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67299U - 一种基坑支护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坑支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67299U
CN215367299U CN202120372111.0U CN202120372111U CN215367299U CN 215367299 U CN215367299 U CN 215367299U CN 202120372111 U CN202120372111 U CN 202120372111U CN 215367299 U CN215367299 U CN 2153672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b member
reinforced concrete
foundation pit
straight
tru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7211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细民
童涛
万强
叶海龙
周堃
王超
周云荣
罗青
冯子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Surve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Jiangxi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12037211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672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672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672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坑支护系统,包括竖直设置在基坑内且沿基坑的内表面周向设置的多根支护桩;浇筑在支护桩上的钢筋混凝土梁;横跨基坑设置并作用在钢筋混凝土梁上桁架对撑梁;设置于相邻两个钢筋混凝土梁之间的桁架角撑梁;以及弧形桁架梁系统,弧形桁架梁系统包括若干的腹杆组和若干的拉杆,若干的腹杆组均布于钢筋混凝土梁上,拉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相邻的腹杆组的端部;腹杆组包括直腹杆和位于直腹杆两侧的左斜腹杆和右斜腹杆,直腹杆分别与左斜腹杆和右斜腹杆的端部铰接于同一处,直腹杆、左斜腹杆和右斜腹杆的底部分别固定于钢筋混凝土梁。本实用新型中的基坑支护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基坑支护系统不稳定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基坑支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坑支护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需要对基坑的侧壁进行支撑、加固等保护措施,以防止基坑周围的砂石对基坑形成压力而导致基坑受到破坏。
现有的基坑加固措施一般采用组合式加固措施,即采用混凝土浇筑腰梁和冠梁,再分别对腰梁和冠梁采用桁架和张弦梁组合的方式对基坑四周起到支护的作用。但是在使用张弦梁的结构时,其多跟腹杆通过中间拉杆的斜拉作用垂直分布并支撑在腰梁或冠梁之上,这种结构使得腹杆的稳定性不佳,与腰梁或冠梁之间容易发生倾斜,从而导致腹杆对腰梁或冠梁的支撑不足,同时,腹杆之间具有较大的间隙,从而腹杆之间的间隙部位不能对基坑支撑,基坑可能发生局部受力损坏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坑支护系统,以解决现有的基坑支护系统中的腹杆易发生倾斜,且腹杆之间的间隙对基坑无支撑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基坑支护系统包括:
多根支护桩,竖直设置在基坑内,且多根所述支护桩沿所述基坑的内表面周向设置;
钢筋混凝土梁,用于浇筑在所述支护桩上;
桁架对撑梁,横跨所述基坑设置并作用在所述桁架对撑梁两端的所述钢筋混凝土梁上;
桁架角撑梁,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钢筋混凝土梁之间的边角处,所述桁架角撑梁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钢筋混凝土梁连接,所述桁架角撑梁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钢筋混凝土梁连接;
