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07894U - 锁紧单元 - Google Patents

锁紧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07894U
CN215407894U CN202120770406.3U CN202120770406U CN215407894U CN 215407894 U CN215407894 U CN 215407894U CN 202120770406 U CN202120770406 U CN 202120770406U CN 215407894 U CN215407894 U CN 2154078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locking unit
rotating rod
shell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7040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志武
杜芳远
贺妍
方立刚
张强
张晓东
于志生
侯利民
李秀阳
勾凯
杨茂
吴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Industrial Park Nengyu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ndustrial Park Nengyu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ndustrial Park Nengyu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Industrial Park Nengyu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7040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078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078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078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ing And Opening Devices For Wings, And Check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锁紧单元,包括:锁舌;锁芯,锁芯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固设在锁舌上;转动杆,转动杆穿设在第一壳体和锁舌上;螺纹连接部,螺纹连接部形成在锁舌和转动杆上;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套设在第一壳体和转动杆的外侧;限位机构,限位机构设置在转动杆和第二壳体之间,以限制转动杆和第二壳体发生沿第一方向的位移;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限位槽,限位槽形成在第一壳体上;突起部,突起部形成在第二壳体的内侧;锁紧件,锁紧件设置在转动杆背离第一壳体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中锁紧单元的强度较高,可以适应高强度环境下的使用,此外,提升了锁紧效果,使得锁紧单元可以应用于路况较为复杂的场合。

Description

锁紧单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锁具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锁紧单元。
背景技术
锁紧单元是一种用于将门板与门框固定或脱离的结构单元。现有的锁紧单元,其转动杆和锁舌一体成型,通过使转动杆转动来使得锁舌与门框抵接与远离门框,从而实现将门板与门锁锁紧或打开的效果。但在转动杆转动过程中,转动杆与锁舌之间的扭力较大,可能发生锁舌和转动杆之间发生扭断的情况,从而导致锁紧单元易被损坏,无法适应高强度环境下的使用。此外,在锁紧状态下,锁舌可能会由于锁紧单元发生抖动等情况从而与门框逐渐发生偏移,并最终使得锁舌脱离门框,从而导致锁紧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锁紧单元,其用于解决上述锁紧单元易被损坏且锁紧效果不佳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锁紧单元,包括:锁舌;锁芯,锁芯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固设在锁舌上;转动杆,转动杆穿设在第一壳体和锁舌上;螺纹连接部,螺纹连接部形成在锁舌和转动杆上,用于使转动杆能相对锁舌转动,从而使转动杆相对锁舌沿第一方向产生位移;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套设在第一壳体和转动杆的外侧,第二壳体能相对第一壳体和转动杆转动;限位机构,限位机构设置在转动杆和第二壳体之间,以限制转动杆和第二壳体发生沿第一方向的位移;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限位槽,限位槽形成在第一壳体上;突起部,突起部形成在第二壳体的内侧,突起部能在转动杆相对锁舌沿第一方向产生位移过程中进入或脱离限位槽;锁紧件,锁紧件设置在转动杆背离第一壳体的一侧,并能与锁舌背离第一壳体的一侧抵接。
进一步地,限位机构包括对应设置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环形部,第一凹槽位于第二壳体内部且绕转动轴轴向凹陷,第二凹槽位于转动杆上且绕转动轴轴向凹陷,环形部设置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部分的环形部伸入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
进一步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设置有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抵接的弹簧。
进一步地,锁紧单元包括围设在第二壳体中部的密封环,密封环与弹簧抵接。
进一步地,部分的第二壳体的内侧壁与转动杆远离锁舌的一端的外侧壁紧贴。
进一步地,第二壳体远离第一壳体的一端具有绕其轴向延伸的定位部,第二壳体与锁紧螺母螺纹连接,从而通过定位部和锁紧螺母定位锁紧单元。
