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22869U - 一种高防护性白车身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防护性白车身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22869U
CN215322869U CN202121749896.5U CN202121749896U CN215322869U CN 215322869 U CN215322869 U CN 215322869U CN 202121749896 U CN202121749896 U CN 202121749896U CN 215322869 U CN215322869 U CN 2153228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plate
floor
side wall
out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4989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大禹
李明通
孙万来
李孟华
王新
阎阔
王春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4989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228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228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228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防护性白车身总成,包括地板总成、前围内板总成、前风窗外板总成、后围外板总成、左侧围外板总成、右侧围外板总成、顶盖总成和防雷组件,地板总成、前围内板总成、前风窗外板总成、左侧围外板总成、右侧围外板总成和顶盖总成围设成容纳舱,防雷组件包括分别与左侧围外板总成和地板总成连接的防雷组件左加强板和分别与右侧围外板总成和地板总成连接的防雷组件右加强板;防雷组件可使地板总成、左侧围外板总成及右侧围外板总成形成一个完整的腔体,提升结构刚强度,可抵抗地雷爆炸作用产生的冲击力,保证地板总成和左侧围外板总成以及右侧围外板总成的连接处结构完整,不开裂。

Description

一种高防护性白车身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防护性白车身总成。
背景技术
现代军用战术车辆除了需要承担人员物资运输、后勤支援等传统工作外,其功用还在逐渐向武器装备机动平台、前沿作战平台等领域发展,高机动、防护、信息一体化是军用战术车辆的发展方向。
现有的军车具备一定的防护能力,具体地,军车通常通过白车身总成提供防护,现有的白车身总成能够有效防护顶部、正向以及侧向的攻击,但对于地雷造成的来自地面的破坏,防护能力尚有欠缺,特别是地板总车与左侧围板总成,以及地板总成和右侧围板总成的连接处容易遭到破坏而开裂,从而影响车辆以及车舱内乘员的安全,这也导致军车缺乏系统而完整的六面防护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防护性白车身总成,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白车身总成对于地雷造成的来自地面的破坏防护能力不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防护性白车身总成,该高防护性白车身总成包括地板总成、设置于所述地板总成前侧的前围内板总成和前风窗外板总成、设置于所述地板总成后侧的后围外板总成、分别设置于所述地板总成左右两侧的左侧围外板总成和右侧围外板总成、间隔设置于所述地板总成顶部的顶盖总成,所述地板总成、所述前围内板总成、所述前风窗外板总成、所述左侧围外板总成、所述右侧围外板总成和所述顶盖总成围设成容纳舱;防护性白车身总成还包括防雷组件,所述防雷组件包括防雷组件左加强板和防雷组件右加强板;
所述防雷组件左加强板和所述防雷组件右加强板均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防雷组件左加强板分别与所述左侧围外板总成和所述地板总成连接,所述防雷组件右加强板分别与所述右侧围外板总成和所述地板总成连接。
作为高防护性白车身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地板总成包括地板框架梁焊接总成和连接于所述地板框架梁焊接总成的地板面板总成;所述左侧围外板总成包括左侧围纵梁总成和连接于所述左侧围纵梁总成的左侧围外板;所述右侧围外板总成包括右侧围纵梁总成和连接于所述右侧围纵梁总成的右侧围外板;所述后围外板总成包括后围纵梁总成和连接于所述后围纵梁总成的后围外板;所述顶盖总成包括顶盖框架梁总成和连接于所述顶盖框架梁总成的顶盖外板;
