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73894U - 杂物盒检具 - Google Patents

杂物盒检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73894U
CN215373894U CN202121677899.2U CN202121677899U CN215373894U CN 215373894 U CN215373894 U CN 215373894U CN 202121677899 U CN202121677899 U CN 202121677899U CN 215373894 U CN215373894 U CN 2153738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profile
block
detection assembly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7789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武
余紫菡
苏文兰
陈强
陈旭峰
郑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ling Motors Group Co Ltd
Chongqing Qingling Pla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ling Motors Group Co Ltd
Chongqing Qingling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ling Motors Group Co Ltd, Chongqing Qingling Pla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ling Motor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7789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738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738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738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gth-Measuring Instruments Using Mechan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杂物盒检具,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对杂物盒两侧侧边进行检测的前侧边型面检测组件和后侧边型面检测块,底座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杂物盒上安装孔进行检测的安装孔检测组、用于对杂物盒顶部型面进行检测的顶部型面检测组件以及用于对杂物盒进行支撑和内部型面检测的内侧型面检测组件,前侧边型面检测组件、顶部型面检测组件以及后侧边型面检测块围绕内侧型面检测组件设置。与现有直接使用游标卡尺等计量器具进行杂物盒轮廓尺寸相比,本方案中只需测量前侧边型面检测组件、后侧边型面检测块等与杂物盒之间的配合间隙和面差,有效的提高了杂物盒的检测效率。检测杂物盒上的安装孔位置只需对应安装孔检测组即可实现,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杂物盒检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杂物盒检具。
背景技术
在杂物盒生产完成后,需要对其周边的型面和内侧的安装孔进行位置检测,以保证杂物盒与其安装的汽车适配。对于杂物盒的检测,现常使用通用计量器具(游标卡尺、千分尺等)对杂物盒轮廓和尺寸进行检测,但是由于杂物盒四周呈弧形且首尾相连,安装孔的分布更是在三维空间中,导致直接使用通用计量器具检测时检测难度大且检测准确度低,不能有效测量杂物盒的轮廓尺寸。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杂物盒检具,以便于对杂物盒进行检测。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杂物盒检具,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对杂物盒两侧侧边进行检测的前侧边型面检测组件和后侧边型面检测块,底座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杂物盒上安装孔进行检测的安装孔检测组、用于对杂物盒顶部型面进行检测的顶部型面检测组件以及用于对杂物盒进行支撑和内部型面检测的内侧型面检测组件,所述前侧边型面检测组件、顶部型面检测组件以及后侧边型面检测块围绕内侧型面检测组件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检测组包括第一位置检测组件、第二位置检测组件、第三位置检测组件、第四位置检测组件和第十检测件,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支撑座,所述第三位置检测组件、第四位置检测组件以及内侧型面检测组件均固定在支撑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杂物盒上凸出部进行扣合的扣合机构,所述第四位置检测组件包括第八检测件和第九检测件,所述扣合机构、第三位置检测组件和内侧型面检测组件均设置在第八检测件和第九检测件之间,所述扣合机构、第三位置检测组件、第四位置检测组件以及内侧型面检测组件并排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扣合机构包括第一扣合件和第二扣合件;所述内侧型面检测组件包括第四型面检测块、第五型面检测块、第六型面