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03238U - 一种离心除磷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离心除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03238U
CN215403238U CN202121920664.1U CN202121920664U CN215403238U CN 215403238 U CN215403238 U CN 215403238U CN 202121920664 U CN202121920664 U CN 202121920664U CN 215403238 U CN215403238 U CN 2154032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hannel
mud
centrifugal
remova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2066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Hexi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Hexi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Hexi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Hexi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2066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032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032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032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entrifugal Sepa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心除磷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设有内筒,内筒轴线方向上设有转轴,转轴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叶片,内筒与筒体之间设有环绕在内筒外侧的第一水道和泥道,泥道设于第一水道下方,第一水道的底部设有沿水流前进方向的通口,内筒内壁设有进水口,进水口与第一水道的入口相连通。所述进水口的开口与内壁垂直,进水方向与转轴的旋转方向相切且同向。所述第一水道和泥道的出口高度均与入口高度一致。所述第一水道与泥道的出口处分别连接有第一出水管和出泥管。本实用新型将沉淀物从水流中分离的效率高,能够有效地节约水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离心除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心除磷装置。
背景技术
水体中的过量磷主要来源于肥料、农业废弃物和城市污水。在城市污水中磷酸盐的主要来源是洗涤剂,它除了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以外,还使许多水体产生大量泡沫。水体中过量的磷,一方面来自外来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另一方面还有其内源作用,即水体中的底泥在还原状态下会释放磷酸盐,从而增加磷的含量,特别是在一些因硝酸盐引起的富营养化的湖泊中,城市污水的排入使之更加复杂化,会使该系统迅速恶化,即使停止加入磷酸盐,问题也不会解决。这是因为多年来在底部沉积了大量的富含磷酸盐的沉淀物,它由于不溶性的铁盐保护层作用通常是不会参与混合的。
目前的除磷设备主要除磷是往除磷池中添加除磷剂,然后搅拌,将清水由上方溢出,污泥沉于池底,不易于清水分离,排出淤泥时淤泥里含有的水分较多,造成水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心除磷装置,其将沉淀物从水流中分离的效率高,能够有效地节约水资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离心除磷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设有内筒,内筒轴线方向上设有转轴,转轴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叶片,内筒与筒体之间设有环绕在内筒外侧的第一水道和泥道,泥道设于第一水道下方,第一水道的底部设有沿水流前进方向的通口,内筒内壁设有进水口,进水口与第一水道的入口相连通。其作用为,根据浅池理论,当水流的水平流速越快时,沉淀下降速率越快,水流在内筒内通过离心力进入第一水道时的水平流速较快,沉淀物通过第一水道的通口快速下降到泥道上,将沉淀物从水流中分离的效率高,节约水资源。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的开口与内壁垂直,进水方向与转轴的旋转方向相切且同向。其作用为,方便水流水平进入第一水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道和泥道的出口高度均与入口高度一致。其作用为,水流在第一水道内始终水平移动,水流与沉淀物分离的效率高。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道和泥道的出口高度均低于入口高度。其作用为,水流下降速度快,便于污泥排出,从除磷装置中流出时间短,工作效率高。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道与泥道的出口处分别连接有第一出水管和出泥管。其作用为,方便分离排出水流和沉淀物堆积成的淤泥。
进一步的,所述泥道为密闭结构。其作用为,防止沉淀物流出泥道外。
进一步的,所述泥道底部设有滤网,泥道下方设有第二水道,第二水道的出口处连接有第二出水管。其作用为,向沉淀物内的水分进一步过滤出来,节约水资源。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由电机驱动。
进一步的,所述叶片的底端长度与内筒底面内径相匹配。其作用为,方便将内筒底部的沉淀物刮起。
进一步的,所述内筒内设有水位传感器,水位传感器设于临近转轴处,水位传感器的高度与进水口的高度相匹配。其作用为,防止当水位过高时水流直接以较慢流速进入第一水道,降低分离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根据第一水道与泥道和转轴的设置,利用浅池理论,通过转轴使水流在内筒内做离心运动,使水流能以较快的流速进入第一水道,沉淀物从水流的分离效率高,能够有效地有效节约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筒体;2、内筒;3、进水口;4、第一水道;5、泥道;6、转轴;7、叶片;8、水位传感器;9、电机;10、第一出水管;11、出泥管;12、第二水道;13、滤网;14、第二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向”、“纵向”、“侧向”、“水平”、“内”、“外”、“前”、“后”、“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开有”、“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离心除磷装置,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内设有内筒2,内筒2轴线方向上设有转轴6,转轴6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叶片7,内筒2与筒体1之间设有环绕在内筒2外侧的第一水道4和泥道5,泥道5设于第一水道4下方,第一水道4的底部设有沿水流前进方向的通口,内筒2内壁设有进水口3,进水口3与第一水道4的入口相连通。根据浅池理论,当水流的水平流速越快时,沉淀下降速率越快,水流在内筒2内通过离心力进入第一水道4时的水平流速较快,沉淀物通过第一水道4的通口快速下降到泥道5上,将沉淀物从水流中分离的效率高,节约水资源。
具体的,如图1、图3所示,所述进水口3的开口与内壁垂直,进水方向与转轴6的旋转方向相切且同向。方便水流水平进入第一水道4。
