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07896U - 锁体装置 - Google Patents

锁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07896U
CN215407896U CN202121224937.9U CN202121224937U CN215407896U CN 215407896 U CN215407896 U CN 215407896U CN 202121224937 U CN202121224937 U CN 202121224937U CN 215407896 U CN215407896 U CN 2154078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base
piece
groove
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2493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龙
孟向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Ezviz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Ezviz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Ezviz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Ezviz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2493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078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078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078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锁体装置,涉及安防产品领域。一种锁体装置包括底座;方舌,可移动地设置于底座;第一传动机构,包括可转动设置于底座的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以及锁紧件,第一传动件与方舌活动连接,锁紧件滑动设置于第二传动件,锁紧件具有第一卡接部,第一传动机构具有用于与第一卡接部卡接配合的第二卡接部;第二传动机构,可转动地设置于底座,第二传动机构与第二传动件传动连接;锁芯,可转动地设置于底座,锁芯包括驱动部;驱动部挤压锁紧件的情况下,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解卡,驱动部能够驱动第一传动件转动,并由第一传动件带动方舌回缩。本申请能够解决门锁无法开启的问题。

Description

锁体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安防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锁体装置。
背景技术
门锁用来通过锁舌将门锁定,以防止他人打开。市面上的一些门锁的解锁机构包括多个传动连接的零部件,尤其是一些全自动门锁,其具有锁芯开锁机构、指纹开锁机构、门把手开锁机构等,且上述开锁机构传动连接。在通过锁芯开锁过程中,需要同时带动各个开锁机构运动,以实现开锁。然而,当其中一部分开锁机构出现故障时,则无法实现开锁。例如,指纹开锁机构中的电机出现故障需要通过锁芯开锁时,锁芯开锁无法带动指纹开锁机构运动,从而导致无法开锁。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锁体装置,能够解决门锁无法开启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锁体装置,该锁体装置包括:
底座;
方舌,所述方舌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
第一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底座的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以及锁紧件,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方舌活动连接,所述锁紧件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传动件,所述锁紧件具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配合的第二卡接部;
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二传动件传动连接;
锁芯,所述锁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锁芯包括驱动部;