检测块以及第七型面检测块,所述第三位置检测组件包括第五检测件、第六检测件和第七检测件,所述第一扣合件位于第四型面检测块和第五型面检测块之间,所述第二扣合件位于第六型面检测块和第七型面检测块之间,所述第六检测件位于第五型面检测块和第六型面检测块之间,所述第五检测件设置在第四型面检测块与第八检测件之间,所述第七检测件设置在第七型面检测块和第九检测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扣合件和第二扣合件均包括支撑件、上扣合件、下扣合件和拉绳,所述支撑件固定在底座上,所述上扣合件与支撑件转动连接,所述下扣合件固定在支撑件上,所述上扣合件与下扣合件之间为杂物盒上凸出部的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设置有弹簧,拉绳依次穿过上扣合件、弹簧后与下扣合件固定,通过拉绳进行第一扣合件和第二扣合件的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四根立柱,所述四根立柱上均设置有翻转机构,所述后侧边型面检测块固定在支撑座后侧立柱上的翻转机构上,顶部型面检测组件设置在支撑座两侧立柱的翻转机构上。
进一步地,翻转机构包括导向座、翻转件和锁紧件,所述导向座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向着支撑座方向开设,所述导向槽一端与翻转件转动连接,所述锁紧件转动连接在翻转件上并贯穿翻转件,所述锁紧件对应导向槽另一端设置,导向座下表面对应锁紧件开设有用于锁紧件旋入的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顶部型面检测组件包括第一型面检测块以及贯穿设置在第一型面检测块上的第一检测销和第二检测销,第一检测销和第二检测销与第一型面检测块上的孔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前侧边型面检测组件设置在支撑座前侧的底座上,前侧边型面检测组件和后侧边型面检测块均对应杂物盒的两侧侧边分别设置,所述前侧边型面检测组件包括安装座、旋转手柄、定位支撑块、转动板以及第三型面检测块;所述安装座固定在底座上,安装座上固定有定位支撑块,所述定位支撑块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向着杂物盒方向开设,所述转动板安装在导向槽内并与定位支撑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型面检测块设置在转动板靠近支撑座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位置检测组件和第十检测件设置在前侧边型面检测组件与支撑座之间的底座上,所述第二位置检测组件包括第一检测件、第二检测件、第三检测件、第四检测件以及第十一检测件,所述第一检测件、第二检测件、第三检测件、第四检测件、第十一检测件和第十检测件均向着杂物盒上其对应安装孔方向设置有检测销,所述第一检测件上还螺纹连接有定位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位置检测组件设置在前侧边型面检测组件之间,且第一位置检测组件安装固定在翻转机构上,该翻转机构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第一位置检测组件包括连接座、安装块和第三定位销,连接座固定在翻转机构的翻转件上,安装块与连接座固定,第三定位销设置在安装块上并与安装块间隙配合。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杂物盒检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与现有直接使用游标卡尺、千分尺等计量器具进行杂物盒轮廓尺寸相比,本方案中只需测量前侧边型面检测组件、后侧边型面检测块等与杂物盒之间的配合间隙和面差,有效的提高了杂物盒的检测效率。检测杂物盒上的安装孔位置只需对应安装孔检测组即可实现,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杂物盒检具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杂物盒检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翻转机构和顶部型面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顶部型面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后侧边型面检测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侧边型面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位置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杂物盒检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三位置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四位置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扣合机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扣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侧型面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四位置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杂物盒与杂物盒检具的配合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杂物盒与杂物盒检具的又一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