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44727U - 外壳组件及具有其的热成像摄像机 - Google Patents

外壳组件及具有其的热成像摄像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44727U
CN215344727U CN202120747170.1U CN202120747170U CN215344727U CN 215344727 U CN215344727 U CN 215344727U CN 202120747170 U CN202120747170 U CN 202120747170U CN 215344727 U CN215344727 U CN 2153447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key hole
shell
housing
assembly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4717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ag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4717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447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447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447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壳组件及具有其的热成像摄像机,该外壳组件包括壳体、按键装置及覆盖件,其中:所述按键装置至少部分地装设于所述壳体的内腔中;所述壳体开设有连通内腔至外部的按键孔,所述按键孔对应于所述按键装置上的按键设置;所述覆盖件装设于所述壳体上并密封覆盖所述按键孔,所述覆盖件对应于所述按键孔处设置有弹性部,所述弹性部能够随施加于其上的按压力向所述内腔中弹性形变以触发所述按键,上述外壳组件中,覆盖件覆盖壳体上的按键孔,从结构上消除了外壳组件中按键处可能存在的缝隙,同时,由于覆盖件具有能够被按压而发生弹性形变的弹性部,因此,用户能够通过再壳体外部按压弹性部的位置,从而实现触发按键。

Description

外壳组件及具有其的热成像摄像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按键的外壳的密封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外壳组件及具有其的热成像摄像机。
背景技术
类似于遥控器、手持式测量仪器等手持设备上,由于需要在不同的场景下使用,因此,这类设备上的按键处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中水或灰尘的影响。而一旦设备内部进水,则可能导致设备内部的电路损坏或者由于产生其他故障而无法工作。
现有针对按键这类可动部件的密封防水结构,多集中于利用按键底面与壳体之间的凹凸配合,或者在两者之间设置密封圈,以阻止水或灰尘通过按键周围的间隙进入。
然而,这种密封结构中,为了保证按键能够正常被按压,按键与壳体之间的连接关系需要保留一定按键活动的余量,因此,密封性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外壳组件及具有其的热成像摄像机,该外壳组件能够在保持按键正常按压的前提下,提高外壳组件在按键处的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一种外壳组件,包括壳体、按键装置及覆盖件,其中:
所述按键装置至少部分地装设于所述壳体的内腔中;
所述壳体开设有连通内腔至外部的按键孔,所述按键孔对应于所述按键装置上的按键设置;
所述覆盖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并密封覆盖所述按键孔,所述覆盖件对应于所述按键孔处设置有弹性部,所述弹性部能够随施加于其上的按压力向所述按键孔内弹性形变以触发所述按键。
上述外壳组件中,覆盖件覆盖壳体上的按键孔,从结构上消除了外壳组件中按键处可能存在的缝隙,同时,由于覆盖件具有能够被按压而发生弹性形变的弹性部,因此,用户能够通过再壳体外部按压弹性部的位置,使其向按键孔内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实现触发按键,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通过各类环绕按键孔的密封圈的防尘防水结构,密封性能更加可靠,且不会影响按键的操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覆盖件一体成型于所述壳体的外侧面。
如此设置,覆盖件与壳体一体成型,不仅可以提高覆盖件与壳体之间的防尘防水性能,且在外壳组件发生意外跌落时,损坏和分解的风险更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设置为自所述覆盖件的表面向所述按键孔内凹陷的结构。
如此设置,弹性部的弹性底壁更加靠近壳体内的按键,因此,按键触发的灵敏度更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上正对所述按键底壁的位置厚度为0.5mm-0.8mm。
如此设置,可以使弹性部的底壁厚度适中,以保证弹性部这一位置具有足够的弹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按键触发的灵敏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组件还包括键帽,且所述键帽位于所述弹性部的外侧,所述键帽能够随所述弹性部的弹性形变向所述按键孔内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的外侧面设置有向所述按键孔外延伸的凸出部,所述键帽具有容所述凸出部嵌入的插孔,及/或,所述键帽与所述弹性部粘接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键帽配置为硬胶键帽或瓦克硅胶键帽。
如此设置,键帽与覆盖件分为两个件设置,使得加工时可以依据使用要求灵活地选择合适的材料作为键帽的材料,例如,为了保证键帽具有足够的硬度,以传递按压力至弹性部,键帽采用硬胶或瓦克硅胶材料,并粘接于弹性部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非按压状态,所述弹性部与所述按键之间的间隙为0.1mm-0.3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外侧表面内凹形成有用于嵌装所述覆盖件的凹槽。
