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04847U - 一种编织横机织针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编织横机织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04847U
CN215404847U CN202121918503.9U CN202121918503U CN215404847U CN 215404847 U CN215404847 U CN 215404847U CN 202121918503 U CN202121918503 U CN 202121918503U CN 215404847 U CN215404847 U CN 2154048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needle
shaped section
knitt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1850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铭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91850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048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048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048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编织横机织针,包括针钩、针舌、针柄和弹簧片,弹簧片位于针柄一侧凹槽内,针柄由针杆和针身构成,弹簧片从前向后由为一整体的第一、第二弧形段和固定段组成,第一、第二弧形段向外拱起,第一弧形段拱起部最外侧露出凹槽0~10丝,第一弧形段头部以及第一、第二弧形段相连接部位均贴合凹槽底壁,第一、第二弧形段与针柄表面之间分别形成第一、第二避空槽,固定段固定安装在凹槽后部;第一弧形段的尾部沿自身宽度方向设有外凸部,外凸部凸出15~35丝;第一、第二弧形段之间的折弯部位倾斜设置,与对应移圈织针相平行。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提高作业效率,还可减小弹簧片一端张口度,充分降低与齿口处、沉降片及插入弹簧片中织针的摩擦力。

Description

一种编织横机织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横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应用于编织横机中的织针。
背景技术
业界所知,编织横机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倾斜的前针板和后针板,前、后针板的表面上分别设有一一对应的针槽,各针槽内均装有织针。
目前的织针一般由针钩、针舌和针柄组成,针柄由针杆和针身构成,针钩位于针杆的前部,针舌铰接在针钩后部,通过转动用于启闭针钩,针身位于针杆的后部,且宽度大于针杆的宽度。
在做一般编织时,织针沿针板上的针槽上下运动,使织针上的线圈相对织针滑移,在滑移到对应于针舌位置时带动针舌转动,使针舌闭合或打开。
在做翻针移圈编织时,需要前、后针板上对应针槽内的两织针相互配合来实现翻针移圈,例如,将处于前针板织针上的线圈转移到后针板对应织针上,需要使后针板上对应的织针插入上述前针板上织针的线圈内,为使插入可靠,在织针的针柄一侧都会设置弹簧片,当线圈滑移到弹簧片的凸起处时被撑大,以便对应织针从被撑大的线圈中插入。
上述弹簧片一般安装在针柄一侧开设的凹槽内,如专利号ZL 201821543571.X、名称为“一种横编织机的织针”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该织针在实际使用时虽然能够有效防止织针的断裂和弯折,但整体结构仍存在设计不合理之处,从而在另一织针插入弹簧片进行翻针移圈时,弹簧片一端的张口往往被撑的过大,久而久之,弹簧片就会失效,与此同时,持续张口的弹簧片还增加了与齿口处、沉降片以及插入弹簧片中织针之间的摩擦力,非常不利于翻针移圈的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做翻针移圈编织时,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可减小弹簧片一端的张口度,充分降低摩擦力的编织横机织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编织横机织针,包括针钩、针舌、针柄和弹簧片,所述针柄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弹簧片位于凹槽内,所述针柄由针杆和针身构成,所述针钩位于针杆的前部,所述针舌铰接在针钩后部,通过转动用于启闭针钩,所述针身位于针杆的后部,其中,所述弹簧片从前向后依次由为一整体的第一弧形段、第二弧形段和固定段组成,所述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均向外拱起,第一弧形段的拱起部位最外侧露出凹槽0~10丝,所述第一弧形段的头部以及第一弧形段与第二弧形段相连接的部位均贴合在凹槽的底壁上,所述第一弧形段与针柄表面之间以及第二弧形段与针柄表面之间分别形成第一避空槽和第二避空槽,所述固定段固定安装在凹槽的后部;所述第一弧形段的尾部沿自身宽度方向设有外凸部,所述外凸部凸出第二弧形段侧面15~35 丝;所述第一弧形段与第二弧形段之间的折弯部位倾斜设置,与插入第一避空槽或第二避空槽内另一织针的倾斜方向相平行。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编织横机织针,其中,所述折弯部位为一条折弯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编织横机织针,其中,所述折弯线与针身侧面之间的夹角α为 100°。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编织横机织针,其中,所述折弯部位为Z字形折弯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编织横机织针,其中,所述第一弧形段的长度小于第二弧形段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编织横机织针,其中,所述第一弧形段的长度为第二弧形段长度的2/3。
