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61876U - 一种用于土地测绘的无人机优化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土地测绘的无人机优化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61876U
CN215361876U CN202023032452.8U CN202023032452U CN215361876U CN 215361876 U CN215361876 U CN 215361876U CN 202023032452 U CN202023032452 U CN 202023032452U CN 215361876 U CN215361876 U CN 2153618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ial vehicle
unmanned aerial
shaped
fixedly connected
vehicle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3245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沛沛
彭彩彩
王雪莹
冯子敬
赵开晶
熊根林
熊金林
伍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Mingsiyuan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Mingsiyuan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Mingsiyuan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Mingsiyuan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3245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618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618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618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土地测绘的无人机优化结构,涉及到无人机测绘技术领域,包括无人机主体和测绘仪,无人机主体的四周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机翼,测绘仪的上端通过卡接机构与无人机主体连接,无人机主体的下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组连接块,每组两个连接块均通过第一轴销转动连接有U形支架,两个U形支架之间设有缓冲机构;卡接机构包括安装板,安装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卡接杆,无人机主体的下端开设有两个与卡接杆相匹配的插槽,两个插槽的上方均开设有L形槽。本实用新型便于对无人机主体与测绘仪进行固定安装,且便于进行拆卸,还便于对无人机降落时进行缓冲,避免无人机内部零件或测绘仪损害。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土地测绘的无人机优化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测绘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土地测绘的无人机优化结构。
背景技术
无人机测绘是传统航空摄影测量手段的有力补充,具有机动灵活、高效快速、精细准确、作业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生产周期短等特点,在小区域和飞行困难地区高分辨率影像快速获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随着无人机与数码测绘仪技术的发展,基于无人机平台的数字航摄技术已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无人机与航空摄影测量相结合使得“无人机数字低空遥感”成为航空遥感领域的一个崭新发展方向。
目前,使用无人机对土地进行测绘时,一般直接将测绘仪固定安装在无人机的底部,而无人机和测绘仪在长期使用后均需要进行检修和维护,但是无人机和测绘仪直接固定不便于进行拆卸,影响人们对无人机和测绘仪进行检修和维护,不便于人们使用。
因此,发明一种用于土地测绘的无人机优化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土地测绘的无人机优化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使用无人机对土地进行测绘时,一般直接将测绘仪固定安装在无人机的底部,而无人机和测绘仪在长期使用后均需要进行检修和维护,但是无人机和测绘仪直接固定不便于进行拆卸,影响人们对无人机和测绘仪进行检修和维护,不便于人们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土地测绘的无人机优化结构,包括无人机主体和测绘仪,所述无人机主体的四周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机翼,所述测绘仪的上端通过卡接机构与无人机主体连接,所述无人机主体的下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组连接块,每组两个所述连接块均通过第一轴销转动连接有U形支架,两个所述U形支架之间设有缓冲机构;
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卡接杆,所述无人机主体的下端开设有两个与卡接杆相匹配的插槽,两个所述插槽的上方均开设有L形槽,所述L形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L形杆和第二L形杆,所述第一L形杆的水平端与第二L形杆的竖直部上端固定连接,且第二L 形杆的水平端下侧为倾斜设置,所述卡接杆的杆壁靠近第二L形杆的一侧上方开设有卡接槽,所述第一L形杆的竖直端延伸至无人机主体的下方并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L形槽的水平部下侧壁远离第二L形杆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L形杆竖直部相匹配的条形口,所述条形口的内部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L形杆及条形口的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两组第一连杆和两个第二连杆,两组第一连杆及两个第二连杆分别位于两个U形支架之间前后两侧,两个所述第二连杆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第一连杆相匹配的凹槽,两个所述凹槽的槽底均固定连接有拉力弹簧,每组两个第一连杆相对的两端分别插入两个凹槽的内部并分别与两个拉力弹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杆相反的两端均通过第二轴销分别与两个U形支架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的杆壁位于凹槽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滑块,所述凹槽的侧壁开设有两个与滑块相匹配的滑槽。
