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18679U - 一种投影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投影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18679U
CN211718679U CN201922474985.2U CN201922474985U CN211718679U CN 211718679 U CN211718679 U CN 211718679U CN 201922474985 U CN201922474985 U CN 201922474985U CN 211718679 U CN211718679 U CN 2117186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positioning
positioning portion
dust screen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7498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宪
余新
李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ppotronic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Appotronic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potronic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Appotronic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7498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186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186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18679U/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37101 priority patent/WO2021135967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投影设备。该投影设备包括壳体和防尘网组件,壳体包括一壳板,防尘网组件固设于壳体上;该防尘网组件包括:第一框架上设有第一窗口,第一框架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防尘网封盖第一窗口;第二框架上设有第二窗口,第二框架与第一框架连接而将防尘网夹设于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其中,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均用于将第一框架定位在壳板上并限定第一框架的行程,第一框架沿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限定的行程走完后,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将第一框架卡接于壳板上。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使得防尘网组件所需的安装空间小以及提高了防尘网组件的安装便捷性。

Description

一种投影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投影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投影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投影设备的防尘网一般采用单个固定框固定,将防尘网的四边固定在固定框上,然后再将整个固定框固定在壳体上,这种方式拆装不方便,不利于防尘网快速更换。还有一种方式是采用滑轨的方式安装防尘网,即防尘网在壳体上滑动以采用抽拉式安装,但整体结构复杂、加工成本较高,抽拉行程长对安装空间要求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主要提供一种投影设备,以解决防尘网组件拆装不便捷及所需的安装空间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投影设备。该投影设备包括壳体和防尘网组件,壳体包括一壳板,防尘网组件固设于壳体上;该防尘网组件包括:第一框架上设有第一窗口,第一框架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防尘网封盖第一窗口;第二框架上设有第二窗口,第二框架与第一框架连接而将防尘网夹设于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其中,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均用于将第一框架定位在壳板上并限定第一框架的行程,第一框架沿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限定的行程走完后,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将第一框架卡接于壳板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均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部、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框架一侧弯折的止挡部和相对所述止挡部进一步弯折的导向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所述止挡部和所述导向部配合限定所述第一框架的行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定位卡口或葫芦孔,所述第二定位部为葫芦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板的一端设有第一定位柱,所述壳板相对的另一端设有所述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一定位柱卡接,所述第二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柱卡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定位柱包括柱体和限位帽,所述柱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柱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