所述左侧围纵梁总成、所述后围纵梁总成和所述右侧围纵梁总成依次连接,所述顶盖框架梁总成分别与所述左侧围纵梁总成、所述后围纵梁总成和所述右侧围纵梁总成连接;
所述地板面板总成、所述前围内板总成、所述前风窗外板总成、所述顶盖外板、所述后围外板、所述左侧围外板和所述右侧围外板围设成容纳舱。
作为高防护性白车身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高防护性白车身总成还包括前风窗披挂装甲总成、左侧围披挂装甲总成、右侧围披挂装甲总成和后围披挂装甲总成,所述前风窗外板总成包括前风窗外板;
所述前风窗披挂装甲总成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前风窗外板,所述左侧围披挂装甲总成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左侧围外板,所述右侧围披挂装甲总成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右侧围外板,所述后围披挂装甲总成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后围外板。
作为高防护性白车身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前围内板总成包括前围内板,所述地板面板总成、所述前围内板、所述前风窗外板、所述左侧围外板、所述右侧围外板、所述后围外板、所述顶盖外板均由防弹钢板构成。
作为高防护性白车身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相邻的两个所述防弹钢板焊接,且相邻的两个所述防弹钢板的焊接处设置有内衬防弹钢板补板,且所述内衬防弹钢板补板位于所述容纳舱的内侧。
作为高防护性白车身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地板面板总成包括地板面板主体,和焊接于所述地板面板主体的左后轮罩总成、右后轮罩总成、左前轮罩第一防护板、左前轮罩第二防护板、右前轮罩防护板和中通道总成;
所述左前轮罩第一防护板和左前轮罩第二防护板焊接,且所述左前轮罩第一防护板和左前轮罩第二防护板的焊接处设置有左前轮罩焊缝加强板组件;
所述右前轮罩防护板和中通道总成焊接,且所述右前轮罩防护板和中通道总成的焊接处设置右前轮罩焊缝加强板组件;
所述前围内板分别与所述左前轮罩第一防护板、所述左前轮罩第二防护板、所述右前轮罩防护板焊接,且所述前围内板与所述左前轮罩第一防护板的焊接处设置有地板前侧焊缝第一加强板,所述前围内板与所述左前轮罩第二防护板的焊接处设置有地板前侧焊缝第二加强板,所述前围内板与所述右前轮罩防护板的焊接处设置有地板前侧焊缝第三加强板。
作为高防护性白车身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左前轮罩焊缝加强板组件包括左前轮罩焊缝第一加强板、左前轮罩焊缝第二加强板、左前轮罩焊缝第三加强板、左前轮罩焊缝第四加强板;
中通道总成包括中通道右前立板和与所述中通道右前立板焊接的中通道右前三角板,所述右前轮罩焊缝加强板组件包括右前轮罩焊缝第一加强板、右前轮罩焊缝第二加强板和右前轮罩焊缝第三加强板,所述右前轮罩防护板分别和中通道右前立板、中通道右前三角板焊接;所述右前轮罩焊缝第一加强板和所述右前轮罩焊缝第二加强板设置于所述右前轮罩防护板和中通道右前立板的焊接处,所述右前轮罩焊缝第三加强板设置于所述右前轮罩防护板和中通道右前三角板的焊接处。
作为高防护性白车身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地板面板总成焊接有支架和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具有内螺纹,所述螺纹套筒与所述地板面板总成的焊接处涂覆密封胶。
作为高防护性白车身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地板框架梁焊接总成包括地板左纵梁焊接总成、地板右纵梁焊接总成、地板后横梁焊接总成,所述地板左纵梁焊接总成和所述地板右纵梁焊接总成沿左右方向相对设置,所述地板左纵梁焊接总成和所述地板右纵梁焊接总成均设置于所述地板后横梁焊接总成的前侧;
所述地板框架梁焊接总成还包括连接所述地板左纵梁焊接总成和所述地板右纵梁焊接总成的中间连接中通道加强梁总成、中通道后连接横梁和中地板连接横梁,所述中通道加强梁总成、所述中通道后连接横梁和所述中地板连接横梁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
作为高防护性白车身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左侧围外板总成包括左侧围外板加强板,所述右侧围外板总成包括右侧围外板加强板,所述左侧围外板加强板和所述右侧围外板加强板均采用防弹钢板制成,所述左侧围外板加强板和所述右侧围外板加强板均用于和所述地板总成连接,所述左侧围外板加强板和所述右侧围外板加强板均设有防雷组件安装加强结构,所述防雷组件安装加强结构包括塞焊孔和焊接螺母,所述塞焊孔和焊接螺母均用于和所述防雷组件连接;