优选的,两个所述U形支架相对的两个杆壁均为八字形设置,且两个U 形支架的底杆均通过两个轴承转动套接有两个滚轮。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定位杆,两个所述定位杆位于两个卡接杆之间,所述无人机主体的下端开设有两个与定位杆相匹配的定位槽。
优选的,两个所述条形口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横向设置的滑杆,两个所述第一L形杆的竖直部均通过通孔分别与两个滑杆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滑杆分别与两个第一弹簧活动套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设有的卡接机构,当测绘仪与无人机主体相互安装时,将安装板上的两个卡接杆分别插入无人机主体下方的两个插槽中,当两个卡接杆完全插入后,通过两个第一弹簧能够对两个第一L形杆施加反向的弹力,两个第一L形杆带动两个第二L形杆反向移动,从而使两个第二L形杆的水平端分别插入两个卡接杆上的卡接槽中,便于将测绘仪与无人机主体进行固定安装,且便于进行拆卸;
2、通过设有的缓冲机构,当无人机主体降落时,两个U形支架与地面接触,两个U形支架的下方分别向两侧张开,从而两个U形支架分别对两个第一连杆施加拉力,两个第一连杆分别对两个拉力弹簧施加拉力,从而两个第一弹簧能够对两个第一连杆进行缓冲,便于对两个U形支架进行缓冲,避免无人机主体降落时与地面撞击力过大而导致内部零件或测绘仪损坏;
3、通过设有的两个定位杆和两个定位槽的相互配合,便于对无人机主体和测绘仪安装时进行定位准确,提高安装效率,通过设有的两个滑杆能够使两个第一L形杆移动时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接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无人机主体;2、测绘仪;3、机翼;4、U形支架;5、安装板; 6、卡接杆;7、第一L形杆;8、第二L形杆;9、推板;10、第一弹簧;11、第一连杆;12、第二连杆;13、拉力弹簧;14、滑块;15、滚轮;16、定位杆;17、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用于土地测绘的无人机优化结构,包括无人机主体1和测绘仪2,无人机主体1的四周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机翼3,测绘仪2的上端通过卡接机构与无人机主体1连接,无人机主体1的下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组连接块,每组两个连接块均通过第一轴销转动连接有U 形支架4,两个U形支架4之间设有缓冲机构;
卡接机构包括安装板5,安装板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卡接杆6,无人机主体1的下端开设有两个与卡接杆6相匹配的插槽,两个插槽的上方均开设有L形槽,L形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L形杆7和第二L形杆8,第一L 形杆7的水平端与第二L形杆8的竖直部上端固定连接,且第二L形杆8的水平端下侧为倾斜设置,卡接杆6的杆壁靠近第二L形杆8的一侧上方开设有卡接槽,第一L形杆7的竖直端延伸至无人机主体1的下方并固定连接有推板9,L形槽的水平部下侧壁远离第二L形杆8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L形杆 7竖直部相匹配的条形口,条形口的内部设有第一弹簧10,第一弹簧1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L形杆7及条形口的侧壁固定连接,两个第一弹簧10位于两个第一L形杆7的竖直部之间。
如图1和图3示,缓冲机构包括两组第一连杆11和两个第二连杆12,两组第一连杆11及两个第二连杆12分别位于两个U形支架4之间前后两侧,两个第二连杆12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第一连杆11相匹配的凹槽,两个凹槽的槽底均固定连接有拉力弹簧13,每组两个第一连杆11相对的两端分别插入两个凹槽的内部并分别与两个拉力弹簧13固定连接,两个第一连杆11相反的两端均通过第二轴销分别与两个U形支架4转动连接,当无人机主体1 降落时,两个U形支架4与地面接触,两个U形支架4的下方分别向两侧张开,从而两个U形支架4分别对两个第一连杆11施加拉力,两个第一连杆11 分别对两个拉力弹簧13施加拉力,从而两个拉力弹簧13能够对两个第一连杆11进行缓冲,便于对两个U形支架4进行缓冲,避免无人机主体1降落时与地面撞击力过大而导致内部零件或测绘仪2损坏。
如图3示,第一连杆11的杆壁位于凹槽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滑块14,凹槽的侧壁开设有两个与滑块14相匹配的滑槽,能够使第一连杆11在凹槽内部移动时更加稳定。
如图1和图2示,两个U形支架4相对的两个杆壁均为八字形设置,能够使两个U形支架4对无人机主体1支撑更加稳定,且两个U形支架4的底杆均通过两个轴承转动套接有两个滚轮15,能够使两个U形支架4与地面接触时更容易向两侧张开,提高缓冲效果。
如图4示,安装板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定位杆16,两个定位杆16位于两个卡接杆6之间,无人机主体1的下端开设有两个与定位杆 16相匹配的定位槽,便于对无人机主体1和测绘仪2安装时进行定位准确,提高安装效率。
如图4示,两个条形口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横向设置的滑杆17,两个第一L形杆7的竖直部均通过通孔分别与两个滑杆17滑动连接,两个滑杆17 分别与两个第一弹簧10活动套接,能够使两个第一L形杆7移动时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当测绘仪2与无人机主体1相互安装时,将安装板5上的两个卡接杆6 分别插入无人机主体1下方的两个插槽中,当两个卡接杆6完全插入后,通过两个第一弹簧10能够对两个第一L形杆7施加反向的弹力,两个第一L形杆7带动两个第二L形杆8反向移动,从而使两个第二L形杆8的水平端分别插入两个卡接杆6上的卡接槽中,便于将测绘仪2与无人机主体1进行固定安装,无人机主体1和测绘仪2进行拆卸时,将两个第一L形杆7相对推动,从而使两个第二L形杆8分别从两个卡接槽中移出,从而便于将测绘仪2 与无人机主体1进行拆卸;
当无人机主体1降落时,两个U形支架4与地面接触,两个U形支架4 的下方分别向两侧张开,从而两个U形支架4分别对两个第一连杆11施加拉力,两个第一连杆11分别对两个拉力弹簧13施加拉力,从而两个拉力弹簧 13能够对两个第一连杆11进行缓冲,便于对两个U形支架4进行缓冲,避免无人机主体1降落时与地面撞击力过大而导致内部零件或测绘仪2损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土地测绘的无人机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主体(1)和测绘仪(2),所述无人机主体(1)的四周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机翼(3),所述测绘仪(2)的上端通过卡接机构与无人机主体(1)连接,所述无人机主体(1)的下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组连接块,每组两个所述连接块均通过第一轴销转动连接有U形支架(4),两个所述U形支架(4)之间设有缓冲机构;
