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00395U - 一种容器及其活动瓶塞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容器及其活动瓶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00395U
CN215400395U CN202120748326.8U CN202120748326U CN215400395U CN 215400395 U CN215400395 U CN 215400395U CN 202120748326 U CN202120748326 U CN 202120748326U CN 215400395 U CN215400395 U CN 2154003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pper
piston
wall
container
liquid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4832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盛志洪
尚培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hai Jiali Huizhou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Altech Packag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Altech Packag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Altech Packag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4832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003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003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003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容器及其活动瓶塞,活动瓶塞包括瓶塞本体和塞盖;瓶塞本体包括外塞和内活塞,外塞的中间开设有活塞孔,活塞孔的一端的内壁向内延伸形成第一限位挡环,活塞孔的另一端的内壁向内延伸形成第二限位挡环,内活塞滑动设置在活塞孔内,且滑动设置于第一限位挡环与第二限位挡环之间,内活塞靠近第一限位挡环的一端开设有出液口,内活塞靠近第二限位挡环的一端开设有进液口,进液口与出液口连通,进液口的宽度大于出液口的宽度;塞盖朝向瓶塞本体的一面的中部凸起设置有一塞嘴密封部,塞嘴密封部活动密封出液口。由于活动瓶塞的出液口小于容器的容器口,从而能有效地解决瓶装容器在倒液时,液体的溅洒、漏滴、挂沿、挂壁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容器及其活动瓶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容器密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容器及其活动瓶塞。
背景技术
现有瓶装容器的瓶口多用塞盖进行密封,倾倒液体内容物时,需要将瓶塞取出才能倒取液体,瓶口过大,无法有效控制液体流速,且液体出现容易溅洒、挂壁、挂口等现象。同时现有的瓶装容器的出液口短,倒液时,液体流出过急,难以控制液体流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器及其活动瓶塞,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活动瓶塞,包括瓶塞本体和塞盖;所述瓶塞本体包括外塞和内活塞,所述外塞的中间开设有活塞孔,所述活塞孔的一端的内壁向内延伸形成第一限位挡环,所述活塞孔的另一端的内壁向内延伸形成第二限位挡环,所述内活塞滑动设置在所述活塞孔内,且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挡环与所述第二限位挡环之间,所述内活塞的一端活动抵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挡环,所述内活塞的另一端活动抵接于所述第二限位挡环,所述内活塞至少部分与所述活塞孔的内壁抵接,所述内活塞靠近所述第一限位挡环的一端开设有出液口,所述内活塞靠近所述第二限位挡环的一端开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进液口的宽度大于所述出液口的宽度;所述塞盖朝向所述瓶塞本体的一面的中部凸起设置有一塞嘴密封部,所述塞嘴密封部活动密封所述出液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塞嘴密封部凸起设置有限位凸块,所述内活塞的内侧表面和/或所述内侧活塞的外侧表面凹陷形成限位槽,所述限位凸块的形状与所述限位槽的形状匹配,且所述限位凸块的宽度由靠近所述塞嘴密封部的一端至远离所述塞嘴密封部的一端逐渐减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塞嘴密封部包括第一环形挡墙和第二环形挡墙,所述第一环形挡墙与所述第二环形挡墙同心环绕设置,且所述第一环形挡墙位于所述第二环形挡墙内,所述第一环形挡墙的外壁与所述出液口的内壁抵接,所述第二环形挡墙的内壁与所述出液口的外壁抵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形挡墙的内壁凸起设置所述限位凸块,所述出液口朝向所述塞盖的一侧向内凹陷设置所述限位槽,所述限位凸块与所述限位槽的外侧壁抵