弧形桁架梁系统,设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梁上,所述弧形桁架梁系统包括若干的腹杆组和若干的拉杆,若干的所述腹杆组均布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梁上,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相邻的所述腹杆组的端部;所述腹杆组包括直腹杆和位于所述直腹杆两侧的左斜腹杆和右斜腹杆,所述直腹杆分别与所述左斜腹杆和所述右斜腹杆的端部铰接于同一处,所述直腹杆、所述左斜腹杆和所述右斜腹杆的底部分别固定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梁。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基坑支护系统,通过支护桩和浇筑在支护桩上的钢筋混凝土梁对基坑进行支护,弧形桁架梁系统包括腹杆组和拉杆,腹杆组由直腹杆和位于所述直腹杆两侧的左斜腹杆和右斜腹杆组成,在安装时,直腹杆两侧的左斜腹杆和右斜腹杆分别固定在钢筋混凝土梁上,左斜腹杆和右斜腹杆构成支撑所述直腹杆的三角形固定结构,从而有效的防止直腹杆发生倾斜;同时在两个相邻的直腹杆之间还同时固定有左斜腹杆和右斜腹杆,使得腹杆之间的间隙由左斜腹杆和右斜腹杆顶住钢筋混凝土梁,有效的提高了基坑的支护能力,防止基坑发生局部受力损坏的现象。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坑支护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钢筋混凝土梁配合所述左斜腹杆和所述右斜腹杆的位置设置有浇注块,所述左斜腹杆和所述右斜腹杆分别垂直固定在所述浇注块上。
进一步地,所述直腹杆、所述左斜腹杆与所述右斜腹杆的端部均为U型结构,所述右斜腹杆铰接在所述直腹杆的端部内侧,所述左斜腹杆铰接在所述右斜腹杆的端部内侧,所述拉杆铰接在所述左斜腹杆的端部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直腹杆、所述左斜腹杆与所述右斜腹杆的端部分别通过螺栓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直腹杆、所述左斜腹杆与所述右斜腹杆的主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直腹杆、所述左斜腹杆与所述右斜腹杆上分别设有主动预应力调节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桁架梁系统对称的设置在所述桁架对撑梁两侧的所述钢筋混凝土梁上。
进一步地,所述左斜腹杆与所述右斜腹杆的直径小于所述直腹杆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左斜腹杆与所述右斜腹杆相互对称的铰接在所述直腹杆的两侧。
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所述桁架角撑梁的一端部连接于所述桁架对撑梁上的同一处。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基坑支护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弧形桁架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腹杆组与拉杆的铰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出的基坑支护系统,钢筋混凝土梁10和桁架对撑梁20,所述钢筋混凝土梁10浇筑在基坑的内表面,桁架对撑梁20横跨基坑并作用在桁架对撑梁20两端的钢筋混凝土梁10上。
所述基坑支护系统还包括弧形桁架梁系统30,所述弧形桁架梁系统30包括若干的腹杆组31和若干的拉杆32,若干的所述腹杆组31均布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梁10上,所述拉杆32的两端分别铰接在相邻的所述腹杆组31的端部,其中,在两端的拉杆32,其一端铰接在所述腹杆组31上,另一端固定并作用在钢筋混凝土梁10上,从而拉杆32与腹杆组31形成类似桥梁的斜拉结构,使得拉杆32拉直对腹杆组31作用力,腹杆组31进而作用在钢筋混凝土梁10上以对基坑起到支护作用。
所述腹杆组31包括直腹杆311和位于所述直腹杆311两侧的左斜腹杆312和右斜腹杆313,所述直腹杆311分别与所述左斜腹杆312和所述右斜腹杆313的端部铰接于同一处,所述直腹杆311、所述左斜腹杆312和所述右斜腹杆313的底部分别固定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梁10;从而拉杆32对腹杆组31作用的力由直腹杆311、左斜腹杆312和右斜腹杆313分摊,使得直腹杆311之间的间隙还存在左斜腹杆312和右斜腹杆313对钢筋混凝土梁10作用力,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基坑的支护能力,防止基坑发生局部受力损坏的现象。
为了进一步的提升基坑支护系统的支护能力,基坑支护系统还包括多根支护桩40,多根支护桩40竖直设置在基坑内,且多个支护桩40沿基坑的内表面周向设置,钢筋混凝土梁10浇筑在多根支护桩40上,并且在相邻两个钢筋混凝土梁10的边角处设有桁架角撑梁50。
进一步的,相邻的两个桁架角撑梁50的一端部连接于所述桁架对撑梁20上的同一处,在实际运用中,两个桁架角撑梁50还可以相互支撑,有利于提高基坑支护系统的稳定性。
具体的,所述钢筋混凝土梁10配合所述左斜腹杆312和所述右斜腹杆313的位置设置有浇注块,所述左斜腹杆312和所述右斜腹杆313分别垂直固定在所述浇注块上。所述浇注块即为通过水泥浇筑成的指定形状结构,在钢筋混凝土梁10上设置浇注块,使得左斜腹杆312和右斜腹杆313分别垂直固定在浇注块上,从而左斜腹杆312和右斜腹杆313对浇注块为垂直作用力,避免左斜腹杆312和右斜腹杆313直接倾斜固定在钢筋混凝土梁10上而导致力倾斜作用在钢筋混凝土梁10上。
