孔径,无法从安装孔穿出,起到限位作用,也即,此时螺帽相当于第三凸起部,与安装孔的端面配合限位。
当然,还可以是另外的限位方案,例如,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第三限位结构为设于导向件33的外周部的第二凹槽,第四限位结构为设于设备本体1的第四凸起部,其插设于第二凹槽内,以限定第二凹槽的极限位置。也就是说,本实施例利用第二凹槽的两端与第四凸起部配合作用,以限定导向件33的两个极限位置。也即,当导向件33随着弹压接头32一起运动时,第二凹槽相对第四凸起部滑动,当第二凹槽的任意一端运动至第四凸起部时,则第四凸起部对导向件33起到限位作用,使其无法继续移动。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对弹性件31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例如,弹性件31可以为弹簧,也可以为其他弹性体等。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弹性件31为弹簧,导向件33为导向杆,弹簧套设于导向杆的外周部。也即,导向杆对弹簧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避免其倾斜弯折等。
另外,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对弹性件31和导向件33的具体数量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设定。当弹性件3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时,两个以上的弹性件31并联作用。优选地,弹性件31与导向件33的数量相同,两者一一对应设置;如图4所示,弹簧和导向件33的数量均为两个,单个弹簧套设于单个导向件33的外周部。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对弹性件31与设备本体1的固定方式不做具体限定,考虑到弹性件31固定的方便性,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伸缩装置3还包括固定架34,弹性件31通过固定架34固设于设备本体1。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对固定架34的结构进行合理设计,以便于弹性件31与设备本体1的固定。本实施例对固定架34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只要其便于实现弹性件31与设备本体1的连接即可。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固定架34包括第一固定板和与之连接的第二固定板,两者形成L形结构,第一固定板与设备本体1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与弹性件31固定连接。优选地,第一固定板设有螺栓安装孔,第一固定板通过螺栓与设备本体1固定连接。弹性件31可以通过焊接或粘接等方式与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限位结构使弹性件31的一端抵紧在第二固定板上。本实施例对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不做限定,例如,两者可以焊接固定。优选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一体加工形成,例如,通过板状件折弯形成。
另外,当弹性件31通过固定架34固设于设备本体1时,上述导向件33也可以通过该固定架34设于设备本体1,也即,如图4所示,导向件33为导向杆,导向杆的一端与固定架34相连,另一端与弹压接头32相连;上文所描述的导向件33与设备本体1之间的连接方式也适用于导向件33与固定架34之间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对伸缩装置3的具体数量及其布局等不做限定。伸缩装置3可以与设备本体1上的支撑部配合作用,将防尘装置2压装于设备本体1,也即,设备本体1通过支撑部对防尘装置2提供支撑点,以限定防尘装置2的位置,此时,可设置一个或多个伸缩装置3将防尘装置2压装在支撑部上,实现防尘装置2的固定。当然,也可以通过两个以上的伸缩装置3配合作用,来共同压紧防尘装置2。例如,伸缩装置3两两相对的设置,两个相对设置的伸缩装置3压紧防尘装置2的两侧,将防尘装置2夹紧,此时,伸缩装置3的对数可以为至少一对。又例如,还可以是这样的方案,伸缩装置3的数量为至少三个,形成至少一个三角形布局,以此夹紧防尘装置2。
另外,考虑到伸缩装置3将防尘装置2压装于设备本体1时的稳固性,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如图6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防尘装置2包括防尘盖板22,防尘盖板22设有卡位槽;当伸缩装置3处于伸出状态时,弹压接头32卡于卡位槽中。也就是说,当伸缩装置3处于伸出状态时,本实施例通过卡位槽来限制弹压接头32的位置,避免弹压接头32受振动或其它外力作用而发生位置变动使得防尘装置2固定的不牢靠,或造成弹性件31歪斜等,影响弹性件31的使用寿命。优选地,卡位槽的入口处设有扩口结构,该扩口结构用于对弹压接头32的运动进行导向和限位,以便于弹压接头32能够顺利进入卡位槽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医疗设备优选为超声诊断设备,比如可以是推车式超声诊断设备。也即,设备本体1的主体结构与现有技术中超声诊断设备的常规主体结构相同,该超声诊断设备的特点在于:通过设于设备本体1的伸缩装置3来固定防尘装置2,以达到方便拆装防尘装置2的目的。
应该指出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医疗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7)