限位帽,所述第一定位部卡接于所述柱体且被所述限位帽沿所述柱体的轴向所限位止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投影设备还包括开关计数装置,所述开关计数装置安装于所述壳板上且与所述第一框架接触,所述开关计数装置用于检测记录所述第一框架的拆卸次数,进而监控所述防尘网的更换频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框架上所述第一定位部所在一端还设有检测板,所述第一定位部卡接于所述第一定位柱时,所述检测板抵接于所述开关计数装置的开关弹片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框架上与设有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所在的侧边相邻的两侧均设有第一折边,所述第二框架的周侧上均设有第二折边,所述第二折边围设于所述防尘网的四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框架上沿所述第一窗口的周侧设有限位柱,所述防尘网上设有对位口,所述对位口与所述限位柱对位装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柱设有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二框架上设有第二装配孔,所述第一装配孔与所述第二装配孔通过紧固件连接而将所述防尘网夹设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之间。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投影设备。通过在第一框架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并设置第二框架配合第一框架夹设防尘网,同时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被配置为用于将第一框架定位在壳板上并限定第一框架的行程,且在第一框架沿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限定的行程走完后,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将第一框架卡接于壳板上,进而在将防尘网组件整体安装固定壳板上时,先通过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将防尘网组件进行定位于壳板上,再沿由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限定的行程相对壳板移动,进而使得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卡接于壳板上,由于定位便捷且所限定的行程较短即可使得防尘网组件固定于壳板上,因而有效地降低了防尘网组件的安装难度,提高了防尘网组件安装效率,以及提高了防尘网组件的安装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投影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投影设备中防尘网组件与壳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图1投影设备中防尘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防尘网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壳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第一定位部与第一定位柱的一种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图2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9是图2中C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10是图2中第一框架和壳板另一实施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提供一种投影设备300,参阅图1至图4,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投影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投影设备中防尘网组件与壳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图1投影设备中防尘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防尘网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该投影设备300包括防尘网组件100和壳体200,壳体200包括一壳板210,防尘网组件100固设于壳体200上。
具体而言,防尘网组件100可拆卸地连接于壳板210上。
该防尘网组件100包括第一框架10、防尘网20和第二框架30,其中防尘网20夹设于第一框架10和第二框架30之间。
第一框架10上设有第一窗口11,第一框架10的一端设有第一定位部12,第一框架10相对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定位部13;防尘网20封盖第一窗口11;第二框架30上设有第二窗口31,第二框架30与第一框架10连接而将防尘网20夹设于第一框架10和第二框架30之间。
第二窗口31可以与第一窗口11相对设置,以便于气流经过第二窗口31与第一窗口11。或者,第二窗口31也可以与第一窗口11错位设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仅需气流可以通过第二窗口31与第一窗口11流动即可。
防尘网20夹设于第一框架10和第二框架30之间,且防尘网20的两侧面分别封盖第一窗口11和第二窗口31,从而将防尘网组件100安装于一设备上时,可增强设备的透气散热性还可以防止外部粉尘等进入该设备内部。
第一定位部12和第二定位部13均用于将第一框架10定位在壳板210上并限定第一框架10的行程,第一框架10沿第一定位部12和第二定位部13所限定的行程走完后,第一定位部12和第二定位部13将第一框架10卡接于壳板210上,从而可使得第一框架10得以安装于壳体200上,防尘网组件100进而防止外部粉尘等进入该壳体200内部。
例如,壳板210上设有导轨,第一定位部12和第二定位部13为导块,且导块上设有一定行程的导槽,导槽与导轨定位连接,导槽上的一侧还设有卡槽,导轨的一侧设有卡块,且导块沿导轨行走完导槽所限定的行程后,卡块卡接于卡槽内。
或者,第一定位部12和第二定位部13均为卡口,壳板210上设有卡柱,卡柱与卡口对位并沿卡口所限定的行程相对移动,最终卡口卡接于卡柱上。
或者,第一定位部12和第二定位部13均为挂耳,壳板210上设有挂钉,挂耳与挂钉对位装配,且挂钉沿挂耳所限定的行程移动至与挂耳相卡接。
