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36291U - 一种锅炉播煤风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锅炉播煤风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36291U
CN215336291U CN202121595096.2U CN202121595096U CN215336291U CN 215336291 U CN215336291 U CN 215336291U CN 202121595096 U CN202121595096 U CN 202121595096U CN 215336291 U CN215336291 U CN 2153362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l
top end
shell
arc
boi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9509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水泉
沈艺强
冯琦
张军
倪洪炜
江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ji Lingang Thermal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ji Lingang Thermal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ji Lingang Thermal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ji Lingang Thermal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9509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362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362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362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Supp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炉播煤风结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端设有进煤口,所述外壳外侧的顶端套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环形密封箱,所述外壳的一侧顶端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设有煤风机,所述外壳内壁的顶端设有环形限位槽,所述环形限位槽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活动圈一。有益效果为:通过带动活动圈一和带有出风口一的弧形片一转动,从而可以改变播煤风的方向,方便煤能更好的播撒进锅炉内,防止燃料在落煤口形成堆积,以使煤和炉膛内的热物料更好的混合,促使锅炉内温度的均匀性;通过设置推动机构,推动弧形片二移动,使出风口一处于堵塞状态,防止出现漏风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锅炉播煤风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播煤风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锅炉播煤风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污染物排放的要求日益严格,电站锅炉对清洁能源技术的需求也逐步增加,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低品位燃料清洁高效燃烧利用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在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现有的播煤风结构一般安装在给煤机出口管道的底端,从而可以避免炉内的热烟气不外窜等其它作用。
但是现有的锅炉不具有播煤风结构,当给煤机没有播煤风结构或者采用人工投煤时,由于现有的锅炉缺少播煤风结构,导致投煤时,锅炉内的煤粉较为集中,导致锅炉内部温度均匀性较差;为了保证进煤口顶端温度的正常性,现有的进煤口长度都较长,进煤口内部极易与水分接触,导致煤粉与进煤口内壁接触,从而导致进煤口堵塞,增大输煤的困难度。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锅炉播煤风结构,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锅炉播煤风结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端设有进煤口,所述外壳外侧的顶端套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环形密封箱,所述外壳的一侧顶端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设有煤风机,所述外壳内壁的顶端设有环形限位槽,所述环形限位槽内所有与其相匹配的活动圈一,所述环形限位槽通过若干均匀分布的通孔与所述环形密封箱相连接,所述活动圈一上设有弧形片一,所述弧形片一的表面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出风口一,所述环形密封箱的顶端设有正反转电机一,所述环形密封箱内设有与所述正反转电机一相连接的齿轮,所述活动圈一的外侧设有延伸至所述环形密封箱内的齿轮圈,所述齿轮圈与所述齿轮相匹配,所述弧形片一的表面设有防堵机构。