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编织横机织针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将弹簧片从前向后依次设计为由一整体的第一弧形段、第二弧形段和固定段组成的结构,且第一、第二弧形段均向外拱起,第一弧形段的拱起部位最外侧露出凹槽0~10丝,第一弧形段的头部以及第一、第二弧形段相连接的部位均贴合在凹槽的底壁上,第一、第二弧形段与针柄表面之间分别形成第一、第二避空槽,固定段固定安装在凹槽的后部,第一弧形段的尾部沿自身宽度方向设有外凸部,外凸部凸出第二弧形段侧面15~35丝,第一、第二弧形段之间的折弯部位倾斜设置,与插入第一避空槽或第二避空槽内另一织针的倾斜方向相平行,因此,在翻针移圈编织时,依次插入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内的另一织针因有第一、第二避空槽的存在,故不会造成弹簧片的一端张口,进而相应减小了弹簧片与齿口处、沉降片以及插入弹簧片中另一织针之间的摩擦力,有效提高翻针移圈的工作效率。此外,第一弧形段的尾部沿自身宽度方向设置的外凸部,可在翻针移圈时,对线圈进行阻挡,避免线圈继续沿针柄向后滑移,有助于更好地进行翻针,提高工作效率;将第一弧形段与第二弧形段之间的折弯部位倾斜设置,能够有效缩短另一织针从第一避空槽滑移至第二避空槽内的时间,提高另一织针由第一避空槽滑移至第二避空槽内的连贯性,减小另一织针夹角所占用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编织横机织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沿“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前、后针板上对应两织针进行翻针移圈时,后针板织针中的针钩插入第一避空槽内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后针板织针的针钩从第一避空槽滑入第二避空槽内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后针板织针的针钩从第二避空槽内向上滑移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后针板织针的针钩向前滑移,并钩住线圈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后针板织针的针钩钩住线圈,并从第一避空槽向前滑出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沿“B-B”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编织横机织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一种编织横机织针,包括针钩1、针舌2、针柄3和弹簧片4,针钩1和针柄3为一整体。针柄3的一侧设有凹槽33,弹簧片4位于凹槽33内;针柄3由为一整体的针杆31和针身32构成;针钩1位于针杆31的前部,针舌2通过销轴铰接在针钩1的后部,通过转动用于启闭针钩1;针身32 位于针杆31的后部,且针身32的宽度大于针杆31的宽度。
弹簧片4从前向后依次由为一整体的第一弧形段41、第二弧形段42和固定段43组成。第一弧形段41和第二弧形段42均向外拱起,第一弧形段的拱起部位最外侧露出凹槽33的尺寸为10丝,当然也可以是0~10丝之间的其它尺寸;第一弧形段41的头部以及第一弧形段41与第二弧形段42相连接的部位均贴合在凹槽33的底壁上;第一弧形段41与针柄3 表面之间形成第一避空槽46,第二弧形段42与针柄3表面之间形成第二避空槽47;固定段43通过铆钉固定安装在凹槽33的后部。
第一弧形段41的长度小于第二弧形段42的长度,具体为:第一弧形段41的长度为第二弧形段42长度的2/3,更为方便翻针移圈。
第一弧形段41的尾部沿自身宽度方向设有外凸部44,外凸部44凸出第二弧形段42侧面30丝(也就是图3所标示的L尺寸),当然也可以是15~35丝之间的其它尺寸。该外凸部44可在翻针移圈时,对线圈进行阻挡,避免线圈继续沿织针向后滑移,有助于更好地进行翻针,提高作业效率。
第一弧形段41与第二弧形段42之间的折弯部位45倾斜设置,与插入第一避空槽46或第二避空槽47内另一织针的倾斜方向相平行。将第一弧形段41与第二弧形段42之间的折弯部位45倾斜设置,能够有效缩短另一织针从第一避空槽46滑移至第二避空槽47内的时间,提高另一织针由第一避空槽46滑移至第二避空槽47内的连贯性,减小另一织针夹角所占用的空间。
折弯部位45为一条折弯线,该折弯线与针身32侧面之间的夹角α为100°(参见图3),这个角度刚好与另一织针的倾斜角度相平行,即当另一织针插入第一避空槽46内后,倾斜设置的折弯部位45能够更好地迎合该织针的插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做翻针移圈编织时,需要前、后针板上对应针槽内的两织针相互配合来实现翻针移圈,参见图5,左侧的织针为前针板织针,右侧为后针板织针。
首先,持有待移线圈50的前针板织针沿针槽向上运动,其上的线圈50相对滑移至外凸部44上,此时,对应的后针板织针51的针钩52由针槽引导插入第一避空槽46内,后针板织针51上的针舌随后被打开。
紧接着,后针板织针51顶开折弯部位45进入第二避空槽47内,见图6所示状态。由于第一弧形段41与第二弧形段42之间的折弯部位45倾斜设置,因此,后针板织针51能够快速地从第一避空槽46滑移至第二避空槽47内,连贯性强,即使弹簧片4的一端在后针板织针51顶开折弯部位45时有略微张口,也会在后针板织针51进入第二避空槽47内后进行快速复位闭合。
随后,后针板织针51的针钩52在第二避空槽47内被向上顶起,开始钩挂线圈50,见图7所示状态。
钩挂住线圈50的针钩52从第二避空槽47向第一避空槽46滑移,并最终从第一避空槽46滑出,分别参见图8和图9所示状态,完成线圈50由前针板织针向后针板织针51的转移。
实施例二