其中,所述驱动部挤压所述锁紧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解卡,所述驱动部能够驱动所述第一传动件转动,并由所述第一传动件带动所述方舌回缩。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锁紧件具有第一卡接部,第一传动件具有第二卡接部,在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相互卡合时,第一传动件与锁紧件同步转动,在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相互脱离时,第一传动件与锁紧件各自转动;锁紧件滑动设置于第二传动件,使得第一传动件与第二传动件之间通过锁紧件进行锁紧或解除锁紧。当用户旋拧锁芯而使锁芯相对于底座转动时,锁芯的驱动部会触碰并挤压锁紧件,使锁紧件相对于第二传动件移动,随着锁紧件的移动,使得锁紧件上的第一卡接部与第一传动件上的第二卡接部脱离,从而解除第一传动件与第二传动件之间的锁紧;随着锁芯继续旋转,驱动部会触碰并挤压第一传动件,使第一传动件相对于底座转动,由于第一传动件与方舌活动连接,如此,随着第一传动件的转动,会带动方舌相对于底座回缩,从而实现方舌解锁。基于上述设置,在锁芯通过第一传动件带动方舌解锁的过程中,第一传动件与第二传动件分离,由于第二传动件与第二传动机构传动连接,从而在锁芯解锁方舌的过程中,无需带动第二传动机构乃至与第二传动机构传动连接的其他机构(如,电机驱动机构)运动,进而即使第二传动机构或者与第二传动机构传动连接的其他机构出现故障,也不会影响锁芯解锁方舌的过程,因此,在锁体装置的第二传动机构或者与第二传动机构传动连接的其他机构出现故障时,也能保证了锁体装置能够被解锁。并且,由于锁芯通过第一传动件带动方舌解锁,使得在解锁方舌过程中运动的零部件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解锁方舌过程中的噪声和力度,从而保证了解锁方舌过程中的便捷性和舒适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锁体装置的第一视角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锁体装置的第二视角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方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方舌和联动件等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第一传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锁芯与第一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第一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锁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斜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底座;110-第二导向柱;
200-斜舌;210-斜舌部;220-滑动部;230-第一隔档部;240-第二隔档部;
300-方舌;310-限位槽;320-锁止槽;330-第一导向柱;340-第二导向槽;
400-联动件;410-第一导向槽;
500-第一传动机构;510-第一传动件;511-卡槽;512-避位槽;513-限位柱;520-第二传动件;530-锁紧件;531-卡凸;
600-第二传动机构;
700-锁芯;710-驱动部;
810-第一弹性件;820-第二弹性件;
910-第三传动件;
1000-驱动机构;1010-驱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说明。
参考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锁体装置,所公开的锁体装置包括底座100、方舌300、第一传动机构500、第二传动机构600和锁芯700。
其中,底座100为锁体装置中的基础安装构件,其为方舌300、第一传动机构500、第二传动机构600和锁芯700等结构提供安装基础。可选地,底座100可以是板状结构,例如,矩形板等。另外,底座100可以选取金属材质的板状结构,从而可以提高强度。
方舌300为锁体装置中起到锁定作用的其中一个构件,方舌300可移动地设置于底座100,使得方舌300能够相对于底座100伸缩。可选地,方舌300可以包括凸出结构。为了保证闭锁功能,方舌300端部的凸出结构可以是矩形结构,且方舌300可以包括多个凸出结构,以提高方舌300的整体强度,以使锁体装置在承受更大作用力的情况下而不发生损坏。另外,方舌300可以采用技术材质,以保证方舌300强度,提升锁体装置的安全性能。为了防止其他人进入,用户通常会将方舌300与门框结合,以实现锁定。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当门处于关闭状态下,可以通过门把手、钥匙、指纹等方式实现方舌300解锁。
第一传动机构500为锁体装置中的一种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构件,其可以相对于底座100转动,当第一传动件510受到作用力时,其可以相对于底座100转动一定角度,从而将运动和动力传递至下一结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传动机构500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底座100的第一传动件510和第二传动件520。可选地,第一传动件510与第二传动件520可以同轴设置。其中,第一传动件510与方舌300活动连接,使得第一传动件510在相对于底座100转动时可以带动方舌300运动。