所述地板框架梁焊接总成上设置有多个地板边梁加强支架,一部分所述地板边梁加强支架用于连接所述地板框架梁焊接总成和所述左侧围外板加强板,另一部分所述地板边梁加强支架用于连接所述地板框架梁焊接总成和所述右侧围外板加强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防护性白车身总成,该高防护性白车身总成包括地板总成、设置于地板总成前侧的前围内板总成和前风窗外板总成、设置于地板总成后侧的后围外板总成、分别设置于地板总成左右两侧的左侧围外板总成和右侧围外板总成、间隔设置于地板总成顶部的顶盖总成,地板总成、前围内板总成、前风窗外板总成、左侧围外板总成、右侧围外板总成和顶盖总成围设成容纳舱。高防护性白车身总成还包括防雷组件,防雷组件包括防雷组件左加强板和防雷组件右加强板;防雷组件左加强板和防雷组件右加强板均沿前后方向延伸,防雷组件左加强板分别与左侧围外板总成和地板总成连接,防雷组件右加强板分别与右侧围外板总成和地板总成连接。通过防雷组件左加强板和防雷组件右加强板可使地板总成、左侧围外板总成及右侧围外板总成形成一个完整的腔体,大幅提升结构刚强度,可抵抗地雷爆炸作用产生的冲击力,进而可保证地板总成和左侧围外板总成以及右侧围外板总成的连接处结构完整,不开裂,以对车辆以及车舱内乘员进行安全防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高防护性白车身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高防护性白车身总成中的各披挂装甲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高防护性白车身总成中在防弹钢板的焊接处设置内衬防弹钢板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高防护性白车身总成中地板面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高防护性白车身总成中地板面板总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高防护性白车身总成中地板框架梁焊接总成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高防护性白车身总成中地板框架梁焊接总成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高防护性白车身总成中安装防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高防护性白车身总成中防雷组件安装加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高防护性白车身总成中防雷组件安装加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
1、地板总成;11、地板框架梁焊接总成;111、地板左纵梁焊接总成;112、地板右纵梁焊接总成;113、地板后横梁焊接总成;1111、地板左前第一主纵梁;1112、地板左前第二主纵梁;1113、地板左前第三主纵梁;1114、地板左前主横梁;1115、地板边横梁;1116、地板边梁加强支架;1121、地板右前第一主纵梁;1122、地板右前第二主纵梁;1123、地板右前第三主纵梁;1124、地板右前主横梁;1131、地板后部第一主横梁;1132、地板后部主纵梁;1133、地板后部第二主横梁;1134、地板后连接纵梁;1141、中地板连接横梁;1142、中通道加强梁总成;1143、中通道后连接横梁;12、地板面板总成;120、地板面板主体;121、左后轮罩总成;122、右后轮罩总成;123、左前轮罩第一防护板;124、左前轮罩第二防护板;125、右前轮罩防护板;126、地板前侧焊缝第一加强板;127、地板前侧焊缝第二加强板;128、地板前侧焊缝第三加强板;129、中通道右前三角板;1210、中通道右前立板;1211、左前轮罩焊缝第一加强板;1212、左前轮罩焊缝第二加强板;1213、左前轮罩焊缝第三加强板;1214、左前轮罩焊缝第四加强板;1215、右前轮罩焊缝第一加强板;1216、右前轮罩焊缝第二加强板;1217、右前轮罩焊缝第三加强板;1218、螺纹套筒;
2、前风窗外板总成; 21、前风窗外板; 22、前风窗披挂装甲总成;
3、前围内板总成; 31、前围内板;
4、左侧围外板总成;41、左侧围外板;42、左侧围纵梁总成;43、左侧围披挂装甲总成;411、左侧围外板加强板;
5、右侧围外板总成;51、右侧围外板;52、右侧围纵梁总成;53、右侧围披挂装甲总成;511、右侧围外板加强板;
6、后围外板总成;61、后围外板;62、后围纵梁总成;63、后围披挂装甲总成;
7、顶盖总成;71、顶盖外板;72、顶盖框架梁总成;73、内衬防弹钢板补板;
8、防雷组件左加强板;9、防雷组件右加强板;
10、防雷组件;