第一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参阅图2至图4,第一定位部12可以为定位卡口或葫芦孔,第二定位部13可以为葫芦孔,定位卡口和葫芦孔均具有限定的行程。
如图5所示,壳板210上设有第三窗口211,第三窗口211与第一窗口11相对设置,即第三窗口211与第一窗口11层叠,且第一窗口11沿第二方向在一基准面上的投影位于第三窗口211在同一基准面内的投影范围内。
壳板210的一端设有第二定位柱214和装配孔217,壳板210相对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定位柱212,第一框架10上第二定位部13所在一端还设有装配孔16,在第二定位部13卡接于第二定位柱214和第一定位部12卡接于第一定位柱212后,装配孔16与装配孔217通过紧固件连接。
该紧固件可以是松不脱螺钉,松不脱螺钉连接于装配孔16上,在第一框架10卡设于壳板210上时,旋紧松不脱螺钉以连接装配孔217,以进一步地提高第一框架20与壳板210之间的连接便捷性。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定位部12与第一定位柱212对位卡接以及第二定位部13与第二定位柱214对位卡接后,还通过紧固件将第一框架10连接于壳板210上。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第一定位部12与第一定位柱212对位卡接,以及第二定位部13与第二定位柱214对位卡接,便可将第一框架10固定在壳板210上。例如,如图6所示,第一定位部12的最小间距小于第一定位柱212的轴径,进而第一定位部12与第一定位柱212对位卡接并可限制第一定位柱212脱离。
如图3所示,第一定位部12为定位卡口,第一定位部12设于第一框架10的端部边沿,以便于第一框架10沿第一定位部12所限定的行程相对运动后,第一定位部12对位卡接于第一定位柱212上,以对第一框架10的一端进行限位。
如图7所示,第一定位柱212包括柱体215和限位帽216,柱体215的一端连接于壳板210上,柱体215的另一端连接限位帽216,第一定位部12卡接于柱体215且被限位帽216沿柱体215的轴向所限位止挡,且第一框架10上与第一定位部12相对的对端固定在壳板210上,从而使得第一定位部12无法从第一定位柱212脱离,即第一定位部12所在的一端无需再通过紧固件等连接结构去与壳板210固定,从而简化了第一框架10与壳板210的连接方式,也提高了第一框架10与壳板210的连接便捷性。
如图7所示,第二定位柱214可以为挂钉,第二定位部13为葫芦孔,第二定位部13包括避让部130和与避让部130连通的限位部132,避让部130用于避让第二定位柱214,第二定位柱214从避让部130向限位部132相对滑动进而与限位部132卡设定位。在挂钉和限位部132卡接时,同时有第一定位部12和柱体215卡接,以及使得装配孔16和装配孔217对位,提高了第一框架10与壳板210的连接便捷性。
第一定位部12和第二定位部13自身沿第二方向可移动的距离均较短,因而防尘网组件100整体所需的安装空间较小。
如图2至图5所示,第二定位部13先从第一方向与壳板210上的第二定位柱214对位装配,以将防尘网组件100初步对位挂装于壳板210上,使得防尘网组件100的位置初步被限定;之后推动第一框架10沿第二方向移动,使得第二定位部13沿第二方向卡接于第二定位柱214,以及同时有第一定位部12沿第二方向卡接于第一定位柱212。
其中,第一方向为第二框架30朝向第一框架10的方向,第二方向为第一框架10上第二定位部13所在一端指向第一定位部12所在一端的方向。
本实施例中,第一框架10的一端设有两个第一定位部12,第一框架10的另一端设有一个第二定位部13,从而构成三点定位,使得第一框架10的安装更加准确。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部12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三个、四个等,第二定位部13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三个和四个等,本申请对它们的数量不作限制。
通过在第一框架10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定位部12和第二定位部13,且第二定位部13先从第一方向与第二定位柱214对位装配,以将防尘网组件100初步对位挂装于壳板210上,之后推动第一框架10沿第二方向移动,使得第二定位部13沿第二方向卡接于第二定位柱214,以及同时有第一定位部12沿第二方向卡接于第一定位柱212,第二定位部13自身沿第二方向可移动的行程较短即可卡接于第二定位柱214上,从而防尘网组件100所需的安装空间小,且对位卡接十分便捷,以及第一定位部12和第二定位部13的结构简单,从而有效地提高了防尘网组件100的安装便捷性,提高了防尘网组件100安装效率,简化了防尘网组件100的安装步骤,降低了防尘网组件100的安装难度。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框架10上与设有第一定位部12和第二定位部13所在的侧边相邻的两侧均设有第一折边14,设置第一折边14可加强第一框架10的结构强度,以防止第一框架10经多次拆装后产生变形。
第二框架30的周侧上均设有第二折边32,第二折边32围设于防尘网20的四周,设置第二折边32可加强第二框架30的结构强度,同时还可以对防尘网20的周侧进行保护和对防尘网20进行限位,以避免防尘网20未完全覆盖第一窗口11和第二窗口31。
进一步地,第一框架10上沿第一窗口11的周侧设有限位柱15,防尘网20上设有对位口22,对位口22与限位柱15对位装配,进而进一步地对防尘网20进行限位,以确保防尘网20完全覆盖第一窗口11和第二窗口31。
限位柱15设有第一装配孔150,第二框架30上设有第二装配孔301,第一装配孔150与第二装配孔301通过紧固件连接而将防尘网20夹设于第一框架10和第二框架30之间。
即第二框架30从防尘网20的一侧压持防尘网20于第一框架10上,且第二框架30抵挡于限位柱15上,从而可保证第一框架10和第二框架30对防尘网20具有一定的夹持预紧度,防止防尘网20在第一框架10和第二框架30之间移动,有利于增强防尘网组件100的防尘效果;以及第一装配孔150和第二装配孔301对位并通过紧固件连接,该紧固件可以是螺钉、销钉等。
由于防尘网20需要定期更换,才能确保防尘网组件100具有良好的性能,因而需提供一种方式对防尘网20的更换频率进行监控。
如图2、图9所示,投影设备300还可以包括开关计数装置50,开关计数装置50安装于壳板210上且与第一框架10接触,开关计数装置50用于检测记录第一框架10的拆卸次数,并将所记录的数据传送到监控平台上,同时结合记录第一框架10的拆卸时间点,进而可监控防尘网20的更换频率,以保证防尘网20能够按时更换,从而确保防尘网20的性能可靠。
具体地,第一框架10上第一定位部12所在一端还设有检测板17,第一定位部12沿第二方向卡接于第一定位柱212时,检测板17抵接于开关计数装置40的开关弹片52上。