请着重参阅图4,具体的,所述直腹杆311、所述左斜腹杆312与所述右斜腹杆313的端部均为U型结构,所述右斜腹杆313铰接在所述直腹杆311的端部内侧,所述左斜腹杆312铰接在所述右斜腹杆313的端部内侧,所述拉杆32铰接在所述左斜腹杆312的端部内侧。即所述直腹杆311的端部的U型结构最大,所述右斜腹杆313的端部的U型结构略小,从而所述右斜腹杆313的端部的U型结构被所述直腹杆311的端部的U型结构包含在内侧,同理所述左斜腹杆312的端部的U型结构包含在所述右斜腹杆313端部的U型结构内侧,从而构成腹杆组31,最后在所述左斜腹杆312的端部的U型结构的内侧包含所述拉杆32的一端。
具体的,所述直腹杆311、所述左斜腹杆312与所述右斜腹杆313的端部分别通过螺栓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直腹杆311、所述左斜腹杆312与所述右斜腹杆313的主体上。将端部与主体设为可拆卸的结构,从而在安装时,可先将主体部分固定在钢筋混凝土梁10上,再通过螺栓固定端部,方便了安装过程。
具体的,所述直腹杆311、所述左斜腹杆312与所述右斜腹杆313上分别设有主动预应力调节装置,通过利用所述主动预应力调节装置,可对所述直腹杆311、所述左斜腹杆312与所述右斜腹杆313进行调节应力,所述主动预应力调节装置可采用千斤顶。
具体的,所述弧形桁架梁系统30对称的设置在所述桁架对撑梁20两侧的钢筋混凝土梁10上,从而对所述桁架对撑梁20两侧的基坑分别进行支撑。所述左斜腹杆312与所述右斜腹杆313的直径小于所述直腹杆311的直径,由于所述左斜腹杆312与所述右斜腹杆313主要起稳定直腹杆311和分摊力的作用,故所述左斜腹杆312与所述右斜腹杆313的直径可设计为小于直腹杆311的直径,以减少材料,进一步的,由于直腹杆311、左腹杆312以及右腹杆313同时对基坑起到支护的作用,因此,整体腹杆的直径可以设计小于常规的腹杆的直径,从而减少成本。同时,所述左斜腹杆312与所述右斜腹杆313相互对称的铰接在所述直腹杆311的两侧,使得所述左斜腹杆312与所述右斜腹杆313对所述直腹杆311的作用力保持一致。
使用时,腹杆组31由直腹杆311和位于所述直腹杆311两侧的左斜腹杆312和右斜腹杆313组成,在安装时,直腹杆311两侧的左斜腹杆312和右斜腹杆313分别固定在钢筋混凝土梁10上,左斜腹杆312和右斜腹杆313构成支撑所述直腹杆311的三角形固定结构,从而有效的防止直腹杆311发生倾斜;同时在两个相邻的直腹杆311之间还同时固定有左斜腹杆312和右斜腹杆313,使得腹杆之间的间隙由左斜腹杆312和右斜腹杆313顶住钢筋混凝土梁10,有效的提高了基坑的支护能力,防止基坑发生局部受力损坏的现象。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基坑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根支护桩,竖直设置在基坑内,且多根所述支护桩沿所述基坑的内表面周向设置;
钢筋混凝土梁,用于浇筑在所述支护桩上;
桁架对撑梁,横跨所述基坑设置并作用在所述桁架对撑梁两端的所述钢筋混凝土梁上;
桁架角撑梁,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钢筋混凝土梁之间的边角处,所述桁架角撑梁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钢筋混凝土梁连接,所述桁架角撑梁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钢筋混凝土梁连接;
弧形桁架梁系统,设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梁上,所述弧形桁架梁系统包括若干的腹杆组和若干的拉杆,若干的所述腹杆组均布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梁上,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相邻的所述腹杆组的端部;所述腹杆组包括直腹杆和位于所述直腹杆两侧的左斜腹杆和右斜腹杆,所述直腹杆分别与所述左斜腹杆和所述右斜腹杆的端部铰接于同一处,所述直腹杆、所述左斜腹杆和所述右斜腹杆的底部分别固定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梁配合所述左斜腹杆和所述右斜腹杆的位置设置有浇注块,所述左斜腹杆和所述右斜腹杆分别垂直固定在所述浇注块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腹杆、所述左斜腹杆与所述右斜腹杆的端部均为U型结构,所述右斜腹杆铰接在所述直腹杆的端部内侧,所述左斜腹杆铰接在所述右斜腹杆的端部内侧,所述拉杆铰接在所述左斜腹杆的端部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腹杆、所述左斜腹杆与所述右斜腹杆的端部分别通过螺栓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直腹杆、所述左斜腹杆与所述右斜腹杆的主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腹杆、所述左斜腹杆与所述右斜腹杆上分别设有主动预应力调节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桁架梁系统对称的设置在所述桁架对撑梁两侧的所述钢筋混凝土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斜腹杆与所述右斜腹杆的直径小于所述直腹杆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斜腹杆与所述右斜腹杆相互对称的铰接在所述直腹杆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桁架角撑梁的一端部连接于所述桁架对撑梁上的同一处。