底座1、翻转机构2、锁紧件2001、导向座2002、翻转件2003、顶部型面检测组件3、第一型面检测块3001、第一检测销3002、第二检测销3003、后侧边型面检测块4、前侧边型面检测组件5、安装座5001、旋转手柄5002、定位支撑块5003、转动板5004、第三型面检测块5005、第一位置检测组件6、连接座6001、安装块6002、第三定位销6003、第二位置检测组件7、第一检测件7001、第二检测件7002、第三检测件7003、第四检测件7004、第十一检测件7005、第三位置检测组件8、第五检测件8001、第六检测件8002、第七检测件8003、第四位置检测组件9、第八检测件9001、第九检测件9002、支撑座10、扣合机构11、第一扣合件1101、第二扣合件1102、支撑件1111、上扣合件1112、下扣合件1113、内侧型面检测组件12、第四型面检测块1201、第五型面检测块1202、第六型面检测块1203、第七型面检测块1204、杂物盒13、凸出部1301、第十检测件14、拉绳机构15。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实施例
如图1至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杂物盒检具,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型面检测组和安装孔检测组。
型面检测组包括前侧边型面检测组件5、后侧边型面检测块4、内侧型面检测组件12以及顶部型面检测组件3。安装孔检测组包括第一位置检测组件6、第二位置检测组件7、第三位置检测组件8、第四位置检测组件9和第十检测件14。
底座1中部设置有支撑座10,内侧型面检测组件12、第三位置检测组件8和第四位置检测组件9并排安装在支撑座10上,支撑座10上还设置有扣合机构11。第四位置检测组件9包括第八检测件9001和第九检测件9002,第八检测件9001和第九检测件9002上均设置有一个定位销以及用于对杂物盒13上安装孔进行检测的检测销,定位销与安装其的孔之间螺纹连接,检测销与安装其的孔之间间隙配合。内侧型面检测组件12、第三位置检测组件8以及扣合机构11安装在第八检测件9001和第九检测件9002之间。
内侧型面检测组件12包括第四型面检测块1201、第五型面检测块1202、第六型面检测块1203和第七型面检测块1204,内侧型面检测组件12用于对杂物盒13进行支撑,同时对杂物盒13内部型面进行检测。第三位置检测组件8包括第五检测件8001、第六检测件8002和第七检测件8003,第五检测件8001、第六检测件8002以及第七检测件8003上均设置有用于对杂物盒13上对应安装孔进行检测的检测销。扣合机构11包括第一扣合件1101和第二扣合件1102,第一扣合件1101和第二扣合件1102均包括支撑件1111、上扣合件1112和下扣合件1113,支撑件1111固定在底座上,上扣合件1112与支撑件1111转动连接,下扣合件1113固定在支撑件1111上,通过拉绳实现第一扣合件和第二扣合件的扣合。上扣合件1112和下扣合件1113内组成杂物盒13上凸出部1301的容纳空间,以对杂物盒13上凸出部1301进行位置、形状检测。第一扣合件1101位于第四型面检测块1201和第五型面检测块1202之间,第二扣合件1102位于第六型面检测块1203和第七型面检测块1204之间。第六检测件8002位于第五型面检测块1202和第六型面检测块1203之间,第五检测件8001设置在第四型面检测块1201与第八检测件9001之间,第七检测件8003设置在第七型面检测块1204和第九检测件9002之间。即如图8所示,第八检测件9001、第五检测件8001、第四型面检测块1201、第一扣合件1101、第五型面检测块1202、第六检测件8002、第六型面检测块1203、第二扣合件1102、第七型面检测块1204、第七检测件8003以及第九检测件9002从左往右依次并排固定在支撑座10上。
如图2所示,底座1上设置有四根立柱,四根立柱上均设置有翻转机构2,后侧边型面检测块4固定在支撑座10后侧立柱上的翻转机构2上,顶部型面检测组件3设置在支撑座10左右两侧立柱的翻转机构2上。翻转机构2包括导向座2002、翻转件2003和锁紧件2001,导向座2002上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向着支撑座10方向开设。导向槽一端与翻转件2003转动连接,锁紧件2001转动连接在翻转件2003上并贯穿翻转件2003,锁紧件2001对应导向槽另一端设置,导向座2002下表面对应锁紧件2001开设有用于锁紧件2001旋入的卡槽。方翻转件2003翻转进入到导向槽内后,旋转锁紧件2001使得锁紧件2001底端旋入卡槽内,实现翻转件2003与导向件的固定。后侧边型面检测块4和顶部型面检测组件3均固定在其对应的翻转件2003上,并随翻转件2003的翻转以对杂物盒13的表面型面进行检测。后侧边型面检测块4用于对杂物盒13的左右两侧边缘靠后位置的型面进行检测,顶部型面检测组件3用于对杂物盒13的顶部型面进行检测。顶部型面检测组件3包括第一型面检测块3001以及贯穿设置在第一型面检测块3001上的第一检测销3002和第二检测销3003,第一检测销3002和第二检测销3003与第一型面检测块3001上的孔间隙配合,以便于第一检测销3002和第二检测销3003取下。第一型面检测块3001用于对杂物盒13顶部型面进行检测,第一检测销3002和第二检测销3003用于对杂物盒13上对应安装孔的位置及大小进行检测。
前侧边型面检测组件5设置在支撑座10前侧的底座1上,前侧边型面检测组件5和后侧边型面检测块4均对应杂物盒13的两侧侧边分别设置,即前侧边型面检测组件5和后侧边型面检测块4均设置有两个。前侧边型面检测组件5包括安装座5001、旋转手柄5002、定位支撑块5003、转动板5004以及第三型面检测块5005。安装座5001固定在底座1上,安装座5001上固定有定位支撑块5003,定位支撑块5003上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向着杂物盒13方向开设,转动板5004安装在导向槽内并与定位支撑块5003转动连接,两者转动连接的轴与旋转手柄5002固定,以便于旋转转动板5004。第三型面检测块5005设置在转动板5004靠近支撑座10一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型面检测块3001、后侧边型面检测块4、第三型面检测块5005以及第四型面检测块1201至第七型面检测块1204均与杂物盒13上其对应检测面形状匹配。前侧边型面检测组件5用于对杂物盒13两侧边靠前位置进行检测。
