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09944U - 一种高铁储能式减震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铁储能式减震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09944U
CN215409944U CN202120833088.0U CN202120833088U CN215409944U CN 215409944 U CN215409944 U CN 215409944U CN 202120833088 U CN202120833088 U CN 202120833088U CN 215409944 U CN215409944 U CN 2154099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eed rail
shock absorber
storage type
lantern ring
cylind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3308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菘
金传辉
陈坚
肖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Huajiao Rail Transi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Huajiao Rail Transi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Huajiao Rail Transi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Huajiao Rail Transi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3308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099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099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0994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铁储能式减震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连接有筒体,所述筒体的内侧连接有负压活塞,所述负压活塞的一侧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连接有支撑板,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板、活塞杆、负压活塞、筒体、气动马达和发电机,高铁车身将竖向力传递到负压活塞内部,将筒体内部的气体加压,被加压后的气体进入气动马达内部,气动马达将压缩气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并带动转轴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工作,产生电能,将负压活塞向外侧提拉,使外部空气进入筒体内部,进行再次加压,进而使发电机不间断工作,产生电能,在通过电线将电能进行储存,解决了结构单一,仅仅起到减震作用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高铁储能式减震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铁储能式减震器。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居民出行需求的日益增长,各大城市都加快了高铁的建设速度,其中在高铁运行中不可避免会出现震动,而关于传统的减震技术是通过减震器来完成对冲击力的吸收减震。
目前市场上存在多种减震器,但是这些减震器普遍存在着,结构单一,仅仅起到减震的作用,且由于高铁车身不间断的震动,容易降低减震器的使用年限,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高铁储能式减震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铁储能式减震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铁储能式减震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连接有筒体,所述筒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筒体的外侧靠近第一通孔的位置连接有进气管,所述筒体的内部远离第一通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筒体的外侧靠近第二通孔的位置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一端连接有气动马达,所述气动马达与底座相连接,所述气动马达内部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有发电机,所述发电机与底座相连接,所述发电机的外侧连接有电线,所述筒体的内侧连接有负压活塞,所述负压活塞的一侧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连接有支撑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塞杆的外侧套接有第一套环,所述第一套环与负压活塞相连接,所述第一套环的外侧连接有若干个第二减震弹簧,若干个所述第二减震弹簧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套环,所述第二套环的内部包括连接在第二减震弹簧一端的凹槽,所述第二套环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滑槽,若干个所述滑槽的内部连接有滚珠,所述滚珠与筒体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筒体的外侧套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减震弹簧,所述第一减震弹簧与支撑板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发电机的一端连接有蓄电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板与高铁车身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套环与筒体通过滑槽和滚珠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支撑板、活塞杆、负压活塞、筒体、气动马达和发电机,高铁车身将竖向力通过支撑板传递到活塞杆和负压活塞内部,使负压活塞将筒体内部的气体加压,被加压后的气体沿出气管进入气动马达内部,气动马达将压缩气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并产生旋转运动,带动转轴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工作,产生电能,在第一减震弹簧的作用下,将负压活塞向外侧提拉,使外部空气沿进气管进入筒体内部,进行再次加压,为气动马达提供不断的压力能,进而使发电机不间断工作,产生电能,在通过电线将电能进行储存,解决了结构单一,仅仅起到减震作用的问题。
2、通过第一套环、第二减震弹簧、第二套环和滚珠,由于高铁车身不间断的震动,减震器不仅要承受来自高铁车身的竖向力,还要承受来自高铁车身转弯过程中产生的水平压力,长时间工作状态下,易使活塞杆发生弯曲,严重时会发生折断,在多个第二减震弹簧的作用下,有利于缓解高铁车身转弯过程中对减震器施加的水平压力,提高活塞杆的稳定性,解决了由于高铁车身不间断的震动,容易降低减震器的使用年限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高铁储能式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高铁储能式减震器中筒体的侧面剖视图;
图3为一种高铁储能式减震器中筒体的俯视剖视图。
图中:1、支撑板;2、第一减震弹簧;3、活塞杆;4、筒体;401、第一通孔;402、第二通孔;5、限位块;6、底座;7、气动马达;8、发电机;9、第一套环;10、第二减震弹簧;11、滚珠;12、第二套环;1201、滑槽;1202、凹槽;13、负压活塞;14、进气管;15、出气管;16、转轴;17、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高铁储能式减震器,包括底座6,底座6的上方连接有筒体4,筒体4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401,筒体4的外侧靠近第一通孔401的位置连接有进气管14,筒体4的内部远离第一通孔401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402,筒体4的外侧靠近第二通孔402的位置连接有出气管15,出气管15的一端连接有气动马达7,气动马达7与底座6相连接,气动马达7内部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有转轴16,转轴16的一端连接有发电机8,发电机8与底座6相连接,发电机8的外侧连接有电线17,筒体4的内侧连接有负压活塞13,负压活塞13的一侧连接有活塞杆3,活塞杆3的一端连接有支撑板1。