当拆卸第一框架10时,第一框架10沿与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脱离第一定位柱212,同时有检测板17脱离开关弹片52,从而开关计数装置40可检测到第一框架10的拆装动作,并可记录第一框架10的拆卸次数,且还可结合检测第一框架10距上一次拆装的时间差去提醒用户及时更换防尘网20。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壳板210的两端均设有葫芦孔,第一定位部12和第二定位部13均为第三定位柱,第三定位柱与葫芦孔对位配合且沿葫芦孔所限定的行程运动至与葫芦孔卡接;其中第三定位柱的结构与第一定位柱或第二定位柱的结构相似。
第二实施例
该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第一定位部12和第二定位部13均为挂耳。
具体地,如图10所示,第一定位部12和第二定位部13均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部120、从连接部120的一端向远离第一框架10一侧弯折的止挡部122和相对止挡部122进一步弯折的导向部124,连接部120连接于第一框架10,止挡部122和导向部124配合限定第一框架10的行程。
壳板210上设有与挂耳相配合的卡块46,卡块46沿导向部124与第一框架10的本体所限定的空间移动到止挡于止挡部122上,从而使得第一框架10卡接于壳板210上。
导向部124决定第一框架10与卡块46连接所需的行程,并限制卡块46脱离挂耳,因而挂耳与卡块46移动相对较短的距离即可实现第一框架10连接于壳板210上,从而防尘网组件100所需的安装空间小,且对位卡接十分便捷,有效地提高了防尘网组件100的安装便捷性,提高了防尘网组件100安装效率,简化了防尘网组件100的安装步骤,降低了防尘网组件100的安装难度。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壳板210上相对的两端设有挂耳,第一定位部12和第二定位部13均为卡块,卡块与挂耳对位配合且沿挂耳所限定的行程运动至与挂耳卡接。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投影设备。通过在第一框架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并设置第二框架配合第一框架夹设防尘网,同时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被配置为用于将第一框架定位在壳板上并限定第一框架的行程,且在第一框架沿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限定的行程走完后,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将第一框架卡接于壳板上,进而在将防尘网组件整体安装固定壳板上时,先通过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将防尘网组件进行定位于壳板上,再沿由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限定的行程相对壳板移动,进而使得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卡接于壳板上,由于定位便捷且所限定的行程较短即可使得防尘网组件固定于壳板上,因而有效地降低了防尘网组件的安装难度,提高了防尘网组件安装效率,以及提高了防尘网组件的安装便捷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投影设备,包括壳体和防尘网组件,所述壳体包括一壳板,所述防尘网组件固设于所述壳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网组件包括:
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上设有第一窗口,所述第一框架的一端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框架相对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定位部;
防尘网,所述防尘网封盖所述第一窗口;
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上设有第二窗口,所述第二框架与所述第一框架连接而将所述防尘网夹设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均用于将所述第一框架定位在所述壳板上并限定所述第一框架的行程,所述第一框架沿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所限定的行程走完后,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将所述第一框架卡接于所述壳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均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部、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框架一侧弯折的止挡部和相对所述止挡部进一步弯折的导向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所述止挡部和所述导向部配合限定所述第一框架的行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定位卡口或葫芦孔,所述第二定位部为葫芦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板的一端设有第一定位柱,所述壳板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一定位柱卡接,所述第二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柱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柱包括柱体和限位帽,所述柱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壳板上,所述柱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限位帽,所述第一定位部卡接于所述柱体且被所述限位帽沿所述柱体的轴向所限位止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设备还包括开关计数装置,所述开关计数装置安装于所述壳板上且与所述第一框架接触,所述开关计数装置用于检测记录所述第一框架的拆卸次数,进而监控所述防尘网的更换频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上所述第一定位部所在一端还设有检测板,所述第一定位部卡接于所述第一定位柱时,所述检测板抵接于所述开关计数装置的开关弹片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上与设有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所在的侧边相邻的两侧均设有第一折边,所述第二框架的周侧上均设有第二折边,所述第二折边围设于所述防尘网的四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上沿所述第一窗口的周侧设有限位柱,所述防尘网上设有对位口,所述对位口与所述限位柱对位装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设有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二框架上设有第二装配孔,所述第一装配孔与所述第二装配孔通过紧固件连接而将所述防尘网夹设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之间。