1.一种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本体(1);
防尘装置(2);
伸缩装置(3),其设于所述设备本体(1),并将所述防尘装置(2)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设备本体(1);所述伸缩装置(3)具有伸出状态和缩回状态,当所述伸缩装置(3)处于伸出状态时,所述伸缩装置(3)将所述防尘装置(2)压装于所述设备本体(1);当所述伸缩装置(3)处于缩回状态时,所述防尘装置(2)可拆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1)设有散热孔(11),所述防尘装置(2)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散热孔(11)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3)包括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的一端固设于所述设备本体(1),所述弹性构件的另一端为自由端,用于在所述弹性构件处于伸出状态时与所述防尘装置(2)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构件包括弹性件(31)和弹压接头(32),所述弹性件(31)的第一端固设于所述设备本体(1),所述弹性件(31)的第二端与所述弹压接头(32)相连,所述弹压接头(32)用于与所述防尘装置(2)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压接头(32)为块状体,所述块状体背向所述弹性件(31)的端面的两个相对的侧棱处设有倒角(321);
或者,所述弹压接头(32)背向所述弹性件(31)的一端具有外凸的弧形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3)还包括导向件(33),其设于所述设备本体(1),用于对所述弹压接头(32)的运动进行导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33)固设于所述设备本体(1),并与所述弹压接头(32)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33)设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弹压接头(32)设有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配合限位,以避免所述弹压接头(32)脱离所述导向件(33)。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33)可滑动的设于所述设备本体(1),并与所述弹压接头(32)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33)设有第三限位结构,所述设备本体(1)设有第四限位结构,所述第三限位结构和所述第四限位结构配合限位,以避免所述导向件(33)脱离所述设备本体(1)。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1)为弹簧,所述导向件(33)为导向杆,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导向杆的外周部。
12.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3)还包括固定架(34),所述弹性件(31)通过所述固定架(34)固设于所述设备本体(1)。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34)包括第一固定板和与之连接的第二固定板,两者形成L形结构,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设备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弹性件(31)固定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装置(2)包括防尘盖板(22),所述防尘盖板(22)设有卡位槽;当所述伸缩装置(3)处于伸出状态时,所述弹压接头(32)卡于所述卡位槽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槽的入口处设有用于对所述弹压接头(32)的运动进行导向的扩口结构。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装置(2)包括防尘网(21)和防尘盖板(22),所述防尘盖板(22)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防尘网(21)的安装槽(221),所述防尘网(21)插设于所述安装槽(221)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设备为超声诊断设备。
CN202120888524.4U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医疗设备 Active CN2154247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88524.4U CN215424742U (zh)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医疗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88524.4U CN215424742U (zh)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医疗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24742U true CN215424742U (zh) 2022-01-07

Family

ID=79706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88524.4U Active CN215424742U (zh)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医疗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247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9990018928A (ko) 컴퓨터 시스템
CN108661991B (zh) 智能穿戴设备及其带体拆卸装置
EP3578461A1 (en) Wing unit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and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CN215424742U (zh) 一种医疗设备
CN110230625B (zh) 锁合装置及防尘组件及投影设备
CN210537164U (zh) 一种模块安装结构、电子模块和电力电子设备
JP2001120937A (ja) エアフィルタ装置のフィルタユニット
CN211718679U (zh) 一种投影设备
CN113075841B (zh) 光机及投影仪
JP2013084679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端子ボックス
CN211965324U (zh) 一种防尘网模块及其放映机
CN112436305B (zh) 电子设备的dmd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1577668A (zh) 一种风机快速固定与隔振装置
CN114281164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车载数据采集终端
CN212297038U (zh) 一种风机快速固定与隔振装置
CN219197835U (zh) 一种快拆结构和手术床
CN216925817U (zh) 一种车载热像仪红外窗口锁紧装置及车载热像仪
CN216589196U (zh) 一种发电机导风罩支架
CN210326500U (zh) 快速组装装置
CN211786343U (zh) 用于移动终端的显微镜组件、手机壳及移动终端
CN214375761U (zh) Dmd组件、光机、投影仪和3d打印机
CN219606006U (zh) 可消除齿轮间隙的驱动装置和摄像机
CN216720159U (zh) 快拆机构、电池模组及电器设备
CN211791769U (zh) 一种高分子塑胶边框结构
CN109696033B (zh) 抽屉组件及具有其的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