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77159U - 三相电感器 - Google Patents

三相电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77159U
CN215377159U CN202120715950.8U CN202120715950U CN215377159U CN 215377159 U CN215377159 U CN 215377159U CN 202120715950 U CN202120715950 U CN 202120715950U CN 215377159 U CN215377159 U CN 2153771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winding
top surface
phase inductor
pil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1595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鞠万金
蒋玉平
谢光元
张水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ngquanhua Intelligent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ngquanhua Intelligent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ngquanhua Intelligent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ngquanhua Intelligent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1595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771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771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771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三相电感器,包括第一磁块、与所述第一磁块相对设置的第二磁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磁块和所述第二磁块之间的第一磁柱、第二磁柱和第三磁柱、绕设于第一磁柱的第一绕组、绕设于所述第二磁柱的第二绕组及绕设于所述第三磁柱的第三绕组;所述第一绕组、所述第二绕组和所述第三绕组之间彼此间隔设置。本申请中的所述三相电感器的集成化设计,及所述第一绕组、所述第二绕组和所述第三绕组之间彼此间隔设置的设计,使得所述三相电感器整体实现散热均匀,从而有效避免现有三相电感器存在的局部发热的问题。

Description

三相电感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三相电感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三相电感器一般由三个独立的单相电感器构成。不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1)由于三个独立的单相电感器的排列方式有限,在整机组装后风道对其作用时,三相电感器中各单相电感器本身会产生温差,出现局部发热的问题;(2)由三个独立的单相电感器构成的三相电感器形状不规则,导致其空间使用率低;(3)由于三相电感器由三个独立的单相电感器构成,其还存在体积过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三相电感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三相电感器,包括第一磁块、与所述第一磁块相对设置的第二磁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磁块和所述第二磁块之间的第一磁柱、第二磁柱和第三磁柱、绕设于第一磁柱的第一绕组、绕设于所述第二磁柱的第二绕组及绕设于所述第三磁柱的第三绕组;所述第一绕组、所述第二绕组和所述第三绕组之间彼此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磁块开设有第一贯穿孔;和/或,所述第二磁块开设有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与所述第二贯穿孔之间彼此连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磁块包括第一顶面、背对所述第一顶面的第一底面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顶面和所述第一底面之间的第一周面,所述第二磁块包括背对所述第一顶面的第二顶面、面对所述第一顶面的第二底面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顶面和所述第二底面之间的第二周面,所述第一磁柱、所述第二磁柱和所述第三磁柱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顶面和所述第二底面之间,所述第一磁柱、所述第二磁柱和所述第三磁柱沿所述第一顶面的边缘依次均匀排布。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三相电感器还包括两个绝缘件,两所述绝缘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顶面和所述第二底面,所述第一磁柱的一端、所述第二磁柱的一端和所述第三磁柱的一端分别穿设于设置于所述第一顶面的绝缘件以连接至所述第一顶面,所述第一磁柱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磁柱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磁柱的另一端分别穿设于设置于所述第二底面的绝缘件以连接至所述第二底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一绝缘件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磁柱、所述第二磁柱和所述第三磁柱配合的三个开口,所述第一磁柱、所述第二磁柱和所述第三磁柱分别穿过对应的绝缘件上的开口,以与所述第一顶面和所述第二底面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三相电感器还包括三个绝缘件,每一绝缘件包括绝缘周壁、第一绝缘分部及与所述第一绝缘分部相对的第二绝缘分部,所述绝缘周壁环绕形成收容空间,所述第一绝缘分部连接所述绝缘周壁的一侧,并设置于所述第一顶面,所述第二绝缘分部连接所述绝缘周壁背对所述第一顶面的一侧,并设置于所述第二底面,所述第一磁柱、所述第二磁柱和所述第三磁柱分别收容于对应的收容空间内,所述第一绕组、所述第二绕组和所述第三绕组分别绕设于对应的绝缘周壁的外表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顶面呈等边三角形,包括第一顶角区域、第二顶角区域和第三顶角区域,