CN201922474985.2U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投影设备 Active CN2117186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74985.2U CN211718679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投影设备
PCT/CN2020/137101 WO2021135967A1 (zh) 2019-12-31 2020-12-17 一种投影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74985.2U CN211718679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投影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18679U true CN211718679U (zh) 2020-10-20

Family

ID=72821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74985.2U Active CN211718679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投影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18679U (zh)
WO (1) WO202113596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35851A1 (zh) * 2019-12-31 2021-07-08 中影光峰激光影院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防尘网模块及其放映机
WO2021135967A1 (zh) * 2019-12-31 2021-07-08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76654U (zh) * 2010-06-11 2011-06-22 深圳雅图数字视频技术有限公司 投影机防尘网装置及投影机
JP2012086139A (ja) * 2010-10-19 2012-05-10 Canon Inc 防塵フィルタ装置及び投射型画像表示装置
CN103379767B (zh) * 2012-04-20 2016-11-09 三洋科技中心(深圳)有限公司 防尘网盖的固定机构及含有该固定机构的投影装置
CN203069955U (zh) * 2013-01-15 2013-07-17 深圳雅图数字视频技术有限公司 投影机防尘装置及投影机
CN204694974U (zh) * 2015-05-14 2015-10-07 东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防尘装置及使用该防尘装置的投影机
WO2017098677A1 (ja) * 2015-12-10 2017-06-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防塵装置、画像表示システム、及び取付方法
CN205433335U (zh) * 2015-12-24 2016-08-10 宁波寅通机械有限公司 具有计数器的过滤水壶
CN110230625B (zh) * 2018-03-06 2021-09-21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锁合装置及防尘组件及投影设备
CN211718679U (zh) * 2019-12-31 2020-10-20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35851A1 (zh) * 2019-12-31 2021-07-08 中影光峰激光影院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防尘网模块及其放映机
WO2021135967A1 (zh) * 2019-12-31 2021-07-08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35967A1 (zh) 2021-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718679U (zh) 一种投影设备
KR100252249B1 (ko) 컴퓨터 시스템
CN102905480A (zh) 电子装置壳体
CN211965324U (zh) 一种防尘网模块及其放映机
US9482242B1 (en) C-connect fastener for a ceiling fan blade
US20110279006A1 (en) Electronic assembly
CN104183872B (zh) 卷针机构
TWI446864B (zh) 具電池扣合結構的電子裝置
CN103376847A (zh) 固定装置组合
US20210127510A1 (en) Mounting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04516439A (zh) 电子装置
CN219247016U (zh) 一种网络面板
CN215424742U (zh) 一种医疗设备
CN218868221U (zh) 一种频率合成装置和无线通信设备
CN217333261U (zh) 一种带自锁结构的机箱
CN111043574A (zh) 一种灯座与灯罩的快速扣合装置
CN220173606U (zh) 外壳结构
CN218099802U (zh) 一种vr一体机内罩与外壳装配结构
CN212812276U (zh) 一种适用于采集器的挂装外壳装置、气象要素采集器
CN219042160U (zh) 一种户外储能逆变器
CN218413301U (zh) 一种自动报警型温度控制器
CN217506659U (zh) 一种能够快速组装的门禁报警器
TWM582750U (zh) 免工具拆裝裝置
CN213815834U (zh) 家用电器及其电容装配结构
CN111722675A (zh) 存储装置固定支架及机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