第二位置检测组件7和第十检测件14设置在前侧边型面检测组件5与支撑座10之间的底座1上,且第二位置检测组件7共设置有两组,分别用于对杂物盒13上对应安装孔位置进行检测。
第二位置检测组件7包括第一检测件7001、第二检测件7002、第三检测件7003、第四检测件7004以及第十一检测件7005,第一检测件7001、第二检测件7002、第三检测件7003、第四检测件7004、第十一检测件7005和第十检测件14均向着杂物盒13上其对应安装孔方向设置有检测销。第一检测件7001、第二检测件7002、第三检测件7003、第四检测件7004、第十一检测件7005、第十一检测件7005、第四检测件7004、第三检测件7003、第十检测件14、第二检测件7002以及第一检测件7001从左往右依次设置。第一检测件7001上还设置有定位销,定位销与第一检测件7001螺纹配合,检测销与第一检测件7001间隙配合,使得检测销可从第一检测件7001上取下。
第一位置检测组件6设置在前侧边型面检测组件5之间,且第一位置检测组件6安装固定在翻转机构2上,该翻转机构2固定在底座1上,第一位置检测组件6包括连接座6001、安装块6002和第三定位销6003,连接座6001固定在翻转机构2的翻转件2003上,安装块6002与连接座6001固定,第三定位销6003设置在安装块6002上并与安装块6002间隙配合,以便于第三定位销6003的抽动。第三定位销6003用于对杂物盒13上对应安装孔进行位置检测。
本实施例中的检测销(包括第一检测销3002、第二检测销3003等)均与安装其的孔之间间隙配合,以便于检测销能够取下来,定位销与其安装的孔之间均为螺纹连接,且定位销与杂物盒13之间螺纹连接,以便于实现杂物盒13的固定。
另外,底座1上设置有拉绳机构15,通过拉绳机构15带动拉绳动作,拉绳机构15包括现有的拉绳收紧器,上扣合件1112和下扣合件1113内设置弹簧,拉绳穿过上扣合件1112、弹簧后与下扣合件1114连接,通过拉绳机构驱动实现上扣合件1112和下扣合件1113之间的关闭,通过弹簧的支撑作用力实现上口扣合件1112和下扣合件1113的开启。
具体实施时,打开翻转机构2上的锁紧件2001,然后旋转翻转件2003,使得翻转件2003向着远离支撑座10方向翻转,打开扣合机构11,然后将杂物盒13安装在杂物盒检具上,关闭第一扣合件1101和第二扣合件1102,使得杂物盒13的四个角与第八检测件9001、第九检测件9002以及两个第一检测件7001的上表面贴合,旋转定位销,使得定位销与杂物盒13螺纹连接,杂物盒13锁紧固定在杂物盒13检具上。之后翻转翻转机构2,以便于对杂物盒13进行型面检测(使用间隙尺、段差尺等进行具体间隙和面差检测),使用检测销(包括第一检测销3002、第二检测销3003等)对杂物盒13上对应安装孔进行检测。
与现有直接使用游标卡尺、千分尺等计量器具进行杂物盒13轮廓尺寸相比,本方案中只需测量型面检测块(包括第一型面检测块3001、后侧边型面检测块4、第三型面检测块5005、第四型面检测块1201等)与杂物盒13之间的间隙和面差,有效的提高了杂物盒13的检测效率。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杂物盒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对杂物盒两侧侧边进行检测的前侧边型面检测组件和后侧边型面检测块,底座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杂物盒上安装孔进行检测的安装孔检测组、用于对杂物盒顶部型面进行检测的顶部型面检测组件以及用于对杂物盒进行支撑和内部型面检测的内侧型面检测组件,所述前侧边型面检测组件、顶部型面检测组件以及后侧边型面检测块围绕内侧型面检测组件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物盒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检测组包括第一位置检测组件、第二位置检测组件、第三位置检测组件、第四位置检测组件和第十检测件,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支撑座,所述第三位置检测组件、第四位置检测组件以及内侧型面检测组件均固定在支撑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杂物盒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杂物盒上凸出部进行扣合的扣合机构,所述第四位置检测组件包括第八检测件和第九检测件,所述扣合机构、第三位置检测组件和内侧型面检测组件均设置在第八检测件和第九检测件之间,所述扣合机构、第三位置检测组件、第四位置检测组件以及内侧型面检测组件并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杂物盒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机构包括第一扣合件和第二扣合件;所述内侧型面检测组件包括第四型面检测块、第五型面检测块、第六型面检测块以及第七型面检测块,所述第三位置检测组件包括第五检测件、第六检测件和第七检测件,所述第一扣合件位于第四型面检测块和第五型面检测块之间,所述第二扣合件位于第六型面检测块和第七型面检测块之间,所述第六检测件位于第五型面检测块和第六型面检测块之间,所述第五检测件设置在第四型面检测块与第八检测件之间,所述第七检测件设置在第七型面检测块和第九检测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杂物盒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合件和第二扣合件均包括支撑件、上扣合件、下扣合件和拉绳,所述支撑件固定在底座上,所述上扣合件与支撑件转动连接,所述下扣合件固定在支撑件上,所述上扣合件与下扣合件