所述第一磁柱、所述第二磁柱和所述第三磁柱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顶角区域、所述第二顶角区域和所述第三顶角区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绕组为扁平线绕组或圆线绕组,所述第二绕组为扁平线绕组或圆线绕组,所述第三绕组为扁平线绕组或圆线绕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磁块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矩形、菱形或圆形等规则形状,所述第二磁块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矩形、菱形或圆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磁柱、所述第二磁柱和所述第三磁柱均呈柱状结构,所述第一磁柱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矩形或菱形,所述第二磁柱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矩形或菱形,所述第三磁柱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矩形或菱形。
本申请中的所述三相电感将所述第一磁柱、所述第二磁柱和所述第三磁柱夹设于所述第一磁块和所述第二磁块之间,以此提高所述三相电感器的集成度,从而减小了所述三相电感器的体积,并提高了其自身的空间使用率。另外,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的所述三相电感器的集成化设计,及所述第一绕组、所述第二绕组和所述第三绕组之间彼此间隔设置的设计,使得所述三相电感器整体实现散热均匀,从而有效避免现有的由三个独立的单相电感器构成的三相电感器存在的局部发热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三相电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三相电感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3沿图1所示Ⅲ-Ⅲ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的三相电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三相电感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的三相电感器的分解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三相电感器 1
第一磁块 10
第一顶面 101
第一顶角区域 1011
第二顶角区域 1012
第三顶角区域 1013
第一底面 102
第一周面 103
第一侧面 104
第二侧面 105
第三侧面 106
第一贯穿孔 107
第二磁块 20
第二顶面 201
第二底面 202
第二周面 203
第四侧面 204
第五侧面 205
第六侧面 206
第二贯穿孔 207
第一磁柱 30
间隙 31
第二磁柱 40
第三磁柱 50
第一绕组 60
第二绕组 70
第三绕组 80
绝缘件 90
开口 901
绝缘周壁 91
收容空间 911
第一边缘 912
第二边缘 913
第一绝缘分部 92
第二绝缘分部 93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三相电感器1,包括第一磁块10、与所述第一磁块10相对设置的第二磁块20、设置于所述第一磁块10和所述第二磁块20之间的第一磁柱30、第二磁柱40和第三磁柱50、绕设于第一磁柱30的第一绕组60、绕设于所述第二磁柱40的第二绕组70及绕设于所述第三磁柱50的第三绕组80。所述第一绕组60、所述第二绕组70和所述第三绕组80之间彼此间隔设置。
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的所述三相电感器1将所述第一磁柱30、所述第二磁柱40和所述第三磁柱50夹设于所述第一磁块10和所述第二磁块20之间,以此提高所述三相电感器1的集成度,从而减小了所述三相电感器1的体积,并提高了其自身的空间使用率。另外,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的所述三相电感器1的集成化设计,及所述第一绕组60、所述第二绕组70和所述第三绕组80之间彼此间隔设置的设计,使得所述三相电感器1整体实现散热均匀,从而有效避免现有的由三个独立的单相电感器构成的三相电感器存在的局部发热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各磁块(例如:第一磁块10和第二磁块20)与各磁柱(例如:第一磁柱30、第二磁柱40和第三磁柱50)可以使用不同材质、不同磁导率的磁材,以满足不同的电感量要求的同时,还可有效减小所述三相电感器1的体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磁块10的横截面形状不限于是三角形、矩形、菱形、圆形等规则形状,或其他不规则形状。所述第二磁块20的横截面形状不限于是三角形、矩形、菱形、圆形等规则形状,或其他不规则形状。其中,所述第一磁块10的横截面形状和所述第二磁块20的横截面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图1和图2,所述第一磁块10包括第一顶面101、背对所述第一顶面101的第一底面102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顶面101和所述第一底面102之间的第一周面103。所述第二磁块20包括背对所述第一顶面101的第二顶面201、面对所述第一顶面101的第二底面202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顶面201和所述第二底面202之间的第二周面203。其中,所述第一磁柱30、所述第二磁柱40和所述第三磁柱50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顶面101和所述第二底面202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图3,所述第一磁柱30、所述第二磁柱40和所述第三磁柱50沿所述第一顶面101的边缘依次均匀排布。如此,绕设于所述第一磁柱30的所述第一绕组60、绕设于所述第二磁柱40的所述第二绕组70和绕设于所述第三磁柱50的所述第三绕组80之间彼此形成均匀的间隙31,以使得所述三相电感器1散热均匀,此外,还使得通过各磁柱的磁场更均匀,保证三相的电感平衡。