第一传动机构500还包括锁紧件530,锁紧件530滑动设置于第二传动件520,通过锁紧件530在第二传动件520上滑动,实现锁紧件530与第一传动件510的卡合或解卡,从而切换第一传动件510与第二传动件520同步运动或分别运动。在一些实施例中,锁紧件530具有第一卡接部,第一传动件510具有第二卡接部,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可以卡接配合或相互脱离解卡。基于上述设置,锁紧件530在第二传动件520上滑动而使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相对脱离时,锁紧件530解除了对第一传动件510的锁紧作用,从而使第一传动件510与第二传动件520可以分别运动;锁紧件530在第二传动件520上滑动而使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相对卡接配合时,锁紧件530实现对第一传动件510的锁紧作用,从而使第一传动件510与第二传动件520同步运动。
第二传动机构600为锁体装置中用于传递运动和动力的另一结构件,其可转动地设置于底座100。可选地,第二传动机构600可以与自动解锁的动力构件传动连接,如此,通过动力构件可以将动力传递至第二传动机构600,并由第二传动机构600带动第一传动机构500运动,从而实现方舌300解锁。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传动机构600与第二传动件520传动连接,从而能够将运动和动力通过第二传动件520传递至第一传动机构500。
锁芯700为锁体装置中的一种动力输入构件,其可以用于用户旋拧。锁芯700可转动地设置于底座100,锁芯700包括驱动部710。可选地,驱动部710可以是设置在锁芯700内侧端部的偏心回转体,如凸轮等结构,且驱动部710靠近第一传动机构500设置。驱动部710可以触碰并挤压锁紧件530或第一传动件510,以使锁紧件530或第一传动件510运动。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用户旋拧锁芯700时,驱动部710可以相对于底座100旋转,旋转一定角度后驱动部710挤压锁紧件530,使锁紧件530在第二传动件520上滑动,在锁紧件530滑动过程中,使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相互脱离而实现解卡,随着驱动部710继续旋转,驱动部710会触碰并挤压第一传动件510,使第一传动件510相对于底座100转动,与此同时,第一传动件510会带动方舌300相对于底座100移动,从而使方舌300回缩至底座100内,进而实现方舌300解锁。
基于上述设置,在锁芯700通过第一传动件510带动方舌300解锁的过程中,第一传动件510与第二传动件520分离,由于第二传动件520与第二传动机构600传动连接,从而在锁芯700解锁方舌300的过程中,无需带动第二传动机构600乃至与第二传动机构600传动连接的其他机构(如,电机驱动机构1000)运动,进而即使第二传动机构600或者与第二传动机构600传动连接的其他机构出现故障,也不会影响锁芯700解锁方舌300的过程,因此,在锁体装置的第二传动机构600或者与第二传动机构600传动连接的其他机构出现故障时,也能保证了锁体装置能够被解锁。并且,由于锁芯700通过第一传动件510带动方舌300解锁,使得在解锁方舌300过程中运动的零部件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解锁方舌300过程中的噪声和力度,从而保证了解锁方舌300过程中的便捷性和舒适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参考图5至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为卡凸531,卡凸531设置于锁紧件530的朝向第一传动件510的一侧,相应地,第二卡接部为卡槽511。在装配第一传动件510、第二传动件520以及锁紧件530时,将第一传动件510与第二传动件520同轴可转动地安装在底座100上,将锁紧件530置于第一传动件510和第二传动件520之间,并使锁紧件530的卡凸531朝向第一传动件510,如此,在锁紧件530滑动时,可以保证卡凸531能够滑入或滑出卡槽511。
进一步地,继续参考图5,为了使第一传动件510和第二传动件520相对转动,在第一传动件510上设有避位槽512,该避位槽512与卡槽511连通。如此,在卡凸531脱离卡槽511后,卡凸531可以进入避位槽512中,并可以在避位槽512中移动,从而有效防止第一传动件510与第二传动件520相对转动时由于卡凸531的存在而影响转动。
基于上述设置,在卡凸531与卡槽511卡接配合的情况下,第一传动件510与第二传动件520之间通过锁紧件530锁紧,从而使第一传动件510和第二传动件520之间可以同步转动。在卡凸531脱离卡槽511的情况下,卡凸531进入避位槽512并可以在避位槽512中移动,从而在第一传动件510转动时,第二传动件520不会转动,以使第一传动件510与第二传动件520之间无法传递运动和动力,此时,锁芯700的驱动部710可以单独驱动第一传动件510转动,并通过第一传动件510带动方舌300回缩至底座100中,从而保证了锁体装置在第二传动机构600等机构出现故障时也能够被解锁,并且由于解锁方舌300过程中运动的结构件相对较少,从而可以降低解锁噪声和解锁难度。
为了保证锁紧件530与第二传动件520之间相对滑动的精度,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二传动机构600和锁紧件530中的一者上设置滑槽,另一者滑动设置于滑槽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滑槽设置在第二传动机构600上。可选地,将滑槽设置在第二传动件520的朝向第一传动件510的一侧面上,此时,锁紧件530位于第一传动件510与第二传动件520之间,一方面可以保证锁紧件530不易脱落,另一方面还可以对锁紧件530遮挡,以防止其他构件对锁紧件530产生影响。
