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98020U - 支撑桥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支撑桥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98020U
CN215398020U CN202120852745.6U CN202120852745U CN215398020U CN 215398020 U CN215398020 U CN 215398020U CN 202120852745 U CN202120852745 U CN 202120852745U CN 215398020 U CN215398020 U CN 2153980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spring support
support
bridge
leaf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5274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如现
刘强
索志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5274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980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980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980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6Optimisation of rolling resistance, e.g. 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Sp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撑桥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所述支撑桥包括:桥管和板簧支座,所述桥管包括中间段和位于所述中间段两端的折弯段,所述中间段与所述折弯段之间具有夹角,所述板簧支座一体化铸造而成,所述折弯段远离所述中间段的一端的端面与所述板簧支座的侧面相对后固定相连。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桥总成,通过板簧支座一体成型,可以降低装配难度,提高装配精度和结构强度,通过使得桥管包括中间段和位于中间段两端的折弯段,以及使得折弯段的端面与板簧支座的侧面相对,可以优化盖板折弯段与板簧支座之间的装配结构和力的传导方向,从而可以降低支撑桥总成的重量,以及提高支撑桥总成的结构强度。

Description

支撑桥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支撑桥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动车用支撑桥结构如图1所示,其支撑桥桥管与轮边部分采用多个立方体方块结构焊接而成,焊接连接件多,结构工艺复杂,整体桥强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支撑桥总成,所述支撑桥总成结构简单、结构强度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桥总成,所述支撑桥总成包括:桥管,所述桥管包括中间段和位于所述中间段两端的折弯段,所述中间段与所述折弯段之间具有夹角;板簧支座,所述板簧支座一体化铸造而成,所述折弯段远离所述中间段的一端的端面与所述板簧支座的侧面相对后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桥总成,通过板簧支座一体成型,可以降低装配难度,提高装配精度和结构强度,通过使得桥管包括中间段和位于中间段两端的折弯段,以及使得折弯段的端面与板簧支座的侧面相对,可以优化盖板折弯段与板簧支座之间的装配结构和力的传导方向,从而可以降低支撑桥总成的重量,以及提高支撑桥总成的结构强度。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桥总成,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桥管由中空的管状结构折弯后形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角为直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桥管在所述中间段和所述折弯段的连接处圆弧过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桥总成还包括过渡连接板,所述过渡连接板适于焊接在所述折弯段远离所述中间段的一端的端面,所述过渡连接板远离所述折弯段的侧面适于与所述板簧支座的侧面固定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连接板和所述板簧支座上形成有相对应地螺栓孔,连接螺栓适于依次穿过所述过渡连接板和所述板簧支座上的螺栓孔,以将所述过渡连接板和所述板簧支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连接板上形成有第一键槽,所述板簧支座上形成有第二键槽,定位键适于配合在所述第一键槽和所述第二键槽构成的定位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板簧支座内形成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桥管相对;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互相垂直,动力总成的短半轴配合在所述第二通道内。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支撑桥总成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支撑桥总成和动力总成,动力总成包括短半轴,短半轴套设在板簧支座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有上述实施例的支撑桥总成,可以使得被优化的力的路径传导至短半轴上,另外,还通过设置的支撑桥总成,可以降低支撑桥总成与动力总成的装配难度。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总成还包括:短半轴套管,所述短半轴套管的至少一部分套设在所述支撑桥总成和所述短半轴之间;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设于所述短半轴套管的第一台阶面和所述短半轴的第二台阶面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电动车用支撑桥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桥总成和动力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桥总成和动力总成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支撑桥总成100、
桥管1、中间段11、折弯段12、
过渡连接板2、定位槽21、
板簧支座3、连接螺栓31、
动力总成200、短半轴4、短半轴套管5、弹性挡圈6、油封7、轴承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2-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桥总成100。