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活塞于靠近所述进液口的一端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由靠近所述活塞孔的内壁的一侧至远离所述活塞孔的一侧逐渐朝向远离所述进液口的方向倾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挡环由靠近所述活塞孔的内壁的一侧至远离所述活塞孔的一侧逐渐朝向远离所述第二限位挡环的方向倾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液口的边沿向外弯曲设置有翻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塞靠近所述第一限位挡环的一端向外凸起设置有瓶口挡片,所述瓶口挡片用于抵接于容器的容器口的边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塞上环形凸起有若干凸环,所述凸环用于抵接于容器的容器口的侧壁。
一种容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活动瓶塞。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活动瓶塞,所述活动瓶塞包括瓶塞本体和塞盖。所述瓶塞本体包括外塞和内活塞,通过将所述内活塞活动设置在所述外塞内,使得所述塞本体的内活塞在外塞内活动伸缩来控制所述活动瓶塞的长度,使得液体流过所述活动瓶塞的距离较长,且所述活动瓶塞的出液口的口径比瓶装容器的容器口的口径小,从而有效地控制倒出液体的流速。本实用新型具有密封瓶装容器的作用,且塞嘴长度在一定范围内可调、可控制流速等优点,同时由于所述活动瓶塞的出液口较小,从而能有效地解决瓶装容器在倒液时,液体的溅洒、漏滴、挂沿、挂壁等问题,使得液体能更顺畅地从安装有所述活动瓶塞的瓶装容器内倒出来。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活动瓶塞一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活动瓶塞一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塞盖一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外塞一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中内活塞一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0、活动瓶塞;100、塞盖;101、第一环形挡墙;102、第二环形挡墙;103、塞嘴密封部;104、限位凸块;200、外塞;201、第一限位挡环;202、第二限位挡环;203、凸环;204、活塞孔;205、瓶口挡片;206、环形挡块;300、内活塞;301、出液口;302、进液口;303、翻边;304、限位槽;305、倾斜面;400、瓶塞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理解的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活动瓶塞10,所述活动瓶塞10包括瓶塞本体400和塞盖100;所述瓶塞本体400包括外塞200和内活塞300,所述外塞200的中间开设有活塞孔204,所述活塞孔204的一端的内壁向内延伸形成第一限位挡环201,所述活塞孔204的另一端的内壁向内延伸形成第二限位挡环202,所述内活塞300滑动设置在所述活塞孔204内,且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挡环201与所述第二限位挡环202之间,所述内活塞300的一端活动抵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挡环201,所述内活塞300的另一端活动抵接于所述第二限位挡环202,所述内活塞300的外侧表面至少部分与所述活塞孔204的内壁抵接,且所述内活塞300封闭所述活塞孔204,所述内活塞300靠近所述第一限位挡环201的一端开设有出液口301,所述内活塞300靠近所述第二限位挡环202的一端开设有进液口302,所述进液口302与所述出液口301连通,所述进液口302的宽度大于所述出液口301的宽度;所述塞盖100朝向所述瓶塞本体400的一面的中部凸起设置有一塞嘴密封部103,所述塞嘴密封部103活动密封所述出液口301。
本实施例中,内活塞300的外侧表面通过与活塞孔204的侧壁抵接,以将活塞孔204封闭,并且内活塞300能够沿着活塞孔204的侧壁滑动,以使得内活塞300的开设出液口301的一端至少部分凸出至活塞孔204的外侧。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活塞300靠近进液口的一端设置有滑动部,滑动部的宽度大于内活塞的宽度,且滑动部的一端活动抵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挡环201,所述内活塞300的另一端活动抵接于所述第二限位挡环202,滑动部的外侧表面与与所述活塞孔204的内壁抵接。
具体地,所述内活塞300至少部分凸出至所述活塞孔204的外侧。当安装有所述活动瓶塞10的容器倒液时,所述塞盖100与所述瓶塞本体400分离,所述内活塞300靠近所述进液口30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挡环201抵接,所述内活塞300靠近所述出液口301的一端凸出至所述活塞孔204外,并且所述第一限位挡环201的抵接能够对内活塞300限位,避免内活塞300从活塞孔内脱落;当安装有所述活动瓶塞10的容器在存放液体时,所述塞盖100盖合在所述瓶塞本体400上,且所述塞盖100的所述塞嘴密封部103密封所述内活塞300的所述出液口301,所述内活塞300靠近所述进液口30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挡环202抵接,第二限位挡环202的抵接,能够有效避免内活塞300从活塞孔的另一端滑出内脱落。通过这样设置,使得所述内活塞300能活动伸缩于所述活塞孔204内,使得液体流过所述活动瓶塞10的距离较长,且所述活动瓶塞10的出液口的口径比瓶装容器的容器口的口径小,从而有效地控制倒出液体的流速。