进一步地,锁舌的一端与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支撑部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锁舌远离支撑部的一端具有面向第一壳体且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翻折部。
进一步地,螺纹连接部的螺纹为T型螺纹。
进一步地,锁紧单元的整体材料使用SUS304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从而避免锁舌与转动杆一体成型所带来的扭断风险,使得锁紧单元的强度较高,可以适应高强度环境下的使用。
2、由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可以发生转动,使得在锁紧状态下,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无法发生沿第一方向的位移,导致即使外界发生抖动等情况,锁舌始终可以与门框紧贴,从而提升了锁紧效果,使得锁紧单元可以应用于战车、矿车或其他特种车辆等路况较为复杂的场合。
3、由于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环形部之间对应设置,使得限位机构的密闭性强,可以防止外界的水或灰尘通过限位机构进入锁芯,从而使得锁紧单元具有防水防尘效果。
4、锁舌与门框之间的适配性更好,且可以减小锁舌在转动中移动的形成,从而使得锁紧单元在锁紧或打开过程中更省力。
5、可以满足更大范围内的密封形变,从而使得锁紧单元的适用性更广。此外,由于T型螺纹更适用于转动杆对锁舌的传动和紧固。从而可以大幅度提高锁芯的受力性能,使得产品的使用寿命大幅提升。
6、锁紧单元的强度较高,可以适应恶劣工况的环境。此外,也可以适应高频振动的条件,从而可以适用于具有防爆要求的场合。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锁紧单元的结构透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锁紧单元的一个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锁紧单元的另一个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壳体的一个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壳体的另一个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锁紧单元在安装后一个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锁紧单元的安装后另一个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1、锁舌;11、翻折部;2、锁芯;21、第一壳体;22、转动杆;23、螺纹连接部;24、第二壳体;241、密封环;242、定位部;25、限位机构;251、第一凹槽;252、第二凹槽;253、环形部;26、限位槽;27、突起部;3、锁紧件;4、弹簧;5、锁紧螺母;6、支撑部;7、门板;8、门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锁紧单元,包括:
锁舌1,锁舌1可以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之间可以之间呈不为0°或180°的夹角。第一方向可以为图3中纸面的长度方向。使得锁舌1可以在转动过程中相对转动杆22所在的第一方向发生转动,从而实现整个锁紧单元锁紧或打开的效果。
锁芯2,锁芯2包括:
第一壳体21,第一壳体21可以固设在锁舌1上,从而使得锁舌1可以与第一壳体21同步转动,第一壳体21可以与锁舌1螺纹连接,从而使得第一壳体21和锁舌1之间可拆卸。当然的,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21和锁舌1可以通过其他连接方式固设在锁舌1上。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21可以绕其轴向开设有向着第一壳体21凹陷的容纳槽,突起部27可以在脱离限位槽26后进入容纳槽,从而使得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4能相对转动,且当突起部27进入容纳槽时,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4能在第一方向上保持相对静止。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第一壳体21远离锁舌1的一端绕转动杆22轴向设置,部分的第二壳体24能与第一壳体21远离锁舌1的一端抵接,从而使得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4能在第一方向上保持相对静止,且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4可以相对转动。
转动杆22,转动杆22可以穿设在第一壳体21和锁舌1上,转动杆22可以沿第一方向延伸。
螺纹连接部23,螺纹连接部23可以形成在锁舌1和转动杆22上,用于使转动杆22能相对锁舌1转动,从而使得转动杆22可以相对锁舌1沿第一方向上产生位移。螺纹连接部23可以使得转动杆22与第二壳体24之间的相对移动为渐变式,即将转动杆22的转动对应转化为第二壳体24相对于螺纹连接部23的移动,从而可以使得锁紧单元更稳定且强度较高。
第二壳体24,第二壳体24可以套设在第一壳体21和转动杆22的外侧,第二壳体24能相对第一壳体21和转动杆22转动,第二壳体24可以相对第一壳体21转动90°。当然的,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4之间的转动角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限位机构25,限位机构25可以设置在转动杆22和第二壳体24之间,以限制转动杆22和第二壳体24之间发生沿第一方向的位移。
限位槽26,限位槽26可以沿第一方向延伸,限位槽26可以形成在第一壳体21上,从而使得突起部27在伸入限位槽26后,可以使得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4可以在沿第一方向上发生相对位移。
突起部27,突起部27可以形成在第二壳体24的内侧,突起部27能在转动杆22相对锁舌1沿第一方向产生位移的过程中进入或脱离限位槽26。