参考图7,为了保证锁紧件530能够自动回位,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锁体装置还包括第一弹性件810,第一弹性件810连接锁紧件530和第二传动件520,第一弹性件810被配置为驱动锁紧件530相对于第二传动件520移动,以使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卡合。可选地,第一弹性件810可以是弹簧。为了提高第一弹性件810的安装稳定性,还可以在第二传动件520和锁紧件530上设置凸柱,在安装第一弹性件810时,将第一弹性件810的两端分别套设在凸柱上,从而使第一弹性件810的两端分别受到凸柱的限制作用,以防止第一弹性件810脱落,保证了第一弹性件810的安装稳定性。
在第一弹性件810的弹力作用下,锁紧件530时刻具有与第二传动件520相对滑动的趋势,从而使第一卡接部时刻具有朝向第二卡接部运动而实现卡合的趋势。在通常情况下,第一弹性件810驱使第一卡接部卡合于第二卡接部,当驱动部710挤压锁紧件530时,锁紧件530移动而使第一弹性件810收缩,并储存弹性势能,当驱动部710解除对锁紧件530的挤压作用时,在第一弹性件810的弹力作用下,第一卡接部再次能够朝向第二卡接部部移动而实现卡合。
参考图1,为了实现第一传动机构500与第二传动机构600之间的传动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传动件520和第二传动机构600上分别设有齿形结构,使得第二传动件520与第二传动机构600之间可以通过各自的齿形结构啮合连接。基于此,可以通过相互啮合的齿形结构实现第二传动件520与第二传动机构600之间的动力和运动的传输。
参考图3-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方舌300上设有限位槽310,相应地,第一传动件510上设有限位柱513,限位柱513可移动地设置于限位槽310中,其中,限位槽3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用于承受荷载。基于上述设置,在第一传动件510受力而相对于底座100转动时,可以通过限位柱513将动力和运动传递至限位槽310,从而驱动方舌300运动。具体为,在第一传动件510朝第一方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时,限位柱513与限位槽310的第一侧止抵,从而可以使方舌300相对于底座100伸出。此种情况下第一侧设置在方舌300的靠近前端的一侧,由于限位柱513相对于底座100作回转运动,方舌300相对于底座100作直线运动,从而,将第一侧设计为弧形面,以满足运动要求,防止运动干涉。相反,在第一传动件510朝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时,限位柱513与限位槽310的第二侧止抵,从而可以使方舌300相对于底座100回缩。此种情况下,第二侧设置在方舌300的远离前端的一侧,由于限位柱513相对于底座100作回转运动,方舌300相对于底座100作直线运动,从而,将第二侧设计为弧形面,以满足运动要求,防止运动干涉。
继续参考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槽310的一端设有与限位槽310连通的锁止槽320,锁止槽320具有与方舌300的移动方向呈夹角设置的锁止面,在方舌300相对于底座100伸出的情况下,限位柱513位于锁止槽320中,并与锁止面相对设置。基于上述设置,当方舌300受到外部挤压作用力时,锁止面与限位柱513止抵,从而无法通过限位柱513驱动第一传动件510相对于底座100转动,进而实现了锁止作用。当方舌300需要回缩至底座100内时,可以通过动力源使第一传动件510相对于底座100转动,此时即可解除锁止。
参考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锁体装置还包括斜舌200,斜舌200可移动地设置于底座100。其中,斜舌200为锁体装置中起到锁定作用的构件。可选地,斜舌200可以为单向斜舌,相比于市面上的一些双向斜舌完成门栓的方式,单向斜舌可以在门变形的情况下不影响自身安装,且还具有上锁快、噪声小等优势。斜舌200具有倾斜的挤压面,如,倾斜平面或倾斜弧面。斜舌200与门框上的孔位配合,在关门时,锁舌的倾斜面受到门框的挤压作用而收缩到底座100内部。随着门继续运动,直至斜舌200与门框上的孔位对齐,斜舌200可以从底座100中伸出,并伸入至门框上的孔位中,从而通过斜舌200对门实现锁定。当需要解锁时,可以通过门把手、钥匙等构件驱动斜舌200回缩至底座100内,从而解除锁定,方便门的开启。
继续参考图2,可选地,锁体装置还包括第三传动件910,第三传动件910可转动地设置于底座100,第三传动件910包括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第一传动部用于与斜舌200止抵,在第三传动件910相对于底座100转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第一传动部触碰并挤压斜舌200,使斜舌200相对于底座100回缩,以实现斜舌200解锁。为了驱动第三传动件910转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二传动部与驱动部710之间设置联动件400,联动件400可移动地设置于方舌300,驱动部710可以通过联动件400挤压第二传动部,从而实现第三传动件910转动。基于上述设置,当用户旋拧钥匙时,可以带动驱动部710转动,并由驱动部710带动联动件400移动,联动件400挤压第二传动部,使第三传动件910转动,并由第一传动部挤压斜舌200,从而实现斜舌200相对于底座100回缩,以达到斜舌200解锁的目的。