20、焊接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防护性白车身总成,可应用于军车,该高防护性白车身总成包括地板总成1、设置于地板总成1前侧的前围内板总成3和前风窗外板总成2、设置于地板总成1后侧的后围外板总成6、分别设置于地板总成1左右两侧的左侧围外板总成4和右侧围外板总成5、间隔设置于地板总成1顶部的顶盖总成7,地板总成1、前围内板总成3、前风窗外板总成2、左侧围外板总成4、右侧围外板总成5和顶盖总成7围设成容纳舱。
现有技术中,当军车受到来自地面的地雷的冲击时,地板总成和左侧围外板总成以及右侧围外板总成之间的连接容易遭到破坏而开裂,进而影响车辆的安全,以及车舱内乘员的安全。
对此,本实施例提供的高防护性白车身总成还包括防雷组件10,防雷组件10包括防雷组件左加强板8和防雷组件右加强板9;防雷组件左加强板8和防雷组件右加强板9均沿前后方向延伸,防雷组件左加强板8分别与左侧围外板总成4和地板总成1连接,防雷组件右加强板9分别与右侧围外板总成5和地板总成1连接。通过防雷组件左加强板8和防雷组件右加强板9可使地板总成1、左侧围外板总成4及右侧围外板总成5形成一个完整的腔体,大幅提升结构刚强度,可抵抗地雷爆炸作用产生的冲击力,进而可保证地板总成1和左侧围外板总成4以及右侧围外板总成5的连接处结构完整,不开裂,以对车辆以及车舱内乘员进行安全防护。其中,防雷组件左加强板8和防雷组件右加强板9均采用屈服强度大于等于700MPa的高强钢折弯成型。
具体地,请参照图1,地板总成1包括地板框架梁焊接总成11和连接于地板框架梁焊接总成11的地板面板总成12;左侧围外板总成4包括左侧围纵梁总成42和连接于左侧围纵梁总成42的左侧围外板41;右侧围外板总成5包括右侧围纵梁总成52和连接于右侧围纵梁总成52的右侧围外板51;后围外板总成6包括后围纵梁总成62和连接于后围纵梁总成62的后围外板61;顶盖总成7包括顶盖框架梁总成72和连接于顶盖框架梁总成72的顶盖外板71。左侧围纵梁总成42、后围纵梁总成62和右侧围纵梁总成52依次连接,顶盖框架梁总成72分别与左侧围纵梁总成42、后围纵梁总成62和右侧围纵梁总成52连接;地板面板总成12、前围内板总成3、前风窗外板总成2、顶盖外板71、后围外板61、左侧围外板41和右侧围外板51围设成容纳舱。其中,左侧围纵梁总成42、右侧围纵梁总成52和顶盖框架梁总成72均采用普通钢板折弯成“几”字形,相互连接成一个完整的框架式结构。板面板总成12、前围内板总成3,前风窗外板总成2、顶盖外板71、后围外板61、左侧围外板41和右侧围外板51连接成高防护性白车身总成的主体承载结构。
可选地,前围内板总成3包括前围内板31以及设置于前围内板31的附件,前风窗外板总成2包括前风窗外板21以及设置于前风窗外板21的附件。前风窗外板21、前围内板31、地板面板总成12、左侧围外板41、右侧围外板51、后围外板61和顶盖外板71构成防护性白车身总成的蒙皮,且均有防弹钢板制成,结合车门、风窗处的防弹玻璃,以及设置于顶盖外板71的防弹玻璃制成的逃生窗,使得车身具备全方位的基础防弹能力。前围内板31、前风窗外板21、左侧围外板41、右侧围外板51和后围外板61均采用4.5mm后的防弹钢板制成,顶盖外板71采用4mm厚的防弹钢板制成。优选地,左侧围外板41、右侧围外板51和后围外板61均具有倾角,倾角可由构成左侧围外板41、右侧围外板51和后围外板61的防弹钢板折弯而成,亦可由两块防弹钢板呈夹角焊接而成,并且倾角还可设置于左侧围外板41与后围外板61之间,右侧围外板51和后围外板61之间,如此可进一步增强高防护性白车身总成的防护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蒙皮中的各个部件,尽量通过防弹钢板折弯成型,以减少焊接的工作量,同时,避免蒙皮的外表面因为焊接形成的焊缝和热影响区而导致防护性能降低。其中,蒙皮的两块防弹钢板之间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满焊焊接,并且相邻的两块防弹钢板的焊接处设置有内衬防弹钢板补板73,且内衬防弹钢板补板73位于容纳舱的内侧。如图3所示,内衬防弹钢板补板73分别与相邻的两块防弹钢板焊接,可对焊缝和热影响区进行局部补强,以进一步提升蒙皮的焊接部位的防弹性能。
可选地,高防护性白车身总成还包括前风窗披挂装甲总成22、左侧围披挂装甲总成43、右侧围披挂装甲总成53和后围披挂装甲总成63;前风窗披挂装甲总成22通过螺栓连接于前风窗外板21,左侧围披挂装甲总成43通过螺栓连接于左侧围外板41,右侧围披挂装甲总成53通过螺栓连接于右侧围外板51,后围披挂装甲总成63通过螺栓连接于后围外板61。各披挂装甲总成均采用分块安装的形式,前围内板总成3、披挂装甲总成、防弹玻璃三者结合共同实现防弹性能全方位升级。同时为了保证披挂装甲总成处的车身密封性,披挂装甲总成和蒙皮的螺栓孔处、披挂装甲和螺栓连接处设置有密封胶垫。