优选的,所述弧形片一的外侧设有凹槽,且所述出风口一均与所述凹槽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堵机构包括与所述弧形片一相匹配的弧形片二,所述弧形片二的表面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出风口二,且所述出风口二均与所述出风口一相匹配,所述弧形片二上设有L型活动管,所述L型活动管的底端设有与所述凹槽相连接的连接管,所述L型活动管的顶端设有驱动轴一,所述外壳的顶端设有活动圈二,且所述活动圈的顶端设有与所述驱动轴一相连接的正反转电机二,所述活动圈一的表面设有推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与所述活动圈一相连接的L型支撑杆,所述L型支撑杆的一侧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端设有L型滑杆,所述L型滑杆的底端设有与其相匹配的限位滑块,所述弧形片二的另一侧设有耐高温复位弹簧,且所述耐高温复位弹簧通过安装板与所述活动圈一相连接,所述限位滑块套设有与所述活动圈一相连接的限位块,所述固定块的顶端设有与所述L型滑杆相连接的驱动轴二,所述活动圈二的顶端设有与所述驱动轴二相连接的驱动电机。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顶端一侧设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顶端设有通气管,且所述通气管为可拆卸结构。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底端设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底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支撑脚。
优选的,所述外壳内的顶端设有环形吸热片,且所述环形吸热片位于所述环形限位槽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顶端设有控制块,所述驱动轴一和所述驱动轴二均为耐热且不导热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带动活动圈一和带有出风口一的弧形片一转动,从而可以改变播煤风的方向,方便煤能更好的播撒进锅炉内,防止燃料在落煤口形成堆积,以使煤和炉膛内的热物料更好的混合,促使锅炉内温度的均匀性;通过设置推动机构,推动弧形片二移动,使出风口一处于堵塞状态,防止出现漏风现象,同时设置防堵机构,将L型活动管的出口处转动到进煤口的正底端,并对进煤口进行吹风处理,从而避免进煤口出现堵塞现象,保证进煤口的通畅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锅炉播煤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锅炉播煤风结构中外壳内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锅炉播煤风结构外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锅炉播煤风结构中推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锅炉播煤风结构中L型活动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外壳;2、进煤口;3、环形密封箱;4、支撑板;5、煤风机;6、环形限位槽;7、活动圈一;8、通孔;9、弧形片一;10、出风口一;11、正反转电机一;12、齿轮;13、弧形片二;14、L型活动管;15、凹槽;16、连接管;17、驱动轴一;18、L型支撑杆;19、固定块;20、L型滑杆;21、限位滑块;22、限位块;23、驱动轴二;24、通气管;25、支撑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锅炉播煤风结构。
实施例一;
如图1-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锅炉播煤风结构,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顶端设有进煤口2,所述外壳1外侧的顶端套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环形密封箱3,所述外壳1的一侧顶端设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顶端设有煤风机5,所述外壳1内壁的顶端设有环形限位槽6,所述环形限位槽6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活动圈一7,所述环形限位槽6通过若干均匀分布的通孔8与所述环形密封箱3相连接,所述活动圈一7上设有弧形片一9,所述弧形片一9的表面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出风口一10,所述环形密封箱3的顶端设有正反转电机一11,所述环形密封箱3内设有与所述正反转电机一11相连接的齿轮12,所述活动圈一7的外侧设有延伸至所述环形密封箱3内的齿轮圈,所述齿轮圈与所述齿轮12相匹配,所述弧形片一9的表面设有防堵机构。
实施例二;
如图1-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锅炉播煤风结构,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顶端设有进煤口2,所述外壳1外侧的顶端套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环形密封箱3,所述外壳1的一侧顶端设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顶端设有煤风机5,所述外壳1内壁的顶端设有环形限位槽6,所述环形限位槽6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活动圈一7,所述环形限位槽6通过若干均匀分布的通孔8与所述环形密封箱3相连接,所述活动圈一7上设有弧形片一9,所述弧形片一9的表面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出风口一10,所述环形密封箱3的顶端设有正反转电机一11,所述环形密封箱3内设有与所述正反转电机一11相连接的齿轮12,所述活动圈一7的外侧设有延伸至所述环形密封箱3内的齿轮圈,所述齿轮圈与所述齿轮12相匹配,所述弧形片一9的表面设有防堵机构,所述弧形片一9的外侧设有凹槽15,且所述出风口一10均与所述凹槽15相连接,避免活动圈一7和弧形片一9重叠对出风口一10的干扰,保证出风口一10的风力大小,所述防堵机构包括与所述弧形片一9相匹配的弧形片二13,所述弧形片二13的表面