如图2-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桥总成100包括桥管1和板簧支座3。桥管1包括中间段11和位于中间段11两端的折弯段12,中间段11与折弯段12之间具有夹角,折弯段12适于与板簧支座3固定连接,且折弯段12远离中间段11的一端的端面与板簧支座3的侧面相对。
也就是说,通过将桥管1设置成由折弯段12-中间段11-折弯段12构成,可以使得桥管1通过其自身的结构形式来改变支撑桥总成100的装配形式,具体地,桥管1的折弯段12远离中间段11的一端的端面与板簧支座3的侧面相对,由此,一方面,可以节省桥管1与板簧支座3之间的连接件,从而降低支撑桥总成100的装配步骤,使得装配过程较为简单,可以降低支撑桥总成100的重量,同时,桥管1的一体化结构,也可以提高桥管1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当折弯段12的端面与板簧支座3的侧面相对后,例如图3所示,折弯段12的端面与板簧支座3的侧面在前后方向上相对,由此,可以改变盖板折弯段12与板簧支座3之间的装配方向,从而降低以盖板折弯段12与板簧支座3之间的装配难度,而且,盖板折弯段12与板簧支座3之间的装配方向被改变后,可以优化盖板折弯段12与板簧支座3之间的力的传导方向,从而提高支撑桥总成100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的,板簧支座3一体化铸造而成,通过板簧支座3一体成型,可以降低装配难度,提高装配精度和结构强度。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桥总成100,通过板簧支座3一体成型,可以降低装配难度,提高装配精度和结构强度,通过使得桥管1包括中间段11和位于中间段11两端的折弯段12,以及使得折弯段12的端面与板簧支座3的侧面相对,可以优化盖板折弯段12与板簧支座3之间的装配结构和力的传导方向,从而可以降低支撑桥总成100的重量,以及提高支撑桥总成100的结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桥管1由中空的管状结构折弯后形成,由此,通过使得桥管1由中空的管状结构构成,可以进一步降低桥管1的重量,从而进一步降低支撑桥总成100的重量。进一步地,桥管1可以通过折弯后加工而成,操作简单,还可以较好地在桥管1上加工出折弯段1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中间段11与折弯段12之间的夹角为直角,也就是说,中间段11沿左右方向延伸,折弯段12沿前后方向延伸,中间段11与折弯段12之间互相垂直。由此,当折弯段12与板簧支座3之间进行装配时,可以沿正向装配,这里的正向可以参考如图3所示的由前向后的方向,由此,可以较好地优化板簧支座3与桥管1之间的受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桥管1在中间段11和折弯段12的连接处圆弧过渡,由此,可以提高折弯段12与中间段11之间的连接强度,另外,如图3所示,当力沿中间段11-圆弧段-折弯段12-板簧支座3的力的传递链进行传递后,还可以进一步优化板簧支座3与桥管1之间的受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支撑桥总成100还包括过渡连接板2,过渡连接板2适于焊接在折弯段12远离中间段11的一端的端面,过渡连接板2远离折弯段12的侧面适于与板簧支座3的侧面固定配合。由此,在桥管1与板簧支座3装配的过程中,可以先将过渡连接板2焊接在折弯段12上,然后通过过渡连接板2与板簧支座3的配合,以将桥管1与板簧支座3进行连接,可以降低装配难度,同时还可以减少对桥管1的损伤,这里可以理解的是,直接将桥管1与板簧支座3进行装配时,需要在桥管1上设置连接位置或者连接区域,而桥管1作为管状结构,容易发生变形等其他的损伤,而将过渡连接板2的侧面与折弯段12的端面进行焊接后,相当于在折弯段12的一端通过过渡连接板2进行管口处的加强,可以提高折弯段12的结构强度。
而对于过渡连接板2与板簧支座3之间的配合,可以在过渡连接板2和板簧支座3上形成有相对应地螺栓孔,连接螺栓31适于依次穿过过渡连接板2和板簧支座3上的螺栓孔,以将过渡连接板2和板簧支座3固定连接。具体地,连接螺栓31可以由前向后依次穿过过渡连接板2的螺栓孔和板簧支座3上的螺栓孔,以正向方向进行装配,装配空间大,可以降低装配难度。且,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当需要拆分时,可以较好地进行拆分。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过渡连接板2和板簧支座3之间还可以通过其它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如焊接、铆接、卡接等,这里不作限制。
进一步地,过渡连接板2上形成有第一键槽,板簧支座3上形成有第二键槽,定位键适于配合在第一键槽和第二键槽构成的定位槽21内,可以理解的是,过渡连接板2与板簧支座3之间是面与面之间的配合,因此,定位时较为困难,而在过渡连接板2上形成有第一键槽,板簧支座3上形成有第二键槽,可以通过定位键配合在第一键槽和第二键槽上,以限制过渡连接板2与板簧支座3之间的相对位置。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过渡连接板2与板簧支座3之间的相对位置还可以通过其他的定位方式进行定位,如在过渡连接板2和板簧支座3上形成有相互配合的异形结构,还可以是在过渡连接板2与板簧支座3的外周上设置定位件,这里不作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板簧支座3一体化铸造而成,由此,可以提高板簧支座3的结构强度。具体地如图3所示,板簧支座3内还形成有互相垂直,且互相连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可以与桥管1的管道相通,即在过渡连接板2上形成有通孔,其通孔的直径可以与桥管1的管道直径相等,第一通道的直径可以大于等于通孔的直径。
第二通道可以与动力总成200的短半轴4相互配合,具体地可以参考下面的车辆的支撑桥总成100和动力总成200之间的装配。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支撑桥总成100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支撑桥总成100和动力总成200,动力总成200包括短半轴4,短半轴4套设在板簧支座3内。
具体地,板簧支座3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通道,短半轴4的右端可以套在第二通道内,第二通道内可以设置有第三台阶面,以限制短半轴4在左右方向的相对位置。而通过本申请的支撑桥总成100,可以使得被优化的力的路径传导至短半轴4上,另外,还通过设置的支撑桥总成100,可以降低支撑桥总成100与动力总成200的装配难度。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有上述实施例的支撑桥总成100,可以使得被优化的力的路径传导至短半轴4上,另外,还通过设置的支撑桥总成100,可以降低支撑桥总成100与动力总成200的装配难度。
进一步地,动力总成200还包括短半轴套管5和弹性组件,短半轴套管5的至少一部分套设在支撑桥总成100和短半轴4之间,弹性组件设于短半轴套管5的第一台阶面和短半轴4的第二台阶面之间。
例如图3所示,第二通道内形成有第三台阶面,短半轴套管5可以与第三台阶面抵接,以对短半轴套管5进行限位,短半轴套管5上形成有第一台阶面,短半轴4上形成有第二台阶面,在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之间可以设有弹性组件,弹性组件可以包括轴承8、弹性挡圈6和油封7。进一步地,短半轴套管5与板簧支座3之间还可以通过焊接连接,这里不作限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些实施例”、“可选地”、“进一步地”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支撑桥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桥管,所述桥管包括中间段和位于所述中间段两端的折弯段,所述中间段与所述折弯段之间具有夹角;