为了满足底部防护需要,地板面板总成12采用4mm厚的防弹钢板制成,但考虑到布置条件的限制,对于防雷组件10无法覆盖的防护薄弱区域,地板面板总成12的防弹钢板可局部在4mm的基础上进行加厚。具体地,如图4和图5所示,地板面板总成12包括地板面板主体120,和焊接于地板面板主体120的左后轮罩总成121、右后轮罩总成122、左前轮罩第一防护板123、左前轮罩第二防护板124、右前轮罩防护板125和中通道总成;左前轮罩第一防护板123和左前轮罩第二防护板124焊接,且左前轮罩第一防护板123和左前轮罩第二防护板124的焊接处设置有左前轮罩焊缝加强板组件;右前轮罩防护板125和中通道总成焊接,且右前轮罩防护板125和中通道总成的焊接处设置右前轮罩焊缝加强板组件;前围内板31分别与左前轮罩第一防护板123、左前轮罩第二防护板124、右前轮罩防护板125焊接,且前围内板31与左前轮罩第一防护板123的焊接处设置有地板前侧焊缝第一加强板126,前围内板31与左前轮罩第二防护板124的焊接处设置有地板前侧焊缝第二加强板127,前围内板31与右前轮罩防护板125的焊接处设置有地板前侧焊缝第三加强板128。其中,左后轮罩总成121和右后轮罩总成122采用10mm厚的防弹钢板制成,地板前侧焊缝第一加强板126、地板前侧焊缝第二加强板127和地板前侧焊缝第三加强板128均采用4mm厚的防弹钢板折弯制成,以防止地雷爆炸冲击导致军车前轮罩处无防雷组件10防护区域的焊缝被炸裂。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中通道总成包括中通道右前立板1210和与中通道右前立板1210焊接的中通道右前三角板129。左前轮罩焊缝加强板组件包括左前轮罩焊缝第一加强板1211、左前轮罩焊缝第二加强板1212、左前轮罩焊缝第三加强板1213、左前轮罩焊缝第四加强板1214。右前轮罩焊缝加强板组件包括右前轮罩焊缝第一加强板1215、右前轮罩焊缝第二加强板1216和右前轮罩焊缝第三加强板1217。右前轮罩防护板125分别和中通道右前立板1210、中通道右前三角板129焊接;右前轮罩焊缝第一加强板1215和右前轮罩焊缝第二加强板1216设置于右前轮罩防护板125和中通道右前立板1210的焊接处,右前轮罩焊缝第三加强板1217设置于右前轮罩防护板125和中通道右前三角板129的焊接处。
可选地,地板面板总成12焊接有支架和螺纹套筒1218,螺纹套筒1218具有内螺纹,螺纹套筒1218与地板面板总成12的焊接处涂覆密封胶。地板面板总成12通过焊接支架为其他附件提供安装固定的位置,以避免在地板面板总成12开孔,保证结构强度。对于需要通过螺纹孔安装的附件,则焊接螺纹套筒1218为附件提供固定的位置。其中,螺栓套筒1218与地板面板12周圈满焊连接,并在焊缝周圈处涂覆密封胶保证其密封性。
可选地,如图6所示,地板框架梁焊接总成11包括地板左纵梁焊接总成111、地板右纵梁焊接总成112、地板后横梁焊接总成113,地板左纵梁焊接总成111和地板右纵梁焊接总成112沿左右方向相对设置,地板左纵梁焊接总成111和地板右纵梁焊接总成112均设置于地板后横梁焊接总成113的前侧;地板框架梁焊接总成11还包括连接地板左纵梁焊接总成111和地板右纵梁焊接总成112的中间连接中通道加强梁总成1142、中通道后连接横梁1143和中地板连接横梁1141,中通道加强梁总成1142、中通道后连接横梁1143和中地板连接横梁1141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其中,中通道加强梁总成1142、中通道后连接横梁1143和中地板连接横梁1141用于对中通道总成进行支撑,同时还用于将左纵梁焊接总成111、地板右纵梁焊接总成112进行位置固定。
本实施例中,地板左纵梁焊接总成111包括地板左前第一主纵梁1111、地板左前第二主纵梁1112、地板左前第三主纵梁1113、地板左前主横梁1114,地板左前第一主纵梁1111、地板左前主横梁1114、地板左前第二主纵梁1112和地板左前第三主纵梁1113依次连接,地板左前第一主纵梁1111、地板左前第二主纵梁1112、地板左前第三主纵梁1113、地板左前主横梁1114均采用屈服度大于等于700MPa的高强钢折弯成型。地板左前第一主纵梁1111的左侧连接有多个地板边横梁1115,地板边横梁1115整体沿左右方向延伸,多个地板边横梁1115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并且,地板边横梁1115采用3mm普通钢板折弯成“几”字形,其上开有减重孔。
地板右纵梁焊接总成112包括地板右前第一主纵梁1121、地板右前第二主纵梁1122、地板右前第三主纵梁1123、地板右前主横梁1124,右前第一主纵梁1121、地板右前主横梁1124、地板右前第二主纵梁1122和地板右前第三主纵梁1123依次连接,地板右前第一主纵梁1121、地板右前第二主纵梁1122、地板右前第三主纵梁1123、地板右前主横梁1124均采用屈服度大于等于700MPa的高强钢折弯成型。地板右前第一主纵梁1121的右侧同样连接有多个地板边横梁1115。