参考图4,为了实现联动件400的运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联动件400与方舌300中的一者上设置第一导向槽410,第一导向槽410的延伸方向与方舌300的移动方向垂直,而另一者上设置第一导向柱330,第一导向柱330设置于第一导向槽410中,并可以在第一导向槽410中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第一导向槽410开设在联动件400上,第一导向柱330设置在方舌300上。如此,在驱动部710挤压联动件400时,联动件400可以通过相互配合的第一导向槽410和第一导向柱330相对于方舌300朝向第三传动件910移动,从而驱动第三传动件910相对于底座100转动,以带动斜舌200解锁。
进一步地,可以在联动件400与方舌300之间设置弹性回位件,可选地,弹性回位件可以是弹簧,其可以带动联动件400朝向远离第三传动件910的方向移动,以脱离第二传动部,便于斜舌200的伸出。
参考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斜舌200包括依次设置的斜舌部210、滑动部220和第一隔档部230,斜舌部210相对于底座100可伸出或回缩,滑动部220与底座100滑动配合,第一隔档部230用于与第一传动部止抵。其中,斜舌部210用于与门框的孔位配合,斜舌部210具有倾斜面,在关门时,斜舌部210的倾斜面触碰到门框后使斜舌部210回缩至底座100内,从而方便关门;当斜舌部210与门框的孔位对齐后,斜舌部210再次伸出底座100,并伸入至门框的孔位中,从而实现斜舌200落锁。第一隔档部230位于底座100内部,其可以与第二传动部止抵配合,用于承受一些解锁传动件的挤压作用。可选地,第一隔档部230可以是挡板结构,当第一隔档部230受到第二传动部的挤压作用时,可以朝向底座100的内部方向移动,与此同时,带动斜舌部210回缩至底座100内,从而实现解锁。滑动部220用于与底座100滑动配合,可以是,在底座100上设置导向结构,滑动部220与导向结构滑动配合,以保证斜舌200伸缩过程的稳定移动。
继续参考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斜舌200还包括第二隔档部240,第二隔档部240位于斜舌部210与第一隔档部230之间,第二隔档部240与底座100之间连接有第二弹性件820,第二弹性件820能够驱动斜舌200相对于底座100伸出。可选地,第二隔档部240可以是挡板结构、挡块结构等,其主要用于承受第二弹性件820的弹力作用,并将该弹力作用传递至斜舌部210,以使斜舌部210能够相对于底座100伸出。第二弹性件820可以是弹簧,如扭簧、拉簧、压簧等,当第二弹性件820为扭簧时,扭簧的中部设置于底座100,扭簧的一端止抵在底座100上,另一端止抵在第二隔档部240上,从而可以将第二弹性件820的弹力施加至第二隔档部240。当第二弹性件820为拉簧或压簧时,压簧或拉簧的一端与底座100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隔档部240连接,从而同样可以将第二弹性件820的弹力施加到第二隔档部240上。基于上述设置,在第二弹性件820的弹力作用下,斜舌200可以相对于底座100伸出。
参考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方舌300设有第二导向槽340,第二导向槽340的延伸方向与方舌300的移动方向平行,相应地,底座100上设有第二导向柱110,第二导向柱110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二导向槽340中。可选地,第二导向槽340可以是长槽孔。基于上述设置,第二导向槽340与第二导向柱110的相互配合,使得方舌300能够相对于底座100伸缩移动。为了对方舌300进行限位,还可以在第二导向柱110的远离底座100表面的端部设置端帽,通过端帽防止第二导向柱110与第二导向槽340相互脱离,从而有效防止方舌300脱离底座100。
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锁体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1000,驱动机构1000包括驱动轮1010,驱动轮1010与第二传动机构600传动连接。可选地,驱动机构1000可以包括驱动马达或驱动电机,驱动马达或驱动电机通过一系列传动轮与驱动轮1010连接,以将动力和运动传递至驱动轮1010,从而驱使驱动轮1010旋转。另外,驱动轮1010可以是齿轮,第二传动机构600可以包括齿形结构,使得驱动轮1010与第二传动机构600之间啮合连接。基于上述设置,使得驱动机构1000可以驱动第二传动机构600运动,并由第二传动机构600带动第一传动机构500运动,从而至少能够实现方舌300解锁和落锁。
综上所述,当驱动机构1000出现故障时,无法自动解锁,可以采用钥匙解锁方舌300,在钥匙解锁的过程中,可以将第一传动机构500与第二传动机构600分离,从而在解锁方舌300过程中无需带动第二传动机构600和驱动机构1000,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解锁方舌300的噪声和力度,从而保证了解锁方舌300过程中的便捷性和舒适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3)

1.一种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00);
方舌(300),所述方舌(300)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100);