参见图10、图11和图12,本实施例二与实施一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将折弯部位45设计为Z字形折弯结构,且第二弧形段42从前向后倾斜设置,空间逐渐减小。这种结构也能实现将线圈50从前针板织针向后针板织针51的顺利转移。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编织横机织针,包括针钩(1)、针舌(2)、针柄(3)和弹簧片(4),所述针柄(3)的一侧设有凹槽(33),所述弹簧片(4)位于凹槽(33)内,所述针柄(3)由针杆(31)和针身(32)构成,所述针钩(1)位于针杆(31)的前部,所述针舌(2)铰接在针钩(1)后部,通过转动用于启闭针钩(1),所述针身(32)位于针杆(31)的后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片(4)从前向后依次由为一整体的第一弧形段(41)、第二弧形段(42)和固定段(43)组成,所述第一弧形段(41)和第二弧形段(42)均向外拱起,第一弧形段(41)的拱起部位最外侧露出凹槽(33)0~10丝,所述第一弧形段(41)的头部以及第一弧形段(41)与第二弧形段(42)相连接的部位均贴合在凹槽(33)的底壁上,所述第一弧形段(41)与针柄(3)表面之间以及第二弧形段(42)与针柄(3)表面之间分别形成第一避空槽(46)和第二避空槽(47),所述固定段(43)固定安装在凹槽(33)的后部;
所述第一弧形段(41)的尾部沿自身宽度方向设有外凸部(44),所述外凸部(44)凸出第二弧形段(42)侧面15~35丝;
所述第一弧形段(41)与第二弧形段(42)之间的折弯部位(45)倾斜设置,与插入第一避空槽(46)或第二避空槽(47)内另一织针的倾斜方向相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织横机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位(45)为一条折弯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编织横机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线与针身(32)侧面之间的夹角α为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织横机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位(45)为Z字形折弯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编织横机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段(41)的长度小于第二弧形段(42)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编织横机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段(41)的长度为第二弧形段(42)长度的2/3。
CN202121918503.9U 2021-08-16 2021-08-16 一种编织横机织针 Active CN2154048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18503.9U CN215404847U (zh) 2021-08-16 2021-08-16 一种编织横机织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18503.9U CN215404847U (zh) 2021-08-16 2021-08-16 一种编织横机织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04847U true CN215404847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63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18503.9U Active CN215404847U (zh) 2021-08-16 2021-08-16 一种编织横机织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048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09142B (zh) 拉链顶端止码
EP0728425B1 (en) Hair Clip
TW522186B (en) Sinker device of flat knitting machine
WO2016183742A1 (zh) 一种外科夹具施夹器
CN215404847U (zh) 一种编织横机织针
CN111435262B (zh) 省力把手及具有该省力把手的扩展卡
KR102659773B1 (ko) 편직 바늘
JP5559434B2 (ja) 動物用の連結具
EP3702505A1 (en) Compound needle in flat knitting machine
CN217869379U (zh) 一种横机织针的改进结构
CN100436688C (zh) 复合针
CN101532208A (zh) 具有内部弹簧尖端的移圈针
TWI274796B (en) Sinker of a flat knitting machine
CN215103836U (zh) 一种横编织机的织针
CN216193132U (zh) 一种编织机针板的改进结构
CN217266261U (zh) 一种横机织针的翻针簧片改进结构
CN221093423U (zh) 闭锁器及起重吊钩
US5938468A (en) Elastic clamp structure for an interface socket
CN216493856U (zh) 拉链头
CN212247392U (zh) 一种横机移圈舌针
CN219297745U (zh) 全成型电脑横机沉降片机构
CN211511547U (zh) 一种可拆式手柄
CN216352570U (zh) 一种用于货道的循环式电磁锁
CN219895512U (zh) 具有导向结构的可拆卸锅柄
US2876520A (en) Safety-type snap fasten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