板簧支座,所述板簧支座一体化铸造而成,所述折弯段远离所述中间段的一端的端面与所述板簧支座的侧面相对后固定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桥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渡连接板,所述过渡连接板适于焊接在所述折弯段远离所述中间段的一端的端面,所述过渡连接板远离所述折弯段的侧面适于与所述板簧支座的侧面固定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连接板和所述板簧支座上形成有相对应地螺栓孔,连接螺栓适于依次穿过所述过渡连接板和所述板簧支座上的螺栓孔,以将所述过渡连接板和所述板簧支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连接板上形成有第一键槽,所述板簧支座上形成有第二键槽,定位键适于配合在所述第一键槽和所述第二键槽构成的定位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支座内形成有:
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桥管相对;
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互相垂直,动力总成的短半轴配合在所述第二通道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桥管由中空的管状结构折弯后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为直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桥管在所述中间段和所述折弯段的连接处圆弧过渡。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桥总成,所述支撑桥总成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桥总成;
动力总成,所述动力总成包括短半轴,所述短半轴套设在所述板簧支座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总成还包括:
短半轴套管,所述短半轴套管的至少一部分套设在所述支撑桥总成和所述短半轴之间;
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设于所述短半轴套管的第一台阶面和所述短半轴的第二台阶面之间。
CN202120852745.6U 2021-04-23 2021-04-23 支撑桥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153980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52745.6U CN215398020U (zh) 2021-04-23 2021-04-23 支撑桥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52745.6U CN215398020U (zh) 2021-04-23 2021-04-23 支撑桥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98020U true CN215398020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72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52745.6U Active CN215398020U (zh) 2021-04-23 2021-04-23 支撑桥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980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38330B2 (ja) 無溶接車両用サスペンション制御アーム
US8398102B2 (en) Suspension arm for a motor vehicle wheel suspension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JP2007015640A (ja) 鞍乗型四輪走行車の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JP5555534B2 (ja)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フレーム
CA2874334C (en) Cradle assembly for a vehicle
JP2011230611A (ja)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フレーム及び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フレームの製造方法
CN215398020U (zh) 支撑桥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JP2003206991A (ja) 防振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る金具と防振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1230609A (ja)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フレーム
KR100819958B1 (ko) 붐 어셈블리
US20050003897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combined driveshaft tube and yoke assembly
EP2199120B1 (fr) Train arrière pour véhicule automobile comprenant deux bras de suspension comportant une ouverture verticale.
JP6659201B2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
JP2010023713A (ja) 金属製アーム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2500011U (zh) 一种车辆前座椅横梁安装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0116344U (zh) 悬架及其下控制臂、车辆
JP5455754B2 (ja) アクスルハウジング
JP4570883B2 (ja) 二輪車用の車体フレーム
JPH11115796A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メンバ
CN209776535U (zh) 一种新型汽车转向传动轴
CN213393113U (zh) 一种铝合金传动轴中间支承连接结构、传动轴及车辆
CN104235307A (zh) 制动器凸轮轴及制造方法
CN211869078U (zh) 驱动桥及其套管法兰
CN211869095U (zh) 扭力梁后桥总成
CN109968932B (zh) 后控制臂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