如此可以便于向外壳上二次注塑形成覆盖件,并且,凹槽的设置还可以避免覆盖件设置处壳体局部凸出或厚度过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热成像摄像机,包括上述的外壳组件。
作为手持观测类设备,在配置有上述外壳组件后,热成像摄像机的防尘防水性能提高,同时,外壳组件的跌落损坏风险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实施方式的外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外壳组件的分解结构图;
图3为图1中所示外壳组件的剖面视图;
图4为外壳组件半剖视图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非按压状态下按键装置与覆盖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为图1中所示外壳组件的另一分解结构图;
图7为一种实施方式键帽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显示了键帽上与覆盖件配合安装的一侧面的结构。
图中:1、壳体;10、按键孔;11、凹槽;2、按键装置;20、按键;21、固定支架;22、按键板;23、螺钉;3、覆盖件;30、弹性部;31、凸出部;4、键帽;40、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装设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考图1至图3中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外壳组件,包括壳体1、按键装置2及覆盖件3,其中:壳体1具有内腔,且其上设置有连通内腔至壳体1外的透孔作为按键孔10;按键装置2至少部分地装设于壳体1的内腔中,并相对于壳体1固定,在外壳组件配合其他零部件构成具备完整功能的仪器、设备时,该按键装置2电连接至该仪器、设备的电控结构上,以使按键装置2能够控制其按照预设的电控方式工作,例如,按键装置2可以作为该仪器、设备的开关按键、调节按键等,按键装置2可以完全位于壳体1的内腔中,或者部分结构伸入壳体1上的孔内甚至自该孔伸出至壳体1外;覆盖件3设置于壳体1上并密封覆盖壳体1上的按键孔10。
进一步地,覆盖件3对应于按键孔10处设置有弹性部30,并且该弹性部30能够随施加于其上的按压力向按键孔10内弹性形变,从而触发按键装置2上的按键20。可以理解,这里所称的“弹性部的弹性形变”,是指弹性部30的部分或全部发生可以恢复的形变。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部30的底壁可以设置为在非按压状态下朝向按键孔10外弧形凸起,在受到按压力时,仅该底壁的凸起方向发生变化即可触发按键20。
由于覆盖件3密封覆盖于按键孔10上,如此,按键孔10处不再存在任何缝隙等,从而可靠地提高了外壳组件整体的防尘防水性能;与此同时,由于覆盖件3上的弹性部30能够向按键孔10内弹性变形,因此,用户从外壳组件的外侧按压弹性部30的位置,可以正常触发按键20。
在一些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按键能够正常被触发,在按键与按键孔之间需要余留一定的环侧间隙,并通过环绕该按键孔的密封圈等结构避免外部的水汽、杂质等通过该环槽间隙进入外壳内。相比于这种方案,上述实施例中的覆盖件3在密封按键孔10的同时,通过弹性部30保证了按键20能够被正常触发,从根本上消除了可能导致灰尘、水汽进入的间隙,密封结构更加可靠。
参考图2中所示,按键装置2除了按键20外,还可以包括固定支架21、按键板22以及螺钉23,其中:按键20设置于按键板22上,并随按键板22一起通过固定支架21及螺钉23固定至壳体1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覆盖件3为TPU件,并一体成型于壳体1的外侧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1与覆盖件3为过双色注塑成型的一体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覆盖件3还可以通过二次注塑一体形成于壳体1的外侧面上。由于壳体1一般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硬度,而覆盖件3至少局部需要具有一定弹性,因此,覆盖件3与壳体1一般为不同材质的构件。将两者通过适当的现有工艺做成一体成型式构件,有利于保证两者之间的结合强度,在提高防尘防水性能的同时,还能够避免外壳组件受到外力冲击时两者分离。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壳体1与覆盖件3分体成型,并利用粘接等固定形式将覆盖件3固定至壳体1上。这种实施方式同样可以实现覆盖件3与壳体1的固定连接。
弹性部30设置为自覆盖件3的表面向按键孔10内凹陷的结构。当覆盖件3上一体形成该弹性部30时,覆盖件3上向按键孔10内凹陷的部位即可视为弹性部30,这样,按键20无需伸出按键孔10。此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弹性部30也可以与覆盖件3分体设置,并固定连接形成能够密封覆盖按键孔10的整体结构。进一步地,弹性部30的底壁正对按键20的顶面,并且底壁的壁厚设置为0.5mm-0.8mm。由于弹性部30的底壁是最终接触按键20的位置,将其厚度设置为上述取值范围内,有利于保证弹性部30具有足够的弹性,以灵敏地触发按键20。
外壳组件还可以包括设置于弹性部30外侧的键帽4,该键帽4能够随弹性部30的弹性形变向按键孔10内运动。可以理解,这里所称“向按键孔10内运动”仅指键帽4在受压时随弹性部30的运动方向,而并不必然指代键帽4在受压后嵌入按键孔10内。
进一步地,结合图4至图7中所示,弹性部30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向按键孔10外延伸的凸出部31。键帽4具有容该凸出部31嵌入的插孔40,键帽4与弹性部30上的凸出部31嵌插固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者还可以粘接固定,或者兼有嵌插固定和粘接固定两种连接固定形式。
由于键帽4与覆盖件3在加工环节相互独立,因此,键帽4可以独立于壳体1和覆盖件3独立开模,其颜色、材质的选择更加灵活。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键帽4配置为硬胶键帽或瓦克硅胶键帽。
参考图4和图5中所示,在非按压状态下,弹性部30与按键20之间的间隙为0.1mm-0.3mm。这样,在弹性部30受到按压力作用时,弹性部30的底壁向按键20的方向运动0.1mm-0.3mm即可触发按键20,按压的行程设计合理,避免了虚按的情况发生。