在图2和图3中:活塞杆3的外侧套接有第一套环9,第一套环9与负压活塞13相连接,第一套环9的外侧连接有若干个第二减震弹簧10,若干个第二减震弹簧10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套环12,第二套环12的内部包括连接在第二减震弹簧10一端的凹槽1202,第二套环12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滑槽1201,若干个滑槽1201的内部连接有滚珠11,滚珠11与筒体4相连接,由于高铁车身不间断的震动,减震器不仅要承受来自高铁车身的竖向力,还要承受来自高铁车身转弯过程中产生的水平压力,长时间工作状态下,易使活塞杆3发生弯曲,严重时会发生折断,在多个第二减震弹簧10的作用下,有利于缓解高铁车身转弯过程中对减震器施加的水平压力,提高活塞杆3的稳定性,解决了由于高铁车身不间断的震动,容易降低减震器的使用年限的问题。
在图1中:筒体4的外侧套接有限位块5,限位块5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减震弹簧2,第一减震弹簧2与支撑板1相连接,在第一减震弹簧2的作用下,将负压活塞13向外侧提拉。
在图1和图2中:发电机8的一端连接有蓄电池,发电机8通过电线将电能进行储存。
在图1中:支撑板1与高铁车身固定连接,高铁车身将竖向力通过支撑板1传递到活塞杆3和负压活塞13内部,使负压活塞13将筒体4内部的气体加压,被加压后的气体沿出气管15进入气动马达7内部,气动马达7将压缩气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并产生旋转运动,带动转轴16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8工作,产生电能,在第一减震弹簧2的作用下,将负压活塞13向外侧提拉,使外部空气沿进气管14进入筒体4内部,进行再次加压,为气动马达7提供不断的压力能,进而使发电机8不间断工作,产生电能。
在图3中:第二套环12与筒体4通过滑槽1201和滚珠11滑动连接,便于负压活塞13平稳移动,减少第二套环12与筒体4之间的摩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高铁车身将竖向力通过支撑板1传递到活塞杆3和负压活塞13内部,使负压活塞13将筒体4内部的气体加压,被加压后的气体沿出气管15进入气动马达7内部,气动马达7将压缩气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并产生旋转运动,带动转轴16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8工作,产生电能,在第一减震弹簧2的作用下,将负压活塞13向外侧提拉,使外部空气沿进气管14进入筒体4内部,进行再次加压,为气动马达7提供不断的压力能,进而使发电机8不间断工作,产生电能,发电机8通过电线将电能进行储存,在多个第二减震弹簧10的作用下,有利于缓解高铁车身转弯过程中对减震器施加的水平压力,提高活塞杆3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高铁储能式减震器,包括底座(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的上方连接有筒体(4),所述筒体(4)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401),所述筒体(4)的外侧靠近第一通孔(401)的位置连接有进气管(14),所述筒体(4)的内部远离第一通孔(401)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402),所述筒体(4)的外侧靠近第二通孔(402)的位置连接有出气管(15),所述出气管(15)的一端连接有气动马达(7),所述气动马达(7)与底座(6)相连接,所述气动马达(7)内部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有转轴(16),所述转轴(16)的一端连接有发电机(8),所述发电机(8)与底座(6)相连接,所述发电机(8)的外侧连接有电线(17),所述筒体(4)的内侧连接有负压活塞(13),所述负压活塞(13)的一侧连接有活塞杆(3),所述活塞杆(3)的一端连接有支撑板(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储能式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3)的外侧套接有第一套环(9),所述第一套环(9)与负压活塞(13)相连接,所述第一套环(9)的外侧连接有若干个第二减震弹簧(10),若干个所述第二减震弹簧(10)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套环(12),所述第二套环(12)的内部包括连接在第二减震弹簧(10)一端的凹槽(1202),所述第二套环(12)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滑槽(1201),若干个所述滑槽(1201)的内部连接有滚珠(11),所述滚珠(11)与筒体(4)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储能式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4)的外侧套接有限位块(5),所述限位块(5)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减震弹簧(2),所述第一减震弹簧(2)与支撑板(1)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储能式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8)的一端连接有蓄电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储能式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与高铁车身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铁储能式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环(12)与筒体(4)通过滑槽(1201)和滚珠(11)滑动连接。
CN202120833088.0U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高铁储能式减震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4099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33088.0U CN215409944U (zh)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高铁储能式减震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33088.0U CN215409944U (zh)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高铁储能式减震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09944U true CN215409944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72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33088.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409944U (zh)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高铁储能式减震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099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65506U (zh) 一种发电减震器
CN107202088A (zh) 一种新型能量回收式汽车减震器
CN201836287U (zh) 大功率液压缓冲器
CN105240233A (zh) 一种基于空气压缩的减震发电装置
CN108730393A (zh) 一种双连杆式馈能减震器
CN215409944U (zh) 一种高铁储能式减震器
CN101474952A (zh) 车辆节能动力装置
CN205172845U (zh) 一种基于液体流动的减震发电装置
CN201456918U (zh) 阻尼气缸悬架式高速车轮
CN211371130U (zh) 一种受电弓用空气弹簧
CN112413050A (zh) 一种便于放置的空压机
CN103486189A (zh) 汽车辅助减震装置
CN205172846U (zh) 一种基于空气压缩的减震发电装置
CN203560346U (zh) 汽车辅助减震装置
CN107606043A (zh) 一种四档抗冲击的汽车储能减震器
CN217944829U (zh) 可发电式主动减震器
CN101749354B (zh) 汽车发电减振器
CN207374410U (zh) 轨道车辆永磁直驱牵引传动装置
CN2188134Y (zh) 汽车颠簸能量利用装置
CN104989763A (zh) 大功率车用发电减震器
CN210380483U (zh) 轻量化减震支架
CN204755701U (zh) 大功率车用发电减震器
CN202885570U (zh) 带有复合刚度缓冲气缸的接包盘
CN219452740U (zh) 动车组液气缓冲器
CN112747058A (zh) 汽车用减震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1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