CN202120372111.0U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基坑支护系统 Active CN2153672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72111.0U CN215367299U (zh)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基坑支护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72111.0U CN215367299U (zh)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基坑支护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67299U true CN215367299U (zh) 2021-12-31

Family

ID=79623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72111.0U Active CN215367299U (zh)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基坑支护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672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565864B1 (ko) 피시(pc)콘크리트박스거더와 결합시공된 콘크리트아치하로교 시공방법
BR112018015974B1 (pt) Fundação para um moinho eólico e turbina eólica
CN211446991U (zh) 塔筒基础的中心筒、塔筒基础和塔筒
CN111364350B (zh) 一种大挑臂快速安装的轻型钢-砼组合盖梁
KR100565865B1 (ko) 콘크리트 아치교 시공방법
US6129484A (en) Prefabricated structur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overhead or underground works
CN109440623A (zh) 混凝土节段预制桥梁临时拼接构造
CN209493826U (zh) 混凝土节段预制桥梁临时拼接构造
CN112267367B (zh) 一种自锚式钢箱系杆拱桥先拱后梁法体系转换方法
CN109853353A (zh) 一种空间异形拱桥及其修建方法
CN104631436A (zh) 用h型混凝土桩改善整体式桥台支撑桩受力性能的方法
CN108999088A (zh) 一种斜拉桥的施工方法
CN214573994U (zh) 一种基坑抗变形系统
KR101788581B1 (ko) 우각부가 보강된 교량 시공방법 및 이러한 시공방법으로 제작되는 교량
CN215367299U (zh) 一种基坑支护系统
JP4220295B2 (ja) 波形鋼板ウエブpc橋閉合部の施工方法
CN210439301U (zh) 基坑型钢混凝土腰梁支护结构
CN210066504U (zh) 大跨径悬臂桁架式盖梁支架体系
CN111519530A (zh) 一种墩头式隧道锚及施工方法
JP2004183433A (ja) 箱桁橋構造およびその構築方法
JP2963879B2 (ja) 橋 桁
CN212801168U (zh) 一种独柱墩桥梁固结抗倾覆加固结构
CN211446942U (zh) 一种支撑结构
CN113279702A (zh) 一种竖井扩挖凿井井架的设计方法
ITTO990513A1 (it) Struttura a sbalzo per la protezione di una via di comunicazio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30000 No.169 Ziyang Avenue, Changdong University Park, Nanchang hi tech Development Zone,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xi Surve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330000 No.169 Ziyang Avenue, Changdong University Park, Nanchang hi tech Development Zone,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xi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