为了能将所述内活塞300从所述活塞孔204内的部位部分拔出,从而延长所述活动瓶塞10,使得容器内的液体较为缓慢地流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塞嘴密封部103凸起设置有限位凸块104,所述内活塞300的内侧表面和/或所述内侧活塞的外侧表面凹陷形成限位槽304,所述限位凸块104的形状与所述限位槽304的形状匹配,且所述限位凸块104的宽度由靠近所述塞嘴密封部103的一端至远离所述塞嘴密封部103的一端逐渐减小。
本实施例中,塞嘴密封部103的朝向出液口的一面的侧面凸起设置限位凸块104,具体地,所述限位凸块104与所述限位槽304的侧壁抵接,通过这样设置,可在拔起所述塞盖100倒液时,限位凸块104向限位槽304的侧壁施力,以带动内活塞300运动,使得内活塞300朝向活塞孔204的外侧运动,这样,所述塞盖100上的所述限位凸块104能将所述内活塞300从所述活塞孔204内的部位部分拔出,使得液体能流过所述活塞孔204和所述内活塞300,延长了液体在所述活动瓶塞10内的流动距离,使得容器内的液体较为缓慢地流出。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凸块104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半椭圆形、三角形和梯形的任一种,且上述任一形状的宽度为一端至另一端的宽度逐渐减小,即所述限位凸块104的宽度由靠近所述塞嘴密封部103的一端至远离所述塞嘴密封部103的一端逐渐减小,通过这样设置,更容易将所述限位凸块104与所述限位槽304的侧壁抵接或分离。
为了让所述塞嘴密封部103更好地密封所述出液口301,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塞嘴密封部103包括第一环形挡墙101和第二环形挡墙102,所述第一环形挡墙101与所述第二环形挡墙102同心环绕设置,且所述第一环形挡墙101位于所述第二环形挡墙102内,所述第一环形挡墙101的外壁与所述出液口301的内壁抵接,所述第二环形挡墙102的内壁与所述出液口301的外壁抵接。具体地,所述内活塞300靠近所述出液口301的一端插设在所述第一环形挡墙101和第二环形挡墙102的之间,且所述出液口301的边沿与所述塞盖100抵接。通过这样设置的所述塞嘴密封部103,所述第一环形挡墙101和所述第二环形挡墙102分别与所述出液口301的内壁和外壁抵接,且所述瓶塞与所述出液口301的边沿抵接,使得所述塞嘴密封部103更好地密封所述出液口301。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3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环形挡墙101的内壁凸起设置所述限位凸块104,所述出液口301朝向所述塞盖100的一侧向内凹陷设置所述限位槽304,所述限位凸块104与所述限位槽304的外侧壁抵接。由于所述限位凸块104与所述限位槽304的外侧壁抵接,当拔起所述塞盖100时,所述限位凸块104将动所述内活塞300从所述活塞孔204内拔出。
为了能控制液体在所述活动瓶塞10内地流速,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内活塞300于靠近所述进液口302的一端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倾斜面305,所述倾斜面305由靠近所述活塞孔204的内壁的一侧至远离所述活塞孔204的一侧逐渐朝向远离所述进液口302的方向倾斜。也就是说,所述进液口302的宽度由靠近所述第二限位挡环202至远离所述第二限位挡环202逐渐减小。当液体从所述进液口302流入所述内活塞300,从所述出液口301流出所述内活塞300时,所述进液口302的宽度将逐渐减小,且减小到与所述出液口301的宽度相等。这样,即可控制液体在所述内活塞300的流速,使得液体能从所述活动瓶塞10内缓慢地流出。
为了能匹配上述实施中所述活塞内活塞300的结构,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限位挡环201由靠近所述活塞孔204的内壁的一侧至远离所述活塞孔204的一侧逐渐朝向远离所述第二限位挡环202的方向倾斜。通过这样设置,即可使得所述第一限位环匹配上述实施例中的所述内活塞300的结构,同时,这样设置的第一限位挡环201能与所述内活塞300有较多的抵接面积,能避免液体从所述内活塞300和所述第一限位挡环201之间流出。
为了让装有所述活动瓶塞10的容器内的液体从所述活动瓶塞10流出时,液体能流畅地流出,同时能防止出现挂沿和挂壁的现象。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出液口301的边沿向外弯曲设置有翻边303。所述翻边303具有弧度,当容器倾斜倒液时,液体能沿着所述翻边303弯曲的弧度流畅地流出容器;当容器倒完液体,容器回正时,所述翻边303上的液体能顺着所述翻边303弯曲的弧度流回容器内。因此将所述出液口301的边沿向外弯曲设置有翻边303,使得液体能流畅地从容器内流出,同时能防止出现挂沿和挂壁的现象。
为了让所述活动瓶塞10牢固安装在容器的容器口上的同时,避免液体从容器的容器口漏出,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外塞200靠近所述第一限位挡环201的一端向外凸起设置有瓶口挡片205,所述瓶口挡片205用于抵接于容器的容器口的边沿。所述瓶口挡片205凸起的高度度大于容器的容器口的宽度,当所述活动瓶塞10安装在容器上时,所述外塞200插入至容器的容器口内,所述瓶口挡片205与容器的容器口的边沿抵接,通过这样设置,能让所述活动瓶塞10牢固安装在容器的容器口上的同时,避免液体从容器的容器口漏出。