第一传动机构(500),所述第一传动机构(500)包括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底座(100)的第一传动件(510)和第二传动件(520),以及锁紧件(530),所述第一传动件(510)与所述方舌(300)活动连接,所述锁紧件(530)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传动件(520),所述锁紧件(530)具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传动件(510)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配合的第二卡接部;
第二传动机构(600),所述第二传动机构(600)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100),所述第二传动机构(600)与所述第二传动件(520)传动连接;
锁芯(700),所述锁芯(700)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100),所述锁芯(700)包括驱动部(710);
其中,所述驱动部(710)挤压所述锁紧件(530)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解卡,所述驱动部(710)能够驱动所述第一传动件(510)转动,并由所述第一传动件(510)带动所述方舌(300)回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为卡凸(531),所述卡凸(531)设置于所述锁紧件(530)的朝向所述第一传动件(510)的一侧,所述第二卡接部为卡槽(511),所述第一传动件(510)设有避位槽(512),所述避位槽(512)与所述卡槽(511)连通;
在所述卡凸(531)与所述卡槽(511)卡接配合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传动件(510)与所述第二传动件(520)同步转动,在所述卡凸(531)脱离所述卡槽(511)的情况下,所述卡凸(531)能够在所述避位槽(512)中移动,以使所述第一传动件(510)与所述第二传动件(520)相对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件(520)及所述锁紧件(530)中的一者设有滑槽,另一者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装置还包括第一弹性件(810),所述第一弹性件(810)连接所述锁紧件(530)和所述第二传动件(520),所述第一弹性件(810)被配置为驱动所述锁紧件(530)相对于所述第二传动件(520)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件(520)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600)均设有齿形结构,所述第二传动件(520)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600)之间通过各自的齿形结构啮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舌(300)设有限位槽(310),所述限位槽(3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传动件(510)设有限位柱(513),所述限位柱(513)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限位槽(310);
所述第一传动件(510)朝第一方向转动的情况下,所述限位柱(513)止抵所述第一侧,所述方舌(300)相对于所述底座(100)伸出,所述第一传动件(510)朝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的情况下,所述限位柱(513)止抵所述第二侧,所述方舌(300)相对于所述底座(100)回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310)的一端设有与所述限位槽(310)连通的锁止槽(320),所述锁止槽(320)具有与所述方舌(300)的移动方向呈夹角设置的锁止面,在所述方舌(300)相对于所述底座(100)伸出的情况下,所述限位柱(513)位于所述锁止槽(320)中,并与所述锁止面相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装置还包括斜舌(200),所述斜舌(200)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100);
所述锁体装置还包括第三传动件(910),所述第三传动件(910)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100),所述第三传动件(910)包括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所述第一传动部用于与所述斜舌(200)止抵,所述第二传动部与所述驱动部(710)之间设有联动件(400),所述联动件(400)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方舌(300),所述驱动部(710)能够通过所述联动件(400)挤压所述第二传动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件(400)与所述方舌(300)中的一者设有第一导向槽(410),所述第一导向槽(410)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方舌(300)的移动方向垂直,另一者设有第一导向柱(330),所述第一导向柱(330)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槽(410)。