参考图2中所示,壳体1的外表面上对应于覆盖件3设置处还可以设置有内凹的凹槽11,覆盖件3嵌装于该凹槽11内。这样,可以避免覆盖件3与壳体1之间相对滑移,且不会由于覆盖件3的设置而导致壳体1的局部壁厚过大影响手感。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按键装置(2)及覆盖件(3),其中:
所述按键装置(2)至少部分地装设于所述壳体(1)的内腔中;
所述壳体(1)开设有连通内腔至外部的按键孔(10),所述按键孔(10)对应于所述按键装置(2)上的按键(20)设置;
所述覆盖件(3)设置于所述壳体(1)上并密封覆盖所述按键孔(10),所述覆盖件(3)对应于所述按键孔(10)处设置有弹性部(30),所述弹性部(30)能够随施加于其上的按压力向所述按键孔(10)内弹性形变以触发所述按键(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件(3)一体成型于所述壳体(1)的外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30)设置为自所述覆盖件(3)的表面向所述按键孔(10)内凹陷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30)上正对所述按键(20)底壁的位置厚度为0.5mm-0.8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还包括键帽(4),且所述键帽(4)位于所述弹性部(30)的外侧,所述键帽(4)能够随所述弹性部(30)的弹性形变向所述按键孔(10)内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30)的外侧面设置有向所述按键孔(10)外延伸的凸出部(31),所述键帽(4)具有容所述凸出部(31)嵌入的插孔(40),及/或,所述键帽(4)与所述弹性部(30)粘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键帽(4)配置为硬胶键帽或瓦克硅胶键帽。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在非按压状态,所述弹性部(30)与所述按键(20)之间的间隙为0.1mm-0.3mm。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外侧表面内凹形成有用于嵌装所述覆盖件(3)的凹槽(11)。
10.一种热成像摄像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外壳组件。
CN202120747170.1U 2021-04-13 2021-04-13 外壳组件及具有其的热成像摄像机 Active CN2153447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47170.1U CN215344727U (zh) 2021-04-13 2021-04-13 外壳组件及具有其的热成像摄像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47170.1U CN215344727U (zh) 2021-04-13 2021-04-13 外壳组件及具有其的热成像摄像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44727U true CN215344727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93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47170.1U Active CN215344727U (zh) 2021-04-13 2021-04-13 外壳组件及具有其的热成像摄像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447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7503687A (ja) 電気部品、特に電気スイッチ
CN109979777B (zh) 车用控制器
JP2014532973A (ja) 防水及び防塵形のイルミネーションスイッチ要素
JP2014532973A5 (zh)
CN108605062A (zh) 按键模块和移动终端
US5760356A (en) Device assembly with sealed switch actuator interface
JP6045114B2 (ja) 防水防塵スイッチ
CN215344727U (zh) 外壳组件及具有其的热成像摄像机
JP4607697B2 (ja) 防水型押釦スイッチ装置
CN218038945U (zh) 一种按键结构、耳机头及骨传导耳机
CN211858468U (zh) 按键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JP3280851B2 (ja) 自動販売機の押しボタンスイッチ装置
CN208284414U (zh) 一种车用控制器
CN112735885A (zh) 一种防水隔离磁力按键
US9536688B2 (en) Press button device and audio equipment having the press button device
CN217822475U (zh) 一种清洁设备
CN219706711U (zh) 充电口密封结构和车辆
KR20050085248A (ko) 이동 전화용 입력 디바이스, 입력 디바이스를 포함하는모듈, 이동 전화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220065501U (zh) 按键装置及空调
CN219322764U (zh) 自发电遥控器及坐便器
CN220381968U (zh) 一种按键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9778744U (zh) 防水按钮开关
CN217035459U (zh) 组件、键盘及电子设备
CN217881246U (zh) 开关电气设备
JP3715809B2 (ja) 防水機能を有する操作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02

Address after: Building A, No. 858 Jianshe Second Road, Xiaoshan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1200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Huag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187 Bin'an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