锁紧件3,锁紧件3可以设置在转动杆22背离第一壳体21的一侧,并能与锁舌1背离第一壳体21的一侧抵接。锁紧件3可以为开口销,当然的,锁紧件3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他能与第一壳体21抵接的结构。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转动杆22在转动过程中,锁舌1相对转动杆22在第一方向上产生位移,从而使得锁舌1逐渐靠近锁紧件3并最终与锁紧件3抵接。然后,锁紧件3与锁舌1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并在转动杆22转动过程中通过摩擦力带动锁舌1随转动杆22转动,并使得突起部27脱离限位槽26。从而实现锁紧单元锁紧的效果。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转动杆22在转动过程中,锁舌1相对转动杆22在沿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产生位移,从而使得锁紧件3通过摩擦力带动锁舌1转动,并使得突起部27进入限位槽26中,从而实现锁紧单元打开的效果。
借由上述结构,将锁舌1和转动杆22分离,并通过转动杆22的转动改变锁紧件3与锁舌1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转动锁舌1。从而避免锁舌1与转动杆22一体成型所带来的扭断风险,使得锁紧单元的强度较高,可以适应高强度环境下的使用。此外,由于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4之间可以发生转动,使得在锁紧状态下,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4之间无法发生沿第一方向的位移,导致即使外界发生抖动等情况,锁舌1始终可以与门框8紧贴,从而提升了锁紧效果,使得锁紧单元可以应用于战车、矿车或其他特种车辆等路况较为复杂的场合。
具体的,如图5和图6所示,限位机构25包括对应设置的第一凹槽251、第二凹槽252和环形部253。第一凹槽251可以位于第二壳体24内部且绕转动轴轴向凹陷,第二凹槽252可以位于转动杆22上且绕转动轴轴向凹陷。环形部253可以设置在第一凹槽251和第二凹槽252之间,部分的环形部253可以伸入第一凹槽251和第二凹槽252,从而通过第一凹槽251、第二凹槽252和环形部253之间的限位作用防止转动杆22和第二壳体24之间发生沿第一方向的移动。此外,由于第一凹槽251、第二凹槽252和环形部253之间对应设置,使得限位机构25的密闭性强,可以防止外界的水或灰尘通过限位机构25进入锁芯2,从而使得锁紧单元具有防水防尘效果。
具体的,如图1所示,第一壳体21与第二壳体24之间可以设置有与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4抵接的弹簧4,锁紧单元可以包括围设在第二壳体24中部的密封环241,密封环241可以与弹簧4的一端抵接,弹簧4的另一端可以与第二壳体24抵接,从而可以防止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4之间在发生位移的过程中发生晃动。
具体的,如图1、2、3、7所示,部分的第二壳体24的内侧壁可以与转动杆22远离锁舌1的一端的外侧壁紧贴。从而使得第二壳体24的内侧壁与转动杆22远离锁舌1的一端的外侧壁之间的距离较小,可以防止外界的水或灰尘通过转动杆22进入锁芯2,从而加强锁紧单元的防水防尘效果。
具体的,如图1、2、3、4、5、7所示,第二壳体24远离第一壳体21的一端可以具有绕其轴向延伸的定位部242,第二壳体24自身可以带有螺纹,使得第二壳体24可以与锁紧螺母5螺纹连接,从而通过定位部242和锁紧螺母5定位锁紧单元。在本实施例中,门板7开设有与第二壳体24大小相近的开孔,从而使得第二壳体24能伸入开孔中,且定位部242可以与门板7抵接。将锁紧螺母5安装在第二壳体24的螺纹部分,从而使得门板7位于锁紧螺母5和定位部242中间,从而将锁芯2固定在门板7上。然后,将锁舌1与转动杆22螺纹连接,并通过使用螺栓将锁舌1与第一壳体21固定连接,然后将锁紧件3设置在转动杆22上,从而将锁紧单元安装在门板7上。可以避免锁紧单元需要焊接在门板7等设备上的情况,由于焊接容易导致门板7变形,从而本锁紧单元对于门板7有较好的保护性。
具体的,如图1、2、3、8所示,锁舌1的一端可以与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支撑部6螺纹连接。支撑部6用于在锁舌1转动过程中对锁舌1提供支撑作用,从而提高锁紧单元的稳定性,防止锁舌1出现受力不均匀的情况。锁舌1远离支撑部6的一端可以具有面向第一壳体21且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翻折部11。从而使得翻折部11能在转动过程中卡设在门框8上或与门框8远离。从而使得锁舌1与门框8之间的适配性更好,且可以减小锁舌1在转动中移动的形成,从而使得锁紧单元在锁紧或打开过程中更省力。
具体的,螺纹连接部23的螺纹可以为T型螺纹,从而使得相对于普通螺纹来说,其拉紧行程更大,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拉紧行程可以达到7mm,从而可以满足更大范围内的密封形变,从而使得锁紧单元的适用性更广。此外,由于T型螺纹更适用于转动杆22对锁舌1的传动和紧固。从而可以大幅度提高锁芯2的受力性能,使得产品的使用寿命大幅提升。
具体的,锁紧单元的整体材料使用SUS304材质。从而使得锁紧单元的防腐性能优越且在低温、室温及高温下均有较高的塑性和韧性,从而使得锁紧单元的强度较高,可以适应恶劣工况的环境。此外,也可以适应高频振动的条件,从而可以适用于具有防爆要求的场合。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锁紧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锁舌;
锁芯,所述锁芯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固设在所述锁舌上;
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穿设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锁舌上;
螺纹连接部,所述螺纹连接部形成在所述锁舌和所述转动杆上,用于使所述转动杆能相对所述锁舌转动,从而使所述转动杆相对所述锁舌沿第一方向产生位移;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套设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转动杆的外侧,所述第二壳体能相对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转动杆转动;