地板后横梁焊接总成113包括地板后部第一主横梁1131、地板后部主纵梁1132、地板后部第二主横梁1133和地板后连接纵梁1134。地板后部第一主横梁1131和地板后部第二主横梁1133沿前后方向平行间隔设置,地板后部第一主横梁1131分别与地板左前第一主纵梁1111和地板右前第一主纵梁1121连接,地板后部主纵梁1132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两个地板后部主纵梁1132的前端分别与地板后部第一主横梁1131连接,两个地板后部第一主横梁1131的后端分别与地板后部第二主横梁1133连接,地板后连接纵梁1134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地板后连接纵梁1134沿左右方向平行间隔设置,并且多个地板后连接纵梁1134的前端和地板后部第二主横梁1133连接。
可选地,如图8至图10所示,地板总成1与左侧围外板总成4及右侧围外板总成5的连接处均设置有防雷组件安装加强结构,防雷组件安装加强结构用于安装防雷组件10,以保证防雷组件10安装的稳定性。具体地,左侧围外板总成4包括左侧围外板加强板411,右侧围外板总成5包括右侧围外板加强板511,左侧围外板加强板411和右侧围外板加强板511均采用防弹钢板制成,左侧围外板加强板411和右侧围外板加强板511均用于和地板总成1连接,左侧围外板加强板411和右侧围外板加强板511均设有防雷组件安装加强结构,防雷组件安装加强结构包括塞焊孔和焊接螺母20,塞焊孔和焊接螺母20均用于和防雷组件10连接;
地板框架梁焊接总成11上设置有多个地板边梁加强支架1116,本实施例中,一部分地板边梁加强支架1116连接于地板左前第一主纵梁1111且沿前后方向平行间隔设置,该部分地板边梁加强支架1116用于连接地板框架梁焊接总成11和左侧围外板加强板411;另一部分地板边梁加强支架1116连接于地板右前第一主纵梁1121且沿前后方向平行间隔设置,该部分地板边梁加强支架1116用于连接地板框架梁焊接总成11和右侧围外板加强板511。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高防护性白车身总成,包括地板总成(1)、设置于所述地板总成(1)前侧的前围内板总成(3)和前风窗外板总成(2)、设置于所述地板总成(1)后侧的后围外板总成(6)、分别设置于所述地板总成(1)左右两侧的左侧围外板总成(4)和右侧围外板总成(5)、间隔设置于所述地板总成(1)顶部的顶盖总成(7),所述地板总成(1)、所述前围内板总成(3)、所述前风窗外板总成(2)、所述左侧围外板总成(4)、所述右侧围外板总成(5)和所述顶盖总成(7)围设成容纳舱;其特征在于,防护性白车身总成还包括防雷组件(10),所述防雷组件(10)包括防雷组件左加强板(8)和防雷组件右加强板(9);
所述防雷组件左加强板(8)和所述防雷组件右加强板(9)均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防雷组件左加强板(8)分别与所述左侧围外板总成(4)和所述地板总成(1)连接,所述防雷组件右加强板(9)分别与所述右侧围外板总成(5)和所述地板总成(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防护性白车身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总成(1)包括地板框架梁焊接总成(11)和连接于所述地板框架梁焊接总成(11)的地板面板总成(12);所述左侧围外板总成(4)包括左侧围纵梁总成(42)和连接于所述左侧围纵梁总成(42)的左侧围外板(41);所述右侧围外板总成(5)包括右侧围纵梁总成(52)和连接于所述右侧围纵梁总成(52)的右侧围外板(51);所述后围外板总成(6)包括后围纵梁总成(62)和连接于所述后围纵梁总成(62)的后围外板(61);所述顶盖总成(7)包括顶盖框架梁总成(72)和连接于所述顶盖框架梁总成(72)的顶盖外板(71);
所述左侧围纵梁总成(42)、所述后围纵梁总成(62)和所述右侧围纵梁总成(52)依次连接,所述顶盖框架梁总成(72)分别与所述左侧围纵梁总成(42)、所述后围纵梁总成(62)和所述右侧围纵梁总成(52)连接;
所述地板面板总成(12)、所述前围内板总成(3)、所述前风窗外板总成(2)、所述顶盖外板(71)、所述后围外板(61)、所述左侧围外板(41)和所述右侧围外板(51)围设成容纳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防护性白车身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防护性白车身总成还包括前风窗披挂装甲总成(22)、左侧围披挂装甲总成(43)、右侧围披挂装甲总成(53)和后围披挂装甲总成(63),所述前风窗外板总成(2)包括前风窗外板(21);