为了能让所述活动瓶塞10更稳固地安装在容器的容器口处,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外塞200上环形凸起有若干凸环203,所述凸环203用于抵接于容器的容器口的侧壁。具体地,各所述凸环203之间等距间隔设置,且各所述凸环203凸起的高度相等。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环203的材质为橡胶,所述橡具有弹性;所述凸环203的凸起高度大于容器的容器口的宽度,且所述凸环203的凸起高度小于所述瓶口挡片205的凸起高度。当所述活动瓶塞10塞入容器的容器口时,由于所述凸环203的凸起高度大于容器口的宽度,且所述凸环203的材质为橡胶,使得所述凸环203在橡胶的弹性形变下能稳固地与所述容器口的侧壁抵接,从而使得所述活动瓶塞10能够稳固的安装在容器上。且橡胶材质的所述凸环203具有良好的防水功能,使得安装了所述活动瓶塞10的容器在倒液时,液体不会从所述容器口漏出。
为了防止液体从容器口和所述外塞200之间流出,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外塞在所述凸环203与所述瓶口挡片205之间凸起设置有环形挡块206。所述环形挡块206的宽度大于所述瓶口的宽度,所述环形挡块206的宽度小于所述凸环203的宽度。当将所述活动瓶塞10塞入容器时,所述环形挡块206将与容器口的侧壁抵接,且所述环形挡块206的宽度大于所述瓶口的宽度,使得所述环形挡块206能过盈密封所述容器口,从而防止液体从容器口和所述外塞200之间流出。
为了容器内的液体更顺畅地流入所述内活塞300的所述进液口302,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环形限位挡环的宽度小于所述内活塞300靠近所述第二环形挡环一端的厚度。也就是说,所述活塞孔204在靠近所述第二环形挡环的一端的开口的宽度大于所述内活塞300的所述进液口302的宽度。通过这样设置,当装有所述活动瓶塞10的容器在倒液时,容器内的液体能更顺畅地流入所述内活塞300的进液口302中,从而能更快速地完成倒液。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容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活动瓶塞10。所述容器的容器口处安装有所述活动瓶塞10。所述塞本体的内活塞300在外塞200内活动伸缩来控制所述活动瓶塞10的长度,当所述容器倾斜倒液时,液体流过所述活动瓶塞10的距离较长,且所述活动瓶塞10的所述出液口301的口径比瓶装容器的容器口的口径小,从而有效地控制倒出液体的流速。当所述容器倒完液体回正时,液体能沿着所述出液口301的翻边303回流至所述容器内,避免了液体出现挂沿和挂壁的现象。因此,安装有所述活动瓶塞10的所述容器能限制液体的流速,同时还能解决液体溅洒、漏滴、挂沿和挂壁等问题,使得液体能更顺畅地从安装有所述活动瓶塞10的瓶装容器内倒出来。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活动瓶塞,其特征在于,包括瓶塞本体和塞盖;
所述瓶塞本体包括外塞和内活塞,所述外塞的中间开设有活塞孔,所述活塞孔的一端的内壁向内延伸形成第一限位挡环,所述活塞孔的另一端的内壁向内延伸形成第二限位挡环,所述内活塞滑动设置在所述活塞孔内,且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挡环与所述第二限位挡环之间,所述内活塞的一端活动抵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挡环,所述内活塞的另一端活动抵接于所述第二限位挡环,所述内活塞至少部分与所述活塞孔的内壁抵接,所述内活塞靠近所述第一限位挡环的一端开设有出液口,所述内活塞靠近所述第二限位挡环的一端开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进液口的宽度大于所述出液口的宽度;
所述塞盖朝向所述瓶塞本体的一面的中部凸起设置有一塞嘴密封部,所述塞嘴密封部活动密封所述出液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动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塞嘴密封部凸起设置有限位凸块,所述内活塞的内侧表面和/或所述内侧活塞的外侧表面凹陷形成限位槽,所述限位凸块的形状与所述限位槽的形状匹配,且所述限位凸块的宽度由靠近所述塞嘴密封部的一端至远离所述塞嘴密封部的一端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动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塞嘴密封部包括第一环形挡墙和第二环形挡墙,所述第一环形挡墙与所述第二环形挡墙同心环绕设置,且所述第一环形挡墙位于所述第二环形挡墙内,所述第一环形挡墙的外壁与所述出液口的内壁抵接,所述第二环形挡墙的内壁与所述出液口的外壁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活动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挡墙的内壁凸起设置所述限位凸块,所述出液口朝向所述塞盖的一侧向内凹陷设置所述限位槽,所述限位凸块与所述限位槽的外侧壁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动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活塞于靠近所述进液口的一端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由靠近所述活塞孔的内壁的一侧至远离所述