具体的,如图1、图2所示,所述第一水道4和泥道5的出口高度均低于入口高度。水流下降速度快,便于污泥排出,从除磷装置中流出时间短,工作效率高。
具体的,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第一水道4与泥道5的出口处分别连接有第一出水管10和出泥管11。方便分离排出水流和沉淀物堆积成的淤泥。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泥道5为密闭结构。防止沉淀物流出泥道5外。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转轴6由电机9驱动。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叶片7的底端长度与内筒2底面内径相匹配。方便将内筒2底部的沉淀物刮起。
具体的,如图1、图3所示,所述内筒2内设有水位传感器8,水位传感器8设于临近转轴6处,水位传感器8的高度与进水口3的高度相匹配。防止当水位过高时水流直接以较慢流速进入第一水道4,降低分离效果。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说明如下:往内筒2内注入污水和除磷所需的添加剂后,启动电机9,电机9带动转轴6旋转,转轴6上的叶片7使内筒2内的水流旋转做离心运动,水流流速逐渐增高堆积在内筒2的内侧壁上,使水流在内侧壁上的高度逐渐升高,当水流从进水口3进入第一水道4后,水流的流速较快,根据浅层理论,水流的水平流速越快,水流中的沉淀下沉速度越快,水流中的沉淀物能够通过第一水道4的通口落在泥道5上,使水流从第一出水管10排出,沉淀物堆积成的淤泥从出泥管11排出,能够有效分离出水流中的沉淀物,有效的减少沉淀物中的水分,节约水资源。
实施例2
具体的,如图4、图5所示,所述第一水道4和泥道5的出口高度均与入口高度一致。其余构造及工作原理均与实施例1相同,效果上的区别在于沉淀物从水流中分离的效果较好。
实施例3
具体的,如图6、图7所示,所述泥道5底部设有滤网13,泥道5下方设有第二水道12,第二水道12的出口处连接有第二出水管14。其余构造均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说明如下:往内筒2内注入污水和除磷所需的添加剂后,启动电机9,电机9带动转轴6旋转,转轴6上的叶片7使内筒2内的水流旋转做离心运动,水流流速逐渐增高堆积在内筒2的内侧壁上,使水流在内侧壁上的高度逐渐升高,当水流从进水口3进入第一水道4后,水流的流速较快,根据浅层理论,水流的水平流速越快,水流中的沉淀下沉速度越快,水流中的沉淀物能够通过第一水道4的通口落在泥道5上,沉淀物落在泥道5上后,通过泥道5所设的滤网13将沉淀物中的水分排到第二水道12上,使水流从第一出水管10排出,沉淀物堆积成的淤泥从出泥管11排出,淤泥中过滤出的水流从第二出水管14排出,能够有效分离出水流中的沉淀物,有效的减少沉淀物中的水分,节约水资源。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离心除磷装置,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内设有内筒(2),内筒(2)轴线方向上设有转轴(6),转轴(6)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叶片(7),内筒(2)与筒体(1)之间设有环绕在内筒(2)外侧的第一水道(4)和泥道(5),泥道(5)设于第一水道(4)下方,第一水道(4)的底部设有沿水流前进方向的通口,内筒(2)内壁设有进水口(3),进水口(3)与第一水道(4)的入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3)的开口与内筒(2)内壁垂直,进水方向与转轴(6)的旋转方向相切且同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道(4)和泥道(5)的出口高度均与入口高度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道(4)和泥道(5)的出口高度均低于入口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道(4)与泥道(5)的出口处分别连接有第一出水管(10)和出泥管(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泥道(5)为密闭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泥道(5)底部设有滤网(13),泥道(5)下方设有第二水道(12),第二水道(12)的出口处连接有第二出水管(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6)由电机(9)驱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7)的底端长度与内筒(2)底面内径相匹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2)内设有水位传感器(8),水位传感器(8)设于临近转轴(6)处,水位传感器(8)的高度与进水口(3)的高度相匹配。
CN202121920664.1U 2021-08-17 2021-08-17 一种离心除磷装置 Active CN2154032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20664.1U CN215403238U (zh) 2021-08-17 2021-08-17 一种离心除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20664.1U CN215403238U (zh) 2021-08-17 2021-08-17 一种离心除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03238U true CN215403238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63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20664.1U Active CN215403238U (zh) 2021-08-17 2021-08-17 一种离心除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032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47173U (zh) 一种城市小型水体不抽水清淤系统
CN110496434A (zh) 垃圾渗滤液厌氧处理系统中除砂去垢装置及实施方法
CN210457737U (zh) 一种高效污水处理用的沉淀池
CN210370791U (zh) 一种隧道反坡排水辅助装置
CN101391824A (zh) 油田采出污水聚结浮沉处理装置
CN215403238U (zh) 一种离心除磷装置
CN207108738U (zh) 一种配合调蓄池的移动式初期雨水处理装置
CN204824405U (zh) 泥砂分离循环利用装置
CN208151112U (zh) 分层式污水处理设备
CN207294284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
CN113651518B (zh) 河道污泥水上干化系统
CN216141368U (zh) 一种便于处理自来水余泥的沉淀池
CN211752716U (zh) 一种气液固三相分离装置
CN212262529U (zh) 一种河道废水过滤装置
JP2006082005A (ja) 濁水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濁水処理方法
CN213060486U (zh) 一种改进型矿井水井下杂质过滤组合装置
JP4248101B2 (ja) 汚水の浄化装置
CN208927671U (zh) 一种设有排泥装置的沉淀池
CN209984998U (zh) 集刮泥与沉淀于一体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09906415U (zh) 一种采用s形不锈钢斜板的污水平流沉淀池
CN208878026U (zh) 砂水分离器
CN112963166A (zh) 一种富水地层盾构皮带机渣土快速清运设备及清运方法
CN208716992U (zh) 一种多级废水过滤装置
CN220558757U (zh) 一种节能的沉淀式废水处理机构
JPH0746322Y2 (ja) 濁水処理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