所述前风窗披挂装甲总成(22)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前风窗外板(21),所述左侧围披挂装甲总成(43)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左侧围外板(41),所述右侧围披挂装甲总成(53)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右侧围外板(51),所述后围披挂装甲总成(63)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后围外板(6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防护性白车身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内板总成(3)包括前围内板(31),所述地板面板总成(12)、所述前围内板(31)、所述前风窗外板(21)、所述左侧围外板(41)、所述右侧围外板(51)、所述后围外板(61)、所述顶盖外板(71)均由防弹钢板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防护性白车身总成,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防弹钢板焊接,且相邻的两个所述防弹钢板的焊接处设置有内衬防弹钢板补板(73),且所述内衬防弹钢板补板(73)位于所述容纳舱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防护性白车身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面板总成(12)包括地板面板主体(120),和焊接于所述地板面板主体(120)的左后轮罩总成(121)、右后轮罩总成(122)、左前轮罩第一防护板(123)、左前轮罩第二防护板(124)、右前轮罩防护板(125)和中通道总成;
所述左前轮罩第一防护板(123)和左前轮罩第二防护板(124)焊接,且所述左前轮罩第一防护板(123)和左前轮罩第二防护板(124)的焊接处设置有左前轮罩焊缝加强板组件;
所述右前轮罩防护板(125)和中通道总成焊接,且所述右前轮罩防护板(125)和中通道总成的焊接处设置右前轮罩焊缝加强板组件;
所述前围内板(31)分别与所述左前轮罩第一防护板(123)、所述左前轮罩第二防护板(124)、所述右前轮罩防护板(125)焊接,且所述前围内板(31)与所述左前轮罩第一防护板(123)的焊接处设置有地板前侧焊缝第一加强板(126),所述前围内板(31)与所述左前轮罩第二防护板(124)的焊接处设置有地板前侧焊缝第二加强板(127),所述前围内板(31)与所述右前轮罩防护板(125)的焊接处设置有地板前侧焊缝第三加强板(12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防护性白车身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前轮罩焊缝加强板组件包括左前轮罩焊缝第一加强板(1211)、左前轮罩焊缝第二加强板(1212)、左前轮罩焊缝第三加强板(1213)、左前轮罩焊缝第四加强板(1214);
中通道总成包括中通道右前立板(1210)和与所述中通道右前立板(1210)焊接的中通道右前三角板(129),所述右前轮罩焊缝加强板组件包括右前轮罩焊缝第一加强板(1215)、右前轮罩焊缝第二加强板(1216)和右前轮罩焊缝第三加强板(1217),所述右前轮罩防护板(125)分别和中通道右前立板(1210)、中通道右前三角板(129)焊接,所述右前轮罩焊缝第一加强板(1215)和所述右前轮罩焊缝第二加强板(1216)设置于所述右前轮罩防护板(125)和中通道右前立板(1210)的焊接处,所述右前轮罩焊缝第三加强板(1217)设置于所述右前轮罩防护板(125)和中通道右前三角板(129)的焊接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防护性白车身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面板总成(12)焊接有支架和螺纹套筒(1218),所述螺纹套筒(1218)具有内螺纹,所述螺纹套筒(1218)与所述地板面板总成(12)的焊接处涂覆密封胶。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防护性白车身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框架梁焊接总成(11)包括地板左纵梁焊接总成(111)、地板右纵梁焊接总成(112)和地板后横梁焊接总成(113),所述地板左纵梁焊接总成(111)和所述地板右纵梁焊接总成(112)沿左右方向相对设置,所述地板左纵梁焊接总成(111)和所述地板右纵梁焊接总成(112)均设置于所述地板后横梁焊接总成(113)的前侧;