在本实施方式中,参图1和图2,所述第一磁块10和所述第二磁块20均呈三棱柱状。所述第一周面103包括第一侧面104、连接所述第一侧面104的第二侧面105及连接所述第一侧面104和所述第二侧面105的第三侧面106。所述第二周面203包括第四侧面204、连接所述第四侧面204的第五侧面205及连接所述第四侧面204和所述第五侧面205的第六侧面206。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图2,所述第一侧面104和所述第二侧面105之间的衔接区域、所述第一侧面104和所述第三侧面106之间的衔接区域,以及所述第二侧面105和所述第三侧面106之间的衔接区域均为弧面。所述第四侧面204和所述第五侧面205之间的衔接区域、所述第四侧面204和所述第六侧面206之间的衔接区域,以及所述第五侧面205和所述第六侧面206之间的衔接区域均为弧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参图2和图3,所述第一顶面101呈等边三角形,包括第一顶角区域1011、第二顶角区域1012和第三顶角区域1013。所述第一磁柱30、所述第二磁柱40和所述第三磁柱50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顶角区域1011、所述第二顶角区域1012和所述第三顶角区域101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图3和图4,所述第一磁块10开设有第一贯穿孔107。所述第一贯穿孔107贯穿所述第一顶面101和所述第一底面102。如此,借助所述第一贯穿孔107的设计,与所述间隙31之间的配合,以适应各个方向的风冷,从而辅助所述三相电感器1更好、更均匀的散热,进而有效避免局部发热的问题。此外,借助第一贯穿孔107的设计,还有效降低了所述三相电感器1的整体重量。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贯穿孔107和所述间隙31之间彼此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贯穿孔107的形状不限于呈三角形、矩形等规则形状,或其他不规则形状。所述第一贯穿孔107的数量可依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应性调整,可以是一个、两个、三个等,此处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磁块20开设有第二贯穿孔207。所述第二贯穿孔207贯穿所述第二顶面201和所述第二底面202。如此,借助所述第二贯穿孔207的设计,与所述第一贯穿孔107和所述间隙31共同配合,以适应各个方向的风冷,从而辅助所述三相电感器1更好、更均匀的散热,进而有效避免局部发热的问题。此外,借助第二贯穿孔207的设计,还有效降低了所述三相电感器1的整体重量。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贯穿孔107、所述第二贯穿孔207和所述间隙31之间彼此连通。
其中,所述第二贯穿孔207的形状不限于呈三角形、矩形等规则形状,或其他不规则形状。所述第二贯穿孔207的数量可依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应性调整,可以是一个、两个、三个等,此处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磁柱30、所述第二磁柱40和所述第三磁柱50均呈柱状结构。所述第一磁柱30的横截面形状不限于为圆形、矩形、菱形等规则形状,或其他不规则形状。所述第二磁柱40的横截面形状不限于为圆形、矩形、菱形等规则形状,或其他不规则形状。所述第三磁柱50的横截面形状不限于为圆形、矩形、菱形等规则形状,或其他不规则形状。其中,所述第一磁柱30的横截面形状、所述第二磁柱40的横截面形状和所述第三磁柱50的横截面形状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此处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绕组60不限于为扁平线绕组或圆线绕组。所述第二绕组70不限于为扁平线绕组或圆线绕组。所述第三绕组80不限于为扁平线绕组或圆线绕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图5和图6,所述三相电感器1还包括两个绝缘件90。两所述绝缘件90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底面202和所述第一顶面101。其中,所述第一磁柱30的一端、所述第二磁柱40的一端和所述第三磁柱50的一端分别穿设于设置于所述第一顶面101的绝缘件90以连接至所述第一顶面101,所述第一磁柱30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磁柱40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磁柱50的另一端分别穿设于设置于所述第二底面202的绝缘件90以连接至所述第二底面202。如此,借助所述绝缘件90的设计,以使得各磁块与各绕组之间稳定绝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图5和图6,每一绝缘件90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磁柱30、所述第二磁柱40和所述第三磁柱50配合的三个开口901。如此,所述第一磁柱30、所述第二磁柱40和所述第三磁柱50可分别穿过对应绝缘件90上的开口901,来实现与所述第一顶面101和所述第二底面202的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件90呈板状。所述绝缘件90的形状呈三角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件90的形状可依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应性调整,不限于为矩形、圆形等规则形状,或其他不规则形状。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参图7,所述三相电感器1还包括三个绝缘件90。每一绝缘件90包括绝缘周壁91、第一绝缘分部92及与所述第一绝缘分部92相对的第二绝缘分部93。所述绝缘周壁91环绕形成收容空间911。所述第一磁柱30、所述第二磁柱40和所述第三磁柱50分别收容于对应的收容空间911内。此时,所述第一绕组60、所述第二绕组70和所述第三绕组80分别绕设于对应的绝缘周壁91的外表面。所述第一绝缘分部92连接所述绝缘周壁91的一侧,并设置于所述第一顶面101。所述第二绝缘分部93连接所述绝缘周壁91背对所述第一顶面101的一侧,并设置于所述第二底面202。如此,借助所述绝缘件90的设计,以使得各磁块和各磁柱与各绕组之间稳定绝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图7,所述绝缘周壁91呈筒状,包括朝向第一顶面101的第一边缘912及背对所述第一顶面101的第二边缘913。所述第一绝缘分部92由所述第一边缘912朝背对所述绝缘周壁91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二绝缘分部93由所述第二边缘913朝背对所述绝缘周壁91的方向延伸形成。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申请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申请已是较佳实施方式揭露如上,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方式,但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三相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电感器包括:
第一磁块;
第二磁块,与所述第一磁块相对设置;
第一磁柱、第二磁柱和第三磁柱,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磁块和所述第二磁块之间;
第一绕组,绕设于所述第一磁柱;
第二绕组,绕设于所述第二磁柱;以及
第三绕组,绕设于所述第三磁柱,所述第一绕组、所述第二绕组和所述第三绕组之间彼此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磁块开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二磁块开设有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与所述第二贯穿孔之间彼此连通;
所述第一磁块包括第一顶面、背对所述第一顶面的第一底面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顶面和所述第一底面之间的第一周面,所述第二磁块包括背对所述第一顶面的第二顶面、面对所述第一顶面的第二底面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顶面和所述第二底面之间的第二周面,所述第一磁柱、所述第二磁柱和所述第三磁柱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顶面和所述第二底面之间,所述第一磁柱、所述第二磁柱和所述第三磁柱沿所述第一顶面的边缘依次均匀排布;
所述三相电感器还包括两个绝缘件,两所述绝缘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顶面和所述第二底面,所述第一磁柱的一端、所述第二磁柱的一端和所述第三磁柱的一端分别穿设于设置于所述第一顶面的绝缘件以连接至所述第一顶面,所述第一磁柱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磁柱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磁柱的另一端分别穿设于设置于所述第二底面的绝缘件以连接至所述第二底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每一绝缘件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磁柱、所述第二磁柱和所述第三磁柱配合的三个开口,所述第一磁柱、所述第二磁柱和所述第三磁柱分别穿过对应的绝缘件上的开口,以与所述第一顶面和所述第二底面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面呈等边三角形,包括第一顶角区域、第二顶角区域和第三顶角区域,所述第一磁柱、所述第二磁柱和所述第三磁柱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顶角区域、所述第二顶角区域和所述第三顶角区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组为扁平线绕组或圆线绕组,所述第二绕组为扁平线绕组或圆线绕组,所述第三绕组为扁平线绕组或圆线绕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块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矩形、菱形或圆形,所述第二磁块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矩形、菱形或圆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柱、所述第二磁柱和所述第三磁柱均呈柱状结构,所述第一磁柱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矩形或菱形,所述第二磁柱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矩形或菱形,所述第三磁柱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矩形或菱形。
CN202120715950.8U 2021-04-08 2021-04-08 三相电感器 Active CN2153771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15950.8U CN215377159U (zh) 2021-04-08 2021-04-08 三相电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15950.8U CN215377159U (zh) 2021-04-08 2021-04-08 三相电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77159U true CN215377159U (zh) 2021-12-31

Family

ID=79626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15950.8U Active CN215377159U (zh) 2021-04-08 2021-04-08 三相电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771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35523B (zh) 磁芯结构及磁性元件
JP3610884B2 (ja) トランス
TWI433177B (zh) 變壓器結構
US20170352466A1 (en) Laminated Iron Core Structure and Transformer Including the Same
US11848128B2 (en) Magnetic component and power module
US20190267179A1 (en) Electromagnetic apparatus
CN215377159U (zh) 三相电感器
KR20180111462A (ko) 트랜스 및 트랜스의 제조방법
CN106150969B (zh) 直线式压缩机
JP2012059754A (ja)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WO2021147278A1 (zh) 多相电感器
CN110277224B (zh) 一种功率电感磁芯及功率电感
JP2012074547A (ja) 絶縁トランス
CN215168762U (zh) 安全工器具区块链智能定位绝缘隔板
CN215731228U (zh) 一种变压器
CN214254054U (zh) 磁集成器件
CN216671359U (zh) 一种磁性器件
CN215990341U (zh) 定子冲片、电机、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18182013U (zh) 一种磁性元件
CN219476451U (zh) 绕组结构及变压器
CN210778172U (zh) 矽钢片及变压器
CN217848138U (zh) 一种电池包
CN218631607U (zh) 磁集成器件
CN214476904U (zh) 骨架、骨架组件及电感器
CN214672794U (zh) 一种用于隔离电芯的超薄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