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出风口二,且所述出风口二均与所述出风口一10相匹配,所述弧形片二13上设有L型活动管14,所述L型活动管14的底端设有与所述凹槽15相连接的连接管16,所述L型活动管14的顶端设有驱动轴一17,所述外壳1的顶端设有活动圈二,且所述活动圈的顶端设有与所述驱动轴一17相连接的正反转电机二,所述活动圈一7的表面设有推动机构,设置防堵机构,便于将L型活动管14转动到进煤口2的正底端,并对进煤口2进行吹风处理,从而避免进煤口2出现堵塞现象,保证进煤口2的通畅性,所述推动机构包括与所述活动圈一7相连接的L型支撑杆18,所述L型支撑杆18的一侧设有固定块19,所述固定块19的底端设有L型滑杆20,所述L型滑杆20的底端设有与其相匹配的限位滑块21,所述弧形片二13的另一侧设有耐高温复位弹簧,且所述耐高温复位弹簧通过安装板与所述活动圈一7相连接,所述限位滑块21套设有与所述活动圈一7相连接的限位块22,所述固定块19的顶端设有与所述L型滑杆20相连接的驱动轴二23,所述活动圈二的顶端设有与所述驱动轴二23相连接的驱动电机,通过设置推动机构,可以推动弧形片二13移动,使出风口一10处于堵塞状态,防止环形密封箱3内部风力过散,保证L型活动管14出口处风力的强度。
实施例三;
如图1-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锅炉播煤风结构,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顶端设有进煤口2,所述外壳1外侧的顶端套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环形密封箱3,所述外壳1的一侧顶端设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顶端设有煤风机5,所述外壳1内壁的顶端设有环形限位槽6,所述环形限位槽6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活动圈一7,所述环形限位槽6通过若干均匀分布的通孔8与所述环形密封箱3相连接,所述活动圈一7上设有弧形片一9,所述弧形片一9的表面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出风口一10,所述环形密封箱3的顶端设有正反转电机一11,所述环形密封箱3内设有与所述正反转电机一11相连接的齿轮12,所述活动圈一7的外侧设有延伸至所述环形密封箱3内的齿轮圈,所述齿轮圈与所述齿轮12相匹配,所述弧形片一9的表面设有防堵机构,所述外壳1的顶端一侧设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顶端设有通气管24,且所述通气管24为可拆卸结构,保证锅炉内部的通畅性,从而可以为锅炉内部提供氧气,同时对有害气体和杂质进行有效过滤,防止外界空气污染,所述外壳1的底端设有支撑底座25,所述支撑底座25的底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支撑脚,增大锅炉的稳定性,从而保障锅炉的正常工作,所述外壳1内的顶端设有环形吸热片,且所述环形吸热片位于所述环形限位槽6的底部,可以吸收部分向上流动的热量,减少热量对推动机构和防堵机构造成干扰,所述外壳1的顶端设有控制块,所述驱动轴一17和所述驱动轴二23均为耐热且不导热材料制成,避免驱动轴一17和驱动轴二23分别导热到正反转电机二和驱动电机内部,有效的对正反转电机二和驱动电机进行保护,大大提高正反转电机二和驱动电机的使用寿命。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实际应用时,在对进煤口2进行输料时,通过控制块可以控制驱动电机、正反转电机一11和正反转电机二的运行,启动正反转电机一11,齿轮12转动,齿轮12带动齿轮圈转动,齿轮圈带动活动圈一7转动,活动圈一7带动弧形片一9做圆周运动,从而可以调节输煤风的方向,通过吹动煤粉,从而方便煤粉能更好的播撒进锅炉内,防止燃料在落煤口形成堆积;当需要对进煤口进行疏通时,启动驱动电机,驱动轴二23转动,带动L型滑杆20沿着限位滑块21上的滑槽滑动,并带动限位滑块21水平移动,从而可以推动弧形片二13移动,出风口一10被弧形片二13堵塞,启动正反转电机二,驱动轴一17转动,L型活动管14转动并使其开口处位于进煤口2的正底端,并对进煤口2进行输风,保证进煤口2内部的通畅性。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带动活动圈一7和带有出风口一10的弧形片一9转动,从而可以改变播煤风的方向,方便煤能更好的播撒进锅炉内,防止燃料在落煤口形成堆积,以使煤和炉膛内的热物料更好的混合,促使锅炉内温度的均匀性;通过设置推动机构,推动弧形片二13移动,使出风口一10处于堵塞状态,防止出现漏风现象,同时设置防堵机构,将L型活动管14的出口处转动到进煤口2的正底端,并对进煤口2进行吹风处理,从而避免进煤口2出现堵塞现象,保证进煤口2的通畅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锅炉播煤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顶端设有进煤口(2),所述外壳(1)外侧的顶端套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环形密封箱(3),所述外壳(1)的一侧顶端设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顶端设有煤风机(5),所述外壳(1)内壁的顶端设有环形限位槽(6),所述环形限位槽(6)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活动圈一(7),所述环形限位槽(6)通过若干均匀分布的通孔(8)与所述环形密封箱(3)相连接,所述活动圈一(7)上设有弧形片一(9),所述弧形片一(9)的表面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出风口一(10),所述环形密封箱(3)的顶端设有正反转电机一(11),所述环形密封箱(3)内设有与所述正反转电机一(11)相连接的齿轮(12),所述活动圈一(7)的外侧设有延伸至所述环形密封箱(3)内的齿轮圈,所述齿轮圈与所述齿轮(12)相匹配,所述弧形片一(9)的表面设有防堵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播煤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片一(9)的外侧设有凹槽