之间为杂物盒上凸出部的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设置有弹簧,拉绳依次穿过上扣合件、弹簧后与下扣合件固定,通过拉绳进行第一扣合件和第二扣合件的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杂物盒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四根立柱,所述四根立柱上均设置有翻转机构,所述后侧边型面检测块固定在内侧型面检测组件后侧立柱上的翻转机构上,顶部型面检测组件设置在内侧型面检测组件两侧立柱的翻转机构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杂物盒检具,其特征在于,翻转机构包括导向座、翻转件和锁紧件,所述导向座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向着内侧型面检测组件方向开设,所述导向槽一端与翻转件转动连接,所述锁紧件转动连接在翻转件上并贯穿翻转件,所述锁紧件对应导向槽另一端设置,导向座下表面对应锁紧件开设有用于锁紧件旋入的卡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杂物盒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型面检测组件包括第一型面检测块以及贯穿设置在第一型面检测块上的第一检测销和第二检测销,第一检测销和第二检测销与第一型面检测块上的孔间隙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杂物盒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边型面检测组件设置在内侧型面检测组件前侧的底座上,前侧边型面检测组件和后侧边型面检测块均对应杂物盒的两侧侧边分别设置,所述前侧边型面检测组件包括安装座、旋转手柄、定位支撑块、转动板以及第三型面检测块;所述安装座固定在底座上,安装座上固定有定位支撑块,所述定位支撑块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向着杂物盒方向开设,所述转动板安装在导向槽内并与定位支撑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型面检测块设置在转动板靠近内侧型面检测组件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杂物盒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位置检测组件和第十检测件设置在前侧边型面检测组件与内侧型面检测组件之间的底座上,所述第二位置检测组件包括第一检测件、第二检测件、第三检测件、第四检测件以及第十一检测件,所述第一检测件、第二检测件、第三检测件、第四检测件、第十一检测件和第十检测件均向着杂物盒上其对应安装孔方向设置有检测销,所述第一检测件上还螺纹连接有定位销。
CN202121677899.2U 2021-07-22 2021-07-22 杂物盒检具 Active CN2153738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77899.2U CN215373894U (zh) 2021-07-22 2021-07-22 杂物盒检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77899.2U CN215373894U (zh) 2021-07-22 2021-07-22 杂物盒检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73894U true CN215373894U (zh) 2021-12-31

Family

ID=79610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77899.2U Active CN215373894U (zh) 2021-07-22 2021-07-22 杂物盒检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738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373894U (zh) 杂物盒检具
CN211262022U (zh) 后悬置托架的检测装置
CN106468529B (zh) 一种玻璃检具
CN205879041U (zh) 一种后保险杠下导流板检具
CN211041988U (zh) 一种用于车辆内饰顶棚检具
CN209689523U (zh) 一种方便操作的汽车前雾灯检具装置
CN215261509U (zh) 一种汽车座椅旁饰板检具
CN216717828U (zh) 车辆天窗防夹力测试辅助治具
CN211824140U (zh) 一种卧式水泵盖位置度检具
CN213179721U (zh) 一种饰条测量检具
CN218156830U (zh) 转动件检具
CN214333642U (zh) 一种汽配件门锁的护罩外轮廓检具
CN215984276U (zh) 仪表板专用检具
CN210603157U (zh) 一种粗糙度检具辅具
CN215491403U (zh) 一种滑动轮齿跳动测量夹具
CN112179257B (zh) 一种倾斜式仪表的尺寸误差检具
CN210774732U (zh) 一种方向盘扭力测量装置
CN218973365U (zh) 一种汽车离合器控制器acu上壳体检具
CN215261510U (zh) 一种汽车车顶控制台内侧框架检具
CN215217416U (zh) 一种不规则弯曲管接头快速检具
CN216283129U (zh) 一种碟刹轴制动底板距离测量检具
CN211085537U (zh) 推拉力测试装置
CN216954255U (zh) 一种行李箱装饰板总成检具
CN211696132U (zh) 一种汽车后保装饰条总成与素材产品共用的检具
CN217687022U (zh) 一种汽车扶手盖检测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