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设置在所述转动杆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以限制所述转动杆和第二壳体发生沿第一方向的位移;
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形成在所述第一壳体上;
突起部,所述突起部形成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所述突起部能在所述转动杆相对所述锁舌沿第一方向产生位移过程中进入或脱离所述限位槽;
锁紧件,所述锁紧件设置在所述转动杆背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并能与所述锁舌背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对应设置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环形部,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部且绕转动轴轴向凹陷,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转动杆上且绕所述转动轴轴向凹陷,所述环形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之间,部分的所述环形部伸入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抵接的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单元包括围设在所述第二壳体中部的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与所述弹簧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紧单元,其特征在于,部分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壁与所述转动杆远离所述锁舌的一端的外侧壁紧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具有绕其轴向延伸的定位部,所述第二壳体与锁紧螺母螺纹连接,从而通过所述定位部和所述锁紧螺母定位所述锁紧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的一端与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支撑部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远离所述支撑部的一端具有面向所述第一壳体且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翻折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连接部的螺纹为T型螺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单元的整体材料使用SUS304材质。
CN202120770406.3U 2021-04-15 2021-04-15 锁紧单元 Active CN2154078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70406.3U CN215407894U (zh) 2021-04-15 2021-04-15 锁紧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70406.3U CN215407894U (zh) 2021-04-15 2021-04-15 锁紧单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07894U true CN215407894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71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70406.3U Active CN215407894U (zh) 2021-04-15 2021-04-15 锁紧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078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407894U (zh) 锁紧单元
JP2724452B2 (ja) 防水型扉用ロックハンドル装置
CN107933964B (zh) 一种在轨自动展开防回弹口盖结构
CN216833136U (zh) 一种工程机械驾驶室外开式前窗结构
CN220319343U (zh) 一种特种车辆的拉紧舱门锁
CN206943205U (zh) 承载止动销轴
CN110080638B (zh) 一种棘轮棘爪配合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军用越野车门锁
CN211623004U (zh) 一种汽车车门锁紧装置
CN206734395U (zh) 免维护的工程车转向拉杆
CN203702800U (zh) 一种矿用自卸车销轴
CN218506131U (zh) 一种智能载人航空器的舱门结构及智能载人航空器
CN218594560U (zh) 一种将舵机的转动转换为平动的插拔销机构
CN210271967U (zh) 一种三相组合式变压器高低压仓室防盗结构
CN201695947U (zh) 旋挖钻机上下车回转可调式机械锁杆
CN216101487U (zh) 一种特种车辆用底部逃生门
CN105644580A (zh) 压溃装置及其组装方法和包括其的车钩缓冲系统
CN220285533U (zh) 一种特种车辆的检修舱门锁
CN205916023U (zh) 一种集装箱运输半挂车的纵向自锁式定位栓
CN218325694U (zh) 一种插销式金属防松螺母
CN216044929U (zh) 一种防松动型汽车紧固件
CN220667999U (zh) 一种消防车用锁止液压缸
CN219277653U (zh) 一种重型汽车用翻转导流支架
CN201553018U (zh) 一种汽车加油口门门锁机构
CN109252760A (zh) 一种车辆及其锁体机构
CN213896769U (zh) 一种防腐防折断的斜拉桥拉索u型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