(15),且所述出风口一(10)均与所述凹槽(15)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锅炉播煤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堵机构包括与所述弧形片一(9)相匹配的弧形片二(13),所述弧形片二(13)的表面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出风口二,且所述出风口二均与所述出风口一(10)相匹配,所述弧形片二(13)上设有L型活动管(14),所述L型活动管(14)的底端设有与所述凹槽(15)相连接的连接管(16),所述L型活动管(14)的顶端设有驱动轴一(17),所述外壳(1)的顶端设有活动圈二,且所述活动圈的顶端设有与所述驱动轴一(17)相连接的正反转电机二,所述活动圈一(7)的表面设有推动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锅炉播煤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包括与所述活动圈一(7)相连接的L型支撑杆(18),所述L型支撑杆(18)的一侧设有固定块(19),所述固定块(19)的底端设有L型滑杆(20),所述L型滑杆(20)的底端设有与其相匹配的限位滑块(21),所述弧形片二(13)的另一侧设有耐高温复位弹簧,且所述耐高温复位弹簧通过安装板与所述活动圈一(7)相连接,所述限位滑块(21)套设有与所述活动圈一(7)相连接的限位块(22),所述固定块(19)的顶端设有与所述L型滑杆(20)相连接的驱动轴二(23),所述活动圈二的顶端设有与所述驱动轴二(23)相连接的驱动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播煤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端一侧设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顶端设有通气管(24),且所述通气管(24)为可拆卸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播煤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底端设有支撑底座(25),所述支撑底座(25)的底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支撑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播煤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的顶端设有环形吸热片,且所述环形吸热片位于所述环形限位槽(6)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锅炉播煤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端设有控制块,所述驱动轴一(17)和所述驱动轴二(23)均为耐热且不导热材料制成。
CN202121595096.2U 2021-07-13 2021-07-13 一种锅炉播煤风结构 Active CN2153362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95096.2U CN215336291U (zh) 2021-07-13 2021-07-13 一种锅炉播煤风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95096.2U CN215336291U (zh) 2021-07-13 2021-07-13 一种锅炉播煤风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36291U true CN215336291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67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95096.2U Active CN215336291U (zh) 2021-07-13 2021-07-13 一种锅炉播煤风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362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94112U (zh) 一种污泥焚烧系统
CN204986974U (zh) 自动旋转清灰燃烧炉
CN115111572A (zh) 一种节能生物质锅炉
CN215336291U (zh) 一种锅炉播煤风结构
CN206377649U (zh) 生物质颗粒燃烧炉及燃烧机
CN107741025B (zh) 带有旋转式炉排的生物质燃料锅炉
CN212029577U (zh) 一种用于壁炉的鼓风机构
CN209960472U (zh) 一种基于生物质锅炉的烟道补燃装置
CN202613918U (zh) 一种可重复利用烟气的煤烘干装置
CN107238074B (zh) 一种锅炉燃烧系统
CN208124311U (zh) 垃圾焚烧炉炉前给料机监控装置
CN206875470U (zh) 上料装置及生物质锅炉
CN207122919U (zh) 一种颗粒燃烧式壁炉
CN107726295B (zh) 节能型生物质燃料炉
CN112923735A (zh) 一种石灰回转窑烟气余热利用式预热器
CN207316916U (zh) 一种旋转齿辊固体废弃物焚烧炉
CN205481024U (zh) 小型生活垃圾焚烧炉的气化炉芯
CN213453649U (zh) 垃圾衍生燃料加热装置
CN212565871U (zh) 一种具有倾斜炉排的生物质炊事炉具
CN103398381A (zh) 智能化低碳锅炉节能减排系统
CN210241550U (zh) 三种燃料可燃锅炉
CN107166373B (zh) 一种用于锅炉燃烧系统的蒸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20707323U (zh) 一种双连体炉膛燃烧机
CN213746695U (zh) 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增效炉
CN203718754U (zh) 可分别燃烧生物质粉末和燃煤的两用卧式锅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