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卡接杆(6),所述无人机主体(1)的下端开设有两个与卡接杆(6)相匹配的插槽,两个所述插槽的上方均开设有L形槽,所述L形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L形杆(7)和第二L形杆(8),所述第一L形杆(7)的水平端与第二L形杆(8)的竖直部上端固定连接,且第二L形杆(8)的水平端下侧为倾斜设置,所述卡接杆(6)的杆壁靠近第二L形杆(8)的一侧上方开设有卡接槽,所述第一L形杆(7)的竖直端延伸至无人机主体(1)的下方并固定连接有推板(9),所述L形槽的水平部下侧壁远离第二L形杆(8)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L形杆(7)竖直部相匹配的条形口,所述条形口的内部设有第一弹簧(10),所述第一弹簧(1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L形杆(7)及条形口的侧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土地测绘的无人机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两组第一连杆(11)和两个第二连杆(12),两组第一连杆(11)及两个第二连杆(12)分别位于两个U形支架(4)之间前后两侧,两个所述第二连杆(12)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第一连杆(11)相匹配的凹槽,两个所述凹槽的槽底均固定连接有拉力弹簧(13),每组两个第一连杆(11)相对的两端分别插入两个凹槽的内部并分别与两个拉力弹簧(13)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杆(11)相反的两端均通过第二轴销分别与两个U形支架(4)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土地测绘的无人机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11)的杆壁位于凹槽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滑块(14),所述凹槽的侧壁开设有两个与滑块(14)相匹配的滑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土地测绘的无人机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U形支架(4)相对的两个杆壁均为八字形设置,且两个U形支架(4)的底杆均通过两个轴承转动套接有两个滚轮(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土地测绘的无人机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定位杆(16),两个所述定位杆(16)位于两个卡接杆(6)之间,所述无人机主体(1)的下端开设有两个与定位杆(16)相匹配的定位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土地测绘的无人机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条形口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横向设置的滑杆(17),两个所述第一L形杆(7)的竖直部均通过通孔分别与两个滑杆(17)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滑杆(17)分别与两个第一弹簧(10)活动套接。
CN202023032452.8U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用于土地测绘的无人机优化结构 Active CN2153618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32452.8U CN215361876U (zh)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用于土地测绘的无人机优化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32452.8U CN215361876U (zh)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用于土地测绘的无人机优化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61876U true CN215361876U (zh) 2021-12-31

Family

ID=79599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32452.8U Active CN215361876U (zh)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用于土地测绘的无人机优化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618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71021A (zh) * 2022-03-22 2022-06-28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手势控制的无人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71021A (zh) * 2022-03-22 2022-06-28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手势控制的无人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361876U (zh) 一种用于土地测绘的无人机优化结构
CN210578340U (zh) 一种顶升式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16817866A (zh) 一种可调节国土空间规划地形测量装置
CN205637513U (zh) 简易墙体抹灰装置
CN212903188U (zh) 可调节式无人机测绘数据采集装置
CN111086628A (zh) 一种小型无人机隐藏式脚架
CN216300961U (zh) 一种方便拆装的车辆gps定位器
CN114750949A (zh) 一种国土空间规划地形测量装置
CN210514648U (zh) 一种航空物探梯度测量用吊挂装置
CN210716693U (zh) 一种气象观测仪用的自动调节的支撑装置
CN208530590U (zh) 一种带远程监控和无线数据传输功能的轨检仪
CN217210652U (zh) 一种电子数显测量轮
CN215753007U (zh) 一种城市测绘专用的无人机
CN213877271U (zh) 一种河流动态水质模型
CN219810423U (zh) 一种便于记录的手推测距仪
CN220870501U (zh) 一种组装式数据采集仪
CN220517842U (zh) 一种勘察测绘用方便拆卸的绘图仪
CN213897075U (zh) 一种用于城市隧道修建的夯土装置
CN216869546U (zh) 一种水文铅鱼平衡装置
CN216352806U (zh) 一种英语口语训练装置
CN220490045U (zh) 一种带遮阳装置的水准测量仪
CN220281706U (zh) 机载抗风摇摆装置
CN216468539U (zh) 一种基于小麦种植升降自防护的高光谱遥感技术无人机
CN220201755U (zh) 一种光伏玻璃压延机中框连接平台装置
CN215807261U (zh) 一种防水型数据库储存用服务器全站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