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舌(200)包括依次设置的斜舌部(210)、滑动部(220)和第一隔档部(230),所述斜舌部(210)相对于所述底座(100)可伸出或回缩,所述滑动部(220)与所述底座(100)滑动配合,所述第一隔档部(230)用于与所述第一传动部止抵。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舌(200)还包括第二隔档部(240),所述第二隔档部(240)位于所述斜舌部(210)与所述第一隔档部(230)之间,所述第二隔档部(240)与所述底座(100)之间连接有第二弹性件(820),所述第二弹性件(820)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斜舌(200)相对于所述底座(100)伸出。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舌(300)设有第二导向槽(340),所述第二导向槽(340)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方舌(300)的移动方向平行,所述底座(100)设有第二导向柱(110),所述第二导向柱(110)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槽(340)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1000),所述驱动机构(1000)包括驱动轮(1010),所述驱动轮(1010)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600)传动连接。
CN202121224937.9U 2021-06-02 2021-06-02 锁体装置 Active CN2154078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24937.9U CN215407896U (zh) 2021-06-02 2021-06-02 锁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24937.9U CN215407896U (zh) 2021-06-02 2021-06-02 锁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07896U true CN215407896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78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24937.9U Active CN215407896U (zh) 2021-06-02 2021-06-02 锁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078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53078A1 (zh) * 2021-06-02 2022-12-08 杭州萤石软件有限公司 锁体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53078A1 (zh) * 2021-06-02 2022-12-08 杭州萤石软件有限公司 锁体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09418B (zh) 锁体装置
EP2213817B1 (de) Schloss, insbesondere Schwenkriegelschloss, mit erhöhter Schutzwirkung
CN212336961U (zh) 锁舌的锁定与解锁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全自动锁
EP3135842B1 (en) Lock device equipped with opening support mechanism, and sliding door including lock device equipped with opening support mechanism
CN215407896U (zh) 锁体装置
CN113309419B (zh) 锁体装置
CA2776088C (en) Passive door lock device
CN110145190B (zh) 一种充电口盖锁及车辆
US5214946A (en) Multi-controlled security lock
CN214943204U (zh) 门锁
CN210828708U (zh) 一种防退锁体机构及触碰式门锁
CN115012738B (zh) 锁体装置
CN111434872B (zh) 锁组件
CN111648674A (zh) 一种防虚锁机构及其门锁
CN102787765B (zh) 滑移门门锁系统及工程车辆
CN114763724A (zh) 双锁芯锁头
CN212389164U (zh) 一种防虚锁机构及其门锁
CN218715926U (zh) 一种机械锁
CN110911983A (zh) 一种适于内部管理人员使用的开关柜
WO1996001356A1 (en) Espagnolette fastening for windows or doors
CN110685509A (zh) 可排障的锁体
CN112780110B (zh) 一种多点限位的联动装置
CN212317665U (zh) 逃生门锁
CN212927381U (zh) 锁体的斜舌机构以及锁体
CN218117505U (zh) 防乱码避让结构和双开式密码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