活塞孔的一侧逐渐朝向远离所述进液口的方向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活动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挡环由靠近所述活塞孔的内壁的一侧至远离所述活塞孔的一侧逐渐朝向远离所述第二限位挡环的方向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动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的边沿向外弯曲设置有翻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动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塞靠近所述第一限位挡环的一端向外凸起设置有瓶口挡片,所述瓶口挡片用于抵接于容器的容器口的边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动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塞上环形凸起有若干凸环,所述凸环用于抵接于容器的容器口的侧壁。
10.一种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活动瓶塞。
CN202120748326.8U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容器及其活动瓶塞 Active CN2154003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48326.8U CN215400395U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容器及其活动瓶塞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48326.8U CN215400395U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容器及其活动瓶塞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00395U true CN215400395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71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48326.8U Active CN215400395U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容器及其活动瓶塞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003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34542B2 (en) Drink cup lid
CN108202915B (zh) 杯盖
CN101052571B (zh) 儿童防护性分配封闭物、包装和制造方法
US8186537B2 (en) Vented closure for container
CN103946122B (zh) 容器盖
CN107847059B (zh) 盖组件和用于盖组件的阀
US11439260B2 (en) Non-spill cup and fluid control valve system with all round drinking rim
KR20070085070A (ko) 액체 분사기용 강성 딥튜브 퀵 커넥터로의 가요성 유체전달튜브
CN109073435B (zh) 定量装置和容器
CN113784897B (zh) 儿科剂量分配器
US6286733B1 (en) Sliding valve dispenser with overcap
US20080000923A1 (en) Hinged drain-back cap
CN215400395U (zh) 一种容器及其活动瓶塞
JP2013515652A (ja) 液体製品又は粘性を有する製品のための瓶用の注出栓及びこの注出栓が装着された瓶
WO2011146438A1 (en) Container cap
CN219383469U (zh) 一种具有防漏功能的瓶盖
JP6847518B2 (ja) 注出キャップ
CN215400396U (zh) 容器及其瓶塞
WO2018168281A1 (ja) スリットバルブ付きキャップ
JP7495214B2 (ja) 容器蓋
CN216547555U (zh) 一种瓶盖
CN113148415A (zh) 容器及其瓶塞
JP2021121546A (ja) キャップ
KR20130001110U (ko) 자동 개폐 플러그를 갖는 튜브형 용기
JP6920951B2 (ja) 吐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6300 Pearl River Delta industrial transfer park, Daling Town, Huidong County,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ihai Jiali (Huizhou) Packag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6300 Pearl River Delta industrial transfer park, Daling Town, Huidong County,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IZHOU ALTECH PACKAG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