所述地板框架梁焊接总成(11)还包括连接所述地板左纵梁焊接总成(111)和所述地板右纵梁焊接总成(112)的中间连接中通道加强梁总成(1142)、中通道后连接横梁(1143)和中地板连接横梁(1141),所述中通道加强梁总成(1142)、所述中通道后连接横梁(1143)和所述中地板连接横梁(1141)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防护性白车身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围外板总成(4)包括左侧围外板加强板(411),所述右侧围外板总成(5)包括右侧围外板加强板(511),所述左侧围外板加强板(411)和所述右侧围外板加强板(511)均采用防弹钢板制成,所述左侧围外板加强板(411)和所述右侧围外板加强板(511)均用于和所述地板总成(1)连接,所述左侧围外板加强板(411)和所述右侧围外板加强板(511)均设有防雷组件安装加强结构,所述防雷组件安装加强结构包括塞焊孔和焊接螺母(20),所述塞焊孔和焊接螺母(20)均用于和所述防雷组件(10)连接;
所述地板框架梁焊接总成(11)上设置有多个地板边梁加强支架(1116),一部分所述地板边梁加强支架(1116)用于连接所述地板框架梁焊接总成(11)和所述左侧围外板加强板(411),另一部分所述地板边梁加强支架(1116)用于连接所述地板框架梁焊接总成(11)和所述右侧围外板加强板(511)。
CN202121749896.5U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高防护性白车身总成 Active CN2153228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49896.5U CN215322869U (zh)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高防护性白车身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49896.5U CN215322869U (zh)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高防护性白车身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22869U true CN215322869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73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49896.5U Active CN215322869U (zh)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高防护性白车身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228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549934U (zh) 针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立体安全防护装置
KR102552511B1 (ko) 차량용 후방구조
CN102730077A (zh) 机动车车身的支承结构装置
US20160257360A1 (en) Modular Vehicle Architecture
CN104787123B (zh) 一种换电式电动汽车车身前地板下横梁连接结构
US7896429B2 (en) Construction equipment cab having protective structure
CN103612667B (zh) 后地板结构
CN213534875U (zh) 一种重型特种车用四开门驾驶室
CN216734490U (zh) 车辆前机舱框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2937685A (zh) 至少部分电动驱动的机动车辆的部分车身和机动车辆
US10293862B1 (en) Side sill assembly reinforced with a tube and box-shaped brackets
CN215322869U (zh) 一种高防护性白车身总成
US11959730B2 (en) Armored cab for blast protection
CN112298227B (zh) 模块化的司机室结构及轨道车辆
CN212422933U (zh) 车厢及矿用自卸车
CN113415347B (zh) 具有吸能结构的无a柱防滚翻防落物驾驶室及矿用自卸车
CN217227719U (zh) 一种汽车柱碰防护装置
KR102457625B1 (ko) 자동차 몸체 구조물용 보강재
KR20200120164A (ko) 차량의 차체
CN213292436U (zh) 一种新型耐冲击波框架式白车身
CN205440241U (zh) 后保险杠安装支架和车辆后部总成
KR20220086056A (ko) 전기 자동차의 차체 연결 구조
CN113548115A (zh) 一种承载式军用越野车后轮罩总成及其焊接方法
CN217945341U (zh) 前地板支撑梁及车辆
CN216994500U (zh) 前横梁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